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
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
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4、初步学会用辨证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重点又是难点;
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那么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一棵小草的生存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吗?(生交流)生物离不开它生存的环境,那么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又是如何面对的呢?(生回答)同学们说的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新授: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教师屏幕出示
①沙漠中的骆驼;
②沙漠中的骆驼刺;
③寒冷海域中的海豹;
④旗形树的树冠——四个图片资料,让学生分析每一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特点,讨论: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由于生物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生物在多变的环境条件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和环境磨合,自身不断进化,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同学们还能找到生物适应环境的其他例子吗?
3、课件展示动物的警戒色、保护色和拟态;被捕食者对环境的适应;食肉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4、我的发现:生物的生存斗争是非常残酷的,或风吹雨打、天寒地冻,或被抓捕,或饥肠惋辅,只有适应环境的,才能生存下来。所以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适应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列举雷鸟的例子说明适应的相对性。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师过渡:是否生物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呢?其实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也在影响着环境。
2、师: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很多,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片,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1)“地下的耕耘者”是指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
(2)为什么我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还林和还草?
3、启发学生举出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更多例子,结合课件抓准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教学内容:生物的生活受环境的影响,生物又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改变环境,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也生活在生物圈中,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所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的重要啊!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境,是构建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自觉地学习,能够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初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通过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实例,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初步感知进化与适应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难点: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幻灯片出示落叶,其中有一只蝴蝶,谁能最快找出来?这种蝴蝶叫枯叶蝶,善于伪装自己,防止天敌的侵害,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其实生物不光适应环境还影响着环境,那么它们是如何去适应并影响着环境的呢?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教师出示沙漠的图片,引导学生回答沙漠中环境的特点(缺水)。
展示沙漠中的骆驼和骆驼刺,引导学生分析骆驼和骆驼刺是如何在沙漠当中生存的。(骆驼通过减少汗液和尿液的量来减少水分的散失,驼峰内的脂肪在供能时也会产生水;骆驼刺通过减少地上部分的体积来减少水分的散失,通过根系深入地下来更多的吸收水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南极的环境,并分析海豹如何适应南极的寒冷环境。(皮下脂肪很厚)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导入中枯叶蝶的离子,思考还有哪些动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变色龙)
教师展示莲花的图片和黄山迎客松的图片,学生感受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2、生物对于环境的影响
教师展示两个沙土分层明显的烧杯,其中一个烧杯放置蚯蚓另一个烧杯不放置蚯蚓,引导学生思考将烧杯放于暗处一段时间后两个烧杯中的变化。(放置蚯蚓的烧杯中沙土界限变的模糊)
教师展示实验结果,讲解蚯蚓在土中活动可以疏松土壤,吞食土壤再排出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三)巩固提高
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说出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大树底线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四)小结作业
小结: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环境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共同作用造成了如今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作业:测量炎热的中午裸露的地面与树林中的温度和湿度。
初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设计3
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改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要构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过去的“权威”位置,转换成组织者和引导员,指引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体会学习知识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考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学习作好预设。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另一就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呈现的方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三、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刚进入初中一年级,比较缺乏生态学理论知识,要让他们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采用直观手段和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建立这个基本的生态学观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让学生去发现、去研究,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学生而言,《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这个探究实验仍有较大的难度,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概括表达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四、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的要求层次、本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及以上分析,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3、理解生物可以影响环境甚至可以改变环境;
4、初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及表达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尝试学会探究实验的过程,初步掌握测量和统计的方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3、初步尝试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用辨证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本节课题内容就是探讨生物怎样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改变环境:
一、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就知识点而言比较简单,而教材的重点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即学会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和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主要内容是:
一、分析资料得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结论;
二、探究实验得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结论。
由于初一学生刚接触这两种学习方法,因此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而且这两种学习方法的掌握是新教材的重要目标之一,贯穿于整个教材的始终;也是今后探究生命科学的必备能力。基于以上分析,确立如下重、难点:
五、重点和难点的确立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重点也是难点;
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是重点。
3、对学生进行两种技能的训练是重点也是难点。即一是使学生学会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二是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达成教学目标,形成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资料分析用讨论法进行交流分析;对于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完全按照实验法展开;对于技能训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适宜采用启发式教学开展双边活动。
本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方式展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框架,使学生感知正确鲜明,印象深刻,了解前后知识的联系,从而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愉快全面地接受新知识,还能顾及个别差异,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让成功的喜悦体现于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
七、学法指导
观察、讨论、分析,合作学习和主动探究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理念,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材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提供了四幅图片和有关文字资料。怎样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上完课后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进行分析、讨论,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来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以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我把学生分为四个组,每个组负责一幅图片,以培养学生间的协作精神。通过交流,提高了学生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理解的能力,达到了让学生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的目的。
对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我采取的办法:是课前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分组,依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把不同层次的6名学生编成一组围坐在一起,确定组长一名,记录一名,交流发言代表一名。课上进行讨论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八、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识,引入新课
启发学生例举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有两个好处:
1、既考验了前一节课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体现了两课内容的紧密联系;
2、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兴趣,让人自然而然想到生物对环境有没有影响呢,行云流水般引入新课。
(二)创设情景,探求新知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重点又是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
讨论: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
①沙漠中的骆驼
②沙漠中的骆驼刺
③寒冷海域中的海豹
④旗形树的树冠四个图片资料,并结合课本19页的相关内容。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下面一个问题: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第一步: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四幅图片,引导从“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间的联系展开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选择一幅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创设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可是思维发展的肥沃土壤,也是我的课堂风格。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充满灵性的。
第二步:启发学生还能找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吗?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
第三步:媒体呈现配有介说词的图片,如:蝗虫的保护色;尺蠖的拟态等等,让同学们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与环境摩合,自身不断进化、生存下来而形成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完整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便提,以后高中会学到。
第四步、巩固练习:
1、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们就行分析生物如何适应环境。
1)鱼的身体左右侧扁,呈梭形,具鳍→对水的适应
2)仙人掌的茎厚实多汁,叶变化成叶刺→对干旱的适应
3)虎豹等猛兽等都具有锐利的牙齿和尖锐的爪→捕食的适应
4)鹿、兔、羚羊等动物奔跑速度很快→躲避敌害的适应
2、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而一般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这是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总结: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都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过渡问题:那是否生物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呢?生物本身对环境有没有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这部分的知识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让学生亲身验证“生物也可以影响环境”这一结论
课前亲自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课上交流。
这样安排体现:
1、有做事的过程;
2、有明确的目标;
3、有明确的结果;
4、使用语言传达信息;
5、体现过程的真实性。
这是任务型教学的五要素。交流时注意: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程是比结果更重要,但在这儿,由于结果涉及到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应以激励和引导。学生从“做中学”中亲身验证了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有利于认识生物是可以影响环境的。
设计意图:这样学生在探究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问所解均在讨论与交流、批判与质疑、经验与享受中展现出来,不时碰撞出思想火花。居室和校园环境问题、中午草丛和灌丛的湿度等问题的发现、辨析及解决……这些,不仅会使他们感受和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探究“测量不同植物对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的方法和策略,而且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掌握了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
交流:让同学交流课前布置的探究植物影响空气湿度的测量结果。
讨论:
1、为什么测量时要选择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这样三个环境的空气湿度?
2、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的湿度会有什么区别,请作出假设。
3、测量时能把干湿计放在水边吗?(裸地、草地)测量灌丛时,能把干湿计放在地上吗?
4、在记录数据时,每次应多记录几组数据,算出平均值后,作为测量的数值,为什么?
第二步:再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a、地下耕耘者是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
b、为什么我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还林和还草?从生物对环境产生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认识生物的存在确实影响着环境。
第三步:让学生尝试举例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并及时反馈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
第四步:播放动画“屎克螂出国记”,以生动的画面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在学生注意力即将分散的时候再一次激起他们的兴趣。
3、技能训练
教师出示猫、兔的双眼位置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从中发现问题。在完成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
这是新教材的一个别有用心之处,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看谁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培养思维能力。
(三)师生归纳比较,深化新知,提高认识
生物的生活受环境的影响,生物又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改变环境,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也生活在生物圈中,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所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的重要啊!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这点很重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及时帮助他们构建概念,点睛突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生物圈,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所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重要!
初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设计4
新一轮课改强调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的主体,同时也是课程的创造者;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构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基于上述认识,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做了一些尝试,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教材分析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离不开环境对他们的影响。那么,生物又是怎样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呢?教材是按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两部分编写的。第一部分出示了几幅图片,试图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理解生物的生活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第二部分是让学生通过“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理解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最后总结: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2、设计思想
一般在设计这样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往往会考虑用两节课的时间完成。
第一课时: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和图片,课上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总结得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第二课时:重点组织学生做“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研究活动。
笔者认为,第一课时若能用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相对真实的实物(或标本),让学生能近距离、全方位地进行观察和分析,深切感受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比单纯地看图、找资料、得结论要好得多。所以,我们想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再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通过“给生物找个家”的活动,让学生更直接、更亲近地去领悟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观察和思考、体验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认知层次,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同时生物也影响环境。
3、教学目标
(1)结合图片资料和标本,学会从多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2)通过观察图片资料、标本,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概括和表达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3)理解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和其他生命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课前准备
准备三四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几种不同环境下生活的生物标本(动物、植物),用布将这些标本罩上并编号;放大镜;学生分成七八个小组,围坐在放有标本的实验桌周围。
5、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探究课题。
教师连续展示精心挑选的美丽的自然风景画,然后向学生提问:看完这些画,大家有什么感觉。
教师用语言来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和谐美的共识;每当人们提到辽阔的草原,就会想到绿草和牛羊;提到茂密的森林,就会想到悠然自得的小动物;提到浩瀚的海洋,就会想起海洋中斑斓的海底世界和海面上飞翔的海鸥……但是,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牛羊在水里泡着、鱼在树上挂着、鸟在地上躺着,我们会觉得很不舒服,认为是不和谐的。
实际上,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就像鱼类具备鳃可以在水中呼吸,鸟类生长有翅膀可以在空中飞行一样。
教师引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在每个实验桌上,都放有一种生物(标本),请大家合作探究)这些生物(标本)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它们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请为它们找个家(小组代表随机抽取一个编号,找到相应的标本后,进行观察和讨论)。
(2)引导探究活动,培养多种能力
教师在各组开展探究活动前,提出几点要求。首先,要认真观察(可以借助放大镜),根据每组摆放的生物(标本),结合自己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运用以前学过的观察法,认真、仔细地观察、总结该生物的形态特征。其次,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同时要记录观察结果。第三,观察后,小组要进行讨论:根据本组生物(标本)的形态特点,猜想它们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与这种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哪些。第四,每组集体讨论后,一个人执笔,将大家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并选举代表向全班汇报。第五,汇报者的发言要简单、明了。
教师在小组代表发言时,可将该组生物(标本)的照片用投影打出,让同班学生都能边观察边思考:小组代表发言是否正确。待该组代表发言后,本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学生可以质疑甚至否定他的发言。
(3)激发环境意识,创设和谐美景
根据各组学生的发言,结合生物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教师引导: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并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例如,保护色、拟态等(出示相关照片),这些都是生物与环境的适应。
教师出示“整洁的实验室”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现在的实验室和照片上的实验室相比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怎样造成的,由此引导学生理解在自然界中,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随后,展示几幅生物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照片(包括有益的和有害的)。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列举生物对环境影响的事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激发学生热爱环境、维系环境的激情和提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生物圈的意识。
随后布置“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形式:课后小组完成。用意:亲身体会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6、课后反思
过去的课堂教学,教师习惯于“讲授”,面对所有的问题更多使用讲授法去解决,不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感受,主体与主导关系不清;而学生也习惯以“听”为主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天真烂漫的孩童逐渐“僵化”“老成”,随之而来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泯灭。新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位置转换,从过去的“权威”位置,转换成组织者、引导员,似乎像旅游团中的导游,带领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去感受发现和创造后的愉悦。
安排学生“给生物找个家”的探究活动,主要是为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活动),自己总结得出结论: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重新审视。
本次课改特别是教材的改革,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教师在改革中成长,学生在改革中受益:教师通过长期的努力,营造宽松、活跃、愉快、平等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学生、教师良好的沟通,使学生直接或间接体验到科学的魅力。
【初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环境影响的名言11-02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学设计09-15
对化石吟的教学设计11-05
环境对人的影响素材:北大保安是学霸05-18
音乐对我的影响09-13
《易经》对医学的影响11-04
韦应物对宋诗的影响08-28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学设计案11-12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学设计09-21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学设计案例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