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的教学反思

2021-02-19 教学反思

  比热容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从正面强攻——让学生在一个或数个课时做到真正理解比热容的意义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尤其在课改的环境下,新课程标准也没有要求做到这一点。因此采用迂回的'方式可能效果更好。那就是以实际需要为引导: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条件下,为什么有的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多,为什么有的物体就少?引导学生分析物体间可能存在的各种差异,对比这些差异,就可以较快地发现导致温度变化程度不同的原因(或因素)。这些因素不外就是质量、物质。因此需要有个物理量来表示后者的差异。这样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入比热容。然后再将比热容放在其他实例中,运用它去分析这些实例,证明其合理有效。通过这种渐进式的、潜移默化式的作用,学生在课标要求的范围内就能达到“理解”的程度。这时,他可能不能用语言完整来表达对比热容的理解,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比热容》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比热容教学反思04-19

《比热容》教学反思11-21

《比热容》的教学反思03-29

比热容教学反思09-01

比热容教学反思范文05-25

比热容教学反思(精选5篇)07-02

比热容教学反思三篇07-14

比热容教学反思(通用4篇)04-05

比热容教学反思(通用5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