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大班教案

2021-11-20 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家大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家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欣赏线描画建筑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巩固学习人物画,表现人物在家里的活动。

  2、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建构房子的造型,并尝试大胆地表现房子里的设施和简单的人物形象。

  3、大胆地表现房子侧面的结构,乐意与同伴分享《我的家》。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每组提供彩色纸若干,黑色勾线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家》,引出主题。

  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家》。

  教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家,你家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观察阅读幼儿用书《我的家》,感知房子的结构、房子里的陈设和人物的姿态。

  教师:画面上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屋顶是什么样子的?门是什么样子的?房子里面有什么?

  教师:房子里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3、让幼儿了解绘画的重难点。

  教师:小朋友,你的家是怎样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用粉笔在黑板上快速地画出一位小朋友的家。

  教师:你们家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可请小朋友上来做动作,教师快速地在房子里画出人物站立和侧面的姿态,巩固学习人物画的技法。

  4、幼儿线描画创作《我的家》。

  引导幼儿在桌子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纸,启发幼儿先用勾线笔画出房子的外形结构,再在房子上进行装饰,最后,画出房子里的人物和设施。

  幼儿操作好活动,教师进行巡回观察,并给予语言指导和帮助。

  5、展示幼儿的作品,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家,讲述家里的设施和家人的活动,共同分享家庭的快乐。

我的家大班教案2

  设计意图: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环保问题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面临的,需要重视的一个大问题。如何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已成为当前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幼儿年龄小,如果以说教的形式向幼儿传授相关知识,可能无法激起幼儿保护地球的情感。所以本次活动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及理解能力出发,运用录像、图片等直观形象让幼儿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形象地感知地球知识,同时,让幼儿深刻地感受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活动目的:

  1、了解有关地球的简单知识,知道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2、初步了解地球目前所遭受的人为破坏及其严重后果,知道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3、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地球图片,有关地球风光图片。

  2、环境污染图片。

  活动过程:

  一、 认识地球,了解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1、教师:小朋友,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你们知道我们的地球长什么样的吗?

  幼儿回答。

  出示地球图片,认识地球。

  2、教师:除了我们人类,还有谁生活在地球上?

  让幼儿欣赏有关地球的风光图片,感受地球妈妈的美丽,体会人类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小结:地球是我们的家,也是动物和植物的家,我们要和谐相处,爱护动植物。

  二 、 了解地球妈妈被破坏的情况,知道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1、边看图片边听故事——地球妈妈生病了。

  2、提问:地球妈妈受到了哪些破坏?

  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逐一出示环境污染图片,并小结地球生病的原因,让幼儿理解树木的乱砍滥伐、水的污染、空气的污染是地球妈妈生病的主要原因。

  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妈妈?

  4、初步了解地球日及其意义。

  教师:为了帮助地球妈妈,使地球妈妈的病能够早日痊愈,人们把每年的4月22日定为地球日,告诉全世界的人都要爱护地球,保护地球。我们小朋友更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三、小结,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动植物也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环境,从小养成好习惯。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请你把今天学到的东西告诉爸爸妈妈,并和爸妈一起做地球的环保小卫士吧。

我的家大班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学习按照箭头所指的横向、纵向方位进行标记,初步掌握空间方位对应。

  2. 让幼儿尝试运用双向排序的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相关问题,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3. 培养幼儿主动思考,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教具:座位方位图、箭头、房子图、人物图卡、颜色、数字卡若干套、标记图等

  学具:地址卡、玩具卡片、标记图操作卡等

  三.活动过程:

  (一) 热身活动,初步感知空间、位置概念:

  1、复习横向、竖向排序(按箭头方向报数)

  师:请大家找位置坐下来啦!瞧,这里有四排,请这一排的小朋友起立,请按箭头方向报数!

  (幼儿报数,教师随后放置箭头)

  2、引导幼儿探索操作,找寻自己的空间方位对应点。

  师:老师这儿有座位表,请注意箭头所指方向把自己的位置指出来!

  (请个别幼儿操作,互相检验,教师小结,达成经验共享)

  3、引导幼儿观察探索,自由讨论,初步感知自己的空间方位。

  师:请你们看看,想想、说说自己是第几排的第几号?下面做个小游戏,我号码,请对应的小朋友快速起立!(教师报出排号、座位,个别幼儿回答)

  (二) 学习空间位置对应:

  1. 出示房子图片,幼儿参观。(颜色、楼号)

  (1)请幼儿按箭头方向“↑”标示楼号。

  师:小区里有3座漂亮房子,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房子分别是什么颜色?请按箭头方向标示楼号。

  (2)幼儿根据箭头方向“→”给房子编楼层。

  2. 幼儿观察并讲述小朋友所居住的地点,根据小朋友进行空间位置记录(楼号、楼层)

  (1)幼儿讲述小朋友的住址(楼号、楼层),教师根据讲述进行标记。

  (2)小明家住在哪里?(幼儿讲述,教师根据讲述进行标记,幼儿操作)

  (3)师引导幼儿根据(楼号、楼层)进行标记

  (4)根据幼儿操作的结果,引导幼儿交流标记空间位置的方法(先横向,再竖向)

  3. 引导幼儿巩固练习按箭头所指的横向、纵向方位进行标记

  (1)游戏“小朋友搬家”(教师任意放置小朋友)

  (2)幼儿操作:每人记录正确的楼号、楼层。

  (3)交流、检验操作结果、教师小结

  三.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根据横向、纵向标记逆向思考、探索操作,寻找对应的空间位置。

  (1)师:邮递员有很多礼物要送,我们赶快回家吧!(小朋友仔细观察地址卡)

  (2)游戏“我的家在哪里”:教师把礼物图片放置相应的家的地址图上,幼儿按地址回家。

我的家大班教案4

  一、活动目标:

  二、活动准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幼儿边唱边跳《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进入活动室。

  (二)、幼儿围坐好,欣赏各种图片。

  (三)、交流,讨论如何来保护大自然

  (四)、师生:

  今天小朋友懂得了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力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不仅自己要爱护大自然,做大自然的环保小卫士,还需提醒周围身边的人,让大家齐心协力把我们的家园打扮得漂漂亮亮。现在就来动手吧!

  (五)、分小组来制作设计(共同讨论、自由分工)播放《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音乐。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活动结束:

  相互欣赏,幼儿讲述自己的设计意图,师把幼儿作品展示在“我是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板上。

我的家大班教案5

  主题活动的选择——源自幼儿的生活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在主题的选择上,我充分尊重幼儿,贴近幼儿的生活,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选择适宜的活动。

  国庆节长假引发了旅游的热潮,作为家住北京的孩子们,更是利用这个假期逛了逛老北京的景、品了品老北京的特色小吃,对节日的各种见闻也成了孩子们滔滔不绝的谈论话题。孩子们在班里交流着各自去过的景点,说起品尝的烤鸭、艾窝窝、糖葫芦、驴打滚等美食更是垂涎欲滴。基于幼儿生活的经验和他们近期的热议话题,我为幼儿创设了贴近大班幼儿的生活化的教育,在孩子们兴致高昂的呼声中,班级的主题活动“我爱北京我的家”诞生了!

  主题目标的确立——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

  1、鼓励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关于北京的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并将这些资料收集整理后进行了初步分类,形成了若干方面的主题内容。

  2、结合幼儿兴趣点与幼儿共同选取了北京版图、北京的风景名胜、北京小吃、京腔京味唱北京、做文明北京人等五个小主题,并依据《指南》大班幼儿各领域的教育目标,确立了班级各分支主题目标,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围绕主题目标开展活动。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主题活动的实施——以幼儿为主体

  在《我爱北京我的家》这一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将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作为主题活动的主线,创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和需要,让幼儿和家长都能够充分的参与到班级主题开展及环境创设中来,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提升幼儿已有经验。

  从主题活动的名称到班级活动区的名称均是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由幼儿发起并通过讨论决定的,如:主题名称《我爱北京我的家》,孩子们表示“我认为北京就像一个大家庭,他就是我们的家。”从而诞生出我们的主题名称,又如区域名称:北京气象台,大兴影剧院、798艺术工厂、大北照相馆等,均由幼儿讨论、制定,创设了与北京这一主题息息相关的环境氛围。

  (一)北京版图

  在北京版图的小主题中,我首先结合益智区创设了互动墙面,利用题卡,幼儿把文字当成图片一样进行比对,再通过每个区县的形状轮廓进行分辨,寻找各个区县所在的位置,以及景点所在的区县位置,提高了幼儿的读图理解能力,渗透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知。

  国庆节长假引发了旅游的热潮,孩子们在欣赏着家庭出游的照片和交流着各自去过的景点这一过程中,出行方式的选择也是孩子们的热议话题之一,孩子们在讨论中更多的话题是路上的交通拥堵,有的说爸爸都生气啦!在马路上下车等很久!也有的说马路上看到了撞车等等,因此从幼儿的话题中,我们开展了“北京的交通古今对比”活动,让幼儿通过图片直观的对比感受科技发展交通发达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困扰。

  另外还开展了“出行方式大调查”的活动,发现私家车在调查表中占据很大的比例,也是交通拥堵的原因所在,在“你认为哪种出行方式最便捷”的调查活动中,孩子们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不会堵车的地铁出行赢得了幼儿的认可。

  (二)北京的风景名胜

  在假期过后,孩子们纷纷带来了在假期出游的照片到班级中分享,因此开展了“假日新闻播报”活动,幼儿讲述自己所去过的景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连贯语言表述出来,并通过小记者采访的方式,使小听众们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抛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幼儿对北京的了解,活动后统计出“小朋友去过最多的景点”,并结合班级主题墙对这些景点进行推荐,推选出“小朋友最向往的景点”,感兴趣的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去游玩儿,最终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北京景点”,在一系列活动中,幼儿利用柱形统计表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初步体验统计,使幼儿感受到数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三)北京小吃

  幼儿把在假期品尝到的北京美食照片也带到了班级中,孩子们对这些美食垂涎欲滴,没吃过、有的甚至没见过,孩子们在小班、中班曾参与过幼儿园的美食节、游园会等活动,有过一些动手制作食品的经验,因此孩子们就想可不可以我们在班里也做这些北京小吃,区域游戏“护国寺小吃”由此产生了,孩子们首先开始收集各种小吃的.制作方法,选择孩子们自己可以动手制作的活动,如:小窝头、糖葫芦、驴打滚、艾窝窝等,最终由孩子们自己商讨并投票决定我们想要制作的北京小吃。

  在孩子们掌握制作方法后,便不满足于按照流程图制作了,而是想到了创新,创新小窝头的形状、创新驴打滚艾窝窝的馅料,尤其是艾窝窝,孩子们对它的馅料创新屡出奇招,巧克力、山楂片、饼干碎等等都成了孩子们想要尝试的食材,到底加入什么才能更好吃呢?孩子们便开始有了评价,因此,便开展了一轮艾窝窝的评比,幼儿记录自己所用的食材,请品尝过的小朋友投票,可是孩子们又不会写汉字,怎么记录食材呢,结合指南大班语言领域的目标“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幼儿尝试设计每一种食材所代表的符号,方便幼儿记录,幼儿体验到了文字与符号的作用,产生了初步的书面表达的愿望。

  (四)京腔京味唱北京

  京腔京味唱北京这一小主题的开展,使幼儿的表演区游戏活动变得丰富,孩子们自主收集描写北京的歌曲、北京童谣等,投放到表演区进行演出活动,孩子喜欢在这个区域里选择角色、自主地进行展示与演出,和其他孩子相互交流、合作,时常还会加入一些自己创造的语言、动作,在共同表演中感受着成功的喜悦。

  孩子们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对于京剧人物产生了兴趣,尤其是京剧人物夸张的脸谱,深深地把他们吸住了。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看到幼儿对脸谱的兴趣便引导孩子接触京剧,了解京剧脸谱。这对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儿童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是大有益处的。孩子们开始注意多收集一些资料,通过歌曲《唱脸谱》孩子们知道了脸谱的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地进行设计,每个人设计的脸谱都非常有个性,把京剧人物表现得生动、漂亮。

  (五)做文明北京人

  幼儿在出行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随地乱扔垃圾、车窗抛物、名胜古迹乱写乱画等,在这里,我们将“文明旅游”这一倡议活动通过自制图书的方式呈现出来。另外做文明北京人这一小主题更多的是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的发展起来的,体现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随机教育与渗透,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规范。

  主题活动的运用——幼儿区域游戏间的互动

  在开展班级主题创设过程中,结合指南大班社会领域的目标以及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我们在班级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开展了互动的游戏模式,使班级成为一个小小的社会环境的浓缩景象,幼儿通过扮演情境中的不同角色,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人友好相处,更是学会了如何看待问题,对待他人,发展了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幼儿的后继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

  为了更好的将情境性区域游戏与现实形成对接,同时为了更好的增加区域间的联动性,我们在护国寺小吃、大北照相馆、大兴影剧院等区域游戏开展过程中中,投入了不同面值的“游戏币”,逐步渗透了买卖关系换算的游戏内容的同时,使各个区域间有效的互动。在这种互动区域游戏活动初始阶段,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我发现大部分幼儿对1元的游戏币情有独钟,他们宁愿攥着大把大把的一元钱,也不想要5元、10元的游戏币,通过观察我了解幼儿虽然认识不同面值的钱币,但对于钱币的等值兑换并不理解,在他们眼里认为1个5元换走5个1元自己的钱就变少了,发现这一现象后,我首先在益智区加入了10以内的钱币换算游戏操作材料,帮助幼儿通过游戏掌握10以内钱币的等值兑换,当幼儿基本掌握后,再通过提供北京小吃的买卖游戏操作材料,让幼儿尝试进行实际运用。

  最后创设了“北京银行”,幼儿可以在自主活动的时间里,去取“工资”或是自由的兑换钱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开展,幼儿逐步掌握了游戏币的使用方法,能够较熟练的进行钱币兑换和小面额找赎,辅助班级区域间游戏币的顺利使用。

  主题活动的成效——幼儿的收获与成长

  1、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利用更多的渠道获得信息。

  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去寻找相关的信息,如:上网查找,看报纸,看电视等等。通过参观、记录、收集、调查、游戏、制作活动,使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孩子积极主动参与,家长们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使幼儿学会了利用更多的渠道获得信息。

  2、提高了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积极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互动过程,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促进了幼儿的主动探索与学习。让孩子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表达、用手操作,自主解决了在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中的出现的问题,孩子们在愉快的主题活动中快乐地收获着经验、成功与喜悦。

  3、通过主题使幼儿体验生活,唤起幼儿对北京的热爱。

  通过主题开展及班级环境的创设,使幼儿在活动中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幼儿对北京的热爱,为自己是北京人、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主题活动的选择与目标的制定是在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及年龄特点上开展的,使主题活动与幼儿真实生活紧密相连,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教育)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幼儿敢说会说,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出发,锻炼幼儿的胆量和表达能力。在活动中,老师充分运用鼓励表扬等方法,如:你真棒、你说得很清楚等,来激发幼儿讲的欲望,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能行,自己一定能讲得很好,从而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满足感。在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很享受活动的过程,能不拘一格的描述自己的家,而且表达得相当的清楚,有些幼儿在说到自己父母的时候还会表现出一种幸福感。但是有个别幼儿还是比较胆小,上来的时候很忸怩,怕说。今后我觉得我还是要多学习,多请教,以更好的引导各样的幼儿。

我的家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感受是个所表达的温馨的家庭情感。

  2.学习诗歌,了解诗歌中事物之间的关联。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尝试结合图片仿编诗歌内容。

  4.认读重点字词:大树、果实、琴弦、音符。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6.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教学读本、大字卡、自己和爸爸妈妈的合影照片、大海图片(图中有浪花、帆船)蓝天图片(图中有太阳、白云)。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幼儿展示和家人的合影照片,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人,引入诗歌。

  小结: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是快乐的,爸爸、妈妈和你,就组成了一家人。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描写家人的诗歌《我的家》。

  二、阅读理解

  1.出示教学读本,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幼儿欣赏。

  2.阅读诗歌第一段,引导幼儿理解将一家人比喻成“绿叶”和“花朵”的意思,是父母的爱让孩子像花朵一样快乐成长。

  教师:在诗歌的第一段中,爸爸是什么,妈妈是什么,宝宝像什么?绿叶和花朵之间有什么关系?

  3.阅读诗歌第二段,引导幼儿理解诗歌中比喻的“树”和“果实”的意思,父母的希望就是孩子,而孩子也是他们丰收的喜悦。可随机出示大字卡“大树”、“果实”,带领幼儿认读。

  4.阅读诗歌的第三段,引导幼儿理解诗歌中比喻的“琴弦”和“音符”的意思,孩子就是家中的欢乐音符,有了孩子,家里就永远有唱不尽的歌。随机出示大字卡“琴弦”、“音符”,带领幼儿认读。

  (小结:爸爸和妈妈为总结的孩子遮风挡雨,为孩子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呵护孩子快乐地成长。)

  三、创意阅读

  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按照诗歌的结构仿编。

  (一)朗读诗歌。

  1. 翻开幼儿读本,跟随教师一同朗读诗歌。

  2.分组朗读诗歌,教师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并加入适当的肢体动作。

  3.教师和幼儿共同点评朗读情况,表扬大胆表演、动作运用恰到好处的幼儿。

  (二)想象朗读。

  出示大海、蓝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尝试仿编诗歌,教师记录。如,爸爸像一朵浪花,妈妈像一朵浪花,我像小船一样,在浪花的怀抱里远航。

  四、结束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读创编的新诗歌,自然结束活动。

我的家大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 根据已有的序数经验,并理解双重序数其所表示的意义,尝试双重序数的排放。

  2. 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力和记忆力。

  3. 在活动中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4. 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卡通楼图一张、不同楼层的空楼房图一张、老师照片一张

  学具:幼儿照片、黑色水笔人手一份、空门牌号码若干

  活动过程:

  一.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了解双重序数的关系。

  1.请幼儿看黑板上的照片,说:“我想看上(下)一排的第几张。”

  2.引导幼儿观察卡通楼。“这栋楼一共有几层?”教师用数字标出楼层。“每层有几间?”用数字标出间数。

  3.“每个有颜色的房子里都居住着不同的卡通人物,你们想不想看看?”“请你说说想看看第几层的第几间?”

  二. 出示“朋友楼”,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几栋不同楼层的新楼,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新楼里找一间房间住下。

  2.请幼儿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新家在第几层的第几间。

  三. 出示门牌,帮助幼儿认识。

  1.“大家都找到了自己所居住的房间,住在一个小区里好开心啊!有一天,邮递员叔叔来送信,发现大家的房间上都没有门牌号码,送起信来很不方便。”“我想给自己的房间编一个门牌号码,你们觉得我应该怎么编呢?”

  2.讨论应该怎么编门牌,几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四.请幼儿自己做自己的门牌。

  1.幼儿制作门牌,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尝试理解双重序数的含义,并能记录下来。

  2.游戏:来做客。

  活动延伸:

  在教室走廊上贴上各种楼层的楼房图,请幼儿在游戏时间标上每个门的门牌号码。

  活动反思:

  《纲要》提出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它与生活走得更近,发挥它的作用。我们教师应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脱离了生活的数学儿童是不能理解的。因此,我运用了幼儿在生活中较熟悉的门牌号码,引导幼儿理解二维坐标的意义。制订出本次活动的教学活动。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使其更易理解和接受。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为了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数学概念,我采用了游戏法来吸引幼儿的兴趣。正如杜威所说的:游戏就象是一个“糖衣”,让幼儿在“糖衣”的诱惑下,把本来难以下咽的“苦药”吞咽下去。让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主动积极、自愿地去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以饱满的情绪、适时的指导把游戏贯穿于活动的始终,通过游戏的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进一步使幼儿加深和巩固对双重序数理解。在攻破难关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此外,我还采用发现法、赏识激励法等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使本活动达到科学性、趣味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整个活动根据幼儿的学习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安排、讨论设想到操作到再次讨论的形式,掀起一个个高潮。整个活动都是以幼儿动手探索发现为主,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培养幼儿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发现、去探索掌握知识的能力。但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如一开始我所提出的目标掌握6以内的双重序数的关系,对于大班下学期的孩子来说似乎简单了一些,应该提供多层次的楼房高度和房间数,供幼儿选择。另外,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对于幼儿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关注度还不够,没有及时帮助其解决问题,反而一带而过,使得幼儿在后面的活动过程中出现了更多地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除了要设计好活动的过程,更要在活动中关注幼儿表现、反应,并及时予以帮助。

  小百科:家,现代汉语常用字、一级字、 读作jiā,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意是屋内、住所。

我的家大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结合情景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的复句。

  2.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地球我的家》。

  2.学习单:《如果……》。

  3.教学电子资源:《地球我的家》。

  4.地球仪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地球仪,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讨论人与地球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哪里?为什么没有人生活在月球和太阳上呢?

  ——我们每天如果不吃饭行不行?不喝水行不行?为什么?

  ——地球上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活下来?

  2.通过阅读幼儿用书、观察图片引发幼儿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1)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讨论四种情境下人类生活的状况:

  ——如果地球缺水了会怎么样?如果冰山融化了会怎么样?

  ——如果到处是垃圾会怎么样?如果树木都被砍光了会怎么样?

  (2)出示教学电子资源中几种环境问题的照片,激发幼儿对环境问题的兴趣。——看到这几张图你有什么感觉?

  ——你觉得这几张图是什么意思?你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吗?

  3.将幼儿分成2人一组,鼓励他们用“如果……会怎么样”互相提问。

  ——你们还会担心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呢?请和同伴互相交流。

  4.请部分幼儿面对集体说出自己的担忧,让其他幼儿回答,再向幼儿交代学习单任务。

  ——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担忧?

  ——你觉得如果真是这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回家之后请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交流一下,看他们有什么担忧并把这些担忧记录在学习单上。

我的家大班教案9

  一、活动构思

  从本班实际出发,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主题活动“我的家”题材贴近幼儿生活,并以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教育价值。在主题活动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试图通过丰富多元化的活动,实现对幼儿多元潜能的培养,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活动过程

  (一) 主题网络图的建构

  在主题活动中,网络图的建构是在预设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并逐渐完善的。其特点有:

  1、 网络图体现一个动态的过程2、 网络图只是预设计划,但不确定具体做法

  即从一级主题到二级主题,以及从二级主题派生出来的各个分支,它只给教师提供了一种依据或提示,具体怎样组织活动,在于教师在活动中对于幼儿兴趣点的捕捉及把握,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目标,要时刻考虑活动如何与主题教育相整合,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实现其目标服务。具体设计体现在教师的日计划当中。

  (二)生成与预成活动

  在主题活动“我的家”的组织实施中,我们通过关注生活、关注孩子们的兴趣,灵活调整预定计划,并在预设活动的基础上生成了新的活动如“超市购物”和“集贸市场”等。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了,按照惯例,每个人的家里或多或少都会购买一些节日礼品或生活用品,所以班里的孩子会时不时的提起“我去超市买东西了”“我和妈妈也去了”。所以我们抓住这一教育契机,生成了“超市购物”的活动,其过程如下:

  1、参观超市

  参观前组织幼儿谈话:“你去超市准备做什么?”。其目的在于:了解幼儿对超市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参观。

  小朋友参观超市

  2、超市问题网络图的建构

  汇总幼儿参观超市前的讨论内容和参观后的讨论内容,列举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师幼共同创设“大树型超市问题网络图”(附照片),问题网络图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直观形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其二:孩子们用自己可以理解的方式体现了他们的一些想法。

  3、认识标签及人民币

  第一:认识人民币的面额第二:知道标签上的数字与人民币面额的对应关系。第三:会进行简单的价格运算,能比较合理的支配钱。

  4、超市购物

  从超市参观回来,幼儿兴趣点很高,当时,按照一般的思路,我们也许会把活动室设计成一个“超市”,让幼儿玩超市购物的角色游戏,但是,当我们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之后,还是决定让幼儿走出去,让他们到超市去真正购物,这比玩角色游戏更有教育价值。

  (1)购物准备

  家园配合:幼儿人手准备5.0-10.0元人民币购物要求:每人只选2-3种物品、钱物自己保管。

  (2)购物实况

  参加35名幼儿,最多消费额为17.30元,最少消费额为0.30元,没有一人出现遗失钱物的现象。

  (三)、与幼儿互动的环境

  在主题活动中,我们尝试实践“环境教育课程理念”,让幼儿做环境的小主人,如区域标牌的设计、各种蔬菜水果等实物的收集,甚至每一张图片的布置,都是孩子们亲手所为,这种能让幼儿直接感知和体验,并与之互动的环境是调动幼儿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手段。

  在主题活动中,我们尝试实践“环境教育课程理念”,让幼儿做环境的小主人,如区域标牌的设计、各种蔬菜水果等实物的收集,甚至每一张图片的布置,都是孩子们亲手所为,这种能让幼儿直接感知和体验,并与之互动的环境是调动幼儿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手段。

  1、制定主题墙饰及活动区创设记录表

  其内容体现三个方面:

  第一:结合主题有目标、有意识地创设第二:根据活动进展情况做适当地调整。第三:活动组织后有关环境创设方面的几点经验和启示。

  2、由环境生成活动,以“集贸市场”为例说明环境的教育作用

  参观完集贸市场以后,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新的想法:“把蔬菜水果放到班里”“找一架电子秤”“玩购物游戏”,结合幼儿兴趣点,在师幼共同的讨论协商下,我们把活动室设置成了水果区、蔬菜区和干果区。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观察及探索的环境,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给幼儿提供一个开放性的环境。孩子们在实物区可以自由的摸摸、看看、称称。(2)环境体现相关性、室内环境和主题活动紧密结合,并起到传达教育信息的作用。(3)环境体现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幼儿不断探索。例:观察蔬菜水果的每日变化 “土豆为什么变绿”、“韭菜为什么很难闻”、 “青菜为什么变黄”,从幼儿不断的观察与探索中,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学习及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而这种可以启发幼儿不断思考与探索的环境,才能使幼儿各方面的潜能得以较好的发挥。

  (四)活动区指导与创设

  1、结合主题生成新的活动区

  以超市购物的活动为切入点,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活动自然延伸到了“我爱吃的食物”方面。因此,我们带动幼儿参观考察了清华社区中心的集贸市场,为了让孩子们对食物的认识和感知更加全面,从促进幼儿发展方面考虑,我们又创设了“娃娃厨房”,希望通过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来制做一些简单而常见的食物。如:煮玉米、蒸白薯、水果拼盘、蛋花汤等。

  2、活动区活动和教育活动和谐整合

  活动一:煮玉米活动二:水果拼盘活动三:蛋花汤

  3、活动区评价记录

  活动区结束后,以小组与集体

  交互评价的方式进行活动区活动评价,教师做评价记录。(包括幼儿活动情况及活动后的收获与感受)。

  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所想所感用自己可以理解的方式来表达活动过程及结果。(如,画蛋花汤制作过程图)

  4、建立活动区小档案

  在活动的组织实施中,我们学习借签了瑞吉欧的档案记录思想,建立了建筑区活动情况小档案。对该区幼儿自建组以来的活动情况进行了跟踪观察和记录,包括照片及文字资料,其作用在于:

  (1)有助于教师及时准确的掌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2)从中总结出一些有关促进幼儿相互交往与合作的有效途径及方法。(3)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幼儿的小组意识。

  5.实现教育内容整合、多元潜能的培养渗透在多元化的区域活动中

  在网络式主题活动中,我们尝试用多种教育内容与手段来实现其和谐整合,试图让每个幼儿在教师的关注下得到发展。

  (1)语言区幼儿创编有关蔬菜水果的儿歌。(2)美工区幼儿利用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水果和食物的制作。(3)科学发现区做“蔬菜吸水的实验”。(4)幼儿在水果、蔬菜区玩购物的角色游戏。

  (五)实现家园共育

  在主题活动中,一方面我们不断加强家园的双方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并且把家、园和社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促进幼儿发展服务。具体做法如下:

  1、首先让家长了解本园的课程理念,了解班里进行的主题活动

  (1)召开家长会。(2)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

  2、共同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

  教师与家长交流时,增加了“幼儿参与活动情况”的介绍。例:介绍孩子在活动区玩了什么、做了什么、发现及解决了什么问题,对什么事情或什么活动感兴趣等。

  3、帮助家长转变传统观念(只注重幼儿学习结果而忽视其过程)

  4、班级环境向家长开放

  (1)鼓励幼儿请家长欣赏自己参与创设的班级环境。(2)请家长参与环境的设计与资料的收集。(3)关注家长对活动的反馈。

  附:家长来稿

  摘自《雏鹰振翅欲试飞》—有感大六班幼儿活动 20xx年/11月 王天卉妈妈记得那天去接孩子时,看到他们从自己的柜子里拿出采购的物品呈现给家人时,个个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接过孩子按照我的要求买来的两袋牛奶和找回的零钱,我也欣慰的笑了,感觉孩子又长大了许多。在这些活动中,受益最大的无疑是孩子们,因为他们获得了按照自身心理特点去感知世界的机会。

我的家大班教案10

  一、设计思路:

  镇江是一个历史名城,有很多名胜古迹、游览胜地,大人们在休息日都会带上孩子去游玩。孩子都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愉快的经历,在我们班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互相交流出去玩的经历:昨天我到……去玩了。同时我也看到在自主性游戏中有几个幼儿在尝试运用积木等表现自己眼中的镇江的风景,在区域活动中有的幼儿欲探索着利用稻草、各种豆类、废品等材料制作一些小房子、小树等等,为了进一步满足孩子的探索兴趣及表现镇江这一历史名城的需要,我班生成了主题活动:美丽的镇江——我的家。

  二、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请家长与孩子们一起从网上收集资料,了解镇江的历史。

  请家长有空时多带孩子在外出参观、游玩。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他们对家乡的风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关于镇江美景的多媒体画面7幅

  环境创设:

  将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的有关镇江风景的图片布置在主题墙上

  收集多种材料,如:积木、泥土、稻草及各种废旧材料等,以便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选择材料、以多种形式,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积极的创造和表现镇江的风景,从而进一步地萌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一定知识准备的基础上,能较流畅的介绍镇江风景,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2、在客运中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各种材料,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大胆表现,创造性的搭建出镇江各名胜景点的样子,从而提高幼儿表现自己所看到的事物的能力。

  3、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逐步加深幼儿对家长风景名胜的热爱,从面进一步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重点: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逐步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大胆、自主地利用废旧材料表现镇江美丽的风景。

  活动流程:

  欣赏重现、互相交流→结伴讨论、联想创作→展现交流、分享成功

  四、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的目标、活动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整合性,活动始终以风景为线索,贯穿于整个过程。一开始,幼儿唱着他们喜爱的歌曲《郊游》进入活动,此时,马上在孩子们面前展现多媒体镇江市地图的画面,吸引孩子,引起了幼儿自主地讨论交流,当孩子的讨论热点转移到镇江的风景上时,我便结合他们的讨论出示相应的多媒体画面,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激起他们表达的欲望。孩子的创作表现是自由结伴的、互相商量的、互相合作的,老师始终以一位倾听者、材料提供者、活动的支持者的身份参与活动,使幼儿在表现活动中自由地选择各种材料、器具,以多种形式进行表达和创造,最后便是展现交流,大家共同分享幼儿的成功。

  一、欣赏重现,互相交流:

  活动一开始,教室里响起欢快的音乐《郊游》,教师和小朋友一起愉快的歌唱。这时老师对小朋友们说:“今天,老师又要带你们去郊游了。出发!”当走到镇江市的地图前时,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哪儿?”因为有了前期的知识准备,小朋友对镇江的地图已经较熟悉,所以一定能讲出来。这时老师可再进一步问:“你们能说说我们镇江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当小朋友踊跃发言时,老师可适时请小朋友坐下来说。

  等小朋友坐下后,请小朋友一个一个来讲述自己所知道的镇江的美景。当孩子说一个教师就播放这个景点的一些介绍和图片。然后再下一个小朋友接着说。这个过程是对幼儿前期知识准备的一个巩固,让孩子在讲述中更深的体会到自己的家乡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有这么多名胜古迹,与此同时他们

  也能体会到家乡的美丽,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一部分幼儿讲述后,让孩子们一个自由讨论的时间,让一些没有机会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孩子也有机会说出心中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二、结伴讨论,联想创作:

  教师通过情境导入下一个环节:今天有一个客人来到我们班,他是第一次来镇江,你们猜猜看,他是谁?先让幼儿猜一下,再出示小玩偶MAX,这时MAX的口吻说:我是从……,小朋友们你们能帮我介绍一一镇江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吗?

  小玩偶的加入是为让提高孩子讲述的热情,使他们能更投入地参与活动。有了这一情节,小朋友一定会争先恐后的发言,这时老师就提出:我们来分组,每组小朋友讨论后请一位小朋友做代表来介绍镇江的美景。

  小朋友讲述后,小MAX又说:“你们讲了半天,我也不知道你们镇江的景点究竟是什么样的?你能做出来给我看看吗?”这时小朋友被激发出更大的创作欲望,老师就让孩子自由地与同伴说一说,满足孩子讲述的愿望,同时在讲述中孩子的构思也会不断完整和丰富。这时再让孩子去选择自己的喜欢的材料,可以一个进行创作也可以找好朋友与自己一起合作。而这时的老师就与小客人MAX一与去欣赏孩子的创作过程,老师只是幼儿创作过程的旁观者,观察孩子的创作过程,倾听孩子的想法,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适当地给予帮助。并用数码相机将孩子的作品拍下来,用于下一个欣赏环节。

  三、展现交流,分享成功

  有一部分幼儿会较快的完成的作品,这时老师有两种选择:一是建议这些孩子对自己作品再进行一些装饰、另一种是引导他们有序地去观看别人的作品,并尝试进行评价。在互相介绍作品的过程中,进一步领略到家乡风景的美丽。

  当全部幼儿都完成制作后,就到了集中欣赏、分享成功的时候了,将孩子的作品通过数码相机传送到投影中,让大家都能欣赏到自己和别人的的作品,让幼儿感到自己是多么的能干。

  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充分领略到了家乡——镇江的美丽风貌,也通过自己的想、说、做等活动,展示了自己的家乡,增强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同时也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我的家大班教案11

  活动目标

  1、喜欢自己的家,乐意邀请朋友到家里作客。

  2、了解房子功能室的划分,知道它们的用途。

  3、学习用“如果没有……就……”句型介绍功能室用途,并丰富形容词。

  活动准备

  1、房子功能室图片。

  2、幼儿准备自己家房子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上次活动我们了解了房子的特征,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请幼儿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家都由哪些房间组成。

  二、学习用“如果没有……就……”句型介绍功能室用途。

  请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图片上有哪些功能室。

  想一想:请幼儿说说每个功能室的作用,如果房子里面没有它们会怎么样呢?

  招待客人会在哪里呢?睡觉又在哪里呢?煮饭在哪里呢?

  房子如果没有厕所会怎么样?没有厨房怎么办?

  请幼儿用“如果没有……就……”说出各功能室的用途。

  三、 自由介绍自己家的功能室。

  请幼儿拿出自己家的照片,走到台前给大家介绍自己的房子。

  小组分享:与小伙伴们相互介绍自己的家,并邀请朋友到自己家里作客。

  四、互动游戏,丰富形容词。

  教师做相应动作,请幼儿猜猜教师在做什么?并说出在哪个功能室做这件事?怎样做这件事?例如:教师做睡觉动作。幼儿回答:睡觉。老师在卧室睡觉。老师在卧室呼呼大睡。老师在卧室甜甜地睡着了……

  请一名幼儿到台前做动作,其余幼儿来猜。

  五、小结:启发幼儿爱护自己的家,要常常收拾整理,并提示改正边吃饭边看电视的坏习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不管它是大还是小,是豪华还是简陋,我们都应该爱护它。

  活动应变

  也可以将互动游戏改在餐前、餐后进行,从活动让幼儿多些时间进行照片分享,锻炼表达能力,如除了介绍照片上功能室的作用,还详细介绍里面特别的地方(如卧室的床单是我最喜欢的米老鼠图案等)或者在那里发生的有趣的事。

  活动延伸

  活动后进行家的构建活动,注意构建出各个功能室。

  区角活动

  语言区:把幼儿自带的照片贴在语言区或者制作成图书,鼓励幼儿向小伙伴介绍自己的家,并学会邀请好朋友到家里作客。

  美工区:可以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构建家。还可以收集房子的立体小制作进行拼装。

  环境创设

  1、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增设一个家的展示区,用美工区制作的作品布置家。

  2、用《我家的房子》布置主题墙。

  家园同步

  家长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在餐厅吃饭、在卧室睡觉、在客厅看电视、不边吃饭边看电视等。并鼓励幼儿经常帮忙收拾房间,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随机教育

  提醒幼儿专心进餐,不可以边吃饭边玩玩具、看电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的家大班教案1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线条的方法装饰房子。

  2、在欣赏范例的基础上,积累装饰经验,大胆创造装饰房子。

  3、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勾线笔。

  活动过程:

  1、出示一座房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座房子,我们一起来看看漂亮吗?

  (2)你们觉得这座房子漂亮吗?

  (3)他和我们平时看见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2、教师示范装饰房子。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座房子的轮廓线,启发幼儿想想:你想怎样装饰房子呢?

  (2)让幼儿讲述,可以用哪些线条、图案进行装饰,然后教师在黑板上装饰房子。

  3、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让幼儿观察欣赏各种各样的房子,进一步了解线描装饰房子的基本方法。

  4、幼儿绘画装饰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用各种线条装饰房子,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

  5、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你用了哪些线条来装饰房子的,并表扬画面整洁、装饰的漂亮的幼儿。

  幼儿绘画活动时表现的非常认真,细心,大部分幼儿完成的作品较好。

  活动反思:

  线描画,对我班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已掌握了基本的线形,但在画面的切割、分布、线条的疏密排列上还不够适宜。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每个孩子都从始至终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到线的造型活动中。我注重观察指导,十分珍惜把每一点成功的机会留给孩子,他们可以自由表现、不受限制,使能力弱的孩子也能享受成功、获得自信,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最后的作品欣赏,我不作好与坏的绝对评价,而是让孩子们相互表述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孩子发现同伴作品中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感。最后启发幼儿怎样用这些作品去装扮自己周围的环境,既可以让孩子获得自信,又可以焕发孩子们主人翁的意识。

  教学反思:

  家是我们小朋友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儿最为重要,最安全、最为亲切的生活环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儿最亲密的人,也是给幼儿最多体验的人。孩子们在家里享受着父母的爱,是全家关注的焦点,他们在各方面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满足,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进一步体会到了父母对他们的关爱,体会到成人的辛劳。并由此活动萌发了幼儿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产生了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我的家大班教案13

  第xx个国庆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孩子们在节前感受节日的气氛,我们围绕:庆祝祖国xx岁生日,开展了以“大中国我的家”为主题的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活动。我们通过认识国旗、国徽、唱国歌,分享交流自己对我们国家的认识和了解以及老师的介绍,孩子们对祖国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渴望了解更多有关祖国的知识,这些可从孩子的日常交谈中发现。通过一系列的情景创设将文化古迹,风景名胜,民族风貌等人文地理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启迪幼儿无限遐思,培养其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品德。

  其中《中国地图》是活动之一,通过认识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引导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组成的土地辽阔富饶的国家。

  第一环节认识地图,孩子们对于地图有很多都不是很熟悉,所以在一开始,我设计了找找自己的家在地图上的位置环节,初步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地图,知道自己家在地图上的哪个位置。我们在地图上找到了浙江,也找到了平湖,孩子们惊讶的发现,在地图上我们的城市只有那么小小的一个点,中国真大呀!

  第二环节通过回忆去过的地方,为幼儿了解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提供方便,知道还有许多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激发孩子们有了解祖国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到祖国的各个城市去看看,知道更多的知识。我们在地图上找到了五角星的位置,知道了祖国的首都是北京。孩子们在今天的活动中了解到了许多关于祖国的知识。

  《大中国》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一段时间的电视机里都在播放这首歌,有许多的孩子也能哼唱。但是这首毕竟是大人的歌曲,其中的歌词都过于成人化。

我的家大班教案14

  设计意图:

  《全世界都是我的家》是一首充满想象的诗,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画面感强,层次分明。老师通过引导性的提问,让孩子充分了解与想象诗歌的情节,让孩子在不断思考和表达中理解诗歌,并能以多种方式朗诵诗歌。

  活动目标:

  1、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了解诗歌充满想象的意境,知道全世界的人、事、物都是一家人,

  3、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4、能以分角色表演和接龙的形式表演诗歌。

  5、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6、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全世界都是我的家》教学PPT

  2、挂图:海洋、森林、动物、高山、流水、平原、地球

  3、知识准备:幼儿提前了解拇指姑娘、丑小鸭、小精灵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提问: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世界有多大吗?世界都有什么呢?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出大自然中的动植物。

  2、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们组成了一个家庭,但我们还有一个大家庭,你们知道是什么大家庭吗?

  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地球,我们全世界许许多多的国家都是住在地球上,所以全世界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要爱护地球上的每一样物品,和每一个人。

  (二)观察PPT里的图片,理解诗歌大意,并能用完整语言表达。

  (1)提问:

  1、图面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她画了什么呢?

  2、小朋友想象力真丰富,我们一起来听听诗歌里说的是不是和小朋友想象的一样?

  (2)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提问:诗歌的名字是什么?你听到了哪些句子?

  (3)教师逐句讲解图中的内容1、第一句:我喜欢大森林。你们喜欢大森林吗?为什么?

  2、第二句:我喜欢小精灵。你们在哪里看见过小精灵,小精灵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喜欢吗?

  3、第三句:我喜欢拇指姑娘和她善良的心。你们知道拇指姑娘吗?为什么说她有善良的心啊。

  4、我喜欢白雪公主,白雪公主漂亮、温柔,大家都喜欢。但诗歌里说我喜欢丑小鸭,你们知道她喜欢丑小鸭的什么吗?

  5、我喜欢青蛙王子蹲在井里干什么?

  6、我喜欢好多好多的什么?

  7、我要为他画一个什么?

  8、我梦想变成什么?

  9、我梦想的全世界都是什么啊?

  10、我梦想自己快乐的长大,走遍什么都不怕啊?

  小结:诗歌里的小朋友非常喜欢童话,喜欢世界上很多、很多的东西,所以她把全世界自己喜欢的东西,都画进了自己的家,这真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小朋友,老师也好喜欢她。

  (4)幼儿跟随老师完整地朗诵一遍诗歌。

  (三)表演诗歌

  1、将幼儿分成五组,以接龙的方式朗诵诗歌。

  2、请七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森林、精灵、拇指姑娘、白雪公主、丑小鸭、青蛙王子、天使,教师和剩下的幼儿说旁白。

  (四)结束集体配乐朗诵诗歌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大意,知道全世界的人、事、物都是一家人,并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难点:能以分角色表演和接龙的形式表演诗歌。

  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这次优质课我选择了这个语言活动。《家》这首诗歌语言朴实、浅显易懂,巧妙地运用了叠音,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欢快流畅的情绪,易于为幼儿喜爱和接受,而且还符合中班语言。

  孩子也纷纷发言,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小鸟、小羊、小鱼等与树林、草地、小河等之间的归属关系。在让孩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以欢迎小客人来做客,并让幼儿帮助小客人找家来。

  引出诗歌,这个环节小朋友表现得非常棒,许多平时不举手的们学习诗歌时,我有些操之过急,将孩子们的能力高估了,在孩子们还没有完全掌握诗歌的情况下,就急切的转换到下一个环节,以至于有些孩子们仿编时出现不会编的情况,这也是我没有考虑周全,不能只看到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而要顾全大局。

  活动中,孩子们在表达时不会自觉地用完整的语言回答问题,特别是在叠词方面,有些孩子说完自己的想法之后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提醒才会运用叠词。在仿编诗歌这一环节,很多孩子想得也非常好,如绿绿的草地是是小马的家,高高的天空是太阳的家等,但孩子在活动中表达得并没有这么完整,甚至只会说“小蜜蜂的家在花朵里,花朵是红色的”等诸如此类的语言,自己还不会总结诗句,孩子还不习惯句式的转变,还需老师的提醒。游戏《送图片回家》时,孩子们的情绪已经十分激动了,在还没听清楚我交代的要求就开始行动,大多数孩子能理解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能贴到相应的家里去,但就是没有把话说完整就去贴,以至于出现混乱的现象。本活动我把创编环节放在重点,时间占了很多,听了其他老师的反馈,我也觉得对中班幼儿来讲创编可以适当放低要求,不要作为一个最主要的环节来做可能更合适。

我的家大班教案1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单姓、复姓及百家姓的含义。

  2、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姓氏的认识,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

  3、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萌发认识百家姓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几姓氏卡片、教师姓名卡片,《百家姓》音乐、水彩笔。

  2、伟人、科学家、运动员等名人的图片,《我爱你中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姓氏,激发幼儿对姓氏的兴趣。

  (1)出示自己名字的卡片,使幼儿知道名字的第一个字是姓。提问:老师姓什么?名字中的哪个字是老师的姓?

  (2)出示幼儿姓氏卡片,让幼儿在其中找出自己的姓,在黑板上摆成一排引导幼儿读一读自己的姓。

  2.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找出同姓的人,初步了解百家姓的含义。

  (1)点数黑板上的姓氏并与幼儿人数作比较,引导幼儿发现有人同姓。提问:数一数黑板上有多少个姓?姓x的小朋友有几个?

  小结:一般来说,家中的爷爷、爸爸、哥哥、弟弟、姐姐、妹妺和自己是同姓的。

  (2)引导幼儿讨论:有相同姓氏的小朋友是不是自己的亲人?小结:传说很久以前,中国同姓的人都是一家人。

  3.引导幼儿找一找不同的姓,进一步感受百家姓的含义。

  (1)请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其他的姓氏,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教师将自己知道的其他姓氏写在白板上,请幼儿点数姓氏数量。

  (2)播放《百家姓》音乐,请幼儿阅读《我爱你中国》第4页,读一读《百家姓》

  中的前20个姓。提问:姓氏会传下去吗?传给谁?你还知道其他哪些姓?

  小结:《百家姓》里记载了500多个姓氏。我们的姓氏会传给子孙。

  4.了解单姓、复姓。激发幼儿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1)出示中国名人的图片,请幼儿说出他们的姓和名。

  (2)结合司马光的照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一个字的是单姓、两个字的是复姓。

  (3)请幼儿说说这些人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情,能让人们记住他们的名字。

【我的家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1.我的家大班教案

2.我的家大班美术教案

3.我的家大班美术教案

4.《家》大班教案

5.《家》大班教案

6.幼儿园大班《我的家》教案

7.大班美术课教案《我的家》

8.我的家在这里大班教案

9.我们的家大班教案

上一篇:过春节大班教案 下一篇:植物妈妈有办法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