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计算器》教学反思

2021-02-06 教学反思

  篇一:《认识计算器》教学反思

  1: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在设计教案之前,我对两个班的学生(30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只有2人未用过计算器,其他学生都会使用计算器。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拿计算器按按就会了,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及功能,教师做补充的环节,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价值与应用上。

  2:巧妙安排,体验计算器的好处。

  如何让学生体会用计算器的好处,我设计一个数目较大的计算(统计表求合计)。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学生有的用笔算,有的用计算器算,在汇报时对两种方法我都呈现其计算过程。能主动用计算器计算的学生选择计算工具的能力较强,很有成就感;而用竖式累加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正确计算也显示了其较强的计算能力。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自然发现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快捷、准确,为今后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做了有效的铺垫。

  3: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节课实践应用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有口算、笔算、简算、估算、计算器算,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计算方法。课堂设计较大胆,出示4个情景后让学生任选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内解决。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学生由于刚学完计算器,所以很多学生都选用计算器算。在汇报中,当有的学生指出第二题口算更好时,学生们恍然大悟。于是有的学生说第三题可以估算,第一题还可以用简便算法。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渗透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二:《认识计算器》教学反思

  《认识计算器》一课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电脑的入门课。在这之前,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显示器,什么叫主机……可以说这一节课的能否上好关系到以后学生对电脑是否感兴趣,是否愿意学。所以说,怎样把这节课上好,我费了很多心思。

  我想一年级的孩子一定愿意听故事,要通过一个故事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乐乐小朋友告诉我她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来到了一座宫殿门前,她刚要进去,门口把守的士兵对她说:“小朋友,这里是电脑王国,我们规定凡是来这里的人,必须认识我们电脑家族当中的主要成员,还要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乐乐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她向同学们求助。这时我就问同学们愿不愿意帮助乐乐小朋友?要想帮助她,必须先和电脑家族当中的主要成员交上朋友。

  引发了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在新授当中,我做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介绍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这些电脑主要组成部位的作用和特点。让学生听完自己总结。在课件当中,我采用图像、声音相结合的方式。在图像上,用到了卡通图像,学生在看到这些图像时,都瞪大了眼睛,非常好奇;但在听到了以儿童化、第一人称配音的声音时,又都听得非常认真。总结时,学生们都争先恐后,说得非常好。学生每总结出一个,我都贴一个板书,结合一年级学生认字不全的特点,在每个板书上都加了拼音。

  学生总结完以后,我做小结。然后告诉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电脑家族当中的主要成员了,现在我们可以帮助乐乐小朋友了。这一部分还是在课件中完成,乐乐小朋友从“智慧门”进入到电脑王国中,她每游玩一个地方都要回答一个问题,采取抢答的方式。通过抢答,看看谁是最乐于助人的小朋友。这样一来,不仅巩固了刚学过的知识,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

  当乐乐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已全部答对了这些问题时,电脑王国奖励给乐乐一些电脑部件,这时乐乐又问同学们了:“我怎么把它们组合成一台电脑啊?”我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也组合一台电脑啊?”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个小组组合得最快。这不仅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们团结协作的能力。

  最后,我问同学们,我们能用这台电脑干什么。让大家进行小组计论。这是结合实际生活,锻炼学生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这节结束了。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开阔了眼界,锻炼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这节课充分考虑到了一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在教学设计上力求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创设的情境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体现了新课改思想。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完以后总结,教师小结时,可以让学生看看身边的计算机每个组成部分都是什么样的。在课件中,介绍的不全,如键盘有白色的,还有彩色的;主机箱有立式的,还有卧式的;鼠标有三键式的,还有两键式的……这些教师在小结时,应该加以补充。否则学生可能以为这些部件就像课件中所看到的这样,没有其他的样子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避免出现这些情况,把课改的精神吃透,贯彻到教学当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篇三:《认识计算器》教学反思

  教材教学内容应与生活时代紧密联系,以动手配置一台电脑活动为主线,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发展观和知识观,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节教学,不宜采用抽象的术语,应以感性认识为主,采用体验学习、模拟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多种方法,通过实物接触、教学课件等直观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教师若能选择好时机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兴趣就会提高,因为包含着未知因素的新问题能刺激学生的认知冲突,能在学生中引起认识上的争论,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求知欲。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有目的地巧设问题,形成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造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紧张”,这是发展学生兴趣,加强学生思维的训练的一个好方法。在本节教学中,我利用猜谜游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去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

  二、师生讨论、讲授新知

  小组讨论进行学习活动,精彩,妙不可言,学生形成了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本人认为组织小组活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倡导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伙伴、促进者等多种角色,而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学生之间建立了良性的竞争与相互的人际关系。()尽量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心理气氛,充分理解、信任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独立个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条件,提供成功创造的机会,引导他们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合理评价。

  2、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行性和探究性。活动主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哪些内容需要小组活动,什么时候进行小组活动。

  三、课堂实践、设计虚拟购机方案

  本课以学生为中心,并设计虚拟购机方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实践操作设计,体验了成功,同时更大胆了表达了自已的想法,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本节课后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不足之处

  这堂课还存在不足的地方——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普遍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学生自学知识所用时间长短不一,他们的这种差异是由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在今后的备课环节,我将多多注意分层次教学有关的研究探索。“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信息技术课追求一种境界,我们的学生如果信息技术每天都在进步,那将是最美好的事情。老师要能在课堂的全程为学生营造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进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想投入、能融入课堂的学习,朝“我自信,我参与,我快乐,我成长”的方向发展。

【《认识计算器》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教学反思07-11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学反思05-26

《计算器应用》的教学反思12-02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反思01-07

《用计算器计算》的教学反思06-19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反思01-26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教学反思01-26

用计算器探究规律的教学反思12-21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反思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