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了》教案

2021-09-13 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睡了》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睡了》教案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2、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想象走入诗的意境,体会大海的宁静、温柔。

  教学准备(白天、夜晚的大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大海睡了》

  (学生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读了这首小诗,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还记得它们吗?(多媒体展示个别读、齐读)

  3、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能说一说你见过的大海是怎样的吗?

  (学生交流发言)。

  听了小朋友们有声有色的介绍,老师对大海更加充满了向往,下面我们一起走近大海,去看一看,去听一听。

  (多媒体出示大海的画面,请学生观察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波涛滚滚、浊浪排空、波涛汹涌、排山倒海)

  对呀,这就是海风和海浪你追我赶,相互闹着玩呢!那巨大的声音就是浪花在欢快的笑声!

  4、白天,风儿闹着,追逐着浪儿,浪儿笑着,向前奔跑着。

  (出示大海的夜景)

  天渐渐暗下来了,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露出了笑脸,大海进入了梦乡。

  二、精读课文

  1、听欣赏

  2、深夜里,大海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安静)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句: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3、指导朗读第一句。

  深夜里的大海多么宁静呀!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老师评价。

  (激励性语言评价:“你的声音告诉我们,大海真的睡着了!”“你的表情告诉我们,大海睡得可香了!”)

  (3)大海睡着了,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读一读,可别吵醒了大海妈妈。

  (齐读)

  过度:你们读得真好,大海睡得真香啊!夜真静啊,只有月亮和星星还在眨着眼睛,看!

  4、指导朗读第二句上两行。

  大海睡着后,又是什么样儿的呢?

  (多媒体展示——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请小朋友们读读这两行诗,看看大海睡觉的样子。

  (学生自读)

  “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这儿的“她”是谁呀?

  (大海)

  想想为什么说“大海抱着明月,背着星星呢?”

  (同桌交流)

  答:月亮映在海面上,就像大海抱着明月。(板书——抱着明月)

  星星也映在海面上,就像大海背着星星。(板书——背着星星)

  请你们读读这两行诗,感觉大海像谁呢?

  (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对呀,大海多么温柔、多么慈祥啊!她多像我们亲爱的——妈妈!能躺在妈妈的怀里多舒服呀!谁来读,把这样的感情读出来!

  (指名读)

  (激励性评价:“你读得真投入,大海真是一位慈爱的妈妈!”“你的声音和表情都告诉我们,大海可爱自己的孩子了!”)

  让我们一起躺进大海妈妈的怀抱里,一起感受一下那种幸福!

  (齐读)

  5、指导朗读第二句下两行。

  (多媒体课件出示: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听:(多媒体展示潮声)

  你们听到了什么呀?

  对呀,这就是轻轻的潮声。就像大海妈妈熟睡后发出的鼾声。

  (板书——轻轻的潮声)

  多么安宁,多么温柔啊!谁来读读这两行诗。

  (指名读)

  (激励性评价:“声音柔柔的,你读的真好听!”)

  谁再来试一试!

  (指名读)

  “轻轻的”读得真不错,我们也来轻轻地读一读,千万别吵醒了大海妈妈。

  (齐读)

  6、明月和星星依偎在大海身边,大海也像一位慈祥的妈妈哄着孩子睡着了,自己也发出了轻轻地鼾声。

  请小朋友把这四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的过程中可以带上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

  (全体起立读)

  7、读的真不错。海风和海浪多像玩累了的孩子呀!到了晚上,他们停止了嬉闹,大海就像一位慈祥的妈妈哄着自己的宝宝安静地睡熟了,还发出了轻轻的鼾声。这是多么奇妙的想象呀!让我们一起来把整首诗美美地读一读。

  (多媒体展示全文)

  (学生自读指名读)

  三、表演背诗

  这么美的小诗不但要读好,聪明的小朋友还要能把她背出来,请你们自己先试着背背!

  (学生试背)

  (多媒体展示夜景)

  谁第一个来背?!

  (指名)

  你真勇敢,第一个把它背出来!谁再想试一试!

  (指名)

  你背得真有感情!我们一起用自己最美的声音来背一背,把它作为送给大海妈妈的礼物。

  (齐背)

  四、课文延伸

  1.夜晚的大海多么宁静啊!第二天清晨,大海醒来了。休息了一晚的海风,海浪会做些什么呢?

  静静地看(多媒体出示清晨海浪图。)

  2.我们一起来仿照“大海睡了”写一首“大海醒了”。

  (多媒体演示)

  出示:风儿闹了,浪儿笑了,清晨,大海醒来了。

  请你们仿照着课文的样子帮老师把小诗写下去。醒来后的大海还会做些什么呢?这作业留到课后完成。

  五、布置作业

  板书:大海睡了

  抱着明月

  背着星星

  轻轻的潮声

  《睡了》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温柔可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写生字月、背。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大海的温柔可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月、背。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年夏天,老师去海边走了一趟,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几张大海的照片,你们想不想看啊?那得先读准小黑板上的生字词,照片才会出来哦!

  1、小黑板出示本课生字词。

  闹、深、夜、里、睡、觉、她、抱、着、明、月、那、鼾、声、背、着。(开火车读)

  2、小朋友们读得真棒,那下面咱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美丽的照片吧!

  (1)课件出示。

  图片1:平静的大海一望无际。

  图片2:浪花轻轻拍打着岩石。

  图片3:蔚蓝的天空,蔚蓝的大海,多么迷人!

  图片4:波涛滚滚的大海,让我们感觉到它的伟大力量!

  图片5:阳光轻抚的海面,又是多么轻柔!

  (2)大家觉得这些照片美吗?

  (3)是啊,真是美丽极了!白天,风儿追逐着浪花,浪花开心地笑了。那么夜晚呢,夜晚的大海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看看夜晚的大海是怎样的情景。

  (二)精读课文:

  1、课件出示:大海睡了。

  (1)谁来读一读课题?想想怎样才能把课题读好。(指名读)

  (2)你的睡字读得真好,真轻!我们一起来学XX把课题读一遍。

  2、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到第112页,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要把每一个字都读准了哦!(生自由读书)

  (1)小朋友们,你们读了这首小诗,深夜里的大海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生自由发言:平静的、安宁的)

  (2)说的真好!深夜里的大海是多么安宁啊!那谁来给我们试着读一读第一句话,读出这种感觉呢?

  3、课件出示: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1)(指名读)读得真认真!那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生:大海睡觉了。)是啊!大海已经睡觉了,那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啊?

  (3)(生:轻轻地。)那咱们就一起把这句话轻轻地读一遍,注意别把大海吵醒啦!

  (4)齐读。

  4、你们读的真好!大海啊,睡得可香啦!那她是怎么睡的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第二句话。

  (1)课件出示。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2)聪明的小朋友们,谁能告诉老师她指的是谁?(生:大海)

  (3)对了,你们真聪明!现在呀,老师还要考考你们,看谁能不用老师教就能把这两行读好。

  5、课件出示: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1)(指名读)你们读得真有感情!这里面一个抱字,一个背字,你们感觉大海像谁呢?

  (2)(生:妈妈。)是啊,大海妈妈抱着明月,背着星星,多么慈祥温柔啊!谁能带着温柔慈祥的语气再给我们读一读这两行?

  (3)(指名读)真是位慈爱的妈妈!现在老师想请全体女同学来读一读。

  (4)(女生齐读)男生能不能读得比女同学更有感情?

  (5)(男生齐读)大家读得真感人!老师真为你们自豪!

  (6)抱着月亮宝宝、星星宝宝,大海妈妈终于睡着了,睡得那么甜,甚至还发出了轻轻的鼾声。

  6、(课件出示: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1)仔细听老师读一读这两行。

  (2)你们觉得老师读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生:轻轻的读得很好。)

  (3)那谁敢向老师挑战?(指名读)

  (4)你读得真轻,真有感情,比老师读得好。现在就请你来做我们的小老师,领同学们读一读吧!(该生领读)

  (5)我们全班小朋友都读得很认真,很有感情,老师也被你们感动啦!

  (6)我们知道,鼾声就是打呼噜的声音,那在这里,鼾声指的是谁的声音呢?(生。潮水的声音。)

  (7)说的真好!把大海妈妈轻轻的潮水声比作是睡熟的鼾声,多么可爱啊!

  7、课件出示第二句话。

  下面我们把第二句话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1)这首小诗太美了,我们一起把它从头到尾轻轻地、柔柔地读一遍,老师给大家配上好听的曲子。

  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生齐读课文。

  (2)这么美的小诗,我们不但要读好,而且聪明的小朋友还要能背出来。现在老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自由地练习背诵。(生自由练习背课文)

  (3)现在会背的小朋友请起立,不会背的小朋友千万别着急,拿着书跟着读。(生齐背课文)

  (4)小朋友们太棒了,老师也被你们有感情的.背诵所陶醉啦!

  (三)指导写字:月、背。

  1、认读生字卡片:月、背。

  2、谁来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都有月。)

  3、观察真仔细!可是细心的小朋友也发现了,月和背下面的月有什么不同啊?(生:月的第一笔是竖撇,而背下面的月第一笔是竖。)

  我们小朋友真是太聪明了!

  4、现在请大家打开书到114页,伸出右手按笔顺书空。

  5、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月和背。

  6、请小朋友们在书上描红,然后打开《习字册》练写。

  《睡了》教案3

  目标

  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模仿小宝宝睡觉的姿势。

  愿意用动作表达妈妈对宝宝的浓浓爱意。

  准备

  娃娃哭闹的声音及娃娃一个

  过程

  一、情景导入

  (激发幼儿哄娃娃的愿望)提出问题:

  1、娃娃家的娃娃想睡觉,可是总睡不着,娃娃怎么了?

  2、她为什么哭?谁能让娃娃不哭?

  小结:原来是娃娃要睡觉了,我们一起来哄娃娃睡觉。

  二、欣赏感受

  1、欣赏一遍音乐,用动作来表现。

  2、欣赏音乐,边看边做动作,边哼唱歌曲。

  重点:看看老师是怎么哄娃娃的。

  小结:老师轻轻拍,轻轻唱,娃娃就不哭了。

  3、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妈妈哄娃娃的动作。

  三、讨论

  1、师问:小宝宝睡觉了,我们该干什么呢?怎么样不影响宝宝睡觉?

  2、幼儿学一学:现在我们都是老师的小宝宝,你们是怎么样睡觉的,做给大家看看。我们在娃娃家中也可以这样哄娃娃。

  《睡了》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习儿歌,初步感知哄小花猫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2.探索用轻柔的声音与雷公公对话,哄小花猫睡觉。

  3.注意与同伴协调一致的朗诵儿歌,体验关爱小花猫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课件-声音:“雷公公”(雷声)

  2.图片:大花猫。

  3.《摇篮曲》的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幼儿初步感知哄小花猫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1.教师怀抱“小花猫”

  2.我们的小花猫晚上抓了一夜的老鼠,很辛苦,该睡觉了。

  演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二、学习儿歌。

  1.幼儿产生请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花猫的愿望,引出教学名称。

  (1)播放声音:雷声

  (2)是什么声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噜呀!都要把我的小花猫吵醒了,

  我们一起来请求雷公公轻点打呼噜,好吗?

  2.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教师用请求的语调示范朗诵儿歌,然后再对幼儿说

  雷公公听到我们的声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噜了,我们再把小花猫哄睡着。

  最后,与幼儿一起继续哼唱《摇篮曲》哄小花猫睡觉。

  3.幼儿跟诵儿歌。

  教师继续放录音,雷声继续,教师号召全体小朋友跟诵儿歌。

  “雷公公呼噜打的太响了,没听见,我们再一起说说它吧!”

  4.幼儿集体朗诵儿歌。

  再次引导幼儿哼唱《摇篮曲》,突然雷声又响起。幼儿自然迁移。

  集体朗诵儿歌,注意声音要保持一致。

  5.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教师提问,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用轻柔的声音朗诵儿歌与雷公公对话。

  “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噜啦!想想看,我们应该怎么样请求它,雷公公会听得舒服,

  又不会吵醒小花猫。

  三、幼儿人手一只“小花猫”,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1.雷公公它不打呼噜了,还和我们一起哄小花猫睡觉呢!

  2.听音乐《摇篮曲》,教师启发幼儿,轻轻将小花猫送到小床上,

  让小花猫安静地睡觉,再提醒幼儿轻轻地、有序的离开教室。

  附儿歌

  《小花猫睡了》

  雷公公,雷公公,请您清点打胡噜。

  我的花猫在睡觉,不要吵醒小花猫。

  《睡了》教案5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具准备:

  大海、海滩白天与夜景的录象(片段)或挂图。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有没有亲自到海边去走一走?

  生:去过的小朋友积极发言简单的说说他看到的景色。

  师:去过的小朋友请你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没去过的小朋友跟着摄象机的镜头我们一起去看看海边美丽的风景。(播放录象)

  二、初读课文

  1、欣赏课文。(播放大海睡了的动画,并配乐诗朗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检查自读情况:

  ⑴生字词:风儿浪儿深夜睡觉抱着

  明月背着星星轻轻的潮声

  ⑵全班齐读课文,集体正音。

  三、细读课文

  1、全文共有几句话?一共有多少行?

  2、风儿真的会闹吗?浪儿会笑吗?大海真的会睡觉吗?(不会)那课文为什么可以这么写呢?(课文里把风和浪比作顽皮的孩子,大海比作人)风儿是怎么“闹”的?浪儿是如何“笑”的?玩了一天,风儿,浪儿,大海都累了,要休息了,课文第二句就是描写大海熟睡时的样子?

  3、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熟睡”吗?(睡得很沉,睡得很香)大海熟睡时是什么样的?(朗读课文第二句)

  4、大海真的抱着明月?背着星星吗?(这里是说明月映在海面上,像是孩子躺在大海妈妈的怀里,枕着大海妈妈的臂弯睡着了;星星映在海面上,像是孩子趴在大海妈妈的背上睡着了。)

  5、最后课文把大海轻轻的潮声比作?(她的鼾声)

  小结:全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风儿,浪儿,大海都想象成了人,描写他们白天闹啊,笑啊,晚上睡觉了的情景。(解释什么是“拟人”?)

  四、朗读指导

  温柔的,轻轻的读,注意停顿

  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全班跟磁带读→个人读→小组读(比赛)→谁想读谁读→齐读

  五、填空练习

  六、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教学生字

  月:独体字,共4画,第一笔是竖瞥。词语:月亮,月球,月饼。

  那:左右结构,共6画。词语:那里,那个,那么。

  她:左右结构,共6画。词语:她们。

  里:独体字,共7画。(注意笔顺)词语:里面,里程,公里。

  抱:左右结构,共8画。词语:拥抱,抱歉,怀抱。

  夜:上下结构,共8画。词语:夜里,夜晚,午夜。

  背:上下结构,共9画。词语:背包,背带,背负。

  着:上下结构,共11画。词语:顺着,沿着,朝着。

  课后练习:

  收集生活在大海里的动物和植物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开一次展览会。

【《睡了》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

1.《大海睡了》教案

2.大海睡了教案

3.大海睡了的教案

4.《大海睡了》优秀教案

5.《大海睡了》的教案

6.《大海睡了》教案模板

7.课文《大海睡了》教案范文

8.小学《大海睡了》教案范文

上一篇:常识《滴答滴答》优秀教案 下一篇:《秋天的雨》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