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教学设计

2021-03-08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蜡烛》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蜡烛》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读读读记记生字新词,理解“小心翼翼,完好无损,若无其事、不动声色、了如指掌”等词语。

  2、抓住语言、动作、神情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斗争时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课本剧的特点,表演《半截蜡烛》。

  【教学过程】

  一、学习提纲

  1、读通读顺课文,理解“小心翼翼、若无其事、不动声色、了如指掌。”

  2、自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3、默读课文,勾画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关键词句,思考批注,伯诺德一家人有( )美好品质。

  4、表演《半截蜡烛》:

  ⑴ 分小组,做准备。

  ⑵ 师生合作表演。

  ⑶ 生生合作表演。练习提纲

  二、练习表演《甘罗十二为便臣》(同步阅读110页)

  1、说说主要写了一件( ),甘罗是一个( )的人。

  2、班队课上表演《甘罗十二为使臣》。

  一、初读课文,掌握字词,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二、指导自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

  伯诺德夫人:

  1、“……不惜代价守住它……”

  2、“……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

  杰克(若无其事):

  “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

  杰奎琳(笑容象白荷花一样纯洁):

  “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

  (机智勇敢 临危不惧 热爱祖国。)

  三、指导学生分角色练习表演《半截蜡烛》

  1、分角色。

  2、找道具。

  3、背台词。

  四、表演《半截蜡烛》,全班其他同学评价

  1、师生合作表演——评价。

  2、生生合作表演——评价。

《蜡烛》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具准备:光盘、图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

  2、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蜡烛》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1、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

  2、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

  3、在导演剧本中习得语言的精妙。

  【学习目标】

  1、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出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二战资料

  师:中国的汉字最有想像力,看屏幕上的两个字(投影出示:战争)看到这两个字你的脑海里会想像到什么?生交流。

  1、交流收集的二战资料:

  师:这些数字是那么地触目惊心。而侵略者的行径同样激起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极大仇恨。从老人到孩子,他们都参加了反法西斯的斗争。

  2、导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理解故事内容

  师:有人说把书从厚读到薄,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能力,也就是归纳概括的能力,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么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生交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深入阅读,体会人物语言

  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大声读读课文,看看为了保护这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做的?找出相关的句子,划下来。(生读课文,交流。)

  1、伯诺德夫人的表现:

  投影出示:

  伯诺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吹熄了蜡烛。)

  师:母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生答)她为什么这么焦急?(生答)

  投影出示:

  蜡烛点燃了,万一烧到金属管,将意味着( ),意味着( ),意味着( )。

  师:是啊,蜡烛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的蜡烛仿佛成了这个屋子中最可怕的东西。尽管母亲内心焦急,但当时的语气又是怎样的?生答。

  师:哪位同学带着平静的语气来读读母亲的话?指名读。

  师:同学们,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没有露出一点蛛丝马迹,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母亲?

  板书:

  勇敢,机智

  师指导学生读出母亲的勇敢与机智。

  2、儿子的表现:

  师:蜡烛被吹熄了,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可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一次被点燃了。面对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伯诺德夫人的儿子又有了怎样的表现呢?自由读描写杰克的语句。

  (生读课文交流。)

  投影出示:

  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

  师:以天冷为由也想把这半截蜡烛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可是没有成功。你觉得杰克的表现怎样?师板书:

  勇敢、镇定、从容。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生答。

  师:能说说什么是若无其事吗?生答。

  师:在敌人的面前装着不在意的样子有多难呀,可是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子汉,杰克在危险到来的时候如此从容、冷静。他的表现让我想起了巴顿将军的一句话:谁都害怕战争,但只有懦夫才会让自己的恐惧战胜责任感。你能带着对他的敬佩之情读读杰克的话吗?生读。师评价。

  师:那请同学们再设想一下:杰克去柴房后还会不会再回来?

《蜡烛》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用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了解在这次战争中侵略者犯下的罪行,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

  2、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听写词语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烧灼 偷袭 间歇 耸立 匍匐 颤巍巍

  僵硬 舀水 腋窝 揣在 屏障 肃穆 精疲力竭

  二、导入

  1、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2、作者: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撒伐河岸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时的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

  2、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注意:人物的动作和心理。

  这个南斯拉夫母亲在战争中饱受苦难,她把苏联红军战士当作自己的亲人,她的爱和恨是鲜明、深沉的。作品刻画老妇人没有语言,只有动作,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老妇人美好的心灵,表达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战士的爱,让读者感知到这位母亲伟大的内心世界。

  3、揣摩人物心理练笔:

  阅读这段文字,设想下段落中的老妇人会有怎么样的心理活动,写下来,一二百字。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只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用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注意引导从老妇人对战士的崇敬和热爱,以及对失去战士的悲痛心情把握。

  四、问题研讨

  1、文中的“蜡烛”有何作用?

  2、文中多次提到“德国人的炮火轰响”有何作用?

  3、文章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二。

  2、联系课文内容,描写一段老妇人的外貌。

  3、预习下一课。

《蜡烛》教学设计5

  ●学习目的:

  1、情感朗读,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行动探究,体会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活动。

  3、语言品味,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学习重点:朗读、探究、体味南斯拉夫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

  ●学习准备:解决字词;查阅资料(二战有关资料)

  ●教学设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烛光引读。

  教师呈现《烛光里的妈妈》图片。

  同学们,我们面对着摇曳的烛光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是啊,面对这样的烛光,我们感受到了老师那份情同母子的爱。可同样的蜡烛,在南斯拉夫老妇人的手里,却有着不同的意蕴,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西蒙诺夫的《蜡烛》,它会使我们感受到怎样的一种超越国界的情感呢?(板书课题及作者)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3、读了课文后,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合作探究,微观体察。

  设置问题情景一:

  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讨论明确: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设置问题情景二:

  课文中的老妇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

  讨论明确:

  ①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③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设置问题情景三:

  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文章不断对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老妇人的动作“跪”、“爬” (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①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四、语段品读,体会精神。

  学生品读课文语段,畅谈感受。

  例:课文倒数第二小节。

  感受: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五、内心体验,互动释疑。

  1、内心体验:

  ①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a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b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②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思想情感上考虑。

  学生可能这样说: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2、课外延伸:

  ①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②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蜡烛》教学设计6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例行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故事的精彩之处就体现在一家三口与敌人的对话中,特别是最后杰奎琳的巧妙伪装出来的可爱和天真、毫无破绽的理由打动了德国少校,保住了蜡烛里的秘密。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应关注学生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案设计尊重剧本特点,采用演剧本的形式,变学生为“演员”,变课堂为“舞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交流反馈,体会一家三口在特定的场景中,面对强敌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镇定,感悟他们语言的巧妙。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通过课前预习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谁来汇报一下你掌握的资料。(生交流)

  2、师小结。

  3、在法国,人民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半截蜡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剧本

  1、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这课文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看法。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⑴ 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⑵ 整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⑶ 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这是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电影、电视剧等,都是根据剧本拍出来的。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读读剧本,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指名回答。

  3、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提供句式:当____,谁(怎么做)____,(结果怎样)____。

  4、故事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四、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同学们想不想根据剧本来演演一家人巧妙与德军周旋这一幕呢?可是要想把它演好,先得认真地研究一下剧中人物的形象,怎么来研究呢?

  2、引导学生可以抓住剧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测心理等来研究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细读剧本,选择文中的一个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

  4、集体交流,尝试表演:

  伯诺德夫人:

  ⑴ 语言: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要说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关键读好哪个词?为什么?

  (学生各自试读后指名朗读,评价。)

  教师提示:只要能不引起德军怀疑,巧妙熄灭蜡烛,你的朗读处理就都是允许的。

  ⑵ 动作:(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吹熄了蜡烛)。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

  思考:你认为是急速吹灭还是轻轻吹灭?为什么要轻轻吹?

  ⑶ 神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怎样才是“不动声色”?为什么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⑷ 揣测心理:

  在敌人面前,伯诺德夫人如此镇静,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可回顾前文伯诺德夫人说的“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来理解她的爱国思想。指导朗读这句话。)

  ⑸ 尝试表演,评价。

  杰克:

  (若无其事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火来生个火吧。

  (杰克无奈地去柴房,下)

  ⑴ 引导思考:杰克的言行巧妙地哪里?

  (“若无其事”才能避开敌人的怀疑,“天真冷”是“去柴房抱柴生火”的理由,这样才有可能拿走蜡烛。)

  ⑵ 揣测心理:杰克为什么能这样勇敢呢?

  ⑶ 尝试表演,评价。

  杰奎琳:

  (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去楼上睡觉吗?(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⑴ 引导思考:她的说话、动作、神态有什么巧妙之处?

  (语言上,她称少校为“司令官先生”,满足他的虚荣心,“天晚了,楼上黑”、“我实在太困了”,把拿灯上楼的理由说得非常充分,她特意说是“拿一盏灯”而不是“拿蜡烛”,避免怀疑;动作上,她“打了个懒懒的哈欠”,一副极困的样子让人可信;神态上,“宝石般的眼睛”、“笑容像百合花”让人感受到孩子的天真可爱,纯洁无瑕,顿生怜悯之心。)

  ⑵ 揣测心理:杰奎琳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⑶ 尝试表演,评价。

  德国军人:(略)

  四、小组组合表演

  五、拓展想像(任选一题):

  1、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

  (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2、想像:

  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故事还会怎样发展呢?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六、布置作业

  1、阅读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2、阅读交流战争故事。

  【板书设计】

  (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

  点燃 重新点燃 夺回

  ↓ ↗ ↓ ↗ ↓

  吹灭 端走 端上楼

  (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练习设计】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猛烈( ) 昏暗( ) 严肃( ) 显眼( )

  安全( ) 粗暴( ) 放心( ) 若无其事( )

  2、我最欣赏剧本中______的语言,因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文中的人说些什么呢?请选择一个人物,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请你也写一段剧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教学建议】

  剧本是编剧和演出所参照的蓝本,作为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其高度的集中性和典型的舞台性,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的空间。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潜藏于众多学生身上的巨大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利用剧本,把学生变为“演员”,把课堂变成“舞台”,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完本课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儿童剧剧本,自行编演剧本,增加对剧本的了解和阅读兴趣。

  但是要注意的是,语文课不等同于实践课,不能淡化对教材中语言文字的品味,因此在学、演剧本的过程中更应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那些精炼、含蓄、画龙点睛的语句。

《蜡烛》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并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

  2、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认识空气的气体形态及成分,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尊重证据,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话题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先来给大家变个戏法,想请两个小助手来帮忙,谁愿意?(邀请两位同学与老师配合)

  师:大家看,这是两支高低一样的蜡烛,请他们俩同时点燃。两个大小一样的杯子,假如我用杯子把它盖住,大家猜结果会怎样?

  生:蜡烛肯定会熄灭。

  师:噢,怎么回事?(蜡烛一支没灭)其实这不是戏法,老师刚才做的是一个对比实验。请这位小助手告诉你秘密吧。

  生:看,这个杯子没底儿。

  师:为什么杯子没底,蜡烛就不会灭呢?

  生:我想,杯子没有底,空气就会进去。

  师:可见,蜡烛燃烧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空气。

  师:同学们来对比一下刚才实验中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 :蜡烛的高低、粗细、火焰大小一样。

  生2 :杯子的高低、粗细、大小也一样。

  生3 :老师是同时把杯子盖在蜡烛上。

  ……

  师: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一个杯子有底儿,一个杯子没底儿。

  师:看来,有许多个相同点,只有一个不同条件,这就是对比实验的要求。

  (设计意图: 教师以变戏法的形式开头,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有没有底儿的对比实验,使学生直观地感知了燃烧与空气可能有关,顺利引入了新课。)

  二、猜想——实验,探究新知

  (一)判断蜡烛燃烧与垫棋子有什么关系

  师:同学们看,如果现在在这个杯子(上组实验中有底的玻璃杯)下面再垫一枚棋子,你猜结果会怎样?

  生1 :过一会儿就灭了。

  生2 :蜡烛不会熄灭,一直到蜡烛燃尽了。

  师:蜡烛会不会熄灭,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杯口下面垫得棋子的多少到底有什么关系,同学们想不想用实验来证明吗?

  师:好,赶快小组讨论一下怎么做。

  师:哪一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

  生1 :我们组想用三个杯子,下面分别垫一枚、二枚、三枚棋子,比一比哪支蜡烛先灭。

  师:对蜡烛有什么要求吗?

  生1 :蜡烛要一样高,一样粗细。

  生2 :我补充,蜡眼儿也要调整成一样大。

  师:对杯子有什么要求吗?

  生3 :杯子的大小、高低、粗细都要一模一样。

  生4 :还要记住杯子都要有底儿。

  师:其他的组还有什么办法?

  生5 :我们组设计用三个杯子,一个不垫棋子,一个垫一枚,一个垫两枚,看哪支蜡烛先灭。

  师:杯子、蜡烛还有其他条件是不是都要一模一样?

  生5:是。

  师:下面就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注意小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还要注意杯子轻拿轻放,注意安全,小心烫伤。(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参与其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教师注意:①实验过程中蜡烛点燃几次后,要用剪刀把蜡眼剪得一样大。②蜡烛要始终保持一样高,需用尺子不时量一量。③每次实验后提醒学生将杯口提起晃动,放出杯口的二氧化碳,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师:看到大家在实验中认真钻研的劲头,老师觉得你们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好,现在大家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吧。

  生1 :我们组实验的结果是,垫一枚棋子蜡烛燃烧3.96秒,垫二枚棋子蜡烛燃烧5.79秒,垫三枚燃烧6.18秒。我们发现杯子下面棋子垫得越多,蜡烛燃烧时间越长。

  生2:我们测得的结果是,不垫棋子蜡烛燃烧了1.71秒,垫一枚棋子蜡烛燃烧了2.16秒,垫二枚棋子燃烧了2.83秒。我们想,杯子下面棋子垫得越多,缝隙就越大,蜡烛燃烧时间就长。

  生3 :我觉得杯子下面棋子垫得越多,缝隙就大,流入的空气就多,蜡烛燃烧时间就长。

  师:同学们不仅有了发现,还说明了原因,真棒。那么,从刚才大家的实验结果来看,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空气有关吗?

  生:与空气的确有关系。

  师:那么,刚才的实验同样是只有哪个不同条件?

  生:棋子的多少。

  师:只有棋子的多少这一个条件不相同,其余条件都相同,这也是一个对比实验。现在大家学会设计对比实验了吗?

  (设计意图: 学生在教师已经演示了一个对比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学生经过见证杯口下面垫棋子多少不一样的确导致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不同,从初步感知蜡烛燃烧可能与空气有关,到明白蜡烛燃烧 的确 与空气有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判断蜡烛燃烧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既然大家已经学会设计对比实验了,那么蜡烛燃烧时间长短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能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吗?

  生:能

  师: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生:同学们分组讨论。

  师:各组根据自己组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生:学生分组实验。

  师:实验成功的小组请把你们的记录贴在黑板上,进行汇报。

  生1:我们猜想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蜡烛高低有关,用一支5厘米的蜡烛,一支8厘米的蜡烛,看哪个蜡烛燃烧时间长。结果,蜡烛高的先灭。

  生2:我们组猜想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杯子大小有关,用一个大杯子和一个小杯子同时盖住蜡烛,结果大杯子里的蜡烛燃烧了9.43秒,小杯子里的蜡烛燃烧了5.35秒。我们想大杯子的空气多,所以蜡烛燃烧时间长。

  生3:我们也猜想与杯子大小有关,先用一个杯子盖住蜡烛,只燃烧了8.38秒,然后把蜡烛放子杯子里点燃,上面再倒扣一个杯子,结果燃烧了9.94秒。我觉得两个杯子的空气比一个杯子里的多,蜡烛燃烧时间长。

  生4:我们组猜想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火焰大小有关,把蜡烛火焰用剪刀剪成一个长的,一个短的,同时盖上杯子,结果火焰大的蜡烛先灭。我认为火焰大的蜡烛燃烧需要的空气多,而杯子上面的空气不够用,它就先灭了。

  师:从大家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蜡烛燃烧需要空气吗?

  生:需要。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小资料,请同学们了解一下。(将课本72页的阅读制作成课件播放。)

  师:从这个小资料中,我们知道其实是空气中的什么能够支持燃烧?

  生:氧气能支持燃烧。

  (设计意图: 本环节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为了节省时间,让学生从猜想、设计方案,到实验一同进行,然后再进行汇报,知识点上使学生知道了燃烧需要空气,更进了一步。)

  三、拓展思维,合作小结

  师:燃烧需要氧气,除此外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留做课后思考,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

  师:现在,同学们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吧。

  生:……

  师:同学们这节课不经意间做了很多伟大的事情,大胆的猜想,严密的计划与组织,认真的实验,还有仔细的观察、用心的记录等等,这些都是科学家从事的事情,我们都做到了,同学们真棒,请为我们加油吧!

  (设计意图: 结尾不但让学生对自己有所评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知到科学并不神密,愿意亲近科学。)

《蜡烛》教学设计8

  【设计理念】

  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含义,才折射出人物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词语,只有回归文本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积极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关注那些“含义丰富、含情脉脉”的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如此,学生的语文学习才具有语文的“滋味”。

  【设计特色】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在导演剧本中习得语言的精妙。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结合表演深入体会“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过程】

  一、学习字词

  1、教师板书课题,边板书边重点提示“截”的部首“戈”和“蜡烛”的偏旁分别为“虫”、“火”。启发学生用“烛”组词:烛台、烛芯、烛光、烛焰摇曳……

  2、教师继续板书:

  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引导学生朗读,提问:谁发现了这3个人的关系?以此了解:他们是亲密的一家人,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法国,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插问:你知道法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夫人吗?

  (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3、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秘密、绝密、绝妙;危机、厄运;从容、镇定。教师组织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解释“绝妙”、“危机”、“厄运”的意思。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把课文读懂。

  5、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

  ⑴ 绝妙:

  伯瑙德夫人把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敌人。妙在情报藏得隐蔽,令敌人意想不到。教师点拨: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些什么?

  (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伯瑙德夫人的智慧。)

  ⑵ 危机:

  德国军官点燃了蜡烛,万一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教师点拨:“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这里“似乎”说明了什么?

  (实际上危机并没有真正过去。)

  ⑶ 厄运:

  那就是蜡烛会很快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暴露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也许就要结束了。

  教师点拨:

  在危机和厄运面前,一般人会有什么反应?而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对待的?他们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二、复述故事

  1、请学生自己练习复述伯瑙德夫人一家在危机面前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的经过。然后组织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可以提供句式帮助学生复述得更加有条理:当的时候,他(她)(怎么做的)。

  2、教师根据学生的复述进行扼要的板书:

  点燃──吹熄;端走──夺回;重新点燃──端上楼。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故事,要求用上恰当的、准确的词语,如: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教师对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出现的精彩之处及时给予肯定,以便让学生讲述得更加流畅、准确。

  三、学做导演

  1、假如将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编成剧本来演出的话,你认为可以安排几个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并申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重点设计三个场景: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雅克与敌人周旋、杰奎琳与敌人周旋。

  2、假如请你来做导演,每一场戏该怎么演?认真阅读课文,注意中心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然后设计表演的要领。可以引导学生先阅读第三自然段,圈画出伯瑙德夫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

  3、组织学生交流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轻轻地”,讨论:为什么要轻轻地吹灭蜡烛?以此体会伯瑙德夫人的机智和镇定。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组织“导演们”进行评论。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后两场戏,分别关注“从容”、“默默地”、“娇声”、“镇定”。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提问:“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里的“似乎”表明什么?

  4、在学生“导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特别是重点的词句,进行更深入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危险、紧张以及人们的机智与勇气。

  四、人物评价

  1、课文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课文,具体谈一谈自己的切身感受。

  2、教师总结、点拨。

  【练习设计】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猛烈( ) 昏暗( ) 严肃( ) 显眼( )

  安全( ) 粗暴( ) 放心( ) 若无其事( )

  2、我最欣赏剧本中______的语言,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文中的人说些什么呢?请选择一个人物,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请你也写一段剧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教学建议】

  剧本是编剧和演出所参照的蓝本,作为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其高度的集中性和典型的舞台性,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的空间。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潜藏于众多学生身上的巨大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利用剧本,把学生变为“演员”,把课堂变成“舞台”,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完本课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儿童剧剧本,自行编演剧本,增加对剧本的了解和阅读兴趣。

  但是要注意的是,语文课不等同于实践课,不能淡化对教材中语言文字的品味,因此在学、演剧本的过程中更应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那些精炼、含蓄、画龙点睛的语句。

《蜡烛》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结合表演深入体会“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教学过程

  一、学习字词

  1.教师板书课题,边板书边重点提示“截”的部首“戈”和“蜡烛”的偏旁分别为“虫”“火”。启发学生用“烛”组词:烛台、烛芯、烛光、烛焰摇曳……

  2.教师继续板书:伯诺德夫人、雅克、杰奎琳。引导学生朗读,提问:谁发现了这3个人的关系?以此了解:他们是亲密的一家人,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法国,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3.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词语:秘密、绝密、绝妙;危机、厄运;从容、镇定。教师组织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解释“绝妙”“危机”“厄运”的意思。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把课文读懂。

  5.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

  (1)绝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敌人。妙在情报藏得隐蔽,令敌人意想不到。教师点拨: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些什么?(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伯瑙德夫人的智慧)

  (2)危机:德国军官点燃了蜡烛,万一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教师点拨:“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这里“似乎”说明了什么?(实际上危机并没有真正过去)

  (3)厄运:那就是蜡烛会很快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暴露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也许就要结束了。

  教师点拨:在危机和厄运面前,一般人会有什么反应?而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对待的?他们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二、复述故事

  1.请学生自己练习复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机面前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的经过。然后组织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可以提供句式帮助学生复述得更加有条理:当的时候,他(她)

  (怎么做的)。

  2.教师根据学生的复述进行扼要的板书:点燃——吹熄;端走——夺回;重新点燃——端上楼。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故事,要求用上恰当的、准确的词语,如: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教师对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出现的精彩之处及时给予肯定,以便让学生讲述得更加流畅、准确。

  三、学做导演

  1.假如将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编成剧本来演出的话,你认为可以安排几个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并申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重点设计三个场景: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雅克与敌人周旋、杰奎琳与敌人周旋。

  2.假如请你来做导演,每一场戏该怎么演?认真阅读课文,注意中心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然后设计表演的要领。可以引导学生先阅读第三自然段,圈画出伯瑙德夫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

  3.组织学生交流伯诺德夫人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轻轻地”,讨论:为什么要轻轻地吹灭蜡烛?以此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和镇定。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组织“导演们”进行评论。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后两场戏,分别关注“从容”、“默默地”、“娇声”、“镇定”。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提问:“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里的“似乎”表明什么?

  4.在学生“导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特别是重点的词句,进行更深入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危险、紧张以及人们的机智与勇气。

  四、人物评价

  1.课文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课文,具体谈一谈自己的切身感受。

  2.教师总结、点拨。

《蜡烛》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语言,感悟文章意蕴。

  3、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蜡烛的特殊意义。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二战中苏联红军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文章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学习这篇文章,要用心感受老妇人对苏联战士情同母子的深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介绍背景。

  二、整体感知

  复述课文情节,说说课文表现了什么主题(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三、研读赏析

  1、教师导学:这篇文章非常感人,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那么,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研读课文,思考问题。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四点:

  ⑴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对炮火的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对炮火的11次描写为人物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⑵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找出老妇人的动作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其表达效果)。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了解、三次“爬”、三次“跪”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和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⑶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注重细节描写,体会感情是不分国界的)。

  ⑷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找出对蜡烛的六次描写,理解蜡烛的'特殊意义)。

  蜡烛的珍贵意义:老妇人珍藏了45年的结婚的喜烛一直舍不得用,现在,把它们拿出来点在烈士的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特殊的环境里,烛光显出了特殊的意义。

  ①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②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③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2、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老妇人的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献出自己的爱戴和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慨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了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前,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爱。

  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四、品读语言

  朗读令你感动的一些片段,体会句子的含义:

  1、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课后练习二。

  五、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

  投影思考题:

  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只要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理解就深刻了。

  六、教师小结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体会这种美好的感情。

  七、布置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并且用上研读与练习中的字词,300字左右即可。

《蜡烛》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 品读人物的一系列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

  2、 体验当时紧张的局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点线结合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主线,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等点,点面结合,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机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抓主线读书的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教学方法:主线引导,点线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二课时

  课前:聊天谈话,蓄势。

  一、背景展开,情感积淀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事件。

  这节课,我们来品味这段发生在二战隐蔽战线上的故事。

  二、想出妙招,保护蜡烛

  1、伪装情报

  2、方法是否万无一失,绝对安全?

  危机降临了……

  三、抓住细节,感悟形象

  1、指名分段朗读3——7自然段,整体感受。

  2、交流:感受紧张氛围。

  3、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危机在一步步逼近:

  怎么办?是生,还是死?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A、屈服——被奴役,任人摆布——不愿意

  B、反抗——殊死搏斗,鱼死网破——被消灭

  C、周旋——虚与委蛇,不断寻找转机——?

  伯诺德母子是怎样做的呢?

  4、、默读课文3——7自然段,划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想象他们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1) 默读课文学习。

  2) 交流:

  A、母亲化解危机;

  B、危机再一次来临;

  C、情况更加急迫;

  D、再次化解危机。

  5、小结并引申

  四、悬念犹生,意味深长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蜡烛熄灭了,故事似乎结束又似乎未结束,危机真正过去了吗?德军会不会怀疑?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2、好的小说在结尾是“留有悬念”的。这个悬念会吸引着你不断思考、不断揣摩,继续阅读,而且是创造性的阅读……

  五、作业:

  故事戛然而止的时候,故事的叙述者便由作者变成了“你、我、他”,我们可以一起来创造性地续写这精彩的故事。

  续写《半截蜡烛》。

《蜡烛》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读准“摇曳”,“步履沉重”的读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2、能联系上下文读懂“主意”、“奇迹”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表现人物心情的几种方法。

  4、理解课题中“圣诞蜡烛”的含义,感受科林对父亲的爱,感受“爱”能创造“幸福”。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揭示课题

  1、分步出示课题,齐读

  2、反馈预习

  (打开书)预习过课文了,谁能用上“蜡烛”这个词来说说你读了课文后了解了什么。

  (1)习俗

  ◆正音:尽量,烛光摇曳

  ◆引读

  (2)事件内容

  ◆用一句话说说科林在圣诞节前夜做的事

  ◆补充说清做这件事的原因

  3、小结

  预习时,对课题中的关键词多加以关注,就能帮助我们迅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情感的表达方式

  1、指导借助课后练习,初步了解人物情感变化的线索

  2、明确学习任务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相信大家在预习时都感受到了。(指板书)但是这三个表示心情的词语,在文中一个都没有出现过,作者是怎么把它们表现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要来深入学习。

  3、学习1——3节,了解作者通过人物表现,景物和反复强调来衬托人物心情的表现方法

  (1)自读1——3节,圈出能让你感受到科林焦虑的词句

  (2)交流

  A 人物的表现

  ◆慢慢地,步履沉重

  ◇理解“步履沉重”,复习“履”的音节

  ◇指名读句

  ◆望了望,注视

  ◇学生交流

  ◇引读体会

  科林望了望——(“望了望”泛红),然后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注视”泛红)。他始终看着——,(师点泛红的这两个词语),你觉得这时候他在想什么?

  ◆小结

  看来我们都已经学会透过主人公的举动,感受人物内心的焦虑之情。除了人物举动之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科林的焦虑呢?

  B 景物

  ◆师范读第2节

  ◆重点指导“铅灰色”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在书上做批注——环境衬托

  C 反复强调

  ◆引导发现句中反复出现的词语——七天

  ◆交流感受

  “七天”这个词反复出现,让你感受到什么?(等待的时间长,牵挂深)

  ◆引读、小结

  ◆指导做批注——反复强调

  (3)指导朗读1——3节,深化感悟

  (4)体会“不像圣诞节”的含义

  ◆此刻,科林感觉——(生说:今晚不像圣诞前夜。)

  ◆圣诞夜原本应该是——(生说:热闹,合家团圆)

  ◆是啊,漂泊在海上的父亲音讯全无,科林觉得——(生说)

  4、学习7——15节,从对话中进一步感受人物的焦虑

  (1)自读7——15节,简要复述科林与达菲先生的对话内容

  (2)体会对话形式对表现人物心情的作用

  ◆师生对读,体会连续对话的形式对表现人物心情的作用

  ◆小结:写对话用哪种形式与人物当时的心情密切相关。这里,科林的心情焦虑而急切,所以用这种没有提示语,连续对话的形式最为适切。

  (3)体会科林提问的集中与明确

  ◆了解科林问话的核心内容

  ◆指导学生发现对话内容中反复出现的词,进一步体会强调手法对表现人物心情的作用

  ◆联系科林回家路上的举动,深入体会科林当时还在想些什么。

  ◆小结

  5、学习17——22节,通过动作描写感受人物内心的焦虑

  (1)出示描写科林搜集煤油的三句话

  (2)自读,提取三句话中的有效信息

  ◆要点1

  ◇板书:三小时,四大桶

  半杯

  ◇为什么不多要一点?

  ◇煤油是生活必需品,可是家家户户都少得可怜。即便如此,科林还是搜集到了——(指板书:四大桶)这让达菲先生称之为——(生说:奇迹)。

  ◆要点2

  ◇你觉得科林为什么能搜集到这么多煤油?

  板书:问遍

  ◇联系习俗初步感受爱尔兰人的善良

  可见,17节有关习俗的这段插叙是必须要写的,这是因为这样的习俗,使科林能搜集到足够的煤油成为可能。从中我们也感受到爱尔兰人——(生说:善良、乐于助人)

  (3)引导体会简要叙述对表现人物心情的作用

  ◆搜集煤油的过程一定有很多内容可以写,你觉得可以写点什么?

  ◆对照之前科林与达菲先生的对话,引导学生感受叙述的方式与人物心情之间的联系。

  ◆小结

  6、学习22——25节,体会标点符号对表现人物心情的作用

  (1)引读积累描写灯柱的句子

  (2)想象说话

  科林回到家,对妈妈说——我们已经知道这巨大的蜡烛就是——,我们看见这道巨大的光束——此刻,我们仿佛听见科林正对自己说——

  (3)引读,小结

  标点符号虽小,却也能让我们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我们在读文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忽略了它们。

  三、对比开头,复习景物及人物动作对人物心情的衬托作用

  1、小组学习26,27节,对比开头感受人物的惊喜之情

  2、体会“圣诞节真的来了。”这句的含义

  四、总结全文,深化感悟

  1、总结方法

  2、这是个感人的故事,学生交流感动的原因

  3、再读课题

  附板书

  13 科林的圣诞蜡烛习俗

  (灯塔)

  惊喜

  点亮

  自豪

  搜集三小时四大桶

  半杯、问遍

  焦虑询问(印证)

《蜡烛》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

  2、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物质的变化有两类:

  (1)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

  (2)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从蜡烛一些变化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

  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

  教学准备:

  蜡烛(小块),酒精灯,烧杯,三脚架,湿抹布,玻璃片,碱,白醋,蛋壳,石灰水,火材,吸管,培养皿。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蜡烛的变化

  师:(出示一盒子)在老师手中有一盒子,猜猜里面是什么?

  嫩似藕,白似葱,樱桃小口一点红。陪伴郎君过一夜,泪水汪汪到天明。(幻灯出示)

  师:(答案:蜡烛)它师我们比较熟悉的物件。你研究过它吗?其实它里面包含了许多科学道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蜡烛的变化。(板书课题:蜡烛的变化)

  师:如果要使这支蜡烛发生变化你有什么办法?

  生:(点燃、折断、刀切,加热)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演示折断,刀切。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变小了变碎了)

  师: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呢

  二、研究蜡烛加热的变化

  师:如果给这块蜡烛加热,你猜它会有什么变化呢?(熔化)冷却后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演示实验并讲解实验过程:

  1)、放上三脚架,石棉网和小烧杯(蜡快)

  2)、点燃酒精灯;(火材梗放在实验盘中的培养皿里)

  3)、调节火焰,用外焰加热(可将火材盒垫在酒精灯下面)

  4)、实验结束先移开酒精灯,并将其熄灭

  师:刚才你看到蜡块是怎样变化的?(板书:蜡烛蜡液)

  师:蜡烛加热后会变成液体,冷却后会变成固体的蜡,这是蜡烛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三、研究蜡烛点燃后产生的物质

  师:点燃蜡烛会有什么变化?

  生:发光、发热、会化

  师:下面请同学们点燃蜡烛,观察有什么变化?

  (学生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

  学生汇报。

  师:如果在蜡烛的上方罩一只烧杯,你觉得会有什么变化呢?(出示幻灯)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生汇报:烧杯壁上出现白色的东西,蜡烛熄灭了。

  师:其他组有没有观察到这样的现象?这白色的东西是什么呢?(小水珠)(板书小水珠)

  师:蜡烛为什么会熄灭?有没有产生其它物质呢?(可能二氧化碳)

  如果是二氧化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呢?

  生:清石灰水它能使二氧化碳变混浊。

  师:非常好。的确可用清石灰水来检验。老师为每小组准备了一小杯清石灰水,一根铁丝圈。将蜡烛套在铁丝上(教师演示)。点燃后,放入烧杯中,用玻璃片将烧杯口盖住。当蜡烛熄灭后,将玻璃片移一小缝,拿出蜡烛。再将清石灰水从小缝中倒入烧杯中(倒一半)。盖好玻璃片,将烧杯轻轻摇晃。观察其现象。(发铁丝圈)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学生汇报)

  生:清石灰水变白了。可以证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板书:二氧化碳)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好老师这:(教师演示:将铁片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烧,出现黑色的物质)。这里面黑色的物质是什么呢?是不是铁片烧焦了。(用手擦一下,黑色东西在手上,铁片无变化),这是不是蜡烛燃烧产生的呢?(是)(板书:黑灰)

  师:通过刚才的几个实验,我们发现。点燃蜡烛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黑烟。这些都是燃烧后产生的新的物质。同学们可以变回蜡烛吗?因为它们是新的物质。(板书:变不回)

  四、比较蜡烛加热和点燃出现的不同现象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蜡烛加热和燃烧产生的变化,加热是蜡烛怎样变化,(学生可根据板书回答)她们之间可以互相转换,说明它们之间只是什么发生变化了?(板书:形态)

  师:点燃蜡烛呢?它们之间还能互相转化吗?(不能)而且产生了小水珠、二氧化碳、黑灰,这些都是新产生的物质。(板书:新物质)

  师:现在我们发现蜡烛的加热和燃烧是两种不同的变化,一种是形态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种是产生了新物质。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的变化是否也是这样呢?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教师出示幻灯)

  五、加深物质变化的分类

  师:选择下面的活动做一做,说说它属于哪一类?为什么?每组桌上都有半杯清石灰水,讨论一下,你们小组还准备研究什么?讨论好了上来领材料。

  (教师分发材料,材料分两处前、后)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督促学生做好记录。(记录本组完成的实验)。

  师:通过刚才同学门的汇报,我们发现这些物质也有这样的变化。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正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变化。如果给这些物质的变化分类,你们觉得可以怎样分类?(两类)

  (幻灯出示,物质的分类)(学生齐读)

  师:(幻灯出示)下面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根据大屏幕回答。

  六、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蜡烛》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蜡烛》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2、了解通讯这一新闻文体的特点。

  3、透过行为领悟人性善良的本质,让学生体会向往和平的人民共有的深厚的感情。

  重点难点

  1、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语言,感受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教法

  诵读法结合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此外,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那么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与蜡烛相关的课文,这就是俄国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新闻通讯《蜡烛》。

  二、自主学习,检查预习

  听写词语并注音:地窖拂晓耸立灯芯匍匐瓦砾

  舀出灼烧腋窝肃穆鞠躬

  三、结合学生预习,老师介绍

  1、简要介绍写作背景。

  二战末期,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2分钟)

  2、介绍通讯有关知识。

  [提问]前面学过《新闻两则》,那是两篇消息,今天我们学的《蜡烛》是一篇通讯,和前文相比,通讯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消息一般概括性报道事实,通讯则是对事实进行完整详细的报道;消息与通讯在表达方式上一般以叙述为主,描写议论成分少;消息语言简洁平实质朴,通讯讲究文采,语言形象,鲜明生动。)(5分钟)

  四、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提问]复述课文故事

  用战地上的一件小事,表现出人性善良的力量,表现苏南两国人民深厚情谊。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弱埋葬战士,为战士守灵,可概括为“敬爱”与“哀痛”。

  2、通过课文语句分析。

  [提问]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与描写。)

  3、[提问]整理出文章中共几次写到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

  【炮火11次、蜡烛6次、黑巾4次、老妇人动作6次(三爬三跪)】

  4、[提问]从这些重复的描写中,可以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

  (1)对炮火的很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黑色的大围巾”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5、[提问]感人在什么地方?

  (题材感人——战争中的人民;细节描写真切——炮火连天,年老体弱的妇人吃力掩埋战士、摆正遗体,亲吻额头,像亲人一样、点起珍藏45年的蜡烛,全文突出蜡烛,任读者沉浸在烛光所营造的意境中。)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西蒙诺夫感人至深的《蜡烛》一文。从中我们了解了通讯这种

  教学时间:一课时新问题材的特点(请学生复述);战争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极端状态,战争也是对人类生命的挑战,当人的生命在战争中呈现的时候,往往就能看到人性最真实的一面。可以发现善良是人性中共通的一点。今天,通过学习,我们体会了课文中细节描写里所传达出的真挚感情,这不是一般的人类感情,是在极端环境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性深处的善良,敬爱与哀痛。老妇人的爱,是一种建立在正义基础上的母亲般的爱。战士牺牲的精神让她无所畏惧,是人类美好情感的体现。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第二题。

《蜡烛》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一、感悟全文:

  1、读课题:《半截蜡烛》。预习了课文,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人沉着地和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保护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

  2、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交流中:

  (1)教师相机板书: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2)“外静内急”

  “外静内急”,这不仅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导:“秘密就会暴露”,这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情报的中转站,一旦破坏,来送情报的、来取情报的,会牺牲多少法国人啊!要知道,德国鬼子比当年的日本鬼子还要凶残百倍,他们杀人如麻。总之“万一”之下,后果不堪设想。同学们,情况——万分危急。]

  3、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交流中:

  1、你最佩服谁?还有哪些同学佩服(伯诺德夫人、杰奎琳、杰克)?你们觉得这家人怎么样?

  2、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3、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孩子再读。

  4、小结:听了同学讲的,老师也想讲一讲我的想法,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那种爱国的精神,那种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静确实令人敬佩,同学都讲得十分精彩。不过徐老师想提醒大家一句,伯诺德夫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她,第一个意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办法;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子的情绪,使杰克和杰奎琳能在要紧关头想出两个“端”的办法。

  二、续编故事: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2、出现两一种情况,被中尉发现;没有。辩论。

  3、如果被发现会出现什么情景?如果没有被发现又会出现什么情景?

  4、交流、补充、点拨。

  5、总结: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三、作业:

  1、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2、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比一比谁问的问题最有价值。

  附:

  1、介绍二次大战:

  193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全球60%的国家参战)、伤亡最重(5000万死亡)、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2、介绍《马赛曲》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半截蜡烛》教后反思

  丹阳市实验小学

  徐留军

  我认为,任何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必须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培育孩子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一、深入解读:凭借文本,悟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因为是语文,因为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像《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

  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就应该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教师引导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渲染万分危急的斗争背景。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二、读写结合:依托文本,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语文,语文,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其实写的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当然从孩子的写作中教师也能发现其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指导今后的课程教学。本堂课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引导孩子以本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遗憾的是,时间的分配上还是显得仓促。

【《蜡烛》教学设计(15篇)】相关文章:

1.蜡烛教学设计

2.《蜡烛》教学设计

3.《蜡烛》优质教学设计

4.《蜡烛》精品教学设计

5.蜡烛教学设计范文

6.《蜡烛》的教学设计

7.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8.《蜡烛》教学设计课件

9.《蜡烛》课件教学设计

上一篇:教学设计方案 下一篇:《可能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