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音乐会》教学设计

2021-06-15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音乐》课本第五课《玩具音乐会》。

  教学目的:1、通过读儿歌,使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

  2、能用欢快的语调唱出歌曲。

  3、感受音乐会的的快乐。

  教学课型:综合表演课。

  教学准备:电子琴、各种各样的玩具和头佩。

  教学重点:能用欢快的语调唱出歌曲。

  教学难点:四分休止符的唱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玩具吗?你们有些什么玩具?

  2、教师出示玩具和头佩,把玩具和头佩发给各小组。

  3、今天我们教的这首歌就与玩具有关。师板书《玩具音乐会》,生读课题三遍。

  (设计说明:玩具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兴趣高涨、精神专注。)

  二、填词读儿歌,进行节奏练习。

  1、让学生在“0”下面加“咚”字。

  2、师出示儿歌(歌词)。

  嘀嗒嗒嘀嗒嗒吹起小喇叭(咚)

  木偶的个儿呀都是一般高(咚)

  小玩具的进行曲嘀嘀嗒(咚)

  小狗小马也在一起嘀嘀嗒(咚)

  3、按歌曲的节奏教唱儿歌。

  (设计说明:在这里,教师把歌曲的难点通过儿歌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不但学到了儿歌而且也学到了乐理知识。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也符合新音乐课程标准。)

  三、创设情景,教唱歌曲。

  今天,这么多的玩具到我们的教室,它们来干什么了?哦,原来他们是要开音乐会。你们看书。小狗熊坐在地上一边打鼓一边大声的唱歌。让我们学着它的样子来唱吧!

  师弹琴,一句一句的教唱。

  大家看书,木偶真可爱,你们知道木偶怎样走路的吗?谁来走走?

  师指名表演。

  他们的.表演真精彩。但我们要一边表演一边唱歌。

  师弹琴教唱。学生边唱边表演。

  师继续创设情景直到学生会唱。

  师指导学生唱的时候要像书上的小动物一样快乐。

  四、游戏活动,深化主题。

  1、组织游戏。

  俩位同学用手抬起当山洞。其他学生拿上玩具,戴上头佩,学着各种动物的动作一边表演一边唱歌并从山洞穿过。歌声停,落入山洞的同学就表演一个节目。

  2、师弹琴,生表演。

  (设计说明:如何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歌曲,我认为仅仅学会歌曲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深挖教材中蕴含的更深层的东西。这首歌曲中两段歌词类比性的写法,便于学生对歌词的创编,加之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也不少,教师更是把精心搜集到的素材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声、画并茂,强烈的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激发着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教师的肯定、鼓励性的语言以及优点卡的发放,学生能体会到创作的乐趣,体会到自豪感,成就感。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五、积极评价,鼓励发展。

  各小组挑选一名小歌手参加比赛。由大家举手评出本节课的小歌手和小舞蹈家。

  教师给小歌手和小舞蹈家发小红花以表鼓励。并要求大家向小歌手和小舞蹈家学习。

【《玩具音乐会》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好玩的玩具》教学设计08-22

《春天音乐会》教学设计07-04

《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设计10-21

《青蛙音乐会》教学设计03-02

《音乐会》教学设计范文01-26

春天举行音乐会的教学设计05-17

春天举行音乐会的教学设计05-18

《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设计01-16

《冰棒棍玩具》教学设计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