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教案《动物园来了新朋友》及教学反思

2021-08-12 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主题教案《动物园来了新朋友》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已从笼统转向具体化。但观察仍不够仔细,常会用一些随意的图形来表现物体的特征。在图形组合的方位上也还存在随意性。此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动物头部特征,学会用不同图形组合,正确表现动物的基本部分,并学习分辩动物耳朵的方位,区别表示不同动物的明显特征,提高观察和表现力。

  活动目标

  1、分辩头部不同的特征,画各种动物。

  2、有了解动物的愿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难点

  能用头部不同的特征,(主要是耳朵的位置)表现各种动物。

  活动准备

  1、彩色水笔、蜡笔、绿色水粉。

  2、长毛绒布偶:象、猴、熊、虎、狮、狗、兔等。

  活动过程

  谈话引起兴趣——欣赏讨论——讨论作画方法——幼儿创作——引导讲评

  1、语言引导,引起活动兴趣。

  建议可让幼儿谈谈野生动物园。知道野生动物园又要来一批新朋友,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及参加活动的愿望。

  2、欣赏讨论。

  建议让幼儿观察动物头部的轮廊线,猜猜动物园新来的朋友是谁?

  可设问:耳朵长在头顶的.是谁?

  耳朵长在头顶两边的是谁?

  耳朵长在头的两侧的是谁?

  说明:幼儿的回答不可能是统一的,要允许幼儿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如:耳朵在头的两侧的有大象、狗、猴等,形状的不同可放到示范中去分辩。

  3、讨论作画方法。

  建议让幼儿在已画好的图形上添画动物耳朵,集体分辩是否对。如:大象、狗、猴耳朵都在两侧,可大象耳朵大,小猴耳朵,狗的耳朵可画椭圆形往下垂等,动物的眼、鼻、嘴可由老师示范。

  设问:熊、虎、猴耳朵的形状,位置差不多,有什么办法区别?建议在观察布袋偶的基础上,让幼儿自来发现。(狮子加鬃毛、虎额上加“王”)等。

  4、幼儿创作

  建议教师可提示:(1)把动物的头画得大些,画出各种动物的重要特征。

  (2)把动物梳洗得整整齐齐迎接游客(涂色要涂满,涂浓)

  (3)准备好的动物可去草地上与游客见面。(用水粉色点划小草。)

  5、引导评价

  野生动物园来了这么多新朋友,看看有谁呀?(除了以上讲过的动物,还有谁也来了?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大胆作画。)

  活动反思

  通过孩子们对动物的认识,根据动物的习性特征进行作画,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能在快乐中成长。

【中班主题教案《动物园来了新朋友》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中班主题《春天的朋友》教案及教学反思

2.中班主题教案:我的朋友在哪里教案及教学反思

3.中班语言谁来了教案及反思

4.中班主题教案:消气俱乐部教案及教学反思

5.中班语言教案:萝卜回来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6.中班主题《吊瓜》教案及教学反思

7.中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蚂蚁》

8.中班主题《亲亲绿色》教案及教学反思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设计:《煤气开关不乱动》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车轮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