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数学《89的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89的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1
一、说教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册的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又分别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定理、减法的性质以及简便运算,第四单元又进一步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而本节教学内容从整数加减法引入,先教学加法再向减法迁移,过程中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法学法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教师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于此认识,本课教学教学需要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 口算
1.2+1.4= 1.5+7.5= 2.1+4.8= 136+42=
8.7-6.3= 10.5-3.4= 3.2-1.7= 225-34=
(设计意图:在日常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二) 情景引入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书店图书信息,请同学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将学生置于相关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然地实现由生活到数学的转换,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小数加减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意识。)预设:这两本书一共多少钱?
(三)交流汇报,探究算理
1、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教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设:两个同学到书店去买书,女同学想要买2本书;小男孩要买1本词典。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由主题图过渡到例1中的情境图,分别呈现《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的单价。
教师:你又知道了什么?
教师:根据你们得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的问题。
(1)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3)《童话选》比《数学家的故事》便宜(少)多少钱?
2、迁移经验,探究小数加法算法
教师:根据你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学生分别列出:6.45+4.29和6.45-4.29这两个式子。
教师:先来看6.45+4.29,大家先估算一下,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教师:这是两位小数的加法,用竖式该怎么计算呢?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同学们先先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算完后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学生尝试独立试算,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名到前面展示自己的算法。(设计意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由理解算理到探索算法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由具体到抽象,理解了小数加法的算理,特别是相同数位对齐,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每个小组板演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这么计算?为什么4和2对齐?表示什么意义?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怎么对齐?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该如何对齐数位的道理。)
教师:看来小数加法同学们都会算了,那6.45-4.29这道小数减法,你们会计算吗?
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试算,教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例子(包括错例)在讲台展示,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对于出现的错例,要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评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
(设计意图: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重视原有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的迁移作用。)
3、引导比较,深化算理
教师:看来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根据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的这种联系,想一想,计算小数加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在算理上是相通的,计算的本质都是要相同数位对齐。因此通过找联系,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借助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形成。)
(四)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 让学生完成“做一做”第1题的2道题,并且验算。
12.53+4.67= 15.62-7.46=
汇报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用什么方法来检验的。
重点引导学生讨论:12.53+4.6是怎么计算的?
教师:大家讨论一下,得数的末尾是“0”,这个“0”可以怎么办?从而回顾小数的性质。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统计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尝试计算,解决问题,然后交流汇报,全班形成共识。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第一题巩固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培养验算习惯。第二题将统计知识与计算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的能力。)
(五)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数学《89的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2
一、教学内容分析
8和9的加减法是建立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数字8和9,以及掌握了7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部分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等活动,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一图四式)。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复习8和9的组成,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游戏,引出新课内容。
2. 新知讲授
出示一幅图(如恐龙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图意列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
设计有层次的练习题,如看图列式计算、口算比赛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收获和感受。
五、板书设计
8和9的加减法
6+2=8 2+6=8 8-2=6 8-6=2
5+3=8 3+5=8 8-3=5 8-5=3
数学《89的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3
一、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6、57页《8和9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1. 会计算8和9有关的加减法。
2. 会用8和9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会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客观事实。
三、教学重点
会计算得数是8和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四、教学难点
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并列出正确的算式。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复习8和9的组成,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引出新课内容。
2. 新知讲授
出示一幅情境图(如海滨游泳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列出正确的算式。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
设计练习题,如看图列式计算、口算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大括号线的意思,能正确列式计算。
4. 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8和9的加减法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六、板书设计
8和9的加减法
加法:5+3=8 3+5=8 4+4=8(特殊)
减法:8-3=5 8-5=3 8-4=4(特殊)
数学《89的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4
一、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6、57页。
二、教学目标
1. 经历观察情境图,发现、交流图中数学信息的过程。
2. 会计算得数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 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会计算得数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 教学难点: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并列出正确的.算式。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引出游泳的话题,并出示一幅海滨游泳的情境图。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复习8、9的组成,为接下来的加减法学习做准备。
2. 新知讲授: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游泳、有多少个游泳圈等。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列出正确的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和算式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3. 巩固练习:
出示一些带括线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括线的意思,并正确列式计算。
组织学生进行口算比赛,巩固所学知识。
提供一些综合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计算结果和想法。
4. 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数学《89的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5
一、教学内容分析
8、9的加减法是本单元10以内加减法的第二部分内容的第2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数字8和9、7以内的加减法等内容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系统学习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进一步熟练和巩固计算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复习在学习这节课的内容之前,先复习一下上节课的知识,比如8和9的分与合。展示PPT,将水果和数字结合起来,对同学们提出问题,猜一猜水果代表数字几,结合前面学的内容列出算式,教师配合学生的发言列出板书,并让该同学详细分析列算式过程。
2. 新知讲授
(1)“一图四式”的学习
出示PPT上的插图,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算式,并说说怎么想的。小组合作,发表不同的意见并相互补充。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的发言板书。
先让学生计算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小组合作再次写出减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发言板书。
提问学生得出算式经过,与上一步相同,计算得数,说出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算式,比如8-5=3和8-3=5,观察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2)摆一摆,算一算
屏幕上出示摆一摆情景图,并引导学生观察。
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摆完交流自己摆的过程结果,以及列出的加法算式、减法算式。
学生汇报,列出关于9的四个算式,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板书。
教师根据学生计算方法,进行板书。
(3)填一填
有关8和9的数学算式,可以小组内共同计算,也可以教师带领学生边摆学具边计算。
(4)想一想
写出式子4+4=和8-4=,引导同学观察这两个关于8的式子,跟上面学习过的式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小组讨论。
学生组内讨论得出,4+4=8和8-4=4是特殊的式子,不管怎么交换位置都是4+4和8-4,不像别的式子有两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如学生组内没有讨论出结果,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促使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3.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五、板书设计
《8和9的加减法》
6+2=8 2+6=8 1+7=8 8-7=1
8-2=6 8-6=2 做减法,想加法。
数学《89的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1. 会计算8和9有关的加减法。
2. 会用8和9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会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客观事实。
二、教学内容
教材安排了两个主要教学环节:
1. 教材呈现一副“海滨游泳”的情景图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的问题,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和了解图中数学信息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列出正确的.算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 “算一算”环节,教材第一次呈现了大括号线的示意图,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大括号线的意思,能正确列式计算。
三、教学过程
1. 经历观察情境图
发现、交流图中数学信息的过程,让学生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
2. 会计算
掌握得数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3. 根据情境图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并计算。给予一定的思考和写算式的时间。
4. 提出其他问题
教师可以先作为参与者共同完成问题的提出,如“正在游泳的有几人?”“一共有多少个游泳圈?”“岸上有多少个游泳圈?”“学生比老师多几人?”“有几个女生?”“有几个小朋友在游泳?”等。
5. 指导学生理解图意
观察教材中的两幅图,指导学生理解图意,认识带括线的加减问题。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明确括线和问号的意义。
6. 课堂练习
设计有趣的练习题,如钻山洞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数学《89的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7
一、教学内容分析
8、9的加减法是学生在已经认识了数字8和9以及掌握了7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的。这部分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感受调换两个加数位置得数不变的客观事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一图四式)。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复习8、9的组成,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 新知讲授
(1)出示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引导学生比较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感受调换两个加数位置得数不变的客观事实。
3. 巩固练习
通过看图列式、口算比赛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4. 全课总结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教师进行总结。
五、板书设计
8、9的加减法
6+2=8 2+6=8 8-2=6 8-6=2
5+4=9 4+5=9 9-5=4 9-4=5
数学《89的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8
一、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6、57页。
二、教学目标
1. 经历观察情境图,发现、交流图中数学信息的过程。
2. 会计算得数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 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会计算得数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 教学难点: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通过谈话复习8、9的组成,引出新课。
2. 新知讲授
(1)出示一幅海滨游泳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数学问题。
(2)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尝试提出其他问题。
3. 巩固练习
(1)出示带括线的加减问题,指导学生理解图意,并列出正确的算式。
(2)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堂练习,然后交流订正。
4.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数学《89的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9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关于8、9的加减法的教学,旨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计算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8和9的加减法,并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等活动,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 教学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一图四式)。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
通过口算卡片复习8、9的组成。
导入新课,引出8、9的加减法。
2. 新知讲授
一图四式:出示一幅图,引导学生根据图列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图四式的方法。
摆一摆:通过动手操作学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关系,并巩固计算方法。
算一算: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8、9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
通过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题思路。
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全课总结
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或收获,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五、板书设计
8、9的加减法
6+2=8 2+6=8 8-2=6 8-6=2
5+4=9 4+5=9 9-5=4 9-4=5
数学《89的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6、57页,关于8、9的加减法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
1. 会计算8和9有关的加减法。
2. 会用8和9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客观事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会计算8和9的'加减法。
2. 教学难点: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通过谈话复习8、9的组成,为8、9的加减法学习做准备。
2. 新知讲授
情境导入:通过呈现一幅“海滨游泳”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一图四式:根据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图四式的方法。
算一算: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8、9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
观察教材中的两幅图,指导学生理解图意,并列出正确的算式。
呈现补充的带括线的练习题,鼓励学生自己看图列式,然后交流。
4. 课堂练习
通过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题思路。
通过游戏等形式,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5. 全课总结
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或收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
8、9的加减法
8+?= 9+?=
?+8= ?+9=
8-?= 9-?=
- 相关推荐
【数学《89的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优秀02-05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05-15
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02-27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0-02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06-09
数学加减法教学反思02-09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02-14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04-11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02-14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