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

2022-01-25 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水教案 篇1

  师生互致问候。

  师:屏幕上显示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面对台下那么多来自兄弟学校的朋友,我既高兴又紧张。为什么紧张?上学期咱们学习了《秋水》一文,它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而今天我实在担心在此露怯,贻笑大方,所以紧张啊。不过缓解紧张有一招,那就是专注地做一件事。我们来学习刘征写的《庄周买水》一文,看看现代的河伯们、海神们在作些什么。

  (屏显课题、作者:庄周买水刘征)

  我相信大家一定很好地预习了课文,让我们再一次熟悉一下课文吧。有请杨雪!(掌声。学生1走上讲台)

  师:在你第一次读本文之前,你有什么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1:我想,庄周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他为什么要买水呢?他买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希望大家能思考这些问题。

  师:杨雪给大家提出问题了,好好听她读吧。

  学生1朗读课文。(约5分钟读完。同学们自觉地鼓掌感谢)

  师:同学们的掌声很说明杨雪读得很好。那么她提的问题大家明白了吗?哪位同学来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学生2:庄周的《南华经》只买了三本(师:征订数只有三本),就决定弃文从商,挖塘养鱼。天大旱,只好去买水,经历一番波折之后,那到了提货单,正当他又饥又渴去提水时,甘霖欲降,他敲桶而歌。

  师:概括得真好。他把庄周三次“三天三夜”到三处买水的经过用“经历一番波折”来概括,真精练。他说的“敲桶而歌”在《庄子》典故中应叫什么呀?

  生齐答:鼓盆而歌。

  师:可这一次庄周只能用空桶了,他真会选道具啊。我们看看本文的结构吧

  多媒体显示:

  师:下面我们来讨论以下本文的寓意。就从情节开始吧。

  庄周为何要买水?

  生齐答:弃文从商,天旱水紧。

  师:庄周为何不弃文从医呢?

  生:潮流不可阻挡。《南华经》只订出三本。

  师:潮流指什么?

  生齐答:经商的大潮。

  师(示意学生翻看文后的写作时间):本文写于1988年8月,当时的情况你们了解吗?喔,那时世界上还没有你们呢。(学生笑)咱们来了解以下背景吧。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学生3读“时代背景”。

  多媒体显示:

  师:看来,我们的庄周挡不住这股大潮的冲击,也下了海。但是,满身书卷气的庄周,首次弄潮就很不顺利呀。

  庄周为什么无法从拥有售水权的海神若那儿提水呢?

  学生4:因为天大旱。

  师:正因为天大旱,才去找海神若吗。海里如果没有水,岂不真成了“海枯石烂”了?再想想。

  学生4:因为海神若转手将水卖给了河伯,河伯又将水权给了濠梁吴主任,他们在搞倒买倒卖的交易。

  师:对呀,他们倒买倒卖,庄周当然无法从海神若那儿提到水了。

  他们这样将水倒来倒去的目的是什么?

  生齐答:赚钱,赢利。

  师:《史记》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板书:利)

  师:他们这样一倒,将水价涨到原来的十倍,二倒,将水价涨到原来的五十倍,这倒来倒去的背后,就是一个“利”字。那怎样才能随心所欲地倒买倒卖呢?普通老百姓能这样凭空暴富吗?

  生齐答:不能,必须手中要有权。

  师(板书:权):文中的掌权者是谁?

  生齐答:海神若、黄河河伯。

  师:他们并未露面,又是怎样赚取大量钞票的呢?咱们研究以下吧。

  在海神若大人处:水每吨一元,无货。(屏显)真的无货吗?

  生5:不是,“无货”二字是后来写上去的,看得出来。

  生6:“无货”是苍颉体,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字体。

  师:你们读书真认真。数学上讲负负得正,无货是假,有货是真呀。

  正当“无货”给了庄周当头一棒,逼得特想得开的他“几乎哭了出来”,眼看走投无路时,却突然峰回路转——走来了一位西装笔挺的办事员。办事处门上不是明明挂着一把大锁,表示着无人,咋就这么巧呢?真实无巧不成书吗?

  生7:不是巧合!是蓄谋已久!

  师:你的目光真敏锐,看来他是骗不了你了。——这门上的“大琐”和“无货”都是谁所为?

  生:办事员

  师:谁指使的?

  生:海神若,

  师:办事员只不过是海神若大人的一个代理人,一个替身而已。“无货”,只不过囤“水”居奇,制造货源短缺的紧张空气,为抬价造声势,做准备。(板书:囤积居奇)

  师:黄河河伯处:水每吨十元,无货。(屏显)——涨价了!

  女秘书大电话用意何在?

  生齐答:装模做样,迷糊庄周。再次转让,从中捞取好处费。

  师:我想赵本山的小品《卖拐》一定受她的启发,她真会“忽悠”,把个撞老先生都给忽悠晕了。

  到濠梁吴主任处怎么样?见到当年的老熟人,该好一些吧?

  生齐答:水每吨五十元,有货。(屏显)

  师:又涨了!(模拟赵丽蓉的语言)黑,真黑!明白了吧,办事员、女秘书、吴主任就是那“水托”!

  师:你瞧人家濠梁吴主任脸长得“又黑又圆”,多纯朴啊。人家见老熟人多热情,对待知识分子多尊重,水价涨了点,人家给打折了呀——九折优惠。那应该付4500元才对呀——

  生齐答:还有女秘书200元的好处费。

  师:这下我明白庄周为什么付4700元。

  (完成屏显“庄周买水经历图”)

  师:水涨价的原因的是什么?请在文中找答案。

  学生8朗读第10和第11段。

  师:还是人家吴主任,见到熟人敢于实话实说。他赤裸裸地道明水涨价的原因,谁给他这么大的胆?

  生:若大人。

  师:到此故事告一段落,请大家讨论一下,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要揭露什么问题呢?

  学生讨论,既而无声。

  师:看来大家已经胸有成竹,我想请一位同学说说自己的认识。(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9:揭露社会上的黑暗腐败现象。

  师:我刚才用了一个成语,你能不能也用成语将问题说得具体些?

  学生9:揭露了当时社会上投机倒把、买空卖空、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和急功近利的行为。

  师:好哇,我说一个成语,你还了我四个,真不简单!你说的“急功近利”是指庄周吧?(学生9肯定)真有想法,大家回去也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师:杂文家刘征以他敏锐的发现和深刻的思考,用千余字的形象给我们揭露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权者“弄权”(官倒)的种种丑态,告诉我们权利往往滋生腐败,而像海神若大人因为拥有无人监督的绝对权利,所以产生绝对的腐败!(形成板书:权利腐败)不仅如此,作者还把目光关注到了百姓的生存状态这一层面。

  文中哪些地方写了百姓的生存状态?

  生:庄周养鱼无水,买水又历经磨难。(人为的)

  生:取水途中,小鱼的艰难处境———躺在车辙里呼救,拍着尾巴,两腮一张一合,艰难地呼吸着。

  师:请大家齐读“庄周揣着提货单”到倒数第二段。(生齐读)

  我们来看一个短片:《涸辙之鲋》。(播放动画短片)

  师:这个典故的原意是什么?

  生10: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生11:讽刺某些人好以大话、空话掩盖其不解决实际问题的本质。

  师:本文引用这一典故赋予它什么意义?

  生12:比拟那些艰难、忧虑和抱着期望的老百姓。

  师:是啊,连东海管波涛的大臣都无水自救,小鱼的处境尚且艰难,其它人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文中庄周看到小鱼有何反映?

  生齐读:庄周睁大了眼睛,不说也不动,好像一段干木头,只有棘刺般的花白胡子在微微颤抖。

  师:表现了庄周怎样的心情?

  生:表现庄周不安,愤怒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师:鱼和庄周的命运相连——同是天涯沦落人,人连一条小鱼都拯救不了,这些都是人为的原因所致。这里又表现文章的同情下层百姓的思想。

  (指名学生13,读最后一段)

  师:文章的结尾段不要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呢?(指名一学生回答)

  学生14:因为这样写,能够表明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以及对清明政治的呼唤。

  师:“清明政治”说的好,没有腐败,民主平等的社会才叫清明政治,呼唤清明政治也就是现在说的建设和谐社会吧。

  ——只是希望,只是呼唤,“归来吧,归来吧,远在天涯的游子”,人家不愿意回来怎么办?

  生15:写甘霖欲降寄托着作者革除弊端的希望和信念。

  师:对,除了希望,作者还表露出坚定的信念,这样既是作者的良好愿望,也会激起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师:回顾一下,这篇寓言式杂文,它的寓意是什么?

  生概括:由庄周买水养鱼的经历,揭露了社会中投机倒把、买空卖空、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表现了作者对下层百姓的同情,表明了作者对清明政治的呼唤以及革除弊端的希望和信念。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希望大家回去能好好思考这样的问题:庄周真的急功近利吗?他经商能成功吗?

  谢谢听课老师,谢谢同学们!下课!

水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水中的颜色产生兴趣,愿意参加探索活动。

  2、引导幼儿体验不同颜色的水混合后会产生不同的颜色。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各种大小不一的透明瓶子、透明水色或水粉颜料、宣纸、白纸等

  为幼儿玩色的机会与条件,在玩色的过程中,激发孩子对水的兴趣,并使幼儿初步了解颜色的变化过程。

  一、出示水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提问:“水瓶里是什么颜色?它是怎么变出来的?”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二、组织幼儿开展尝试操作活动,请幼儿将透明的水变得有颜色。

  提问:“你是怎么将水变得有颜色的?”

  三、引导幼儿再次进行创造性尝试:再加入一种颜色,看水有什么变化。

  四、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操作的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五、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并利用幼儿的作品布置环境。

  幼儿对颜色变化的兴趣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可以在玩颜料的过程中自动地去发现问题。但教师的正确引导仍很重要,有时孩子会因为玩得太投入而把教室弄得很脏,这可是考验教师耐心的时候。急躁只会让孩子从此对此失去兴趣,耐心的引导既可以让孩子从中找到乐趣,又可以帮孩子发现颜色变化的真正秘密。孩子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也许就在教师的一念之间得到发展。

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探索通过调节滑板来控制前进的方向,提高幼儿运用滑板的技能动作协调性。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快乐,激发幼儿对滑板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水、滑板、交通障碍物若干个、平衡木数条、大箩筐、录音机、音乐。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滑板吗?(喜欢)那我们先一起来做做热身运动吧!(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做热身运动。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滑板你们可以玩一玩,但是老师有个要求:玩好之后要把你们的好办法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2.幼儿自由练习

  请幼儿自由探索玩滑板的多种方法。

  教师提出要求:活动时,同伴间要分开距离,保护自己小心碰撞。

  教师有目的地观察幼儿,提醒幼儿进行适当的休息。

  3.总结幼儿滑板经验,引出双腿跪滑

  先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演示自己的玩法请全体幼儿进行模仿。

  由幼儿的示范引出双腿跪滑。

  教师示范正确的姿势方法(边讲解边示范):双腿正前方放置,双腿并拢跪于滑板上,身体坐在小腿上,双手放在两侧地面,上体自然前倾,手掌同时向前或向后用力推地使滑板后退或前进,同时眼睛平视前方。

  4.幼儿自由练习,教师指导观察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提醒幼儿进行适当休息。

  纠正错误的滑板姿势,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

  教师针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总结:今天小朋友都很能干,又学会了一种玩滑板的新方法。希望你们以后还能够想出更多玩滑板的方法。

  5.游戏环节(运水)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种新的玩滑板方法叫双腿跪滑,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去完成一个任务帮老师去把马路对面的一些水去运过来放进箩筐里。

  教师提出要求:

  1. 每人每次运一瓶水。

  2..运水过程中必须饶过交通障碍物。

  3.运用双腿跪滑的方式进行运水。

  幼儿进行运水活动,教师进行观察指导,给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

  运水比赛:把幼儿分成人数等同的四队,要求幼儿又快又稳地把水从对面送到终点,那组最快的`一队就为获胜的队。

  活动结束:做放松运动,整理器材,组织幼儿进行擦汗喝水。

水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一、初步感知“氵”偏旁的汉字,了解“氵”偏旁的汉字均与说有关。

  二、学会仔细地观察画面,正确认识并运用汉字:洗澡、游泳、流汗。

  三、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字进行创作画,会用简单语句来描述自己的画面。

  活动准备:

  教具:1、与洗澡、流汗、游泳有关的图片和相应的汉字。

  2、更多的带有“氵”偏旁的汉字卡片。

  幼儿操作材料:在16k白纸上贴有洗澡、流汗、游泳的汉字人手一份、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用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学习欲望。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朋友,看看明明在干什么?(跑步),那跑完步就会怎么样呢?(流汗)明明流了那么多的汗,那该怎么办呢?(洗澡)除了洗澡还可以干什么呢?明明洗了澡身上多舒服、多干净啊!教师逐个出示跑步、流汗、洗澡汉字,再逐个请幼儿表演跑步、如何会流汗、游泳的动作。

  二、用肢体动作来表演如何洗澡、游泳、会流汗1、师:那还有什么时候会流汗呢?谁来表演一下动作呢?(可以打球、骑自行车、跳绳、踢毽子等动作)。

  2、师:你是怎样洗澡和游泳的呢?(幼儿表演各种洗澡和游泳的动作)。

  3、师:我们一起来玩个“看看谁最快”的游戏。当我出示卡片后,小朋友就要赶快做出相应的动作来,好吗?

  三、小结流汗、洗澡、游泳这些汉字都是“氵”偏旁,都与水有关。

  师、这些字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都有“氵”点水)。这些“氵”点水偏旁的汉字都与谁有关系呢?(与水有关系),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与“氵”点水有关的汉字呢?(幼儿说,师及时出示已准备好的带有“氵”的汉字卡片)。

  四、讲述要求,幼儿创作:

  1、出示幼儿操作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请幼儿给自己选择的画纸画上相应的图画,并用一句好听的话讲述出来。

  2、幼儿创作,教师指导幼儿作画,引导幼儿讲述教师个别评价,幼儿个别讲述自己的画面。

水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样的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将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

  2、初步了解水在自然界是以多种形态存在的特点及水的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愿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词语的合理搭配。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教师:词语搭配游戏卡,根据水的不同状态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观察云、雾、露珠、冰等,从课外书籍中了解它们的形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孩子们读书的声音真是太美妙了。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知道了自然界的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河水和海水。

  3、过渡、激趣:据说水妈妈的孩子不少呢?今天,老师与你们一道同风伯伯的孩子们一起去找一找、认一认。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谈话引入新课,提出本节课的学生任务。

  2、上节课,我们把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通了。这节课老师要考考大家,看你们能否把课文的意思读懂。

  学习提示:

  (1)风伯伯要求我们找水妈妈的孩子时,什么不能找?

  (2)除此之外你们找到了水妈妈的孩子吗?

  (3)它们各叫什么名字?用○标出。

  3、经过刚才的自学讨论,谁愿说说自己的收获。

  三、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1、孩子们已经把课文读懂了,现在,让我们美美地朗读课文,好吗?

  2、我们把课文读得非常流利了,但是要读出感情,读出我们的理解,大家还得加把劲儿。

  老师建议:同学们再好好读读课文中找水妈妈的孩子的内容(2~8段),你喜欢水妈妈的哪个孩子就读那部分。读完后请你把自己喜欢的水娃娃是怎么找到的,讲给大家听,还要把你喜欢的那部分内容读给大家听,让伙伴们评一评你的吐字清楚不清楚,有没有读出感情。

  3、老师这里有七个神奇的娃娃玩具,只要得到了它,就是水妈妈乖孩子中的一名。谁想得到玩具,请把课文的情境表演给大家看。

  4、孩子们刚才的表演真是棒极了!我相信,如果大家也能很快找出水妈妈的孩子的话,你们的表演会更出色。我们来试试(出示课件,看图连线)。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在读演练的过程中内化语言、积累语言。

  四、拓展延伸

  1、课文中水妈妈的孩子们太可爱了,它们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快乐,它们带来了美丽的世界。

  2、你们再找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水妈妈的孩子,讲给大家听。(如冰棒、冰雹)

  五、作业设计

  你们喜欢水娃娃吗?你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眼中的水娃娃吗?课后你们可以画一画这些水娃娃。也可采用写的方式来夸一夸这些水娃娃

水教案 篇6

  第一节 水在哪里

  1.我们周围的水以不同的形式分布与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中,其中,海洋水占重要部分。可利用的淡水有限,主要为浅层地下水,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水为淡水。

  2.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物质,一般生物水的含量为60%以上.水母98%

  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不同环境的生物对水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如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根系发达;

  3.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其中海陆间循环为我们陆地带来了充足的水

  水循环的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人能控制的环节:地表径流。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南水北调

  水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

  第二节水的组成

  通直流电

  1.水-----------------------氢气 + 氧气

  (阴极)2 :(阳极)1

  阴极: 用火柴点燃,生成淡蓝色火焰 气体体积多, 是氢气

  阳极: 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气体体积少, 是氧气

  从该实验中得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错误:水是由氢气(氢分子)和氧气(氧分子)组成的。

  2.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在1标准气压下,沸点为100摄氏度,凝固点为0摄氏度。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小,体积要变大。

  3.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如:水结冰;水蒸发;冰融化;泥水沉淀;石头粉碎。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如:水电解;氢气燃烧

  第三节 水的密度

  1.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公式:密度 = 质量/体积 ρ= m/v m =ρv v=m/ρ

  单位:千克/米3 或 克/厘米3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ml=1cm3 1L=1000ml=1000cm3

  水的密度:1克/厘米3 或 1000千克/米3

  1克/厘米3的意义:1厘米3的水的质量是1克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A 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个恒量,与体积和质量无关

  B 不同物质的密度往往不同(也有特殊)

  3 同一种物质,其质量和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不同的物质,当体积相同时,密度大的,质量也大;

  当质量相同时,密度大的,体积小

  3.一般地,固体的密度比液体大,液体的密度比气体大。气体容易被压缩,所以密度容易被改变.

  4.同一种物质,不论位置,形状,大小,质量如何改变,其密度都不变。可以用密度鉴别物质。

  第四节 水的压强

  1.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特点:两个物体相互挤压;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

  错误说法:A 压力就是重力 B 压力有时就是重力

  正确说法:压力有时等于重力

  2.压强: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定量的描述了压力的作用效果

  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 = F / S F= P*S S = F / P

  单位:牛/米2, 帕斯卡 或 帕 Pa 1 帕 = 1 牛/米2

  1帕的意义: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3.物体受到的压强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A 受力面积一定(减小),增大压力

  B 压力一定(增大),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A 受力面积一定,减小压力

  B 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

  错误说法 : 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条件)

  注意的题型: 对物体不同的切割; 几个物体相叠的情况

  4.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测量仪器:压强计 原理: 根据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来比较压强大小,高度差大,压强也大。

  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液体的重力和液体具有流动性

  液体内部压强特点:随液体深度的增加,压强变大(深度从液面开始计算)

  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上的压强都相等

  不同密度的液体在同一深度,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归纳: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P=ρg h

  第五节 水的浮力

  1.浮力: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气体)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2.阿基米德定理:浸在液体的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 F浮 = G排 = ρ液V排g ρ表示液体密度 v表示排开液体的体积

  归纳: 锦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两种状态:A 漂 浮 物体一部分浸在水中 物体静止在液体表面

  F浮 = G物 平衡状态 V物 > V排 ρ液> ρ物

  B 悬浮 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 可以静止(停留)在液体中的任何地方

  F浮=G物 平衡状态 V物=V排 ρ液=ρ物

  两种动态:A 上浮 是不稳定状态,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

  F浮 > G物 ρ液> ρ物

  B 下沉 是不稳定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会沉到底而处于静止状态。

  F浮 < G物 ρ液< ρ物

  4.计算液体压强的方法: A 漂浮:浮力=重力。或用阿基米德公式,此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为物体

  浸在液体内部分的体积

  B 悬浮:浮力=重力。或用阿基米德公式。此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为物体体积

  5.判断物体浮力大小的方法:A 漂浮时,看物体的重力,与液体的密度无关

  B 物体浸没时,看液体的密度和物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密度无关

  判断物体沉浮的方法: 看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上浮;物体的

  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相等,悬浮;物体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大,下沉。

  6.凡是漂浮的物体,无论如何,浮力都相等,且等于重力。如轮船,在海上和在江河里,它的浮力都相等。但在海里排开的水的体积小,船会上浮一些

  7.液体的密度可以用密度计来测量。密度计无论放在什么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相等,且等于它自身的重力。密度计的读数从下往上依次变小。液体密度大,露出液面部分长。

  8.潜水艇是通过改变(吸放水)自身的重力来达到自由沉浮的 。

  第六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溶质:能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如蔗糖、食盐、高锰酸钾等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如水、酒精等

  溶液: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得到的混合物

  2.溶液是一种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错误: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一般的: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为溶质.

  两中液体互溶时,量少的为溶质,量多的为溶剂.但是有一种是水时,溶剂一定是水

  3.悬浊液 :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如泥水 会分层 下沉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肥皂水,牛奶。 会分层 上浮

  第七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 饱和溶液: 条件 A一定温度 B 一定量的溶剂里

  状态 达到饱和状态(不能再溶解)

  如果溶液析出晶体,那么溶液一定饱和

  错误: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正确:不能再溶解该溶质)

  2. 饱和溶液 升温 加溶剂 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降温 蒸发溶剂(减溶剂) 加溶质 饱和溶液

  3. 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浓稀的关系

  A 饱和溶液不一定为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为稀溶液

  分析:有些物质溶解能力强,尽管已经溶解了很多,却还没饱和,但浓度已经较大,是浓溶液

  有些物质溶解能力弱,虽然只溶解了很少, 却达到了饱和状态,可浓度还是很小,是稀溶液。

  B 同种溶液,饱和的一定比不饱和的浓

  4. 溶解度: 条件 A 一定温度 B 100 克溶剂里(水)

  状态: 达到饱和状态或最多能溶解某种溶质的质量

  注意 溶解度有单位 克

  20℃时,A 的溶解度为30克,意义:30℃时,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30克A 物质(溶解30克A物质达到饱和)

  6. 溶解度的计算

  A 比较简单的的,直接用比例关系去求。

  如某温度时,50克水最多能溶解10克M,求M的溶解度 ?

  10 50

  100 通过比例,可以求出该温度是M 的溶解度为20克

  B 比例关系不是一样就能看出来的 ,用公式

  如某温度时,40克水最多能溶解10克M,求M的溶解度 ?

  S/10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S =10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得 S =100*10/40=25 克

  C 当题目只给给出溶液质量时,可有两种解法

  如某温度时,50克M溶液中最多溶有10克M,求M的溶解度 ?

  方法一: 溶剂质量= 50 克 – 10 克 = 40 克 再用B方法求解

  方法二: S /(100+S)= M质/M液 S /( 100+ S)=10/50 得 S =25 克

  7. 大部分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有些随温度变化明显,如硝酸钾,对这种物质的结晶,

  应用降温的方法;有些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如食盐,对这些物质结晶应采用蒸发溶剂。

  有些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变小的,如熟石灰,对这些物质结晶应采用蒸发溶剂。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同时,气体溶解度也和压强有关,压强大,溶解度也大。(如饮料开后会有气泡产生)

  9.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定量地表示某种溶液的浓度,质量分数大,浓度大

  a %= M质/M液

  关键:分清溶质和溶液的质量

  注意:在某些情况要考虑溶液是否已经过饱和,如果是,就要注意溶质的质量

  饱和溶液没告知溶质,溶液的,可以根据溶解度计算。

  a %= 溶解度/溶解度+100

  第八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 晶体:A 规则的几何外形 B 有固定的熔点

  结晶: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所以溶液析出晶体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2. 结晶方法: A 降温 适用于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明显的 如硝酸钾

  B 蒸发溶剂 适用于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如食盐,或有些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变小的

  第九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

  1. 水危机的原因:A 能直接利用的淡水少 B 人口太多 C 分布不均匀

  D工业发展,水污染严重 E 浪费严重

  2. 我们常用淡水资源: A 河流水 B 淡水湖泊水 C 浅层地下水

  3. 水资源总量取决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

  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四分之一

  4.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 空间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措施 南水北调

  时间 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措施 兴建水库

  5. 水的净化方法:

  A 沉淀法 根据物质溶解性不同,将固体不溶物从液体中分离开

  B 过滤法 根据物质溶解性不同,将固体不溶物从液体中除去。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口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土壤是天然的最好的过滤器

  C 蒸馏法: 根据液体溶质与液体溶剂的沸点不同

  优势: 最彻底,得到的是纯净的蒸馏水

  6. 粗盐精制: 溶解 过滤 蒸发

  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 引流

【实用的水教案6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水教案4篇01-03

实用的水教案模板5篇01-16

实用的水教案模板八篇01-16

《观察水》的优秀教案课件05-15

关于水教案三篇01-16

【精华】水教案4篇01-07

【热门】水教案3篇01-06

【精品】水教案四篇01-13

【推荐】水教案4篇01-05

【精品】水教案3篇01-05

大班春天来了教案 识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