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2022-02-12 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1

  一、复习内容及目标:

  目标:夯实基础,巩固强化、查漏补缺、辅优补差,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内容:

  A 积累

  1.正确认读、听写本册中300个生字。

  2、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读读记记、我的发现。

  3、课文中的四个字的词语。

  4、课文中优美段落、重点段落的诵读。

  5、古诗默写

  B 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优美语段或课文;能复述课文。

  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参见试卷中根据意思写词语的题型)。

  3、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以第五、六、七单元为例,以过渡句和中心句为重点)。

  C 习作

  1.学会把读习作要求,根据要求,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做到文通句顺;程度较好的能在语言上有所提高。

  2.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文园地二及相关题目)。

  3.能用课文中出现的构段方式来写作。

  (如:围绕中心句写一段通顺的话;人物之间的对话。)

  4.复习教材中的作文,以课文优美段落和学生佳作为例,进行指导(写事:课余生活、熟悉人的一件事;写景物:秋天的图画、观察日记、去过的地方;传统文化、编写童话)。

  二、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

  基础部分:生字词、古诗、读读背背、读读记记、课文重点段落的理解和分析。

  阅读部分:培养较好的阅读习惯(做一个阅读题,文章要多读几遍,难理解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来读;圈划出重要的词、句);认真读题。

  难点:

  阅读(运用自己的阅读积累,难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下理解。)

  作文(根据要求,审清题意,抓住重点,先想再写)。

  三、具体措施

  1、全面复习课文,根据学生能力,以读、背诵的形式在班级里开展课文诵读大赛,学生在家长处或者同学处完成,作出不同的记号,让学生快乐地再次熟悉课文。

  2、和学生一起进行知识归类,以语文园地中出现的类型和单元检测中出现的类型为要求,有时候采取“考考同学”的方法,将一类题目找出来,请其他同学来填答案。这样,可以将复习方式拓展到课外。

  3、注重基础,坚持每天听写和优美段落的诵读展示。

  4、结合试题进行精讲,可以选择部分题目全班一起做,有能力的学生做提高题。

  5、加强做题方法的指导,培养较好的读题,思考的习惯。

  6、加强补差工作,争取家长配合,解除学生畏惧心理,提高上进心和积极性,耐心辅导

  7、基础训练与适当拓展相结合。对基础知识,严格遵照课标要求,针对本班学生实际,以自己出题为主,然后配以课外练习卷让学生接触各种题型

  时间安排表:

  12月28日 第一组 多音字

  12月29日 第二组 近反义词

  12月30日 第三组 词义 标点

  12月31日 第四组 句型

  1月5日 第五组 阅读

  1月6日 第六组 作文

  1月7日 第七、八组 综合能力训练

  1月8日 模拟考试

  1月11-12日 考试讲评 自我针对复习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有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了,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课文后。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全册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和语文园地里的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书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了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这个字要求学生认识为止。课文中的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学习伙伴的话和文章作者的姓名一律不注音。课文的生字标的是本音,有些字在具体的语境中读音要发生变化,标住的是变调音或轻声。

  二、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xx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学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义、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联系复述课文。

  10、 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写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最主要的方法是所学的生字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

  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的疲劳,每次写的字不要太多,适当分散写。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讲求写字的质量。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训练。积极引导,及时检查,适当表扬和激励。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选读课文的教学。教材后附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自己课外阅读、自我监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通过交流,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三)口语交际的教学

  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3、全员参与。

  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四)习作教学

  1、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二周:《我们的民族小学》 《金色的草地》 《爬天都峰》

  第三周:《槐乡的孩子》 语文园地一 《灰雀》

  第四周:《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 《我不能失信》

  第五周:语文园地二《古诗两首》 《风筝》

  第六周:国庆放假

  第七周:《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 语文园地三

  第八周:《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

  第九周:《找骆驼》语文园地四《孔子拜师》

  第十周:《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第十一周: 语文园地五《古诗两首》《富饶的`西沙群岛》

  十二周:《美丽的小兴安岭》 《香港,璀璨的明珠》 语文园地六

  十三周:《矛和盾的集合》 《科利亚的木匣》《陶罐和铁罐》

  十四周:《狮子和鹿》 语文园地七 《掌声》

  十五周:《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好汉查理》

  十六周:语文园地八 复习

  十七周----二十周:期末复习、考试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讲述了: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通常是想的不一样的,当然想法不一样,做法难免会有差异,最后的结果更是不尽相同。本组课文讲述了几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本组的4篇课文,其中三篇精读,《矛和盾的集合》、《科里亚的木匣》、《陶罐和铁罐》;一篇略读《狮子和鹿》。

  本组课文以启发学生怎样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在单元导读中有所体现,在《矛和盾的集合》中通过对发明家勤于思考善于实践品质的学习,懂得:"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的含义;而《科里亚的木匣》中能够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陶罐和铁罐》中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懂得: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略读课文《狮子和鹿》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故事。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9个字,会写41个字。正确读写两篇精读课文中30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了解课文的所蕴含的哲理,用事实说明道理,正确看待人和物。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蕴含的哲理。

  2、让学生懂得周围一切都在变化,养成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3、学会从事件的过程与结果的练习中领悟寓意。

  四、课时安排:

  《矛和盾的集合》2课时

  《科里亚的木匣》2课时

  《陶罐和铁罐》2课时

  《狮子和鹿》1课时

  语文园地二口语交际1+习作2+其他1=4课时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结合故事蕴含的哲理联系到自己的实践经验。

  2、课文的语言生动有趣,适应于朗读的训练,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了解课文中的大意,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

  3、本组教材各部分都是有趣的故事展开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相互关连,紧密配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故事蕴含的道理进行掌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4

  一、识字与写字

  1、看拼音写词。

  集中问题:拼读有误。“裕”字是衣补旁。

  2、给下列带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3、组词。

  集中问题:书写不够规范。

  4、选择字义。

  集中问题:对于“假”出现在“不假思索”一词中的解释

  掌握不好,不好理解。

  二、积累与阅读

  (一)语言积累

  1、按要求写词语。

  集中问题:错别字。“()有()有”一词掌握不好,应有尽有,有几个同学写成了“因”有尽有。

  2、将下列《三字经》补充完整。

  集中问题:错字情况严重,会背但是能明显看出孩子并没有完全理解诗义,写出的字音同字不同。

  (二)阅读

  1、(1)试着用“终于”写一句话。

  集中问题:写本题时,在“终于”之前一定要写出一个“情景”,把前因写出来。

  (2)从画线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子的心里()。

  (3)分析文章答题。

  集中问题:回答此类题型时一定要和中心思想有关。“英”字的撇要出头。

  2、(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集中问题:落题。

  (2)文章第七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画出来。

  集中问题:要注意,画出完整句。

  (3)按原文填空。

  集中问题:此类题能看出是“按文章内容填空”,要求学生所写内容与文章内容只字不差,很多同学找出了答案,所填内容意思也对,这样还是不够的。

  (4)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集中问题:错别字。

  三、习作

  集中问题:本次除了错别字外,还有个别孩子字数不够。

【【精华】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四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范文03-15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3篇02-06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01-22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范文03-15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01-22

语文上册汉语拼音教学计划05-29

【必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3篇02-09

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5篇02-06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汇总9篇02-06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汇编八篇01-13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