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教学反思

2021-06-12 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下是近似数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

  近似数教学反思【1】

  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后,安排学习认识近似数,出现两幅情境图:(1)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2)新长镇有9992人,约是 10000人。从而自然引出1500是1506的近似数,10000是9992的近似数。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两组数的特点,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让学生们把自己个性化的想法说出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并引导学生讨论: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更容易记住?你还能举出近似数的例子吗?从而明确近似数与准确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加深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举出生活中的近似数,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课堂上,学生没有知识积累,这以前他们没接触过数字估算,根本不会估算,当然也不可能有不同的策略|||交流;当要求举生活中的近似数的例子时,学生没有生活积累,举不出生活中估算的例子,我觉得一是学生没有仔细观察生活,另外也是学生的估算经历少;在作业中,求近似数也是出现了不少问题,有的乱估,有的离准确数太远,还有一些学生不会做题,我觉得他们是没有找到做题的方法。

  估算就是推算出某数的大概数,即准确数的近似数。教学时重点强调,估算是没有唯一答案的,但在比较多个答案之后,让学生明白估算出的数要最接近于准确数。实践中我认为下列方法效果会好一些:

  1、如果所要估算的数最高位是百位就看个位。

  例如:506、217、428、734、962等就看个位,个位小于14的数就直接写0,十位、百位的数不变。如 734≈730,962≈960,如果个位是59的数,就在十位上加1,个位变0。如,506≈510、217≈220、428≈430。

  2、如果最高位是千位就看十位。

  十位是14就把十位和个位都写成0,百位、千位不变。例如:7046≈7000、 1837≈1800。如果十位是59就把十位、个位写成0,在百位上加1,千位再随百位变化而变化。例如:6080≈6100、9960≈10000。

  总之,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地渗透,需要教师每堂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当学生将估算内化成一种自觉意识,才会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

  近似数教学反思【2】

  近似数在教学过程中包括两个知识点,一是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二是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第一个知识点教学是首先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一个大数比如我们学校有多少名学生,学生都说不出准确的数,借此来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用一个准确的数来表达出一个事物的多少,这样就需要一个近似数来表示,引出近似数的概念.

  第二个知识点,近似数的求法上是重点,这是学生以前所没有接触过的,所以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借用例题来让学生重点体会到取近似值精确到哪一位上, 只要看它后一位数字,并且知道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小于5,保留部分就不变.如果被摄取部分的首位数大于5或等于5,就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加上1.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一个数的近似数是10万,这个数最大是多少,学生会写成99999,应该是1049999.这样的题目学生掌握不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四舍五入法."

  课后综合我的教学设计有如下感受:

  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尽管如此,教材的编排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有些教学内容难以展现出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教师应想方设法为抽象的教材内容选择、补充生活背景,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易于感受。通过提供富有生活气息的南京市小学的数量统计,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接着出示南京市在校小学生人数,引入近似数,让学生感知出大约的意义。让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区分出个体独有的特征。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使直观感受到的经验得以提升,进入学习数学化的过程。

  3、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四舍五入法只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采用的一个规则。当根据学生的体验刚刚揭示这一规则后,一个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质疑我有不同意见!986可以近似于990也可以近似于1000或980。多好的体验!多好的发现!多好的解释!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如果硬性地让其五入,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的确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于是我果断地肯定了这个学生的真实而又正确的体验,他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显然是受人尊重后的发自内心的喜悦。

  近似数教学反思【3】

  《近似数》一课是教学的难点,原因是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学生不熟悉。我在导入时就抓住生活:从我班的人数这个准确数引入新课。我认为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就要努力从学生身边挖掘素材,让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这堂课通过提供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例如:班级人数、学校人数、我们身边的一些数据,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判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来判断近似数的。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本课一开始在讲解准确数和近似数时,通过让学生比较一些数据,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些数据意义的不同,加深认识 准确数与近似数。

  3、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的学习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4、教学如何求近似数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通过独立的看一看,自己试一试,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给他们提供一个广阔思维的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数学中的一些规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中体会探究与发现带来的乐趣。虽然在课堂上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了,但是在作业中,求近似数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何让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求近似数,有何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我还在思考的问题。

  近似数教学反思【4】

  近似数是初中数学的一个微乎其微的知识点,但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对他们是否掌握至关重要,学没学好对学生以后的知识链接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现根据我对这一节的教学做一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抓住了教材的关键因素,全面理解教材,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给学生对应的设计一些题型,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自学和小组的讨论,对本节课进行全面的把握。另外,就是结合学生小学的基础,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最近新课,在认真的自学中了解新课,在系统的联系中,掌握新知,在激烈的讨论中 ,提高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有利因素,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得到知识,提高了能力,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二不足之处

  本节课虽然取得了成功,但是也暴漏了一些问题,一,教学细节突出不够,因为把大部分时间放给了学生,对于学习主动自觉的学生来说,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对学习不太自觉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却没学到什么东西,他们再跟着其他学生走。学生没有完全参与进去,对他们来说没有啥效果。(二)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能力,因为近似数是小学学习过的内容,我认为学生应该有比较深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四舍五入法保留没有过多的要求,但是在后来的展示过程中出现来很多的小问题,影响了学生的知识的掌握。

  (三)改进之处

  对于以上问题,显示出的不只是这一节的问题,而是平时的教学问题,我一定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即面向全体,又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知识基础,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课堂,都参与到学习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要注意学生的旧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的进行复习,让学生不至于脱离轨道,越来越差,对于基础差的学生适当的加强辅导,让他们稳步提高。

  近似数教学反思【5】

  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也已经接触到,不过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而本课的学习相对系统一些,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教材的编排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有些教学内容难以展现出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我想方设法为抽象的教材内容选择、补充生活背景,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易于感受。通过提供富有生活气息的四个城市小学生人数的统计表,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67人大约是几十人,四个城市小学生人数大约是多少万人,并谈谈理由。从学生用接近一词来表述理由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求近似数的方法教材里只提到用四舍五入法可以得到一个近似数,什么是四舍五入法大多数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很多孩子并不理解,于是我让他们从字面去理解,四舍什么意思?有哪几个数可以舍去?五入什么意思?有哪几个数可以进一?之后我在黑板上写了几个两位数,让学生观察思考要把这些数改写成整十数应是四舍还是五入,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四舍五入的含义,他们很快说出,情绪很高。在我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判断掌握了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两位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了,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研究如何求多位数的近似数。搞清楚把哪一位上的数四舍五入是教学的关键。我通过提问强调:⑴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把哪一位上的数四舍五入?⑵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把哪一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并适时提问:通过上面的两题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发现省略哪一位数后面的末数就是把哪一位后面的数四舍五入)

  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区分出个体独有的特征。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使直观感受到的经验得以提升,进入学习数学化的过程。

  数学是一门科学,具有科学的体系;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时,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数学又是一门艺术,具有艺术的魅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能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不但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可以得到意外的惊喜。让学生得到知识的经验,情感的体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近似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09-06

《近似数》教学反思10-10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07-01

《近似数》教学反思09-27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09-06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01-04

《近似数》教学反思01-04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09-06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