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教案

2022-09-07 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解决问题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解决问题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完成P35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结果的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二、巩固练习,判断这几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P345如何处理结果?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说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发现不足校正。

  4、P359(先说出解题思路,再解答)同上

  5、P3510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

  6、小结,请学生说说感受。

  三、拓展练习

  教师可请学生编题,交换练习本解答。

  解决问题教案 篇2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 (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解决问题教案 篇3

  

  设计说明

  例5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寻找最佳方案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及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思考过程,在比较中寻找最佳解题策略。

  1.注重审题,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犯低级错误,没有认真审题就稀里糊涂做题。比如例5情境图就隐含着两条数学信息,如果不认真整体观察就很难发现,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及观察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和数学思考力。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中,学生要全员参与。这里的参与并不是简单的行动上的参与,而是思维的参与。在本节课中,学生审清题意之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时间,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再在小组内交流,不仅避免了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再随波逐流。在交流中让思维得到碰撞,在碰撞中提升数学思考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中央3套有一档娱乐节目叫《开门大吉》,大家知道吗?课前,我们也来玩一把《开门大吉》考考大家的耳力,看看谁反应最快。

  (播放歌曲伴奏)

  预设

  生: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同学们猜得真准,《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老师儿时流行的歌曲,几十年来经久不衰。你知道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情景吗?

  预设

  生:北海划船。

  师:大家想象一下,和风旭日,杨柳如茵,轻摇橹桨,泛舟河中,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别光美,你知道吗?这划船里也有不少学问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租船问题》。

  (板书:租船问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现实生活的事例引出研究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审视事物和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阅读与理解

  1.租船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在公园划船都有一些具体要求,划过船的学生一定是知道的。让我们一起去公园看看。(打开教材10页)瞧!这是班主任老师和她的学生在春游,你从这幅图中,你能发现有关划船的哪些数学信息?

  生1:一共有32人,租小船24元,租大船30元。

  生2:这幅图中我还发现了隐含的数学信息:每条小船可以乘坐4人,每条大船可以乘坐6人。

  生3: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租船最省钱。

  ⊙分析与解答

  1.32人怎样租船最省钱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好吗?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2)自己有了方案之后再在小组内交流,组长做好不同方案的记录。

  (3)整理方案之后准备全班交流。

  2.派代表汇报:

  小组1: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如果全租小船需要花192元。算式是32÷4=8(条),24×8=192(元)。

  小组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如果全租大船需要花180元。算式是32÷6=5(条)……2(人),5+1=6(条),30×6=180(元)。全租大船比全租小船省钱,这个方案比较合理。

  小组3: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合租大船和小船,可以租5条大船和1条小船,需要花30×5+24×1=174(元);也可以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需要花30×4+24×2=168(元)。

  小组4: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是最省钱的方案。

  解决问题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探究,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多角度观察的过程,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目标分析

  学生在掌握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同时鼓励学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四、教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图文并茂,复习旧知

  (1)看图列式计算:(课件演示)

  ①一支钢笔9元

  ②一共有多少朵花?

  (2)汇报交流:

  ①95=45(元)

  ②631=17(朵))、62+5=17(朵)或35+2=17(朵)

  2.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运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环节设计了两道题,第1题复习求总价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回顾用乘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第2题的设计稍微灵活一些,可以引导学生从横行和竖列两个不同的角度观察,从而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思维灵活性的同时,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小组合作,构建方法

  (1)理解题意,收集信息。

  ①学生读题:(课件呈现例5题目)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②小组交流: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教师和学生共有32人要乘车)

  (2)明确问题,分析过程。

  ①理解坐得下吗的含义。

  引导学生明确:有32人要乘车,一共需要多少个座位呢?(32个座位)如果车子的座位比32个少就怎样?(坐不下)什么情况下就坐得下呢?

  ②说说解决过程。

  学生交流:先求车子的座位数,再比较看看能不能坐得下。

  (3)看懂图意,尝试解决

  ①不同角度观察座位示意图:可以引导学生从横、竖两个角度说一说;还可以从其他不同角度思考,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②学生根据不同观察,尝试列式解决。

  ③汇报交流: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算式。

  预设:

  解法一:74=28(个) 解法二: 84=32(个) 解法三:58=40(个)

  28+5=33(个) 32+1=33(个) 407=33(个)

  ④比较作答:根据计算结果比较回答能不能坐得下。

  (二)反思过程,小结方法

  学生说说像这样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应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看懂图意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寻求不同的解决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三)多种形式,综合应用

  1.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第84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即怎样求鸡蛋的个数,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英准备了25元,想买6本日记本和1个铅笔盒,如图:

  她准备的钱够吗?

  2.提升训练

  (1)找规律,填一填。

  1+2+3=23

  1+2+3+4+5=35

  1+2+3+4+5+6+7=( )( )

  (2)根据上面的规律算一算,我们一共学习了多少句乘法口诀呢?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的目的之一是巩固新知,因此,在基础练习中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空间,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提升训练中,设计找规律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同时系统回顾乘法口诀,一举两得。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谈谈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

  解决问题教案 篇5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元旦快到了,你们高兴吗?(高兴)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游园活动。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参加?(想)好!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游园活动,我们唱着歌出发好吗?(唱新年快乐歌)

  2.情境图

  谈话:我们来到了游园点,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在看木偶戏)

  提问:你从这幅图上看懂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走了6人。

  二、主动探索,协作交流,领悟解法。

  1.同学们,你们看得真仔细,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一共有多少人在看戏?

  (2)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还剩多少人?

  对于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提出后很快就解答。

  (3)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4)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又走了6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对说出(3)(4)两题的学生给予表扬。

  2.解决问题

  提问:你们会解决“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1)独立思考

  谈话:在四人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你是怎样算的?

  (2)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充分地交流,说自己的想法,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之中了解情况。

  (3)汇报:并说想法

  3.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2+13=35(人)

  (2)22-6=16(人)

  35-6=29(人)

  16+13=29(人)

  (3)22+13-6=29(人)

  (4)22-6+13=29(人)

  让学生明确(1)、(3)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是同一种方法;(2)、(4)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是同一种方法。

  4.比较(1)、(3)和(2)、(4)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5.谈话:小朋友们看木偶戏看得多高兴呀!你们看这边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练习一的第1题)

  解决问题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教学难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练习插图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题目,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用法今天老师先带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吗?不过看了以后还要解决几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巩固新知

  1、投影出示第9页做一做主题图,学生独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同时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出示第11页第3题。学生观察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讨论。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

  3、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通过计算各队总分,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完成第5题思考题求:一共有多少个方木块?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算式可以是:3X3X3-2=25(个) 3X3X2+7=25(个) 3X3+3X3+7=25(个)……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思考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收获?你能把我们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解决问题教案 篇7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29页的例3及练习六的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教学难点: 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具准备:课件、作业纸、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2、丰富多彩的游戏可以锻炼身体,开发智力,所以吸引了很多同学参加。老师昨天就看到一些同学在高高兴兴的做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学习新知:

  1、认真观察,根据图上的信息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决,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2、汇报:(有15个同学做游戏,平均分成了3组,每组有几人?)(有15个同学做游戏,每组有5人,可以分成几组?)将提前写好的例题贴在黑板上。如果学生提出了“有3组同学在做游戏,每组5人,求一共有多少人?”时,直接让学生解答。

  3、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自己做在作业纸上,找学生板书。

  4、由板书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写的。并通过生生交流的形式解决以下问题:

  ①、 为什么这样列式?(有15个同学做游戏,平均分成了3组,每组有几人?就是把15平均分成了3分,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

  ②、 15÷3=5表示什么?(15÷3=5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

  ③、 为什么单位名称是人?(因为最后求得是每组有几人?所以单位名称是人。)

  ④、 第二题为什么用除法?(有15个同学做游戏,每组有5人,可以分成几组?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所以用除法。)

  ⑤、 15÷5=3表示什么?(15÷5=3表示15里面有3个5。)

  ⑥、 为什么单位名称是组?(因为最后求的是可以分成几组?所以单位名称是组。)

  5、通过观察、思考我们解决了三个问题,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小组里讨论讨论。汇报。

  小结:由于这两个问题讲的是一件事,所以都用除法;而且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都是有15个同学在做游戏,所以算式中被除数都是15;第二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交换了位置,所以算式中除数和商交换了位置,造成了算式的意义不同,一个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

  另一个表示15里面有3个5。

  6、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找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喜欢做游戏的人比较多,所以人数发生了变化,我们来看看!

  7、出示主题图:学生读题。你们会解决吗?谁来说说?

  根据汇报板书,说说想法。(15+3=18(人)18÷3=6(人)

  3÷3=1(人)1+5=6(人))

  怎样列综合算式?(15+3÷3 3÷3+5)

  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要加括号?

  小结:所以当我们列综合算式的时候一定要看看需不需要加括号。

  指综合算式,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求得是什么?

  8、由于有的同学有事,所以人数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示主题图:如果来得不是3人,而是1人,平均分成三组行不行?(不行,因为来的只有1人,将这个人分在哪一组,都会造成有多有少的现象,不是平均分。所以不行。)

  9、既然平均分成3组不行,那你认为平均分成几组比较合适?小组为单位,借助小棒先摆一摆,再交流并列出算式。

  汇报:我们组是把16人平均分成了4份,每组有4人。算式是16÷4=4(人)。

  我们组是把16人平均分成了2份,每组有8人。算式是16÷2=8(人)

  我们组是把16人平均分成了8份,每组有2人。算式是16÷8=2(人)

  我们组是把16人平均分成了16份,每组有1人。算式是16÷8=2(人)

  10、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除法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你们掌握了吗?那老师考考你们!出示练习六的第1题和第2题。 学生读题,口答。

  2、为了激励同学们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小刺猬准备运苹果奖励给大家。

  3、大家一起来看小刺猬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怎样解答?你帮小刺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奖励你一个大苹果。第二个问题谁会解决?

  4、同学们得到了小刺猬的奖励,高兴吗?老师还有一个想法,刚才我们都是口头解决的问题,你能讲问题写在纸上吗?出示主题图,要求将问题写在作业纸上,再解答。

  四、课堂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样的题用除法计算?

  五、板书设计:

  用除法解决问题

  有15个同学做游 有15个同学做游戏,

  戏,平均分成了3 每组有5人,

  组,每组有几人? 可以分成几组?

  15÷3=5(人) 15÷5=3(人)

  答:每组有5人。 答:可以分成3组。

  解决问题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5页例4及55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熟悉的生活事例的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认识他们吗?请你说出它们的名字。如果按这样的顺序继续排下去,紧挨着懒羊羊后面的会是谁?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用找规律的方法知道了紧挨着懒羊羊后面的应是灰太狼,那第39个会是谁呢?

  师:其实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学习“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揭示课题)。

  二、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

  1、出示数学信息:

  提问:根据图中这两条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根据学生回答,将问题补充完整。全班连起来读一遍,请你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三一班有45人跳绳,每6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2)学生独立解答。(用练习本完成)

  (3)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提问:竖式中“45”、“6”、“5”、“42”各表示什么?

  (4)师:现在我们把数学信息“6人一组”改成“平均分成6组”,

  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连起来读一遍。

  生:三一班有45人跳绳,平均分成6组,每组有几人,还多几人?

  (5)对比:

  三一班有45人跳绳,每6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45÷6=7(组)3(人)

  三一班有45人跳绳,平均分成6组,每组有几人,还多几人?

  45÷6=7(人)3(人)

  仔细看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生:算式是一样的。单位名称不一样,第1题每6人分一组,可以分成5组,还多2人,单位名称是“组”和“人”;第2题平均分成6组,每组5人,还多2人,单位名称就是“人”和“人”。

  师小结:看来单位名称是跟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第1题的问题是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单位名称是“组”和“人”;第2题的问题是每组有几人,还多几人?单位名称就是“人”和“人”。

  2、提问:刚才我们解决了三一班45人跳绳的问题,现在如果全校小朋友都来跳绳,还是每6人一组,分到最后可能会剩下几个小朋友?如果每5人一组,分到最后可能会剩下几个小朋友?8人一组呢?15人呢?

  三、巩固练习

  数学书55页做一做

  (1)、小兰有20元,都买矿泉水,最多可以买几瓶,还剩几元?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四人各有15元,可以买些什么呢?出示学习要求,指名读要求并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3)、对比四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四、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拓展练习)

  解决问题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89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推想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

  通过解决例1这个问题,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等量替换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由题意想到可以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图。

  “练一练”依然是把一种物体分装在两种不同容器中的实际问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大盒和小盒的关系不是用分数表示,而是用差数表示。因此在依据题意将大盒替换成小盒或者将小盒替换成大盒后,原题中的数量关系就有了不同的变化。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步骤,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体会画图、列表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感受到“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一个大杯和几个小杯(大杯的容量正好是小杯的3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

  2、问:看出是什么故事了吗?

  3、问:曹冲用了什么巧妙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教师引导说出“替换”并板书。)

  4、谈话:曹冲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数学难题,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曹冲称象的故事,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他们了解替换的策略不仅能解决数学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二、探索新知

  (一)、理清大小杯的关系

  1、师出示一个大杯和几个小杯(5个)说:猜一猜,一个大杯可以倒满几个小杯?

  过渡:事实胜于雄辩!我们来倒一倒。

  2、师演示。(正好3杯)

  3、问:谁来说一说大杯容量和小杯容量的关系?

  4、师:假如老师再装满一大杯水,分给每个小朋友每人一杯水,一共可以给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大杯可“替换”三个小杯)

  5、师:假如有30小杯的水,老师分给每个小朋友一大杯水,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想的?(引导说出三个小杯可替换成一个大杯)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说出大、小杯容量之间的关系,意在让学生确立起倍和比的关系意识,能顺利进行转化,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例题。

  过渡:小明在倒果汁的时候给我们出了个难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电脑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2、读题获取信息:有哪些信息,求什么问题?

  3、指名说你是怎么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这句话的?

  过渡:直接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来容易吗?你们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4、小组讨论。

  要求:

  1、把什么替换成什么?

  2、替换后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5、交流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演示课件。

  6、小结策略。

  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替换方法,但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两种不同的物体替换成一种物体)

  7、列式解答。

  根据刚才的两种思路让学生自选一种喜欢方法进行计算,教师指名解法不同的两名学生板书,并让其再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这一层次安排了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感受、探索替换策略的应用。在交流中,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大家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这样不仅调动了学习主动性,而且提高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检验。

  过渡:跟他们一样的举手,确定百分之百做对了吗?那要确定做对怎么办?(检验)

  1、学生自己尝试检验。

  2、实物投影交流学生的检验方法。

  3、课件交流“只检验满足一个条件”的检验方法的不足之处。

  4、课件出示检验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检验方法。

  5、小结检验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掌握这类题目的检验方法,检验时解答的结果必须满足题中所给的`各个条件,培养学生的数学“还原思想”。】

  (四)、小结:

  你觉得“替换”的这个策略如何?

  三、巩固策略

  过渡:学到这儿有点累了,进段广告,轻松一下。[电脑播放广告]

  这则广告不仅教育我们好东西一定要和亲人、朋友分享,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道题目。

  (一)、巩固练习。

  1、出示巩固练习题。

  [电脑出示]8块达能饼干的钙含量相当于1杯牛奶的钙含量。小明早餐吃了12块饼干,喝了1杯牛奶,钙含量共计500毫克。你知道每块饼干的钙含量大约是多少毫克吗?1杯牛奶呢?

  2、学生独立完成,先好的同桌可小声交流。

  3、教师选择学生作业实物投影交流。并要求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4、口头检验。

  5、为什么不把饼干替换成牛奶来考虑?

  6、小结:我们还需选择适合自己的“替换”策略来解题。

  【设计意图:广告的插入可以很好的调节课堂气氛,学生感觉非常新鲜,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很好的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二)教学“练一练”

  过渡:小明在装网球时又给我们出了个难题,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它!

  1、[电脑出示]小明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网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2、齐读题,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3、问:与例1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5、你准备怎样替换?替换后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6、同桌讨论。

  6、交流: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

  方法一:把2个大盒换成2个小盒。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穿插提问:

  ①现在7个小盒还能装下100个球吗?为什么?

  ②现在一共可以装多少个?

  方法二:把5个小盒换成5个大盒。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穿插提问:

  ①现在7个大盒要都装满,100个球还够吗?为什么?

  ②现在一共可以装多少个?

  7、学生选择一种解法解题。

  8、实物投影交流。

  9、口头检验。

  10、小结:

  【设计意图:这道“练一练”实际也是本堂课的难点,通过图示的方法使学生能比较清楚的看出球的个数总量变化和盒子数量的不变,帮助学生较好的梳理解题的渠道,找准解题的依据,策划出比较明确的解题方案,同时也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感受数学的趣味。】

  四、全课总结。

  1、例题和练一练,两种替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我们要注意什么?

  指导学生明确:例题是倍比关系:替换时总量不变,数量会变;练一练是差比关系:替换时总量变了,数量不变。

  2、替换时你还注意到什么?有什么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明确:

  倍比关系:替换时,可以是“一个物体换几个物体”或“几个物体换一个物体”。

  差比关系:替换时,只能是“一个物体换一个物体”。

  3、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数学难题时,不要害怕,要像曹冲一样开动脑筋,合理选择策略,难题一定会迎刃而解的。

  【设计意图:这时的小结,是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怎样抓住它们的依据特点,采用不同的“替换”策略去解答问题。】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七第1题(可做为机动练习题)

  解决问题教案 篇10

  余东中心小学何叶萍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5-67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摘录的方法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用列表或摘录的方法简单的实际问题所的信息。

  2、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呈现问题,感受信息的必要性

  出示情景图,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并说说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学生充分交流。

  结合学生的“无序”交流,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板书:

  (1)小华用去多少元?

  (2)小军能买多少元?

  二、解决问题,自主探究信息的方法

  1、提问:要解答“小华用去多少元”,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指名用简洁的语言陈述。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将发言的内容,即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需要的条件出来。

  18元买3本,()元买5

  学生的可能有:

  3本要18元,小华买15本

  小明买3本用去18元,

  小华买5本用去()元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评说,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列表。

  教师在小黑板上绘出空表格,学生完成填空:

  小明3本18元

  小华5本()元

  小明3本18元

  小华

  小明

  小华

  提问:下面我们来解决问题,你是看原先的购物图呢,还是看你的内容?为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后在全班交流,然后独立解答。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18÷3=6(元)

  6×5=30(元)

  再让学生口述算式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2、谈话:再来看问题2,大家会信息吗?

  学生自主,展示学生的内容。

  师生评议学生的结果。

  指名板演解答,其余自练。

  评析板演的解法,口述算式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引导比较,强化信息的方法。

  讨论、交流:

  A把刚才解决的两个问题联系起来比较,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B把解决两个问题的数据合,你发现了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本数在变化,钱数也在变化;本数与钱数发生了相对应的变化,不变的是——每本的价钱。

  3、引导学生反思: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三、巩固应用,提高信息的自觉性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列表,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少数学生作个别指导。

  展示学生的结果。

  提问:通过,解题的感觉如何?

  学生列式解答,教师指名板演,

  师生评析板演。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提问:大家觉得在这里解决问题要注意什么?

  四、揭示课题,提升对信息意义的认识

  谈话:回顾一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探讨了——列表,摘录。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今天所学习的列表、摘录问题信息等策略,都能使信息得到简明的表达,方便我们理解,有助于顺利解题。下一节课我们还要继续探讨解决问题的其他策略。

  五、课堂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教后反思:

  教材中的例题及练习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以往被称之为“归一”、“归总”的内容,但在苏教版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定位已发生了变化。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不是目的,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来问题信息,体验解决问题中的思考策略。教学时采用了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通过引导,放手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来摘录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来评论、比较、鉴别,从而认可最简洁的一种,形成共识;接着教师绘制表格,让学生填写。这里一方面相信和尊重学生,任由学生来摘录和信息;另一方面又不失指导点拨的教学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走向规范简洁的列表。

  解决问题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2、学会收集有效信息,并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通过列表的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本节课设计时,我就是以这一理念为依托。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探索解题策略展开,先出示有很多信息,但隐含比较简单的数学问题的情境图,让学生选择信息,选择整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感知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列表的方法来整理信息。然后通过两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达到策略内化和优化,并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要从方法、策略入手。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整理信息的必要性,初步感知用列表来整理信息的方法。

  1、提出问题:

  (1)你听到了或看到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每本笔记本多少钱?

  每枝钢笔多少钱?

  小华买笔记本用去了多少钱?

  小军买了几本笔记本?

  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一步计算的马上解决。

  2、解决小华买笔记本用去了多少钱?

  (1)找有用的信息

  ①要解决小华用去多少钱?图中那么多信息,你打算怎么办?

  ②那么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呢?请你找一找,和同桌说一说。

  (2)记录信息

  ①如果要求你们把这些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你会怎样记录?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信息。

  ③汇报展示方法:你能说说你是怎样记录信息的吗?

  大家觉得怎么样?

  学生可能会有:完整地记录信息的方法

  摘记数字记录的方法

  摘录重点的方法

  (3)优化方法:

  ①如果现在再让你记录,你会选择哪种记录的方法?为什么?

  ③再来说一说:刚才他是怎么样记录的?

  ④在摘录重点这种方法的基础上添上表格线,使它成为一个表格。

  ⑤你能看着表格直接列式解答吗?

  (4)揭示课题

  3、初步应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

  (1)现在你们能不能也用列表的方法把求小军买多少本笔记本?需要的信息记录下来?

  (2)汇报展示:你能说说你是怎么记录整理信息的吗?

  (3)列式解答。

  二、通过观察比较,巩固列表的方法,并对列表的方法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

  (1)观察这两个表格,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其实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表格来整理信息。

  [出示表格]

  小明

  3本

  共18元

  小华

  5本

  共?元

  小军

  ?本

  共42元

  (3)还有更简单一些的呢?

  3本--18元

  5本--()元

  ()本--42元

  现在你能把括号里的数填出来吗?

  三、实践应用,再次体会列表整理信息的必要性。

  1、解决买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用列表的方法先整理信息。

  (2)汇报展示并列式解答。

  2、录音播放商店降价的信息:

  (1)现在有2个问题,请咱们班的小朋友帮忙解答。

  问题一:丽丽和芳芳一共付了多少元?

  问题二:丁丁比丽丽少付多少元?

  (2)学生选择一个问题,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整理并解答。

  四、课堂总结

  解决问题教案 篇12

  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 当堂检测

  关键词:

  有序地思考 不重复 不遗漏

  教学目标:

  1. 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列举的策略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 学生在以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 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难点重点:

  重点:能对所给信息,用“列举”法解决问题。

  难点:灵活运用列格、画图、连线等方法进行列举。

  教学准备:

  小棒、表格。

  教学步骤:

  一、游戏激趣,情境引入。

  1.游戏激趣。

  师:我这里有一叠扑克牌反扣在桌面上,请你从中找出数字最大的那张牌。

  【设计说明:让学生初步感受要想知道哪张牌的数字最大,只有翻出所有的牌,感受一一列举。】

  2.引入课题。

  师: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两次学习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策略是什么意思呢?(方法。)还记得学过的是哪两种策略?(画图法、列表法。)今天我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一位王大叔打算用22根1米的木条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可他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愿意帮帮他吗?

  二、组织探究,获取新知。

  1. 弄清题意,引发需求。

  ⑴出示例1及其情境图,引导学生自主观察、阅读。

  ⑵ 提问:从题目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周长是22米,可以围成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都是整数。)

  师:周长总是一定的,长和宽也是固定的吗?面积呢?怎样围面积最大呢?

  ⑶提出要求:如果用22根同样长的小棒表示这22根1米长的木条,你能先试着摆出一个符合要求的长方形吗?

  学生尝试操作后,组织交流,并把不同围法展示出来。

  ⑷启发: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了这么多围法,那么是否还会有其他围法呢?怎样围长方形的面积才能最大呢?

  ⑸指出:要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就要把不同围法一一列举出来,计算面积后再进行比较。

  【设计说明:让学生用小棒先试着围一围,一方面可以使他们更加准确地理解题意,另一方面也能使他们明确认识到:按要求围出的长方形周长一定是22米,而长、宽以及面积则是不确定的。由此,学生就会产生“要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就要把各种不同围法一一列举出来”的心理需求。把学生在操作中的不同围法展示出来,既能进一步突出“围法是多样的”,又能把他们的思维从无序引向有序,从而初步体验有序列举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

  2.尝试列举,感受策略。

  ⑴出示如下

  长/米

  10

  宽/米

  1

  面积/平方米

  10

  ⑵提问:从表中看,你知道填表时是从长是几米的长方形开始想想的?为什么要从长是10米的长方形开始想起?(板书:有序的)

  提示:用22根1米长的木条会不会围成11米或21米以上的长方形?

  ⑶明确:因为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是22米,所以它的长与宽的和一定是22÷2=11(米)。由此可知,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最长是10米。

  ⑷提出要求:你能把这张表接着填写完整吗?

  ⑸学生填表后,讨论:通过一一列举,你发现符合要求的围法一共有多少种?这个结果与黑板上展示出来的种数是否一样?你觉得用哪种方法求得的结果更加可靠?

  ⑹进一步讨论:根据列举的结果,你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吗?

  ⑺指出:刚才,我们通过有条理地一一列举求出了答案,列举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策略。(续写课题:——列举。)

  【设计说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的思考方法和具体操作过程,列表和画图等辅助手段的作用不可低估。另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独立进行列举的思考时,不大可能想到列表,所以上述教学活动先让学生看表,再引导他们根据表中数据的获取过程照样子把表格填写完整,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过程、掌握方法。此外,在让学生填表格之前,赞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要从长是10米的长方形想起”,则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选择合适的“序”进行思考,是保证列举活动展开的重要前提。】

  3.反思回顾,加深理解。

  ⑴提出要求:请大家回顾上面解决问题的过程,说说你有什么体会。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相机强调:列举能帮助无们解决一些问题,列举时要注意有条理地思考,对列举出兵结果要进行比较。

  ⑵进一步要求: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过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说,并要求他们说清当时是怎样列举的。

  追问: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好处?运用列举策略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列举可以帮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列举时要按照一晥的顺序进行思考。

  【设计说明: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回顾,能使列举的策略意义得以凸显。也有利于学生初步掌握列举的思考方法。对以前应用列举策略解决问题的回顾,一方面使学生可以基于更多的应用案例进一步加深对策略应用过程和方法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使他们感受到策略应用的广泛性,从而更好地体会策略的价值。】

  三、拓展应用,丰富体验。

  ⑴做“练一练”第1题

  ①学生读题后,启发:从题中告诉我们的条件中,你能知道什么?你打算用什么策略一来判断13:00、14:00、15:00、16:00这几个时刻中,哪些也会发出铃声?

  ②学生自主尝试解答后,组织交流反馈,重点让他们呈现解题过程,说说自己是怎样列举的。

  ⑵做“练一练”第2题

  ①学生讲师后,提问:你能看懂题中的表格吗:填表时首先选定的是哪种荤菜?列举完和各种素菜的搭配后,接着考虑的是哪种荤菜?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

  ②学生各自填表解答后,交流反馈填表的情况,着重让他们说说是按照怎样的中顺序列举的。

  ③追问:如果先选定一种荤菜,你还能按顺序列举出各种不同搭配吗?

  【设计说明:通过解答与例题题材完全不同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体会策略的价值,巩固运用策略的方法,丰富运用策略的经验。】

  四、当堂检测

  1.做练习十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集体订正。

  2. .做练习十七第2题。

  先适当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再鼓励他们利用教材给出的表格寻找答案。

  2. .做练习十七第3题。

  先让学生说说付多少种不同的邮资?如果选3枚、4枚邮票呢?

  五、全课小结

  解决问题教案 篇13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结合情境,初步感知。

  今天早上我从家里出发,下楼到车库,取出二轮宝马自行车,然后在路边的忘不了早餐店吃个早餐,共用了十分钟,在路上骑车又用了二十分钟才到学校,这时刚好是7点40,请问你们知道我是什么时候从家里出发的吗?

  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结论的,倒过来推想,是呀,倒过来推想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重要的一种策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种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倒过来推想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1

  老师这里有两个杯子,装了一些果汁,共400毫升。如果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人乙杯,现在两杯同样多。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从题目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甲倒给乙40毫升后,什么不变?什么变了?怎么变的?我们可以用以前学过的什么相关策略我们解决呢?自己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在小组交流。先想好的同学可以帮助组里其他有困难的同学一下。根据小组的交流,发现你们有以下这么几种想法:

  (1)示意图 请画图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说得不错,如果还不是十分清楚的同学,再看一下大屏幕,老师把他的想法用动画表示出来,这样你懂了吗?

  (2)画线段图

  他这样做也是先求什么?然后再把甲倒给乙的40毫升还回去,求出原来甲

  乙各有多少毫升。

  (3)表格

  我们已经求出了原来的甲是240毫升,原来的乙是160毫升。你能对这个结果作出检验吗?

  刚才同学们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画线段图、画示意图、列表等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想一想,不管你用的是哪种方法,都是先从什么出发?然后再根据原来到现在的变化过程求出什么?这就是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8页把例1看一遍,再体验一下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教学例2

  这种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请看大屏幕例2。

  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想个办法来信息,清晰地表明邮票变化情况吗?先自己试一试,再与同组同学交流。现在请小组汇报一下。你们是怎样信息与解答的呢。

  箭头法教师板书

  原有?张 收集24张 送走30张 还剩52张”

  “原有?张 去掉24张 要回30张 还剩52张”

  线段图说出意思。

  符号表示我刚才在下面发现有个同学也是用箭头表示,不过不象我们用文字叙述,而是用符合来表示的,请同学们看黑板,你们看得明白吗?来那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同时这掌声也是送给你们自己,你们的想法都不错,表现让我非常满意。

  刚才在解答时同学们用了什么策略? 现在大家有信心用这个策略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

  请看书上89页的练一练。甲、乙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做,其他同学在下面自己独立完成。

  请黑板上板演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我刚才发现有两个同学是这样列式的,25*2+1,发现这种解法错在什么地方,做错的同学能不能自己主动站起来勇敢地说一说。同学们你看这位同学说得多好,我们不怕犯错误,关键是错了能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及时地改正过来,这是最珍贵的,我希望同学们在有错误时都能象这位同学一样,勇敢地承认自己错误,并改正过来,做一个诚实的人。掌声送给他,勇敢的人。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堂练习本,把书上90页的第1、2题做在本子上。

  :通过刚才的作业我发现同学们这节课掌握得不错,只有两个同学计算时粗心错了。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对用倒过来推想解决问题,这些问题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是已知结果,求原来。用这个策略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借助示意图、线段图、表格、箭头图等分析题意,如果对刚才课上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同学们下课与我交流,好,这节课就到这里, 谢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课。

  解决问题教案 篇14

  一、教学内容

  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转化能把新颖的问题变成已经认识、已能解决的问题,从而创造性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转化能把复杂的问题变成较简单的问题,从而便捷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本单元教学转化策略。

  学生在过去的数学学习中经常进行转化,已经积累了关于转化的体验。本单元深入体验转化,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编排2道例题、一个练习,把教学分成两段进行。

  例1,回顾以前进行的转化,从策略层面上认识它,体会转化的价值。

  例2,利用已有分率进行推理,转化较复杂的分数问题,发展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让学生体会转化,感悟策略。

  策略是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再认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其中的思想方法是形成策略的有效途径。学生曾经进行过许多转化,是感悟策略的宝贵资源,本单元从回顾以前进行的转化开始,例1的教学分三步进行。

  利用图形的直观作用引发转化。方格纸上呈现两个形状不同的图形,不容易直接看出面积是否相等。学生会想到把两个图形都转化成长方形,再比较面积的大小。其中一个图形平移它的一部分,另一个图形旋转它的两小块,转化成的两个长方形长相等、宽也相等,面积肯定相等。这个问题利用直观情境让学生主动转化,初步体会转化有助于解决问题。

  回忆曾经进行过的转化,体会转化是一种策略。教材指出转化是策略,让学生回忆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体验转化。第72页列举了推导面积公式时转化,计算小数乘法、分数除法时转化,这些仅是曾经进行过的一部分转化,学生还能说出许多。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回忆,简要说说怎样转化的,转化有什么好处,达到体验转化的目的。

  有意识地应用转化解决问题。试一试计算四个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数形结合,把原式转化成1-,能很快说出得数。练一练计算多边形周长,在图形启发下转化成求长方形周长的问题,实现了化繁为简。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答,再让学生说说解题策略,不仅深刻体会了转化,还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2.指导学生转化稍复杂的分数问题。

  例2是较复杂的分数问题,在本册教材第一单元里,这样的问题要列方程解答。通过转化,能很容易地列式计算。

  本单元转化分数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化繁为简,增强策略意识。同时,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及相关的概念,发展推理能力。并不要求学生掌握转化复杂分数问题的技巧,更不要求他们独立进行转化。例2以及练习十四里的分数问题,都是教材指点下的学生转化。。

  用原有的方法解题。教学例2,先让学生列方程解答,这是旧知识。用原有方法解题有两个目的,一是熟悉题目里的数量关系,理解题中的分数的意义,为转化作准备。二是感受原来的解题比较麻烦,转化后的解题十分方便,为比较解法作准备。

  指出转化的方向。教材说:如果把男生人数是女生的转化成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在这句话里提出了转化,指出了方向,要通过转化题目里的分数,使题目变成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仔细阅读这句话,明白把已有的那个分数转化成什么分数,解释为什么转化后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

  学生联系已有经验进行转化。转化要应用概念进行推理,对现有的信息进行深度开发,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信息。把男生人数是女生的转化成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是进一步沟通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三者的倍数关系。由于分数与除法、比都有联系,因而学生转化的思路必定是多样的,而最终的结论是一致的。

  解答转化后的问题。得出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求女生人数就很方便了,因为原来的题被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问题了。让学生列式计算,能感受方便,从而又一次体会转化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需要再次指出的是,练习中的分数问题也是在教材指点下的学生转化。呈现图形直观,填写应联想的分数,降低了转化的坡度。学生只要在教材提供的条件下通过推理实现转化。

【解决问题教案】相关文章:

解决问题教案07-03

《 解决问题》教案06-23

《解决问题》教案07-21

解决问题教案范文10-26

《解决问题》教案范文06-18

《解决问题》影响教案01-26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10-10

数学《解决问题》教案10-31

解决问题的优秀教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