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1
一、学无遗力,浅尝辄止。
实际上,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一遍读过之后,其内容就已知其八九,如果我们依然停留在学生一样或低于学生的水平上与学生交流,学生就会情绪低落甚至厌倦。而我对课文的解读往往还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而无力在“为什么”和“怎么样”上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解答。无疑于浪费学生的时间,重复学生的思维,看起来表面热闹,实质里一无所获。
二:照本宣科,缺乏创见。
注释怎么讲,我就怎么讲。教参怎么讲,我就怎么讲。只愿在技巧上下功夫,在结构上动脑筋,却不愿在解读文本上细琢磨,深钻研。所以,往往是有接触,没感触;有广度,没深度;有他见,没己见。
三:我行我素,强加于人。
许多时候我只能按预案上课,而不能按实际情况和课堂氛围来调控教学内容,处理偶发事件,所以经常出现生拉硬扯,强加于人的场面。
四、画蛇添足,无端延伸。
要把一篇好文章读深读透,往往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做支撑,需要深厚的教师功底做后盾。所以,现在大多提倡增大课堂容量,加强课内外衔接,但是我了解不透彻,结果导致画虎不成反类犬,在课堂上游离课文主旨,肆意发挥,无端延伸,冲淡了文本解读,分散了教学重点。
五、良莠不分,一味肯定。
平时上课我对学生不但“慈眉善眼”,而且“海纳百川”,学生说什么都是“好”,答什么都是“对”,更有时候,动不动就鼓掌喝采。把求知的学堂变成了作秀的舞台。实际上,这种毫无原则,缺乏理性的肯定,往往只能让学生思想更懒惰,情绪更低落。
六、生硬模仿,贻误课堂。
从上课文的时候开始,课本剧表演已成为一种教学习惯,即使不能搞整场表演,也要来一点细节模仿。可想而知,学生本来就胆小如鼠,加之又没有受过什么专业训练,自然是群魔乱舞,一笑了之。对于分析人物,理解课文根本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增一分则太朱,减一分则太白,以后还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好。
七、语言干瘪,信息量少。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每节课除了能够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之外,还理所当然应该以自己流利准确的语言,丰富广博的知识,儒雅文明的风度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经常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而自己由于缺乏应有的自我修养,上课语言干瘪,信息量小,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荒芜的语言环境之中,当听说的没有听说,当掌握的没有掌握,从而使学生在其他学科知识及适当的社会知识,人生哲理,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处于一种非常幼稚的状态。理想的课堂语言应该是:讲述时行云流水,提问时准确到位,启发时生动形象,过渡时圆润自如,总结时简洁凝练。这不应该被当作一种过分的要求,而应该被当作一种基本的素养。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2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回顾这半年的艰辛历程,深深感受到新课改给我们常来的新的教学理念及模式。它让我们在教材钻研,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领域都有很大的收获。
首先,表现在关注学生,重视创设联系生活实际问题情境和其它活动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发展思维,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把课堂教学具有的教学空间和拓展世界交给学生。
其次,是多样的学习方式能吸引学生自觉的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真正感兴趣并不多,所以我在教学中想出了一些方法,就是把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渗合到有趣味的游戏中,从而让他们在娱乐中获得学习的动力,尝到学习的甜头。
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吸引他们对于这一点,是最难办的。我班有五十多个学生,每个学生对不同的事物感兴趣的程度都不同。在讲授语句中教师要做到抑扬顿挫,诙谐幽默,声情并茂的,优美的语言能产生好的效果,在低年级教学中,很多课文都是由儿歌改编而成的,我就充分利用这一点,大胆尝试边唱边演的形式,因为小朋友最喜欢表演了。例如在教“影子”的时候,为了搞清楚到底什么时候在前,什么时候在后,什么时候在左,什么时候在右,我采用让学生到阳光下去体验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从中理解。
再有就是有效的肯定是课堂延续的动力,它的吸引力无可比拟,小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比较容易满足,当他们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的一个简单的表扬动作会让他们久久的不会忘记,这一切都是在对孩子们的表现肯定,得到肯定的孩子会渐渐变得懂事起来。
所以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更加的用心去关心了解孩子们的心思和想法,想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各种教学方法去引导他们,在教会学生的同时,我自己也会在教材的解读,教案的设计,课堂的调控,各方面好好的学习,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时时认真钻研,时时总结自己的不足,常常反思,认真积极的授课,让学生们在好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的学到新的知识。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3
在整个小学阶段,共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识字量大也是造成一年级识字教学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是虽然在教学中存在机械记忆,很多同学会在这期间出现厌学现象。如不写作业,逃学等。最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学校大门,他们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与高年级的学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注意力和兴趣点也不一样。如果长时间反复接触,他们也会失去以往的兴趣。
由此,我提出了“一年级识字趣味化的课堂教学研究”这一课题,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兴趣”在识字教学中的的作用,进而提高学生对识字教学的积极主动性,探索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识字教学研究的有效开发,确立识字点,采用丰富灵活的方式,有效进行识字训练,提高学生识字量和识字能力。提升学生的识字教学兴趣。
通过本学期的尝试,运用了多重方法,去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对常用字记忆较之前更加牢固,运用更加得心应手。具体成果如下:
主要结论: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确实能够充分发挥“兴趣”在识字教学中的的作用,进而提高学生对识字教学的积极主动性,探索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通过对识字教学研究的有效开发,确立识字点,采用丰富灵活的方式,能够有效进行识字训练,能提高学生识字量和识字能力。能提升学生的识字教学兴趣。
初步成效:
(一)趣味识字法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生字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通过一系列小测验,与未进行趣味识字教学的学生相比,受到过多重趣味识字教学的学生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生字,能够更快学会运用生字组词造句,能够在测验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考试成绩较为理想,尤其是生字拼音组词和造句相关题目得分很理想。
阶段性成果: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教学随笔、师生交流会、识字公开课、《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教学反思、较为理想的考试成绩
下一阶段计划:
(一)元宵节过后,给同学们猜灯谜来识字,并制作《优秀短篇识字文册子》。
(二)组织运用多种方法的识字比赛:在班级内组织识字比赛,校验学习成果。进行赛果统计和分析,写好研究论文。
(三)对课题全面总结、搜集和整理研究资料,撰写专题研究报告、申报课题结题。写《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结题汇编。
经过上学期的尝试,本次期末考试在生字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说明趣味识字法行之有效,是一个能够激发学习热情、帮助掌握生字、促进学习进步的好方法。在接下来的学期中,要坚持实践计划,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并将趣味识字法汇编成册将之推广,造福更多初入学堂的学生,将我国的方块字牢牢掌握,打好基础,将来成为国家有用的优秀人才!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4
一、值得保持的地方
(一)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开始,我运用谜语音如本课,“胡子不多两边翘,开口总是妙妙妙。黑夜巡逻眼似灯,厨房粮库它放哨。”并出示猫的图片,学生欣赏。从谜语入手,唤醒学生已有经验中有关小猫的信息和形象。通过观看小花猫的图片,丰满了可爱的小猫的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后面教学中的朗读打下基础。兴趣是的老师,基于我班同学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这样处理有利于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
(二)揭题质疑,进入主题。
引入课题“小花猫有一双神奇的眼睛,就是它的瞳孔会变。”出示课题:21《会变的瞳孔》让学生进行质疑,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习课文从课题入手,即训练学生围绕课题及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又为学生根据问题深入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提出并解决问题,适时介绍瞳孔(在眼睛的黑眼珠的中心,有一个小小的颜色更深的部分,这就是瞳孔,光线是通过瞳孔进入眼内的。)“什么是瞳孔?”这个问题学生叙述必是很清楚,老师这时水到渠成,准确地向学生介绍瞳孔。
(三)自主合作,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根据课文的层次比较清楚,在此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自主合作,在书中加以批画,让学生结合书本中批画出的词语,总结得出小花猫瞳孔的四次变化。早上——像枣核,中午——变成一条线,傍晚——像枣核,晚上——又大又圆。深入语言文字体会,抓重点词体会文文是怎样观察小花猫瞳孔是如何变化的。再根据4个时间,让学生读清楚猫咪的瞳孔各是什么样,感悟花猫瞳孔的变化。紧接着,将各个时间段的瞳孔样子及太阳光线加以结合,总结出瞳孔变化的原因。
二、不足的地方
(一)教学环节欠流畅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还要精心设计,在自主合作和画图反馈环节有些拖沓,造成时间延长,部分内容没有讲完,课外延伸知识的扩展和作业的布置,以及整篇课文
在整体上的理解造成了缺失,说明教师在备课时,对于学生的现状没有把握清楚,教学环节欠流畅。
(二)教师在处理学生行为习惯问题上较单一
本班学生活泼好动,并且由于年龄小,对于老师的话不能完全理解,个别孩子又不能控制住自己的行为,造成在课堂教学时,有些同学不注意听讲,回答问题不举手,或者无法跟上老师课堂进度的情况。这时,老师的处理比较单一,对于学生的表扬语言过于简单,对于学生的激励作用较弱,针对差生,缺乏有效的引导,方式方法要进行改进。
(三)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有待加强
本班班级构成较为特殊,男女比例失衡为23:9,男生过多,有比较淘气,并且又有智力低下者、肌营养不良症、耳聋患者各一名,复杂的班级状况,使老师在教育上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好,听讲的纪律还有待加强。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备课和复备课,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钻研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教学要求。
2、做到课前备学生。了解学生现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3、培养学生的批画能力,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4、加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现状。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5
从本单元开始,文章明显段落增多,篇幅增长,增加了孩子朗读的难度。上课感觉孩子读通顺文章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样的课文检查朗读,学生的差异性就更加明显了。往往拼音掌握得好的学生,即使在初读时也能较流利地读下来;而拼音基础较弱、识字本身就存在问题的学生读课文的话就变得坑坑洼洼,十分吃力了。
为了解决朗读的问题,费了不少脑筋。先让孩子自己去读,读顺,把生字都圈出来,读熟。再请孩子个别站起来读,一是检查自读情况,又为基础较差的孩子提供范读。接着再让孩子去自读,在原来初读的基础上提高要求。这样反复地读,发现基础较差的孩子读起来还是有困难。再反思是不是我教得太急躁了,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舍不得花掉整节课的时间让孩子去读。放慢脚步,放手让学生在读中“磨”,或许效果会更好些。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6
第一感觉:时间紧促,原本安排的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完成,出现了拖课的现象。思考后认为原因有三:a教学中始终认为学生都还没有掌握,反复同一个知识点的内容,超出设计时间。也就是重难点不突出,教学力量平均化。b教学中需要进行教学调控,浪费大量时间。c对有35分钟的课堂还不能很好适应。
其次,学生学习拼音始终不能保持很高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学生上课懒懒散散。我认为:
一是教师本身缺少一种感染力,一种亲和力。
二是从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说,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在课堂上,最开始的10分钟是教学效率最高的时段。
三是从我本身心理来说,看到他们这个样子,我也觉得没有意思,上课也越来越没有精神,并且变的烦躁。
教学中感到最精彩的时刻是出现在学生自编顺口溜的时刻。通过一个学生的引导示范,学生的顺口溜越编越精彩:“池塘一只大白鹅,水中倒影。”“鹅鹅鹅,大白鹅,扁扁嘴巴。”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自然是给他们最大的鼓励,在老师的帮助引导下,越编越好,且越来越有兴趣。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7
今天,我讲了《比尾巴》一课,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很轻松,我也很轻松。细细反思,我觉得这节课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我抓住了学生的兴趣。
一开始上课,我就创设了一个动物王国比尾巴大赛的情境,请孩子们来当裁判,很快的孩子们就兴趣大增,置于活动当中。此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始终都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要想当一个合格的裁判,要能正确叫出这些小动物的名字。”“一名优秀的裁判,肯定不会被这些生字宝宝难倒。”“谁能用你的朗读把比尾巴的故事告诉大家,比比谁是最出色的裁判。”这样,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识字、朗读都顺利过关。
儿歌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基础好的学生在课前就会背了,为此,在朗读指导过程中,我采用男女生对读、拍手读、跺脚读等形式,调动他们的多种感观来参与学习活动,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在完成阅读、识字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通过读课外书、上网找资料等多种途径了解其他动物尾巴(嘴巴、耳朵)的特点,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8
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过程中,我有不少收获,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特作反思如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理解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课改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孩子成功、成才之门。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之间的交流、探讨。课改,当前来说,缺少成功的经验、样板。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教具少,信息少。应对共同的处境,老师们就应群策群力,加强课改经验的交流。例如:多组织研讨和现场听课、评课等活动,这些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此刻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交流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
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不仅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家长不理解,常常反应“孩子回家怎样不做作业了?”“这样的教学,孩子能学到啥?”。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课改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我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样一回事,教师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此刻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齐发表自我的观点,交换自我的看法。教师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用心回答。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光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9
接学校通知,第五周要我上一堂生本公开课,当时把任务接下来了,但自己却是一头雾水,因为刚开学,我根本不知道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怎么上,按上学期的上吧,没新意不说,还不知道这样的思路在下学期适不适合。正当我一筹莫展时,听说华阳要推出一节一年级下学期的全国生本公开课,我既欣喜,又期待,那个周五早早地就赶到华阳听课了。
华阳的那堂课在我看来没有特别精彩,但是让我知道了一年级下学期上课的思路,那就是除了识字处,还得渗透一点课外知识,为二年级的阅读打好基础,这也是这当时听课后的一点感受。按照他们的思路,我回来以后就开始备课。
我首先把课前五分钟阅读<课外阅读>一书改为课外知识展示。课堂环节也是很简单,读课文——学生字——读词语——课外知识展示。
设置情景,趣味过度:
其实我们平时每节课都是按这几个环节上课的,可是怎样把这几个环节有机的串起来,让孩子们感到新鲜而有趣呢,经过几天的思索,我把”小燕子”带进了课堂。我请了一个四年级的同学现场录音,然后让小燕子和同学们亲切对话:。”一(1)班的小朋友们好,我是小燕子,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可是我现在遇到一点困难,你们愿意帮帮我吗?”然后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
1、15课太难了,你们能帮我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吗?
2、请帮我认会课文里面的20个生字吧!
3、我到了冬天就飞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了,可是不知道其它动物怎样过冬的,你们能告诉我吗?
4、谢谢你们帮助我,我愿意成为你们最好的朋友,让咱们一起来唱首歌吧!
四个环节就是通过”小燕子”的话串起来,自然而新鲜,课后也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遗憾的声音太小。
朗读展示,张现个性:
开学至今,已听了八一、华阳几节公开课,总想从他们身上”捞”点东西回来,可是总有不尽人意,有点捞不着的感觉。就说这个课文展示读吧,每次看到的都是一样,这次能否整点儿不一样的出来呢?结果还是一样。课上捞不着课后去取取精吧,于是课下私下和几位上课的老师聊过,他们也说经验不足,还想向我们学习,这么谦虚,真让我“晕”。看来课还得自己动脑了。对于读课文,不是重点,但也得读通顺,读正确,在这一课上,我也采用了个人读,小组读,展示读,学生评的形式,由于有预习,学生在课堂上能顺利过关,读得还有板有眼。
自主识字,寓教于乐:
识字仍是这一学期的重点,并且识字量比学期还大,所以这个环节也是重中之重,我花了整整25分钟来完成。先是自读,然后小老师教读,然后是集体大识字,过滤出难字,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忆,然后和大家交流。看到大家都差不多的时候,就和他们玩游戏,玩字卡,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平时我们的课堂都在玩游戏,所以游戏必须常玩常新,幸好我的学生还算聪明,在我上课的前一天,想了一个“钓死鬼”的游戏,既新颖又好玩,课堂中玩的效果也很好,只是当时这个游戏名有点“血腥”味,我也没想到给这个游戏更个名,现在想起来都不能原谅自己,怎么会犯这么幼稚的错误呢?
适时拓展,交流汇报:
在上学期学完生字后,我们一般是找一首儿歌让学生读,或者是找几个同音字,形近字进行比较,但这一学期我按照华阳公开课的模式,进行了课外知识拓展交流。周末我让学生回家收集”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先小组内汇报交流,然后请代表发言,由于每个孩子都回家准备了资料,所以发言特别积极,为了不让孩了们失望,我让孩子们大胆地离开座位和后面的老师一对一的交流,场面很热闹,当我宣布时间到时,孩子们还意犹未尽,课后听课的老师也说孩子们表达真不错。
课上完了,总觉得自己就可以轻松下来了,但是心情一点也不轻松,因为上完后我自己都知道这不能算是一节成功的课,除了中间有些环节不够紧凑外,亮点也是少之又少,我想也许是我本身就喜欢”创新”的原因吧,以前用过的老方法,随便效果再好,我都不想再用,可是在备课时又实在想不出什么新东西出来。后来生本余老师和我做了交流,当然她对这节课是肯定的,但是她提出了三点改进的意见:一、她认为后面那个拓展还是应该像以前一样读儿歌,不用这么早进行课外知识收集,到了二年级自然会有的,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识字,不要去拓展。二、她认为要多想办法让学生多识难字,课堂过滤出的难字多,学生没时间去想更多的识字方法。如果课前预习做得更好一点,就不会过滤出那么多不会的字了。三,生本不用太多的创新,只要孩子们喜欢,学习有效果,可以用老方法。真的要谢谢余老师的指点。但是我们老师都感觉到孩子们学生字的压力也是挺大的,一节课要学那么多字,有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无法掌握。那天课堂上过滤出的难字比平时少得多,可还是觉得多。让孩子们用很少的时间学更多生字,我们还真没找到好方法。让我们在生本的路上继续”寻找”吧。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10
阅读教学以学习兴趣为先导,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以读中发展为主线,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中,促进语言与精神、学语文与学做人的同步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创设理想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情境教学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特点,能使学生感到“易”、“趣”、“活”,“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进课文理解的深刻性,保证语言实践的效益性。”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或者在相似的虚拟情境中学习是一种理想的学习境界。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情需要,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把学生引进课文,引发自主,引向成功。
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而文字符号本身较为抽象,它不像图画、实物可以直接引起视觉快感。这就给六、七岁的孩子的学习带来一些困难,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实验教材所选的课文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富有现代气息。体裁多样,有儿歌、故事、童话、韵文等,很有情趣,深受学生喜爱。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感染力,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喜欢读书,主动读书,把读书视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学生处在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他们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是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的心情舒畅了,求知欲才能旺盛,思维才会活跃、流畅。这样,学生的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
在操作上,老师力求做到态度亲切。学生把教师的亲切当做是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这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她们给予表扬和激励;当学生回答有错时,她们及时给予鼓励,因为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做到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思考,敢想、敢说、敢于质疑,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达到获得知识、体验情感、促进发展的目的。
其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的热情。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他们喜欢各种各样的(如画一画、跳一跳、唱一唱、表演等)活动。教学中,老师根据课文体裁的多样性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把画、唱、演、说等活动形式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阅读教学的乐趣。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不妨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以画促思
形象思维是儿童的主要思维形式,孩子们很喜欢通过绘画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将语言还原成画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是再创造的过程。 新教材的插图色彩明丽,孩子们很喜欢,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给有的课文补上故事的结尾,自己编故事用插图来表现。
根据一年级学生非常爱好画面的特点,刘老师在进行《比尾巴》教学时,借助图画的直观性来代替死板地读课文的形式来让学生好说说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孩子们的个性在看图观察中得到了充分张扬。
2、创造讨论的机会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的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堵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即使是学生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截断他们的思维。当学生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并进一步使教师得到某些启发,以便修正事先不确切、不完善的认识,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 落实精读环节,注重培养语感于永正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就是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用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
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范文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是语感经验不断积淀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实验教材始终把朗读(背诵)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十分注重对课文材料的感悟。要让学生感悟课文的丰富内涵,培养他们的敏锐语感,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朗读。在深入读文过程中加强朗读指导,使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首先,要扎实细致地落实读,做到以读为本。要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学生读书的思路,把读书的权力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读好课文。朗读时要体现层次性,每次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可引导学生尝试多种读书形式,如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自由读、比赛读等,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再自由选择听众,自由选择朗读的方式。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使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入情入境,最后达到熟读成诵。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
其次,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可通过品味重点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感悟,也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通过眼看、口诵、耳闻、心思多种感官联合加工,把故事中的人、事、景象等有机结合起来,并使头脑活动起来,从而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11
对于教拼音一点经验没有的我来说,刚开学的那段时间是痛苦的也是无奈的。面对着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我心里很是焦急,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具有很明显的学前幼儿的特点,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这对于学习拼音来说可是大忌。汉语拼音作为识字的工具它本身没有意义,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提高汉语拼音学习的效率,并且在拼音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快乐地度过幼小衔接的这一个多月呢?
我为此一直在摸索,一直在努力,下面谈谈我几点拙见:
一、听故事学拼音
比如在学习韵母“aoouiu”及四声时,我就以书中的情境图为材料引导学生编故事:冬天来了,好冷啊,小朋友都穿上了棉袄──在黑板上出示ao,我们小朋友也来读一读,(就在这个环节中渗透ao的读音,练读ao)。可是有些小朋友却不怕冷,他们来到小河边,脱了衣服就跳下去游泳了——(出示iu,大家来学一学,在这个环节中渗透iu读音,练读iu)。海鸥看见了,连声叫好,小朋友们真勇敢(出示ou,教学ou)。真是一群勇敢的孩子啊!
在读准了aoouiu以后,再让学生认识拼音字母头上的四顶帽子,集中练读四声。学生在听听讲讲的过程中掌握了aoouiu及其四声的读法,学得主动积极、兴趣浓厚,同时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话能力,又养成了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
二、做游戏学拼音
以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有趣的活动来组织汉语拼音的学习,如猜一猜(看口形猜韵母,根据音节猜图画等)、传一传(一个接一个把看到的音节传下去)、变一变(用电线折成字母)、玩一玩(出卡片,一生出声母一生出韵母,拼成音节读出来,谁读得快又准,谁就赢了)拔河比赛(难的字母写在黑板上两组小朋友分立两边读卡片,读对的卡片贴在该组绳上,哪边多哪组就赢)、小白鸽送信(信封上用音节写着送信人名字,读对了就能送对,给送对的一份礼物)、长颈鹿请客(叫出用音节标出的菜名)、考一考(拿卡片去考别人)。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轻松,练得扎实。
三、动动手学拼音
学习拼音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做拼音卡片学习拼音,摆字母,用橡皮泥来捏捏字母等,让抽象的拼音字母变得那样的形象直观、可以触摸,使学生感受到拼音字母是那么的可亲可近,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这种手脑并用的学习,既培养了动手能力,有开拓了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手段。
四、多阅读学拼音
在学完了全部声母之后,我就让学生为身边的一些物品标上音节做成卡片,然后贴在上面,有贴在家里的,也有贴在教室里的,给学生营造出拼音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时刻能见到拼音,在多看多读中熟练掌握音节的拼读。在学完全部字母之后,送学生每天一首儿歌自己去拼读,自己去背诵;还让学生试着用音节记录下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写得好的帖到墙报上展出;在图书角上摆上拼音读物供学生课外阅读。
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教学拼音的过程中我体会到的是辛酸,是等待,是无奈,是希望,是动力,是成就,是欣慰……今后我一定继续努力,把拼音教得轻松,教得扎实,教得出彩。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在这次的公开课中我所侧重的正是识字教学。《菜园里》一课中要求学生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这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有点困难。为了减少难度,我把识字和写字分在两个课时进行分开教学。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认识9种蔬菜的名称,并在认识9种蔬菜的同时,认识“菜、园、豆、角、萝、卜、心” 7个生字,会写“卜、心”两个生字。在本堂课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色,本着“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的理念,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思路::首先是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菜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采用课件演示让学生认识蔬菜,引导学生拼读词语的音节,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蔬菜的名称。然后通过交流识字方法,给生字交朋友,学习本课的7个生字。最后进行写字指导。我觉得这一堂课,比较成功的有以下三点:
一、在趣味中识字
上课开始,通过老师的讲述“今天刘老师带领同学们到一个好地方去看一看。”把学生带进了菜园。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菜园的课件图,让学生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引出本堂课的课题。然后让学生找一找隐藏在课件中的9种蔬菜。进行生词生字教学。随后我利用课件一一展示9种蔬菜,并让学生开火车拼读音节。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认识了9种蔬菜。通过词语和蔬菜实物相结合,使抽象的文字和具体的实物对应起来,增强了识字效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独立识字,学得主动积极。他们也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了蔬菜的名字,并读准了字音,认识了他们,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反复中识字。
在这堂课中,我采取了多种识字方法,从读拼音识字,到去掉拼音识字,从读词语到读生字,再到给生字交朋友,认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循序渐进。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是“记得快,忘得快”。为了巩固生字词,我还采用了游戏过关的办法。把带有生字的南瓜,扔进菜筐,看看谁是收菜小能手。和拔萝卜的游戏。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对字词的识记得到了巩固,使识字更加有趣味性,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会了生字词。除此,在课堂中我采用了齐读、个别读、开火车读、男女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在反复读词语的过程中使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同时,又巩固了生字。
三、在语境中识字。
本课以识字教学为主,但在识字教学的同时,同事也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说话训练。如在揭示课题后,我让学生参观菜园,一边参观,一边说一说:菜园里有( )。这一环节既让学生巩固了“菜园”两个生字,又初步让学生认识了菜园里的蔬菜,也让学生进行了说话训练。在学习生字“园”,我让学生说说:种着许多蔬菜的地方叫菜园,那么种着许多果树的地方叫什么?你还知道什么园?于是学生说了很多如花园、公园、动物园等。由此,学生就明白了什么是菜园,又牢牢记住了“园”字。所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生字。
但是,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堂课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遗憾和不足。
1、时间拖沓,老师话语较多,应把课堂还给同学,让学生多说自己的发现。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2、教学语言不够儿童化,语调变化不大,教学评价语不够丰富。且朗读感情不足,过于平淡。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
3、在教学生字时,教师讲解时间过多,时间分配不合理。归纳识字方法不够全面。指导写字时,老师应先明确笔顺,再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自己发现生字的特点,熟悉生字的每一个笔顺在田字格的位置,老师范写,进而书空。在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班内查看并加以指导。好的可放在幻听片上全班点评。
5、课程后半段时,孩子注意力明显涣散,需加强教师的引导、调控课堂的能力,如可编些与课堂有关的课间操,让学生一起做一做,吸引学生注意力,让注意力集中。
6 、无板书,在学生朗读 “辣椒长个尖尖嘴”时,学生发现“长”是个多音字,教师应及时板书点播。
学海无涯,教无定法。上课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一路反思,一路教学,一路前进!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13
一、激起导入:
猜谜语激趣。提出一个较高层次的问题—乌鸦口渴了找水喝,最后想办法喝着水了,它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以最快的速度,将孩子们引入文本的阅读。
二、读文识字:
这节课,我的思路是学生首先从整体入手,然后到部分,最后再回到整体这样来学习。由篇到字词句,再到篇的顺序。借用特级教师曾丽君老师的话来说,就是“遵循儿童认识的规律,把认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整体把握。教给认读方法,让学生自主经历读书过程。同桌合作,保证学生在阅读中识字的质量。”
自读,圈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识,将课文读正确,同桌互读互听互评等环节,看似简单,其实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是比较难操作的。让学生得到详细、明确的规定之后,他们就易于和乐于去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老师也比较好检查,学生是否在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自读课文、同桌合作读、开火车读生字词、师生共读,一步一步地推动课堂的进程,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一次展示学习情况的机会,并在检查的过程中,用“点指兵兵”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机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如用区分前后鼻音、翘舌音,进行拼读加以强化;注意纠正“石”和“瓶”等易读错的字音。这节课,我想着以读促理解,将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使朗读训练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多层次的朗读体现出来。希望“以读代讲”这一个环节能帮助学生理解好“乌鸦口渴了,找水喝,最后喝着水了没有?它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这个问题。同时,课文的生字又得到了巩固,这种方式我很感兴趣,在尝试中。
我的困惑是:
1、如何指导学生做到生字的音、形都过关;
2、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做到正确、流利,奢望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
3、注意生成性资源,并善加利用。试教课上,在“点指兵兵”这个游戏结束后,我要引导学生区分“渴”和“喝”两个字的形,“喝水需要口,口渴需要水”。我提了一个问题“看谁的小眼睛最明亮?发现生字中有两个长得很像,就像两兄弟。”因为在我自己班上,我时常会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找形近字,我自认为问题很简单,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到答案“渴、喝”。谁知道课堂是千变万化的,试教的这班学生他们给了我完全不一样的答案:一生说“乌”与“鸦”长得像;一生说是“办”字与18课中的“为”长得像。我当即肯定了后一个学生很聪明,眼睛很明亮,并再一次强调是在本课9个会认的生字中找,终于第三个学生找着了。我长舒一口气,教学机智方面我要加强。下课以后,我马上修改课件,把“喝、渴”并排放在一起,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来,希望不要再出现启而不发的情况,浪费课堂时间。
三、培养学生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好习惯。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目标,出现在新课标的每一学段里。我们要高度重视写字教学。我们常见学生练字时是一种书写,平常写字又是另一种书写。究其原因:学生没有实现知识的迁移,没有形成自觉写字的习惯。为此,在写字课上,对学生反复强调,将练字融入日常的书写,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要有“提笔即是练字时”这种意识,就应该做到不管是什么场合,不管什么时间,只要提起笔来写字,就要严格遵守正确的写字姿势。特别要抓住平时各科课堂上练写字的最好机会,和各科老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我的困惑是:
1、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办、法”二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合理分配好课堂时间,保证写字这一环节有十分钟。
3、我的书写不好,因此害怕自己指导学生书写不够准确、到位。
良好习惯是一种能量的储蓄。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我们教师只有从自身,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抓住小学生阶段的最佳时期,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是一门难免有遗憾的艺术,回顾整堂课,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14
《四季》是一首儿歌,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来,语言亲切、生动、所配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想象。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李老师通过有趣的游戏“看图猜季节”导入新课,意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中美丽的四季图,让学生感知四季给大自然带来的不同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发情感冲动,为进入新课学习储备必需的情感因素,同时也为他们养成良好的观察和探究习惯建立起情感基础。
二、趣味识字,注重巩固
识字是低段教学的重点、李老师在设计本课的识字教学时充分考虑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已有的识字经验,运用圈一圈、读一读、听一听、评一评、赛一赛等多种方法,并在课中安排了带有本课生字的小儿歌配动作作为课间操,使本堂课的识字教学扎实、有效又不失趣味,深受学生的喜欢、不孤立地识记生字,通过不断地复现和运用,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不仅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同时还把识字与认识事物和发展语言结合起来。
三、多样朗读,感悟文本
这首儿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形象生动,读起来亲切、自然、有感情朗读课文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读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重视并加强了对读书的指导训练、李老师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自由读、比赛读、表演读等形式,有梯度地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儿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四季的美丽,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四、关注学生,关注习惯
一年级是习惯养成的起步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李老师关注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时让学生边看书边听老师来读儿歌,老师读到哪儿,小眼睛就要跟到哪儿、一年级学生模仿性强,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准确地传情,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李老师还注重写字指导,通过笔画、笔顺、书写位置的教学,通过一次次的评价和比较,通过较长时间的练写,使学生充分掌握了生字的书写技巧。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15
《我多想去看看》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这节课的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虽然平日里,我们学校也有升旗仪式,但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可惜的时候在播放课件时,进行曲和国歌没能播放成功,以至于学生没能真正融入其中,对那种迫切想去北京看看的情感也有所影响。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课上,我让学生紧跟我的教学脚步,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悟文情。具体做法如下:从有感情地读课题入手,到重点指导朗读课文分句,到找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再对这句话进行反复导读,最后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不足之处就是课上,我没能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与试教相比相差甚远。
三、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篇课文的教学只停留在让学生学习课文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因此,我还收集了一些图片,引领学生感受雄伟的“万里长城”,红叶似火的“香山”,古老的“故宫”,世界闻名的“北京大学”等。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如果我能在课后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国旗歌》,让学生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我想会更好。另外,我发现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采用集中识字比较理想。这节课,我采用了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不仅学生的识字效果没能如愿,反而使课文教学显得有些脱节。
通过这节课,让我更加明确了:
1、课不仅是备教案,更是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
2、课堂任务安排很重要,难重点一定要明确。
3、一个环节与一个环节的连接一定要有目的性。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16
《小山泉的心愿》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小山泉和野兔的对话,阐明了小山泉的心愿。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抓住小山泉和野兔的对话,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什么是“不幸”,什么是“幸运”的,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只有大家都需要自己了,才能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心中装有他人了,才能为别人服务,这才是幸福的事。
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体现在一个“读”字上,读是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教学中,我对每一次的朗读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学生明白读什么,该怎样读。
首先,课堂导入揭题后,我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再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思考:小山泉的心愿是什么?在讨论回答后,重点指导朗读小山泉的话:“我储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取用,为人解渴。”使学生理解了小山泉的心愿。接着再读小山泉的所有话语,提问:“小山泉为什么会说野兔不了解自己的心愿呢?野兔说什么话了?”回答后,理解读第一节。最后第三次细读课文时,要求想想野兔说小山泉不幸,可小山泉却说野兔不了解它的心愿,那小山泉是不是认为自己是不幸的呢?它是怎么想的?再次去读小山泉的话,这样学生不仅很快理解了小山泉说的话,更能读出感叹句的语气。结合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有所感悟,并在读后交流读后感想,说说读懂了些什么,使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获。
三次读文不仅提出有明确的要求,而且层层推进,学生通过朗读,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体会了小山泉的感情,做到了语文教学中的重情感、重体验,重感悟。
不过这节课上完后有一点我觉得有点遗憾,就是在指导学生进行评价时,指向还不够明确。比如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朗读时,应该让学生明确评价的内容,究竟是评价音准还是评价语气、语调,这样学生在倾听时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发言也就会相对集中。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17
我讲的是第一册课文《画》的第一课时教学。《画》这首诗是一个谜语,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利用谜语进行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并且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猜猜谜语。当我说完课文,孩子一下子都说出了“画”,似乎很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我们进入了课文。其一,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在指导孩子看图初步了解课文,知道题目与诗句的关系。其二,识字是课文学习的重点,其中“远”、“近”、“还”都是走之儿的,所以我进行了归类教学,“远”、“近”还是一组反义词,在识字时进行了教学,并让孩子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反义词。识字方法不断地渗透,并进行归类,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反义词教学也是这一课的重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找朋友。学生学得开心,课堂气氛。
虽然,在课前我对于教材和教案都烂熟于胸,自认为胸有成竹,但是,不论是在课堂上自身的教学,还是学生的课堂常规都出现了一些想不到的问题。
1. 在课堂教学方面,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足。在前面的学习中,孩子们就已经对看图理解课文不陌生了,但这节课上,我认为:学生看到图就能想象的到远远看去山是有颜色的,而水是听不见声音的。当我提出:“从高高的山上流下来的水有声音吗?”孩子们说:“有,有声音。”而且也很肯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一时让我措手不及。
2.对于课文中的生字的处理,我仅限于边读诗句边读生字,让孩子在文中去识记生字,忽略了生字的应用,学生在识记了生字后,没有及时地进行口头组词的训练。课后,领导和老师们在评课时及时地给我提出来了。我认真地反思自己,因为担心让学生自己组词浪费时间,而不能完成后面安排的写字教学,故而直接让学生读卡片上的词语,没能听听孩子们的的发言,就不能很好的发现问题。这让我想起语文新课标中强调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我在自己的备课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而忽略了学生。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18
一、考后思考:
小学语文的教学和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其他科目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小学语文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因此,关注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改进:
1、灵活调整学生的座位
低年级学生不同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更加注重课堂的新鲜感,灵活多变、生动有趣、富于趣味的东西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在进行课外活动或者公开课讲演时,教师可以改变原有的座位安排,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2、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
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融洽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耐心细致地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和帮助学习成绩不好、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主动征求学生的看法。
3、广泛收集课外知识
教材所涵盖的知识面是相对有限的,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应该广泛搜集相关的课外知识,将课外知识与教材内容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使学生对课文的领会更加透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整理相关课外知识。
4、学习方法多样化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三、专业不足
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课本知识的教授,学生对知识缺乏深度的理解。
2、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不能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
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与交流,特别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教师缺乏足够的了解。
3、小学语文教学忽视学生的认知特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只是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听取的模式。这种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的地位。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19
一、读读背背中自主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我根据语文园地里学生熟悉的古诗,让他们自己自主学习,读读背背古诗的内容,这样既达到了识字的效果,有丰富了语言、积累了语言。如学生学习古诗《所见》、《春晓》、《村居》这
些内容,学生自主识字,在背诵古诗时,学生能够把字读准确、读流利,正确地背诵。
二、认认涂涂中自主识字
在识字教学时,我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汉字,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主动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采用同桌或小组间相互交流自己的姓氏,说说自己平常认识哪些字,展示识字成果,并交流自己的识字心得体会,最后结合园地的练习,让学生认一认,把认识的姓涂上颜色。这样做,能够激励学生自主识字,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读读画画中自主识字
我在教学中,通过认偏旁,析字形进行识字,效果较好。如语文园地三的读读画画,把你认识的偏旁和相对应的字画上相同的颜色。实践证明,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兴趣盎然中完成学习语文、巩固基础知识的任务。
四、随文识字
在教学中,我很少用随文识字方法,虽然这种识字方法有很多优点,但我觉得没有以上几种效果好,我觉得在教学中,应根据文本的内容用不同的识字方法,才是最好的识字教学。总之,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学习和探究,让孩子们想学,乐学。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20
一、注重词语积累和运用
在复习的环节,我设计了让先复习词语,通过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巩固了生字词语的读音,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训练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这个过程在实施时效果较好。但在学生说了较好后,教师如果能根据用词的准确性、句子的完全等来评价,能给学生明确的导向,这样有助于学生以后语言的发展。
二、重视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
在学习两座桥的特点时,我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桥所的段落,然后在小组内说说喜欢桥的原因,可以运用文中的句子来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这时老师就引导孩子找出句子读,读后说说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继而指导朗读。学生能读出兰兰走在潜水桥上惊奇的语气。
三、学会质疑,大胆质疑
在学完课文后,我设计了质疑环节,让学生想想学了课文后,自己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意图是想培养学生从小爱动脑思考,敢提问题的习惯。
四、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学生在学了课文后,学生很有与人交流的欲望,很想自己也来设计自己人心中的桥,这时我让学生与同学交流自己心目中的桥,说说自己人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桥,要汇报时,老师以鼓励、肯定为主,鼓励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不明白或有疑问可提问,老师适当引导学生评价,在这个环节旨在激发学生想象思维,并进行说话训练。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由于自己经验不足,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多不足,望各位同行能给我看出宝贵意见。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21
一、创生活情境,激学习兴趣。
课的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一个有着美丽陈设、生活用品的家庭画面,创设了情境,贴近了学生生活,使学生学习积极性骤然高涨。然后老师把配有彩色图形的词语出示给学生,使抽象的生字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初步地使学生认识了生字所代表的事物形象。借助实物认识生字,学生感兴趣,也容易记住,学得自然轻松。在巩固生字,训练说话的过程中,通过播放小明一家人生活的画面,也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再现生活情境的有效手段。
二、导学生思维,重自主学习。
识字伴随着思维活动,特别是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对学习生字更有好处。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在教学中势必要松弛结合。为尽量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引导学生思维,并参与学习活动。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那些生字后,我又要求学生给生字找朋友。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物品音节卡,老师读“沙发”学生找“shāfā”,老师读“茶几”,学生找“chájī”……同时,让一同学贴在生字卡片上,齐读三遍,直到找完为止。这样设计,重视了学生参与,引导了学生思维,学生兴趣大增,学习效果就会更好。在复习生字时,学生上台当小老师,大声带领同学们读,让台上台下互动,气氛格外热烈。
三、强化口语训练,寓德于说。
所有字词都是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字词。识字必须多读,也必须多说,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高频率接触生字,既巩固了生字词,又很好地进行口语训练,对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大有裨益。让学生任选一个物品说一句完整的话,既尊重了学生,又体现了在生活中学生字,在生活中用生字的思想。“学以致用”是一切学科的最终目的,认识了生字就要会用,运用生字进行说话,正好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同时,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载体,适时地进行人文教育。通过分析家人的表情说话,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劳动,尊敬长辈的思想,注重了对小学生从小进行情感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识字教学反思_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3-08
语文教学的反思_语文教学反思03-09
语文一年级的教学反思03-04
一年级语文的教学反思03-04
精选一年级语文的教学反思07-09
一年级语文的教学反思03-04
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学反思_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3-08
语文的教学反思11-30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