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案

时间:2022-12-15 14:11:19 教案 我要投稿

《狐假虎威》教案(通用2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狐假虎威》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狐假虎威》教案 篇1

  本课《狐假虎威》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四册第八课。本节课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实现自主学习。

  一、运用课件创设最佳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良好氛围。使师生,生生关系没有距离感,畏惧感,大家都无拘无束,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时通过课件的演示,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

  1、根据教材特点,导入部分,请学生欣赏狐狸和老虎的图片,感受其力量对比的悬殊

  课件把多媒体的一系列元素包括图片,文本优化组合成一幅科学、准确、美观、丰富多样的景观画面,使学生大有身临其境之感,为下面的学习开拓了空间。

  2、探索认知部分,利用多媒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画面,理解词语,合作自学,感情朗读,想象表演等各种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自我探索的基础上自由组合,分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协作精神。

  3、巩固总结部分,利用多媒体设疑提问,引出成语狐假虎威的意义。

  二、教给学法,实现自主合作学习

  自主发展,主要考虑学生的内在因素,新课程目标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学,自由组合,运用学法,合作探究,自主选择题目练习和表达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另外在教学中还努力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将语文知识转向想象表演,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对话,通过内化、理解、想象转化到语言的表述,肢体的行为,学生兴趣盎然,热情高涨,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教 学 过 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则成语故事。

  (出示图片)大家看看这只动物是什么?(老虎)再来看看这只。(出示狐狸图片)这两只动物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吗?(一只凶猛,一只可爱。)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两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初步释题

  1、谁来读读这个成语。(指名读题)

  2、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请大家打开书本,小声的读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这个成语的意思?划一划。

  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3)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

  4、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三、学习第一节

  过渡:狐狸能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可真够狡猾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是怎么开始的。(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读完这一节,你觉得狐狸怎么样?

  (生:我觉得狐狸挺厉害的,他跑起来特别快。)你从哪儿读懂的?

  (生读文: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逃得还不够快。你能再“窜”快些吗?

  (生再朗读这一句。)哪位小朋友也觉得狐狸跑得特别快,来读一读?(再指名读。) 哪位小朋友来表演一下?(让一位学生表演“窜”)

  3、狐狸逃得可真快,真的很厉害。可是老虎更厉害,为什么这么说?

  (生:狐狸虽然跑得快,但最后还是被老虎抓住了。)

  师:你说得不错,来,把书上的句子读一读,让大家一起来看看老虎的凶猛、厉害。

  (生读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师:老师也觉得老虎威风凛凛的,想来读一读。故意将“逮”读成“捉”。引导学生体会用“逮”更能表现老虎的威猛。

  师:发现咱们班的男生就像一只只小老虎,挺威风的,请男生一起读好这句话!(男生齐读)

  师: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来,我们一起读好第一小节。(生齐读第一节)

  四、精读2——5小节。

  1、 过渡:威风凛凛的老虎逮住了狐狸,正想着饱餐一顿。可万万没想到,又会亲自把到嘴的食物放掉,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桌两个人分角色读读2——5小节,试试能不能读懂,能不能读好?

  2、 同桌分角色朗读。

  3、 指名一组同桌读。

  4、哎呀,老虎居然松开了爪子,他怎么了?(被狐狸蒙住了)蒙是什么意思?(骗)

  5、狐狸怎么把老虎蒙住的呀?刚开始它说了什么话?(你敢吃我?)

  师(多媒体出示句子)狐狸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

  师:狐狸问这话时,做了什么动作?(眼珠子骨碌一转) 谁能来表演一下? (看着表演的学生)这是在干什么?(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

  6、谁能学学狐狸扯着嗓子说话的样子?(指名表情朗读)

  (评价)声音太轻,蒙不住老虎,在想一点?(生再试读)

  (情不自禁地)为什么不敢?瞧,老虎开始上当了哦!(再指名读)

  (评价)你这样理直气壮,准能蒙住老虎,你真够狡猾的!

  7、听狐狸这么一问,老虎是什么反应?(老虎一愣)一愣是什么意思 ?(呆了一下)

  哦,只是一愣?老虎还没有完全上当呢,狡猾的狐狸继续编造谎言,师读文——“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大家来猜一猜,狐狸说这些话时语气会怎样,表情又会怎样?(不再紧张,有点得意了……)

  8、来比比,谁演的狐狸最狡猾,能蒙住老虎?(指名表情朗读第四节)

  9、 再指名一组同桌分角色朗读2——5小节。

  五精读6——8小节。

  1、过渡:狡猾的狐狸用谎言蒙住了老虎,他得逞了,这下更得意了,他摇了摇尾巴对老虎说……

  2、 引读第6节。

  3、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出示图片),现在你看到走在前面的狐狸怎么样?跟在后面的老虎呢?

  师相机出示板书: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师指名朗读。(评:读得真好,读出了狐狸和老虎各自的神态、动作。)

  4、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出示“纳闷”,读,是什么意思?(奇怪)奇怪的是什么?(和往常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书上没有,你知道吗?(生讨论)而今天它却大不一样所以感到很纳闷。后来小动物为什么撒腿就跑呢?看到老虎呢?(出示图片)可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会怎么想呢? 看来,老虎是真的被狐狸的谎言蒙住了!

  5、现在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其他的小朋友当评委。各位评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6、下面请五位扮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的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8、问;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些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继续表演,小动物看到了老虎就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9、问:(鹿)你为什么跑,怕谁呀?

  10、请学生进行评价。

  11、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一些词都明白了。小朋友再读的时候一定会读的特别有感情。大家读。(学生读课文)

  12、齐读最后一节。(学生读)

  13、小结:老虎错误地认为狐狸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管理百兽的,小动物们都怕他。可小朋友是很明白,原来……(小动物们是害怕狐狸身后的老虎。)

  六、讲读第9节。

  1、引读第9节。(师板书借着威风)

  2、这就是“狐假虎威”!(师完成板书)

  3、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的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们喜欢狐狸吗?(生讨论)

  师: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战胜他们,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大家记得《狐狸与乌鸦》这课吗?能说那只狐狸聪明吗?(新旧联系,巧妙迁移,对比理解。)

  七、总结: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八、作业:续写《狐假虎威》,展开想象,如果狐狸下一次又遇到了老虎,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会有哪些对话?结果会怎样?不少于100字。

  《狐假虎威》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会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老虎、狐狸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课题

  师:在茂密的森林里,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

  过去,把狐狸逮住了。(出示插图一)

  想一想,狐狸会被老虎吃了吗?(指名说)

  书上是怎样写的,请小朋友读读课文2—5小节。(生自由读2—5小节)

  二、学习课文2—5小节

  1、狐狸被老虎吃了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狡猾)

  2、再读2—5小节,用笔划出表示狐狸狡猾的词和句子。(学生读书,划词)

  3、指名说(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说、狐狸说的话)

  (卡片出示词和句子)

  (1)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是在干什么?(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谁能来表

  演一下?大家一起表演。

  (2)怎样说才是扯着嗓子说?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说?(为了让老虎害怕)

  (3)师领读两个词语(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4、狐狸扯着嗓子说了几次话?(两次)

  (1)第一次说了什么?(卡片出示:你敢吃我?)

  ①狐狸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

  谁来学着狐狸说一说?(指名读,师评价)

  ②听狐狸这么一问,老虎是什么反应?(老虎一愣)老虎怎么说?(卡片出示:为什么不敢?)

  谁能一边说一边做动作?(指名表演)

  ③老虎一愣,说明什么?(老虎开始上当了。)

  ④哪两个小朋友愿意读狐狸和老虎的第一次对话?(指名读)

  (男女生分角色读。)

  (2)老虎还没有完全上当呢,狡猾的狐狸继续编造谎言,狐狸怎么说?(出示卡片: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有几句话?最后一句是什么标点?(!)

  大家来猜一猜,狐狸说这些话时语气会怎样,表情又会怎样?(不再紧张,有点得意了……)

  来比比,谁演的狐狸最狡猾,能蒙住老虎?(指名表情朗读第四节)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这个“蒙”字是什么意思?(骗)这时,老虎心里在想些什么?

  它相信狐狸的话吗?(有点相信,又有点不相信,这就叫做“半信半疑”,出示成语词卡朗读后贴于黑板。)

  5、分角色朗读2——5小节。(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三、学习课文6—8小节

  1、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狐狸摇了摇尾巴又想了个鬼主意,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后找到第六自然段读一读。

  指名读: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示小黑板: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2、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请大家读读课文7-8自然段,用笔划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语。(学生读书,划词)

  现在你看到走在前面的狐狸怎么样?跟在后面的老虎呢?(学生回答后出示卡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分别贴在狐狸和老虎的图下)

  3、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齐读,做动作。

  4、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齐读,做动作。

  5、分组读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做动作。

  6、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纳闷”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纳闷?(因为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子?(鬼头鬼脑)

  7、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指导读这句话:睁大眼睛,显出害怕的样子。)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出示插图)

  8、小朋友,森林中的百兽到底是被谁吓跑的呢?百兽们怕的是谁?

  9、第八小节怎样读?(指名读)

  10、师引读7—8小节

  11、表演7—8小节

  12、采访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怎么想的?(原来狐狸说的是真的。)

  采访狐狸: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怎么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1、老虎被真的被蒙住了,受骗了,谁来告诉它真相。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老虎说两句。

  2、课文是怎样写的?(出示: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背景:威风凛凛的老虎图)齐读

  3、这句话概括成一个成语就是“狐假虎威”,(板书)理解“假”,即“借着”。

  4、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五、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学完了这一课,你想对狐狸说什么?想对老虎说什么?

  六、作业:

  1、选用黑板上的成语造句。

  2、回家把《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狐假虎威》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表演课文情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成语词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题。

  2、一读题你就知道本文的主人公是谁?(板书:老虎狐狸)老虎什么样从课题也能了解一二。

  3、显示的威风凛凛的老虎图。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说说这是只什么样的老虎?这只老虎正在找食吃,狐狸和它发生了什么呢?故事开始了,显示: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背景为老虎逮狐图)

  2、指导朗读:抓住“窜、扑、逮”配以动作,读出狐狸逃的快,老虎更凶猛。

  3、学生朗读。

  三、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1、老虎的爪子压住狐狸时,狐狸在想什么呢?

  2、狐狸就这么眼珠子骨碌一转(指名动作),转眼间你们说到的它全想到了。于是有了狐狸和老虎的一番对话,自由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想想该怎样读好对话。

  3、指名两生扮演老虎和狐狸,师生配合朗读。

  4、评议刚才两生的朗读,从教师所读的提示语中找到评议的标准。狐狸:“扯着嗓子”朗读时喉咙拉开,声音大、响;老虎“一愣”读出不明白的样子。

  5、同桌直接对话,把提示语变成动作朗读。

  6、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7、老虎被蒙住了,这个“蒙”字是什么意思?板书:骗

  四、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老虎被蒙住了,它相信狐狸的话吗?学生辩论。

  2、有点相信,又有点不相信,这就叫做“半信半疑”,出示成语词卡朗读后贴于黑板。

  3、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狐狸摇了摇尾巴又想了个鬼主意,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后找到第六自然段读一读。

  4、课文第七至第八自然段就写了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仔细读,呆会我们还要演一演呢。

  5、显示第七自然段: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背景:老虎跟在狐狸后面图)

  6、说说狐狸、老虎当时的样子。出示词卡:“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东张西望”朗读,并帖于黑板。

  7、第八自然段中还有一个描写狐狸的样子的,你能找到吗?出示:大摇打摆,朗读。

  8、请生分别做老虎和狐狸当时的样子,学生学以致用用上刚才所学的成语形容。

  9、让我们来演一演老虎跟着狐狸在百兽面前走一趟的情景。

  10、(学生各自戴上自己制作的头饰)教师根据头饰指名老虎、狐狸以及野猪、刺猬、兔子、梅花鹿等百兽上台,其余学生争做导演告诉演员应该怎么表演。如:谁在前,谁在后?百兽在哪?见到狐狸和老虎后应该怎么表演等等。

  11、一生朗读课文第七至第八自然段,演员表演。

  12、表演后评议,再表演。

  13、显示百兽吓跑图:当老虎看到野兽全部吓跑时会怎么想呢?

  五、学习第九自然段

  1、老虎被真的被蒙住了,受骗了,谁来告诉它真相。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老虎说两句。

  2、显示: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背景:威风凛凛的老虎图)

  3、这句话概括成成语就是“狐假虎威”,理解“假”,即“借着”。

  4、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六、欣赏短片《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2、丰富词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角色特征,感受经典成语故事的魅力。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头饰。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虎之威”和“狐之猾”。

  【活动难点】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狐之猾”,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活动过程】

  一、出示“狐”和“虎”,谈话导入课题。

  “你能用一个词说说对狐狸和老虎的感觉吗?”

  “森林里的小动物害怕狐狸还是老虎?”

  二、完整讲述,幼儿倾听,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小动物到底害怕谁?老虎认为小动物害怕谁?”

  三、播放课件,分段讲述,理解感受角色特征。

  1、“狐狸被老虎逮住了感到怎么样?”

  2、“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喊?”

  3、“狐狸和老虎走起路来什么样?”

  幼儿分角色表演。

  四、梳理线索,引出题目,理解“狐假虎威”的本意。

  狐狸:害怕—谎言—神气活现—得逞

  老虎:凶猛—蒙住—半信半疑—上当

  五、、配乐讲述,发表看法,引导健康的价值取向。

  “你认为故事中的狐狸是狡猾的还是聪明的?为什么?”

  六、借助“申公豹”,理解寓意,激发对成语故事的兴趣。

  “申公豹借着谁的威风吓唬谁?”

  “狐假虎威”是一个成语故事,类似的成语故事你还知道什么?

  附故事: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它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噌”,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一把就逮住了狐狸,“哈哈,我可以美餐一顿了!”

  狐狸害怕极了,它眼珠骨碌一转,嗯,有办法了!狐狸扯着嗓子喊:“你敢吃我?”“嗯?不敢?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所有的小动物,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难道它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松了口气,摇了摇尾巴,说:“你要是不相信,我就带你到动物们面前走一趟,保证它们见了我,没有一个不赶紧逃命的,到时候让你看看我有多威风!”

  狐狸真有那么大的威风?老虎不太相信,可是,看着狐狸的神气劲儿,又有点相信。

  于是,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看到老虎上当了,狐狸心里得意极了。它摇头摆尾,神气活现;老虎呢,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小动物们真的会害怕狐狸吗?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狐狸今天怎么这么神气,这么威风啊!”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快逃命啊!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吓跑的。

  《狐假虎威》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1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的狡猾,老虎的威风,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4、指导书写“食、眼”生字。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并能灵活应用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

  教学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课采用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辅助,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

  五、教学准备:头饰、相关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动物朋友,谁想和他们打个招呼,一起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它们之间的故事。来,一起读课题(知道停顿处)。

  二、整体感知

  1、想读读这个故事吗?请同学翻到97页,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这个故事,并想一想这个故事讲了什么,谁能用文章中的一句话将这个故事概括出来,找到了用笔划一划。(读完的同学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这句话用一个词语概括就是:狐假虎威

  “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借)

  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

  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齐读)你发现了什么?(第一排是描写老虎,第二排是描写狐狸,第三排是描写百兽。)我们再来合作读一读,老师读动物,学生读与动物有关的词语。

  4、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故事内容讲给大家听?看能不能用上刚刚的词语。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三、精读课文。

  《狐假虎威》的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谁来读?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1)老虎和狐狸谁更厉害?你从哪看出来的呢?(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贴图片:大家怕不怕它?头带王字,高大威猛,森林之王,多么的威猛啊!)板书:威猛(“微”用红色粉笔写)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了它的凶猛呢?多么凶猛的老虎啊,你能读一读吗?

  这时“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回答“跑”。师问:为什么不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逃跑)

  字典真是我们的好老师,有了它的帮助,小朋友一下子就理解了“窜“的意思。那么老虎来了,狐狸为什么要逃跑呢?(紧张,害怕)你来紧张的读一读,你来害怕的读一读。

  2、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但它才不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呢,于是,它想出了一个坏主意。大家自己读读2~6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板书:(狡猾)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狐狸的狡猾呢?(结合指导读词、读句)

  (1)“眼珠子骨碌碌一转”“骨碌碌”是什么意,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请其中一个做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狐狸眼睛骨碌一转。)这就是“骨碌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注意,在想点子)

  (2)“扯着嗓子”“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拉”

  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把喉咙拉长)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呢?(故意装得很凶,想吓到老虎,给自己壮胆,让老虎不敢吃它)。

  请你来帮狐狸吓吓老虎,看你能不能吓住它。(学生读)

  老虎有没有被吓住呢?(有点吓住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老虎一愣)为什么“一愣”?(老虎觉得很奇怪。)(指导读。)

  (3)“老天爷派我来……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狐狸看到老虎一愣,更是计上心头,狐狸对老虎说了什么?(展示句子)

  这段话有点难读,要读好它我们先要看看最后的标点符号是(!)读的时候,语气要强烈。长句子我们要抓好停顿点,老师还给大家一个提示语。能读好了吗?自己试一试。(练读,范读,指名读)

  (4)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你的话我才不信!

  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学生接不出来的老师评价:这只狐狸还不够狡猾哦。学生接出来:你比书上的狐狸还狡猾。)

  (5)分角色朗读:还想读吗?谁愿意当老虎,狐狸(配上表情,动作。同桌练习、请同学读,全班合作读)

  四、学习生字:

  老虎正在寻找食物,逮住了一只狐狸,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想到了办法,就有了我们狐假虎威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字。

  食眼(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有哪些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

  强调:“食”是一点,“眼”是一捺。用红色粉笔标记)。

  五、小结:(展示两幅图片)下节课我们就跟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总结板书)看狡猾的狐狸是如何在森林中借着老虎的威风,达到“狐假虎威”的目的的。

  《狐假虎威》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正确地表达文章蕴含的感情

  2、掌握一些文言字词

  3、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学重点:传情达意地朗读,读出狐狸的狡猾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寓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成语故事两则》,请同学来说说: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是成语?

  小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它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容。

  今天我们所学成语故事的主人是两只动物。(贴画)一只是狐狸,另一只是老虎。

  2、在大家的印象中有没有关于这两种动物的成语呢?比如说“如虎添翼”,谁能说出它的意思?(同学说成语)

  3、根据我们刚才找到的成语,请结合对这两种动物的印象,分别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它们的特点

  老虎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凶猛)

  狐狸呢?(狡猾)

  4、今天我们所要学的是《狐假虎威》

  “假”是什么意思?借

  “威”是什么意思?威风

  知道这个故事的同学请举手。谁能说说这个故事?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的原文,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做到传情达意地朗读古文

  二、朗读

  1、朗读首先要做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请大家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看看,有没有读不准的地字及不清楚的解释。

  有没有?谢老师来考考大家!

  长百兽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虎以为然畏

  2、散读,做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

  3、齐读

  三、分析

  大家都已经能做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但要传情达意的朗读还要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起因

  文中那个句子写出了故事的起因?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1、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抓住关键字词就能把意思说出来)

  2、你猜想一下,此时的老虎和狐狸各自的心情如何?

  老虎:凶狠、得意

  狐狸:害怕、紧张

  3、怎样才能读出老虎的凶狠得意?关键词语应读重音

  哪些词语?求、得、食

  如果加上些停顿,就显得更加抑扬顿挫了

  范读、小组读、齐读

  (二)结果

  1、文中哪个句子交代了故事的结果?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请同学用现代文说出它的意思

  2、我们常说思想是指导行动的,老虎之所以这样做,它心里在想什么?

  认为狐狸是对的

  老虎不知其中的奥秘,还蒙在鼓里,朗读时要读出;老虎的糊里糊涂,语速如何?

  慢

  范读。齐读

  “兽见之皆走”走是“跑”的意思。为什么要跑?

  害怕

  “跑“是慢慢的吗?不是,逃命自然越快越好,所以语速应怎样?

  快、急切

  现在老师来做这只傻老虎,同学们扮百兽(范读)

  男同学扮演老虎。女同学扮演百兽,朗读

  (三)议论

  老虎被蒙在鼓里,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文中有没有旁观者一语道破天机的语句?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翻译句子

  2、从“不知”、“以为”可看出老虎上当了。百兽事实上是畏惧老虎,假相是畏惧狐狸,所以这是问题的关键。“畏己”“畏狐”应该读重音,加以突出。而且,它是文章的结束语,应该读得慢,降抑调

  3、范读,小组读,齐读

  (四)经过

  以凶猛著称的老虎怎么会被一只小小的狐狸牵着鼻子走呢?其中的奥秘就在于过程中狐狸的一番花言巧语。以句号和问号为界,狐狸一共说了几句话?三句

  1、我们先来看第一句子无敢食我也。”

  A、请一位同学翻译

  B、我们前面说过狐狸被老虎抓住时很害怕,它为什么敢说这样的话?是他的胆子很大吗?不是,它是假装镇定。虽心里十分慌张,但语言坚决肯定,所以朗读时应重点突出“无敢”

  C、范读,分读

  2、光凭这一句话,老虎会相信它吗?显然不够,所以狐狸滔滔不绝的说出了它的理由。

  A、它的理由是什么呢?请用现代文把这个理由说出来

  B、狐狸找到了谁做靠山?天帝

  那么狐狸肯定要在老虎面前突出自己的靠山,强调自己的位置,还要突出后果的严重性。“天帝”“长百兽”应读重音,语气要傲慢些。

  范读

  C、此时此刻的老虎已经被狐狸的傲慢和天帝的威望弄得晕头转向了,但它毕竟是百兽之王。从狐狸后半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老虎此时已由完全不信到了半信半疑。狡猾的狐狸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它,使出自己的杀手锏:口说无凭,实践证明。狐狸的方案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第三句

  3、

  A、请学生翻译

  B、狐狸的方案中哪些词语突出了狐狸的狡猾?

  “先行”“随后”

  所以这两个词语要读重音

  C、狐狸不但提出了方案,还预言了结果。是哪个句子?翻译

  D、这是一个反问句,请同学把它改成陈述句,比较反问句和陈述句在语气上有何不同?

  反问句语气更强烈、肯定

  E、狐狸的反问充分表现出这时它已经由开始的恐慌变得十分自信了,它的花言巧语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

  4、根据幻灯片传情达意地散读、互读

  5、看图一起朗读

  四、总结

  1、这是一则成语故事,也是一则寓言故事,狐狸不但捡回一条小命,还借老虎的威风在百兽面前显耀了一番,所以我们现在常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什么呢?

  2、了这个故事后,你对开始下的定义有没有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呢?

  在这个故事中,老虎有凶猛的一面,也有愚蠢的一面。狐狸虽狡猾,但也有可取之处,它急中生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正体现了它的聪明。

  3、最后请大家谈谈上了这堂课的收获或体会

  A、朗读古文要主义重音、语调、停顿,做到传情达意

  B、我们不能像愚蠢的老虎那样上当受骗,要学会识别别人的阴谋。

  C、我们要学习狐狸的聪明机智,但不能利用花言巧语欺骗别人,更不能仗势欺人

  五、作业: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可参考:

  (1)老虎俯首称臣了

  (2)百兽揭露狐狸的诡计

  (3)老虎明白受骗了

  六、板书

  成语故事两则

  狐(贴画)假虎(贴画)威

  借威风

  狡猾凶猛

  聪明愚蠢

  《狐假虎威》教案 篇7

  教学理论依据

  《狐假虎威》是一则久经传承、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它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幼儿感受成语故事的魅力呢?

  首先,我对教材中的故事进行了删减修改,精炼语言,抓住故事发展的两条线索即角色的心理变化,层层推进。狐狸从害怕—谎言—神气活现—得逞;老虎从凶猛—蒙住—半信半疑—上当。从而更加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虎之威”和“狐之猾”。

  从完整语言、整合教育、活动教育的观念出发,遵循《纲要》对语言教育“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引导幼儿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的要求,教学中紧紧围绕两条线索,通过讲述倾听—梳理讨论—角色表演—配乐讲述,引导幼儿感受角色的心理变化,理解寓意。对狐狸的角色特征的讨论,既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也引导健康的价值取向。最后,借助申公豹,进一步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

  教学策略

  1、运用动画,形象刻画“虎之威”和“狐之猾”。

  借助多媒体动画来表现老虎一把逮住狐狸的凶猛、“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的狐狸和“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老虎,形象生动,从而帮助幼儿充分理解角色的心理。

  2、设问引思,充分理解“虎之威”和“狐之猾”。

  “老虎一把逮住了狐狸,狐狸感到怎么样?”

  “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喊?”

  “小动物到底害怕狐狸还是老虎?老虎觉得小动物害怕谁?”

  层层设问,引领幼儿围绕主题,积极思考,理解“虎之威”和“狐之猾”。

  3、置身情境,感受表现“虎之威”和“狐之猾”。

  “狐狸,你的心里在想什么?”

  “老虎,你东张西望在看什么?”

  “小鹿、小兔,你们为什么跑啊?到底害怕谁啊?”

  将幼儿置于情境,融入角色,他们想说,敢说,会说,乐说;角色表演,配乐讲述,他们设身处地用语言、动作、神态演绎着对角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2、丰富词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角色特征,感受经典成语故事的魅力。

  教学准备

  课件、音乐、头饰。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虎之威”和“狐之猾”。

  教学难点

  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狐之猾”,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教学过程

  1、出示“狐”和“虎”,谈话导入课题。

  “你能用一个词说说对狐狸和老虎的感觉吗?”

  “森林里的小动物害怕狐狸还是老虎?”

  2、完整讲述,幼儿倾听,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小动物到底害怕谁?老虎认为小动物害怕谁?”

  3、播放课件,分段讲述,理解感受角色特征。

  (1)“狐狸被老虎逮住了感到怎么样?”

  (2)“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喊?”

  (3)“狐狸和老虎走起路来什么样?”

  幼儿分角色表演。

  4、梳理线索,引出题目,理解“狐假虎威”的本意。

  狐狸:害怕—谎言—神气活现—得逞

  老虎:凶猛—蒙住—半信半疑—上当

  5、配乐讲述,发表看法,引导健康的价值取向。

  “你认为故事中的狐狸是狡猾的还是聪明的?为什么?”

  6、借助“申公豹”,理解寓意,激发对成语故事的兴趣。

  “申公豹借着谁的威风吓唬谁?”

  “狐假虎威”是一个成语故事,类似的成语故事你还知道什么?

  附:改编故事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它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噌”,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一把就逮住了狐狸,“哈哈,我可以美餐一顿了!”

  狐狸害怕极了,它眼珠骨碌一转,嗯,有办法了!狐狸扯着嗓子喊:“你敢吃我?”“嗯?不敢?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所有的小动物,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难道它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松了口气,摇了摇尾巴,说:“你要是不相信,我就带你到动物们面前走一趟,保证它们见了我,没有一个不赶紧逃命的,到时候让你看看我有多威风!”

  狐狸真有那么大的威风?老虎不太相信,可是,看着狐狸的神气劲儿,又有点相信。

  于是,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看到老虎上当了,狐狸心里得意极了。它摇头摆尾,神气活现;老虎呢,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小动物们真的会害怕狐狸吗?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狐狸今天怎么这么神气,这么威风啊!”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快逃命啊!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吓跑的。

  《狐假虎威》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比较生动地讲述故事。

  2、体会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狐狸、老虎图片和动画故事及录音带。

  2、《语言》下。

  活动过程:

  一、说说狐狸和老虎

  ——教师出示狐狸和老虎图片,引出教育活动内容。

  ——引导幼儿说说狐狸和老虎的外形及其他方面的特征。如:狐狸很狡猾,老虎很凶猛是兽中之王等。

  二、听听它们的故事——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请幼儿倾听。

  ——播放动画故事请幼儿欣赏。

  三、想想其中的道理

  ——指导幼儿阅读画册,练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

  ——请幼儿讨论:小动物们是被狐狸吓跑的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思考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小动物们的道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教育在于促进幼儿音乐表演技能的提升,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例如: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幼儿学习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对话一共有五句,每句都是诗歌体裁,语言简练而概括,幼儿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为此,我运用了引导幼儿联想回顾、有意倾听、图文匹配的方法,使幼儿主动积极地理解和记忆对话内容。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选择角色,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狐狸和老虎。我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回忆比较狐狸和老虎的形象特点和性格,自主地运用不同速度、力度、音色的声音艺术性地表现出狐狸、老虎的角色形象。总之,幼儿音乐表演技能的提升,是以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为基础的。

  《狐假虎威》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比较生动地讲述故事。

  2、体会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狐狸、老虎图片和动画故事及录音带。

  2、《语言》下P.5.

  活动过程:

  一、说说狐狸和老虎

  –教师出示狐狸和老虎图片,引出教育活动内容。

  –引导幼儿说说狐狸和老虎的外形及其他方面的特征。如:狐狸很狡猾,老虎很凶猛是兽中之王等。

  二、听听它们的故事–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请幼儿倾听。

  –播放动画故事请幼儿欣赏。

  三、想想其中的道理

  –指导幼儿阅读画册,练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

  –请幼儿讨论:小动物们是被狐狸吓跑的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思考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小动物们的道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教育在于促进幼儿音乐表演技能的提升,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例如: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幼儿学习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对话一共有五句,每句都是诗歌体裁,语言简练而概括,幼儿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为此,我运用了引导幼儿联想回顾、有意倾听、图文匹配的方法,使幼儿主动积极地理解和记忆对话内容。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选择角色,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狐狸和老虎。我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回忆比较狐狸和老虎的形象特点和性格,自主地运用不同速度、力度、音色的声音艺术性地表现出狐狸、老虎的角色形象。总之,幼儿音乐表演技能的提升,是以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为基础的。

  《狐假虎威》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胡狐假虎威”的寓意。

  2、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学方法:故事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头饰、布景、生子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识字形。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用具:生子卡片,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了“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二、学习课文

  1、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画,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表扬学生讲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可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5、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6、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并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会回答“跑”。师问:为什么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读得让大家感到紧张。(自读后指名读)

  9、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3~6小节,看谁读懂了,怎样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生读的时候,老师板书:骨碌扯蒙)

  (1)、“骨碌”是什么意思,谁读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得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主意,在想点子)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作出“拉”的动作)

  (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

  (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边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读懂了吗?是把什么拉长了?(把声音拉长)

  (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是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我”后面是一个问号。(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7)、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读)

  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胆子。(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加进去)

  (8)、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9)、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10)、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着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现在休息一下。

  《狐假虎威》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寓言故事,知道成语教狐假虎威的意思, 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2、学会用如果就说话。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对寓言故事,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又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2、抓住课文中关键的词句体会狐狸和老虎的角色特点,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DVD、狐狸、老虎图案。

  教学流程:

  一、揭题设疑,导入新课

  (出示虎狐图案)同学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动物吗?(虎和狐)

  谁能说说你对这两种动物有什么看法?(学生说)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狡猾的狐狸和威猛的老虎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老虎和狐狸的寓言故事。

  板书:狐假虎威

  看清生字狐这个字读(hú),意思是指狐狸,虎的意思是老虎,威字是什么意思?假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内容又是如何呢?就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解答吧!

  二、DVD演示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小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懂课文。(生自读课文。)

  2、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了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呢?(生复述课文内容。)

  四、品读感悟,内化体验

  1、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吓跑的呢?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①想想当时老虎和狐狸各自的心情怎样?它们会想些什么呢?

  ②老虎要吃狐狸,说明什么?(老虎凶猛)

  ③(出示图片)多么凶猛的老虎啊!眼看狐狸就要被老虎吃掉了,想想狐狸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害怕)

  2、接下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27自然段。(生同桌互读,小组分角色读。)

  ①这个时候狐狸是怎么办的呢? DVD演示27自然段内容。

  ②狐狸一共说了几次?(3次)请找出第一次说的话,齐读。

  老天爷是什么人?狐狸说话时是什么样的语气?(趾高气昂)能用这种读读狐狸说的话吗?

  ③了解关联词如果就,并用它说话。

  ④老虎对狐狸说的话信吗?可用个什么词来形容?(半信半疑)

  ⑤狐狸又是用什么办法打消老虎的疑虑的?指导朗读第47自然段。重点指导读狐狸第二次说的话。(用自信的语气读)

  来到大森林里,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地走着,(DVD演示内容),它们各是怎样的神态?可让学生表演。相机理解:纷纷逃命、得意洋洋。

  ⑥百兽怕狐狸吗?为什么纷纷逃命呢?请朗读狐狸第三次说的话,应用什么语气读?(得意洋洋的语气)

  3、那些百兽真的是怕狐狸、被狐狸吓跑的吗?读完第8自然段你就明白了。(齐读第8自然段)

  ①但老虎以为小动物们是被谁吓跑的呢?说明老虎怎样?(以为是狐狸。说明老虎笨)

  ②课文学到这里,同学们对假这个词语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它是借着谁的威风,是谁吓走了谁呢? (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里的动物,还借着老天爷的威风把老虎吓走了。)

  ③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就是比喻借助、倚仗别人的威风或势力吓唬人、欺压人。

  ④说说你对狐狸和老虎的看法。

  ⑤结尾掲示了野兽逃跑的真正原因,反应出了老虎思考问题的简单幼稚,不能识别事物的本来面目,对狐狸的话信以为真,结果被骗。

  五、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我们不仅从语言上(狐狸的三次说话),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了狐狸的狡猾。它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一种人:这种人自己没有本事,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他人。

  大家喜欢这个故事吗?想象一下,当老虎明白自己被狐狸骗了后,接着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呢?(学生说说)

  六、指导朗读

  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生朗读。)

  七、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

  《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学生都非常喜欢、很感兴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了。由于课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所以我在教学时努力体现以下几点:

  1、读与思相结合。

  在教学中,我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狡猾的狐狸是如何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的。这样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2、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一特点,联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读与演相结合。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中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表演课文的环节,学生把狐狸的狡猾,老虎的愚笨表演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了。

  虽然这节课,我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练读,教给学生读的方法,但在教学中忽视了部分后进生,没有给他们提供适当的锻炼机会,势必会导致班级整体朗读的不均衡。我想今后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给更多的学生提供表达与朗读的机会,真正实现教师与全体学生间的互动。

  《狐假虎威》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准备:图片、狐狸和老虎的头饰、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设置悬念 导入新课

  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头饰: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相遇,会发生什么事呢?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知道的。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了解初读效果。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

  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段你觉得老虎和狐狸谁厉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说一说原因。

  2、指导朗读:在读狐狸话时要读出害怕和紧张,而在读老虎的话时要读出凶猛的气势。

  (二)、感悟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习二~七自然段)

  1、自读课文27自然段,用笔划出狐狸说的话。

  2、出示第一次说的话你敢吃我吗?指名读,质疑:狐狸说这句话时有什么动作?

  (1)、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做做动作,狐狸为什么要这样做?(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谁能上台来表演一下?大家一起表演。

  (2) 、学生再次读书理解扯字的意思

  (3)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骨碌一转、扯等词语来读好狐狸的话。

  3、出示第二次说话。老天爷胆子。

  (1)、想象:狐狸说这句话时的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

  (2)、这时老虎怎样?(被蒙住了)蒙什么意思? (骗)这时,老虎心里在想些什么?它相信狐狸的话吗?以怎样的语气说话才能把老虎给蒙住?

  (3)、感悟 半信半疑(板书)

  4、出示第三次说话我威风

  做一做,演一演,指导学生得意地读一读这句话,感受狐狸的狡猾。

  (三)、读演结合体会寓意(读演第8、9自然段)。

  1、自读课文,圈出描写狐狸、老虎和百兽不同表现的词语。

  2、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3、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4、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纳闷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纳闷?(因为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子?(鬼头鬼脑)

  5、再读课文第8、9自然段,选自己喜欢的动物演一演

  (1) 指名表演

  (2) 采访 狐狸: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想什么?

  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想什么?

  (四)、总结回顾 领悟中心。

  1、齐读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四﹑重视求异,培养创新

  1、你想对课文中的谁说些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拨,而后总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8 、 狐假虎威

  窜(狐狸图) 扑 逮(老虎图)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大摇大摆

  教学反思:

  《狐假虎威》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这样的课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哪儿?又该如何突破?想了又想,觉得还是该回归原始地带体验角色,深化情感。

  1、查一查。

  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要让儿童真正理解语言,除了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以外,还得让学生做一做。本文中有好多词语的意思,学生是一知半解的。如 假、蒙、窜我一直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应养成的良好习惯,因为能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插上翅膀。因此在课上,我让学生独自查了假、扯 的意思,并选出符合文意的正确解释。

  2、演一演。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狐假虎威》是篇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教学课文的7-8小节时,我请5位学生分别戴上了老虎、狐狸、小鹿、兔子和野猪的头饰表演,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的学生当导演。学生把狐狸的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表演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了。

  3、说一说。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低年级语文组本学期的教研课题。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学生表演7-8小节时,我让台下的学生当导演,说一说: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小鹿、兔子和野猪应在什么地方?采访了小鹿,问它究竟为什么跑?害怕谁?还采访了老虎,问它东张西望什么?

  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虎告诉我:它在看看小动物们是不是真的怕老虎。小鹿告诉我,它其实不怕狐狸,最怕的是老虎。学生的回答对于寓意的理解已经势如破竹。

  《狐假虎威》教案 篇13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故事,8《狐假虎威》

  2、板书课题:8狐假虎威

  3、学习课题中生字。

  狐:左边反犬旁,右边瓜

  假:左边单人旁,右边不是段

  威:半包围结构

  4、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有几段。板书:眼到手到心到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正音。

  zhuǎ

  shòu

  chě

  xún

  kàng

  mēng

  xià

  jiǎo

  huá

  cháo

  爪子、野兽、扯着嗓子、寻找、违抗、蒙住、吓跑、狡猾、朝

  4、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师述故事: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2)生演故事情节。通过动作演示,生理解窜为逃跑、乱跑的意思。

  (3)问:听了故事,看了表演,你知道老虎厉害还是狐狸厉害?(老虎厉害)

  老虎为什么要逮住狐狸?(肚子饿了)

  (4)齐读第一段。读出紧张味。板书:狐、虎、逮

  (5)学习词语:寻找

  过渡:饥饿的老虎有没有马上吃掉狐狸,看图二上的狐狸与老虎。

  2、学习第八、九段

  (1)图上的老虎怎样?狐狸怎样?其他小动物怎样?

  (2)课文哪一段写的?(第八段)

  (3)学习第八段。

  a.问:哪里写狐狸、老虎,百兽找出读一读。

  b.指导朗读。大摇大摆,读得慢些。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读得快些。

  c.找出不理解的词,小组讨论

  纳闷、大摇大摆、撒腿就跑,通过读来总结,生跟读。

  d.学习词语:百兽、吓跑

  过渡:百兽怕不怕狐狸?(不怕)百兽不怕,为什么逃走?

  (4)

  学习第九段

  a.读课文。老虎怎样了?(受骗)

  b.百兽为什么逃走?(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板书:吓跑百兽

  c.学习词语。借助

  (过渡: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老虎的反应如何?)

  3、学习第二至七段

  (1)请学生自由读文二至七段。

  (2)在学生读文后的基础上自己找。

  (3)请学生在小黑板上将二至七段排列,老虎的反应及狐狸的几次欺骗。

  a.理解第一次对话(第二段、第三段)

  (1)说说老虎说话时的表情(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2)全班试做眼珠子骨碌一转,做的好的示范

  试读扯着嗓子的说话样子,小组试读

  (3)老虎的反应如何?(一愣,为什么不敢)说明什么?(感到奇怪愣住)板书愣敢吃我

  b.理解第二次对话(第四、五段)

  (1)老虎说了什么?(指导朗读:重读:我、老天爷、违抗、多大)

  (2)老虎又作了何种反应(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理解蒙(说明由奇怪到胡里胡涂)

  板书:管百兽被蒙、松

  (3)学习词语:派来、违抗、胆子

  c.理解第三次对话(第六、七段)(小组讨论解决)

  (1)狐狸又怎样说的?为什么这样说?老虎的反应如何?为什么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有点相信,有点怀疑)

  板书:走一趟信疑、张、望

  (2)学习词语。爪子

  4、男女生对读狐狸与老虎话

  5、师总结。

  6、学课文之后,你觉得狐狸怎样?(狡猾、会动脑)

  狐狸为什么会狡猾?(为了保护自己)

  7、看课文怎样说,齐读课文

  8、说说你懂了什么道理?

  借别人的力量吓唬别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什么本事。

  你喜欢狐狸吗?(喜欢又不喜欢)

  说说你身边有没有狐假虎威的事情。

  (有的人受委曲,让大哥哥来报复。)

  四、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小组内练习复述,派代表复述)

  五、描红指导

  1、看清笔顺,描生字。

  2、重点指导:假、威

  设计意图:

  一、注重朗读训练

  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加强读书训练。我在初读时,就提出读书要求,眼到、手到、心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理解了课文意思后,必须把课文读流利、读出感情。

  二、理解词语形式多样

  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让学生真正理解语言,除了读一读、听一听、想一想,还应动一动。我在教学第一段时,我安排学生演一演,师当旁白,找了两个学生当演员,其余学生当导演,在较有兴趣的导与演中,学生理解了词语意思,还激发其想象力,如身临其境,激起读书兴趣。

  三、重视语言积累运用

  通过熟读,复述课文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注意进行转换迁移的练习,使消极词汇不断地转换为积极词汇。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狐假虎威意为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再深入分析狐狸的心理行为,发现狐狸其实聪明又机智。在遇到危险时,为了保护自己,不妨也做一回聪明的狐狸。

  《狐假虎威》教案 篇14

  一、课题名称:《狐假虎威》第二课时

  二、设计思路:

  通过故事让孩子明白深刻寓意,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抓住重点词语,精彩对话和课文中描写动物神情的词语进行突破,让学生通过读、说、写、演、访,层层深入,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寓意。

  1.读一读,说一说。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模仿力。联系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读一读,演一演。

  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表演课文的环节,学生把狐狸的狡猾,老虎的愚笨表演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阅读和表演能很好的.结合。或学生自演,或师生共演,通过师生的共演及学生的自演来指导朗读,体悟语言魅力,理解有关词语。

  3.读一读,想一想。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把阅读和思考、联想、讨论结合起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加深认识,在师生共议、争鸣辩驳中交流心得,体会寓意。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表演课文情境。

  四、教学重点 :

  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五、教学难点 :

  揭示寓意。

  六、教学准备 :

  词语卡片、课件、动物头饰

  七、教学过程

  一、挑战过关,激趣入境

  1.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寓言故事《狐假虎威》,今天,我要带小朋友们去茂密的森林里去瞧瞧,看看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不过,进森林前要先词语过关。

  课件(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大摇大摆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纳闷 撒腿就跑)指生表情朗读,重点词语全班齐读

  激发学生斗志,主动迎接挑战,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 .师讲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播放《狐假虎威》动画

  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配合动画片讲故事,激发兴趣,学生很兴奋,很快入境.

  学生回忆:按故事情节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梳理文章脉络,让学生对故事的结构有一个整体把握。

  二、 设置悬念,读演突破

  师: 狡猾的狐狸是怎样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呢?我们现在就出发,走进这茂密的大森林。

  第一部分: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窜过 扑过去 逮住了)进行突破

  1.指生读 思考:结合老虎逮住狐狸的图,说一说狐狸和老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狐狸:速度快 老虎:凶猛 速度更快)

  2.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3.狐狸真狡猾,老虎真威风,不愧是百兽之王,你能读好吗?

  看图直接进入课文,简洁明快,使学生很容易就抓住了本段的主要内容。理解一个“窜”字,让学生明白狐狸是害怕老虎的,避免在下一个环节中产生误解。一个“扑”字,让学生明白老虎的凶猛,为显现狐狸的狡猾埋下伏笔.

  课件图文并茂

  师:我们班的男孩子平时各个生龙活虎的,挺威风,男生一起来读读好吗?

  第二部分:抓住老虎和狐狸的精彩对话

  师:狐狸真的成了老虎的美餐了吗?狡猾的狐狸用了哪些花言巧语蒙老虎呢?我们藏在森林中听听吧。

  1.自由读课文 找一找狐狸和老虎说的话,分别用直线和波浪线画出来

  再看看怎样读好这段精彩的对话,同桌两人读一读

  2.指生说找到的老虎和狐狸的话,课件同步显示

  A “你敢吃我?”

  后面的标点符号是什么?(?)那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

  注意前面还有提示语:

  眼珠子骨碌一转 (做动作)

  扯着嗓子(是把脖子伸长吗?对了,应该是声音高,尖,长)

  这回你再试着读一读,把表情,动作加进去。

  指生读,齐读

  B听狐狸这么一问,老虎什么反应?说了什么?

  “为什么不敢?”

  老虎是森林之王,居然被狐狸说楞住了,为什么一楞?指生说

  那我们就应该用疑问,奇怪的语气读,你能边说边做动作吗 ?

  C狡猾的狐狸继续编造谎言,想进一步的蒙住老虎,它又说了什么?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狐狸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吗?它是在骗老虎,看看怎样读能蒙住老虎呢?自己练习读一读。

  来,我们比一比,谁能读出狐狸的狡猾,装腔作势,能蒙住老虎?

  指生读,女生读,齐读

  狡猾的狐狸真的蒙住了老虎,老虎松开了爪子,为什么呀?

  D狐狸更得意了,于是它摇了摇尾巴说了什么?

  “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谁能得意的读一读。

  3.狐狸蒙老虎的这段对话真是精彩,我们分角色来读读吧。

  男生,女生,老师

  三个学生

  分角色朗读,注意课文的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让学生深刻地体会狐狸的狡猾.

  第三部分:抓住表示老虎、狐狸和百兽的神态的词语

  老虎真的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了,我们也悄悄跟在它们后面,去看个究竟。课件图片

  1. 现在看看,谁走在前面?(狐狸)狐狸什么样子?你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词语吗?相机出示词卡贴在黑板上(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大摇大摆)

  2 .那跟在后面的老虎什么样子?课文中的相关词语找到了吗?

  相机出示词卡贴在黑板上(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3 .那百兽看到这种场面,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

  相机出示词卡贴在黑板上(纳闷 撒腿就跑)

  “纳闷”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纳闷啊?到底怎么回事啊?

  齐读

  重点词语的出现,让学生一目了然,为理解狐假虎威做了很好的铺垫.

  4.戴头饰表演老虎跟着狐狸在百兽面前走一趟的情景

  课堂实践证明,体裁是童话或寓言的课文,在教学中适当辅以表演游戏,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心理疲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将语言文字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师:我还有个特别重要的任务,下面的同学做导演,看看老虎,狐狸怎么站?百兽藏在哪里?看看老虎,狐狸和百兽应该怎样演?

  第一组表演后,点评,采访

  (1)问狐狸:你怎么摇头摆尾的这么神气啊?

  (2)问老虎:你东张西望的在看什么啊?

  (3)问百兽:你们都跑什么啊? 怕谁啊?不是怕狐狸吗?

  (4)问导演:演得怎么样啊?

  第二组表演后,采访:看到大大小小的百兽都跑了,老虎和狐狸都是怎么想的啊?

  老虎这回可真的蒙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

  5.看了刚才的精彩表演,相信我们能读得更好,我们声情并茂地读一读,加上动作。课件图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这一环节,一方面是为了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戴头饰表演和评价的过程中,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更加透彻了,减少了教师的赘述,体现了课堂的趣味性、灵活性和自主性。师采访的环节让学生很清楚看到狐狸的狡猾,进一步深刻理解狐狸借老虎威风吓跑百兽.

  第四部分 课件

  看来,老虎真的上当受骗了,可小朋友们都知道事情的真相,你能告诉老虎吗?“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齐读

  这句话概括成成语就是“狐假虎威”。板书课题

  后来人们把这种借着别人的力量和势力来吓唬别人的行为叫做“狐假虎威”。那这里的“假”就是借着的意思。

  最后写出课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且能把课文结尾和题目的解释对应起来,学生易记易懂.

  三、 全班听配乐课文朗读,进一步体会狐狸借老虎威风吓跑百兽。

  教学结束阶段,要求学生边看书边完整地听一遍配乐课文朗读,提示学生不仅要将语言文字与音乐对应起来,而且要根据音乐的节奏和力度想象老虎,狐狸和白兽的形象,从而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整体理解把握课文。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读了故事,又表演了故事,大家都学得很快乐!让我们一起拿起书,齐读这篇课文!看谁不仅能把书读在嘴上,又能把书读在脸上,让我们教室里所有的老师一起倾听你们的声音,欣赏你们的感情,分享你们的感受!

  五、课外拓展训练

  续编故事,狐狸吓跑百兽后,老虎会怎么想,怎么说,狐狸又会说什么呢?当它们又在森林相遇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低年级的许多课文都是一些简单明快但寓意深刻的故事。许多故事的结尾都留有余地,这里可以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进行续编故事。同时对学生提出了能用上课文中的好词的要求,让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而且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

  板书设计:

  8 狐 假 虎 威

  百兽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纳闷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撒腿就跑

  大摇大摆

  八、教学反思:

  《狐假虎威》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一、读一读

  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朗读中不光要求学生的朗读貌似,而且更要求神似。需要学生不仅会读课文中的对话,而且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揣摩课文中各种小动物的内心。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角色,了解课文内容。老师则起指导作用。通过创设情景、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懂句子,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提示小朋友读的时候注意旁白部分,提示语部分和一些标点符号,帮助学生用动作、表情进行朗读表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朗读和表演中有所得、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

  二、说一说

  我让台下的学生当导演,说一说: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小鹿、兔子和野猪应在什么地方?采访了小鹿、兔子和野猪,问它们究竟为什么跑?害怕谁?还采访了老虎,问它东张西望什么?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所有的小动物都告诉我,它们其实怕的不是狐狸,而怕的是狐狸身后的老虎。学生的回答对于寓意的理解已经势如破竹。

  三、演一演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狐假虎威》是篇声情并茂的寓言故事,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的学生当导演。学生把狐狸的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表演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了。

  四、访一访

  巧妙设计问题,采访表演的同学,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百兽为什么纳闷呢?它们在想什么?”“它们又为什么撒腿就跑呢?”“它们到底怕的是谁?”这一系列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的关键。就像一个坡度,让学生一点一点,不知不觉走上去,慢慢领悟“假”是什么意思?“威”又是什么意思?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的形式,逐步揭示“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突破这篇课文的难点。

  整个课堂使用了参与教学,合作教学,兴趣教学,自主教学,活动教学和媒体教学等策略。运用了分组,个别指导,五官体验,尝试,鼓励,活用资源,实践表演等教学方法。

  《狐假虎威》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比较生动地讲述故事。

  2、体会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老虎图片和动画故事及录音带。

  2、《语言》下P.5.

  活动过程:

  一、说说和老虎

  教师出示和老虎图片,引出教育活动内容。

  引导幼儿说说和老虎的外形及其他方面的特征。如:很狡猾,老虎很凶猛是兽中之王等。

  二、听听它们的故事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请幼儿倾听。

  播放动画故事请幼儿欣赏。

  三、想想其中的道理

  指导幼儿阅读画册,练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

  请幼儿讨论:小动物们是被吓跑的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思考借老虎的威风吓跑小动物们的道理。

  活动反思:

  《狐假虎威》一则非常让幼儿感兴趣的成语故事,里面的跟老虎也有许多对话,词语生动形象,性格鲜明对比,而且也非常适于幼儿来进行表演。所以,在设计活动中,特注重幼儿运用动作、表情、语气、语调、眼神来大胆的表现。同时,对于故事的内容幼儿也更容易理解,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应该更善于启发幼儿来大胆的猜测故事情节发展,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表述,在环节过渡中应注意语言的衔接,不要跨度太大。

  《狐假虎威》教案 篇16

  活动目标:

  1.通过表演、实践故事,引导幼儿懂得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做好或完成一件事情。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6.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7.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五兄弟指偶,笤帚一把

  活动过程:

  1.教师利用指偶给幼儿边演示边讲故事。

  2.讨论:⑴五个手指兄弟单独扫地为什么办不到?⑵五兄弟同时进行为什么就很快完成了?

  3.游戏:幼儿五个手指分别戴上五兄弟的指偶,边说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附故事:手指五兄弟的争吵

  有一天,小玉刚想上床睡午觉,忽然听见右手的五个手指头说起话来。大拇指说:我是你们的大哥,我最有用了。食指说:瞎说,瞎说,我最有用。中指、无名指也嚷嚷开了:我最有用!我最有用!小拇指一听,笑了:哈哈,我最有用!咱们光嚷嚷有什么用?总得讲出点道理才行啊!

  大拇指马上说:我先说!人们都管我叫大拇指哥,小玉夸奖什么的时候,总是把我伸出来,说真好,真好,第一第一,我当然最有用啦!

  食指说:你是老大哥怎么啦,你没有我长得高!我最有用。小玉要尝一样好吃的东西,总是用蘸一下,谁听说让你蘸过呀!

  中指说:别吹牛了,你有我高吗?我在五个兄弟里最高,所以人们管我叫中拇,比高呀,那可数我第一!

  无名指也嚷嚷开了:你们都别说了,我紧有用,人最喜欢我,管我叫无名指。有的人有漂亮的戒指,都是戴在我身上的!

  小拇指说:你们说的都不错,可是最有用的得数我!小玉耳朵痒了,就用我来抠。

  不对,我最有用!

  不对,我最有用!

  ……

  呵,这兄弟五个吵起来了。小玉一听,觉也睡不着了,他咯咯地笑了。五个指头兄弟

  对、对,还是让小玉说说吧,我们谁最有用?

  我看你们别争了,父们都用。有些事一个人就办不了,要靠大家才能办好。

  我不信。

  我也不信。

  好,不信你们就试试吧。来你们谁能用一个指头,拿起这把笤帚扫扫地?

  大拇指说:我能!

  好,试试吧!

  大拇指想,这还不容易。它走过去就想把笤帚拿起来,可是不知为什么,笤帚就是不听它的话。四个弟弟一看全笑了。食指说:还是我来吧!

  食指过去了,它把身子弯过来一勾,真把笤帚勾起来了。可它想拿起笤帚扫地,笤帚就是不听它的话。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也全试过了,谁也没能把笤起来。五个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了。小玉又跟他们说:来,你们大家一起使劲,看看能不能把笤帚拿起来!

  五个指头一合作,一下子就把笤帚拿起来了,哗啦,哗啦,把地扫得十净极了。

  小玉问大家:你们说谁最有用啊?

  我们都有用,团结起来力量大!

  五个指头都不说话了,小玉躺在床上,不一会就睡着了。

  活动建议:

  请幼儿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团结协作扫扫我们的室内环境,活动形式可以把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做一件事情,如:擦桌子、扫地……。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语言表达方面:有大部分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故事体验后能独立表达自己的意愿,有一小部分幼儿需要听同伴分享总结后才能自己理解总结,幼儿初步认识到了团结的力量。

  《狐假虎威》教案 篇17

  活动名称:

  狐假虎威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比较生动地讲述故事。

  2、体会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1、老虎图片和动画故事及录音带。

  2、《语言》下P.5.

  活动过程:

  一、说说和老虎7教师出示和老虎图片,引出教育活动内容。

  引导幼儿说说和老虎的外形及其他方面的特征。如:很狡猾,老虎很凶猛是兽中之王等。

  二、听听它们的故事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请幼儿倾听。

  播放动画故事请幼儿欣赏。

  三、想想其中的道理指导幼儿阅读画册,练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

  请幼儿讨论:小动物们是被吓跑的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思考借老虎的威风吓跑小动物们的道理。

  日常生活教育:提供一些形象生动的成语故事画册,引导幼儿学习成语故事家园共育: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一些成语故事,

  教学反思:

  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让学生真正理解语言,除了读一读、听一听、想一想,还应动一动。我在教学第八段时,我安排学生带头饰演一演,找了四位“小演员”,其余学生当“导演”,在较有兴趣的导演中,学生理解了词语意思,还激发其想象力,如身临其境,激起读书兴趣。

  《狐假虎威》教案 篇18

  【设计意图】

  绘本《小猫过生日》以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过生日为内容,故事情节简单易懂,画面富有探究性。观察推理是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能力之一,因此,活动中教师利用一个个影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通过层层提问,激发幼儿运用想象推理。从局部到整体进行推测,既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判断力,也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动脑筋的快乐。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课件画面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技能目标:能从影子的整体或局部轮廓,大概猜测故事中的客人,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朋友一起过生日的快乐。

  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重点】通过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

  【活动难点】根据影子的明显特征猜动物,根据影子与礼物配对。体验动脑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过生日的经验。

  2、《小猫过生日》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提出疑问、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仔细观察图片里有什么?(幼儿自由观察回答)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它过几岁生日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3、在过生日的时候,什么事儿让你最开心?(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回答)

  过渡语:小猫过生日又会遇到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观看动画、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

  1、集体看课件1-3页。

  提问:小猫生日那天发生什么事情了?(停电了……)

  2、提问:这是什么?黑乎乎的房间里怎么会有两个圆溜溜、闪光的东西?

  过渡语:小猫不但有亮眼睛,还有聪明的脑瓜,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小猫想出了什么好主意?(用手电筒)你们用过手电筒吗?打开手电筒会怎么样?

  3、教师拿出手电筒,我们一起来找找小猫的卧室里都有什么东西?(打开橱门,说说里面的东西是什么?有几件)有了手电筒,屋子一下子亮了起来。

  过渡语:叮咚、,好像有客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猫家来了哪些客人。

  三、通过影子判断小动物。

  1、集体看课件5-10页。

  提问:这个影子是谁呢?(小刺猬、小白兔、小猴子)

  明明是黑影子,你怎么知道它是小刺猬、小白兔、小猴子?你是从哪里观察到的呢?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吗?

  提问:这些影子老师也犯难了,它们分别是谁呢?(长颈鹿、小熊猫、梅花鹿)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并猜一猜是哪些小动物。

  2、这下小猫家可热闹了,小朋友们再来跟老师回忆一下小猫家都来了哪些客人?第一位客人是浑身长满小刺的小刺猬,第二位客人是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小兔子,第三位客人是尾巴长长卷卷、活泼可爱的小猴子,第四位客人是三只小动物:分别是脖子长长的长颈鹿、胖胖的矮矮的小熊猫,还有身体一闪一闪会发光的小梅花鹿。

  四、引导幼儿给小猫唱生日歌

  小动物们就在小猫黑乎乎的房间里,突然间,来电了!小动物们一起给小猫过生日,而且点上了生日蜡烛!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和小猫一起过生日啊?那小朋友们一起来为小猫唱生日歌吧!

  五、活动延伸:引导小朋友们在科学区中玩找影子的游戏

  小动物们都有自己奇特的影子,小朋友们快去科学区让不同的小动物卡片与影子相对应,并在户外进行踩影子的游戏。

  《小猫过生日》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以《小猫过生日》为题材,在看、听、说的过程中,萌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教师利用一个个影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通过层层提问,激发幼儿运用想象推理。总体来说实现了活动目标,但在很多地方都有不足之处。

  一、本次活动表现好的方面有:

  (一)采用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引发幼儿的积极思考

  活动开始部分请幼儿猜猜“小猫遇到什么事这么开心?”幼儿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吃好吃的蛋糕很开心。”“和爸爸妈妈出去玩很开心。”……教师给幼儿创设了想说、敢说的良好的语言环境,并以积极的应答对幼儿的猜测给予尊重。

  (二)注重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在出示图片时,引导幼儿进行细节观察:“看看小猫过几岁生日?”通过幼儿细致的观察,知道有蛋糕就代表着要过生日。活动中间环节引导幼儿在观察中进行思考。在引导幼儿观看课件时,让幼儿自己看,自己推理,然后提出问题:“小猫过生日时发生了什么事?”(停电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黑漆漆的房间里看到了小猫亮闪闪的眼睛)“停电了,该怎么办?帮小猫想想办法?”孩子们的回答有:“可以点蜡烛。” “可以打开手电筒。”……在接下来的环节都是请幼儿在猜猜、说说中得出答案的:“你从哪猜出是小兔子的?”、“你从哪猜出是小猴子的?”、“你为什么说它是小刺猬、小鸡?”

  结合幼儿的回答,教师尽量地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引导幼儿进行合理的猜测,并对幼儿的想法给以答案揭秘,使幼儿的猜测得到验证,这对于调动幼儿的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活动延伸部分给科学区提供不同小动物卡片、手电筒等材料:

  请幼儿继续探索光与影的关系,玩找影子的游戏,让不同的小动物卡片与影子相对应,并在户外进行踩影子的游戏,激发幼儿探索性趣。

  二、本次活动需要改进的方面有:

  (一)语言活动教育就是要以活动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而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强调孩子幼儿表达语言的完整性。

  (二)在突出重点上,急于达成预想的目标,如:当幼儿对影子进行描述时,没有形容那么准确,我就会把自己描述的话告诉他们,往下进行下一环节,可能幼儿还没有仔细认真的观察到。

  (三)提问方面技巧不到位。“为什么?”和“从哪里看出”就代表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意思,后者直指问题所在,让幼儿能准确的说出自己观察所得的结果。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是开发幼儿智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幼儿被动地接受提问,这样的提问也就很难体现它应有的价值与功能。

  23、中班语言教案《谁跟小羚羊去避暑》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小动物避暑的方法。

  2、尝试表演故事,根据所扮演的角色清楚地讲述避暑的方法。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二、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谁跟小羚羊去避暑》插图、故事音频、配乐音频。

  2、纸质教具:小羚羊、小红马、小黑狗、小黄鸡、小松鼠、小灰兔的头饰。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引发幼儿讨论夏天有哪些避暑的方法。

  ——夏天天气很热,你有哪些办法能让自己凉快些呢?

  2、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带领幼儿了解小动物们避暑的方法。

  ——故事中,小羚羊要去做什么?

  ——小羚羊邀请哪些小动物跟它一起去避暑?

  ——它们去了吗?为什么都不去呢?

  3、教师给幼儿发放角色头饰,引导幼儿角色扮演,指导他们讲述自己避暑的方法,并配合相应的动作演绎出来。

  ——小红马用什么方法来避暑?如果你是小红马,出汗了很凉快,会怎么表现呢?

  ——小黑狗用什么方法来避暑?你能学学它是怎么做的吗?

  ——小黄鸡用什么方法来避暑?你能学学它的动作吗?

  ……

  4、播放故事配乐,引导幼儿一边说台词一边做出相应的避暑动作。视情况,多请几组幼儿进行表演。

  附【故事】

  《谁跟小羚羊去避暑》

  炎热的夏天来了,小羚羊的妈妈要带孩子到高山地带去避暑。小羚羊想,还有许多小伙伴也一定热得难受,得约大家一起去。“谁跟我去避暑?”她一面走,一面喊。

  一匹小红马奔跑过来,对小羚羊说:“我不去,我一出汗就像洗了冷水澡一样凉快极了。”原来她身上有许多汗腺,热了就出许多汗来调节体温,防止中暑,不需要避暑。

  小羚羊想:“听说小黑狗身上没有汗腺,一定热得受不了,去约他避暑吧。”这时,小黑狗正趴在一间屋檐下,张着嘴,伸出长长的舌头,直喘气。“黑狗弟弟,高山地带凉快极了,你跟我一起去避暑,好不好?”小羚羊对他说。“谢谢你!”小黑狗摆摆尾巴继续说,“我身上没有汗腺,可舌头上有许多汗腺呢。我伸出舌头,就是用它排汗,调节体温呀。”

  小羚羊说声“再见”走到一棵大树旁,看见小黄鸡躺在树下的沙土里,两脚搔着沙土,还不断地打着滚儿。“你躺在沙土里玩,多热呀!”小羚羊摇摇头说。小黄鸡“喀咯咯”地笑了,他说:“我热得直喘气,在沙土里躺躺,浑身凉嗖嗖的,可舒服了。”

  小黄鸡不需要避暑,小羚羊多么失望呀!她走进林子里去约小松鼠。“我不用去避暑,夏天到来之前,我就脱掉了冬天的厚皮毛衣,换上了薄薄的夏装啦。”

  再去找谁呢?小羚羊正犹豫着,小灰兔急急忙忙地从她面前经过,小羚羊喊住他。小灰兔摆动着两只大耳朵说:“我不想去避暑。夏天,我挺着这两只大耳朵,可以散热,调节体温。”

  小羚羊看看没有小朋友跟她去避暑,只好自已跟着妈妈去避暑啦!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孩子们正是在我创设的这个宽松的语言环境中发展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乐意与人交往。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性的过程,需要教师把幼儿语言的发展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教育中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狐假虎威》教案 篇19

  习作内容:

  根据《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内容,打破常规思维定势,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训练目的要求:

  1、以故事内容为依据,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2、编写的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并能说明一定道理。

  训练步骤:

  一、课件启迪,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童话故事吗?瞧,老师今天为你们带来一则大家所熟悉的童话故事——《狐假虎威》。

  二、创设情境,引导口述。

  1、创设情境。第二天,机灵的小松鼠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告诉了老虎。

  没过多久,森林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森林联欢会,你看……,真巧,狐狸和老虎也来参加聚会,途中他们相遇了。

  2、启发想象。

  ①狐狸和老虎这次相遇,可能会有什么结果?

  ②选择一种结果,相象一下当时的情况,在小组里进行交流,看谁编得更离奇、更有趣、更合理、更有意义。

  3、小组交流,指名发言。

  三、综合想象,编写故事。

  1、同学们,你们想象的闸门已经打开,赶快顺着你的思路写下来吧。用什么题目好呢?

  2、学生编写故事。

  四、师生互动,进行评议。

  采用师生评议的方式,肯定优点,也要找出不足之处,予以纠正。通过评议,达到互相启发的目的。

  五、课后小结,课外延伸。

  同学们不但想象力丰富,而且个个能说会写。老师希望你们课后能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把它读给亲人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也能欣赏到这么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童话故事。

  《狐假虎威》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对照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说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教学难点:

  学会读古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2、理解文中的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先认认真真地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再对照注释试着读懂每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读通课文

  先自己读,注意句中停顿。同桌互读互评后,全班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

  观百兽之见我/

  而敢不走乎

  虎不知/

  兽畏己而走

  三、理解句子

  1、对照译文一句一句地读懂。

  2、结合整个句子的意思弄清句中每个字的意思。

  3、小组交流,完成小卷。

  写出今义:

  今义吾

  走

  皆

  天帝使我长百兽

  故遂与之行

  子无敢食我也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1、先自己练习说,再同座互说,然后指名说。大家进行补充、评价,看谁说得最好。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五、学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并扩词。

  2、指导书写。

  畏:左下角不要多写一撇。

  逮:右下部不是水。

  3、写会字词。

  板书设计:

  30

  狐假虎威

  捉住

  老虎

  狐狸

  凭借威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文章的寓意。

  2、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

  随机指导反问句的读法,使学生明白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要求读出情感来。

  二、表演

  先用原文表演,再用自己的话来表演。

  三、谈谈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想法。

  (如1、狐狸太狡猾了,竟然用老天爷吓唬老虎。2、老虎也太傻了,也不想想自己与狐狸到底谁厉害。3、通过简短的语句,勾勒出狐狸的奸诈。)

  四、讨论:《狐假虎威》讽刺了生活中的什么人。

  (狐假虎威讽刺了生活中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

  五、练习背诵课文。

  六、作业超市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续写:老虎明白后,又一次抓住了狐狸

  3、搜集其它内容浅显的古文读一读。

  《狐假虎威》教案 篇21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知道“狐假虎威”这一成语的意思。

  2、丰富词语:得意洋洋。

  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1、《狐假虎威》成语故事磁带、录音机。

  2、狐狸、老虎、小动物的头饰。

  三、活动建议:

  1、采用谜语导入主题,并引导幼儿描述老虎和狐狸的特点。

  (1)请幼儿猜“尖尖嘴,细细腰,狡猾又多疑,拖着长尾巴”是什么动物,并请幼儿说说:为什么是狐狸?

  (2)请幼儿猜“生来脾气暴,身穿黄皮袄,林中称王,远看像只猫”是什么动物,并请幼儿说说,老虎长得什么样?

  2、请幼儿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可设计如下问题:

  (1)狐狸编出了什么谎言?

  (2)狐狸和老虎想出了什么办法?

  (3)百兽们看到狐狸和老虎是怎样做的?

  3、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1)教师提出质疑:百兽真正害怕的是谁?了解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所以叫“狐假虎威”。

  (2)请个别幼儿戴上头饰给家演一演“狐假虎威”的精彩过程,扮演“狐狸”的幼儿要着重表演出狐狸“得意洋洋”的样子。

  (3)引发幼儿思考:狐狸还借着谁的威风吓唬过谁?

  4、鼓励幼儿自由发表对狐狸的看法,你喜欢狐狸吗?为什么?肯定幼儿的不同看法,只要理由合情合理。

  附故事

  《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里,老虎是最凶猛的野兽,号称森林之王。它每天都要捕吃其它动物。

  一天,它碰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刚要溜走,已被它一把捉住。狡猾的狐狸看见自己无法逃脱,就耍了一个花招。

  狐狸一本正经地斥责老虎说:“你怎么敢吃我?我是天帝任命来管理所有的野兽的,你要吃了我,就是违抗天帝的命。”

  老虎一听愣住了。狐狸马上接着说:“你要是不信,就跟在我后面走一趟,看看是不是所有的野兽见了我都赶快逃命。”老虎听狐狸说话的口气很,态度也很强硬,有几分相信了,决定跟着狐狸去看看。

  森林里小小的野兽们,看见狐狸摇摆,耀武扬威地走过来,后面跟着一只张牙舞爪的老虎,都吓得要命,四处奔逃。老虎看着,不知道野兽们怕得是自己,以为真是被狐狸的威风吓跑的,彻底相信了狐狸的话。它怕狐狸怪罪自己,做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举动,于是也慌忙逃走了。

  “狐假虎威”就是由这个故事而来,现在,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四、活动思:

  《狐假虎威》一则非常让幼儿感兴趣的成语故事,里面的狐狸跟老虎也有许多对话,词语生动形象,性格鲜明对比,而且也非常适于幼儿来进行表演。所以,在设计活动中,特注重幼儿运用动作、表情、语气、语调、眼神来胆的表现。同时,对于故事的内容幼儿也更容易理解,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应该更善于启发幼儿来胆的猜测故事情节发展,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表述,在环节过渡中应注意语言的衔接,不要跨度太。

  《狐假虎威》教案 篇2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用表演法,理解词语“神气活现”“东张西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生活中有些人只会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根本没有本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弄懂“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

  明白“狐假虎威”的实际意义。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以看图·朗读·表演等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学法:续编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课文插图。

  学生: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件出示:狡猾·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内容。

  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老虎多么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自由读2至6自然段)

  (1)出示句子: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2)指名读”骨碌一转“,从这个词你看出了什么?狐狸这样做是在干什么?(狐狸在想主意,想点子。)

  (3)它为什么要”扯着嗓门“问呢?为什么要故意装得这么凶呢?

  (4)指名读第2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老虎有没有被吓住呢?

  (1)什么是”一愣“(呆住了)老虎心里在想什么?(狐狸为什么说我不敢吃它?)

  (2)齐读。

  学习第4·5自然段。

  师:老虎走进狐狸设下的圈套,接下来他又是怎么骗老虎呢

  (1)轻声读第4·5自然段,(2)交流。

  (3)老虎有没有被狐狸给蒙骗住呢?

  学习第6自然段。

  (1)出示第6自然段狐狸说的话引读。

  (2)指名读,齐读狐狸的话。

  学习第7·8自然段。

  (1)出示图片,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2)它们往森林走的时候各是什么样?

  狐狸是——

  老虎是——

  (3)朗读。

  (4)引读:森林里的野猪啦······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1·小动物们看见狐狸和往常不一样,都很——(纳闷)(就是感到很奇怪)

  2·大家为什么会感到奇怪?

  3·交流·讨论(看图)

  4·理解”假“(板书:借)

  (5)”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有人借着别人的威风吓唬人。生活中有人会借助别人的力量吓人,其实他自己并没有多大的本事,我们应该认清他欺骗人的本质。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把《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

  2·展开想象,编续编故事。

  《狐假虎威》教案 篇23

  【设计思路】

  大班小朋友进行《我喜爱的成语》的主题活动,此活动得到孩子们的欢迎,区域活动中有一个活动是两两结伴玩游戏,一个小朋友将一张成语故事图片(小朋友们自己画的)翻开,另一个小朋友先观察画面,看懂图画是表现了一个什么成语故事,然后做相应的动作,孩子们的这个游戏提示和启发了我,可以根据成语故事的内容创编一个微型的音乐表演游戏,让孩子们通过唱、说、做动作来进行成语故事的表演。于是,我创作了一个《狐假虎威》的音乐作品,并设计了一个音乐表演游戏的活动。让幼儿通过玩游戏、表演,进一步理解成语的含义,不断提升音乐感受、音乐体验和音乐表现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玩音乐表演游戏《狐假虎威》,用相应的语气语调和动作表现狐狸和老虎的形象。

  2、通过图片理解和掌握老虎和狐狸的对话,并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能较逼真地扮演狐狸和老虎。

  3、与同伴相互配合,用动作和表情进行相应的交流。

  4、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狐狸、老虎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听,这是什么歌?

  2、“狐假虎威”这个成语,讲了个什么故事?

  3、狐狸见到老虎的时候,它对老虎说了些什么呢?想知道吗?请仔细听。

  二、学习对话

  1、老师说对话。

  问:狐狸说了什么?老虎又说了什么?

  2、老师再完整讲述一遍。

  3、教师出示图片,打乱摆放,引导幼儿看图片与儿歌内容匹配。

  三、选择角色

  1、出示老虎、狐狸图片,选择角色,确定坐位。

  2、完整练习狐狸和老虎的对话。

  3、创编狐狸和老虎的动作。

  四、学习游戏《狐假虎威》

  1、“看他们怕我还是怕你!”他们是谁呀?小动物们到底怕谁?它们看到狐狸和老虎在一起,非常奇怪,咦,狐狸和老虎怎么在一起呢?于是它们悄悄地跟在狐狸和老虎的后面。狐狸和老虎发现了,一回头,小动物就不动。

  2、做什么小动物?

  3、听音乐,仔细听什么时候小动物停下来。

  4、玩狐假虎威的游戏。

  “我们先一起唱歌,狐狸看见老虎,和老虎对话,再扮演森林里的各种小动物,悄悄地跟着老虎和狐狸的后面。老虎和狐狸一回头,发现谁动了,就把它抓回去。”

  5、根据玩游戏情况提出要求(狐狸不换)

  6、再最后完整游戏,老虎唱歌,戳穿狐狸的把戏再去抓小动物,在高潮中结束。

  【活动反思】

  《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本事,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自己的视线。课文对于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十分逼真。

  教学中我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伊始,我通过激趣引出课题《狐假虎威》,并对这四个生字进行了书写指导,由于课文中字词的掌握以及老虎和狐狸的对话部分是重点,而了解总结出“狐假虎威”的含义是难点,因此在课堂上,我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生字词和重要语句,这除了遵循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读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并力图整体地从字里行间内含的意蕴进行感受、领悟和品味,从而最终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狐假虎威”的成语含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水到渠成地找出“借”这个词来解释成语中的“假”,教学难点轻松地突破了,这比起让学生死记硬背印象深刻多了。

  在教学中着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分角色朗读、配合动作读、开火车读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努力让课堂洋溢情趣、生趣,并充满活力。文中对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十分逼真。如写狐狸被老虎逮住后“眼珠子骨碌一转”,马上想出一个坏点子,并且“扯着嗓子”发出反问,显示了狐狸的狡猾。再如“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情态都让人感到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因此我在课件中重点出示这些关键词,并细致地指导让学生边读边想,读出画面来,低段学生十分感兴趣,参与意识很强,教学效果不错。

  其实,《狐假虎威》这篇课文很多学生都早已耳熟能详,因此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试想安排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来让课堂更加有趣味性,但是同事们给了我更好的建议,由于比赛上的是第一课时,课前没有预习的环节,如果不把好字词和初读课文的关,贸然安排情境表演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我最终把这种表演环节定格到了文中的关键词语上,事实证明这样的改动是正确的。抓住文中特别关键的词句指导学生来演好,不仅是对识字教学的巩固,也是通过表演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感悟。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在已经清晰呈现了主线的情况下,有些环节我还是放不下“面面俱到”的想法,总有把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拉到第一课时的想法,这会让教学环节略显拖沓,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努力避免。

《《狐假虎威》教案(通用2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狐假虎威》教案】相关文章:

《狐假虎威》教案06-24

狐假虎威教案01-18

《狐假虎威》教案09-15

《狐假虎威》教师教案06-17

狐假虎威优秀教案07-04

狐假虎威大班教案11-05

狐假虎威教案范文06-20

《狐假虎威》优秀教案06-26

《狐假虎威》优秀教案09-11

狐假虎威的优秀教案08-25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狐假虎威》教案(通用2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狐假虎威》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狐假虎威》教案 篇1

  本课《狐假虎威》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四册第八课。本节课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实现自主学习。

  一、运用课件创设最佳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良好氛围。使师生,生生关系没有距离感,畏惧感,大家都无拘无束,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时通过课件的演示,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

  1、根据教材特点,导入部分,请学生欣赏狐狸和老虎的图片,感受其力量对比的悬殊

  课件把多媒体的一系列元素包括图片,文本优化组合成一幅科学、准确、美观、丰富多样的景观画面,使学生大有身临其境之感,为下面的学习开拓了空间。

  2、探索认知部分,利用多媒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画面,理解词语,合作自学,感情朗读,想象表演等各种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自我探索的基础上自由组合,分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协作精神。

  3、巩固总结部分,利用多媒体设疑提问,引出成语狐假虎威的意义。

  二、教给学法,实现自主合作学习

  自主发展,主要考虑学生的内在因素,新课程目标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学,自由组合,运用学法,合作探究,自主选择题目练习和表达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另外在教学中还努力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将语文知识转向想象表演,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对话,通过内化、理解、想象转化到语言的表述,肢体的行为,学生兴趣盎然,热情高涨,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教 学 过 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则成语故事。

  (出示图片)大家看看这只动物是什么?(老虎)再来看看这只。(出示狐狸图片)这两只动物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吗?(一只凶猛,一只可爱。)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两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初步释题

  1、谁来读读这个成语。(指名读题)

  2、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请大家打开书本,小声的读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这个成语的意思?划一划。

  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3)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

  4、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三、学习第一节

  过渡:狐狸能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可真够狡猾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是怎么开始的。(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读完这一节,你觉得狐狸怎么样?

  (生:我觉得狐狸挺厉害的,他跑起来特别快。)你从哪儿读懂的?

  (生读文: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逃得还不够快。你能再“窜”快些吗?

  (生再朗读这一句。)哪位小朋友也觉得狐狸跑得特别快,来读一读?(再指名读。) 哪位小朋友来表演一下?(让一位学生表演“窜”)

  3、狐狸逃得可真快,真的很厉害。可是老虎更厉害,为什么这么说?

  (生:狐狸虽然跑得快,但最后还是被老虎抓住了。)

  师:你说得不错,来,把书上的句子读一读,让大家一起来看看老虎的凶猛、厉害。

  (生读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师:老师也觉得老虎威风凛凛的,想来读一读。故意将“逮”读成“捉”。引导学生体会用“逮”更能表现老虎的威猛。

  师:发现咱们班的男生就像一只只小老虎,挺威风的,请男生一起读好这句话!(男生齐读)

  师: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来,我们一起读好第一小节。(生齐读第一节)

  四、精读2——5小节。

  1、 过渡:威风凛凛的老虎逮住了狐狸,正想着饱餐一顿。可万万没想到,又会亲自把到嘴的食物放掉,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桌两个人分角色读读2——5小节,试试能不能读懂,能不能读好?

  2、 同桌分角色朗读。

  3、 指名一组同桌读。

  4、哎呀,老虎居然松开了爪子,他怎么了?(被狐狸蒙住了)蒙是什么意思?(骗)

  5、狐狸怎么把老虎蒙住的呀?刚开始它说了什么话?(你敢吃我?)

  师(多媒体出示句子)狐狸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

  师:狐狸问这话时,做了什么动作?(眼珠子骨碌一转) 谁能来表演一下? (看着表演的学生)这是在干什么?(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

  6、谁能学学狐狸扯着嗓子说话的样子?(指名表情朗读)

  (评价)声音太轻,蒙不住老虎,在想一点?(生再试读)

  (情不自禁地)为什么不敢?瞧,老虎开始上当了哦!(再指名读)

  (评价)你这样理直气壮,准能蒙住老虎,你真够狡猾的!

  7、听狐狸这么一问,老虎是什么反应?(老虎一愣)一愣是什么意思 ?(呆了一下)

  哦,只是一愣?老虎还没有完全上当呢,狡猾的狐狸继续编造谎言,师读文——“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大家来猜一猜,狐狸说这些话时语气会怎样,表情又会怎样?(不再紧张,有点得意了……)

  8、来比比,谁演的狐狸最狡猾,能蒙住老虎?(指名表情朗读第四节)

  9、 再指名一组同桌分角色朗读2——5小节。

  五精读6——8小节。

  1、过渡:狡猾的狐狸用谎言蒙住了老虎,他得逞了,这下更得意了,他摇了摇尾巴对老虎说……

  2、 引读第6节。

  3、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出示图片),现在你看到走在前面的狐狸怎么样?跟在后面的老虎呢?

  师相机出示板书: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师指名朗读。(评:读得真好,读出了狐狸和老虎各自的神态、动作。)

  4、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出示“纳闷”,读,是什么意思?(奇怪)奇怪的是什么?(和往常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书上没有,你知道吗?(生讨论)而今天它却大不一样所以感到很纳闷。后来小动物为什么撒腿就跑呢?看到老虎呢?(出示图片)可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会怎么想呢? 看来,老虎是真的被狐狸的谎言蒙住了!

  5、现在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其他的小朋友当评委。各位评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6、下面请五位扮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的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8、问;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些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继续表演,小动物看到了老虎就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9、问:(鹿)你为什么跑,怕谁呀?

  10、请学生进行评价。

  11、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一些词都明白了。小朋友再读的时候一定会读的特别有感情。大家读。(学生读课文)

  12、齐读最后一节。(学生读)

  13、小结:老虎错误地认为狐狸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管理百兽的,小动物们都怕他。可小朋友是很明白,原来……(小动物们是害怕狐狸身后的老虎。)

  六、讲读第9节。

  1、引读第9节。(师板书借着威风)

  2、这就是“狐假虎威”!(师完成板书)

  3、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的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们喜欢狐狸吗?(生讨论)

  师: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战胜他们,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大家记得《狐狸与乌鸦》这课吗?能说那只狐狸聪明吗?(新旧联系,巧妙迁移,对比理解。)

  七、总结: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八、作业:续写《狐假虎威》,展开想象,如果狐狸下一次又遇到了老虎,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会有哪些对话?结果会怎样?不少于100字。

  《狐假虎威》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会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老虎、狐狸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课题

  师:在茂密的森林里,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

  过去,把狐狸逮住了。(出示插图一)

  想一想,狐狸会被老虎吃了吗?(指名说)

  书上是怎样写的,请小朋友读读课文2—5小节。(生自由读2—5小节)

  二、学习课文2—5小节

  1、狐狸被老虎吃了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狡猾)

  2、再读2—5小节,用笔划出表示狐狸狡猾的词和句子。(学生读书,划词)

  3、指名说(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说、狐狸说的话)

  (卡片出示词和句子)

  (1)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是在干什么?(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谁能来表

  演一下?大家一起表演。

  (2)怎样说才是扯着嗓子说?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说?(为了让老虎害怕)

  (3)师领读两个词语(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4、狐狸扯着嗓子说了几次话?(两次)

  (1)第一次说了什么?(卡片出示:你敢吃我?)

  ①狐狸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

  谁来学着狐狸说一说?(指名读,师评价)

  ②听狐狸这么一问,老虎是什么反应?(老虎一愣)老虎怎么说?(卡片出示:为什么不敢?)

  谁能一边说一边做动作?(指名表演)

  ③老虎一愣,说明什么?(老虎开始上当了。)

  ④哪两个小朋友愿意读狐狸和老虎的第一次对话?(指名读)

  (男女生分角色读。)

  (2)老虎还没有完全上当呢,狡猾的狐狸继续编造谎言,狐狸怎么说?(出示卡片: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有几句话?最后一句是什么标点?(!)

  大家来猜一猜,狐狸说这些话时语气会怎样,表情又会怎样?(不再紧张,有点得意了……)

  来比比,谁演的狐狸最狡猾,能蒙住老虎?(指名表情朗读第四节)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这个“蒙”字是什么意思?(骗)这时,老虎心里在想些什么?

  它相信狐狸的话吗?(有点相信,又有点不相信,这就叫做“半信半疑”,出示成语词卡朗读后贴于黑板。)

  5、分角色朗读2——5小节。(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三、学习课文6—8小节

  1、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狐狸摇了摇尾巴又想了个鬼主意,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后找到第六自然段读一读。

  指名读: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示小黑板: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2、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请大家读读课文7-8自然段,用笔划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语。(学生读书,划词)

  现在你看到走在前面的狐狸怎么样?跟在后面的老虎呢?(学生回答后出示卡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分别贴在狐狸和老虎的图下)

  3、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齐读,做动作。

  4、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齐读,做动作。

  5、分组读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做动作。

  6、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纳闷”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纳闷?(因为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子?(鬼头鬼脑)

  7、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指导读这句话:睁大眼睛,显出害怕的样子。)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出示插图)

  8、小朋友,森林中的百兽到底是被谁吓跑的呢?百兽们怕的是谁?

  9、第八小节怎样读?(指名读)

  10、师引读7—8小节

  11、表演7—8小节

  12、采访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怎么想的?(原来狐狸说的是真的。)

  采访狐狸: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怎么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1、老虎被真的被蒙住了,受骗了,谁来告诉它真相。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老虎说两句。

  2、课文是怎样写的?(出示: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背景:威风凛凛的老虎图)齐读

  3、这句话概括成一个成语就是“狐假虎威”,(板书)理解“假”,即“借着”。

  4、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五、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学完了这一课,你想对狐狸说什么?想对老虎说什么?

  六、作业:

  1、选用黑板上的成语造句。

  2、回家把《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狐假虎威》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表演课文情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成语词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题。

  2、一读题你就知道本文的主人公是谁?(板书:老虎狐狸)老虎什么样从课题也能了解一二。

  3、显示的威风凛凛的老虎图。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说说这是只什么样的老虎?这只老虎正在找食吃,狐狸和它发生了什么呢?故事开始了,显示: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背景为老虎逮狐图)

  2、指导朗读:抓住“窜、扑、逮”配以动作,读出狐狸逃的快,老虎更凶猛。

  3、学生朗读。

  三、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1、老虎的爪子压住狐狸时,狐狸在想什么呢?

  2、狐狸就这么眼珠子骨碌一转(指名动作),转眼间你们说到的它全想到了。于是有了狐狸和老虎的一番对话,自由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想想该怎样读好对话。

  3、指名两生扮演老虎和狐狸,师生配合朗读。

  4、评议刚才两生的朗读,从教师所读的提示语中找到评议的标准。狐狸:“扯着嗓子”朗读时喉咙拉开,声音大、响;老虎“一愣”读出不明白的样子。

  5、同桌直接对话,把提示语变成动作朗读。

  6、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7、老虎被蒙住了,这个“蒙”字是什么意思?板书:骗

  四、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老虎被蒙住了,它相信狐狸的话吗?学生辩论。

  2、有点相信,又有点不相信,这就叫做“半信半疑”,出示成语词卡朗读后贴于黑板。

  3、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狐狸摇了摇尾巴又想了个鬼主意,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后找到第六自然段读一读。

  4、课文第七至第八自然段就写了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仔细读,呆会我们还要演一演呢。

  5、显示第七自然段: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背景:老虎跟在狐狸后面图)

  6、说说狐狸、老虎当时的样子。出示词卡:“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东张西望”朗读,并帖于黑板。

  7、第八自然段中还有一个描写狐狸的样子的,你能找到吗?出示:大摇打摆,朗读。

  8、请生分别做老虎和狐狸当时的样子,学生学以致用用上刚才所学的成语形容。

  9、让我们来演一演老虎跟着狐狸在百兽面前走一趟的情景。

  10、(学生各自戴上自己制作的头饰)教师根据头饰指名老虎、狐狸以及野猪、刺猬、兔子、梅花鹿等百兽上台,其余学生争做导演告诉演员应该怎么表演。如:谁在前,谁在后?百兽在哪?见到狐狸和老虎后应该怎么表演等等。

  11、一生朗读课文第七至第八自然段,演员表演。

  12、表演后评议,再表演。

  13、显示百兽吓跑图:当老虎看到野兽全部吓跑时会怎么想呢?

  五、学习第九自然段

  1、老虎被真的被蒙住了,受骗了,谁来告诉它真相。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老虎说两句。

  2、显示: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背景:威风凛凛的老虎图)

  3、这句话概括成成语就是“狐假虎威”,理解“假”,即“借着”。

  4、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六、欣赏短片《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2、丰富词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角色特征,感受经典成语故事的魅力。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头饰。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虎之威”和“狐之猾”。

  【活动难点】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狐之猾”,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活动过程】

  一、出示“狐”和“虎”,谈话导入课题。

  “你能用一个词说说对狐狸和老虎的感觉吗?”

  “森林里的小动物害怕狐狸还是老虎?”

  二、完整讲述,幼儿倾听,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小动物到底害怕谁?老虎认为小动物害怕谁?”

  三、播放课件,分段讲述,理解感受角色特征。

  1、“狐狸被老虎逮住了感到怎么样?”

  2、“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喊?”

  3、“狐狸和老虎走起路来什么样?”

  幼儿分角色表演。

  四、梳理线索,引出题目,理解“狐假虎威”的本意。

  狐狸:害怕—谎言—神气活现—得逞

  老虎:凶猛—蒙住—半信半疑—上当

  五、、配乐讲述,发表看法,引导健康的价值取向。

  “你认为故事中的狐狸是狡猾的还是聪明的?为什么?”

  六、借助“申公豹”,理解寓意,激发对成语故事的兴趣。

  “申公豹借着谁的威风吓唬谁?”

  “狐假虎威”是一个成语故事,类似的成语故事你还知道什么?

  附故事: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它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噌”,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一把就逮住了狐狸,“哈哈,我可以美餐一顿了!”

  狐狸害怕极了,它眼珠骨碌一转,嗯,有办法了!狐狸扯着嗓子喊:“你敢吃我?”“嗯?不敢?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所有的小动物,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难道它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松了口气,摇了摇尾巴,说:“你要是不相信,我就带你到动物们面前走一趟,保证它们见了我,没有一个不赶紧逃命的,到时候让你看看我有多威风!”

  狐狸真有那么大的威风?老虎不太相信,可是,看着狐狸的神气劲儿,又有点相信。

  于是,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看到老虎上当了,狐狸心里得意极了。它摇头摆尾,神气活现;老虎呢,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小动物们真的会害怕狐狸吗?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狐狸今天怎么这么神气,这么威风啊!”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快逃命啊!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吓跑的。

  《狐假虎威》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1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的狡猾,老虎的威风,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4、指导书写“食、眼”生字。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并能灵活应用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

  教学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课采用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辅助,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

  五、教学准备:头饰、相关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动物朋友,谁想和他们打个招呼,一起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它们之间的故事。来,一起读课题(知道停顿处)。

  二、整体感知

  1、想读读这个故事吗?请同学翻到97页,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这个故事,并想一想这个故事讲了什么,谁能用文章中的一句话将这个故事概括出来,找到了用笔划一划。(读完的同学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这句话用一个词语概括就是:狐假虎威

  “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借)

  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

  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齐读)你发现了什么?(第一排是描写老虎,第二排是描写狐狸,第三排是描写百兽。)我们再来合作读一读,老师读动物,学生读与动物有关的词语。

  4、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故事内容讲给大家听?看能不能用上刚刚的词语。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三、精读课文。

  《狐假虎威》的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谁来读?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1)老虎和狐狸谁更厉害?你从哪看出来的呢?(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贴图片:大家怕不怕它?头带王字,高大威猛,森林之王,多么的威猛啊!)板书:威猛(“微”用红色粉笔写)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了它的凶猛呢?多么凶猛的老虎啊,你能读一读吗?

  这时“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回答“跑”。师问:为什么不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逃跑)

  字典真是我们的好老师,有了它的帮助,小朋友一下子就理解了“窜“的意思。那么老虎来了,狐狸为什么要逃跑呢?(紧张,害怕)你来紧张的读一读,你来害怕的读一读。

  2、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但它才不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呢,于是,它想出了一个坏主意。大家自己读读2~6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板书:(狡猾)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狐狸的狡猾呢?(结合指导读词、读句)

  (1)“眼珠子骨碌碌一转”“骨碌碌”是什么意,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请其中一个做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狐狸眼睛骨碌一转。)这就是“骨碌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注意,在想点子)

  (2)“扯着嗓子”“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拉”

  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把喉咙拉长)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呢?(故意装得很凶,想吓到老虎,给自己壮胆,让老虎不敢吃它)。

  请你来帮狐狸吓吓老虎,看你能不能吓住它。(学生读)

  老虎有没有被吓住呢?(有点吓住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老虎一愣)为什么“一愣”?(老虎觉得很奇怪。)(指导读。)

  (3)“老天爷派我来……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狐狸看到老虎一愣,更是计上心头,狐狸对老虎说了什么?(展示句子)

  这段话有点难读,要读好它我们先要看看最后的标点符号是(!)读的时候,语气要强烈。长句子我们要抓好停顿点,老师还给大家一个提示语。能读好了吗?自己试一试。(练读,范读,指名读)

  (4)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你的话我才不信!

  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学生接不出来的老师评价:这只狐狸还不够狡猾哦。学生接出来:你比书上的狐狸还狡猾。)

  (5)分角色朗读:还想读吗?谁愿意当老虎,狐狸(配上表情,动作。同桌练习、请同学读,全班合作读)

  四、学习生字:

  老虎正在寻找食物,逮住了一只狐狸,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想到了办法,就有了我们狐假虎威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字。

  食眼(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有哪些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

  强调:“食”是一点,“眼”是一捺。用红色粉笔标记)。

  五、小结:(展示两幅图片)下节课我们就跟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总结板书)看狡猾的狐狸是如何在森林中借着老虎的威风,达到“狐假虎威”的目的的。

  《狐假虎威》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正确地表达文章蕴含的感情

  2、掌握一些文言字词

  3、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学重点:传情达意地朗读,读出狐狸的狡猾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寓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成语故事两则》,请同学来说说: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是成语?

  小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它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容。

  今天我们所学成语故事的主人是两只动物。(贴画)一只是狐狸,另一只是老虎。

  2、在大家的印象中有没有关于这两种动物的成语呢?比如说“如虎添翼”,谁能说出它的意思?(同学说成语)

  3、根据我们刚才找到的成语,请结合对这两种动物的印象,分别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它们的特点

  老虎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凶猛)

  狐狸呢?(狡猾)

  4、今天我们所要学的是《狐假虎威》

  “假”是什么意思?借

  “威”是什么意思?威风

  知道这个故事的同学请举手。谁能说说这个故事?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的原文,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做到传情达意地朗读古文

  二、朗读

  1、朗读首先要做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请大家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看看,有没有读不准的地字及不清楚的解释。

  有没有?谢老师来考考大家!

  长百兽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虎以为然畏

  2、散读,做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

  3、齐读

  三、分析

  大家都已经能做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但要传情达意的朗读还要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起因

  文中那个句子写出了故事的起因?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1、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抓住关键字词就能把意思说出来)

  2、你猜想一下,此时的老虎和狐狸各自的心情如何?

  老虎:凶狠、得意

  狐狸:害怕、紧张

  3、怎样才能读出老虎的凶狠得意?关键词语应读重音

  哪些词语?求、得、食

  如果加上些停顿,就显得更加抑扬顿挫了

  范读、小组读、齐读

  (二)结果

  1、文中哪个句子交代了故事的结果?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请同学用现代文说出它的意思

  2、我们常说思想是指导行动的,老虎之所以这样做,它心里在想什么?

  认为狐狸是对的

  老虎不知其中的奥秘,还蒙在鼓里,朗读时要读出;老虎的糊里糊涂,语速如何?

  慢

  范读。齐读

  “兽见之皆走”走是“跑”的意思。为什么要跑?

  害怕

  “跑“是慢慢的吗?不是,逃命自然越快越好,所以语速应怎样?

  快、急切

  现在老师来做这只傻老虎,同学们扮百兽(范读)

  男同学扮演老虎。女同学扮演百兽,朗读

  (三)议论

  老虎被蒙在鼓里,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文中有没有旁观者一语道破天机的语句?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翻译句子

  2、从“不知”、“以为”可看出老虎上当了。百兽事实上是畏惧老虎,假相是畏惧狐狸,所以这是问题的关键。“畏己”“畏狐”应该读重音,加以突出。而且,它是文章的结束语,应该读得慢,降抑调

  3、范读,小组读,齐读

  (四)经过

  以凶猛著称的老虎怎么会被一只小小的狐狸牵着鼻子走呢?其中的奥秘就在于过程中狐狸的一番花言巧语。以句号和问号为界,狐狸一共说了几句话?三句

  1、我们先来看第一句子无敢食我也。”

  A、请一位同学翻译

  B、我们前面说过狐狸被老虎抓住时很害怕,它为什么敢说这样的话?是他的胆子很大吗?不是,它是假装镇定。虽心里十分慌张,但语言坚决肯定,所以朗读时应重点突出“无敢”

  C、范读,分读

  2、光凭这一句话,老虎会相信它吗?显然不够,所以狐狸滔滔不绝的说出了它的理由。

  A、它的理由是什么呢?请用现代文把这个理由说出来

  B、狐狸找到了谁做靠山?天帝

  那么狐狸肯定要在老虎面前突出自己的靠山,强调自己的位置,还要突出后果的严重性。“天帝”“长百兽”应读重音,语气要傲慢些。

  范读

  C、此时此刻的老虎已经被狐狸的傲慢和天帝的威望弄得晕头转向了,但它毕竟是百兽之王。从狐狸后半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老虎此时已由完全不信到了半信半疑。狡猾的狐狸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它,使出自己的杀手锏:口说无凭,实践证明。狐狸的方案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第三句

  3、

  A、请学生翻译

  B、狐狸的方案中哪些词语突出了狐狸的狡猾?

  “先行”“随后”

  所以这两个词语要读重音

  C、狐狸不但提出了方案,还预言了结果。是哪个句子?翻译

  D、这是一个反问句,请同学把它改成陈述句,比较反问句和陈述句在语气上有何不同?

  反问句语气更强烈、肯定

  E、狐狸的反问充分表现出这时它已经由开始的恐慌变得十分自信了,它的花言巧语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

  4、根据幻灯片传情达意地散读、互读

  5、看图一起朗读

  四、总结

  1、这是一则成语故事,也是一则寓言故事,狐狸不但捡回一条小命,还借老虎的威风在百兽面前显耀了一番,所以我们现在常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什么呢?

  2、了这个故事后,你对开始下的定义有没有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呢?

  在这个故事中,老虎有凶猛的一面,也有愚蠢的一面。狐狸虽狡猾,但也有可取之处,它急中生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正体现了它的聪明。

  3、最后请大家谈谈上了这堂课的收获或体会

  A、朗读古文要主义重音、语调、停顿,做到传情达意

  B、我们不能像愚蠢的老虎那样上当受骗,要学会识别别人的阴谋。

  C、我们要学习狐狸的聪明机智,但不能利用花言巧语欺骗别人,更不能仗势欺人

  五、作业: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可参考:

  (1)老虎俯首称臣了

  (2)百兽揭露狐狸的诡计

  (3)老虎明白受骗了

  六、板书

  成语故事两则

  狐(贴画)假虎(贴画)威

  借威风

  狡猾凶猛

  聪明愚蠢

  《狐假虎威》教案 篇7

  教学理论依据

  《狐假虎威》是一则久经传承、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它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幼儿感受成语故事的魅力呢?

  首先,我对教材中的故事进行了删减修改,精炼语言,抓住故事发展的两条线索即角色的心理变化,层层推进。狐狸从害怕—谎言—神气活现—得逞;老虎从凶猛—蒙住—半信半疑—上当。从而更加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虎之威”和“狐之猾”。

  从完整语言、整合教育、活动教育的观念出发,遵循《纲要》对语言教育“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引导幼儿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的要求,教学中紧紧围绕两条线索,通过讲述倾听—梳理讨论—角色表演—配乐讲述,引导幼儿感受角色的心理变化,理解寓意。对狐狸的角色特征的讨论,既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也引导健康的价值取向。最后,借助申公豹,进一步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

  教学策略

  1、运用动画,形象刻画“虎之威”和“狐之猾”。

  借助多媒体动画来表现老虎一把逮住狐狸的凶猛、“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的狐狸和“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老虎,形象生动,从而帮助幼儿充分理解角色的心理。

  2、设问引思,充分理解“虎之威”和“狐之猾”。

  “老虎一把逮住了狐狸,狐狸感到怎么样?”

  “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喊?”

  “小动物到底害怕狐狸还是老虎?老虎觉得小动物害怕谁?”

  层层设问,引领幼儿围绕主题,积极思考,理解“虎之威”和“狐之猾”。

  3、置身情境,感受表现“虎之威”和“狐之猾”。

  “狐狸,你的心里在想什么?”

  “老虎,你东张西望在看什么?”

  “小鹿、小兔,你们为什么跑啊?到底害怕谁啊?”

  将幼儿置于情境,融入角色,他们想说,敢说,会说,乐说;角色表演,配乐讲述,他们设身处地用语言、动作、神态演绎着对角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2、丰富词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角色特征,感受经典成语故事的魅力。

  教学准备

  课件、音乐、头饰。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虎之威”和“狐之猾”。

  教学难点

  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狐之猾”,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教学过程

  1、出示“狐”和“虎”,谈话导入课题。

  “你能用一个词说说对狐狸和老虎的感觉吗?”

  “森林里的小动物害怕狐狸还是老虎?”

  2、完整讲述,幼儿倾听,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小动物到底害怕谁?老虎认为小动物害怕谁?”

  3、播放课件,分段讲述,理解感受角色特征。

  (1)“狐狸被老虎逮住了感到怎么样?”

  (2)“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喊?”

  (3)“狐狸和老虎走起路来什么样?”

  幼儿分角色表演。

  4、梳理线索,引出题目,理解“狐假虎威”的本意。

  狐狸:害怕—谎言—神气活现—得逞

  老虎:凶猛—蒙住—半信半疑—上当

  5、配乐讲述,发表看法,引导健康的价值取向。

  “你认为故事中的狐狸是狡猾的还是聪明的?为什么?”

  6、借助“申公豹”,理解寓意,激发对成语故事的兴趣。

  “申公豹借着谁的威风吓唬谁?”

  “狐假虎威”是一个成语故事,类似的成语故事你还知道什么?

  附:改编故事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它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噌”,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一把就逮住了狐狸,“哈哈,我可以美餐一顿了!”

  狐狸害怕极了,它眼珠骨碌一转,嗯,有办法了!狐狸扯着嗓子喊:“你敢吃我?”“嗯?不敢?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所有的小动物,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难道它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松了口气,摇了摇尾巴,说:“你要是不相信,我就带你到动物们面前走一趟,保证它们见了我,没有一个不赶紧逃命的,到时候让你看看我有多威风!”

  狐狸真有那么大的威风?老虎不太相信,可是,看着狐狸的神气劲儿,又有点相信。

  于是,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看到老虎上当了,狐狸心里得意极了。它摇头摆尾,神气活现;老虎呢,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小动物们真的会害怕狐狸吗?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狐狸今天怎么这么神气,这么威风啊!”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快逃命啊!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吓跑的。

  《狐假虎威》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比较生动地讲述故事。

  2、体会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狐狸、老虎图片和动画故事及录音带。

  2、《语言》下。

  活动过程:

  一、说说狐狸和老虎

  ——教师出示狐狸和老虎图片,引出教育活动内容。

  ——引导幼儿说说狐狸和老虎的外形及其他方面的特征。如:狐狸很狡猾,老虎很凶猛是兽中之王等。

  二、听听它们的故事——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请幼儿倾听。

  ——播放动画故事请幼儿欣赏。

  三、想想其中的道理

  ——指导幼儿阅读画册,练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

  ——请幼儿讨论:小动物们是被狐狸吓跑的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思考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小动物们的道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教育在于促进幼儿音乐表演技能的提升,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例如: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幼儿学习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对话一共有五句,每句都是诗歌体裁,语言简练而概括,幼儿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为此,我运用了引导幼儿联想回顾、有意倾听、图文匹配的方法,使幼儿主动积极地理解和记忆对话内容。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选择角色,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狐狸和老虎。我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回忆比较狐狸和老虎的形象特点和性格,自主地运用不同速度、力度、音色的声音艺术性地表现出狐狸、老虎的角色形象。总之,幼儿音乐表演技能的提升,是以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为基础的。

  《狐假虎威》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比较生动地讲述故事。

  2、体会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狐狸、老虎图片和动画故事及录音带。

  2、《语言》下P.5.

  活动过程:

  一、说说狐狸和老虎

  –教师出示狐狸和老虎图片,引出教育活动内容。

  –引导幼儿说说狐狸和老虎的外形及其他方面的特征。如:狐狸很狡猾,老虎很凶猛是兽中之王等。

  二、听听它们的故事–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请幼儿倾听。

  –播放动画故事请幼儿欣赏。

  三、想想其中的道理

  –指导幼儿阅读画册,练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

  –请幼儿讨论:小动物们是被狐狸吓跑的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思考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小动物们的道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教育在于促进幼儿音乐表演技能的提升,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例如: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幼儿学习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对话一共有五句,每句都是诗歌体裁,语言简练而概括,幼儿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为此,我运用了引导幼儿联想回顾、有意倾听、图文匹配的方法,使幼儿主动积极地理解和记忆对话内容。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选择角色,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狐狸和老虎。我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回忆比较狐狸和老虎的形象特点和性格,自主地运用不同速度、力度、音色的声音艺术性地表现出狐狸、老虎的角色形象。总之,幼儿音乐表演技能的提升,是以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为基础的。

  《狐假虎威》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胡狐假虎威”的寓意。

  2、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学方法:故事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头饰、布景、生子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识字形。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用具:生子卡片,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了“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二、学习课文

  1、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画,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表扬学生讲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可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5、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6、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并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会回答“跑”。师问:为什么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读得让大家感到紧张。(自读后指名读)

  9、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3~6小节,看谁读懂了,怎样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生读的时候,老师板书:骨碌扯蒙)

  (1)、“骨碌”是什么意思,谁读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得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主意,在想点子)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作出“拉”的动作)

  (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

  (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边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读懂了吗?是把什么拉长了?(把声音拉长)

  (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是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我”后面是一个问号。(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7)、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读)

  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胆子。(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加进去)

  (8)、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9)、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10)、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着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现在休息一下。

  《狐假虎威》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寓言故事,知道成语教狐假虎威的意思, 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2、学会用如果就说话。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对寓言故事,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又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2、抓住课文中关键的词句体会狐狸和老虎的角色特点,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DVD、狐狸、老虎图案。

  教学流程:

  一、揭题设疑,导入新课

  (出示虎狐图案)同学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动物吗?(虎和狐)

  谁能说说你对这两种动物有什么看法?(学生说)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狡猾的狐狸和威猛的老虎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老虎和狐狸的寓言故事。

  板书:狐假虎威

  看清生字狐这个字读(hú),意思是指狐狸,虎的意思是老虎,威字是什么意思?假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内容又是如何呢?就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解答吧!

  二、DVD演示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小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懂课文。(生自读课文。)

  2、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了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呢?(生复述课文内容。)

  四、品读感悟,内化体验

  1、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吓跑的呢?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①想想当时老虎和狐狸各自的心情怎样?它们会想些什么呢?

  ②老虎要吃狐狸,说明什么?(老虎凶猛)

  ③(出示图片)多么凶猛的老虎啊!眼看狐狸就要被老虎吃掉了,想想狐狸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害怕)

  2、接下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27自然段。(生同桌互读,小组分角色读。)

  ①这个时候狐狸是怎么办的呢? DVD演示27自然段内容。

  ②狐狸一共说了几次?(3次)请找出第一次说的话,齐读。

  老天爷是什么人?狐狸说话时是什么样的语气?(趾高气昂)能用这种读读狐狸说的话吗?

  ③了解关联词如果就,并用它说话。

  ④老虎对狐狸说的话信吗?可用个什么词来形容?(半信半疑)

  ⑤狐狸又是用什么办法打消老虎的疑虑的?指导朗读第47自然段。重点指导读狐狸第二次说的话。(用自信的语气读)

  来到大森林里,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地走着,(DVD演示内容),它们各是怎样的神态?可让学生表演。相机理解:纷纷逃命、得意洋洋。

  ⑥百兽怕狐狸吗?为什么纷纷逃命呢?请朗读狐狸第三次说的话,应用什么语气读?(得意洋洋的语气)

  3、那些百兽真的是怕狐狸、被狐狸吓跑的吗?读完第8自然段你就明白了。(齐读第8自然段)

  ①但老虎以为小动物们是被谁吓跑的呢?说明老虎怎样?(以为是狐狸。说明老虎笨)

  ②课文学到这里,同学们对假这个词语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它是借着谁的威风,是谁吓走了谁呢? (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里的动物,还借着老天爷的威风把老虎吓走了。)

  ③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就是比喻借助、倚仗别人的威风或势力吓唬人、欺压人。

  ④说说你对狐狸和老虎的看法。

  ⑤结尾掲示了野兽逃跑的真正原因,反应出了老虎思考问题的简单幼稚,不能识别事物的本来面目,对狐狸的话信以为真,结果被骗。

  五、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我们不仅从语言上(狐狸的三次说话),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了狐狸的狡猾。它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一种人:这种人自己没有本事,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他人。

  大家喜欢这个故事吗?想象一下,当老虎明白自己被狐狸骗了后,接着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呢?(学生说说)

  六、指导朗读

  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生朗读。)

  七、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

  《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学生都非常喜欢、很感兴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了。由于课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所以我在教学时努力体现以下几点:

  1、读与思相结合。

  在教学中,我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狡猾的狐狸是如何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的。这样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2、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一特点,联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读与演相结合。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中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表演课文的环节,学生把狐狸的狡猾,老虎的愚笨表演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了。

  虽然这节课,我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练读,教给学生读的方法,但在教学中忽视了部分后进生,没有给他们提供适当的锻炼机会,势必会导致班级整体朗读的不均衡。我想今后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给更多的学生提供表达与朗读的机会,真正实现教师与全体学生间的互动。

  《狐假虎威》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准备:图片、狐狸和老虎的头饰、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设置悬念 导入新课

  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头饰: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相遇,会发生什么事呢?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知道的。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了解初读效果。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

  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段你觉得老虎和狐狸谁厉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说一说原因。

  2、指导朗读:在读狐狸话时要读出害怕和紧张,而在读老虎的话时要读出凶猛的气势。

  (二)、感悟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习二~七自然段)

  1、自读课文27自然段,用笔划出狐狸说的话。

  2、出示第一次说的话你敢吃我吗?指名读,质疑:狐狸说这句话时有什么动作?

  (1)、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做做动作,狐狸为什么要这样做?(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谁能上台来表演一下?大家一起表演。

  (2) 、学生再次读书理解扯字的意思

  (3)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骨碌一转、扯等词语来读好狐狸的话。

  3、出示第二次说话。老天爷胆子。

  (1)、想象:狐狸说这句话时的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

  (2)、这时老虎怎样?(被蒙住了)蒙什么意思? (骗)这时,老虎心里在想些什么?它相信狐狸的话吗?以怎样的语气说话才能把老虎给蒙住?

  (3)、感悟 半信半疑(板书)

  4、出示第三次说话我威风

  做一做,演一演,指导学生得意地读一读这句话,感受狐狸的狡猾。

  (三)、读演结合体会寓意(读演第8、9自然段)。

  1、自读课文,圈出描写狐狸、老虎和百兽不同表现的词语。

  2、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3、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4、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纳闷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纳闷?(因为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子?(鬼头鬼脑)

  5、再读课文第8、9自然段,选自己喜欢的动物演一演

  (1) 指名表演

  (2) 采访 狐狸: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想什么?

  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想什么?

  (四)、总结回顾 领悟中心。

  1、齐读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四﹑重视求异,培养创新

  1、你想对课文中的谁说些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拨,而后总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8 、 狐假虎威

  窜(狐狸图) 扑 逮(老虎图)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大摇大摆

  教学反思:

  《狐假虎威》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这样的课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哪儿?又该如何突破?想了又想,觉得还是该回归原始地带体验角色,深化情感。

  1、查一查。

  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要让儿童真正理解语言,除了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以外,还得让学生做一做。本文中有好多词语的意思,学生是一知半解的。如 假、蒙、窜我一直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应养成的良好习惯,因为能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插上翅膀。因此在课上,我让学生独自查了假、扯 的意思,并选出符合文意的正确解释。

  2、演一演。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狐假虎威》是篇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教学课文的7-8小节时,我请5位学生分别戴上了老虎、狐狸、小鹿、兔子和野猪的头饰表演,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的学生当导演。学生把狐狸的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表演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了。

  3、说一说。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低年级语文组本学期的教研课题。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学生表演7-8小节时,我让台下的学生当导演,说一说: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小鹿、兔子和野猪应在什么地方?采访了小鹿,问它究竟为什么跑?害怕谁?还采访了老虎,问它东张西望什么?

  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虎告诉我:它在看看小动物们是不是真的怕老虎。小鹿告诉我,它其实不怕狐狸,最怕的是老虎。学生的回答对于寓意的理解已经势如破竹。

  《狐假虎威》教案 篇13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故事,8《狐假虎威》

  2、板书课题:8狐假虎威

  3、学习课题中生字。

  狐:左边反犬旁,右边瓜

  假:左边单人旁,右边不是段

  威:半包围结构

  4、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有几段。板书:眼到手到心到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正音。

  zhuǎ

  shòu

  chě

  xún

  kàng

  mēng

  xià

  jiǎo

  huá

  cháo

  爪子、野兽、扯着嗓子、寻找、违抗、蒙住、吓跑、狡猾、朝

  4、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师述故事: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2)生演故事情节。通过动作演示,生理解窜为逃跑、乱跑的意思。

  (3)问:听了故事,看了表演,你知道老虎厉害还是狐狸厉害?(老虎厉害)

  老虎为什么要逮住狐狸?(肚子饿了)

  (4)齐读第一段。读出紧张味。板书:狐、虎、逮

  (5)学习词语:寻找

  过渡:饥饿的老虎有没有马上吃掉狐狸,看图二上的狐狸与老虎。

  2、学习第八、九段

  (1)图上的老虎怎样?狐狸怎样?其他小动物怎样?

  (2)课文哪一段写的?(第八段)

  (3)学习第八段。

  a.问:哪里写狐狸、老虎,百兽找出读一读。

  b.指导朗读。大摇大摆,读得慢些。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读得快些。

  c.找出不理解的词,小组讨论

  纳闷、大摇大摆、撒腿就跑,通过读来总结,生跟读。

  d.学习词语:百兽、吓跑

  过渡:百兽怕不怕狐狸?(不怕)百兽不怕,为什么逃走?

  (4)

  学习第九段

  a.读课文。老虎怎样了?(受骗)

  b.百兽为什么逃走?(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板书:吓跑百兽

  c.学习词语。借助

  (过渡: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老虎的反应如何?)

  3、学习第二至七段

  (1)请学生自由读文二至七段。

  (2)在学生读文后的基础上自己找。

  (3)请学生在小黑板上将二至七段排列,老虎的反应及狐狸的几次欺骗。

  a.理解第一次对话(第二段、第三段)

  (1)说说老虎说话时的表情(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2)全班试做眼珠子骨碌一转,做的好的示范

  试读扯着嗓子的说话样子,小组试读

  (3)老虎的反应如何?(一愣,为什么不敢)说明什么?(感到奇怪愣住)板书愣敢吃我

  b.理解第二次对话(第四、五段)

  (1)老虎说了什么?(指导朗读:重读:我、老天爷、违抗、多大)

  (2)老虎又作了何种反应(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理解蒙(说明由奇怪到胡里胡涂)

  板书:管百兽被蒙、松

  (3)学习词语:派来、违抗、胆子

  c.理解第三次对话(第六、七段)(小组讨论解决)

  (1)狐狸又怎样说的?为什么这样说?老虎的反应如何?为什么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有点相信,有点怀疑)

  板书:走一趟信疑、张、望

  (2)学习词语。爪子

  4、男女生对读狐狸与老虎话

  5、师总结。

  6、学课文之后,你觉得狐狸怎样?(狡猾、会动脑)

  狐狸为什么会狡猾?(为了保护自己)

  7、看课文怎样说,齐读课文

  8、说说你懂了什么道理?

  借别人的力量吓唬别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什么本事。

  你喜欢狐狸吗?(喜欢又不喜欢)

  说说你身边有没有狐假虎威的事情。

  (有的人受委曲,让大哥哥来报复。)

  四、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小组内练习复述,派代表复述)

  五、描红指导

  1、看清笔顺,描生字。

  2、重点指导:假、威

  设计意图:

  一、注重朗读训练

  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加强读书训练。我在初读时,就提出读书要求,眼到、手到、心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理解了课文意思后,必须把课文读流利、读出感情。

  二、理解词语形式多样

  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让学生真正理解语言,除了读一读、听一听、想一想,还应动一动。我在教学第一段时,我安排学生演一演,师当旁白,找了两个学生当演员,其余学生当导演,在较有兴趣的导与演中,学生理解了词语意思,还激发其想象力,如身临其境,激起读书兴趣。

  三、重视语言积累运用

  通过熟读,复述课文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注意进行转换迁移的练习,使消极词汇不断地转换为积极词汇。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狐假虎威意为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再深入分析狐狸的心理行为,发现狐狸其实聪明又机智。在遇到危险时,为了保护自己,不妨也做一回聪明的狐狸。

  《狐假虎威》教案 篇14

  一、课题名称:《狐假虎威》第二课时

  二、设计思路:

  通过故事让孩子明白深刻寓意,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抓住重点词语,精彩对话和课文中描写动物神情的词语进行突破,让学生通过读、说、写、演、访,层层深入,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寓意。

  1.读一读,说一说。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模仿力。联系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读一读,演一演。

  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表演课文的环节,学生把狐狸的狡猾,老虎的愚笨表演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阅读和表演能很好的.结合。或学生自演,或师生共演,通过师生的共演及学生的自演来指导朗读,体悟语言魅力,理解有关词语。

  3.读一读,想一想。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把阅读和思考、联想、讨论结合起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加深认识,在师生共议、争鸣辩驳中交流心得,体会寓意。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表演课文情境。

  四、教学重点 :

  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五、教学难点 :

  揭示寓意。

  六、教学准备 :

  词语卡片、课件、动物头饰

  七、教学过程

  一、挑战过关,激趣入境

  1.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寓言故事《狐假虎威》,今天,我要带小朋友们去茂密的森林里去瞧瞧,看看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不过,进森林前要先词语过关。

  课件(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大摇大摆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纳闷 撒腿就跑)指生表情朗读,重点词语全班齐读

  激发学生斗志,主动迎接挑战,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 .师讲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播放《狐假虎威》动画

  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配合动画片讲故事,激发兴趣,学生很兴奋,很快入境.

  学生回忆:按故事情节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梳理文章脉络,让学生对故事的结构有一个整体把握。

  二、 设置悬念,读演突破

  师: 狡猾的狐狸是怎样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呢?我们现在就出发,走进这茂密的大森林。

  第一部分: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窜过 扑过去 逮住了)进行突破

  1.指生读 思考:结合老虎逮住狐狸的图,说一说狐狸和老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狐狸:速度快 老虎:凶猛 速度更快)

  2.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3.狐狸真狡猾,老虎真威风,不愧是百兽之王,你能读好吗?

  看图直接进入课文,简洁明快,使学生很容易就抓住了本段的主要内容。理解一个“窜”字,让学生明白狐狸是害怕老虎的,避免在下一个环节中产生误解。一个“扑”字,让学生明白老虎的凶猛,为显现狐狸的狡猾埋下伏笔.

  课件图文并茂

  师:我们班的男孩子平时各个生龙活虎的,挺威风,男生一起来读读好吗?

  第二部分:抓住老虎和狐狸的精彩对话

  师:狐狸真的成了老虎的美餐了吗?狡猾的狐狸用了哪些花言巧语蒙老虎呢?我们藏在森林中听听吧。

  1.自由读课文 找一找狐狸和老虎说的话,分别用直线和波浪线画出来

  再看看怎样读好这段精彩的对话,同桌两人读一读

  2.指生说找到的老虎和狐狸的话,课件同步显示

  A “你敢吃我?”

  后面的标点符号是什么?(?)那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

  注意前面还有提示语:

  眼珠子骨碌一转 (做动作)

  扯着嗓子(是把脖子伸长吗?对了,应该是声音高,尖,长)

  这回你再试着读一读,把表情,动作加进去。

  指生读,齐读

  B听狐狸这么一问,老虎什么反应?说了什么?

  “为什么不敢?”

  老虎是森林之王,居然被狐狸说楞住了,为什么一楞?指生说

  那我们就应该用疑问,奇怪的语气读,你能边说边做动作吗 ?

  C狡猾的狐狸继续编造谎言,想进一步的蒙住老虎,它又说了什么?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狐狸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吗?它是在骗老虎,看看怎样读能蒙住老虎呢?自己练习读一读。

  来,我们比一比,谁能读出狐狸的狡猾,装腔作势,能蒙住老虎?

  指生读,女生读,齐读

  狡猾的狐狸真的蒙住了老虎,老虎松开了爪子,为什么呀?

  D狐狸更得意了,于是它摇了摇尾巴说了什么?

  “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谁能得意的读一读。

  3.狐狸蒙老虎的这段对话真是精彩,我们分角色来读读吧。

  男生,女生,老师

  三个学生

  分角色朗读,注意课文的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让学生深刻地体会狐狸的狡猾.

  第三部分:抓住表示老虎、狐狸和百兽的神态的词语

  老虎真的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了,我们也悄悄跟在它们后面,去看个究竟。课件图片

  1. 现在看看,谁走在前面?(狐狸)狐狸什么样子?你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词语吗?相机出示词卡贴在黑板上(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大摇大摆)

  2 .那跟在后面的老虎什么样子?课文中的相关词语找到了吗?

  相机出示词卡贴在黑板上(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3 .那百兽看到这种场面,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

  相机出示词卡贴在黑板上(纳闷 撒腿就跑)

  “纳闷”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纳闷啊?到底怎么回事啊?

  齐读

  重点词语的出现,让学生一目了然,为理解狐假虎威做了很好的铺垫.

  4.戴头饰表演老虎跟着狐狸在百兽面前走一趟的情景

  课堂实践证明,体裁是童话或寓言的课文,在教学中适当辅以表演游戏,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心理疲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将语言文字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师:我还有个特别重要的任务,下面的同学做导演,看看老虎,狐狸怎么站?百兽藏在哪里?看看老虎,狐狸和百兽应该怎样演?

  第一组表演后,点评,采访

  (1)问狐狸:你怎么摇头摆尾的这么神气啊?

  (2)问老虎:你东张西望的在看什么啊?

  (3)问百兽:你们都跑什么啊? 怕谁啊?不是怕狐狸吗?

  (4)问导演:演得怎么样啊?

  第二组表演后,采访:看到大大小小的百兽都跑了,老虎和狐狸都是怎么想的啊?

  老虎这回可真的蒙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

  5.看了刚才的精彩表演,相信我们能读得更好,我们声情并茂地读一读,加上动作。课件图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这一环节,一方面是为了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戴头饰表演和评价的过程中,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更加透彻了,减少了教师的赘述,体现了课堂的趣味性、灵活性和自主性。师采访的环节让学生很清楚看到狐狸的狡猾,进一步深刻理解狐狸借老虎威风吓跑百兽.

  第四部分 课件

  看来,老虎真的上当受骗了,可小朋友们都知道事情的真相,你能告诉老虎吗?“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齐读

  这句话概括成成语就是“狐假虎威”。板书课题

  后来人们把这种借着别人的力量和势力来吓唬别人的行为叫做“狐假虎威”。那这里的“假”就是借着的意思。

  最后写出课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且能把课文结尾和题目的解释对应起来,学生易记易懂.

  三、 全班听配乐课文朗读,进一步体会狐狸借老虎威风吓跑百兽。

  教学结束阶段,要求学生边看书边完整地听一遍配乐课文朗读,提示学生不仅要将语言文字与音乐对应起来,而且要根据音乐的节奏和力度想象老虎,狐狸和白兽的形象,从而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整体理解把握课文。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读了故事,又表演了故事,大家都学得很快乐!让我们一起拿起书,齐读这篇课文!看谁不仅能把书读在嘴上,又能把书读在脸上,让我们教室里所有的老师一起倾听你们的声音,欣赏你们的感情,分享你们的感受!

  五、课外拓展训练

  续编故事,狐狸吓跑百兽后,老虎会怎么想,怎么说,狐狸又会说什么呢?当它们又在森林相遇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低年级的许多课文都是一些简单明快但寓意深刻的故事。许多故事的结尾都留有余地,这里可以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进行续编故事。同时对学生提出了能用上课文中的好词的要求,让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而且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

  板书设计:

  8 狐 假 虎 威

  百兽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纳闷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撒腿就跑

  大摇大摆

  八、教学反思:

  《狐假虎威》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一、读一读

  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朗读中不光要求学生的朗读貌似,而且更要求神似。需要学生不仅会读课文中的对话,而且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揣摩课文中各种小动物的内心。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角色,了解课文内容。老师则起指导作用。通过创设情景、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懂句子,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提示小朋友读的时候注意旁白部分,提示语部分和一些标点符号,帮助学生用动作、表情进行朗读表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朗读和表演中有所得、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

  二、说一说

  我让台下的学生当导演,说一说: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小鹿、兔子和野猪应在什么地方?采访了小鹿、兔子和野猪,问它们究竟为什么跑?害怕谁?还采访了老虎,问它东张西望什么?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所有的小动物都告诉我,它们其实怕的不是狐狸,而怕的是狐狸身后的老虎。学生的回答对于寓意的理解已经势如破竹。

  三、演一演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狐假虎威》是篇声情并茂的寓言故事,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的学生当导演。学生把狐狸的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表演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了。

  四、访一访

  巧妙设计问题,采访表演的同学,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百兽为什么纳闷呢?它们在想什么?”“它们又为什么撒腿就跑呢?”“它们到底怕的是谁?”这一系列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的关键。就像一个坡度,让学生一点一点,不知不觉走上去,慢慢领悟“假”是什么意思?“威”又是什么意思?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的形式,逐步揭示“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突破这篇课文的难点。

  整个课堂使用了参与教学,合作教学,兴趣教学,自主教学,活动教学和媒体教学等策略。运用了分组,个别指导,五官体验,尝试,鼓励,活用资源,实践表演等教学方法。

  《狐假虎威》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比较生动地讲述故事。

  2、体会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老虎图片和动画故事及录音带。

  2、《语言》下P.5.

  活动过程:

  一、说说和老虎

  教师出示和老虎图片,引出教育活动内容。

  引导幼儿说说和老虎的外形及其他方面的特征。如:很狡猾,老虎很凶猛是兽中之王等。

  二、听听它们的故事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请幼儿倾听。

  播放动画故事请幼儿欣赏。

  三、想想其中的道理

  指导幼儿阅读画册,练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

  请幼儿讨论:小动物们是被吓跑的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思考借老虎的威风吓跑小动物们的道理。

  活动反思:

  《狐假虎威》一则非常让幼儿感兴趣的成语故事,里面的跟老虎也有许多对话,词语生动形象,性格鲜明对比,而且也非常适于幼儿来进行表演。所以,在设计活动中,特注重幼儿运用动作、表情、语气、语调、眼神来大胆的表现。同时,对于故事的内容幼儿也更容易理解,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应该更善于启发幼儿来大胆的猜测故事情节发展,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表述,在环节过渡中应注意语言的衔接,不要跨度太大。

  《狐假虎威》教案 篇16

  活动目标:

  1.通过表演、实践故事,引导幼儿懂得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做好或完成一件事情。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6.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7.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五兄弟指偶,笤帚一把

  活动过程:

  1.教师利用指偶给幼儿边演示边讲故事。

  2.讨论:⑴五个手指兄弟单独扫地为什么办不到?⑵五兄弟同时进行为什么就很快完成了?

  3.游戏:幼儿五个手指分别戴上五兄弟的指偶,边说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附故事:手指五兄弟的争吵

  有一天,小玉刚想上床睡午觉,忽然听见右手的五个手指头说起话来。大拇指说:我是你们的大哥,我最有用了。食指说:瞎说,瞎说,我最有用。中指、无名指也嚷嚷开了:我最有用!我最有用!小拇指一听,笑了:哈哈,我最有用!咱们光嚷嚷有什么用?总得讲出点道理才行啊!

  大拇指马上说:我先说!人们都管我叫大拇指哥,小玉夸奖什么的时候,总是把我伸出来,说真好,真好,第一第一,我当然最有用啦!

  食指说:你是老大哥怎么啦,你没有我长得高!我最有用。小玉要尝一样好吃的东西,总是用蘸一下,谁听说让你蘸过呀!

  中指说:别吹牛了,你有我高吗?我在五个兄弟里最高,所以人们管我叫中拇,比高呀,那可数我第一!

  无名指也嚷嚷开了:你们都别说了,我紧有用,人最喜欢我,管我叫无名指。有的人有漂亮的戒指,都是戴在我身上的!

  小拇指说:你们说的都不错,可是最有用的得数我!小玉耳朵痒了,就用我来抠。

  不对,我最有用!

  不对,我最有用!

  ……

  呵,这兄弟五个吵起来了。小玉一听,觉也睡不着了,他咯咯地笑了。五个指头兄弟

  对、对,还是让小玉说说吧,我们谁最有用?

  我看你们别争了,父们都用。有些事一个人就办不了,要靠大家才能办好。

  我不信。

  我也不信。

  好,不信你们就试试吧。来你们谁能用一个指头,拿起这把笤帚扫扫地?

  大拇指说:我能!

  好,试试吧!

  大拇指想,这还不容易。它走过去就想把笤帚拿起来,可是不知为什么,笤帚就是不听它的话。四个弟弟一看全笑了。食指说:还是我来吧!

  食指过去了,它把身子弯过来一勾,真把笤帚勾起来了。可它想拿起笤帚扫地,笤帚就是不听它的话。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也全试过了,谁也没能把笤起来。五个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了。小玉又跟他们说:来,你们大家一起使劲,看看能不能把笤帚拿起来!

  五个指头一合作,一下子就把笤帚拿起来了,哗啦,哗啦,把地扫得十净极了。

  小玉问大家:你们说谁最有用啊?

  我们都有用,团结起来力量大!

  五个指头都不说话了,小玉躺在床上,不一会就睡着了。

  活动建议:

  请幼儿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团结协作扫扫我们的室内环境,活动形式可以把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做一件事情,如:擦桌子、扫地……。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语言表达方面:有大部分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故事体验后能独立表达自己的意愿,有一小部分幼儿需要听同伴分享总结后才能自己理解总结,幼儿初步认识到了团结的力量。

  《狐假虎威》教案 篇17

  活动名称:

  狐假虎威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比较生动地讲述故事。

  2、体会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1、老虎图片和动画故事及录音带。

  2、《语言》下P.5.

  活动过程:

  一、说说和老虎7教师出示和老虎图片,引出教育活动内容。

  引导幼儿说说和老虎的外形及其他方面的特征。如:很狡猾,老虎很凶猛是兽中之王等。

  二、听听它们的故事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请幼儿倾听。

  播放动画故事请幼儿欣赏。

  三、想想其中的道理指导幼儿阅读画册,练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

  请幼儿讨论:小动物们是被吓跑的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思考借老虎的威风吓跑小动物们的道理。

  日常生活教育:提供一些形象生动的成语故事画册,引导幼儿学习成语故事家园共育: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一些成语故事,

  教学反思:

  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让学生真正理解语言,除了读一读、听一听、想一想,还应动一动。我在教学第八段时,我安排学生带头饰演一演,找了四位“小演员”,其余学生当“导演”,在较有兴趣的导演中,学生理解了词语意思,还激发其想象力,如身临其境,激起读书兴趣。

  《狐假虎威》教案 篇18

  【设计意图】

  绘本《小猫过生日》以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过生日为内容,故事情节简单易懂,画面富有探究性。观察推理是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能力之一,因此,活动中教师利用一个个影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通过层层提问,激发幼儿运用想象推理。从局部到整体进行推测,既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判断力,也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动脑筋的快乐。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课件画面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技能目标:能从影子的整体或局部轮廓,大概猜测故事中的客人,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朋友一起过生日的快乐。

  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重点】通过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

  【活动难点】根据影子的明显特征猜动物,根据影子与礼物配对。体验动脑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过生日的经验。

  2、《小猫过生日》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提出疑问、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仔细观察图片里有什么?(幼儿自由观察回答)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它过几岁生日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3、在过生日的时候,什么事儿让你最开心?(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回答)

  过渡语:小猫过生日又会遇到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观看动画、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

  1、集体看课件1-3页。

  提问:小猫生日那天发生什么事情了?(停电了……)

  2、提问:这是什么?黑乎乎的房间里怎么会有两个圆溜溜、闪光的东西?

  过渡语:小猫不但有亮眼睛,还有聪明的脑瓜,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小猫想出了什么好主意?(用手电筒)你们用过手电筒吗?打开手电筒会怎么样?

  3、教师拿出手电筒,我们一起来找找小猫的卧室里都有什么东西?(打开橱门,说说里面的东西是什么?有几件)有了手电筒,屋子一下子亮了起来。

  过渡语:叮咚、,好像有客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猫家来了哪些客人。

  三、通过影子判断小动物。

  1、集体看课件5-10页。

  提问:这个影子是谁呢?(小刺猬、小白兔、小猴子)

  明明是黑影子,你怎么知道它是小刺猬、小白兔、小猴子?你是从哪里观察到的呢?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吗?

  提问:这些影子老师也犯难了,它们分别是谁呢?(长颈鹿、小熊猫、梅花鹿)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并猜一猜是哪些小动物。

  2、这下小猫家可热闹了,小朋友们再来跟老师回忆一下小猫家都来了哪些客人?第一位客人是浑身长满小刺的小刺猬,第二位客人是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小兔子,第三位客人是尾巴长长卷卷、活泼可爱的小猴子,第四位客人是三只小动物:分别是脖子长长的长颈鹿、胖胖的矮矮的小熊猫,还有身体一闪一闪会发光的小梅花鹿。

  四、引导幼儿给小猫唱生日歌

  小动物们就在小猫黑乎乎的房间里,突然间,来电了!小动物们一起给小猫过生日,而且点上了生日蜡烛!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和小猫一起过生日啊?那小朋友们一起来为小猫唱生日歌吧!

  五、活动延伸:引导小朋友们在科学区中玩找影子的游戏

  小动物们都有自己奇特的影子,小朋友们快去科学区让不同的小动物卡片与影子相对应,并在户外进行踩影子的游戏。

  《小猫过生日》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以《小猫过生日》为题材,在看、听、说的过程中,萌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教师利用一个个影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通过层层提问,激发幼儿运用想象推理。总体来说实现了活动目标,但在很多地方都有不足之处。

  一、本次活动表现好的方面有:

  (一)采用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引发幼儿的积极思考

  活动开始部分请幼儿猜猜“小猫遇到什么事这么开心?”幼儿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吃好吃的蛋糕很开心。”“和爸爸妈妈出去玩很开心。”……教师给幼儿创设了想说、敢说的良好的语言环境,并以积极的应答对幼儿的猜测给予尊重。

  (二)注重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在出示图片时,引导幼儿进行细节观察:“看看小猫过几岁生日?”通过幼儿细致的观察,知道有蛋糕就代表着要过生日。活动中间环节引导幼儿在观察中进行思考。在引导幼儿观看课件时,让幼儿自己看,自己推理,然后提出问题:“小猫过生日时发生了什么事?”(停电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黑漆漆的房间里看到了小猫亮闪闪的眼睛)“停电了,该怎么办?帮小猫想想办法?”孩子们的回答有:“可以点蜡烛。” “可以打开手电筒。”……在接下来的环节都是请幼儿在猜猜、说说中得出答案的:“你从哪猜出是小兔子的?”、“你从哪猜出是小猴子的?”、“你为什么说它是小刺猬、小鸡?”

  结合幼儿的回答,教师尽量地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引导幼儿进行合理的猜测,并对幼儿的想法给以答案揭秘,使幼儿的猜测得到验证,这对于调动幼儿的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活动延伸部分给科学区提供不同小动物卡片、手电筒等材料:

  请幼儿继续探索光与影的关系,玩找影子的游戏,让不同的小动物卡片与影子相对应,并在户外进行踩影子的游戏,激发幼儿探索性趣。

  二、本次活动需要改进的方面有:

  (一)语言活动教育就是要以活动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而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强调孩子幼儿表达语言的完整性。

  (二)在突出重点上,急于达成预想的目标,如:当幼儿对影子进行描述时,没有形容那么准确,我就会把自己描述的话告诉他们,往下进行下一环节,可能幼儿还没有仔细认真的观察到。

  (三)提问方面技巧不到位。“为什么?”和“从哪里看出”就代表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意思,后者直指问题所在,让幼儿能准确的说出自己观察所得的结果。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是开发幼儿智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幼儿被动地接受提问,这样的提问也就很难体现它应有的价值与功能。

  23、中班语言教案《谁跟小羚羊去避暑》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小动物避暑的方法。

  2、尝试表演故事,根据所扮演的角色清楚地讲述避暑的方法。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二、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谁跟小羚羊去避暑》插图、故事音频、配乐音频。

  2、纸质教具:小羚羊、小红马、小黑狗、小黄鸡、小松鼠、小灰兔的头饰。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引发幼儿讨论夏天有哪些避暑的方法。

  ——夏天天气很热,你有哪些办法能让自己凉快些呢?

  2、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带领幼儿了解小动物们避暑的方法。

  ——故事中,小羚羊要去做什么?

  ——小羚羊邀请哪些小动物跟它一起去避暑?

  ——它们去了吗?为什么都不去呢?

  3、教师给幼儿发放角色头饰,引导幼儿角色扮演,指导他们讲述自己避暑的方法,并配合相应的动作演绎出来。

  ——小红马用什么方法来避暑?如果你是小红马,出汗了很凉快,会怎么表现呢?

  ——小黑狗用什么方法来避暑?你能学学它是怎么做的吗?

  ——小黄鸡用什么方法来避暑?你能学学它的动作吗?

  ……

  4、播放故事配乐,引导幼儿一边说台词一边做出相应的避暑动作。视情况,多请几组幼儿进行表演。

  附【故事】

  《谁跟小羚羊去避暑》

  炎热的夏天来了,小羚羊的妈妈要带孩子到高山地带去避暑。小羚羊想,还有许多小伙伴也一定热得难受,得约大家一起去。“谁跟我去避暑?”她一面走,一面喊。

  一匹小红马奔跑过来,对小羚羊说:“我不去,我一出汗就像洗了冷水澡一样凉快极了。”原来她身上有许多汗腺,热了就出许多汗来调节体温,防止中暑,不需要避暑。

  小羚羊想:“听说小黑狗身上没有汗腺,一定热得受不了,去约他避暑吧。”这时,小黑狗正趴在一间屋檐下,张着嘴,伸出长长的舌头,直喘气。“黑狗弟弟,高山地带凉快极了,你跟我一起去避暑,好不好?”小羚羊对他说。“谢谢你!”小黑狗摆摆尾巴继续说,“我身上没有汗腺,可舌头上有许多汗腺呢。我伸出舌头,就是用它排汗,调节体温呀。”

  小羚羊说声“再见”走到一棵大树旁,看见小黄鸡躺在树下的沙土里,两脚搔着沙土,还不断地打着滚儿。“你躺在沙土里玩,多热呀!”小羚羊摇摇头说。小黄鸡“喀咯咯”地笑了,他说:“我热得直喘气,在沙土里躺躺,浑身凉嗖嗖的,可舒服了。”

  小黄鸡不需要避暑,小羚羊多么失望呀!她走进林子里去约小松鼠。“我不用去避暑,夏天到来之前,我就脱掉了冬天的厚皮毛衣,换上了薄薄的夏装啦。”

  再去找谁呢?小羚羊正犹豫着,小灰兔急急忙忙地从她面前经过,小羚羊喊住他。小灰兔摆动着两只大耳朵说:“我不想去避暑。夏天,我挺着这两只大耳朵,可以散热,调节体温。”

  小羚羊看看没有小朋友跟她去避暑,只好自已跟着妈妈去避暑啦!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孩子们正是在我创设的这个宽松的语言环境中发展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乐意与人交往。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性的过程,需要教师把幼儿语言的发展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教育中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狐假虎威》教案 篇19

  习作内容:

  根据《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内容,打破常规思维定势,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训练目的要求:

  1、以故事内容为依据,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2、编写的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并能说明一定道理。

  训练步骤:

  一、课件启迪,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童话故事吗?瞧,老师今天为你们带来一则大家所熟悉的童话故事——《狐假虎威》。

  二、创设情境,引导口述。

  1、创设情境。第二天,机灵的小松鼠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告诉了老虎。

  没过多久,森林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森林联欢会,你看……,真巧,狐狸和老虎也来参加聚会,途中他们相遇了。

  2、启发想象。

  ①狐狸和老虎这次相遇,可能会有什么结果?

  ②选择一种结果,相象一下当时的情况,在小组里进行交流,看谁编得更离奇、更有趣、更合理、更有意义。

  3、小组交流,指名发言。

  三、综合想象,编写故事。

  1、同学们,你们想象的闸门已经打开,赶快顺着你的思路写下来吧。用什么题目好呢?

  2、学生编写故事。

  四、师生互动,进行评议。

  采用师生评议的方式,肯定优点,也要找出不足之处,予以纠正。通过评议,达到互相启发的目的。

  五、课后小结,课外延伸。

  同学们不但想象力丰富,而且个个能说会写。老师希望你们课后能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把它读给亲人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也能欣赏到这么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童话故事。

  《狐假虎威》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对照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说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教学难点:

  学会读古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2、理解文中的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先认认真真地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再对照注释试着读懂每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读通课文

  先自己读,注意句中停顿。同桌互读互评后,全班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

  观百兽之见我/

  而敢不走乎

  虎不知/

  兽畏己而走

  三、理解句子

  1、对照译文一句一句地读懂。

  2、结合整个句子的意思弄清句中每个字的意思。

  3、小组交流,完成小卷。

  写出今义:

  今义吾

  走

  皆

  天帝使我长百兽

  故遂与之行

  子无敢食我也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1、先自己练习说,再同座互说,然后指名说。大家进行补充、评价,看谁说得最好。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五、学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并扩词。

  2、指导书写。

  畏:左下角不要多写一撇。

  逮:右下部不是水。

  3、写会字词。

  板书设计:

  30

  狐假虎威

  捉住

  老虎

  狐狸

  凭借威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文章的寓意。

  2、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

  随机指导反问句的读法,使学生明白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要求读出情感来。

  二、表演

  先用原文表演,再用自己的话来表演。

  三、谈谈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想法。

  (如1、狐狸太狡猾了,竟然用老天爷吓唬老虎。2、老虎也太傻了,也不想想自己与狐狸到底谁厉害。3、通过简短的语句,勾勒出狐狸的奸诈。)

  四、讨论:《狐假虎威》讽刺了生活中的什么人。

  (狐假虎威讽刺了生活中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

  五、练习背诵课文。

  六、作业超市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续写:老虎明白后,又一次抓住了狐狸

  3、搜集其它内容浅显的古文读一读。

  《狐假虎威》教案 篇21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知道“狐假虎威”这一成语的意思。

  2、丰富词语:得意洋洋。

  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1、《狐假虎威》成语故事磁带、录音机。

  2、狐狸、老虎、小动物的头饰。

  三、活动建议:

  1、采用谜语导入主题,并引导幼儿描述老虎和狐狸的特点。

  (1)请幼儿猜“尖尖嘴,细细腰,狡猾又多疑,拖着长尾巴”是什么动物,并请幼儿说说:为什么是狐狸?

  (2)请幼儿猜“生来脾气暴,身穿黄皮袄,林中称王,远看像只猫”是什么动物,并请幼儿说说,老虎长得什么样?

  2、请幼儿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可设计如下问题:

  (1)狐狸编出了什么谎言?

  (2)狐狸和老虎想出了什么办法?

  (3)百兽们看到狐狸和老虎是怎样做的?

  3、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1)教师提出质疑:百兽真正害怕的是谁?了解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所以叫“狐假虎威”。

  (2)请个别幼儿戴上头饰给家演一演“狐假虎威”的精彩过程,扮演“狐狸”的幼儿要着重表演出狐狸“得意洋洋”的样子。

  (3)引发幼儿思考:狐狸还借着谁的威风吓唬过谁?

  4、鼓励幼儿自由发表对狐狸的看法,你喜欢狐狸吗?为什么?肯定幼儿的不同看法,只要理由合情合理。

  附故事

  《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里,老虎是最凶猛的野兽,号称森林之王。它每天都要捕吃其它动物。

  一天,它碰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刚要溜走,已被它一把捉住。狡猾的狐狸看见自己无法逃脱,就耍了一个花招。

  狐狸一本正经地斥责老虎说:“你怎么敢吃我?我是天帝任命来管理所有的野兽的,你要吃了我,就是违抗天帝的命。”

  老虎一听愣住了。狐狸马上接着说:“你要是不信,就跟在我后面走一趟,看看是不是所有的野兽见了我都赶快逃命。”老虎听狐狸说话的口气很,态度也很强硬,有几分相信了,决定跟着狐狸去看看。

  森林里小小的野兽们,看见狐狸摇摆,耀武扬威地走过来,后面跟着一只张牙舞爪的老虎,都吓得要命,四处奔逃。老虎看着,不知道野兽们怕得是自己,以为真是被狐狸的威风吓跑的,彻底相信了狐狸的话。它怕狐狸怪罪自己,做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举动,于是也慌忙逃走了。

  “狐假虎威”就是由这个故事而来,现在,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四、活动思:

  《狐假虎威》一则非常让幼儿感兴趣的成语故事,里面的狐狸跟老虎也有许多对话,词语生动形象,性格鲜明对比,而且也非常适于幼儿来进行表演。所以,在设计活动中,特注重幼儿运用动作、表情、语气、语调、眼神来胆的表现。同时,对于故事的内容幼儿也更容易理解,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应该更善于启发幼儿来胆的猜测故事情节发展,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表述,在环节过渡中应注意语言的衔接,不要跨度太。

  《狐假虎威》教案 篇2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用表演法,理解词语“神气活现”“东张西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生活中有些人只会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根本没有本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弄懂“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

  明白“狐假虎威”的实际意义。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以看图·朗读·表演等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学法:续编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课文插图。

  学生: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件出示:狡猾·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内容。

  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老虎多么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自由读2至6自然段)

  (1)出示句子: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2)指名读”骨碌一转“,从这个词你看出了什么?狐狸这样做是在干什么?(狐狸在想主意,想点子。)

  (3)它为什么要”扯着嗓门“问呢?为什么要故意装得这么凶呢?

  (4)指名读第2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老虎有没有被吓住呢?

  (1)什么是”一愣“(呆住了)老虎心里在想什么?(狐狸为什么说我不敢吃它?)

  (2)齐读。

  学习第4·5自然段。

  师:老虎走进狐狸设下的圈套,接下来他又是怎么骗老虎呢

  (1)轻声读第4·5自然段,(2)交流。

  (3)老虎有没有被狐狸给蒙骗住呢?

  学习第6自然段。

  (1)出示第6自然段狐狸说的话引读。

  (2)指名读,齐读狐狸的话。

  学习第7·8自然段。

  (1)出示图片,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2)它们往森林走的时候各是什么样?

  狐狸是——

  老虎是——

  (3)朗读。

  (4)引读:森林里的野猪啦······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1·小动物们看见狐狸和往常不一样,都很——(纳闷)(就是感到很奇怪)

  2·大家为什么会感到奇怪?

  3·交流·讨论(看图)

  4·理解”假“(板书:借)

  (5)”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有人借着别人的威风吓唬人。生活中有人会借助别人的力量吓人,其实他自己并没有多大的本事,我们应该认清他欺骗人的本质。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把《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

  2·展开想象,编续编故事。

  《狐假虎威》教案 篇23

  【设计思路】

  大班小朋友进行《我喜爱的成语》的主题活动,此活动得到孩子们的欢迎,区域活动中有一个活动是两两结伴玩游戏,一个小朋友将一张成语故事图片(小朋友们自己画的)翻开,另一个小朋友先观察画面,看懂图画是表现了一个什么成语故事,然后做相应的动作,孩子们的这个游戏提示和启发了我,可以根据成语故事的内容创编一个微型的音乐表演游戏,让孩子们通过唱、说、做动作来进行成语故事的表演。于是,我创作了一个《狐假虎威》的音乐作品,并设计了一个音乐表演游戏的活动。让幼儿通过玩游戏、表演,进一步理解成语的含义,不断提升音乐感受、音乐体验和音乐表现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玩音乐表演游戏《狐假虎威》,用相应的语气语调和动作表现狐狸和老虎的形象。

  2、通过图片理解和掌握老虎和狐狸的对话,并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能较逼真地扮演狐狸和老虎。

  3、与同伴相互配合,用动作和表情进行相应的交流。

  4、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狐狸、老虎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听,这是什么歌?

  2、“狐假虎威”这个成语,讲了个什么故事?

  3、狐狸见到老虎的时候,它对老虎说了些什么呢?想知道吗?请仔细听。

  二、学习对话

  1、老师说对话。

  问:狐狸说了什么?老虎又说了什么?

  2、老师再完整讲述一遍。

  3、教师出示图片,打乱摆放,引导幼儿看图片与儿歌内容匹配。

  三、选择角色

  1、出示老虎、狐狸图片,选择角色,确定坐位。

  2、完整练习狐狸和老虎的对话。

  3、创编狐狸和老虎的动作。

  四、学习游戏《狐假虎威》

  1、“看他们怕我还是怕你!”他们是谁呀?小动物们到底怕谁?它们看到狐狸和老虎在一起,非常奇怪,咦,狐狸和老虎怎么在一起呢?于是它们悄悄地跟在狐狸和老虎的后面。狐狸和老虎发现了,一回头,小动物就不动。

  2、做什么小动物?

  3、听音乐,仔细听什么时候小动物停下来。

  4、玩狐假虎威的游戏。

  “我们先一起唱歌,狐狸看见老虎,和老虎对话,再扮演森林里的各种小动物,悄悄地跟着老虎和狐狸的后面。老虎和狐狸一回头,发现谁动了,就把它抓回去。”

  5、根据玩游戏情况提出要求(狐狸不换)

  6、再最后完整游戏,老虎唱歌,戳穿狐狸的把戏再去抓小动物,在高潮中结束。

  【活动反思】

  《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本事,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自己的视线。课文对于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十分逼真。

  教学中我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伊始,我通过激趣引出课题《狐假虎威》,并对这四个生字进行了书写指导,由于课文中字词的掌握以及老虎和狐狸的对话部分是重点,而了解总结出“狐假虎威”的含义是难点,因此在课堂上,我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生字词和重要语句,这除了遵循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读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并力图整体地从字里行间内含的意蕴进行感受、领悟和品味,从而最终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狐假虎威”的成语含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水到渠成地找出“借”这个词来解释成语中的“假”,教学难点轻松地突破了,这比起让学生死记硬背印象深刻多了。

  在教学中着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分角色朗读、配合动作读、开火车读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努力让课堂洋溢情趣、生趣,并充满活力。文中对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十分逼真。如写狐狸被老虎逮住后“眼珠子骨碌一转”,马上想出一个坏点子,并且“扯着嗓子”发出反问,显示了狐狸的狡猾。再如“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情态都让人感到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因此我在课件中重点出示这些关键词,并细致地指导让学生边读边想,读出画面来,低段学生十分感兴趣,参与意识很强,教学效果不错。

  其实,《狐假虎威》这篇课文很多学生都早已耳熟能详,因此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试想安排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来让课堂更加有趣味性,但是同事们给了我更好的建议,由于比赛上的是第一课时,课前没有预习的环节,如果不把好字词和初读课文的关,贸然安排情境表演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我最终把这种表演环节定格到了文中的关键词语上,事实证明这样的改动是正确的。抓住文中特别关键的词句指导学生来演好,不仅是对识字教学的巩固,也是通过表演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感悟。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在已经清晰呈现了主线的情况下,有些环节我还是放不下“面面俱到”的想法,总有把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拉到第一课时的想法,这会让教学环节略显拖沓,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努力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