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借箭》教学设计

2021-03-22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明借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孔明借箭》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课文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全文共8个自然段,完整地讲述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全文可分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为三个部分。

  教学目标:

  1、认读9个字。

  2、默读课文,看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3、写出孔明借箭成功的条件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和孔明借箭成功的条件。

  教学难点:

  写出孔明借箭成功的条件。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有过自己阅读较长课文的经历。本篇课文的难点是找出孔明借箭成功的条件。由于孔明借箭成功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可以概括地表述也可以详细地解说。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好的分析概括能力,这也是检验学生以往学习成果的好机会。

  教学方法:

  自学 讨论 讲解

  教学理念:

  本课书的教学紧紧围绕课后思考练习展开,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笔把孔明借箭成功的条件写出来。在自主阅读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准备:

  推荐课文读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吗?今天我们就来看里面的一个故事,“用奇谋孔明借箭”。

  二、扫除障碍,划分层次。

  (一)学习认读字

  1、自己读一读课后生字,记一记它的样子。

  “酌”,组词(酌酒)。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喝、饮)

  “骤”“蝗”

  读一读这个句子:“骤雨飞蝗来战舰” 大概说说它的意思。

  (二)通读全文

  要求:自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联系上下文知道课文的大概意思能够读下来就可以了,不必咬文嚼字,明白每个字的意思。

  1、自己读一遍。

  2、指名读一遍,边读边质疑解疑。

  (三)划分层次

  1、快速读一遍,看看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2、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讲草船借箭的起因。

  第二部分(3—7)讲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

  第三部分(8)写出了故事的结果。

  三、自主阅读,深入探究

  1、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孔明借箭能够成功的条件是什么?写出来,再与同学交流。(提示:到事情的经过部分去找。一是要找借箭过程中所必需的条件,二是指不可缺少的条件,即没有这个条件借箭的计划就不能成功。)

  (1)独立思考,完成习题。

  (2)小组交流,互相启发。

  2、集体交流

  (1)指名说,同学补充。

  孔明借箭成功的条件是:江上有大雾(气象自然条件);鲁肃提供的船队、束草、军士(物质条件);诸葛亮对草船受箭的精心安排;曹军只射箭据敌而不出战赞(军事策略条件)。这四条缺少任何一条借箭的计划都不可能成功。

  3、自己写的不完善的进行修改。

  四、总结全文

  《三国演义》这部名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从本课所讲述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知识的博大精深,思虑谋划的周全缜密。《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精深绝妙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去借阅。

  《孔明借箭》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会4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能在充分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课文中,能粗浅地感受到这部名著的语言魅力。能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调动自己对于这部名著的积累,初步感受“孔明用奇谋借箭”的“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阅读中,了解孔明用奇谋借箭的经过,能感受到孔明通晓天文、熟读兵法、深谙兵机、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凝练、准确。

  3、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孔明用奇谋借箭的经过,能感受到孔明通晓天文、熟读兵法、深谙兵机、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特点,感受到题目中的“奇”。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准备:

  原著《三国演义》、幻灯片

  教学方法:

  自读感悟,相机引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新课

  1、可以播放连续剧1.《三国演义》的精彩片段。

  引导学生交流对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印象,可以从作者、主要人物、其中精彩的片段及其具体的情节来谈。

  2.介绍并诵读与本文相关的章节和内容。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注意句子通顺、连贯。

  三、指读课文

  注意发现学生难于读顺的语句,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语句的意思将句子读顺,或者利用老师、学生的范读引导读顺,其间对于难于理解的语句老师要进行适当的讲解

  (一些难读的语句,要给学生充分练习的时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课文。

  2、引导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根据老师的提示理清课文层次。

  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将课文划分为三段。

  三、感知课文

  1、猜一猜,孔明立下军令状之前可能会想到什么?

  2、引导学生读原文,从课文的具体内容中找相关的根据,感受到孔明通晓天文、熟读兵法、深谙兵机、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特点。

  3、通过朗读促进感受。

  第三课时

  一、感受语言的魅力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和同学交流哪些语句的写法有特点,值得借鉴和学习。

  二、配题

  1、引导读过原著的同学向同学汇报自己印象深刻的描写别具特色的语句,吸引更多的同学读原著。

  2、在原著中,还有哪些章节或故事也能表现孔明的神机妙算,令你折服,读一读,讲给同学听,最好能应用上原文中的句段。

  三、感知课文。

  四、作业:拓展:我看《三国》等

  五、板书设计:

【《孔明借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用奇谋孔明借箭》教学设计

2.课文《孔明借箭》教学设计范文

3.《孔明借箭》教学反思

4.《奇谋孔明借箭》教学反思

5.《用奇谋孔明借箭》教学反思

6.孔明借箭读后感

7.《孔明借箭》读后感

8.《用奇谋孔明借箭》教案

上一篇:《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下一篇:《放牧》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