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案:小竹林

2023-03-23 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语言教案:小竹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语言教案:小竹林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竹笋可以长成竹子、竹叶是熊猫的主要食物。

  2、欣赏散文诗《小竹林》,感受其意境的优美。

  3、学习词语:春笋,嬉戏,一节一节又一节。

  活动准备

  1、图片竹叶,竹林,竹笋。

  2、字卡。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1、观察竹笋及竹子,知道竹笋长大了就是竹子,许多竹子在一起就是竹林,竹林是熊猫的乐园。

  2、观察竹笋,请幼儿认认、说说,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竹笋叫“春笋”(出示字卡)。

  3、观察竹子

  引导幼儿说出“竹子”的名称(出示字卡),说说它长的什么样子?幼儿说说谁喜欢吃竹叶(熊猫)?

  重点观察竹竿上的竹节部分,通过触摸竹节、用动作模拟竹子长高等方式, 帮助幼儿理解词语:一节一节又一节。

  4、运用迁移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许多的'树木在一起是树林, 那么许多的竹子在一起就是什么呢(竹林)?谁喜欢居住在竹林里(熊猫)?

  二、感受画面的优美意境。

  1、春雨

  春笋从泥土里冒出来

  一节一节又一节

  长成小竹子

  大竹子竹林

  熊猫在竹林里嬉戏)

  2、幼儿分别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幅画面,为什么?

  教师点击相关画面,幼儿集体欣赏。

  3、幼儿模仿熊猫玩耍的动作,理解词语:嬉戏

  4、幼儿翻看图书《小竹林》,加深对散文的理解及记忆。

  5、再次欣赏“小竹林”课件,配上文字,教师朗读,幼儿可以选择看书,也可以选择看屏幕画面。

  6、幼儿欣赏配乐朗读《小竹林》,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选择轻声跟读。

  三、活动延伸:

  可将绘本投放在区域中,让幼儿自由翻看、阅读。

  幼儿园语言教案:小竹林 篇2

  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竹子的基本特征.

  2.亲近大自然,增进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准备:

  1.教师事先勘察竹林,规划好参观路线.

  2.扩音器,塑料袋.

  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教师介绍参观场地,并进行安全教育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后山,你们知道我们要去干什么吗?

  教师:这次我们是去山上,上山的路是不平的,我们要更加小心。

  3.介绍参观任务

  教师:到了山上,我们的任务是观察竹子,你们可以去看一看,摸一摸竹子,仔细的观察一下竹子的样子。

  二、参观活动

  1.教师:我们已经到了竹林了,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一看,看看竹子长什么样子的,它的颜色?它叶子的形状?还可以敲一敲竹子,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观察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能跑、跳,地上坑坑洼洼的,要小心。

  2.教师观察幼儿活动,并适时引导幼儿观察、探索。

  3.教师:小朋友们,看,地上有很多的竹叶,我们可以捡一些竹叶带回幼儿园。

  三、谈论:

  1.教师:今天我们去认识了竹子,你们开心吗?

  2.教师引导幼儿展开谈论:竹子的形状、特征。

  反思:

  本活动为此次课题研究《竹子》的第一个活动,主要的.目的是为后面的活动课做准备。

  在参观活动中幼儿非常的兴奋,虽然我们是农村幼儿园,但是我们平常外出参观,走进大自然的机会比较少,这样一个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参观过程中,幼儿都能遵守纪律,并能较好的完成老师事先布置的任务,初步了解了竹子的外部特征。

  幼儿园语言教案:小竹林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与画面的结合,了解影视音乐的特点,体会影视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2、了解电影《卧虎藏龙》的故事梗概。

  教学重点:

  在感受与鉴赏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影视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在影视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在音乐创造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参与音乐活动创编和表演,并能在活动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影视音乐的情感表达与内容有紧密联系的作用,主题音乐有统一影片风格的作用。

  请同学们回忆下,影视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学生回答,师鼓励。)

  2、场景音乐起烘托剧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1)聆听《穿越竹林》,想象是怎样一个画面?

  (2)这个场景音乐由人声吟唱、箫、弦乐器多层次交织所产生的意境,你是否听到了人声?(一听到人声就说出来。)

  (3)考虑:场景音乐起什么作用?(烘托气氛、增强故事表现了的作用。)

  3、总结影视音乐的功能(作用)。(学生总结,师补充。)

  (1)突出主题,体现影片的主题思想。

  (2)抒情作用,塑造和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3)描绘作用,烘托画面情绪和气氛,加强视觉形象的情绪和节奏。

  (4)背景气氛,为影片的局部或整体创造特定的基调和背景气氛。

  (5)深化主题,推动剧情发展。

  (6)概括剧情。

  (7)结构统一作用。

  4、欣赏电影《卧虎藏龙》主题音乐电影片段,并谈感受。

  5、再次聆听歌曲《穿越竹林》,结束本课。

【幼儿园语言教案:小竹林】相关文章:

幼儿园语言教案:小竹林06-12

中班语言教案小竹林03-18

小竹林作文03-05

小竹林小学作文11-03

小鸽子语言的教案10-27

小竹林写景作文06-09

美丽的小竹林作文10-12

老爸的小竹林作文10-25

家乡的小竹林作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