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1天地人教学反思

2022-09-21 教案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识字1天地人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识字1天地人教学反思 篇1

  星期二的第二节课,因为万老师要参加演讲比赛,我临时被通知去他班代课。接到任务后,马上拿来语文书开始准备。《识字6》是一篇识字课文,以对子的形式对举了一连串的反义词,课文如诗歌一般,读起来和谐、富有韵律感。

  通过一节课的准备,我的教案初稿出来了,虽然说不上准备充分,但至少心里已经有底了。课间休息时,我赶紧去教室做课前准备——把要学的生字抄在黑板上。抬头一看,发现上节数学课的板书还没擦,写着“镜面 前后 上下 内外”,正准备擦,突然灵光一闪,我的“导入”有了。本来“导入”计划是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的反义词。我就随机改成了:这是你们上节课学的数学内容,有没有谁发现这里也有语文知识?问题一抛出,教室里一片寂静,孩子们都集中了注意力,认真找起来,有的学生说有“汉字”,有的学生说“前后、上下、内外”都是反义词,我就顺势转入到了新课的教学。接着我结合课文创设情境:很久很久以前,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两个世界:光明世界和黑暗世界,光明世界的人们待人真诚、热忱……情境的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兴趣,我感觉到了学生热切的目光。接下来,我把教学环节“我会读”、“记字形”、“我会写”设置成闯关游戏,让游戏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部分学生多能跟着我的教学节奏走。在“记字形”这一块,学生能够较好地结合以前的识字方法和熟字来帮助记忆。如“恨”与“很”、“奉”与“捧”等,特别是把生字编成字谜来让学生猜,如“富”(一个人住一间大房子,家中还有许多田地)、 “饥”(只吃了几粒饭,自然感到饥饿了)、贫(分宝贝)等,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看来,要把识字课上出效率来,还得多动脑筋,运用丰富的识字方法提高学生认字的速度和强度,鼓励学生在众多的识字方法中选择自己最喜欢,最便捷的方法,这样记忆效果才会更好。

  回顾整堂课,自我感觉比较良好的一点就是情境的创设和教学环节的设置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期待,激发了他们潜在的学习动机。但不尽人意的地方也很多,比如未能照顾到全体学生,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整个课堂有点赶,当然这也与自己不熟悉教案有关,导致教学环节衔接不是很流畅,教学语言有点零碎。最遗憾的是没有让学生动笔去写一写,读写结合才能体现语文课堂的语言实践。俗话说:课堂的精彩来自细节。在教学中,随时都有学生当堂的生成,即兴语言的表达,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及时地肯定学生、促进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语、过渡语的使用等等,这些我都做得还不够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磨炼,另外,在听课时多多向其他老师学习,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识字1天地人教学反思 篇2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一、倡导合作学习,利用差异促提高

  由于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字学前差不多都会认了,但有的学生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再加上学习能力的差异,如果要统一地从头学起、从零开始,学生一定不喜欢,这样就会影响教学效果。能不能将认识较多字的学生作为我们识字教学中的有利条件,让他们成为我们最有利的教学资源呢?我进行了尝试:

  1、培养合作能力,实现优势互补。

  刚入学的儿童大部分不会与他人合作,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但是通过我两个半月的培养,学生已初步形成合作习惯。在识字教学时,我通常先让学生尝试读课文,不会读的除了借助拼音认读以外,还让他们请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或老师。在这一环节里,小组成员就可以实现异质互补,会的教不会的,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了一篇课文后,可以让小组里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辨识生字,并告诉他们:如果你的同学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学需要帮助,请你帮帮他。这样做,既让识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会让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获得帮助。

  2、聘任“小老师”,实现多元评价。

  我今年担任的一年级四班的语文教学,共有学生78个,面对这么大班额的学生,要检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字情况存在一定的困难,我采用了聘任“小老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刚学的生字,就让他读给老师听。对于确实读得好的,就聘任其为“小老师”,其他同学都可以到他那儿认读生字。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每一位识字过关的同学都可以被聘为“小老师”。因此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就积极地到老师、“小老师”处认读生字,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拓宽识字途径,扩展读的数量

  比如让学生把自己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名称认下;把自己家的春联认下;把常吃的方便面名称记下;把自己家的街道记下等等,举行各种形式的'课外识字大比武,以此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这样,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

  识字1天地人教学反思 篇3

  这篇课文的教学是识字教学的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重要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依据我以往的经验,学生对写字没有基础。

  为了我的教学顺利些,我利用了每周一节的书法社团课,从开学一开始,就开始教基本笔画,教田字格的结构,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各方位小格。本课写字时,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字形引入笔画:“一”。出示课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并指导书写。再引入“二”的书写,这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而“三”的写法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上台演示,教师相机板书,让学生体会字的间架结构,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并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其中,“四、五、九”是写字难点。教学“四”字时,我对学生说先让儿子进去然后关门,简单渗透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这样,学生在写这个字时笔顺就不容易错了。

  识字1天地人教学反思 篇4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组课文的前三课《识字1》、《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以及《古诗两首》,都是围绕着春天这个话题展开的。

  刚开学一个周学习了前两课。北方的春天来的有点晚,《识字1》韵文中描绘的景象在我们周围还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孩子们已经把韵文背的滚瓜烂熟,当我问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是什么意思,孩子们举手的寥寥无几,等了一会,有个孩子举起了小手,我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春回大地”。然后我补充讲解二十四节气中立春是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天过去,春天来到人间。想一想我们怎么欢迎春天的到来?做个动作——拥抱春天。“万物复苏”你是怎样理解的?有的学生说“大地上的任何东西都醒了。”孩子们用自己的理解懂得了这个词,接下来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对韵文的理解说的很清楚。我说“柳绿花红,莺歌燕舞”这种景象你能看到吗?孩子们大声说“不能!”对呀,现在天气还是有点冷,有个孩子说:“过几天节能看到柳条绿了,花儿也红了。”是呀,同学们,下了课你到我们校园里走一走,仔细看看春天是否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校园了呢?于是,我出示了课后的问题泡泡: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到春天的色彩了吗?快来画一画美丽的春天,快去找一找春天在哪里。这时王木润同学举起了小手,他说:“老师,我看见春天了,他来到了我们的校园,在那边的草地上。”所有的孩子把目光集中到了他身上,我示意他继续说,“草地上有棵不高的花树,看上去树枝干枯,实际上在树枝上已经有很小很小的花骨朵冒出来了。”“真的吗?”有的孩子似有怀疑。“真的,不信下课后你们去看,很小很小的花骨朵,像大米粒一样小,红色的,不仔细看不出来。”于是,我对全班学生说,下课后同学们都去看看,闻闻、摸摸、听听,小心点免得把小小的花骨朵碰掉了。”下课后,孩子们像小鸟一样飞出教室,跑向学校的各个角落,去发现春天。

  第二节课,孩子们争相恐后的述说自己的发现。我因利势导,让孩子们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的色彩和听到的声音画一画。

  上完本课反思课堂,感觉自己努力践行的简简单单教语文,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是一条应该始终坚持的语文之路。只是课堂上的教学之道的简单恰恰需要老师的丰厚做铺垫。

  识字1天地人教学反思 篇5

  识字1是一组介绍金秋水乡美景的词串,教材图文并茂、充满情趣,词语琅琅上口,当学生拿到新书,打开这一页的时候,就已经爱上了这课,都迫不及待地朗读起来。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上这课的时候,我觉得格外轻松,认读词语基本上已经没什么问题。在理解词语这一部分,我把菱角、藕、莲蓬、芦花带到了课堂上,学生看过了,摸过了,就不会忘记了。我还让学生仔细观察,用上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说一说。因为有了直观的感受,所以孩子们在说话时都能用上准确的形容词:尖尖的菱角,白白胖胖的藕娃娃,碧绿的莲蓬,雪白的芦花,说得多好啊!识字1的每一行词语都是一幅画:烟波浩渺图,荷塘秋色图,渔歌唱晚图,水乡夜色图。我让学生边读边想像,读出画面来,这样学生都能读得很有感情。

  我觉得我们在低年级的课堂上,不应只关注几个字词,我们的目光要放长远一些,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说话上。我和学生一起漫步水乡,看图想像说话,虽然学生都能感受到,但由于语言的贫乏,学生有话却吐不出。由此我想到了积累的重要性。平时,我们要让学生多读书,养成摘录好词好句的习惯,这样就不会今天课堂上的局面了。

  识字1天地人教学反思 篇6

  《识字1》安排了十二个词语,分四行,但每行都有规律的。第一行写春天天气,第二行写春天的植物,第三行写春天的动物,第四行写春天的花朵。作者这样安排别有用心,也便于寻规律教学。

  首先,我利用图片激发孩子寻找春天的的足迹,把孩子带进美丽的春色中。接着利用词语卡片指导孩子们读准音,读出味,并把卡片作为奖励送给孩子,同时也是激发孩子读的欲望。果然孩子们中了我的“陷阱”,个个伸着小手想试着读读,显然达到我预期的目的。

  让孩子说说看到这个词语想起了什么时,关于春风,孩子们说:春风是很温柔的,是暖暖的。关于春雨:孩子们说:春雨细细地下着。春雨像细线,我补充春雨像绣花针,像牛毛,牛毛细雨,还用图片给他们看看,孩子们听了,用欣喜的眼神望着我,似乎他们真的就见到了这一幅美景。关于柳树,他们说柳树姑娘有长长的辫子,仿佛在河边照镜子呢。总之,各种美丽而充满童趣的语言在课堂上绽放着。这一刻,我感觉真幸福。

  识字1天地人教学反思 篇7

  本课通过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展示了美丽的秋天,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让学生在读词语中体会美丽的秋天,并学会本课要求会读和会写的生字。本课的生字较多而且相对来说有一定难度,因而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的识字。先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秋天的体验,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幅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对秋天景色的兴趣,使他们想了解更多的关于秋天的知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中的三组词语,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生字时发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我来教”、“我会读”等形式不断的熟悉生字,达到会读、会写,并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词语。

  本课的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读的积极性较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词语意思,效果较好,有的同学还说出了其中几个词语的意思。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较多,因此采用分散学习的方法,便于学生掌握。学生对生字的读音掌握的还可以,但在书写生字时出现了错误,如:“壮”的右部分写成了“土”,“谷”的中间多加了一横,今后还要加强书写练习,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识字1天地人教学反思 篇8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是关于春天的,《识字1》有八个四字成语。在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如果他们没有认真观察生活中春天,有些词语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将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将图画、文字、色彩、音乐以及各种特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相映成趣,更在于寓学于乐,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合作的学习氛围,使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落实。

  《识字1》是一篇描写春天的韵文,四行每一行都有规律,第一行写春天的天气,第二行写春天的植物,第三行写春天的动物,第四行写春天的花。在教学时,我利用图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进而理解词语的意思。不过,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让同学们提到春天开的花,居然说出有梅花,这是孩子们经常犯的常识性错误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生活实际,因此我们应多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生活。

  在教学中,读也是很重要的。韵文,要读出韵味,我给词语排排队,按着规律的词读,这一环节我又想利用小朋友手中的词语卡片,请小朋友上来排排队,并用这些词语宝宝说话练习。可是,上下来的自我感觉不佳。整个感觉时间上有点拖沓,学生说句子说不到位。失误在于有点高估一年级小朋友的能力,如果把选词语宝宝说话,换成给句子选词填空可能效果就不一样。

  顺应孩子学习情感与心理发展的需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调动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们走进的是一种生活情境。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热情是那样高,思维是那样活跃,每一个孩子都是争先恐后,跃跃欲试。

  识字1天地人教学反思 篇9

  “识字1”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在备课时,我考虑到“层林尽染、叠翠流金、春华秋实”等词语学生不容易理解,但又不能给学生进行枯燥的讲解,于是就决定从网上下载几幅和课本上词语意思相近的图片,用找一找、说一说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于是创设了这样一个让学生欣赏美丽的风景图片的情景,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理解、内化词语,进而理解词语的意思。但在实施中学生的反映是我始料未及的,也就是说我在备课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只是单纯地想到利用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有了这样一次深刻的体验,我才明白,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在时代的高速发展中时刻保持充足的“源头活水”;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尊重学生,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纳他们的各种声音。

【识字1天地人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识字1》教学反思09-28

识字1教学反思07-04

《识字1》的教学反思02-19

《识字1》教学反思03-23

《识字1》教学反思11-18

识字1的教学反思11-04

《识字1》教学与反思04-04

《识字1》的教学反思04-04

《识字1》教学反思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