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教案_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_语文教案

2021-08-02 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季》教案_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_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认识“尖、说”等 9 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 3 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 的字音;会写“天、四、是”3 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

  3.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四季景色的不同,热爱神奇自然。

  【教学难点】 1.模仿课文说话。2.看图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

  3.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有关四季的图片。

  教师口述:

  1.教师引导:猜猜下面几幅图都是什么季节?(春、夏、秋、冬)

  2.仔细观察图片,说说这四个季节各有什么特点?

  春天:百花齐放 夏天:绿树成荫 秋天:硕果累累 冬天:白雪皑皑

  3.导入: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四季,领略不同的风光吧!(板书课题:4四季)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4.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播放四季风光图片,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四季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四季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 读生字,识记生字。

  ①注意读准前鼻音“尖、弯”,后鼻音“青、冬”翘舌音“说、春”等。

  ②识记生字

  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尖(小 大 = 尖) 蛙(虫 土 土 = 蛙)

  图文结合识记:弯(提供弯弯的谷穗图片)

  熟字组成新词识记:春天、尖头、青蛙、冬天、夏天、就是

  偏旁表义识记:说的偏旁是“讠”,与说话有关。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尖尖 笔尖 说话 别说 春天 春季 青青 青草 青蛙 牛蛙 夏天 立夏 弯弯 弯曲 顽皮地说 就是 成就 冬天 冬季

  认识三个偏旁。

  教师引言:同学们不但读得好,而且记得好、问得好。有三个新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它就是“讠、虫、夊”。

  “讠”言字旁,这个偏旁由“言”字演变而来,表示说话的意思。

  “夊”折文旁,“冬、夏”都含有这个偏旁。

  “虫”虫字旁,“蛙”含有这个偏旁。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3)学习多音字:地(de dì)

  练 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这里的加点字“地”读轻声“de”,意思是“结构助词,”,还有一个读音是“dì”意思是“人类生长活动的地方;地球的一部分”,组词如下:

  地 dì(天地)(大地)

  de(顽皮地)(高兴地)

  ②读一读:

  爷爷慢慢地(de)走到了田地(dì)里。

  (4)摘苹果游戏。

  每读对一个字,就得一个苹果,看谁摘得多。

  (5)理解词语

  练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草芽 两栖动物,生活在水中或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雄的叫声响亮。吃田间害虫。

  青蛙 指谷类作物簇生在一起的'花或果实。

  谷穗 春天刚刚发芽的小草。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为学习课文扫清阅读的障碍。】

  四、学习“会写字”

  天 四 是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2)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天:长横在横中线位置起笔。撇捺舒展,比长横略宽。

  四:第一笔竖起笔靠左,稍往右斜;第二笔横折,横要长,折稍稍左斜;第四笔为竖弯,没有钩。

  是:“日”在横中线上方,要写成倒梯形,略细长;撇起笔在左下格,与横折 的起笔处对齐;最后一笔捺从撇的上半部分起笔,要舒展修长。“日”写得扁一点。

  练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出示会写字,了解生字的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指导书写,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初读课文后,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读通了课文,我感受到了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的景色都不一样。

  六、当堂检测

  七、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2.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四季的景色真美!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四季都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

  2.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明确本课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二、品读释疑

  1.自由读文。

  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品读第一小节。

  出示: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1)这一小节介绍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代表性的景物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板书:春:草芽尖尖)

  (2)理解“尖尖”的意思。

  “尖尖”是小草的形态,写出了小草的生机与活力。

  (3)指导朗读:“草芽尖尖”要读得轻细些,才能表现出草芽的柔嫩!

  3.品读第二小节。

  出示:荷叶圆圆, 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1)这一小节介绍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代表性的景物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板书:夏:荷叶圆圆)

  (1)你从“圆圆”读出了什么?

  “圆圆”是荷叶的形态,抓住了荷叶与青蛙这两种密不可分的事物来描写,写出了夏天已来临。

  (3)指导朗读:“荷叶圆圆”要读得荷叶的可爱,“我”要重读。

  4.品读第三小节。

  出示:“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1)这一小节介绍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代表性的景物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板书:秋:谷穗弯弯)

  (2你从“弯弯”读出了什么?“鞠着躬”是什么修辞手法?

  “弯弯”是说谷穗成熟时的形态,“鞠着躬”形象地赋予了谷穗人的动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3)阅读方法解密

  师:拟人

  概念: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人来叙述或描写,使“无”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运用:文中把谷穗、荷叶、雪人都拟人化,形象生动。

  (4)指导朗读:“鞠着躬说”要读出谷穗谦虚的感觉,“我”要重读!

  5.品读第四小节。

  出示: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1)这一小节介绍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代表性的景物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板书:冬:雪人 挺肚子)

  (2)你从“挺”读出了什么?

  “挺”是雪人的动作,这是作者大胆的想象,把雪人当成人来写。

  (3)指导表演朗读:“挺”要重读,可以做挺肚子的动作以表现雪人顽皮的样子。

  【设计意图:找出代表性景物,抓住关键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教会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

  四、读说运用,积累拓展。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朋友,学完课文,你能试着把课文背下来吗?

  根据课件提示,试背课文。

  根据提示:什么代表性事物-----事物的特点-----他对谁说-----他怎么说的-----“我是……”的顺序背课文。

  2.背诵课文后,你有什么发现?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课文的语言特点:“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都运用叠词,表现事物的特点。)

  课文第一、二小节与三、四小节的不同了吗?(课文前两个小结和后两个小结在句式上的不同:第一二小节是什么对什么说,第三四小节是什么怎么样说。)

  3.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________,他对____说:“我是____。”

  预设:

  柳枝青青,他对黄鹂说:“我是春天。”

  荷花盛开,他对小鱼说:“我是夏天。”

  菊花金黄,他对蜜蜂说:“我是秋天。”

  北风呼呼,他对麻雀说:“我是冬天。”

  4.推荐阅读:《四季儿歌》

  听读《四季儿歌》,了解四季的特点,代表性的动物和植物,并试着把儿歌背下来。

  【设计意图:背诵课文,在此基础拓展训练,学习课文表达方法,仿写训练,很好地训练了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

  五、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等有代表性的景物的描述,表现了四季的特征,激发了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板书:喜爱、赞美)

  五、学习写法

  学一法:拟人(把物当成人来写)

  拟人,就是把物当成人来写,让它们像人一样会说、会动,有感情,能够让描绘的物更加生动形象。课文中就把“草芽、荷叶、谷穗、雪人”当成人来写,让它们会说话,会“鞠躬、挺肚子”,非常生动有趣。

  举一例:柳树甩着自己的长辫子。

  练一练:练习写一个拟人句。

  ( )

  示例:小鸟在枝头上唱歌。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作者把草芽、荷叶、谷穗、雪人当成人来写,写的生动有趣。语言上还运用了“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等运用叠词的句子,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我们通过理解这些词句更好地理解了课文。

  七、主题延伸

  课文中所写的事物是每个季节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每个季节还有哪些代表性的事物呢?

  春天有迎春:花、桃花、燕子等;夏天有:知了、蜻蜒、荷花等;秋天有苹果、梨、高梁、棉花等;冬天有梅花、雪等。

  八、当堂检测

  九、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课件22)

  春:草芽尖尖

  四季 夏: 荷叶圆圆 各有各的美

  秋: 谷穗弯弯

  冬:雪人 挺肚子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一、课始提问,激发读书兴趣

  教学开始,教师先提问:“一年有几个季节?”学生的回答引出了课题—四季。“春夏秋冬”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板书出春夏秋冬四个字,并提出带领学生去找四季,学生都踊跃地要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是教师检查了本诗的生字,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指名读,齐读,再去掉拼音认读,开火车读,效果很好。

  二、本课主要是以读为主;教师设计了自由读、指明读、体会读、师生接龙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如让学生示范“鞠着躬”和“大肚子一挺”的样子,从而让其体会到谷穗成熟了和小雪人的顽皮。由于读的方法多样,所以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课堂十分活跃,达到了熟读成诵的效果。

  三、在“读说运用,积累拓展。”环节,出示了“春夏秋冬”四季图片、指导学生看图,自己找四季来进行学生语言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紧接着让学生尝试编四季诗,扩展训练。这样有梯度的练习,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获取的知识向课外延伸,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

  教学永远是一门充满缺憾的艺术。课后我也进行了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课堂内容较多,有的内容设计难度较大。中途学生没有休息的时间。

  2.对学生的评价还是缺乏感染力。在多读感悟这一环节中,评价语显得尤为重要。缺乏了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在教学冬天的片段时,未能通过评价语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显得比较单调。

  3.缺少对个人表扬。在低年级阶段,表扬是极为重要的。到位的、及时的表扬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在整节课中,缺少及时的个人表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在从一年级开始,儿童的语言,儿童的心理,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磨练。?

【《四季》教案_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_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1.《小蜗牛》教案_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_语文教案

2.《a o e》教案_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_语文教案

3.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4.《白鹭》教案_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_语文教案

5.《松鼠》教案_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_语文教案

6.《繁星》教案_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_语文教案

7.《麻雀》教案_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_语文教案

8.《语文园地四》教案_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_语文教案

上一篇: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下一篇:中班艺术区域活动——艺术创想_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