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不快乐的时候》(附反思)

2021-08-19 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不快乐的时候》(附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情绪体验。

  2、初步掌握不高兴时的解决办法。

  3、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各种哭脸图片。

  活动过程

  1、从故事情景入手:

  “宝宝和妈妈在公园玩,玩着玩着,宝宝突然看不到妈妈了!

  ‘哇……’,宝宝吓得大哭起来。”

  2、老师扮演宝宝大哭的表情和动作,向幼儿提问:

  老师的表情是怎样的?

  老师的动作是怎样的?

  猜猜老师现在的心情。

  3、请一位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然后说说感觉。

  4、老师继续讲故事:

  最后,宝宝找到警察叔叔,请警察叔叔帮他找到了妈妈。

  5、向幼儿提问:

  你有过不高兴的事情么?

  什么事会让你不高兴?

  不高兴时,你会哭吗?

  6、和幼儿讨论:“不高兴的时候该怎样做?”“怎样做才能让自己高兴起来?”鼓励幼儿把不高兴的事告诉爸爸、妈妈、老师和朋友。

  活动评价

  能说出不高兴的原因。

  活动建议

  建立心情区,鼓励幼儿定期将自己的心情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如一周两次或三次,并鼓励幼儿将高兴或不高兴的.原因也画下来。

  将心情区设在家长和老师共同能看到的地方,如班级门口的走廊上,家长和老师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情绪情感,以便共同协助幼儿发展积极的情感。

  活动反思

  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不快乐的情绪,它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改变的。既然不能避免和改变,我们就要面对,解决,而且用科学的,积极的方法解决。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不快乐的时候》(附反思)】相关文章:

1.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你快乐我快乐》(附反思)

2.中班社会《我想要快乐》教案(附反思)

3.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快乐交朋友》(附反思)

4.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礼貌》(附反思)

5.中班社会《小熊搬家》教案(附反思)

6.中班社会《小熊请客》教案(附反思)

7.中班社会《文明乘车》教案(附反思)

8.中班社会《爱妈妈》教案(附反思)

上一篇:中班主题《各色各样的服装》教案 下一篇: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保护青蛙》(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