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2-10-13 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歌行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写作背景介绍:

  东汉后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的本来价值。许多人生问题,成为人们探讨的目标。同时,人们也再度感慨人生短促。在对待人生的这一问题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以《西门行》为代表的及时行乐的消极态度;一种是以《长歌行》为代表的奋发有为、有所建树的积极态度。

  二、内容分析:

  诗的前四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x‰。阳春布德泽,万物生辉。

  以园中郁郁青青的葵花说起,阐述自然万物得益于春光普照而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呈现出一片旺盛的生机的道理,暗示青春年少的美好、难得。警示世人要珍惜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

  诗的五、六句:常恐秋节至,k‘n黄花叶衰。

  进一步从相反的一面指出自然万物由盛而衰、由生长而消亡、由少壮到老大的自然规律。指出即使长得再繁盛秀美的自然植物也终究逃不脱衰谢凋残的命运。这一句暗示了自然规律中盛衰更替的不可脱逃,并进而提醒了人的一生也有少壮老衰的变化过程。警示世人要珍惜年华,把握现在。

  诗的七、八句: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

  以反问的形式,用百川归海,不可倒流的自然启示,更深一层指出植物虽会由盛而衰,却仍能周而复始,而人生却不能死而复生的道理。暗示了人生的不可逆转,时光的不可倒流,青春的不能复返。进而更深刻地警示世人要珍惜光阴。

  诗的最后两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水到渠成点出诗歌的主旨所在:告诫人们不可蹉跎岁月,虚度年华,而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相关知识:《明日歌》、《论语》

  《长歌行》课堂实录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问题的提出

  本题目是在品味《长歌行》所表现的意境基础上,运用吟诗、画诗、唱诗、改诗、舞诗、演诗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探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从艺术的角度表现这首诗的情感。

  二、要求

  1、揣摩《长歌行》的情感,有感情地吟诵,探讨在声调上的表现力,可以集体或个人各种形式吟诵。

  2、根据《长歌行》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作画,可以是单幅,也可以画成多幅。

  3、选用熟知的乐曲为《长歌行》配乐,演唱这首诗。

  4、根据《长歌行》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改写成记叙文、童话等其他体裁文章。

  5、编排舞蹈动作,表现《长歌行》的意境。

  6、将自己的理解、感悟融入表演中,进行《长歌行》的表演。

  7、确定活动的组织形式,每小组几人,再按任务分派任务,每组完成1-6项的数项内容,也可共同创编所有作品。分组创编,再合成。

  课堂实录:

  一、导入,揭示活动主题。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祖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诗就是我国文化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篇——《长歌行》。

  多种形式朗读这首古诗

  师:先人常常为诗配画表现诗的'意境,今天,老师想让大家用更多,更新颖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这首诗,你们有信心做好吗?

  生:有(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各个神情激动)

  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今天这节课的任务。(分发任务条,小组了解有哪些任务,交流)这些形式中有我们做过的,也有没有做过的演诗、唱诗,你们要开动脑筋好好准备呦!最后展示之后,老师要为各组打分,评选出明日的“希望之星”。有问题吗?

  生:没有!

  二、学生小组活动

  小组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决定选择几种表现形式来准备展示。小组同学讨论用什么曲调来演唱这首诗,由谁来进行表演编排等等,开始了积极地排练。教师做巡回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三、活动展示

  师:刚才老师看到了大家都在积极地准备,相信大家的展示一定很精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生:是的,老师我们组先来展示。(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要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

  师:这一组的同学都在举手,让她们先来吧!

  生:同学们,我们学习古诗总是老套路,今天我们进行了改革。这里有歌有舞,真是一片诗情画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学生用黄梅戏的曲调来唱这首诗,也别有一番风味。

  表演的情境是古人好友三人一起吟诗,发现露珠易逝等自然现象,对出这首《长歌行》。

  吟诗的同学模仿古人吟诗的样子,踱步吟诗,深深理解诗中的含义,不禁长叹一声。

  师:你觉得刚才的同学表现得怎么样啊?

  生:老师,我觉得刚才他们模仿诗人吟诗的样子很好,就像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古人吟诗一样呢!

  生:是啊,老师,他们吟的是挺好的,但是我还觉得他们改用黄梅戏的曲调演唱这首诗,想法很好啊。我只想到了用流行歌曲的曲调来唱,他们比我想得好。

  师:确实都是很棒的,老师迫不及待地想欣赏其他组同学的展示呢!

  生:我用线条勾勒出了这首诗的意境,选择的是用四幅图,第一幅展现了朝露易逝,第二幅表现的是树木到了秋天就枯萎了,第三幅表现的是百川归海,第四幅是诗人看到、想到这些容易流逝的事物,不禁深有感触。在颜色搭配上我才用灰色调,这样更能将诗人那种对时间易逝,要好好地珍惜光阴的心情表达出来。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充分肯定了这组同学的绘画。

  师:这一组同学真是表现得不错,同学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组展示:第二组选择的是他们认为最好的一项——唱诗作为展示的内容。他们选用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调,获得了成功,而且站好了队形,分为了男女两个声部进行演唱。

  第三组有四个小组进行了综合汇编,他们表演组的同学的表演迎来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将诗改为了课本剧:一个小男孩不好好学习,整天玩玩乐乐荒废了学业,几十年过去了,小男孩长大了,可是他一事无成,不禁感慨万千。他突然患上了绝症,在临死之前教育子女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不要像他一般后悔莫及。虽然他没有说完,但是子女们为他补充上了最后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四、总结、评价

  师:看到大家的表演,我真是很激动。大家真是各个有才华。张笑这一组同学不仅会唱,还会跳,不仅会吟,还会演,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第二组同学的展示内容经过他们的精心准备,也同样精彩,也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表演组的同学表演得真是太好了,他们用更新的形式演绎这首诗,让我们送他们每一个同学一颗“希望之星”。

  师给各组打分

  师:今天,我们用很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诠释着这首《长歌行》,每一位同学的才华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其实,我们不必墨守成规,不必循规蹈矩,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拥有这种创新精神,永远跳动着智慧的火花,托起明天的太阳。

  《长歌行》导学提纲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2、反复品读古诗,品析诗歌借物喻人的艺术手法,理解全诗主旨。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相关链接】

  “乐府”作为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武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字数五七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第六单元将学习杜甫的《兵车行》。

  【写作背景】

  东汉后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的本来价值。许多人生问题,成为人们探讨的目标。同时,人们也再度感慨人生短促。在对待人生的这一问题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以《西门行》为代表的及时行乐的消极态度;一种是以《长歌行》为代表的奋发有为、有所建树的积极态度。

  【自主探究】

  一、了解感知

  1、大声朗读两遍诗歌,注意字音和节奏。

  2、听读录音,听准字音和节奏,并把节奏划在书上。

  3、默读诗歌,结合注释和背景资料,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所展现的画面。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葵:晞:

  翻译: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布德泽:

  翻译:

【长歌行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口技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13

推敲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13

鲁教版语文《雪孩子》 教案06-20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06-27

信客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9-30

鲁教版《社戏》教案07-14

鲁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教案08-30

桥之美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9-30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社戏》的教学设计12-14

《长歌行》语文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