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排一排》教案

2024-08-23 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排一排》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排一排》教案 1

  活动目标

  1.自主观察、发现事物排列的规律;

  2.积极尝试按一定规律排序;

  3.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游戏卡片(幼儿人手一份),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2.幼儿已有排序经验。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师:小兔开了家商店!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二、观察发现,探索规律

  看,小兔商店里的商品可真多!有什么?是怎么摆放的?

  小结:这些帽子、围巾、手套、袜子可不是乱摆乱放的,它们排着队伍呢!

  1.帽子围巾的规律(ABAB)

  师:帽子围巾是怎么排队的?(一条围巾,一顶帽子)

  小结:原来,帽子围巾是按照一条围巾一顶帽子,这样一个隔着一个很有规律排的。

  师:你们会这样一个隔一个的排队吗?(幼儿按男女生间隔排座)

  2.袜子的规律(ABBABB)

  师:袜子是怎么排的呢?(一只红色的,两只黄色的)

  小结:哦,袜子是按照一只红色的两只黄色的,这样一个隔着两个很有规律的排列的。

  3.手套的规律(ABCABC)

  师:手套又是怎么排的?(一只红的,一只黄的,一只蓝的)如果接着往下排,你觉得后面应该排什么?

  小结:原来,手套是按照一只红的一只黄的一只蓝的,三种颜色一个隔一个这样很有规律的'排列的。

  总结:像这样一个隔着一个排,或是一个隔着两个排都是很有规律的排队方法。

  4.生活中的规律

  师:平时你见过哪些东西是这样很有规律的排队的?

  小结: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有规律的排队可以让我们一下子猜出下一个是什么,而且这样排队还很整齐美观。

  5.练习运用规律排序:按ABCABC的规律摆放图书

  师:小兔商店里购进了一批图书,请小朋友们把三种图书有规律的排到书架上。

  三、游戏操作,运用规律

  1.认识游戏牌:小兔想请我们来当营业员,愿意吗?这些是小兔商店的工作证,每个工作人员都要佩戴自己的证件。看看这些工作证有什么不同?上面有什么?(大小,颜色不同,有数字,有图形……)

  2.观察游戏牌:发现自己工作证的不同。

  3.游戏:按规律排队

  商品都按规律摆放整齐了,小营业员们,我们也按照规律排好队,好吗?看,是什么规律?

  (1)按工作证数字规律排队(ABCABC)

  幼儿重新组合在起点标志处按要求排队(排除色彩、大小干扰)

  (2)按工作证大中小的规律排队(ABCABC)

  幼儿在起点标志处按要求排队(排除色彩、数字干扰):先分大中小三组,再按规律排。

  (3)按工作证颜色规律排队(ABCDABCD)

  幼儿重新组合在起点标志处按要求排队(排除数字、大小干扰)

  (4)按工作证图形规律排队(ABCDABCD)

  幼儿重新组合在起点标志处按要求排队(排除颜色、数字、大小干扰)

  四、延伸

  小兔商店里又进了许多新的商品,请小朋友们用今天学到的新本领按规律帮小兔把商品摆放好,好吗?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排一排》教案 2

  活动目标:

  1、复习认读7以内的阿拉伯数字,会排列1~7的点卡或数卡,说出相邻两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继续学习同伴之间相互检查操作结果。

  重难点:

  会排列1~7的点卡或数卡,并能说出相邻两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7长条点卡个一张,1~7数卡各一张;点卡、数卡每人1套;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玩“按序排点卡”游戏。

  1、教师排好1~3的长条点卡,引导幼儿观察相邻两数点卡多1或少1的关系(如2比3烧1,3比2多1)。然后小结:每一张点卡都比前一张多1个点。

  2、请幼儿根据前面排出的三张点卡的.规律,想一想:第四张应排几的点卡?剩下几张点卡又该怎么排?全部排好后,带领幼儿读一遍所排数序,并告诉幼儿:这样排点卡,就叫“按序排点卡”。

  3、请幼儿拿出点卡,自己按顺序排出1~7的数序。

  二、玩“接数补漏”的游戏。

  1、教师按从少到多排出几张数卡,但在1~7的数序中缺少2~3个数字,如数字“3”和数字“5”。问幼儿漏了数字几,请幼儿帮老师补上。

  2、幼儿补好后,问幼儿为什么要这样放。(引导幼儿用相邻两数差1的关系来回答)

  三、幼儿进行《幼儿画册》中“排一排”的操作练习。

  请幼儿读一读数序填空卡,判断漏了点数几或数字几,然后用点子在空格里填上漏掉的点数或数字。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排一排》教案 3

  一、设计思想。

  因为幼儿园托班孩子年纪小,易学易动好表现。他们在初步认知了红、黄两种色彩后,对色彩产生了越发浓浓的兴致,针对幼儿园托班孩子的年纪特征,在教学中我让孩子以事必躬亲的方法学习,体会游戏学习内的快乐,与此同时初步学习将红黄两种色彩开展归类。

  二、教学目标。

  1、认知黄色,加强认知红色。

  2、让孩子懂得把红、黄色开展归类。

  3、在玩中体会同种色彩排在一块儿的快乐。

  三、教学预备。

  1、装有红、黄颜料的瓶子数个,瓶里的颜料水不可以太满方便孩子摇动。

  2、红、黄色玩具饼干多于孩子人数。

  3、红、黄色小毛驴与孩子人数相等。

  4、红、黄色标识各一。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孩子玩手指游戏――我的小手,集中孩子注意力。

  1、启发孩子看情景,提问:这儿有一些啥色彩的物品?

  幼儿教师在情景中摆放好与孩子人数等同的红、黄色的小毛驴,启发孩子观测和察看。

  2、首次归类:幼儿教师预备好标识并启发孩子看,让孩子骑小毛驴按色彩排队,体会同种色彩排在一块儿的快乐,要点认知黄色。

  让孩子认知色彩标识,并要求孩子把自个儿的小毛驴骑到色彩标识处排队。

  你的小毛驴是啥色彩的?你将它骑到啥色彩的标识后方啦?

  (二)找一找玩一玩,体会愉快:游戏“摇摇摇,变变变”变优秀的集中)

  1、让孩子把红色颜料送往小毛驴后方排队。(红色的集中)

  2、让孩子把黄色颜料送往小毛驴后方排队。要点认知黄色。(黄红、黄颜料。)

  (三)送饼干给小毛驴吃,启发感情。

  1、游戏:孩子孩子真喜欢玩,走走,跳跳,请把红色的.饼干赠送给小毛驴吃,用相同的方式送黄色饼干。

  2、今日孩子都非常棒,找着了自个儿喜爱的小毛驴并帮帮它找着自个儿的色彩,给它排了队。此刻孩子们与小毛驴都累啦,我们一块儿歇息会儿吧!(孩子同小毛驴一块儿装作睡)

  五、教学扩展:

  让孩子用对应色彩的颜料给小毛驴做一個漂亮的小手绢,可以让孩子自个儿用手蘸颜料将幼儿教师预备好的一张正方形小纸涂满色,或者依照自个儿的意愿用笔画上对应的图形。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排一排》教案 4

  目标:

  1、 在游戏中感受活动的快乐。

  2、 愿意用动作表现自己对儿歌的理解。

  3、 能一边念儿歌一边表演。

  准备:

  鸭妈妈头饰一个。场地上放青菜卡片。

  过程:

  一、 以游戏导入。

  1、教师做鸭妈妈:“鸭宝宝,今天的太阳真好,妈妈带你们去晒太阳,好吗?鸭妈妈先请小鸭子排好队伍,做一群神气的.小鸭子”

  2、教师与幼儿排着队伍一起矮矮、歪歪地学小鸭子走走,拍拍翅膀,晒晒太阳,帮助幼儿体验与妈妈一起游戏时高兴的情绪。

  3、当幼儿发现青菜卡片时,鸭妈妈与小鸭子一起快乐地伸伸脖子吃青菜。

  二、理解儿歌。

  1、教师:“鸭宝宝,咱们走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下吧”。教师与幼儿一起自由松散地坐在地下。

  2、理解儿歌。

  “刚才鸭宝宝们跟着鸭妈妈,咱们是怎么走的呀?谁来学学看?”幼儿回答并表演。教师念儿歌,“一排鸭子,个子矮矮,走起路来。屁股歪歪”。鼓励幼儿一起来学学歪歪矮矮地走路,感受快乐的情绪。(强调:一排、矮矮、歪歪。)

  “鸭宝宝,我们到了草地上,还做了些什么呢?谁来说说看?”幼儿回答并表演,教师念儿歌:“翅膀拍拍,太阳晒晒,伸伸脖子,吃吃青菜”。幼儿集体表演并学念儿歌。

  “鸭宝宝,咱们要回家了,应该怎么走呢?”教师带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一起排着队伍矮矮、歪歪地学小鸭子走回家。

  三、 再次游戏。

  “还想跟鸭妈妈一起去草地上玩吗?”“这次咱们要念着儿歌来玩了,看哪着小鸭子最能干,念的儿歌最好听”。一边念儿歌一边游戏,结束时离场。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排一排》教案 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真观察和认识植物的形态特征,大胆想象植物生长的情景。

  2.让幼儿知道植物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并让幼儿练习用直线表现植物的根、茎、叶。并进行线和形的排列表现。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图画纸、白板笔、植物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们好,你们抖擞见过哪些植物呢?(让幼儿互相交流,说出自己知道的植物。)

  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植物,小朋友仔细观察,看和你见过的一样吗?

  2.通过观察,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叶子有什么形状?”

  “怎样长在茎上?”

  3.通过讨论,启发幼儿想象力。

  作画引导:

  A、植物是怎样从土中长出来的?

  教师小结:种子在土壤里发芽,由下向上长,在长长的茎上长出许多叶子,叶子分左右两边长在茎上。

  B、在一片植物里,它们长得是不是一般高,一个样子呢?

  教师小结:实际上植物生长有快有慢,因此是高高低低的,有的茎粗些,有的茎细些,有的植物长得直直的,有的植物长得弯弯曲曲的。

  C、植物结出果实是什么样子的?它长在植物的什么部位?

  教师小结:有的`长在植物上面,有的长在植物叶子下面。

  4.今天,我们一起来画一排植物,请小朋友根据自己见过的或想象的植物把它的茎、根、叶画出来。

  5.教师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画的好的可以当面点评,与幼儿一起分享,激发其他幼儿的作画兴趣。

  6.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则可引导幼儿通过启发和联想,让幼儿在画中添加土壤、水分、阳光。

  7.幼儿作完画,教师给予评价,培养幼儿审美观。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排一排》教案 6

  【教学目标】

  1、体验物体从短到长的顺序关系。

  2、能根据全范例,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按长短给5根小棒排序。

  3、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小棒排列的顺序。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多用插板、白磁板、底纸9《金箍棒》,磁贴:金箍棒长短顺序卡5个;底纸10《水果排排队2》,磁贴:大小水果排序卡苹果(或桃子)5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介绍情境,引出问题出示底纸9《金箍棒》和长短顺序卡磁贴:“一群小猴来到花果山找孙悟空学本领,孙悟空拔下几根汗毛吹了口气,变成了金箍棒!大家看看一共有几根金箍棒?这些金箍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哪根最短?怎么看出来的?哪根最长?怎么看出来的?

  师:“这5根金箍棒该怎么发才合适呢?最短的一根发给谁?”请幼儿自由表达,得出一致意见:最短的一根要发给最小的那只。

  2、演示规则教师边说边演示:“好,那我们就把这根最短的'金箍棒放到最小的猴子手里(放入框条)。正好跟这个框条一样长,不长也不短。”

  师:“其他几根金箍棒该发给谁呢?等一会儿请小朋友自己把这些金箍棒按从短到长的顺序,一根一根的放进框条里,发给这些小猴子。每一根都要不长也不短,正好放进框条里。你会做了吗?等所有金箍棒都发完了,还要按顺序说一说金箍棒是怎样排的?”

  3、介绍巩固组活动。

  师:“今天孙悟空还准备了一些水果,要招待这些猴子们。这个《水果排排队》的活动你们还记得怎么玩吗?请小朋友从小红旗开始,照着范例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前三个水果,再想一想,剩下的水果怎么接下去排呢?排完以后再说一说,水果是怎么排队的。”

  二、分组操作。

  1、分组操作逐一请幼儿自选活动。

  2、观察指导教师重点观察“金箍棒”组,看幼儿是否理解操作规则。

  3、常规提示。

  三、交流评价。

  1、交流教师:“刚才你是怎么给小猴子发金箍棒的?谁愿意把剩下的金箍棒发完?”请个别幼儿上来完成排序。“他排的对吗?是怎么排的?”

  2、评价教师:“今天哪些小朋友学会了把金箍棒从短到长?排好以后你告诉小猴金箍棒是怎么排的吗?你是怎么说的呢?”“哪些小朋友还到其他组去玩了?哪些小朋友会先收好材料再换组?”

  3、整理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整理学具。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排一排》教案 7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本课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遐想”、“礼遇”、“嘉奖”、“自暴自弃”等词的意思。

  2、联系发生在“我”和新班主任之间的事情,揣摩引发“我”心理变化的原因,体会年轻女教师对学生诚挚的关心和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

  3、结合理解“要知道,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的意思,体会课题的含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置理解课题含义的悬念。

  1、出示课题:坐在最后一排,齐读。

  师:同学们,“坐在最后一排”似乎只涉及到一个小小的座位,然而,预习了课文后,你们一定有新的发现,它对文中的“我”来说意义非凡。

  那么,“我”和这个座位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2、根据预习时所了解到的信息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从“为什么会坐在最后一排”和“又为什么离开最后一排”两方面作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学习:

  ⑴了解自卑的原因,板书“自卑”。

  ⑵从第二小节中找到体现我倔强、孤僻的事例,相机理解“遐想”

  ⑶强调“我”位置变动的原因。板书:第一排当中

  3、师生共同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五年级时的这位新班主任改变的不仅仅是“我”的座位(板书:五年级新班主任),在座位的变动中还意味着 “我”的变化(板书:),所以课题“坐在最后一排”指的不仅仅是一席小小的座位,它还有着更深的含义。

  二、概括文中介绍的几件事,了解本文的叙述顺序。

  师:小女孩的改变是从这位新来的班主任开始的,她在和老师相处的过程中发生过很多事,作者写的时候没有平铺直叙,而是有详有略。

  1、根据课前了解到的,先交流详写的事。

  预设与引导:

  △学生归纳有难度。

  ①提示表达要求,重在突出三方面的内容:

  “我”怎样(起因)?老师怎么对待(经过)?

  “我”的感受怎样(结果)?

  ②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第一件事。板书:第一件事

  先指名交流,指导后,同桌互说,掌握概括方法。板书:那天

  ③引导学生运用方法介绍第二件事。板书:一天

  几天后

  △将数学课上发生的事和语文测验后发生的事作为两件事。

  ①建立起两件事情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在数学课上“发现近视”,在语文测验得全班第一时提议“换位子”。板书:第二件事

  ②引导学生讲完整。

  2、继续交流略写的几件事。板书:以后

  3、根据板书小结文章的叙述顺序。

  三、研读7-15小节,了解“我”在老师的关心下,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想法。

  1、基于学生对第一件事的概括,从两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句子入手,体会“我”的矛盾心理。

  师:语文自习课上,正当我拿着笔胡思乱想时,被老师发现了,读这两个句子,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出示:

  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我禁不住心头一暖,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趴在桌上,胆怯地听着她翻阅练习册的声音。

  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的严厉批评,却惊奇地听见她轻柔的笑声。

  预设和引导:

  △从“老老实实”、“胆怯”、“畏惧”、“习惯”这些词中感受“我”的害怕心理。

  ①想象“我”在五年级之前发生此类事后的境遇,了解“我”自卑的更深层原因——由于自己的自暴自弃而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②理解“自暴自弃”。

  △从“心头一暖”、“惊奇”这些词中了解“我”对这位新来班主任态度的转变。

  ①相机理解“礼遇”。

  ②联系初见新老师时“我”的“不屑”心理,指导朗读相关句子,引导学生从三个反问句式和省略号中读出他内心的“愤愤不平”,并从中进一步感受“我”的倔强和孤僻。

  指导读两个句子,抓住“但”、“却”,体会她矛盾的心理。板书:矛盾

  2、从老师和“我”的对话中,感受老师的嘉奖给我带来的幸福感受。

  ⑴抽生分角色朗读9-13小节中老师和“我”的对话,联系上文老师的态度和对话中的提示语,读出语气。相机理解“嘉奖”。板书:幸福

  ⑵同桌互读。

  3、体会作者在一详一略的叙述中流露出的幸福感受,和由此带来的自责心理。

  ⑴理解性引读14、15小节:

  这天夜里,……

  ①指导“这天”是指语文自习课上受到老师嘉奖的那天;

  ②从“全部认认真真的补上”和“通宵未眠”感受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极大的动力。

  以后的日子,……

  ①“以后”是指在“这天”之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

  ②从略举的几件事中知道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关心“我”的事情有很多,经常能体会到这种快乐,但由于篇幅有限,所以择要介绍,然而虽然写得简要,却就在这点点滴滴中“我”有了新的认识。板书:略

  ⑵出示学生心理活动的句子:我这才发现……我这样的学生,其实只配坐最后一排。

  ①了解“这”的意思。(指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感受到了老师真心关心“我”的那时起)

  ②自读句子,当“我”真正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后,此时的“我”又有怎样的心理变化呢?(由快乐转为自责)板书:自责

  ③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请联系上文说说你自责些什么?

  各自准备,组织交流时,重在指导学生运用上文中交代过的信息,说清楚自责的理由。

  如:以前,我总以为大家是因为我丑,我笨,所以不愿意和我一块儿坐,为此我自暴自弃,即使近视也不愿跟老师提出,情愿呆滞地盯着黑板做一些毫无意义的遐想。至于作业,除了作些适合我胡乱发挥的题目外,其他的根本懒得做。这样我的成绩只会越来越差,怎么能受到同学们的尊重和老师的宠爱呢!

  ……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我”对之前消极想法和表现的.幡然醒悟;感受到文章语言间的前后联系。)

  ④指导读句,读出自我责备的语气。板书:只配作最后一排

  4、总结7-15小节,梳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矛盾-幸福-自责,感受新班主任给我带来的变化。板书:改变自己的想法

  四、学习16-26小节,了解同学们在老师的教育下,改变了对我的看法。

  师:既然“我”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作者为什么还要具体介绍后面发生的那件事情呢?

  1、自读16-26小节,找到其中的缘由。

  预设与引导:

  △因为这件事主要介绍老师发现了“我”眼睛近视,帮“我”换了位置,解决了困难。

  引导学生从“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中体会“我”此时的感动。板书:感动

  △因为当老师提出给“我”换位置的建议时,好几个同学都站了起来。

  强调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看到了“我”的努力,改变了对“我”的看法。板书:改变同学的看法

  △因为从白老师的话中“我”懂得了“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理解白老师这句话的含义,板书: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指导读句;从“我的热泪汹涌而出”感受在“我”知道老师良苦用心后的感激之情。板书:感激

  ……

  2、师生共同总结:白老师的关心,不仅改变了“我”原来的想法,让“我”有了努力学习的动力,而且还改变了同学对“我”的看法,她们都愿意和“我”调换位置。板书:关心

  3、同桌一起有感情地朗读16-26小节。

  五、联系白老师意味深长的话,理解课题的含义。

  1、联系课题和白老师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小结:知道本文作者把隐含着文章道理的关键词作为课题,这是确定文章题目的好方法之一,同时,读者也可以透过课题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3、带着自己理解读好课题和白老师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六、回顾“我”的心路历程,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特点。

  1、根据板书中心理变化的词出示相关句子,师生配合,整体回顾“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变化原因(师概述原因,生朗读体现心理变化的句子):

  矛盾: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我禁不住心头一暖……

  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的严厉批评……

  幸福:那半小时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感觉快乐和幸福的时刻。

  自责:我这才发现,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

  感动:我没有说话,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

  感激:我的热泪汹涌而出。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我”发生着一系列心理变化的原因,这一切都源于这位新班主任的关心。

  2、对照课前预习要求,说说你认为哪些句子描写的是“我”的内心想法或感受?

  学生交流。

  3、指导与小结:描写“我”内心想法或感受的内容,就是心理活动描写,这在采用第一人称写文章时经常会用到;而写“感动”和“感激”的两句话,是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情表现出来的,这是神情描写。

  4、交流本文中其他描写“我”心理活动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七、根据板书,小结学习收获。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排一排》教案 8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受活动的快乐并学习童谣。

  2、愿意用动作表现自己对童谣的理解。

  3、能有节奏地一边念童谣一边表演。

  活动准备:

  草地图片一张,鸭妈妈头饰一个,小鸭头饰若干,场地上放青菜卡片,垫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导入。

  1、教师做鸭妈妈:

  “鸭宝宝,今天的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去草地上玩,好吗?妈妈先请小鸭子排好队伍,做一群神气的`小鸭子。”(排好队伍出发)

  结合此情景学习童谣句子: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2、教师带领幼儿排着队伍一起模仿小鸭子走,并配以学习拍拍翅膀,晒晒太阳等动作,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体验与妈妈一起游戏时高兴的情绪。(重点帮助幼儿理解词语:矮矮、摇摇摆摆。)

  结合此情景学习童谣句子:,走起路来,摇摇摆摆。拍拍翅膀,晒晒太阳。

  3、当幼儿发现青菜卡片时,鸭妈妈与小鸭子一起快乐地伸伸脖子吃青菜。

  结合此情景学习童谣句子:伸伸脖子,吃吃青菜。

  二、理解童谣。

  1、教师:“鸭宝宝,咱们走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教师与幼儿一起自由松散地坐在垫子上。

  2、理解童谣。

  (1)“刚才鸭宝宝们跟着鸭妈妈到哪里去了,咱们是怎么走的呀?谁来学学看?”幼儿回答并表演。

  教师念童谣,“一排鸭子,个子矮矮,走起路来,摇摇摆摆”。鼓励幼儿一起来学学摇摇摆摆、矮矮地走路,感受快乐的情绪。(强调:一排、矮矮、摇摇摆摆。)

  (2)“鸭宝宝,我们到了草地上,还做了些什么呢?谁来说说看?”幼儿回答并表演。

  教师念童谣:“拍拍翅膀,晒晒太阳,伸伸脖子,吃吃青菜”。幼儿集体表演并学念儿歌。

  引导幼儿扩散思维,发挥想象。“草地上除了有青菜,还会有什么呢?谁来说说,并把它编到童谣里。”

  “小鸭子玩得高兴吗?我们还可以玩些什么游戏?”

  三、再次游戏,巩固童谣。

  “你们还想跟鸭妈妈一起去草地上玩吗?”“这次我们要念着童谣来玩了,看哪只小鸭子最能干,念的童谣最好听”。

  一边念童谣一边游戏,教师表扬能边念童谣边表演的幼儿。

  四、结束。

  “鸭宝宝们,今天玩的高兴吗?咱们要回家了,下次我们再来玩,好吗?”教师带幼儿学小鸭子走回家

  附:

  童谣:一排鸭子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走起路来,摇摇摆摆。

  拍拍翅膀,晒晒太阳,伸伸脖子,吃吃青菜。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排一排》教案 9

  活动目标:

  1、知道在集体中要守秩序,有先后意识,知道守秩序的重要性。

  2、通过听故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在幼儿园及其他场合要守公共秩序。

  3、乐意阅读故事,并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倾听故事《我排在你后面》。

  建议教师提下列问题:

  (1)在汽车站,你看到了谁?它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在有秩序地排队等汽车。)

  (2)汽车来了,小动物们排队上车,可是谁没有排队?他想干什么?

  (3)大灰狼为什么不能站在松鼠的前面?什么叫插队?

  (4)大灰狼插队,小松鼠怎么说的?小熊怎么说的`.?大象排队了吗?

  (5)后来,大灰狼排队了吗?是谁说服了大灰狼的?大象是怎么说的?

  (6)最后,大灰狼是怎么说的?

  二、迁移故事经验,组织幼儿讨论:

  1、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2、插队好不好?为什么不好?

  3、在幼儿园里,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会守秩序。如果不守秩序会怎样呢?想一想:如果做操时,不排队会怎样?如果大家同时都想上厕所,大家不排队都涌进厕所会怎样?如果小朋友出去游玩走在马路上,不排队,大家随便在马路上行走又会怎样?

  4、想一想,如果大家都能守秩序又会怎样呢?

  5、平时,你还看见哪些地方,人们都是有秩序地工作的?启发幼儿回忆生活中和父母外出时排队的经验,例如到银行、超市结算,去麦当老用餐的时候等。

  三、阅读故事《我排在后面》。

  教师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是生共同阅读画面。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排一排》教案 10

  活动目标:

  1、寻找运动中需要排队的活动,知道排队有先后,有等待。

  2、了解排队的几种方法,愿意遵守各种排队规则。

  3、感受排队让我们的生活更有秩序、更快捷。

  活动准备:PPT、照片、视频等

  活动过程:

  一、知道排队是一个挨一个

  1、勇敢者道路上的排队

  (1)出示图片

  【图片一:幼儿在勇敢者道路按秩序排队玩的镜头;图片二:幼儿在勇敢者道路入口处你推我桑的镜头。两张照片对比鲜明,让幼儿直观感受到图中幼儿行为的不同,为后面的提问做铺垫。】

  ——提问:他们在哪?那一队会更快玩到?

  (2)视频验证

  【视频内容:镜头一是幼儿排队鱼贯玩勇敢者道路;镜头二是幼儿在勇敢者道路入口处你推我桑的片段。两段视频的同时出现,给了幼儿直观的感受,同时也印证了一个挨着一个能够最快玩到的观点。】

  小结:一个挨一个是最快玩到的办法。

  2、楼梯上的排队

  (1)播放视频

  【视频内容:视频中两队幼儿在楼梯上“对峙”,下面的幼儿说“我们要上去”,上面的幼儿说“我们要下去”。然后,两队幼儿同时靠右侧排队,同时行进。视频画面由混乱转为有序,让幼儿感受到排队给我们带来的便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件事应该怎么解决呢?

  小结:一个挨着一个能够迅速通过,是最快玩到的办法。这就叫排队。

  二、知道排队有先后,需要等待

  1、出示图片

  【PPT为我园户外运动区域的项目场景。场景的出示让幼儿再现了运动时的经验,同时回忆起运动时的规则,更能说出玩哪些项目需要排队”。】

  ——有哪些项目呢?哪些项目是需要排队的呢?(跳水、滚筒、爬坡、沙坑、龙门架)

  2、播放视频:

  【视频内容:一队幼儿一个挨一个走独木桥,其中一位男孩在走过独木桥后又来到队伍的最前端,再走一遍。视频不断的播放,让幼儿感受到这样的排队存在问题,同时能够指出其中的问题所在。从而了解“排队是有先后的”。】

  ——他是怎么排队的`呢?应该怎么排队呢?

  小结:排队是有先后顺序的,排在前面的孩子先玩。

  3、再次播放视频

  【视频内容:一队幼儿一个挨一个走独木桥,所有的孩子在走完独木桥后回到队伍的最后,按次序等候。视频的播放给了孩子正确排队的概念,从而了解“排队是需要耐心等待的”。】

  ——现在这个小朋友对了吗?他应该排第几个?

  小结:原来排队是要耐心等待的。

  三、了解几种排队方法

  1、直线排队

  ——这是在哪里?你还在哪里排过这样的队吗?(医院、地铁……)

  2、蛇形排队

  【图片为世博会时中国馆内的排队盛况。用简单的线条指明了排队的方向,让孩子们感受到排队不一定是直线的,也可以像蛇一样“扭来扭去”。】

  ——这是排队吗?他们是怎么排队的呢?有点像什么动物?在哪里见过这种排队吗?(机场安检、自然博物馆……)

  3、叫号排队

  ——这是什么声音?你知道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吗?(叫号机、排队机)

  ——你在哪里见过这种排队吗?(饭店、银行……)

  四、感受生活中的排队。

  1、播放视频

  【视频内容:镜头一:幼儿园中上下楼梯;镜头二:幼儿园盥洗室内排队如厕、盥洗;镜头三:幼儿园排队饮水;镜头四:公交车站排队上下车;镜头五:地铁站内排队候车;镜头六:阅兵式上,军人排队成为方阵;镜头七:马路上车辆排队通行。】

  2、总结:排队就是一个挨一个,不争抢,耐心等到。如果我们在人多的时候能够自觉排队,我们的生活一定更加美好。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排一排》教案 11

  活动目标:

  1、学习给物体排队,知道从标记处(红旗右边)开始一个接一个摆放物品。

  2、培养幼儿收拾操作用具的良好习惯。

  3、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标记图一张,贴绒小熊,小猴图片若干。

  2、幼儿每人一张标记图,1个分类盒(内张正方形、圆形纸片各4张)

  活动过程:

  一、认识标记图。

  1、教师出示大标记图,提问:黑板上有什么?(红旗、线)。

  师:红旗和线放在一起就变成好朋友了,变成了排队标记。

  2、告诉幼儿:这是给物体排队用的标记图。提问:红旗、线有什么作用?让幼儿明确排队要从红旗处开始(从左至右),先来的排在红线上面,后来的排在红线下面。

  二、给物体排队。

  1、教师出示几只小熊图片,提问:谁来了?(小熊)。应该怎样给它们排队?教师先进行示范,从红旗处开始,一边拍一边说:1只小熊排在红旗后面,又1只小熊跟在后面……排完后请幼儿观察:第1只小熊排在哪里?小熊排在红线的什么地方?让幼儿明白摆放物体要从红旗处开始,先来的排在上面。

  2、教师又出示小猴图片,提问:谁来了?它们应该排在什么地方?教师告诉幼儿,它们应该排在红线后面,请1名幼儿到前面来操作,排完后,请幼儿观察:小熊、小猴是怎样排队的?

  3、引导幼儿总结:摆放物体应从红旗处开始,先来的摆放在红线上面,后来的摆放在红线下面。

  4、教师介绍红线的“上面”“下面”时,要用手势帮助幼儿理解,知道自上而下地摆放物体。

  三、幼儿操作活动。

  1、介绍操作的材料。

  2、请幼儿拿出标记图和分类盒,要求幼儿先给圆形排队,想想看应该排在哪里?再给正方形排队。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3、操作完后,提醒幼儿收拾好操作材料。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生活中常见事物,由浅入深逐步进入题,由此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数学《排排队》是一节按规律排队的活动。让孩子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操作的乐趣。

  对于第一次接触按规律排队。通常孩子们都感觉比较困难。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排队对于孩子们比较贴近他们的的生活,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让孩子们亲身参与,感受排序是有规律的。在后面的操作部分孩子完成得都很好。

  整个活动孩子们都是在一种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孩子对按规律排队掌握也比较好。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排一排》教案 12

  活动目标:

  1.知道排队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排队方法:不插队、不拥挤、保持一定距离。

  2.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友好相处,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活动准备:

  1.小熊玩偶,小动物的图片:小熊、小猪、小狗、小猫、小羊。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小四班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出示小熊玩偶)

  小熊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讲述故事《小熊买冰淇淋》,感受排队的重要性。

  1.讲述故事《小熊买冰淇淋》。

  2.根据故事进行提问。

  (1)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2)小熊去买冰淇淋,它排队了吗?它是怎么做的?

  (3)小熊买到冰淇淋没有?为什么?

  (4)买冰淇淋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3.教师出示小动物图卡,请幼儿给小动物排队。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排一排》教案 13

  活动重点:

  学会排队等候。

  活动难点:

  在排队时做到不吵闹、不拥挤、不插队。

  活动目标:

  1、学会排队等候。

  2、不吵闹、不拥挤、不插队。

  活动准备:

  flash动画,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球若干,录音机,磁带,停车场标志,点钞纸,地垫。

  活动过程:

  一、 幼儿看课件

  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看:

  1、动画片里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

  2、谁做的不好?它是怎么做的?

  3、谁做的`好?它又是怎么做的?

  二、幼儿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小结

  1、幼儿回答问题:动画片里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

  2、幼儿讨论:

  (1)谁做的不好?它是怎么做的?

  (2)谁做的好?它又是怎么做的?

  3、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小结

  (针对三个问题,在适当的`时间再次播放课件的相应段落,引导幼儿,巩固记忆)

  三、幼儿模仿买球,强化礼仪教育

  四、游戏:给大象伯伯送球

  游戏玩法:

  事先将球摆放成四组,幼儿自由选择去哪一组拿球及球的颜色,但拿球时须排队,然后去停车场标志前排队等车,上车,开车离开。

  游戏规则:先来排在前,后来排在后,不拥挤,不吵闹。

  延伸活动:

  在幼儿生活中排队时,带领幼儿边走边唱歌;在区域活动时,开展“小小自助餐”,在“好孩子书屋”中投放故事图片。让孩子在平时和区域活动中自由、自主地去进行实践,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排一排》教案 14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

  2.通过亲自动手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3.尝试学习按不同颜色,形状或图案对材料进行排序。

  活动重点:

  发现事物存在的.规律,感受其美感。

  活动难点:

  尝试对不同颜色,形状或图案的材料进行规律排序。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经验

  2.多媒体课件

  3.各种供幼儿操作的开放性材料

  活动过程:

  1.感受规律的存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通过介绍小朋友的家,让幼儿发现图片中存在规律的事物,并说出具体的规律形式。

  2.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继续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联想自己所见过的规律的事物,说一说是按照什么规律排起来的。

  3.幼儿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乐趣。

  教师为每组幼儿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请幼儿为他们排排队。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幼儿进行交流与展示

  请不同组的幼儿上前展示自己的排序,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是按照什么规律进行排序的。

  活动延伸:

  将活动材料投放到活动区域内,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操作和探索,可进行多维度排序活动的探索与操作,并请幼儿进行相互交流,说一说利用的排队方法。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排一排》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数学《排一排》教学反思09-30

幼儿园中班《排一排》数学教学反思09-30

最后一排作文09-13

小班语言教案 一排鸭子03-20

最后一排的他们作文08-06

坐在最后一排阅读答案07-25

最后一排作文7篇[精]01-11

最后一排作文(大全7篇)01-10

肖复兴《那一排钻天杨》阅读答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