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0总复习“成长小档案”第二幅图,完成教科书P102第5、6题和P104~105“练习二十五”中第9~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牢固掌握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学生尺,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设问中揭示课题
1.情境中设问。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0“成长小档案”第二幅图。
师:说说它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角的初步认识)
师: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什么单位?这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有关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板书课题: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1.复习长度单位。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学情预设】多数学生能说出米和厘米。
师:有关米和厘米你们都知道些什么知识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1米=100厘米;可以量出线段的长度和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你们总结得真好!请同学们比画一下1米和1厘米有多长。
教师出示米尺,让学生上台来指一指1米。
请学生拿出自己的尺子,指一指1厘米。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刚才的1米和1厘米,接着睁开眼睛试着再比画一下1米和1厘米。能举出一些用米或厘米作单位的例子吗
【学情预设】橡皮长约4厘米,数学书宽约15厘米,我的身高是1米35厘米等。
师:请你试着填一填教科书P102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回忆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学生自由发言,在此基础上补充完善。之后通过比画、与尺子比较等活动,进一步体验米和厘米,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
2.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组成。
①请学生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将学生所画的角展示并进行评析。
(2)角的分类。
①课件出示下面的三个角。
②指名学生说出这三个角各是什么角,并说说判断方法。
(3)完成教科书P102第6题。
师:图形里有几个角哪几个角是直角
【学情预设】图形里有4个角,左边的2个角是直角。
师:请你们在图形中加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三个直角。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复习角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回顾梳理角的知识后辨别并数角,同时自主创造规定数目的直角。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升数学能力。
三、巩固中深化知识
1.完成教科书P104“练习二十五”第9题。
师:分别选择哪一个答案?为什么?
【学情预设】3个小题学生应该都能选择出正确答案。
练习完成后,可结合本题引导学生认识以“分”作为计量单位,有两种不同的意义:既是人民币的单位,也是时间的单位。
2.完成教科书P105“练习二十五”第10题。
(1)估测线段。
师:什么是线段估计图中这两条线段分别大约有多长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测,只要合理即可。
(2)动手验证。
师:请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测得对不对。
【学情预设】量线段时,学生的方法可能不一样,有的从0刻度开始,有的从其他刻度开始,只要量出正确长度就行,重在让学生体会“用厘米量”的`思想。
(3)补充:在作业纸上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3.完成教科书P105“练习二十五”第11题。
师:以给出的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和钝角。
在学生画的时候,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指正。
【学情预设】锐角和钝角学生都会画,画直角时可能不规范,教师要加强指导,同时注意展示开口在不同方向的各种角,以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丰富学生头脑中角的表象。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做到能轻轻松松学知识、做数学,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总结中畅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或体会?觉得哪些地方还有疑问?
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米厘米1米=100厘米画线段
角锐角直角钝角画角
教学反思
通过认真研究教科书,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科书做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精细化的处理,做到既尊重教科书,又注重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业设计
一、填一填。
回形针长( )厘米,铅笔比小刀长( )厘米。
2.20厘米+50厘米=( )厘米1米-30厘米=( )厘米
3、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杯子高约10( )。(2)元元身高1( )20( )。
(3)一只蜻蜓长约7( )。(4)一张课桌高约75( )。
4、右图中有( )条线段,( )个锐角,( )个直角,
( )个钝角。
参考答案
一、1.1 4 2.70 70
3、(1)厘米(2)米厘米(3)厘米(4)厘米
4.6 4 2 3
三、1.4(图略)2.略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2
预设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小朋友,今天我带来了我们数学界的一位好朋友,它是谁?(三角板)你怎么跟这个好朋友打招呼?(握手)握手时你有什么感觉?(尖尖的、有点疼…)让我来试试看,真的,它怎么会咬人?(角)原来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上就有角,你能找到吗?小朋友先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小朋友真棒,找到的角这么多。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展示角:老师也在一些物体上找到了角,那么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变成这样。(多媒体演示,将物体隐藏,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出示例1图)
(2)认识角:
①谁能说说角是什么样的吗?
先让学生拿出三角形,摸任意一个角,感受一下角是怎样的,再自由发言,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②学生任意摸摸身边的角,边摸边说角的各部分名称,从而巩固角的各部分名称。
③小结:原来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边讲边板演)
(3)判断角
角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族的成员,瞧,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小朋友,快帮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
()()
3、动手实践,感知角的大小。
(1)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纸,动动脑筋,看谁能用手中的纸折出一个角。(同桌交流)(投影学生折的角)
(2)认识角的大小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可以“活动”的角,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拉一拉角的两边。
①思考:怎样才能拉出一个大一点的角?怎样又能拉出一个小一点的角?(个别学生演示)
②小结: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师引导:原来角是有大小之分的,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系,张开的口大,这个角就大,张开的口小,这个角就小,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③比大小:老师也做了两个角,(多媒体出示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度不同的角),你们觉得老师做的怎么样?猜一猜哪个角大?究竟是怎样呢?
多媒体演示将两个角重合的过程,从而清楚地看出两个角同样大。
④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4、认真观察,体验画角。
(1)观察画角,多媒体演示画角程序,先画一点,再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2)模仿画角,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用手在桌面画角。
(3)动手画角,让每人动手画一个角。(展示学生作品,作出评价)
五、知识延伸:
我们今天认识角,请同学们回去仔细观察一下,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听说过哪里有角,明天跟老师或同学们分享一下,好吗?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04-02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范文04-02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范文08-24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案03-30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1-03
角初步认识教案06-21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案10-08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0-02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