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设计《课间十分钟》

2021-11-25 教案

  设计意图: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作息制度会发生许多变化,“课间十分钟”是其中的重大变化。然而幼儿园的孩子对此却比较陌生,为什么要有课间十分钟?在课间十分钟该做什么事情?这些问题也许孩子们从未考虑过,许多小学生刚入小学时因安排不好课间活动而影响了上课质量。笔者认为,幼儿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是解决幼儿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不会自主安排自习课和课余活动的有效途径,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因此笔者设计了“课间十分钟”这个活动内容,以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模拟小学下课10分钟活动,尝试合理安排10分钟。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活动重、难点:

  体验课间十分钟,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内容,并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活动准备:

  I、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小学生这样说》视频、书包、美术本、勾线笔人手一份。跳绳、毽子、皮筋等。

  3、环境准备:饮水处、卫生间、操场等环境创设,幼儿模仿小学生两人共坐一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从幼儿背书包和座位的变化引出小学上课与下课两种情境图,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小朋友,我们今天的座位跟以往有什么不同?

  师: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要上小学了,你们想上小学吗?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去参观一所小学。

  (2)出示小学生上课图片,教师提问:你知道这是小学生在干什么吗?小学生上课是什么样子的?

  2、讨论交流、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1)师:除了上课,小学生还会有那些活动?(引出下课的场景,幼儿讨论交流)

  (2)师: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间隔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在课间十分钟,是没有老师跟着学生的,所有的活动都要靠学生自己来安排。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

  (分析:教师从幼儿背书包和座位的变化引发谈话,抓住幼儿想要上小学的心理,引出小学生上课情境图,很快将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该活动中来。紧接着提出问题"小学生除了上课,还会有哪些活动"启发幼儿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引出本节活动的中心话题——课间十分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基本部分

  1、观看视频,梳理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I)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课间十分钟”的录像视频,师幼共同观看。)

  (2)幼儿汇报自己看到的结果,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结合图片梳理出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做课前准备和游戏的时间。

  (分析:通过播放《课间十分钟》的录像,使幼儿身临其境地了解了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视频中小学生课间的一系列活动直观生动的再现给幼儿。教师在拍摄的时候也刻意将小学生的活动有一个先后顺序的安排,先做准备工作,再去游戏。这样的顺序给幼儿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避免了简单生硬的说教。然后再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图示的方法帮助幼儿梳理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以及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做课前准备和游戏的时间。)

  2、实践体验,感受课间十分钟的忙碌与有趣"

  (1)师: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那些事情呢?我们一起来模拟小学生,体验一下课间十分钟我们要进行哪些活动。

  (2)幼儿体验课间十分钟,自主进行喝水、如厕、课前准备、游戏等活动。(活动前交待清楚不同的活动区地点如:饮水处、厕所、操场等。引导幼儿根据上课和下课的铃声进行活动。)

  (3)上课铃声响起,幼儿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师: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

  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

  (4)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为什么×××的文具还没有准备好?

  (分析:在这个环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近乎真实的小学生活环境,让幼儿自主安排自己的课间十分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自我分配,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孩子的亲身体验,感受到课间十分钟的忙碌与有趣,同时,由幼儿在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活动引发矛盾冲突,为下一环节的反思调整做好铺垫。)

  3、反思调整,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活动的顺序。

  (1)师:课间十分钟时间很短,而我们要做的事情却很多,怎样来合理的安排课间十分钟,才不会忙乱?

  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引导幼儿给事件排顺序,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

  (2)结合幼儿在体验环节出现的问题,提醒幼儿课间游戏时要注意强度和安全。

  (分析:由上一环节的矛盾冲突自然而然的提出“该怎样合理的安排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这一问题,引起幼儿的思考。在幼儿给事件排顺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的内容,同时,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安全的行为,教师趁机提醒幼儿课间游戏时要注意强度和安全。)

  4、小学生的召唤,萌发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播放“小学生这样说”视频,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分析:“小学生这样说”视频,以小学生经验分享的方式告诉孩子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性,同时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结束活动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体验了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能够合理的安排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你们想上小学吗?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上小学做准备,我们一起加油哦!

  2、下课铃声响起,师:你们听,这是什么铃声?下课了,同学们再见!(模仿小学生下课的情景结束活动。)

  (分析:教师的鼓励点燃了幼儿想要上小学的热情,下课铃声响起,模仿小学生下课的情景结束活动,整个活动始终以“学做小学生”为主线,结构更加完整。)

【大班社会活动设计《课间十分钟》】相关文章:

1.大班社会活动:课间十分钟

2.《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

3.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

4.教学设计课间十分钟

5.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小猴上学》课间十分钟

6.大班社会《课间十分钟》说课稿

7.《课间十分钟》教案设计

8.《课间十分钟》教学活动设计

上一篇:大班社会教案:劳动最光荣 下一篇:感恩节亲子手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