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分析》教学设计

2021-07-03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以学生为本”作基础,以环保意识提高、个性特长发展为目标,以青少年科学爱好者自主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关心身边环境,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回报社会,以探索提高中学活动课教学实效的途径和方法。

  高一化学兴趣小组有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在让学生了解地球水资源及水污染的概况之后,指导他们用学到的知识来分析身边河道、溪流的水质,用测试结果和共同讨论的结论对水环境作客观的评价。既是科教兴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也是化学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水资源及水污染概况;

  2、能力目标:通过课内水质的定性、定量分析,初步掌握部分离子的鉴定方法和技能,以期为课后进行水质监测和进一步探究做准备;

  3、情感目标:通过课前观察,课内分析、讨论,了解学校附近水域污染情况。增强青少年对环境污染的忧患意识,激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4、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思想和科学研究的认知思想。

  三、教学准备:

  1、水样:自来水、光前街池塘水

  2、试剂:AgNO3(aq)、BaCl2(aq)、稀HCl、稀HNO3、K4[Fe(CN)6] (aq)、K3[Fe(CN)6] (aq)、PH试纸

  3、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表面皿

  四、教学过程:

  一、水资源及分布状况概述

  淡水占地球水资源不到3%,真正能利用的为2万亿m3,亚洲只有26.6%。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位居第六。但人均不足世界平均的1/4,位居127位。

  二、水污染及防治

  (一)水污染

  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约4260亿立方米,造成40%稳定流量的河流被污染。而我国每年废水排放总量为368亿吨,工业废水占268亿吨,全国各大江河12%的干流、55%的支流受到污染。

  (二)水污染的防治

  针对水资源紧缺局面,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显得十分重要。我国环保法规定,工程建设必须与环保设施同步进行。这是避免生产发展、污染加剧的有力措施。

  废水处理的`方法有:物理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三大类。

  三、水质分析

  1、介绍水体硬度

  我国水体硬度与德国相同,每升水中含有10mgCaO,即称之为一度。以8度作为分界线,低于8度的水为软水,高于8度的水为硬水。

  2、指导学生各组定性分析

  先讲述Fe3+、Fe2+的鉴定方法:

  步骤1

  步骤2

  实验现象

  结论

  Fe3+

  取水样1滴

  加1滴K4[Fe(CN)6]

  蓝色沉淀

  示Fe3+存在

  取水样1滴

  加1滴KSCN

  溶液变深红

  示Fe3+存在

  Fe2+

  取水样1滴

  加1滴K3[Fe(CN)6]

  蓝色沉淀

  示Fe2+存在

  再由学生自行实验,学会针对各组样品分别进行H+、Cl-、SO42-、Fe3+、Fe2+的鉴定,教师巡视指导。

  3、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误差的原因。

  4、讨论评价

  学生共同讨论,并用测试结果和共同讨论的结论,对水环境作客观的评价。

【《水质分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水质分析报告12-06

水质分析员年终总结04-10

分析城砖教学设计07-18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06-08

教学设计过程的分析11-23

初中物理《水质和饮用水的卫生》教学设计08-17

关于数据的分析教学设计07-13

金子教学设计分析07-18

彩塑教学设计分析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