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2020-11-05 教学设计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2个,会写10个字,在学文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夏天的迷人,积累词句,培养表达、想像能力。

  3.在读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先吟唱一遍古诗《小池》。(生唱)

  2.师:你们说说《小池》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板书:夏天)“夏”字哪儿容易写错?(中间两横描红,学生说笔顺时用重音把两横强调出来。书空后指导在田字格里书写。)

  二.初步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说到夏天,你首先会想到什么?(热、吃冰淇淋、吃西瓜、游泳、捉蜻蜓)

  2、大家的感受真丰富!有位小朋友把自己的感受写了下来,文章就叫《迷人的夏天》,(板书课题,有感情地读),想读一读吗?

  3、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不认识的字圈起来,用我们学过的识字方法去认识它。

  4、把生字条里的字读给你同桌听,不会的请同桌教一教。看谁读的最响亮,学得最认真,能够得到同桌的表扬。

  5、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还能学许那些生字,读好那些句子。

  6、看来,大家学得都不错了。我们检验一下学习效果。

  7、分组比赛朗读。

  要求:注意听,认真想。小作者眼中的夏天是怎么样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三.读中感悟,升华情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1、反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小作者的眼中,夏天是什么样的?板书:多彩、有趣、炎热、悠闲迷人

  2.你喜欢什么样的夏天?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一读,并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它?在这一自然段后面写上你喜欢的理由。

  3.反馈:(学生任选一段说)

  (1)第二自然段――多彩:

  ①夏天是多彩的,你们能从这段中画出描写颜色的词吗? ②除了这些词,还从那些词语中读出美?

  ③欣赏写夏天的美景图。

  ④这么美的夏天,你想怎么读这一段?(指导朗读)

  ⑤如果去掉写颜色的词语,读一读有什么感觉。对!好词的运用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⑥用加上一些词语方法,使这把看到的鲜花图片说的更生动。

  (2)第三自然段――有趣:

  ①你从哪儿看出“有趣”?(生说)

  ②写了那些小动物,它们的活动是怎样的?这样写你感到了什么?(抓住赛歌会、提灯笼两个词,启发学生想象,感受拟人句的作用。) ③读出你自己的趣味来吧!(自由读。)

  ④改写后两句(青蛙呱呱叫,萤火虫飞来飞去),使学生体会原句的好处。

  ⑤用学习的修辞手法描写下列几种动物的活动。(蝴蝶跳舞、蜜蜂唱歌、蜻蜓点水、蟋蟀弹琴。)

  ⑥句式训练:我们可以到花丛边看(),听(),也可以到小河边欣赏(),还可以到草从旁听()。

  四、作业。

  1、背诵2、3自然段。

  2、选择花或者是动物的活动,写一段话。

  教学后记:

  夏天对孩子们来说丰富多彩,学生能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来理解课文,能自己找到文中的精彩的句子,词语。

  迷人的夏天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第四册) 《迷人的夏天》是一篇词美、句美、意境美的小散文。文章以“炎热——多彩——有趣——悠闲”为主线,从贴近学生生活情趣的事例展开描写,从多个角度写出了夏天迷人的生活。学习这篇文章,会让孩子感受到生活在这样迷人的夏季中是快乐、幸福的。在教学本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激趣入境

  1、小朋友们,万物复苏的春天过去了,炎热的夏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呢?(教师可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想,让他们说,引导他们把自己亲身感受到的夏天说出来。)

  2、孩子们说得真好!每个人心中、每个人眼中的夏天都是不同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迷人的夏天吧!(板书课题)

  二、走进夏天,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点名认读。

  2、准确的读出生词。(幻灯片出示)

  3、可爱的红花字卡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并组词,个别选择造句。

  三、整体感知

  1、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夏天的喜爱,带着自己的感情来朗读课文。 2、分组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读后感受,教师相机板书。

  四、品读课文,体会理解

  引导学第一段

  1、课文哪一段描写了夏天是炎热的?你能把它读给大家听吗?2、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边划: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夏天的炎热?3、交流并指导朗读。

  4、点名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学法小结

  1、回忆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可以同桌交流。

  2、教师引导总结并板书:读——划——想、说——读。

  扶着学第二段

  1、点名读,其它同学边听边划:夏天里有哪些漂亮的颜色?

  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3、“盛开的鲜花”“五颜六色的衣裙”多么能激发人们丰富的想像呀!快想想夏天有哪些颜色的花?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夏天的多彩?(相机评价)

  4、夏天是五彩缤纷的,夏天更是瓜果飘香的季节。看!多么冰凉可口的西瓜,拿它来招待朋友,那感觉_!对,那感觉_!再读一遍!“那感觉真好!”

  5、夏天的颜色真美!夏天的水果真好!夏天里有趣的事真多!悠闲的

  事更多!现在,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夏天里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吧!

  放手学三、四段

  1、再次回顾学习方法,同桌合作学习三、四段,重点划出夏天里发生的有趣、悠闲的事。

  2、指导朗读。抓住“在晴朗的夜晚,我们还可以望着星空畅想”,出示星空图,让学生理解“畅想”,并说说如果是你坐在美丽的星空下,你会想些什么?(相机评价)

  3、小结:像我们这样痛快地想、尽情地想、放飞思想地想就叫“畅想”。 学习第五段

  1、“夏天是迷人的,一切都在夏天里走向成熟。”引读,齐读,加深感情再读。

  2、为什么说“一切都在夏天里走向成熟”?

  五、再次整体感知

  1、夏天是五彩缤纷的,春天是生机勃勃的,秋天是硕果累累的,冬天是白雪皑皑的。四季,无论是哪一季,都是那么的美,那么的令人陶醉。就让我们再次来感受夏天的迷人!

  2、动画播放课文朗读,边听边欣赏夏天的美景,在大脑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六、拓展练习

  1、这么迷人的夏天,快用你智慧的大脑,丰富的想像把它描绘出来吧!仿照课文写一写,争当小诗人、小作家。

  2、这么美的夏天,我们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将它留在身边,你准备怎样把它留下来?(读一读课文、画画、写小诗、日记、照相??)

  3、小结。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要词句训练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

  2、积累谚语,体会谚语中包含的道理。

  3、了解民间文学的特点和多种形式,热爱民间文学。

  4、按要求搜集资料,在搜集中培养分工协作的集体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要词句训练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

  教学准备:

  找到一本章回小说

  教学流程:

  1、基础练习

  A形近字组词

  第一组的词语小组内四个人共同完成,看哪一组完成的快。

  第二组同学自己独立完成

  B读两组句子给句子排序

  要在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然后排序。

  二、日积月累

  1、自读自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小组交流自己的收获

  3、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谚语

  请学生在小组内熟读这些谚语。

  互相学习

  看谁一口气背的多

  三、知识窗: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些短文。

  从中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

  四:收集资料

  收集谜语,谚语,歇后语。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1.情景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支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的红军队伍,他们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在这恶劣的环境中发生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手势示意生齐读课题——“丰碑”)

  2.同学们见过碑吗?在哪里见过?什么是“丰碑”?

  [板书: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功绩]

  3.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吗?

  [板书:军需处长]课文中哪一句话直接把军需处长和丰碑联系起来呢?请用“——”把它划出来。

  4.出示中心句:“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谁能围绕这句话提出问题?(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5.快速浏览课文,请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军需处长的段落。

  6.自由读第7自然段,小组合作:根据这一段内容设计问题,问题里必须有为什么或怎样这两个词语。

  点拨:

  ⑴从哪里看出老战士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老战士为什么牺牲时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老战士牺牲时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说明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a 看到战士没有在冰天雪地里倒下,感到安慰,所以……

  b 自己把所有的棉衣都发给了战士,连自己都没有,尽到了职责……

  c 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死而无怨,所以……)

  ⑵巡视参与讨论。

  引导:①镇定、安详是什么意思?

  ②老战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点明中心“不怕牺牲,舍己为人”

  ③从哪里还能看老战士有着这种“不怕牺牲,舍己为人”品质?

  [出示句子“单薄破旧的衣服……身上。”指名读——抠“贴”要读重音,为什么单薄,点明中心:不怕牺牲,舍己为人。换词读。(出示:……裹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披在……)]

  7. 你对这段内容有哪些不明白?

  8.指导朗读、师生评议。

  (你觉得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你能读给大家听吗?)

  9.谁还想通过读来表达自己对军需处长的感情?让我们怀着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齐读这一自然段。

  10.过渡:课文不仅直接描写老战士牺牲时的样子与神态,还通过刻画谁来表现老战士的精神?[板书:将军]

  11.自由组合讨论研究:认真朗读课文第3至14自然段,用曲线画出文中描写将军神态、情绪变化的有关句子,细读这些句子,想想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12.组织学生自学研究。

  13.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朗读体会人物感情。

  ①“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着急]

  ②“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愤怒]

  ③“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愤怒]

  ④“将军愣住了……敬了一个军礼。”[震惊、敬佩]

  ⑤“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自豪]

  点拨:

  ①“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可能想些什么?”

  [屏幕上显示了将军向军需处长敬礼的图画]

  ②“大家自己再轻声读第12自然段,仔细体会将军的这些想法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我们怎样读才能把将军的情感变化的过程读出来?”(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③“同学们,将军向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军礼,它表达了将军的千言万语,表达了对军需处长的沉痛哀悼和无限崇敬。是啊,这样的好战士,谁不敬佩呢?让我们带着无比崇敬和无比自豪的感情再读第7自然段,体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④“作者是怎样歌颂军需处长这些高贵品质的呢?大家自读第13自然段。”(引导:谁读给大家听?回顾刚才提出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老师还有疑问,军需处长再高也不过两米,那怎么说是晶莹的丰碑呢?)[板书:舍己为人]

  ⑤过渡:军需处长的精神在红军战士心中树起一座晶莹的丰碑,可见军需处长的精神对战士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具体表现在哪?(读句子⑤)

  A 先前将军有这种信心吗?你从哪里知道的,请读出有关句子。(生读第2自然段。)[板书:担心]

  B 是啊,将军先前是那样的担心,现在又是这样的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请大家再通过朗读来体会这种情感。(读句子⑤)

  C 战士们又是怎样的呢?“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说明了什么?

  D 战士们必胜的信念来自于军需处长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请大家再读第7自然段,体会战士们走过军需处长前面的这种感情!

  ⑥过渡:有了军需处长的这种舍己为人精神,任何艰难险阻,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所以,课文最后一句告诉我们(师生齐读字幕: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引导:“这样的队伍”指的是怎样的队伍?——学生自由发言——导读]

  A 同学们!因为军需处长的精神和信念感染和鼓舞着每一个战士,所以红军战士坚信(师指示生齐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B 还因为红军队伍中有无数像军需处长这样的同志,所以将军坚信(师指示生齐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C 更因为这样的队伍是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所以我们坚信(师指示生齐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5.回顾开头,总结全文:“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不仅留在战士们心中,同样也印在我们心中。自由读中心句,想想通过学习你对这句话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

  [师总结:不仅仅军需处长形象上与碑相似,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己为人的精神激励了战士们,成了将军和战士们心目中的丰碑,也成了我心目中的丰碑,是你心目中丰碑吗?希望这丰碑永远留在你我心中,留在我们所有在座人的心中!]

  16.拓展思维训练。

  学到这,老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你们是否也跟我一样呢?(显示图片,出示要求:假如你是红军战士,这时你最想对军需处长说什么话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请同学们在课本的插图下题上一两句碑文。)

  17.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

  红军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红军队伍中有千千万万像军需处长这样的人,他们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不怕牺牲,这是当时支撑红军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就不需要这样的精神了呢?不,在社会腾飞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仍需要这样的精神,更要发扬这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同学们,你们说对不对?!

  18.研究性作业:收集有关红军的故事,以“我们应从红军身上学什么”为专题,自由组合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鲜花和星星》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书,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体会儿童生活的情趣,引发儿童对身边事物和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七个生字,一个只识不写。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准备:媒体.课件,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在猜谜中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这堂语文课,老师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它是天空的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夜夜都在放光明。猜到了吗?(板书:星星)(出示:星空图)

  2.瞧,这就是夏天的星空,多美啊!其实,夏天不仅星星美,地上盛开的鲜花也很美。(板书:鲜花)(出示:鲜花图)你们喜欢这两样事物吗?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欣赏鲜花和星星。(板书:和)

  (二)认识字词,初读课文。

  1.听!(情境范读课文)

  2.多好听的课文呀,想不想学呀?那我们打开书本,自己先试着读一读课文,仔细读读课后的生字朋友,可别把它们的名字给叫错了啊!(学生自读课文)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读了课文,自学了生字,你觉得哪个字的读音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呢? (指名说,指名读,再开火车读,齐读)

  4.去拼音读生字。

  5.读带生字的词语。(重点好轻声音的词语)

  6.认识了刚才的朋友,现在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来学习课文了,请小朋友们再打开书本,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7.齐读课文。

  8.说说你读了课文想到了什么?

  (三)精读训练。

  教学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文字。

  2.指名读,其他小朋友想想,听了他的朗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或是你想到了什么?

  3.学生交流。

  4.把自己想到的花多或是花美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大家,你也可以加上你的动作来告诉我们。

  5.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对花的喜爱。(出示鲜花图,情境读)

  教学第二自然段

  1.夏天的夜晚,更美!看!(出示:星空图)繁星满天,来吧,我们一起来唱星星的歌,好吗?

  2.轻松一刻:《闪烁的星星》。

  3.课文也把星星写得很美。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

  4.大家可以自己读读,也可读给你的前后小朋友听。

  5.指名读。

  6.谁来说说他读得怎样?(指名试着评评)

  7.齐读这一段,读出对星星的喜爱。(出示星星图,情境读)

  8.出示两句“真比……还多”,比较突出花多、星多。

  9.小结:白天,那么多的鲜花美丽极了,夜晚,天黑了,花儿看不清了,但又有美丽的繁星点缀着天空,大自然多美啊!你们喜欢着大自然的景色吗?(听课文情境读,学生闭眼想象)

  10.我们一起来把这课文读一读,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你们读出这美景,也读出自己的喜爱,好吗?

  (四)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羊群图。

  2.小朋友们,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啊?

  3.老师想给这图写一首小诗,可还没有写完,今天你们学了《鲜花和星星》这篇课文后,老师相信你们能帮老师完成。出示:

  草原上到处是_________,

  这里_________,

  那里_________,

  真比__________________。

  4.评出“优秀小诗人”。

  5..总结:今天,我真高兴和大家一起欣赏了鲜花和星星,但使我更高兴的是我发现我们班里有许多小诗人。可是知道吗?做一个优秀的诗人必须要有一手漂亮的字,下面我们就来写好刚才我们认识的那几个字,好吗?

  (五)写字

  1.出示:真朵最

  2.打开书本,自学笔顺表。

  3.指名说说写“真”时应注意什么?

  4.老师强调长横的写法。

  5.学生书空“真”。

  6.看看电脑老师怎么写“真”字的。

  7.学生描红:真朵最

  8.学生临贴,在自己的田字格本中每个练习2遍。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

  4、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歌曲《懂你》。

  2、文字投影片。

  3、学生查找自己最满意的生日照片或一份生日礼物。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a、学会自由读课文。

  b、检查生字读音:蕴,读“yùn,不读wēn;霎,读shà,翘舌音,不要读成sà;拙,读zhuō,不要读成zhuó。

  2、(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板书课题)同学们,我们在单元导读时已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两幅图中学生的表情和动作,试着用合适的词语形容两幅图。(如,第一幅图:热闹、兴奋、骄傲、兴高采烈;第二幅图:沉默、不安、羞愧、不好意思等)

  3、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在同一节课堂上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表现呢?让我们再一次默读课文,找一找,哪儿到哪儿是写这一堂课的,哪些段落是写第一幅图片的,哪些段落是写第二幅图片的。

  提出要求,合作学习

  1、同学们在读书中一定发现了课文中对话很多,而且这件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那我们就以演课本剧的形式来学习这篇课文,好吗?

  2、要想演好课本剧,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提出几点要求)

  a、每个人都要认真练习朗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组内商议扮演老师和学生的角色。

  c、画出描写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的句子,再认真多读几遍,读出人物的语气,仔细体会应该怎样才能演好。

  d、共同讨论一下扮演老师和学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在组内排演。

  深入小组,个别指导

  教师深入小组,了解一下各组学生读书情况,并在角色把握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尤其是对阅读有困难的学生,要结合他所画的重点语句进行个别指导。

  小组表演,引导评论

  1、激发兴趣:哪一组愿意为大家表演《可贵的沉默》这一堂课?那我们其余同学就来做小小评论家仔细观看表演,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进行评论。一会儿,我们来评出这一组中的“最佳演员”,好吗?

  2、小组表演,老师和学生一起认真观看。

  3、引导学生评出“最佳演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依据──结合对课文重点语句的理解,来深入体会爱的情感。如,

  a、对老师的表演要做到和蔼可亲、真诚平等。

  这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对爱的感受过程当中,非常民主,语言儿童化,“把手举高,老师要点数了!”“啊,这么多啊!”与孩子们的情绪是一致的;当孩子们与她一起点数、回头看,站起来、快乐交谈时,老师都没有阻止,而是让他们尽情表达被爱的欢乐。在引导学生回报爱的过程当中,与孩子一同沉默,没有批评和教育,而是轻轻地问和提建议,使孩子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孩子们潜意识的开发、觉醒,靠老师的引导、启发,这是一位具有高超教育艺术的老师。

  在评论过程当中,可引导学生以扮演者的表情、动作、腔调进入评价,从而体会文中老师的形象与教育的艺术。

  b、对文中学生的表演要真实自然。

  在表演对爱的感受这一过程当中,要表现得兴奋热烈。对“异口同声”“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索性站了起来”等词句,要引导学生在评论中体会文中学生当时的心理活动:生日,带给他们的是欢乐,是浓浓的亲情,因此,他们才那么兴奋、那么骄傲、那么急于表达被人爱的欢乐。

  在表演体悟到要回报爱这一过程当中,要引导学生在评论中体会“寂然无声”“沉默不语”“刚才追逐我的目光,此刻全躲开了”“像获得赦免”“七嘴八舌”等词句的理解,认识到孩子们的心理变化:热闹兴奋(感受到爱)──羞愧不安(意识到自己从未回报过爱)──热闹兴奋(准备回报爱)。

  c、沉默的时间要足够。

  文中写“足足有一分钟”,在这一分钟的沉默里,老师的沉默是有意的。孩子们在沉默中有了回报爱的意识的觉醒。因此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第 二 课 时

  师生创造性表演,结合生活实际,升华文中爱的情感

  1、激励:在刚才的表演和评论中,我们班不但诞生了“最佳演员”,还诞生了许多“小评论家”。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演课本剧,相信大家一定会演得更好。

  2、提出要求:老师演老师,我觉得很自信;同学们演学生呢?请大家在表演中注意演好这些内容(出示):

  异口同声 骄傲 神气十足 左顾右盼 索性站起 霎时

  寂然无声 像获得赦免 四面八方 七嘴八舌 不约而同

  3、按课文叙述顺序创造性表演。

  a、在表演到第9自然段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生日照片或生日礼物,在小组内互相讲一讲难忘的、欢乐的生日。并请两名同学给大家讲讲。

  b、在表演到12、13自然段时,若班内有学生知道并给父母祝贺生日的要请这样的同学给大家讲一讲怎样做的及父母的表现。

  c、在“一分钟的沉默”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刚才在想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父母辛劳,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代价,教师适时播放《懂你》歌曲。

  d、变换角色:学生扮演自己的家长,在家长会上向老师表达感受。

  e、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导书写,记忆字形。

  a、让学生说说自己记忆字形的方法。

  b、“贺”,上小下大,“顾、犯,”左右相等;“恰、缓、稚”,左窄右宽。

  2、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学完了《可贵的沉默》,我们肯定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那么,父母对我们的爱有多深、有多少,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回忆和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

  1、询问:向亲人和邻居了解,你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疼爱你的。

  2、观察:了解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

  3、回忆:打开影集或观看家庭录像,找到父母教自己学走路、陪着游戏的记录。

  我们将在下节课前三分钟交流自己的综合性学习进展情况。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一、由图入题

  1、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你猜一猜,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

  (盛夏时节乡间田野孩子们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

  2、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认真读一读课文吧!

  (板书课题)

  二、感知课文

  1、自由读文,读准了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

  (首尾两次写到“麦哨”。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地快乐游戏)

  2、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写出真实感受。

  3、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

  三、品味语言

  1、画出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试着读出喜欢的感情。

  2、教师巡视指导朗读。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四、扩展阅读

  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⑴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⑵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⑶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⑷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⑴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⑵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⑴学生预习课文,找出课文中所描绘的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并绘制出来;

  ⑵根据学生绘画制作课件。

  ⑶准备录音机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在以往的学习生涯中,大家有没有学习过有关描写秋天的文章呢?看看近两个月来,特别是这两天,在我们的周围的同学,亲人,朋友,衣着有什么变化呢?是呀正值深秋时节天气越来越冷,除此之外,你们在秋天还有没有感受到其它的秋天的信息呢?

  (同学讲)的确如此,现在让我们欣赏一下秋天的美景(虽然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大多是忧伤的、哀怨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正如所展示的图片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何其芳,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2,介绍作者的有关情况

  3,教师播放录音(要求注意语气与、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描写的是哪里的秋天?刻画了哪几幅图,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研读赏析

  (同学们在课前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爱好绘制图画予以展示)

  ⑴随机抽取一张请同学思考并表述图画作者所描绘的内容及从课文哪一句或几句获得灵感而话的,而后根据情况作者补充。

  ⑵用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剖析文章包括赏析优美的语句

  三,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少了艰难苦恨,多的是清净,清甜!这是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一、认知目标

  理解重点词语、句子,读懂课文。

  二、能力目标

  凭借课件,发挥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三、情感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验为别人创造快乐,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四、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五、教学难点

  懂得小录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六、教学准备

  一束玫瑰花,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小朋友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生:玫瑰花!

  师:闻闻看,告诉大家是什么味儿的?

  生:香香的!

  师:老师告诉你啊,这玫瑰花有许多颜色,要不要欣赏一下玫瑰花?

  生:好!

  (看玫瑰花的图片,让学生边看边说是什么颜色的)(课件)

  师:小朋友们,这玫瑰花不但颜色多,气味香,而且它还有许多好处呢。它可以作为亲朋好友之间馈赠的礼物,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用玫瑰花瓣来洗澡能够提神,美容,如果把它的花做成干花还可以泡玫瑰花茶,用来减肥、美容,还能治病呢!你说玫瑰花好不好?

  生:好!

  师:玫瑰花有这么多的好处,森林里的小鹿知道了,它呀,想在自家门前的花坛里,栽一丛玫瑰,我们去看看吧。

  揭示课题:4

  小鹿的玫瑰花(板书)

  (二)、感知全文,质疑问难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主识字交流: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已认识的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多媒体出示重点字)

  结合经验理解:一瘸一拐。

  结合多媒体理解:花骨朵。

  3、引导质疑:

  ⑴我学会了哪些问题?

  ⑵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⑶我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教师要做好统计及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逐步养成带着问题去读书,通过读书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4、师生合作解疑。

  (三)、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质疑,多媒体出示文中的两句话:

  ⑴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⑵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学生各自练读这两句话,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小鹿由于生病,没有看到自己栽的玫瑰花。

  生:小鹿没有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栽的玫瑰,真是遗憾。

  师:你从哪个词感觉到这种“遗憾”的心情?

  生:我从“惋惜”这个词体会到的。

  师:“惋惜”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生:“惋惜”的意思是可惜。

  师:是呀,小鹿辛辛苦苦栽的玫瑰,却没有看到。

  (多媒体出示玫瑰凋谢的画面)

  真是可惜!哪位小朋友也能学学小鹿弟弟,用“惋惜”这个词说一句话。

  生:妈妈惋惜地对我说:“你回来得太迟了,没有吃到妈妈煮的鱼汤。”

  生:看到我这单元的测试,又因为粗心没有全对,妈妈惋惜地摇了摇头。

  生:……

  师:我们该怎样读好这一句话?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积累词语,丰富学生的语感,提升其语文综合素质。

  2 让学生了解比喻句、拟人句,感受比喻句、拟人句的优点。

  3 积累语言,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

  4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成语的来历,理解故事内容。从故事中感受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

 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探索语言规律的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并运用。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记录

  一.学习“读一读,想一想”:

 1、学生自由名词短语。

  2、指名读。

  3、在小组中说说这些短语的含义。

  4、全班交流,理解短语意思。

  5、再次齐读词语,仿造着再说几个短语。

  二.学习“读一读,体会下列句子的形象、生动”:

  1.学生自由读句子,自读自悟。

  2.说说下列句子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3.自由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4 小组评读,体会比喻句、拟人句的生动和形象。

  5 自己也试着说几句这样的句子。

  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读句子,指名读。

  2.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

  3.回想句子的意思,尝试背一背。

  四学习“成语故事”。

 1 自由读短文。

  2 说说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 学习了短文给你什么启发?

  作文

 习作的主题:校园的风景

  习作的目的:

  1、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注意观察的习惯。

  2、练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

  3、学会运用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写法写景。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每天,你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校园已经和你的童年生活融为一体,一提起校园,你一定会感到格外的熟悉和亲切。你可以把校园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二、出示要求,讨论理解

 1.出示要求

 大家读题,想想习作有哪些要求?

  2.小组讨论,并完成填空

 我最喜欢校园的(),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

  下课了,同学们都想小鸟一样飞出教室。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3.大组交流

 通过这一个环节,让学生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写作要有顺序,注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

  三、导航,打开思路

 1、你可以按照方位顺序。先逐一简略介绍校园的景物及其特点作用,再祥写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最后由景及人,略写一下校园里同学们的活动。

  2、你还可以仔细观察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写出它的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或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不同特点。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我爱校园》《校园一角》《校园的四季》)

  第二课时

 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记录

  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快乐的事例”。

  3、共同修改。

  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5、针对某些情况,有目的讲评。

  6、集体修改。

  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

  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教学板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9篇】相关文章:

1.【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5篇

2.【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六篇

3.【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7篇

4.【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十篇

5.【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十篇

6.【热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五篇

7.【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九篇

8.【热门】教学设计方案锦集八篇

9.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7篇

上一篇:《秋思》教学设计 下一篇: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