《放风筝》教学设计

2021-04-13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放风筝》教学设计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风筝》教学设计1

  活动准备

  音乐《放风筝》、风筝图片的PPT

  幼儿有过放风筝的经验

  活动目标

  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整表现出放风筝的情景。

  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掌握B段音乐老爷爷收放风筝的动作。

  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风筝”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位老爷爷特别爱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啊栩栩如生、造型各异。

  (播放PPT,幼儿观察)

  老师出示四只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爷爷都做了哪些风筝呢?”

  2、感受A段音乐,学习变风筝造型

  过渡语:你们看哪些风筝来了?它是怎样出来的。

  (1)教师根据音乐变风筝造型,幼儿观察并发现教师变造型的规律。

  指导语:老师的风筝是怎样变出来的的?

  (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变风筝造型。

  3、感受A、B段音乐,初步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l)继续讲述情境:你们猗猜后来风筝们飞上天了吗?可是没有老爷爷的线他们怎么飞得起来呢。不过就在这时老爷爷回来了,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带着这些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这些风筝都很聪明,老爷爷风筝线往哪边扯,他们就往哪边飞。他们飞啊飞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倾听音乐,幼儿当风筝,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随音乐节奏自由模仿风筝向不同方向飞的动态。

  4、和幼儿一起玩放风筝的游戏

  完整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1)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玩放风筝游戏1—2遍。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按节奏、飞得有美感的“风筝”,并请其示范。

  (3)请个别幼儿上来当老爷爷放风筝。

  (4)重点练习如何当老爷爷来指挥风筝飞舞。

  (5)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当老爷爷,一人当风筝玩游戏。

  引导幼儿评价:合作得怎样?动作是否优美、是否有节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挥。

  5、出示中国龙的图片

  引导幼儿如何集体合作变中国龙风筝。

  过渡语:今天老爷爷扎了一条巨龙风筝,你们能把这个大家伙变出来吗?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变成一条龙,如何飞起来。

  (2)教师当老爷爷,放飞“中国龙”。

  《放风筝》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学会其中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筝、体育场、花花绿绿、各式各样、老鹰、端端正正、稳稳当当、骨碌碌、橘红色、墨绿、斑纹、热闹、宇宙、飘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

  3、把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孩子们在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激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兴趣。

  4、学习作者观察和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放风筝具体过程的描写,感受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

  难点:

  根据课文的描述,引导学生对天空中的风筝进行想象。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

  2、搜集有关风筝的图片。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放风筝图片,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放风筝图片,欣赏。

  2、谈话:大家刚才看见的风筝漂亮吗?春天,万物复苏,春风和煦,是放风筝的好季节。你放过风筝吗?你愿意参加放风筝的活动吗?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几个小朋友是怎样放风筝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范读课文。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生字词。

  3、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字。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2、四人小组内交流哪些字难记,哪些字难写。

  4、全班交流。重点指导:

  鹰、嚷、墨等字的写法。

  5、检查读课文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分小组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哪些问题在初读之后可以解决。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并家听。

  2、熟读课文,思考:画出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理解第一自然段内容。

  1、读课文,这段说的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

  2、高高兴兴地去干什么?(放风筝)

  三、学习怎样放风筝的部分

  1、出示课文插图,观察画面

  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心情怎样?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图文对照,课文中哪一段描述了画面中我和哥哥放风筝的情景?

  (1)合作学习第三自然

  同桌同学按照下列步骤,合作学习。

  A、读一读,弄清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

  B、画一画,段中描写我和哥哥动作的'词语。

  C、演一演,说一说。分角色表演我和哥哥放风筝的过程,边演边说。

  (2)表演复述。

  A、请出一组同学上台表演,观众评说。

  B、对比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举着大蜻蜓拽着风筝才收住脚

  拿拉停

  (因为举含有用力向上的意思,拽有紧抓的意思,收因为在奔跑中急停下来。)

  (3)体会写法:通过学习这一段,请你想一想怎样才能把活动中的情景写得清楚具体?

  (要写得清楚,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要写得具体,要朱雀抓住活动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

  (4)指导有感情朗读。

  我高兴得一边拍手一边嚷:蜻蜓赛过飞机啦!蜻蜓赛过飞机啦!(通过朗读表现出欢快、愉悦的心情。)

  四、学习大蜻蜓放飞前的课文内容

  1、大蜻蜓飞上天空以前,有哪些风筝?

  (1)观察画面说一说。

  (2)对照课文课文是怎么写的?

  A、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B、通过看图、联系生活实际或切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花花绿绿、各式各样。(表现了风筝鲜艳的色彩、多样的形态。)

  C、具体说说在天空中飘荡的风筝有什么颜色,是什么样子的?想象说词说句。出示:

  ()的老鹰()的鹦鹉

  ()的仙鹤()的蜈蚣

  用()的()在天空中飘荡。说一句话。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放风筝》教学设计模板】相关文章:

1.《放风筝》教学设计

2.《放风筝》教学设计

3.放风筝优秀教学设计

4.《放风筝》教学设计范文

5.《放风筝》音乐教学设计

6.放风筝教学设计范文

7.放风筝的教学设计

8.课文《放风筝》教学设计范文

上一篇:办年货教学设计 下一篇:耐久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