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问的精神》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问的精神》教案 1
[学习目标]
(1)懂得发问的意义,学会做一个乐于发问,勤于发问,于发问的人
(2)学习理解运用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论述中心。
[学习方法]
读读、议议、说说、讲讲、写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场导入,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老师说什么话吗,你们想知道老师心里想什么吗?
[分析]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感,同时放松师生紧张的情绪。
开头配一个短FLASH,配宇宙,登上月球,深蓝色的背景,球体,神奇,海底,森林,整个世界奥秘的一种探求,恐龙,人类对此有疑问,有探求,才有了现代人类的文明,导入课题。
[分析]从广阔的'背景导入,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拓展思维。动画效果,色彩明丽,画面形象,易和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与科技相联,激发学生“问”的欲望。为整节课创立一个情境。在这个导语中,强调有发问就有收获。
二、分析课文:
设计思路:老师在充分熟悉,挖掘教材的前提下,灵活驾驭课堂。处理突发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阅读,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学生没有领悟到的地方,教师给予及时,适当的点拔。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法理清文章思路。重点掌握议论文中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老师设计精美板书,辅助学生理解。
[分析]此设计可以体现新教学理念,一改往常满堂灌,满堂问的形式,而是让学生自已问,自己解答,老师只是课堂的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一个角色。
三、联系现实生活,要求学生在为课文补充一些论据。(发生在自已身上的也可以。)
[分析]更一层理解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四、口头作文:中学生应该不应该带手机(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分析]此设计是为了加深对本课的教学重点―――正反对比论证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加强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五、一句话训练:“以发问是——————,所以它可贵“说一句话。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
[分析]此设计意在训练学生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六、总结:用左拉的名言。
七、结尾设计:一系列人类还没有探索清楚的宇宙,人自身,海洋等奥秘来结尾,意在激发学生发问,探索,求知的欲望和激情。
八、板书设计:
用树形,意在发问可以使知识开花结果。
用扇形,意在发问可以使知识收扰。
用钥匙,意在发问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形象,生动。
《发问的精神》教案 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根据给出的图片内容来提出数学问题,并知道用算式来表示所提的数学问题。
2、提高幼儿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出尽可能多的数学问题。
活动准备:
教师:《小火车》大游戏图一张,红气球5个,蓝气球2个,绿气球3个,黄气球7个,加号、减号、等号、数字0—9卡片两套。
幼儿:同教师。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景,幼儿理解什么是“数学问题”。
1、教师创设情景:数字猴要带小朋友去数学王国旅游。
①教师以数字猴的口吻,引导幼儿提问:
“小朋友们好。我是数学王国的导游,数字猴。今天由我带着小朋友们去数学王国参观。”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你最喜欢什么?”(请两三名幼儿回答)
“小朋友有什么问题想问数字猴的么?”(请两三名幼儿向数字猴提问)
教师小结。
②幼儿理解什么是“数学问题”,并尝试提出数学问题。
“小朋友刚才提了很多问题,真棒。不过,数学王国里的居民们最喜欢小朋友提数学问题了。什么是数学问题呢?”(鼓励一两名幼儿说说。)
教师小结:所有跟数字相关的问题都是数学问题。比如:“你今年几岁啦?”“你家里有几辆玩具小车?”
2、参观数学王国:根据大图,提出数学问题。
①引导幼儿观察大图,请幼儿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强调幼儿语言的完整性)
②请幼儿根据大图提供的信息,向数字猴提出数学问题。
教师示范(以数字猴口吻提问):“小朋友,这幅图里有几样东西?”
师幼一起检验:这幅图上有气球、火车、山、树、天空、草地,一共有6样东西。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这幅图里有6样东西。刚才数字猴问的问题是:这幅图里有几样东西?这就是一个数学问题。那谁来说一说,图里还有哪些数学问题?(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并且每个幼儿提出的问题都不一样)
比如:与数量有关的数学问题
1、气球的'颜色有几种?——红、黄、蓝、绿4种。
2、红色的气球有几个?——5个。
3、黄色的气球有几个?——7个。
4、绿色的气球有几个?——2个。
5、蓝色的气球有几个?——2个。
6、小火车有几节车厢?——3节。
7、火车的轮子一共有多少个?——16个。
8、一共有多少个气球?——16个。
与差比相关的问题
9、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黄色气球。
10、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蓝色和绿色。
11、红色气球比绿色气球多多少个?——多3个。
12、绿色气球比红色气球少多少个?——少3个。
13、黄色气球比红色气球多多少个?——多2个。
14、红色气球比黄色气球少多少个?——少2个。
与总和相关的数学问题
15、绿色气球和蓝色气球一共有多少个?——4个。
16、黄色气球和绿色气球一共有多少个?——9个。
(有些问题可以求答案,有些问题不需要求答案,加快节奏)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能从各种角度提出各种数学问题,数字猴可开心啦。
二、亲子互动:提问比赛,获取“数学问题小博士”称号。
将幼儿和家长分成两组,根据教室环境提出数学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哪组提出的数学问题多,哪组获胜。
三、操作
1、示范列式。
①教师抽取一个数学问题,请两至三名幼儿尝试列式。
②师生共同检验,教师小结列式。
2、幼儿操作学具,家长协助检验。
①请小朋友去拿学具盒——打开学具盒——找出一袋数字卡片和气球卡片。
②请家长协助幼儿一起来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吧!(幼儿跟家长一起操作)
③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怎么提出数学问题,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很多的数学问题,比如说:你们家里一共有几个人?你今年几岁了?妈妈今年几岁了,妈妈比你大多少岁?你每天几点钟来幼儿园?你坐几路的公交车?….这些都是数学问题,你们回去后好好想想,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下次回来告诉老师,好吗?
(这个活动的重点是提出数学问题,怎么样解决可放在下个活动来进行的。)
《发问的精神》教案 3
教学目标
1、能把读书时遇到的问题,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大胆地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2、能积极参加讨论,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
3、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表达。
教学重点
能积极参加讨论,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
教学难点
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表达。
教学准备
准备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做一个小验,点一根蜡烛,然后用一个杯子把它盖住,蜡烛渐渐灭了。
2、同学们,看完这个小实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我们讨论讨论吧。
4、学生们畅所欲言,师:是因为燃烧是需要氧气的,氧气越来越少,慢慢没了,蜡烛也就灭了。
二、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提出很多很多有意思的问题。请你想一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小组内流。共同讨论问题。
读书时遇到的问题
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把你们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4、全班同学讨论解决问题。把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三、课后延伸。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共同解决了很多问题,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怎么办呢?
对了,生活才是我们的大课堂,让我们到生活中去观察,到书中去了解它们吧。
《发问的精神》教案 4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知道养成上课专心致志的重要性。
2、通过课件,理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这一部分内容。
二、活动准备
1、ppt课件、字卡
2、小故事
三、活动过程
1、看课件,听故事,回答问题。
从前有一个叫吴同的人,从小跟着泥水匠当学徒。他很想有师傅那样的.好手艺,但他很懒,每次做事都拖泥带水,草草了事。还不肯从基本学起。一天,师傅考验吴同,要他在一星期内盖好一座房子,不到三天,吴同就把房子盖好了。可是,第四天下了一场暴雨,房子被冲塌了。吴同见自己的房子这么不结实,心里很是懊恼和惭愧。从此,他便踏踏实实的把手艺学好。
2、讨论:我们能不能向吴同学学习呢?我们应该怎么做?
3、课件:观察幼儿“学习、游戏、绘画”等等的状态。
提问:他们做的对吗?你们要不要向他们学习呢?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4、教师总结:做事情要专心致志、不要想东想西、这样才能认真的做完一件事情。
5、引出《弟子规》—“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6、学习儿歌:
小手小手摆摆好,
遵守纪律不吵闹。
老师讲话听明白,
开动脑筋勤思考。
回答问题声音亮,
人人争做好宝宝。
7、活动延伸:
(1)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幼儿学习要专心致志。
(2)发放《学习评价表》
《发问的精神》教案 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59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简单的乘法应用题,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2、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会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能用乘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对口诀
教师与全班学生进行对口诀的练习。
2.口算:
3×45×32×22×4
3×42×34×24×4
5×55×52×12×1
二、新授
1.教学例6
出示第59页主题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用简单的话把图上的意思表达出来呢?
生:有三只小象搬木头,每只小象搬2根。
让学生完成填空:
每只搬()根,有()只,这里有()个()
师:你能列什么算式?
学生口答:2+2+2=62×3=6
师:真能干。谁可以根据图上的意思的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生:一共搬几根?
让学生把算式写在草稿本上,指名板书。
2.做一做
让学生看主题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请你和四人小组的伙伴们说一说。
四人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小组间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并一起列式解答。
派代表汇报,一起评改。
问:你们觉得有那些问题你们觉得比较难的,我们一起来解决。
学生说,教师板书。
A、小猴比小鹿少多少只?
解:5×2=104×2=8
10—8=2
B、一共有多少只动物?
3×3=95×2=104×2=8
9+10+8=27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二第1、2题。
学生根据图意找出有几个几,在列式解答。
独立完成,指名板书,集体订正。
2.练习十二第3题。
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集体讲评。
问:你还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让学生把问题和算式写在草稿本上,教师巡视指导,若有时间则集体讲评。
四、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发问的精神》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了解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点的有关常识。
(二)能力训练点:
学会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论点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于发问精神。
(四)、教学重点:
学会正面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五)、教学难点:
如何紧扣论点选择典型论据。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启发、点拨法
(二)、学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坚持并善于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素质的体现,中国人自古就有勤学好问的传统美德。“吾生也有涯,吾知也无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吾日三省吾身”都是对勤学不辍精神的赞美和褒扬。但我们往往“勤学”,却忽视了“好问”。针对这种情况,启凡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写了一篇文章《发问的精神》。我们今天来读一读,看看是否仍然对我们具有启迪的作用。(放图片展示课题)
2,简介作者:
(展示图片)
启凡(1913-1986),原名贾必陶。湖南人,长期担任编辑工作。30年代前后,常有文章在《中学生》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发问的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篇。从课文有关语句可知本文是作者当年专门为中学生写的。
(二)、学习活动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说说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展示图片)
A、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接触的事物里有很多的道理。
B、发问的精神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C、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D、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讨论后明确:选C,“A”只是引出论题的“引子”;“B”运用了一个比喻,只是形象地说理;“D”是作为证明论点的理论论据使用的。
2、研读课文(展示图片)
A、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概括大意。
B、本文的论题是什么,是怎样引出的?
C、默读第二部分,思考这部分的论点是什么?课文举了古今中外哪些事例来论证?列举的事例是怎样与上下文紧密联系的?
D、课文第三部分提出怎样的反面论点?从几个方面论证的?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的内容是什么?
E、本文是作者当年写给谁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方法:默读思考----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问题一、学法:列阅读提纲。本文层次清晰、表达周密,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都注意顺着次序前后照应。学生可边读课文,边列出段落层次提纲,理清作者论证的思路,把握观点。问题2、3、4学生讨论后,选代表发言,师点拨。(展示图片))
讨论并归纳:分成三个部分。(展示课件图片)
第一部分(1~3段):讲道理,设比喻,引出论题“发问的精神”。
第二部分(4~9段):从正面论证发问精神的可贵。
第一层(4段):提出正面论点“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
第二层(5~8段):列举四位名人的事例,论证了发问的精神的可贵。
第三层(9段):小结,强调人要求知识、明道理,不能不勤于发问。
第三部分(10~14段):从反面论证“何必多问”说法的不正确。
第一层(l0段):提出“何必多问”的反面论点。
第二层(11~13段):从三个方面讲道理,逐层深入阐明了反面论点的不正确。
第三层(14段):小结,再次强调要能发问,勤发问。
3、质疑:
(1)、质疑阅读课文时没有解决的问题。
(2)、质疑教师引导的问题:
A、本文的论点与《怀疑与学问》一文的.论点有何异同。
B、课本第一段“其实这是一种损失”中“这”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种损失?
C、所举四个事例有何共同点?
文中的反问句,第14段:一系列的问句,都用陈述句表达出来,效果有什么不好?(朗读法。本文多处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式,通过语气的强化来强调情感,并造成文章的波澜。反复朗读,细细体会它的作用。)
4、拓展延伸:(二选一)
A、为什么同样有发问精神的人,会取得不同结果?
B、[实践]以“我尝到了发问的甜头”为题,进行三分钟演讲。要求“列举出自己学习、生活中由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得新知识、懂得新道理的事例,证明发问精神的重要,培养学生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作口头议论的能力。
四、总结
本文议论了关于发问的精神。作者提倡发问,认为发问精神非常可贵。阐述这些看法,主要采用了提出正面论点和提出反面论点相结合的方法。在提出论题后,先提出正面论点,列举事例从正面论述,然后提出反面论点,用讲道理逐层深入论证,正反结合,强调发问的重要,发问精神的可贵,提高人们对“发问精神的认识。”
五、作业:
在前一阶段抗击“非典”的战役中,我们的白衣天使们无私奉献,把爱留在了人间。我们才得以有今天的相聚、今天的温暖。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呢?
1、观点明确。
2、要恰当的运用事实或道理来论证。
3、语言要流畅,吐字要清晰。
- 相关推荐
【《发问的精神》教案】相关文章:
发问精神教案08-22
童心发问散文09-03
头发问题作文11-27
周末早上给客户发问候语12-01
《富有的是精神》教案08-25
美容师给顾客发问候语09-11
夏季群发问候语(精选165句)07-19
每日群发问候语早安短信04-24
周末微信群发问候语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