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华佗》教学设计

2021-02-16 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聪明的华佗》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聪明的华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认读6个字(含多音字得)。学习“三框”。

  2、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能用“立刻”写一句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华佗很聪明。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词。

  教学难点:

  能用“立刻”写一句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词。

  教学难点:

  规范生字的书写。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聪明的华佗”)

  今天这篇课文从课题看,写的是谁的故事呢?这个人一定是个怎样的人?(聪明)。

  二、初读课文:

  (一)师示范朗读课文,生听读音。

  (二)生借助拼音再读课文,巩固字音。

  (三)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同桌互相检查。

  2、提出难记的字,师生互相帮助。

  3、出示生字,抢读。

  4、分层次竞赛。

  分优秀、良好、一般三类评奖。

  5、展示学生预习情况(同偏旁的字)。并联系课文组词。

  (四)再读课文,巩固识记生字。

  三、学习书写:

  (一)由学生给生字按结构分类。(板书)

  (二)分类分析结构特点。(板画)

  (三)重点指导难写的字,随即学习笔画。

  (四)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在学习生字的时候要按结构特点分类记忆。

  五、作业:

  每个生字写一行,并抄写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大意,从哪里能看出华佗聪明。

  3、能用“立刻”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聪明的华佗》。介绍华佗。

  二、指导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课件,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从服饰上看,他们是什么时候的人?

  图上画的小男孩就是小时候的华佗。旁边的中年妇女就是华佗的妈妈。摸着胡须的老人就是华佗的师父蔡先生。你看,图上的小华佗在干什么?

  3、华佗为什么拿青草喂小羊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出大意就可以了。)

  四、分段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自学,我们已经初步知道文章讲了华佗小时候的事。接下来,我们深入学习,看看华佗聪明在哪儿?

  2、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这段讲什么?

  (2)齐读第一句,谁能给“有名”换一个词语,但这句话意思不变?(出名)把“出名”放进句子,再读一读。

  (3)理解“学徒”。

  3、蔡医生是怎么收下华佗的?自由读读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

  (1)蔡医生出了一个什么题目考华佗?

  (2)用“﹏﹏”画出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3)华佗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4、反馈学习结果。

  (1)蔡医生是怎样考华佗的?指名说,全班开读第二自然段,

  (2)找一找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出示句子:

  “两只羊头对着头,角对着角,你顶过来,找顶过去,斗得很凶”。大家一块读一读。

  (3)华佗是怎么想的?(齐读想法。)

  “硬拉”会有什么后果?你有什么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

  (4)华佗想到了好办法吗?哪个自然段写了华佗的做法?

  ①看图,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②找找描写华佗动作的词语。(“采”、“拿”、“晃动”。)

  华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觉得华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③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④指导读这一自然段,要表现出华佗的聪明。齐读。

  5、学习第五段。

  (l)蔡医生收下了华佗为徒吗?齐读最后一段。

  (2)你从哪几个词中看出蔡医生对华佗很满意?

  (明确:很高兴、立刻)

  (3)你能用“立刻”说一句话吗?

  (4)用高兴的语气再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你觉得华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完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让全班同学自由发言)

  六、朗读全文。

《聪明的华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继续学习“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发,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2、理解三,四两个自然段的词句和段落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放录像,当学生看到两只羊“头对头,角对角,你顶过来,我顶过去,谁也不肯让,斗得狠凶”的画面时,定住影像,提问:“怎么才能将它们分开呢?”学生各抒己见之后,老师说:“从前,有一个像你们一样大的孩子,叫华佗。他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既不费力气,又没伤着自己,就把两只羊分开了。人们称他是聪明的华佗。你们想知道他是用的什么办法吗?下面我们就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自己小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边读边标自然段续号。

  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什么事?有不明白的词句和问题划下来。

  2、指明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3、质疑,适合在这个阶段释疑的一般性问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或者讨论才能解决的问题,就放在下个阶段解决。

  过渡:妈妈为什么送小华佗到药铺去学徒?你们小声读第一自然段。

  三、细学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想: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有名 去世

  问:父亲去世了,华佗当时是什么心情?那我们应该怎么读第二句话呢。

  谁愿意试着读一读。齐读

  过渡:父亲去世了,7岁的小华佗被妈妈送到蔡医生药铺学徒,他这么小,蔡医生收下他了吗?我们学习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轻声读

  思考:蔡医生怎么考华佗的?为什么要考他?

  理解:分开--拉开

  过渡:蔡医生让小华佗把两只相斗的羊分开,那两只羊是如何打架的请你们在第三自然段里找一找,找到后用“-----”画下来。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分小组学习讨论。

  (2)小组汇报学习的结果。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在发表自己的看法。

  (3)再次放录像。

  问:通过两只羊打架的样子说明什么?

  板书:斗得凶

  问:“凶”可以换什么词?(厉害)

  (4)我们把两只羊斗得很凶的场面,读出来

  指名读男生读

  (5)问:华佗看到这种晴景怎么想的?

  板书:硬拉不行

  理解:硬拉

  问:为什么硬拉不行?

  过渡:硬拉是不行的,华佗想出什么办法?好在哪里?请我们学习第四自然段。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想:这段有几句话?

  (2)读第一句话。

  想:华佗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板书:采拿晃

  (3)读第二句话。

  问:羊看到青草怎么做的?

  理解:争着去吃

  (4)读第四句话。

  问:结果怎样?

  小组讨论:“引开”与“应拉”有什么不同?

  (5)读全段。

  (6)填空练习。

  华佗采来( )的青草,两只手( )拿了一把,在两只面前( )。两只羊看到青草都争着去吃。两只( )的羊被华佗( )。

  (7)指导背诵。

  这段有3句话,先写华佗想的办法,再写羊怎么做的,最后写结果。记住这个顺序就能很快地背下来。

  试背男生背齐背

  过渡:华佗完成了蔡医生的考题,蔡医生怎样做的呢?齐读第5自然段。

  5、学习第五自然段。

  齐读,指名回答问题

  6、为什么课题是“聪明的华佗?”

  四、有语气地朗读。

【《聪明的华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聪明的华佗的教学设计

2.聪明的华佗优秀教学设计

3.聪明的华佗教案

4.《聪明的牧童》教学设计

5.《聪明的兔子》教学设计

6.《聪明的使者》教学设计

7.《聪明的小兔》教学设计

8.聪明的小鸡教学设计

上一篇:《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下一篇:《操场上》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