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换牙了》教案

2021-04-08 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换牙了》教案(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换牙了》教案1

  教学目标:

  1、体会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受,并与大家分享由此带来的成长的喜悦与烦恼。

  2、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认识到牙齿健康对身体的重要性。

  3、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帮助儿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4、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克服牙齿检查与治疗带来的恐惧心理,表现愿意接受牙齿检查或治疗的意愿。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

  2、帮助儿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3、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课前准备:

  牙具模型(恒牙和乳牙) 牙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上一排,下一排,你要猜不着,张开嘴巴看一看。(牙齿)

  2、牙齿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课件一

  二、观察统计

  1、请同学数一数自己小伙伴有多少颗牙齿,画一画小伙伴牙齿的形状。

  2、学生统计换牙人数,完成35页统计表

  三、交流感受

  1、请换牙的同学说一说换牙时曾有的难忘经历。

  2、回忆自己是如何处理由换牙带来的不舒服感受。

  3、小结:换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它标志着我们长大了。

  四、认识乳牙和恒牙

  1、看图讨论:出示书34页奶奶与孙女的对话图,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 察讨论。

  (1)为什么有的人牙掉了能再长出来,而有的人的牙掉了就不能再长 出来?

  (2)哪些人的牙掉了能再长出来,哪些人的牙齿掉了就不能再长出来 了?

  2、教师小结:一个人一生会长出两幅牙齿,一副叫乳牙,一副叫恒牙。 乳牙长到一定的时候就会换掉,再长出来的牙就叫恒牙。恒牙如果没有保护好,掉了就不会长出来了。

  五、探究活动

  1、换牙时应该注意什么?实物投影出示35页图

  (1)牙齿刚刚松动时

  (2)掉牙时

  (3)刚长出新牙时

  教师小结:

  1、不要摇动自己已松动的牙齿;不要舔自己新长出来的牙;不 要用牙齿去咬硬东西;乳牙没掉就长出新牙时应该到医院看牙医;经常吃一些含钙质多的食物等。

  2、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牙齿呢?

  《我换牙了》教案2

  活动来源:

  生活是孩子们学习的大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教师应关注孩子成长中的特殊生理现象,根据孩子的需要,生成丰富的教学活动。由于幼儿生活经验缺乏,他们对于牙齿的保健常识知之甚少。同时,由于家长对孩子在保护牙齿方面的针对性指导非常少,有的还会出现指导不科学的情况,使得有些幼儿在最初换牙时有着害怕和担心的心理,遇到各种牙病也不愿意接受检查和治疗。其实,换牙是每个孩子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它标志着小朋友的成长。针对这一现象,我生成了本次活动,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这一生理现象,了解牙齿的保健常识,使幼儿坦然面对换牙、护牙,并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

  1.了解换牙的过程,知道换牙时要注意的问题。

  2.巩固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3.体会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受,并与大家分享换牙期所带来的成长喜悦和烦恼。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镜子;各种饼干;纸;笔;牙刷;牙膏;杯子。

  活动过程:

  一、了解牙齿的形状

  1.猜谜语引入主题:“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中午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

  2.用小镜子照口腔,观察自己牙齿的形状,把它画下来。

  3.展示牙齿形状,结合交流,认识门牙、尖牙、磨牙。

  4。请幼儿品尝饼干,提问:你们是用什么牙咬的?用什么牙磨碎的?(感知不同形状和不同位置的牙齿,有不同的作用)

  5。牙齿除了吃东西,还有什么作用?

  小结:牙齿的形状是大大小小,有粗有细的,排列得很整齐,不同形状的牙齿有不同的作用,牙齿除了能帮助我们咀嚼食物,还能帮助我们正确地发音,说话清楚。

  二、交流换牙的感受

  对比观察:

  1.请换牙的和没换牙的幼儿张嘴,看看他们的牙齿有什么不一样,引出“换牙”的概念。

  2.请换牙或牙齿松动的幼儿说一说换牙的感受。

  讨论:为什么要换牙?换牙时该怎么办?

  小结:小朋友最初换牙时总感到害怕担心。其实,换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换牙的特殊经历,让你们真的长大了!

  三、认识恒牙和乳牙

  幼儿听故事《乳牙和恒牙的话》,通过故事了解乳牙和恒牙,了解换牙时的正确行为。

  四、探究:刷牙

  1.小实验:老师先请幼儿品尝饼干,然后请幼儿拿出镜子照照:你发现了什么?

  2.我们只吃了一小块饼干,牙齿上就留下了这么多残渣。如果不及时清理,这些残渣对牙齿有什么影响呢?

  3.请幼儿探讨正确的刷牙方法。教师请一名幼儿示范讲述正确的刷牙过程:用水杯接一杯水,先在牙刷上挤点牙膏,再喝一口清水漱口,然后开始刷牙,将牙膏泡沫吐出来,最后喝水将嘴漱干净。

  4.带领幼儿到盥洗室亲历一次刷牙,教师注意指导方法不正确的幼儿。

  小结:换牙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小朋友记住正确的刷牙方法,还希望你们每次刷牙后都用小镜子检查检查,让镜子成为你护牙的小帮手。

  活动延伸:争做护牙小明星:请幼儿或爸爸妈妈按表记录幼儿每天刷牙的情况,每做到一次就得一颗星。看看谁得的星最多,谁就会拥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成为健牙小明星。

  活动反思:

  《我换牙了》是本期健康活动主题之一,借助幼儿换牙期,对幼儿进行换牙护牙的教育,帮助幼儿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本次活动中,孩子通过观察、绘画、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幼儿体验和分享了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受,并与大家分享了由此带来的成长的喜悦和烦恼,初步了解了换牙的常识。

  活动评析: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我换牙了》这一主题活动,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首先,注重从生活中生成教学资源。活动主题是教师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捕捉幼儿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及时地把幼儿生活中的新问题、社会中的新信息吸收到教学内容之中。活动过程:中,像“照镜子、吃饼干、演示刷牙”等等都是在生活中生成、提炼的教学资源。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通过教学使目标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其次,教学过程呈开放性。活动中,幼儿充分参与活动,在有趣的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幼儿通过观察、集体谈话、日常生活中的练习,再在集体中创设一些生动形象的、便于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老师也能即时了解的情境,使幼儿无论在换牙、还是每天刷牙的情况每天都处于动态的交互过程中。在这种过程中,老师既是观察者,更是引领者和教育者。所以,生活活动不是单一空洞的说教,而应是多途径、多形式的教育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从知、情、义等方面让孩子们掌握良好生活及卫生习惯的真谛。

  但是,在这次教学中,也存在着问题。教学过程中幼儿用了较多的时间认识牙齿的形状、作用,以及龋齿的形成,影响了本次教学核心目标的完成。建议加强幼儿换牙的体验、换牙时的卫生这些环节的实施,使教学重点突出。

  《我换牙了》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道为什么换牙?

  2。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3、感受牙齿的用处,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帮助幼儿了解换牙的过程。

  教学难点:

  帮助幼儿了解换牙的过程;

  教学准备:PPT 照片、水、纸杯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好! 这会老师给你们看一组图片,大家先认认图片上的宝宝是谁?(出示照片)

  2。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的牙齿怎么了?(牙齿有个洞洞,牙齿掉啦)

  3、小结:这些孩子的牙齿是掉啦,到了该换牙的年龄。问题来啦,你们的牙齿会掉吗?

  二、讨论交流换牙的感受

  1。展开讨论:我们的牙齿会掉吗?牙齿为什么会掉呢?

  组织孩子互相说一说,老师到孩子跟前一起讨论。和孩子说说,你们的牙齿是细细的,小小的,这些牙齿是乳牙,不是很坚固,如果不换掉,吃一些硬东西就会损伤牙齿。

  老师:刚刚老师听了孩子们的许多说法,但是还有很多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师没有听到,你们能说给他们听听吗?

  2。与老师一块交流

  问:为什么要换牙?

  抽几名幼儿回答

  3、换牙时有什么不方便?

  师:牙齿松松的时候,一碰会很疼,咬东西不注意也会碰出血,有时候吃着东西牙齿就会掉出来,所以在牙齿要掉不掉的`时候呀一定要注意保护他哦。

  4、换牙时我们该注意什么?

  出示图片:不咬手指头,不咬铅笔,不用舌头顶牙齿,少吃甜食。

  5、小结:孩子们说了很多,没有什么可怕的,说明小朋友长大了,被换掉的是乳牙,新长出的是恒牙,恒牙是要陪伴我们一生的。在换牙时,不要用舌头舔,不要用手摸,否则长出的牙齿就不整齐、不漂亮了。

  三、学习保护牙齿的方法

  1、师:刚刚孩子们表现特别棒,老师奖励你们一块饼干吃。 问:牙齿刚刚帮我们干什么啦?(咬断食物,磨碎食物)

  2、师:牙齿对我们重要吗?小朋友知道哪些保护牙齿的方法?(刷牙、漱口)

  刚刚吃完饼干的小朋友互相看看牙齿上面有什么?可能我们的肉眼看不到牙齿缝里的残渣,需要用小牙刷来帮助我们清理牙齿上的残渣

  3、教正确的刷牙方法

  刚刚我们提到了早晚刷牙,你们是怎样刷牙的?让我们来看看正确的刷牙姿势。(出示课件)

  四、放松活动

  听音乐《小牙刷》

  五、小结

  孩子们,你们今天表现棒棒哒,知道啦我们小时候长的牙齿是乳牙,到了6、7岁就要换掉乳牙长出恒牙,保护牙齿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甜食等,这样我们就会有一口又整齐有白净的牙齿。

  六、拓展

  今天回家与爸爸妈妈交流一下牙齿的保健知识,好吗?

  这会我们排着队,张着嘴让后面的看看我们的牙齿,来跟着老师走。

  《我换牙了》教案4

  教学内容: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认识相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会看相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认识相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其编写特点一是教材的选取突出现实性,二是强电学生对统计全过程的体验。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长,呈现的是许多小朋友关心换牙的情境,通过对话提出了“换了3颗牙的有多少人?”的问题,引发学生统计的欲望,为解决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涂统计图、填统计表、分析问题、做出判断的全过程。教材还提供了一个小知识旨在引导学生注意口腔卫生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认识相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会看相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是重点;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是难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动手操作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实物投影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初步统计知识是在前面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知识,对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非常重要。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切实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为今后学习有关的统计知识做准备。

  课时安排:2课时

  基本功训练重点:

  课本P110页自主练习1、2题。

  第一课时(新授课)

  教学内容: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目标 在体验自己换牙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据的整理,初步认识相形统计图,并从中知道简单的统计结果,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统计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初步的统计的意识。能够与同伴合作进行简单的统计,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在体验自己换牙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据的整理,初步认识相形统计图,并从中知道简单的统计结果,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统计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初步的统计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你们知道现在小朋友的牙齿有几颗吗?你们换牙了吗?板书:我换牙了。

  师:你换了几颗牙?我知道了我们小朋友有的换了3颗牙,有的换了2颗牙,还有的换了4颗牙。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清楚的知道换了3颗牙、2颗牙、4颗牙。

  二、分组数数、整理、填表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怎样才能清楚的知道换了3颗牙、2颗牙、4颗牙。(我想知道我们要换几次牙?我想知道换2颗牙的小朋友有几个,换3颗牙的小朋友有几个) 师: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2、学生互相数一数

  3、请学生在小组中调查,把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表格里。(学生进行调查、整理活动)

  4、交流: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整理的?(把每一组的整理结果贴在黑板上) 师:刚才小朋友通过分一分、数一数有了这么多的发现,像这样整理的方法叫做统计。(板书:统计)经过这样的统计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有多少人换了2颗牙,有多少人换了3颗牙,有多少人换了4颗牙。 看了同学的整理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5、师:通过统计你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真了不起。(接受换牙期间的小知识)

  三、巩固练习。

  1、小朋友在海边捡了这么多的贝壳,你认识他们吗?有扇贝、蛤蜊和圆形贝壳,让我们用统计的方法来整理一下各种贝壳有多少吧。

  2、通过统计,你知道谁最多?谁最少?你还想知道什么?请小朋友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哪些体育活动?。你能统计除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请你用统计的方法回家加统计一下你们家中喜欢吃的水果,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作业设计:

  统计家中喜欢吃的水果

  板书设计:

  我又换牙了

  分一分

  数一数

  摆一摆

  《我换牙了》教案5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换牙时期,我们这里大部分家长不重视学生的乳牙保护,认为恒牙长齐了再保护也不晚,以致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太懂得应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为了让学生都有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因此要对学生进行换牙、护牙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换牙的有关知识。

  2.让学生知道牙齿的作用,使学生懂得保护牙齿的意义,了解保护牙齿的方法。

  3.指导学生掌握牙齿正确的刷牙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牙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保护牙齿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牙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牙齿模型一副、牙具一套、教学课件

  学生:

  1.每人准备牙具一套

  2.回家观察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的牙齿。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师:因为咱们班的同学最聪明,今天老师出个谜语:兄弟生来白又白,整整齐齐 排两排,切菜舂米快又快,人人吃饭离不开。猜一猜,这是什么?(学生猜,指名说谜底)

  师:对。是牙齿,你们真聪明。(师随即在黑板上画简笔画牙齿。)

  (猜谜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了解换牙常识

  1.(课件出示本班两位掉牙的同学哈哈笑的照片)问:认识他们吗?你们仔细观察他们的牙齿怎样了?(同学会说他们都掉牙了或又长出新牙了。)

  师:现在请同学张开小嘴,笑一笑,同桌或前后桌同学互相看一看,谁还掉牙了,谁又长出新牙来了?

  (学生汇报。)

  2.当学生说到发现对方掉牙时,请班上掉牙的学生起立,接着问:谁掉牙又长出新牙来了?

  请把手举起来。请他们淡一谈自己换牙时的感受。随后问:你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掉牙了吗?又长出新牙来吗?此时学生根据在家的观察会说他们的牙掉了,没长出新牙。

  师:为什么你们掉了牙会长出新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掉了牙就长不出来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学生解答。

  3.接下来听一听牙科的介绍。(课件出示并配有画外音:一个人一生会长出两副牙齿,一副叫乳牙,一副叫恒牙,乳牙长到一定的时候就会换掉,再长出来的牙齿叫恒牙。恒牙如果没有保护好,掉了就不会再长出来了。)

  4.师:听了牙科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掉的牙是恒牙,所以长不出来了,你们掉的是乳牙,所以可长出新牙来。还没长齐新牙的同学不用担心,大约到13岁左右你们的新牙就长齐了。

  (让学生知道换牙是每个小朋友都要经历的过程,是小朋友长大的标志,认识换牙这一生理现象,从而初步了解乳牙、恒牙的概念。)

  三、探究牙齿的作用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13岁的大姐姐的照片。(课件出示:两位同学露着牙齿笑的照片,一位同学的牙齿洁白、整齐,一位同学的牙齿参差不齐,而且特别黄,还有小洞。)你们喜欢哪一位姐姐的牙齿?(指名说。)

  师:看来每位同学都想拥有一副健康、洁白、整齐的牙齿,那么,健康、洁白、整齐的牙齿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2.同学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交流牙齿的作用,做到了生生互动,激起保护牙齿的意识,为下面的学习起到引领作用。)

  3.师:同学们知道得真多,有一则广告相信大家很熟悉吧。(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这则广告也说明了牙齿的作用之大,既然牙齿的作用这么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牙齿呢?

  (板书课题:保护牙齿)这是我们这节课重点讨论的问题。

  四、探究保护牙齿的方法

  1.小组内交流应怎样保护牙齿,组长做记录,然后组长汇报、相互补充。

  2.课件出示:三位小朋友的做法。(一位小朋友在业时咬着铅笔玩儿,一位小朋友正舔新长出来的小牙,一位小朋友正在摇晃松动的牙齿。)

  师:三位小朋友的做法对吗?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指名发言。)

  (三位小朋友的做法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不爱护牙齿的表现,通过劝一劝,也起到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有类似做法的作用。)

  3.师:下面我们听一听牙科告诉我们保护牙齿的方法。(课件出示的话并配有画外音:同学们,牙齿是伴随我们一生的重要器官之一,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首先,要多吃绿叶菜和含钙质多的食物,少吃甜食。不要舔新长出来的牙,不要摇晃已松动的牙齿,不要用牙咬太硬的东西等等,但最主要的方法还是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引用牙科的话,有很强的说服力,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听了牙科专科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保护牙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板书:养成好习惯)但最主要的方法还是每天饭后漱口.早晚刷牙。不过,如果刷牙方法不正确,不但刷不干净,还会把牙齿磨坏呢。

  五、练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调查班上哪些同学天天刷牙,哪些不刷,鼓励不刷的同学要学习并坚持刷牙。

  2.请每天刷牙的同学讲自已是怎样刷牙的(演示),边演示边说出步骤。

  3.请其他同学。

  4.师示范。

  5.问桌面对面练习刷,互相纠正。

  6.全班同学手拿牙刷起立和老师一起表演刷牙歌。(观看课件,课件是刷牙动画,配有欢快的节奏。儿歌内容是:小牙刷,手中拿,大家一起来刷牙。刷上牙,从上往下刷,刷刷刷。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刷刷刷。刷牙面,前前后后来回拉,刷刷刷。牙反面太脏了,一点儿一点儿往外刷,刷刷刷。最后千万别忘了,红红舌头刷一刷,刷刷刷。)

  (表演刷牙歌,既练习了正确的刷牙方法,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也得到了放松。)

  师:我们学会了正确刷牙,另外选择牙膏和牙刷也要注意,牙刷选择头小、毛软、粗握柄,大约三个月就得换一把。牙膏选用儿童专用牙膏。只要我们坚持每天正确刷牙,(师随即板书:正确刷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相信每位同学都会有一口洁白、整齐、健康的牙齿。

  课外延伸

  把自己早晚刷牙的情况记录下来,每做到一次画一个☆,看一看谁的☆最多。一周获得14颗☆,就评为我们班的护牙小卫士。

  (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既巩固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又督促学生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的护牙习惯。)

  板书设计

  保护牙齿

  自己画的简笔画――牙齿

  正确刷牙养成好习惯

【《我换牙了》教案(通用5篇)】相关文章:

1.《我换牙了》教案

2.我换牙了教案

3.我换牙了小学品德教案

4.大班健康《我换牙了》教案

5.我换牙了教案15篇

6.我换牙了作文

7.大班健康活动《我该换牙了》教案

8.我换牙了教学设计

上一篇:小班健康活动教案 下一篇: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找朋友》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