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之歌》教案

2021-07-26 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狗之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目标

  1、理解母狗的形象。

  2、体味诗中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感受作者对社会上被侮辱欺凌的人的真挚的爱。

  3、总结本诗的艺术特点。

  作者

  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04~19XX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开始写诗。19XX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XX年去彼得堡,拜见著名诗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19XX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退役并结婚。

  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

  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1925年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疗,完成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写下绝笔诗,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自尽。

  教学过程

  1、你能说说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吗?

  解析:叙述了母狗生子、失子和念子的一天。

  2、文中处处都能体现母狗对小狗的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吧!

  分析划线词或句子的表达作用

  01、母狗整天抚爱着它们,用舌头舔遍它们的全身。

  解析:表示舔的认真周到,突出了母狗的爱子之情。

  02、母狗从一个个雪堆边跑过,紧紧地跟着自己的主人……

  解析:表示和主人的距离近,寸步不离,传神地表达出难以割舍的焦急之情。

  03、它觉得房顶上面的月牙儿正像是它的一条小狗。

  解析:月牙儿是美的,自己的小狗也是美的。把思念小狗之情寄托于月牙儿,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04、只有一颗颗金色的星星滚动在眼中,滴落在雪上。

  解析:用金色的星星比作眼泪纯洁而晶莹,更加突出了思子之情的圣洁。

  3、文中除了母狗,还出现了哪些形象?

  解析:还有主人和人们。

  4、主人和人们对母狗的态度是怎样的?

  解析:主人和人们都是:残忍,冷酷无情的。如:主人板着脸,把小狗抓来,塞进了一条口袋。人们嘲弄地向它扔石头。

  5、小结

  写母狗的遭遇和悲痛,写人们的`冷酷和残暴,实际上是写社会上人与人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诗人表现出对母狗的真挚的爱,也寄托了对社会上被侮辱欺凌的人的真挚的爱。

  总结

  诗的艺术特点

  (1)诗人善用对比,使对立的形象更加鲜明。

  (2)笔触细腻的刻画了母狗的形象。

  (3)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母狗对小狗的爱和母狗内心的凄凉。

  (4)巧妙插入两处景物描写,以哀景衬托哀情,把母狗的悲痛描写得十分凄美。

  练习

  1、第一二节写母狗得子之喜,联系起来看,两个表时间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解析:“早晨”“和黄昏”两个词语,突出母狗舔小狗的时间之长,充分表达母狗的爱子之情。

  2、结合语境说说“踉跄”一词表达了母狗怎样的心情。

  解析:表达了母狗失去狗崽的极度悲痛之情。

  3、母狗望着高空,发出悲鸣时,月牙儿有怎样的表现?

  解析:细细的月牙儿“溜过天顶,偷偷躲进田野和丘陵”。

  4、月牙儿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解析:“溜”“躲”两个动作活画出深受感动的心情,十分传神。圣洁的母爱感天动地,月牙儿怎么忍心看下去呢?

【《狗之歌》教案】相关文章:

1.狗之歌精品教案

2.《狗之歌》原文

3.《狗之歌》原文欣赏

4.单身狗之歌歌词

5.流浪狗之歌作文

6.小草之歌教案

7.长江之歌教案

8.《杨树之歌》教案

上一篇:大班语言教案:绕口令翻跟斗教案及教学反思 下一篇:沁园春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