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1
【设计意图】
"圆圆的春天"这首儿歌是中班下学期语言领域得教材,在此时运用这个教材可以帮助孩子们进一步梳理、理解春天的特征。同时更重要的是,作为语言活动,通过这首散文的学习,能使孩子们发现原来平时看到的十分平常的事,(像下雨、青蛙叫、小鱼游)在文学作品中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他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有趣,从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与奇妙。纲要指出:文学活动侧重指导幼儿理解和使用叙述性语言上。这首儿歌我将分为两个课时开展,本次活动是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放在了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上。在具体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两个策略帮助幼儿更好得理解与感受散文意境。
1、添画的形式。散文所描绘的意境是很美的,如何让幼儿感受到美呢?添画的形式帮助幼儿将深奥的语言转化为直观的画面,从而让幼儿理解原来散文中描写的是一幅美景。同时这样的形式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更加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图谱的运用。通过图谱将散文中的语句细化,逐字逐句帮助幼儿分句欣赏与理解,同时为幼儿跟读提供帮助。
下一课时,我准备选择一些春天里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学习仿编这首儿歌。通过观察、讨论让有人进一步感知、了解春天的景色,领略圆圆春天的美丽、祥和、圆满。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中富有情趣得画面美和意境美。
2、进一步理解与感受春天的季节特点,热爱大自然。
3、愿意和老师一起朗诵,感受散文中优美、抒情得语言特点。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在班级开展春天的有关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春季特征,请家长带幼儿到池塘边观察蜻蜓点水的样子并丰富有关的知识。
2、材料准备:
唱片实物、唱片挂图、诗歌图谱、小蜻蜓图片、彩笔、春天的图片、配乐录音,幼儿人手一张自制唱片,贴贴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实物VCD,激发幼儿兴趣。
师: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吗?(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唱片")(二)基本部分:
1、出示自制唱片,引发幼儿的猜想和兴趣。
①向幼儿介绍"这是一张小蜻蜓在春天里灌的唱片"。
②引导幼儿猜想,唱片里的"圆圈圈"究竟是什么?
2、完整欣赏散文,初步理解散文内容。
①教师完整朗诵儿歌。师:这些圆圈究竟变成什么了?
(幼1:圆圈圈是荷叶。)(幼2:圆圈圈是水波。)
3、教师一边添画一边朗诵散文,帮助幼儿理解"圆圆的春天"的涵义,感受儿童的画面情趣。
师:一起来说圆圈圈变成了什么?
(幼:圆圈圈变成了蜻蜓,圆圈圈变成了青蛙,圆圈圈变成了小鱼在跳芭蕾舞。)
4、出示小蜻蜓及图谱,引导幼儿再次欣赏散文,通过分句欣赏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进一步感受散文中的意境美。
①教师逐一出示图谱并朗诵儿歌。
②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1)谁知道我是用什么办法灌唱片的?(帮助幼儿迁移蜻蜓点水得经验理解散文1-2句)
①师:小蜻蜓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幼:尖尖的。)"用唱片里好听的话完整的说"(幼:小蜻蜓,尾巴尖;弯弯尾巴点点水。)"我们把食指伸出来当小蜻蜓的尾巴,这时发现水面怎么样啦"(幼:有水波。)"跟这唱片像不像?"
②师:所以可以说小蜻蜓在做什么?(幼:灌唱片。)
2)唱片里有哪些好听的声音?要用完整的话说--我听到了什么?(帮助幼儿迁移青蛙和春雨的声音特性,理解散文3-4句)(幼1:青蛙"呱呱"。)(幼2:雨点"叮咚"。)
3)我的唱片里有哪些好玩的有趣的事情呢?要用完整的话说--我看到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小鱼的动作特点,理解散文5-6句)(幼1:小鱼在跳芭蕾舞。)"在哪里跳?"(幼2:小鱼在跳水上芭蕾舞。)"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鱼"(幼1:活泼的。)(幼2:可爱的。)
5、鼓励幼儿与教师一起朗诵散文,感受优美、抒情得语言特点。
①幼儿与教师一起看图谱朗诵儿歌。
②讨论:你觉得唱片里的哪一句最好听,你最喜欢?
(幼1:我最喜欢活泼可爱的鱼娃娃跳起水上芭蕾舞。)
③请个别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在选出的答案旁贴上"笑脸"。
④幼儿配乐朗诵儿歌。
【活动延伸】
1、出示第二张唱片图板,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
2、与幼儿一起欣赏春天的图片,在下次活动中鼓励幼儿替换散文中的部分语句。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2
一.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思维的发散性和连动性。
2. 通过幼儿欣赏《圆圆的春天》,让幼儿感知儿童散文作品,学会欣赏性情听。激发幼儿仿编散文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
1. 激发法
2. 探索法
三.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感知、认识圆的物体。知道唱片能发出好听的声音。
2.材料准备:生活中各种圆形物品及图片(供幼儿活动用)。
3.教师准备:录音机、背景图、操作卡、字卡(圆圆的、春天、蜻蜓、青蛙、鱼娃娃、唱片)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圆)
1.老师:"今天,有许多的朋友来我们班做客,我们去请它们出来吧?
2. 幼儿听音乐找朋友
〈一〉幼儿介绍找到的朋友并认识字"圆圆的"〈要求幼儿大胆介绍:如圆圆的皮球……〉
〈二〉幼儿了解散文诗〈〈圆圆的春天〉〉
1.教师出示背景图,幼儿认识字"春天"
2.教师出示操作卡介绍春天的朋友;蜻蜓、青蛙、鱼娃娃。并教幼儿认识字(蜻蜓、青蛙、鱼娃娃)
3.幼儿欣赏散文诗〈〈圆圆的春天〉〉
4.提问:使幼儿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你们喜欢散文诗吗?"
"喜欢它什么呢?"
〈三〉幼儿仿编散文
1、幼儿通过介绍自己找到的朋友来仿编散文诗
2、幼儿在音乐中郎诵自己仿编的散文诗(老师做记录)
〈四〉延伸活动
幼儿听音乐用身体姿势做圆的动作(如:抱腿滚圆、拉手成圆圈等)
五.各领域渗透
1、音乐:圆圈舞
2、美术:幼儿用圆进行美术创作画
3、科学:幼儿了解vcd放音原理
六.生活中的渗透
幼儿练习形容词组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3
设计意图:
在“圆圆的世界”这一主题中,孩子们认识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个孩子带来一本《圆形变变变》的书,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展开讨论:“小鸡的脑袋是圆的;青蛙身体也是圆的;地球是圆的”等等。这是孩子经验的积累,对生活中物体的进一步探究,于是“好玩的圆”这一活动由此生成,幼儿在此其中发现了更多生活中有趣的圆,并大胆地进行圆的想象与变形!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圆形事物,表述自己喜欢的各种各样的圆形事物。
2、迁移已有的经验,拓展想象力,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圆形事物。
3、乐意参与“圆形变变变”活动,感知在圆形上添画变出新事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拍摄一段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的录像。
2、各种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油画棒,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起吹泡泡,引起幼儿对圆形物体的兴趣。
2、播放录像(一),引导幼儿想象各种圆形的事物。
(1)里面都有些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幼儿欣赏、讨论后回答。
(2)你还知道生活当中哪些东西是圆的?跟你的好朋友悄悄说一说。3、播放录像(二)我这里还有许多圆,一起来看一看,跟你们说的
一样吗?
除了刚刚看到的,你们还发现什么是圆圆的呢?
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小结: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这么多圆圆的东西。我们真的生活在圆圆的世界里。
4、进一步引导幼儿扩展想象:神奇的“圆”还可以变出许多东西。
教师出示圆形片。
“想想看,你们看它可以变出什么来呢?”
幼儿想象、回答。
5、教师边出示圆片,边添画念儿歌(圆形变变变——变出一个××)
看,圆形变变变,变出一只小鸡
圆形变变变,变出一只小老鼠
圆形变变变,变出一只
你准备圆形变变变,变出什么来呢?
幼儿自由讨论。
再想一想:“你变的东西要用几个圆片,还要添上些什么呢?”
6、幼儿进行想象画“圆形变变变”
我们来学魔术师,把大大小小的圆形变出许多有趣的东西。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并进行适当的指导。
鼓励幼儿先贴好圆片再添画,并创作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圆形物体。
7、欣赏幼儿作品,丰富幼儿经验。
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说一说:“圆形变变变,变出一个××”,比一比谁的圆形变的又多又好。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4
在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圆形的物体,什么是“圆”的呢?圆形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圆圆的呼啦圈、圆圆的飞盘、圆圆的太阳、圆圆的鸡蛋、圆圆的雨伞……本次活动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引导幼儿主动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探索各种圆形事物的规律和特征,了解圆形的功能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圆圆的外表,感知体验深层的意义。在这次活动中:画一画、剪一剪、撕一撕,让孩子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或手工活动让幼儿尝试把不是圆形的东西变成圆形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活动中我带领孩子们观察认识各种圆形的事物,探索它们的特征,了解它们的用途。《圆圆的东西》不仅为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孩子提供了探索发现圆形奥秘的平台,而且为孩子提供了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成果的机会。激发孩子的联想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孩子们在圆圆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活动目标:
1、对物体变化形成的圆感兴趣,乐意自己尝试、探索。
2、发现生活周围到处都有圆,初步了解圆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ppt课件、橡皮泥、电线、绳子、毛线、剪刀、水彩笔、白纸等。
活动过程:
一、提供圆形的运动器材让幼儿自己选择玩一玩,初步感知圆圆的东西.
二、交流生活中发现的圆,欣赏画面,找哪些东西是圆的?
小结:生活中到处可以看见圆圆的东西。
1、请幼儿找一找自己身上哪些东西是圆的。
2、请幼儿说一说有哪些好吃的是圆的。
三、感受圆的用处
老师在妈妈的厨房里找到了一些用具。
1、为什么很多餐具喜欢做成圆圆的呢?
2、汽车的轮子也是圆圆的这又是为什么?
四、探索把不圆的东西变成圆的
(报纸、绳子、橡皮泥、白纸和笔、彩带)。
1、这些东西都不是圆的有什么办法把他们变成圆的。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大胆去探索发现把它们变成圆圆的。
五、展示幼儿作品讨论是用什么办法做成的。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肚脐的作用,体会生命的传承与血缘的联系。
2.知道正确的保护肚脐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加深对妈妈的情感,愿意爱护自己的身体。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胎儿发育图和胎儿生长视频,"高人矮人"的游戏牌,背景音乐,玩具娃娃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看图揭晓谜底。
教师:一只小眼睛,不会看东西,长在肚子上,衣服藏好它。
二、结合课件,了解正确保护肚脐的方法。
1.观看图一,猜测腹痛的原因。
教师:请你猜一猜他为什么会肚子痛呢?
2.观看图二,讨论腹痛的起因。
教师:医生给他做了检查,检查结果很快出来,看看诊断书上都写了什么呀?
3.观看图三,了解肚脐与腹痛的联系。
教师:为什么用手抠肚脐、睡觉露肚脐会肚子痛呢?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
4.观看图四,了解保护肚脐的方法。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肚脐?
5.幼儿讨论,掌握其它保护肚脐的方法。
教师:除了不用手抠肚脐、睡觉时用被子盖好肚脐,你还知道哪些保护肚脐的方法?
三、集体游戏,掌握衣服护脐的方法。
1.集体游戏:高人走矮人走。
2.发现问题,讨论解决办法。
教师: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假如白天小肚脐露在外面吹到了风,我们的肚子也会痛的,那怎么样在白天也不露肚脐呢?
3.个别幼儿示范,教师指导。
4.幼儿操作,掌握衣服护脐的方法。
四、观看图片,简单了解肚脐的作用。
1.自由讲述对肚脐作用的了解。
教师:你知道肚脐在我们的身上有什么用?
2.幼儿自由参观,教师指导。
3.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4.情感升华,爱妈妈爱自己。
五、体验活动,加深宝宝爱妈妈的情感。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6
活动目标
1、品尝月饼,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2、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全家人团圆的好日子。
3、初步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月饼的制作方法
2、月饼及切月饼的塑料小刀
3、音乐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跟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1、教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
这一天人们一般怎样庆祝?
2、教师引导幼儿归纳我国过中秋的习俗。
二、观察并了解月饼。
1、请幼儿将各自的月饼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月饼是什么形状的?闻一闻,月饼是什么味道?
2、幼儿自由交流并讨论:
你吃过的月饼是什么味道?月饼馅里都放些什么?
3、课件—月饼的制作方法
让幼儿观看月饼是怎样制作的。
三、分享月饼。
1、请每组推选四名幼儿尝试将月饼分成四等分或二等分。
2、教师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不同口味的月饼,学习与同伴分享食物。
活动延伸
建议家长在中秋节的晚上带孩子赏月、吃月饼,让孩子体验与家人团圆的温馨与快乐。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7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我们生活离不开地球,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
2、能注意倾听故事,并能用较连贯地地语言表达故事内容。
3、初步激发幼儿爱护地球的情感。
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明白节约用水,不扔垃圾的简单道理。
难点:
离开地球的危害。
准备:图片三幅,照片六张。
过程:
(一)情景感知:
1、引出做梦的情景:
小朋友你们平时做梦吗?做过什么样的梦?
2、(出示圆圆)
有个小孩叫圆圆,他也做了一个梦,梦见水龙头哭了,这是为什么呀?
3、圆圆又梦见妈妈 烧了一桌好吃的菜,可吃着吃着妈妈批评起他来了,那是怎么回事呢?
4、后来,圆圆又梦见自己飞上了天,你们说,天上好不好?(幼儿自由讨论)
(二)体验理解
1、设疑讨论:
我们来看一看图,圆圆到底梦见了什么?
(出示图一)
(1)水龙头怎么了?
(2)浪费水好吗?为什么呀?
(3)如果没有水会怎么样?
小结:浪费水不好,没水人会渴,不能洗澡,不能生活,也不能种出粮食给我们吃。
(出示图二)
(1)圆圆在干什么?
(2)乱扔垃圾会使环境变脏,空气不新鲜,会招来苍蝇和蚊子,人会生病,地球也会生病的。
(出示图三)
(1)离开地球怎么样?
小结:没空气,没水,不食物。
(2)没有空气会是什么感觉呢?把鼻子捏起来,试一试,有什么感觉?(很闷,透不过气来)
小结:地球上有水,有空气,还能种出粮食,给我们人类吃,我们离开开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
2、完整欣赏故事《圆圆的梦》(教师讲述故事)
(三)内化迁移:
1、出示照片六张,让幼儿观察。
(1)乱扔西瓜皮。
(2)关紧水龙头。
(3)用水浇花。
(4)饭菜骨头扔满地。
(5)浪费水,没关紧水龙头。
(6)废物倒进垃圾箱。
2、请幼儿找一找,照片上哪些行为好哪些行为不好?谁会帮助他们。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8
设计意图:
以物代物是幼儿满足自己游戏需求的重要策略,但中班幼儿还缺乏以物代物的经验与方法。进入主题活动“玩具总动员”以来,我围绕主题目标“乐于尝试操作各种玩具,了解它们不同的性能和作用”,选择橡皮泥、纸和扭扭棒等常见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变出圆圆的圈、圆圆的飞盘、圆圆的球这三种形态不同的圆形物体。帮助幼儿积累初步的`以物代物的经验,引导幼儿运用以物代物的方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探究领域中提出的“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的目标,以及中班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我从生活中的“圆”导入,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观察,发现圆的不同形态,并且围绕变化圆的不同形态,设计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激发幼儿对“变圆”的兴趣,感知各种变圆的方法,并以任务、问题呈现的方式递进地引导幼儿探索,不断激发幼儿观察、探究的主动性。
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圆形的玩具,感知材料变圆的方法。
2.积累初步的以物代物的经验,体验制作玩具的乐趣。
准备:
橡皮泥、扭扭棒、纸若干,笔、剪刀,作品呈现架,自制PPT。
过程:
一、说说圆圆的玩具
1.谈话导入。
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这是什么?请你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幼:太阳是圆圆的。
幼:西瓜是圆圆的。
师:许多水果是圆圆的。除了西瓜,还有什么水果也是圆圆的?
幼:苹果、橘子。
师:哟,他能一下子说出两种圆圆的水果。谁能一下子说出三种圆圆的水果?
幼:梨、葡萄、樱桃是圆圆的。
师:除了圆圆的水果,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圆圆的?
幼:皮球是圆圆的。
幼:还有足球、乒乓球……
师:看来,有许多玩具也是圆圆的。
2.圆圆的玩具。
师:还有哪些玩具也是圆圆的?
师(小结):我们身边有很多东西是圆圆的。
(析: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引出并聚焦话题。对第一个问题,孩子们会有许多种回答,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表达的完整性,如:苹果和橘子都是圆圆的。或者在幼儿回答时提出挑战:你能一下子说出三个圆圆的东西吗?另外,教师也可适当进行分类,如许多水果是圆圆的,许多玩具是圆圆的,等等。)
二、变变圆圆的玩具
1.第一次探索。
(1)教师出示PPT,情景导入。
师:小动物想要玩圆圆的什么玩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幼儿观察玩具展台及标志。
师:这里有三个柜台,谁能说出哪个柜台是卖游泳圈的,哪个是卖篮球的,哪个是卖飞盘的呢?为什么?
幼:中间的柜台是卖游泳圈的,因为它中间有个洞。
师:大家同意吗?那么另外两个都没有洞,哪个是飞盘、哪个是篮球呢?
幼:第一个是飞盘,因为它是扁扁的。
幼:第三个是篮球,因为它是鼓鼓的。
师(小结):原来飞盘是扁扁的圆,游泳圈的中间有个洞,篮球是个圆圆的球。
(析:这一环节主要创设了小动物买玩具的情景,并通过平面标志引发幼儿观察、发现、区别实心圆形、空心圆形、球体的不同。当幼儿观察不细致时,教师可设疑,如:它们都是圆圆的,你怎么看出这是卖飞盘的,而这是卖游泳圈的呢?为接下来的探索活动打好基础。)
(3)教师介绍材料。
师:现在玩具柜台上都没有玩具,小动物们买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可发愁了。请你来当玩具厂的工人,做出小动物想玩的玩具好吗?
师:看看用什么来做玩具呢?(出示橡皮泥、纸、扭扭棒,并引导幼儿说出这些材料的形状。)这些材料都不是圆圆的,你能做出小动物们想玩的玩具吗?
(4)教师交代要求。
师:请你挑选一样材料做一个圆圆的玩具,做好之后放到玩具展示台上。
(5)幼儿探索,教师巡回观察。
(6)幼儿分享交流。
师:你用什么材料做了圆圆的什么玩具?
幼:我用橡皮泥做了小兔喜欢的球。
幼:我用橡皮泥做了小狗喜欢的飞盘。
幼:我用扭扭棒做了小猫喜欢的游泳圈。
师(小结):原来这些材料能变出小动物们喜欢的玩具,小动物们高兴地买到了想要的玩具。
(析:该环节通过情景引发幼儿用简单材料变圆的已有经验,初步感知用身边的材料能变成想要的玩具。教师需要提取幼儿的操作结果,展示成功变圆的材料及方法。孩子们通常的情况是能用橡皮泥搓成球、压扁变飞盘,能用扭扭棒围成游泳圈等,但基于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已有经验,不同班级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下一步,教师需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挑战。)
2.第二次探索。
(1)情境导入。
师:小动物还想买新的圆圆的玩具,你们能不能用这些材料做出新玩具呢?
(2)出示PPT并交代要求。
教师根据幼儿第一次操作的情况自制PPT,通过动画演示灵活地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小兔想买纸做的球,小狗想买纸做的飞盘,小猫想买橡皮泥做的游泳圈,你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吗?”请幼儿选择纸或者橡皮泥做出小动物想玩的新玩具,做好后放到相应的玩具柜台上。
(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用PPT中的图示具体形象地提出探索任务,引导幼儿看懂图示,复述探索任务,帮助幼儿有目的地探索,避免重复操作。)
(3)幼儿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分享交流。
师:你用什么材料做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幼:我用橡皮泥做了游泳圈,我先搓成面条一样的形状,再把两头接起来变成了游泳圈。
师:这里也有一个用橡皮泥做的游泳圈。都是游泳圈,这两个游泳圈做的方法一样吗?
幼:不一样。
师:你能看出这个游泳圈是怎么做的吗?
幼:我觉得这个游泳圈是先把橡皮泥搓呀搓,再压成扁扁的,然后在中间挖了一个洞。
师:原来都用橡皮泥做游泳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
师:这里有许多用纸做的球,是怎么做的?我们来试一试这些球搓得圆不圆。(把纸球在地上滚一滚,检验纸球的质量,引导幼儿注意在揉搓纸球时要用力一些。)
师:有谁用纸做出了小狗喜欢的飞盘?请你们来介绍一下是怎么做的。
幼:我把纸撕掉一点,就变成圆盘了。
师:我发现有个小朋友做圆盘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请他上来做给我们看一看。(幼儿现场演示对折后撕半圆的方法。)
师:谁看清楚了他是用什么方法把纸变成飞盘的?
幼:先把纸折一折,再撕。
师:对折以后再撕,撕一个什么形状就会变成圆圆的飞盘呢?
幼:半圆形。
师:哇,这种方法真不错,可以撕得又快又圆。
师(小结):原来相同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变一变,可以做出不同的玩具。
(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利用不同材料变圆的方法。不同的幼儿变圆的方法各有不同,比如:在用纸做飞盘时,有的会用笔画一个圆再撕,有的会用剪刀剪一个圆,还有的会对折后撕半个圆……孩子们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殊途同归。为了凸显集体活动中分享交流的价值,教师需重点引导幼儿清晰表达自己的玩法,梳理并记录多种变圆的方法,从而使孩子们清晰地感受到同一种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变出相同的圆。同时教师可多用情景中小动物的口吻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让孩子们感受到变圆的乐趣,体验探索的成功,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3.第三次探索。
(1)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探索。
师:这一次你可以试一试别人的方法,也可以继续挑战自己,用新的方法做玩具。(继续根据幼儿上一次操作的情况提出挑战,比如:可以用薄薄的纸来做圈吗?用细细长长的扭扭棒可以做球和飞盘吗?)
(2)幼儿分享交流。
师:你用什么材料做了什么玩具?说说你的新方法。
幼:我把扭扭棒绕来绕去,变成了一个球。
幼:我把扭扭棒卷呀卷,像卷棒棒糖一样,变成了飞盘。
师(小结):今天我们只选了三种材料,就做了自己心里想变的玩具。真棒!
(析:这一环节主要是分享与尝试幼儿介绍的新方法,同时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继续接受新的挑战。如果挑战不成功,可以引导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探索。)
延伸活动:
师:(出示活动室中材料架照片)这里有很多材料,我想要一把钥匙,你能帮我变吗?我想要吃方方的汉堡包,你能帮我变吗?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出许许多多其他的玩具。
(析:在该环节中,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替代物的实际情况,引导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利用活动室里的材料进行探索。)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荷叶的用处很大,引导幼儿根据小动物的需要,想象荷叶有什么用。
2、懂得帮助别人是很愉快的事。
活动准备
1、观察过池塘里的荷叶和荷花,知道荷叶又大又圆,是翠绿色的。
2、背景图,实物荷叶一张。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1、出示荷叶
2、请你们猜猜这是什么花的叶子?
3、荷花的叶子叫荷叶,荷叶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样色的?有什么作用?
二、听故事《圆圆的荷叶》
1、完整的讲故事一次,提问:是谁向青蛙要荷叶的?它们要荷叶有什么用?
2、分段讲故事。
3、小结:小鸡、胖熊、小兔、小鸟、蚂蚁、小松鼠、蜻蜓都向青蛙要了一张荷叶,
用它包饭、做帽子、做雨伞、做屋顶、做摇篮、做小船、做飞机场。荷叶的用处可真多呀!
4、又来了许多小动物,它们也向青蛙要荷叶,请猜猜,谁想用荷叶做脸盆?做扇子?
做地毯?做喇叭?用荷叶给宝宝做滑梯,做蹦蹦床?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5、青蛙非常乐意地满足了大家的需要,晚上,它躺在自己的荷叶床上,
想到自己的荷叶有这么多的用处,心里会怎么想呢?(幼儿自由回答)
三、绘画:圆圆的荷叶。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10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我们生活离不开地球,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
2、能注意倾听故事,并能用较连贯地地语言表达故事内容。
3、初步激发幼儿爱护地球的情感。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明白节约用水,不扔垃圾的简单道理。
离开地球的危害。
准备:
图片三幅,照片六张。
过程:
(一)情景感知:
1、引出做梦的情景:
小朋友你们平时做梦吗?做过什么样的梦?
2、(出示圆圆)
有个小孩叫圆圆,他也做了一个梦,梦见水龙头哭了,这是为什么呀?
3、圆圆又梦见妈妈烧了一桌好吃的菜,可吃着吃着妈妈批评起他来了,那是怎么回事呢?
4、后来,圆圆又梦见自己飞上了天,你们说,天上好不好?(幼儿自由讨论)
(二)体验理解
1、设疑讨论:
我们来看一看图,圆圆到底梦见了什么?
(出示图一)
(1)水龙头怎么了?
(2)浪费水好吗?为什么呀?
(3)如果没有水会怎么样?
小结:浪费水不好,没水人会渴,不能洗澡,不能生活,也不能种出粮食给我们吃。
(出示图二)
(1)圆圆在干什么?
(2)乱扔垃圾会使环境变脏,空气不新鲜,会招来苍蝇和蚊子,人会生病,地球也会生病的。
(出示图三)
(1)离开地球怎么样?
小结:没空气,没水,不食物。
(2)没有空气会是什么感觉呢?把鼻子捏起来,试一试,有什么感觉?(很闷,透不过气来)
小结:地球上有水,有空气,还能种出粮食,给我们人类吃,我们离开开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
2、完整欣赏故事《圆圆的梦》(教师讲述故事)
(三)内化迁移:
1、出示照片六张,让幼儿观察。
(1)乱扔西瓜皮。
(2)关紧水龙头。
(3)用水浇花。
(4)饭菜骨头扔满地。
(5)浪费水,没关紧水龙头。
(6)废物倒进垃圾箱。
2、请幼儿找一找,照片上哪些行为好哪些行为不好?谁会帮助他们。
活动反思:
《纲要》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一要求淡化了文学教育的工具色彩,而突出了艺术欣赏要求。儿童文学作品形象性强,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浅显,非常适合幼儿的欣赏水平。其突出的功能就是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11
活动目标:
1、了解椭圆形的形状特点和名称,并能区别圆形和椭圆形。
2、幼儿能够主动发现生活中椭圆形的物品。
活动重点:
初步认识椭圆形和圆形,能够区分出圆形和椭圆形。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如何比较和区分圆形和椭圆形。
活动准备:
圆形,椭圆形卡片每人各一个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见过的西瓜都是什么形状的?(大部分幼儿都会回答是圆形,少许幼儿能够说出见过椭圆形的西瓜)
2、图片展示:让幼儿观察两种形状的西瓜图片,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
3、操作体验:让幼儿分别用手触摸自己面前的圆形,椭圆形卡片,并用滚动的方法区分圆形与椭圆形的不同。
让幼儿讨论体验结果,并且进行交流,之后教师提问。
4、教师小结:椭圆形没有边,没有角,扁扁的,椭圆形的物体不容易滚动。
5、玩找图形游戏
将一些带有各种形状的图片混在一起,分成几组,让幼儿以游戏的形式从混乱的图片中区分出圆形和椭圆形,看哪个幼儿区分的又快又准。
活动延伸:
请幼儿用手中的画笔,画出圆形和椭圆形的西瓜。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12
活动目标:
1、知道荷叶的用处很大,引导幼儿根据小动物的需要,想象荷叶有什么用,懂得帮助别人是很愉快的事。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先观察过池塘里的荷叶和荷花,知道荷叶又大又圆,是翠绿色的。
2、背景图,实物荷叶一张。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请你们猜猜这是什么花的叶子?
——荷花的叶子叫荷叶,荷叶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样色的?有什么作用?
二、听故事《圆圆的荷叶》
——完整的讲故事一次,提问:是谁向青蛙要荷叶的?它们要荷叶有什么用?
——分段讲故事。
小结:小鸡、胖熊、小兔、小鸟、蚂蚁、小松鼠、蜻蜓都向青蛙要了一张荷叶,用它包饭、做帽子、做雨伞、做屋顶、做摇篮、做小船、做飞机场。荷叶的用处可真多呀!
——又来了许多小动物,它们也向青蛙要荷叶,请猜猜,谁想用荷叶做脸盆?做扇子?做地毯?做喇叭?用荷叶给宝宝做滑梯,做蹦蹦床?(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青蛙非常乐意地满足了大家的需要,晚上,它躺在自己的荷叶床上,想到自己的荷叶有这么多的用处,心里会怎么想呢?(幼儿自由回答)
三、绘画:圆圆的荷叶
活动反思:
艺术教肓是实施美肓的主要途径,绘画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幼儿园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借助绘画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其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1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团的技能来塑造汤圆。(重点)
2、通过情境化的泥塑环境让幼儿对泥工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各色面泥、盘子
活动过程:
一、魔术魔术变变变
教师出示面泥,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变魔术,一起来念口诀:魔术魔术变变变!”教师手藏身后,团出汤圆。激发幼儿一试身手的兴趣。
二、幼儿学习团汤圆
1、幼儿自主“变”汤圆。
老师会变出汤圆,你们想变魔术吗?我们一人拿一块彩色面泥,自己变变,看谁能变出汤圆。
2、教师教幼儿团汤圆
团汤圆是有秘诀的——
(1)、从面泥妈妈身上分出一个面泥娃娃
(2)、边唱歌谣边团:“手心转呀转,团团团汤圆,我团的汤圆圆又圆,你团的汤圆圆不圆?”
(3)幼儿基本完成,大声回答:“圆!”由此体验团成汤圆带来的成功体验
三、幼儿练习团汤圆
1、教师边引导幼儿唱儿歌,边指导幼儿正确的团圆方法。
2、提醒幼儿团好一个汤圆就放到盘子里,比比谁团得多,团得圆
四、送汤圆去展览
幼儿将一盘盘汤圆送到邻居班,请他们参观,欣赏。最后将汤圆送到娃娃家。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14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吹泡工具的形状,并体验从活动中带来的乐趣。
2. 指导幼儿能真实记录活动结果。
3. 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4. 使幼儿在操作探索中获取新知识,培养感情。
5. 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6.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吹泡工具,观察泡泡吹出来的形状并记录结果。
难点: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铁丝做成的三角形、正方形、星星形、菱形,肥皂水,纸杯
活动过程
1. 导入
放着轻快愉快的音乐,吹着泡泡走进教室,引起幼儿注意力
老师:小朋友们快看,多么漂亮的泡泡啊!小朋友们喜不喜欢吹泡泡?
幼儿:喜欢
2. 认识实验材料
老师:既然小朋友们都喜欢吹泡泡,那么我们来认识不同形状的吹泡工具吧,小朋友们看看这里有铁丝做成的三角形、正方形、星星形、菱形(拿起来逐一展示给小朋友看)小朋友想想如果老师用这些形状来吹泡泡,吹出来的泡泡会不会是三角形、正方形、星星形、菱形呢?
老师发问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激发起幼儿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幼儿:是三角形、是正方形、是星星形、是菱形、是圆形,小朋友七嘴八舌的在探讨着。
3. 动手做一做
老师:小朋友们动手做一做,我们来从中寻找答案好吗?(好)在动手做之前,老师会给你们一小杯肥皂水和一些细铁丝,小朋友们把铁丝做成自己喜欢的形状。
老师巡视,幼儿发挥想象制作不同形状的吹泡工具,以保证每位幼儿制作成功。
4. 动脑想一想
老师:每个小朋友制造出不同形状的吹泡工具,那么我们把制作好的吹泡工具放入肥皂水里,拿出来看看你的肥皂膜(铁丝圈的形状)是什么形状? (三角形、正方形等)
5. 得出结论
老师引导小朋友观察自己制作吹泡工具的形状并真实记录实验结果。
老师:小朋友们现在可以吹吹,看看自己制作的吹泡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呀?
幼儿:圆形。
请幼儿示范,并做好实验记录
最后得出结论:无论用什么形状的吹泡工具,吹出来的肥皂泡泡都是圆圆的。
活动延伸:
幼儿相互交换工具,看看不同形状吹出来的肥皂泡泡是不是圆形。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幼儿学会了如何制作吹泡工具,但是还有不足的地方,如安全措施,幼儿使用铁丝时应该小心注意安全,防止铁丝划破手指等。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1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根据图书上的数字图标,一页一页地阅读图书。
2、学习讲述画面内容,尝试迁移生活经验大胆地仿编故事。
3、与教师一同大声地讲述谜面和谜底,感受猜谜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大书一本、小书人手一本、圆圆的、弯弯的东西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画图猜测,引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师:(在黑板上分别画一个圆形和弯曲线):画面上有什么?
师:猜一猜,这个圆圆的是什么?弯弯的又是什么呢?
二、教师展示大书,并带领幼儿阅读猜测画面。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圆圆的、弯弯的》。
师(展示画面):圆圆的是什么呀?看一看,猜一猜?
(书翻到下一页,启发幼儿指读,带领幼儿讲述):是好玩的大皮球呀!……
三、观察阅读图书的页码,知道页码的作用。
师:书上处了有图画、文字,在画面的角上还有什么呢?(数字)
师: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呢?(告诉幼儿这是页码,我们看书的时候要按照页码是上的数字一页一页的阅读)
四、带领幼儿翻阅小书《圆圆的、弯弯的》。
引导幼儿听教师的语言提示,边翻书边完整地阅读《圆圆的、弯弯的》。
迁移阅读“圆圆的”故事经验,一页一页地看谜面,猜谜底,说说:弯弯的是什么呀?是……
五、教师带领幼儿分角色阅读画面,
师:接下来把我们的书宝宝放在椅子底下,休息一会,我们一起来玩一个你问我答的游戏!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个好听的故事,好不好。
(教师还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画面内容)
六、引导幼儿看图片,续编故事
师: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圆圆的、弯弯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你能不能也用故事中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师:那除了我们的书上说的圆圆的、弯弯的的东西,还有老师找别的这些图片,还有那些东西是圆圆的或者弯弯的呢?可不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呢?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16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橡皮泥团圆的技能。
2、初步尝试分橡皮泥,知道橡皮泥越多,搓的球越大。
3、结合说说“我的皮球象××”的游戏,体念泥工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实物皮球一个。
2、各种颜色的橡皮泥若干、人手一个泥工板。
活动过程:
1、观察皮球,讨论球的外形特征——圆圆的、很光滑。
出示皮球,提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颜色的?请幼儿摸一摸,感知球的表面很光滑。
教师总结:这个白颜色的皮球是圆圆的、摸上去滑滑的。
2、教师出示橡皮泥,示范用团圆的方法做皮球。
教师:圆圆的皮球真好玩,这里有许多彩色橡皮泥,我们用它来做圆圆的皮球好吗?教师示范用红色的橡皮泥搓成一个圆圆的红皮球。
3、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才能变出一个大皮球?
使幼儿知道泥越多,搓的皮球越大。
4、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引导幼儿先分泥,再搓球,鼓励大家用橡皮泥做一个彩色的大皮球。
提醒幼儿将不用的和搓好的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帮助。
5、展览作品,并请幼儿说一说“我的皮球象什么”。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谁的皮球搓得最圆?请你说说你的皮球象什么?
6、游戏活动:大皮球。
带领幼儿到室外玩一玩体育游戏“大皮球”。
活动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幼儿已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在他们情绪逐步稳定下来后,我发现他们对泥工很感兴趣,皮球是孩子身边熟悉的东西,我们先让孩子观察,孩子们的兴趣很大。孩子们对自制皮球技能的掌握基本理解,只是在操作过程中有个难点:分橡皮泥,虽然知道橡皮泥越多,搓的球越大,但大部分孩子的比较胆小,分的泥很少。不过大部分幼儿能搓出皮球来。本次活动,全班孩子的兴趣很浓厚,使得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孩子们的坚持性。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17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知道不同形状的棒棒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
2.乐于参与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椭圆形形、五角形的吹泡泡工具。
2.记录表一张。(见附表)
3.将活动室布置成泡泡王国。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带领幼儿进入泡泡王国,导入活动:
幼儿边听音乐边进入“泡泡王国”。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泡泡王国。耶!
师:刚才,你们看见了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幼儿回答)
师:你们喜欢吹泡泡吗?(喜欢)
2.让幼儿认识不同形状的吹泡器。
师:小朋友都很喜欢吹泡泡,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的吹泡泡工具,你们看看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老师逐一出示泡泡器,让幼儿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椭圆形、五角形)
3.让幼儿自由猜测泡泡的形状。
师:你们猜一猜,用这些泡泡器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大胆的自由猜测)
小结:有的小朋友觉的这些泡泡器能吹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心形、五角形的泡泡。
4.幼儿自由操作、探索。
师:那到底吹出来的是怎样的泡泡呢,我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交代要求:要把每种泡泡器都试一下,将泡泡器在泡泡液里轻轻蘸一蘸,放在离嘴的地方轻轻吹一吹,试过一种再换一种。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根据幼儿的探索结论记录结果。
师:你用哪种泡泡器吹的泡泡,你吹出了什么形状的泡泡?
请幼儿回答并用相应的泡泡器当场验证,将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总结:
不管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始终是圆的。
活动延伸:
请爸爸妈妈在家做其它不同形状的泡泡器,让孩子吹一下,看看它们吹出的泡泡是否都是圆形的。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18
[幼儿分析]
小班孩子,年龄小,对于生活中见到的圆的东西太多了,但是需要有条理的说出来,还不是太容易,因此在本次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相关情境,让幼儿感觉到就在自己的身边,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了解生活中的圆。
2、喜欢联想,发展幼儿扩散思维品质,大胆想像。
3、喜欢探索,在体验中体验创新思维的乐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喜欢绘画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动准备]
圆圆乐园的图片,羊角球,皮球、铁环、陀螺、呼啦圈、小篮球架等,添画示范画:花,太阳等,圆形拼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讲述故事《圆圆乐园》
(二)扩散思维活动:让幼儿充分发挥想像力,近距离地感知生活中的圆。
“孩子们,刚才我们看到了圆圆乐园里有好多东西是圆形的,动动小脑筋想一想,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是圆的?
(三)逆向思维活动:提出假设:宝宝们想一想,如果把汽车的车轮变成三角形的,行不行呢?为什么呢?引出圆的特性。
(四)让孩子动手操作:添添画画,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大胆想像和绘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
孩子们,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魔术师,他有一块神奇的魔板,能让一个圆变成一样东西,他会变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看。(教师操作电脑绘图)
孩子们,你能把一个圆变成什么呢?幼儿自由说,那让我们也来做魔术师,看看能把一个圆变成什么,好不好?让幼儿动手操作,发现。
(五)教师出示多圆的拼图。
看,孩子们,刚才我们用一个圆变成了好多东西,老师用好多个圆,变成了什么?(蝴蝶、毛毛虫、小鸡等)
(六)活动体验:玩一玩,启发幼儿创新圆的各种玩法,看谁玩的花样多,让孩子在玩过程中,认识圆的特性。
刚才我们认识了好多圆的东西,它们可好玩了,今天老师准备了好多圆形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看谁玩的花样多?与幼儿一起活动。
[活动延伸] 室外游戏
在活动室里地方太小了,让我们到院子里一起玩,好不好?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紧扣教学目标开展活动,设计结合动静交替的方式,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玩一玩等多种方式展开创新思维活动,培养了幼儿主动参与想像、操作的能力。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添画,放手去玩,使幼儿从不同角度发散思维,体验发散思维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 篇19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情境,师生讨论,探索长长麻花和圆圆烧饼的制作方法。
2、迁移搓长、压扁、拧等技能,尝试用泥塑出其他长长、圆圆的食品。
3、喜欢泥塑活动,能大胆想象。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橡皮泥人手3份;泥工板人手1块;钢琴曲、开汽车音乐;实物麻糕、麻花;小猴胸饰一个;小吃店场景;活动过程:
一、参观小猴小吃店,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好。今天我遇到了一件很开心的事,你们猜是什么?我开了一家小吃店。什么店?里面的东吃可多了,赶紧跟我去参观一下吧。(开汽车)
2、看,小猴小吃店到了。进去了可不能乱动哦,我的客人可不喜欢乱糟糟的小吃店。来,请进吧。看看我的小吃店有什么?(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
3、(配教进来)小猴,今天我的宝宝过生日,来了许多的客人,他们都想吃麻糕和麻花,你的店里怎么没有啊?
4、哎呀,小朋友,你们看到麻糕和麻花了吗?这可怎么办(引导幼儿说出做)
二、幼儿第一次探索
1、那我们快到厨房做吧
2、猫妈妈,我们的麻糕和麻花做好了,你来选吧。(猫妈妈挑选好的)3、咦,你不是说有很多客人吗,怎么只买了几个?(我的客人喜欢圆圆的麻糕、长长的麻花。不圆的麻糕、不长的麻花他们不喜欢)4、哦,原来这样。那我们来学一学吧。
三、老师示范讲解
1、认识实物麻糕和麻花
2、老师示范制作:怎样做出圆圆的麻糕呢?一块泥分两半,揉啊揉揉揉软,揉成一个圆球球,再用小手压压扁。看,什么做好了?(麻糕)
3、示范麻花:麻花怎么做呢?一块泥搓呀搓,搓成一根长条条,拎起来拧几下,变成一根长麻花。
4、我是怎么做麻糕的(麻花)
三、幼儿第二次探索
1、要求:这一次可要把麻花和麻糕做好了,这样猫妈妈的客人就喜欢了。
2、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3、(猫妈妈)这次你们的麻糕和麻花做大真好,我全都卖了(鼓励、表扬幼儿)4、你们这么棒,真好我缺少厨师,你们都做我的小厨师吧。
5、小厨师们,还有很多客人想吃其他长长的、圆圆的点心,你们指导还有那些点心是长长的、圆圆的吗?
四、幼儿第三次操作
1、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2、赶快把点心送到我的小吃点吧。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我是以猜谜的形式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为本活动起了一个好的开始,提高了幼儿的活动兴趣,使气氛也活跃起来,圆形是幼儿较熟悉常见的,所以在“猜圆圆的是什么?”时孩子们都能猜出好几个,可猜“弯弯的是什么?”时就说不上来了,气氛就冷落了下来,只有赵宇松、周馨妍、仲芝豪几个孩子脑子灵活,能把平时观察到的说出来。丛中我可以感到:我们以后带孩子观察一个(种)物体从好多方面去看,拓展孩子的思路,这样可能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的11-12
圆圆的春天的中班教案05-27
中班美术教案圆圆的圈圈04-02
中班健康教案:圆圆的肚脐01-05
中班健康优秀教案《圆圆的肚脐》09-22
中班语言活动圆圆的春天教案11-17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圆圆的月饼06-08
中班美术教案:圆圆的圈圈教案及教学反思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