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计算器探究规律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训练学生对键盘的熟悉程度吗?抑或是掌握计算的准确度?这节课应该怎样上?两节课的计算器教学已经结束,我却陷入了沉思。
上节课学生用计算器算出的`22222222×55555555的结果五花八门,我曾经提示:“你看,这么多的2和这么多的5相乘,能不能想个巧妙的办法,从简单的算式入手,尝试解决呢?”没想到,还真有几个孩子说出先从2×5=10开始,看能否找到积的排列规律!!
于是,有趣的算式出现了——
2×5=10
22×55=1210
222×555=123210
2222×5555=12343210……
“我好像发现规律了!”我听到几个孩子小声嘟囔着。
”积当中最大的数字就是两个因数的位数,然后再从大到小排列到0就行。“赵洪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不是特别准确,但是规律基本上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进行了总结:从1开始,因数是几位数就写到几,倒过来再写到1,最后加一个0。
”看来,计算器虽然有时候不能计算出像22222222×55555555的结果,但是我们可以运用计算的结果,找到积与积之间的排列规律,根据规律就可以写出结果了。当然,这个规律的探索还需要同学们掌握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再来试一试,好吗?“
…………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玩“得挺高兴,但是学生对于探索规律的推理问题还不够明晰——光注重积的表面的变化,并没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因此,个人认为,“用计算器探究规律”应该作为一节完整的课为学生呈现,而且重点应该在于引导学生探索出计算背后的本质规律,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要给学生充分经历观察、猜想、归纳和验证的时间,这样学生学到的才不只是结论,更是一种方法。
【用计算器探究规律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教学反思07-0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反思11-13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反思01-26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数学教学反思10-1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11-24
关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反思06-28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4篇04-2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个人反思08-26
《计算器应用》的教学反思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