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的优秀教学设计

2024-09-29 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暮江吟》的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暮江吟》的优秀教学设计 1

  教学要求:

  1、弄懂每个词语和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意境,从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默写、翻译、改写这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诗句的意思和诗中的意境。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配乐朗读磁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板书课题。《暮江吟》

  1、了解作者(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哪个朝代、哪位诗人的作品?) 板书:唐代:白居易

  2、简介作者:(白居易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三大诗人之一,他和李白、杜甫一样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暮江吟》是他的诗词中最浅显易懂的一首)

  3、释题:暮江吟的“吟”是什么意思?(歌颂、赞美) 歌颂赞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 “暮”是指一天的什么时候?(傍晚) 赞美了傍晚什么地方的景色?(江上景色) 指名说:歌颂傍晚江上的景色。

  二、听录音朗读两遍,小声自由朗读5遍。

  要求:

  1、基本会背;

  2、注意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那些景物?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再听录音朗读,指导朗读技巧。(要求语速缓慢,读出抑扬顿挫)

  四、分组讨论要求2的'问题、指名回答板书:

  时间:傍望—夜晚(深秋) 地点:江边 景物:太阳、江水、露珠、月亮。

  五、学习前两句诗,出示投影片(夕阳西下的江上景色)指导看图。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铺”是什么意思?太阳照在什么地方? 指名翻译: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面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色?) “瑟”是什么意思?(碧绿色) 译:江水一半呈碧绿色,一半呈红色。

  2、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前两句诗主要写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是什么样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欣赏和想象当时那美丽的意境。 师述: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辉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忽然间,江水似乎分成两半,这一半是碧绿碧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光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景色美不美?这样的景色会让诗人怎样?用一个词语形容:“陶醉,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六、学习后两句(出示投影片:夜晚月光下的江边景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九月初三夜是在什么季节的夜晚?“可怜”是什么意思?

  1、指名译:“深秋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

  2、问:“深秋的夜晚可爱在什么地方呢?”(请看第四句) “似”是什么意思?“露”和“月”各指什么? 它们各“像”什么? 指名翻译: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月亮像一把弯弓悬挂在空中。

  3、指名将后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闭上眼睛欣赏体会后两句诗的美丽意境。 师述: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白居易还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秋风拂面,他感到特别地凉爽和舒服,一会儿看看草地,一会儿望望天空,啊,那美丽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弯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弓,他不禁脱口赞叹道:“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迷人,多么可爱啊!”

  七、这首诗是以写“景”为主的诗句,想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暮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八、小声读背,然后默写、翻译。

  九、总结: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上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让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听配乐朗诵)

  十、作业:根据这首诗的翻译和老师提供的内容,同学们再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暮江吟》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暮江吟》的优秀教学设计 2

  教学要求:

  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景,领悟诗情。

  能够有感情地读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联想其意境。

  掌握诗歌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形象比喻的写法,学到一些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以小组合作方法,自学了解诗歌意思,意境,朗读提高诗歌品味力,培养学诗,作诗兴趣。

  教学难点:

  对"瑟"字的字型的纠错与提醒。引导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联想意境。

  教学手段:

  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诗歌赛背,导入主题

  出示"古诗",激情介绍中国"古诗":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往今来,多少往事不再,可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然而,"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是人们吟诵不朽的话题。多少文人骚客借景抒情,借物言志,激情豪迈在短短的诗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循着古人留下的`文字,走进他们……

  (相应出示古诗句)

  小队赛诗会。

  出示:十秒中内,你们小队能背出多少首古诗

  出示:白居易

  (1)看到这个名字,你会想到什么

  (2)朗读相应的古诗。(草,白居易简介,江南好)

  交代今天学习的诗《暮江吟》。

  释题。

  出示全诗,自由朗读,说说自己的感觉。

  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要求:

  (1)读准字词音,划记易错字。

  (2)结合注释理解字词。

  (3)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诗句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上台讲诗。(组内可以补充,结合出示课件)

  讲诗时引导学习:

  (1)本首诗中最值得注意的易错字是哪个

  (2)哪些词用得好 为什么 (体会"铺,可怜,露似,月似"等词;扩展联想:说说你想到了怎样的意境 )

  朗读悟情。

  (1)交流:怎样才能读好一首诗——抑扬顿挫,轻重快慢的注意。

  (2)小组合作读诗练习,互评。

  (3)小组读诗对抗赛。

  (4)抽背诗。

  我们学写诗。

  小组合作模仿本诗写一首写景诗。

  评议1—2首诗。

  读学生自创诗。

  总结全文。

  1、通过本课学习,你对学习诗歌,了解了那些方法

  2、你觉得这节课学习中,你最感兴趣的环节是什么

  《暮江吟》的优秀教学设计 3

  教学要求:

  1、理解诗歌《暮江吟》的意思,领悟景物描绘的美丽景色,感受古诗的语言艺术美。

  2、体会诗人情感,入情入理地诵读并背古诗。

  3、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热爱之情,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找诗人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介绍作者。

  二、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练读(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地读,无拘无束地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使教师发现学生在练读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正音探虚实)

  2、指名朗读正音。

  三、学习《暮江吟》

  1、初读,理解诗意

  (1)自学:借助注释自己弄懂诗意,感悟诗中最美的地方,并提出疑问。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汇报:结合手势表现“铺、洒、照”和课件,感受“铺”的意境。

  2、品读体会情感

  从哪里体会到美丽的江景,边读边品析。

  品读:半江瑟瑟半江红

  (1)出示课件,用“像、似、仿佛”说一说:

  江水是怎样的红,又是怎样的.绿。

  (2)朗读感悟

  品读:露似珍珠月似弓

  出示课件,展开想象,感情朗读。

  (3)课件展示,体会情感,把体会到的心情读出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连读整首诗。

  (5)诵读,进入意境。

  小组参赛的形式,读出美丽的江景,诵出喜悦舒畅之情。

  3、品评欣赏,升华情感

  (1)你最喜欢哪一句或哪个词?

  (2)背诵古诗

  (3)回味诗境,扩展诗境

  傍晚,微风渐停,我漫步江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展开想象,可以想象诗中的意境,也可以想象诗以外的意境。

  (4)此时此景,你用什么方式抒发心中的感情。

  4、拓展练习

  《暮江吟》的优秀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课题。

  师:古典诗中,写景的诗有很多,而且每一首诗诗人都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一起做看图猜古诗的游戏。《望天门山》、《咏柳》、《山行》、《鸟鸣涧》、《望庐山瀑布》、《绝句》等。(出示课件)

  你们非常棒,老师很高兴,你们积累的古诗真多,今天我们接着再学一首写景的古诗,这首诗我国伟大诗人白居易所做。在公元822年,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一路上他为自己离开朝廷、离开京城感到十分轻松、十分愉快,这一天他一个人来到江边,此时正是傍晚,他看到红日落下,江边景色瞬息变化,他陶醉其中,当即吟诗一首,便是《暮江吟》。

  二、知诗人,破诗题,解诗题

  1.师板书课题后提问:同学们来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太阳落山)从诗题中我们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地点)“吟”是本课的一个生字,书写吟时应注意什么?“吟”是什么意思呀?(大声吟诵),谁傍晚在江边吟诗呀?

  2.了解诗人。

  (1)谁来介绍一下白居易?字乐山,号香山居士......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打开书自己把书读三遍,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流利,读的字正腔圆;第三遍,画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出示课件)可以站着读、坐着读、小组一起读。

  2.课件出示:学生画节奏。

  3.师生朗诵,谈感受

  师板书:美

  四、品读句子,理解诗意

  1.默读古诗,对照课本上的注释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读一句理解一句,理解那个说那句,不懂的现在组内解决。

  3.师检查学生汇报交流。

  (1)“一道残阳铺水中”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先说词语,再说整句话。

  残阳:夕阳。铺:阳光斜照在水面上,为什么用铺?(“铺”说明阳光几乎是帖着地射过来的,写出来“残阳”的特点)试着把“铺”换成“照”或“洒”来体会一下。

  指导朗读。这句要读得轻柔,秋天的夕阳光线柔和,平缓地铺在江面上,给人亲切,安闲的感觉。

  (2)出示“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是什么意思?一半是红色;

  指导读(瑟瑟和红要拉长语调,显示出颜色奇特)

  师问:什么样的'红?什么样的绿?请同学们用像、仿佛、好像来说一说。

  (3)师小结: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辉撒在宽阔的江面上,此时江水似乎被分成了两半,这一半碧绿碧绿如翡翠,那一半红火红如玛瑙,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

  板书:夕阳

  同学们,你们觉得美不美?这样的景色会让诗人怎样?用一个词来形容?(陶醉,恋恋不舍)那就恋恋不舍的把这两句读读吧。

  过渡:当诗人还沉浸在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景的时候,天已经暗下来。诗人不由得感慨:

  (4)出示“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两句话中的哪两个词和我们现在的用法不同?(可怜;可爱真珠;珍珠)农历九月初三说明作者观赏的季节是?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诗的意思?

  1.指名译:“深秋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

  2.问:“深秋的夜晚可爱在什么地方呢?”(请看第四句)“似”是什么意思?“露”和“月”各指什么?它们各“像”什么?指名翻译: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月亮像一把弯弓悬挂在空中。

  3.请学生将后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师述: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白居易还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秋风拂面,他感到特别地凉爽和舒服,一会儿看看草地,一会儿望望天空,他看到了什么?

  那美丽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弯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弓,他不禁脱口赞叹道:“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迷人,多么可爱啊!”

  板书:月夜

  五、感悟作者表达的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

  3.《师恩难忘》中田华老师能把每一首诗编成一个优美感人的古诗,你们能不能把这首诗编成一个故事呢?

  4.背古诗。(幕布)

  六、总结:

  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上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景色,也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中,让我们从白居易的另一首诗中感受江南美丽的意境。

  让我们读一读吧!

  利用注释领悟相同点,不同点。

  师:红胜火、绿如蓝六个字突出了花红、柳绿的绚丽景色,用反问的语气抒发了对江南的热爱与赞美。

  七.暮江吟韵律操。课件出示

  八、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

  2、搜集写景诗词,开赛诗会。

  师总结: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从今天开始用这样的热情、这样的精神去学古诗、爱古诗,成为国家的人才。

  板书暮江吟

  夕阳

  美爱

  月夜

  《暮江吟》的优秀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美景。

  难点: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诗歌背景图片、配乐等)。

  朗诵带或背景音乐。

  预习任务:学生提前预习诗歌,了解诗人白居易及其生平。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让学生背诵几首已学过的写景古诗,如《望天门山》、《山行》等,引出新课《暮江吟》。

  解题:引导学生理解诗题“暮江吟”中的“暮”(傍晚)、“江”(江边)、“吟”(吟诗)等词语的`含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 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朗读:指名几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正音、评价。

  范读: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理解诗意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结合注释和插图,讨论理解诗句的意思。

  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理解“残阳”、“铺”、“瑟瑟”、“可怜”等词语的含义。

  诗意总结: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大意,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 想象悟情

  想象画面:引导学生闭上眼睛,随着音乐提示,想象诗中描绘的傍晚到夜晚江边的美景。

  角色扮演:请几位学生上台,模仿诗人白居易,用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色,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

  配乐朗读:全班学生配乐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5. 拓展延伸

  小练笔:让学生以《暮江美景》为题,展开想象,写下诗中美丽的景色。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古诗朗诵会:组织一次古诗朗诵会,让学生把自己会背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增加课堂趣味性。

  6. 总结提升

  总结本课: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学习古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作业,默写全诗;收集白居易的其他诗歌,下节课交流分享。

  《暮江吟》的优秀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诗中的生字词,理解诗句意思。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掌握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自然美。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诗歌意境和作者情感。

  运用画图、想象等方法,再现诗歌描绘的场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体会诗人面对美景时的.愉悦心情,感受诗歌中的意境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诗歌插图、配乐朗诵等)

  生字卡片

  古诗朗诵带

  背景音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请学生背诵几首已学过的写景古诗,如《望天门山》、《山行》等,引出今天学习的《暮江吟》。

  解题导入:

  引导学生分析诗题“暮江吟”,明确诗歌描写的时间和地点(傍晚的江边)。

  (二)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朗读: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正音、评价。

  理解字词: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如“吟”、“铺”、“残阳”、“瑟瑟”、“可怜”等,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上下文理解。

  (三)精读品味

  分析诗句:

  引导学生理解“可怜”在此处的意思(可爱),感受九月初三夜的美景。

  分析比喻句“露似真珠月似弓”,体会其生动形象。

  引导学生理解“铺”字的妙用,感受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宁静。

  想象并描述夕阳映照下江面的美景。

  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后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配乐朗诵:

  播放配乐朗诵,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诗中最美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

  (四)想象再现

  画图理解:

  请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尝试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江边美景。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和分享。

  情境表演:

  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诗歌中的场景,如诗人、夕阳、江水、露珠、月亮等。

  通过表演进一步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五)总结提升

  总结诗歌:

  引导学生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

  拓展延伸:

  推荐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其他写景诗,如《忆江南》等。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写景诗或现代版“暮江吟”。

  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暮江吟》。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暮江吟》的优秀教学设计 7

  学习目标:

  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1、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了解唐诗是我国文学的瑰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铺、瑟瑟、可怜、似”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3、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意境、潜词造句的体验,有感情的背诵古诗,默写《暮江吟》。

  4、引导学生由书本走向生活,通过广阔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去获取资料。培养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诗词。

  学习重点:

  学习古诗体会诗中的'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语言或者图画描绘诗句概括的景物,体会其中的诗味。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的愉快心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搜集描写夕阳的诗词;

  2、温习《夕照》;

  3、准备水彩笔

  教师准备:

  1、描写夕阳的一些诗词、文;

  2、欣赏的《暮江吟》教学课件;

  3、自谱的乐曲一首《暮江吟》(歌曲附后)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谈话入课

  1、今天来给同学们上课,心理上免有点惶恐。不知道同学与一个陌生的老师第一次上课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激动?忐忑?还是像老师一样的惶恐?能不能给佘老师一点信心和鼓励呢?

  2、哪同学跟老师一起做。

  (1)用手按住自己的胸口,在大声的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最好!”

  (2)同学俩俩用手搭在彼此的肩膀上,对对方说:“你能行!你最好!”

  (3)闭上眼睛,在心理用肯定的语气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行!”

  3、怎么样?这会是不是信心十足了?我们来做个诗词接龙的游戏,就是老师说上句,你能接出下句诗。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看来老师是难不倒你们了,哪位同学来出出题呢?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6、对!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三千多首诗。他的诗内容充实,语言通俗,大多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疾苦。我们常常说“如诗如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今天我们要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山水风景诗———《暮江吟》(板书)

  二、听诗。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词

  1、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有心去欣赏这首诗。你会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2、再来一遍,用心去感受哦!

  3、谁能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三、读诗。初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去感受画面。

  1、自由读诗。注意用笔圈画出描写景物的词,进一步的感受画面。

  《暮江吟》的优秀教学设计 8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看到江上从日落到夜晚这一段时间的景色,流露出作者对深秋季节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中描绘了两幅画面:残阳斜照和新月明露。其中“铺”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夕阳的柔美,而“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动幻之美更令人陶醉;“可怜”一词恰恰表现了诗人对夜凉如水,“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一静美景色的热爱和留恋。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理解古诗的内容,讨论解决学习中有价值的问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入情入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并展开想象,把诗句所描绘的景色转化成画面。

  3、运用已有的知识自学课外古诗,积累古诗,感受古典文化,弘扬古典文化。

  设计理念

  这首古诗文字浅显,意境优美。鉴于这是我校《大班额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应用》这一实验课题的研讨课,因此,教学设计中着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探究来理解诗歌内容,突破学习难点;同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中想象,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完古诗后,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欣赏古诗、自学古诗的活动,旨在让学生积累古诗,自觉弘扬祖国灿烂文化。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诗人白居易的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录音带,教学挂图,写有《忆江南》和学习目标的投影胶片。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在课内和课外背诵了许多古诗,其中大量是写景的诗,能背几首吗?大家喜欢怎样的方式学古诗?这节课我们就以同学们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暮江吟》。

  2、解题:

  读题后说说题目中自己理解的字和不理解的字,(重点理解“吟”)再连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3、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谁来介绍介绍。

  他的诗容易读懂,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诗读给老百姓听。他有个师傅叫顾况。

  二、初读感悟。

  1、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这就是《暮江吟》,每一首写景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放配乐朗诵磁带,生想象画面)

  2、听了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生汇报)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也去美美地读一读。

  4、汇报朗读。(指名读诗)(齐读)

  三、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1、同学们读得真好,学习一首诗只读好就行了吗?(根据学生的思路)找要好的伙伴,借助注释,理解品味,了解诗歌所描写的美丽景色,在讨论中来领悟诗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出示合作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弄懂的问题。

  (2)提出自己经过努力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试着讨论解决。(生自由学习讨论)

  2、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1)理解诗意:一道夕阳照在水中,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露珠晶莹美丽,月亮就像一张弓一样。

  (2)相机引导:太阳都是照射的,这里为什么用“铺”呢?

  师引导大家做“照”、“洒”、“铺”的手势。从这个手势中你感受到什么?(很柔美。)能读出来吗?(生读)

  (3)那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 (生汇报)

  (出示挂图)欣赏“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境。

  想象“露似珍珠月似弓”的情境。

  四、悟情评读。

  1、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2、课文中有一个词就表示这个意思,是什么?对,“可怜”就是“可爱”的意思。能把刚才理解到的读出来吗?

  (生读诗)

  3、教师从你们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了现在你们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指名吟诗,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你觉得他吟得怎么样?(学生争着,比着读)

  4、看着同学们吟得这样好,老师也想吟一吟,好吗?师吟诗

  5、我们现在一起来吟一吟。(师深情描述创设情境)你们现在就站在江边(生吟诗,音乐起)

  6、小结过渡:太美了!在陶醉于这夕阳新月的美景之中时,我们不禁感谢诗人白居易用他清新通俗的笔墨,给我们带来这身心绝美的享受,其实白居易的写景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首他写的《忆江南》。

  五、拓展延伸

  1、出示古诗《忆江南》。

  2、生齐读。

  3、大家利用注释来看看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指名汇报(一首是写日出的,一首是写日落的。)

  (都是写江的。)

  (都是在愉快的心情下写的。)

  4、师简介此诗背景资料。

  5、我们再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好吗?

  (配乐,生齐读)

  6、同学们也收集了很多白居易的诗,下课后,相互交流。让我们用这样的热情去读古诗,学古诗,弘扬中华古典文化。

  七、作业设计。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喜好自选作业:

  背诵并默写《暮江吟》,摘抄课外描写四季景色的一首诗。

  背诵并默写《暮江吟》,抄背课外描写四季景色的一首诗。

  背诵并默写《暮江吟》,用写话或作画的方式展现诗中描绘的一个画面。

  《暮江吟》的优秀教学设计 9

  设计理念

  古诗的教学尤其要注重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与文本进行自由、充分的对话,在阅读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验,再现诗中情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出学习内容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古诗吧?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咱们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如果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

  (课件演示:《春晓》《咏鹅》《登鹳雀楼》……没难倒你们,咱再来一首有一定难度的,想挑战吗?接着演示:《古朗月行》)

  2、老师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了。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板书题目:鸟鸣涧 暮江吟)

  设计意图: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尝试着说说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评价是否读得正确,适时指导学生学会6个生字。

  3、齐读两首古诗,读后思考:这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

  4、交流读后收获:

  (1)作者都是唐代诗人。(可让学生再说说自己对唐代诗人和唐诗的了解。)

  (2)两首古诗都是写景的。

  (3)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4)《鸟鸣涧》写的是春天的景物,《暮江吟》写的是秋天的景物。

  设计意图:知人论诗、整体观照乃古诗学习的重要门径,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即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在借助课文注释初知大意的基础上聚焦古诗同异,这样的设计将同一主题古诗的学习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三、分步解读,体察诗韵

  (一)学习《鸟鸣涧》

  1、过渡语:唐代诗人王维描写山水的诗歌很多,尤其对明月情有独钟,他写的《鸟鸣涧》就描绘出了一幅山村月色图,想去看看吗?

  2、品读《鸟鸣涧》,想想古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3、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意思。

  (1)寂静山村,人已入睡,在这样的夜里,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板书:夜静)后来诗人听到了——鸟鸣(板书:鸟鸣),诗人认为是什么使鸟儿受惊了呢?(月亮出来,照亮了大地)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月亮,但是却说月亮出来后使鸟儿受到了惊吓,那你认为这月亮是什么样的呢?(肯定分外明亮,板书:月明)你认为这声音破坏了原先那种宁静安逸的意境了吗?(没有,有静有动,反而是更加使诗人陶醉于其中)你认为这样的环境怎么样呢?这时候,如果你置身其中,你的心情又会如何呢?(板书:境美)

  (2)观看课件,展开想象,再现诗人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并和同桌交流:说说你看到的和想到的情景。

  (3)在这样的情境中,诗人深深陶醉了。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呢?(舒缓,悠闲,沉醉)谁来读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

  4、参读《鹿柴》,拓展理解。

  (1)课件出示《鹿柴》,对比“空山不见人”与“夜静春山空”,“但闻人语响”与“时鸣春涧中”,你发现有什么异同之处呢?(体会王维诗作的意境美)

  (2)诗人笔下的景物都是那么美丽,来说说你对王维的评价吧。

  (3)王维的诗作人们非常推崇,后人对其诗作的评价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如何呢?

  (4)请闭上眼睛,听课件吟诵这两首诗,在头脑中再现诗中描写的情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古诗描写的.情景,通过比较参读和课件演示的形式再现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二)学习古诗《暮江吟》

  1、过渡:一轮冉冉升起的明月,让王维陶醉其中,而白居易也在江边流连忘返,他在欣赏什么美景呢?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2、学生读诗。读后质疑、讨论: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白居易在江边都看到了哪些景物?你最喜欢哪样景物呢?和同学讨论交流。

  3、师生对话交流,在对话交流中引导理解:

  (1)为何不说“残阳照水中”而用“铺水中”呢?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看图理解这个词: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看上去就像铺在水面上一样。板书:残阳→铺)

  (2)“瑟瑟”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语的呢?(看插图结合注释理解: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绿色(江水的原色)。受光多的地方呈现出红色(阳光的颜色)。

  (演示课件: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板书:江水→瑟瑟)

  (3)“可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可爱)那诗人为什么不用“可爱”而用“可怜”呢?(“可怜”不仅有可爱的意思,还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怜惜之情。)

  (4)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样的呢?(板书:露水→珍珠月亮→弓)这样的景色是多么美丽。(板书:景美)

  4、这样迷人的景色确实容易使人陶醉其中,难怪诗人白居易流连而忘归呀!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首诗美美地多读几遍,然后闭上你的眼睛用心感悟,再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结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反复吟读,近距离触摸古诗所描写的景物,感悟景物之美,体会诗人内心的感受。

  四、整体回顾,感悟诗情

  同样是借景抒情,两位诗人却分别用“境美”和“景美”来表达,当两处美景分别展现在你的眼前,你有何感想呢?你想说什么呢?(自由畅谈,体会两首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在索解两首古诗的内在联系上再次整合,体会诗人借景抒情之妙,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五、积累诗句,迁移诗境

  1、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借明月思故乡;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以月为友留佳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描写的海上月……)想必大家意犹未尽吧。我这里为同学们推荐一些与明月有关的古诗:《关山月》(李白)、《中秋月》(苏轼)、《霜月》(李商隐)、《江楼月》(白居易)等,大家可以去读读背背。

  2、布置自选作业。

  (1)自由选择文中的一首古诗,将其改写成一篇文章。

  (2)自由选择文中的一首古诗,将描写的景色画出来。

  (3)祖国山河无限美,你的身边(生活中、家乡、家里、学校等)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吗?将你所看到的美景结合你的想象将其创作成古体诗或现代诗。

  《暮江吟》的优秀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诗中生字词,如“瑟”、“残”、“吟”等,并能正确读写。

  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借助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体会诗人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感受诗歌中的意境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美景,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古诗插图、背景音乐等)。

  朗诵带或教师自备的朗读示范。

  预习任务:学生提前预习古诗,尝试理解诗句大意。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通过让学生背诵已学过的古诗,如《望天门山》、《山行》等,引出新课《暮江吟》。

  解题导入:解释“暮”和“吟”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题,并简要介绍诗人白居易及其创作背景。

  2. 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朗读:请几位学生尝试朗读,师生共同纠正字音和节奏。

  范读引导: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 理解诗意

  理解字词: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如“吟”、“铺”、“残阳”、“瑟瑟”、“可怜”等,通过讨论、看插图等方式理解其含义。

  分句讲解: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特别是重点字词和难句的理解。例如,“一道残阳铺水中”中的“铺”字,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照”、“洒”、“铺”等词的不同感受,体会其柔美之感。

  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的话连贯地讲述整首诗的意思,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4. 想象悟情

  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如夕阳照在江面上的美景、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静谧景象等。

  角色扮演:请学生扮演诗人白居易,站在江边吟诵这首诗,感受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配乐朗诵:播放背景音乐,学生配乐朗诵古诗,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5. 拓展延伸

  小练笔:让学生以《暮江美景》为题,展开想象写一篇短文或诗歌,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6. 总结归纳

  总结本课: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习古诗的方法和意义。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背诵并默写《暮江吟》,收集白居易的其他诗作进行阅读。

  • 相关推荐

【《暮江吟》的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暮江吟教学设计02-19

白居易暮江吟的教学设计06-17

暮江吟教学设计(精选11篇)04-02

《暮江吟》教学反思04-04

暮江吟教学反思10-24

《暮江吟》教学反思04-04

暮江吟教学反思04-04

《暮江吟》教案及试讲稿 暮江吟的教案12-12

暮江吟的诗意03-08

暮江吟白居易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