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育教案《“拉拉”变形记》

2021-09-22 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美术教育教案《“拉拉”变形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纸的折叠变化创作不同的“拉拉”小人,感受人物比例变化带来的夸张效果。

  2、乐意体验在折痕内画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范例2张、人手白粉蓝各色纸3张、勾线笔人手一支、展示板。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理解“顶天立地”

  1、师:小朋友喜欢画画吗?你最喜欢画什么?

  2、师:今天老师让小朋友们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孩子,他叫“拉拉”。拉拉最喜欢用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因为他很想快快长大。

  3、出示范画,观察范例。

  师:给小朋友一点时间,观察一下拉拉的模样和大小,你要是观察好了就请举手。

  师:现在请小朋友在箩筐里拿一张白色的纸,一支记号笔,把“拉拉”画在白纸上,记住,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哦。

  4、幼儿作画,观察是否符合要求。

  师:检查一下你画得是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拉拉”?

  二、在教师折过的纸上画“拉拉”,发现画面造型与纸张折叠的关系

  1、出示粉色纸,请幼儿说说,跟刚才的那张纸有什么区别?

  2、请幼儿选择粉色纸,在有折痕的纸上画“拉拉”。

  教师提出要求

  不能打开有折痕的纸

  画面饱满,“顶天立地”

  3、展示部分幼儿的作品

  师:你发现了什么?拉拉的哪个部位断开了?为什么会断开?

  想一想,断开的地方为何不一样?他们断开的地方都是画在哪里的?(答:折痕上的)

  有什么办法能把断开的部位链接起来?这一次你又发现了什么?

  4、引导幼儿打开自己的作品,连接断开部分,感受变形乐趣。

  小结:画在折线上的部位在打开后都会变长,所以如果想要把拉拉的哪个部位变长,就要把那个部位画在折线上。

  三、第三次的尝试自己折纸后作画

  1、师:如果让你再变一次,你会让拉拉的哪个部位变?

  2、教师交代要求

  取蓝色纸每人一张

  自己根据想要变形的部位进行折纸

  打开连接后,能在折痕部位内添加有趣的画面效果。

  3、幼儿组内相互交流,发现。

  4、出示几张幼儿作品,进行赏析,从部位变化、变形效果、添加画面入手。

  5、全体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后,最后一张作品进行展示。

  活动延伸:

  1、出示一张横折2次的“拉拉”,让幼儿猜这一次“拉拉”的哪些部位会变?

  2、幼儿再次思考新的问题并延伸操作。

【中班美术教育教案《“拉拉”变形记》】相关文章:

1.中班拉拉钩的教案

2.中班音乐活动拉拉勾教案

3.中班音乐:拉拉勾

4.中班音乐:拉拉勾_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

5.拉拉链教案

6.中班美术教育教案《花手帕》

7.中班美术教育教案《未来的森林》

8.丝绒玩具拉拉教案

上一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快乐的蹦蹦床》 下一篇: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小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