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教学目标
⒈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⒉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点
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台湾、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引导质疑
⒈交流曾经见过怎样的桥?
⒉板书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并齐读。
⒊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⒈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⒉再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小组合作解决,也可以请教老师。
⒊检查学生自学字词的情况。
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三、感情朗读,理清脉络
⒈自由默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⒉展示读:读自己愿读的部分,要读出情感。
⒊划分段落:
第一段(1-2):在杭州某医院,生命垂危的小钱静静地期待着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
第二段(3-6):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并连夜把骨髓送往杭州。
第三段(7):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⒈分节朗读课文。
⒉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
二、品读感悟第一段
⒈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后的心得体会。
⒉当我们从甜美的梦乡中醒来,打开窗子,灿烂的阳光洒在身上呼吸着带着花香的清新的空气,你会油然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请同学们想像一下:在这样的一个早晨,城市的各个角落会有哪些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呢?
⒊同学们所描绘的这些画面,使我们感到生活是多么美好,然而这一天,对于小钱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用一个较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⑵指导朗读,课件出示:这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①感情朗读: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这个充满花香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充满生机,而小钱,却只能躺在病床,命运对他是如此的残酷,让十八岁的他得了白血病。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文中把十八岁比作一朵“含苞的花”,十八岁太年轻了,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然而可恶的白血病却要使这朵含苞的花“即将凋零”。感情朗读这段话。
②创境引读:假如小钱没有得白血病,此时此刻,他会做些什么呢?
引读: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
当同龄人吃过晚饭后,携着父母的手在绿荫道上漫步时,然而小钱……
当同龄人在球场上奔跑追逐,为每进一个球欢呼跳跃时,然而小钱……
当同龄人的脚步走过祖国各地,尽情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时,然而小钱……
当同龄人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时,然而小钱……
③师:“凋零”指草木凋谢零落。这句话把年轻人的生命比作含苞的花朵,不曾开放就将凋零,让我们痛心地看到,正值如花年华的年轻人,如果不进行骨髓移植,就将结束短暂的生命,这也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骨髓移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⑶合适的骨髓对小钱来说那么宝贵,是挽救他生命的唯一途径,然而找到合适的骨髓,容易吗?出示:
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
⑷所以,小钱只能……出示: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理解:从“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感受到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苍白”“红润”这一组反义词足以说明这一点。
⒋朗读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感受迥然不同,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⒌患了白血病,生的希望是如此渺茫,小钱有没有一线希望获得重生呢?请齐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有的同学可能会发出感叹,小钱真幸运呀;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疑问:小钱怎么会在台湾找到合适的骨髓呢?在这里我们必须提到一个人,也就是下文所提到的李博士。(出示李博士照片及简介)
正是因为有了像李博士这样热心公益的人,还有许多自愿捐献骨髓的热心人,才会使像小钱这样的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生命的曙光,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向他们表示敬意!
三、品读感悟第二段
⒈默读3—6自然段,了解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所发生的一切,请你用一个词来谈谈你的感受。
⒉为一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捐献骨髓,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待的?谈自己的感受。(帮助他人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⒊捐献骨髓的事例,并不止这一件,而作者却单单写了这件事,那这件事例有什么特别让人感动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上记号。(学生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地方以及感动的`原因——这例骨髓移植手术跨越海峡两岸,有着深远意义。抽取骨髓的工作是在剧烈的余震中进行的。)
⒋有那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余震的可怕?找出来读一读。
⒌我们可以想像余震每一次发生时的情景:大地颤抖,房屋摇晃,玻璃破碎。人们惊慌失措……这一切让人感到多么可怕,而此时,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反应如何呢?出示: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苍白”“红润”这一组反义词足以说明这一点。而台湾青年却并非因为缺乏生气而不得已躺在病床上。他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大陆18岁的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这里的“静静地”是他内心坚定沉着的反映,他为了海峡彼岸的小钱不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文中前后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跃然纸上。
⒍此时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呢?(深入体会台湾同胞不顾亲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小钱的精神的可贵。)
师:台湾青年的爱心和骨肉同胞的亲情,伴随着那涓涓流出的骨髓,被带到海峡彼岸,给小钱带来生的希望,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情感升华,想像拓展
⒈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再次感受“生命桥”一词的深刻内涵。
出示: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理解:宝岛台湾与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经久不熄,世代相传。
⒉师:你认为这仅仅是一座生命桥吗?根据提示,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的感受。
出示:它还是一座桥,因为。
⒊想象:小钱在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后,他的身体一天天恢复健康,苍白的脸也红润起来了,生命之花傲然绽放,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感激。假如你就是小钱,你想说些什么呢?
⒋归纳中心:《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通过叙述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抒发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五、作业布置
⒈假设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了,让学生发挥想象,想想他们会说什么?可以写一写。
⒉欣赏歌曲《感恩的心》《爱的奉献》。
六、板书设计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大陆 台湾
小钱 李博士、青年
血脉亲情
附录:
⒈白血病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血液病。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可以用化疗、放疗等方法遏制病变的白细胞,延长病人的生命。但是这种方法的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不但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对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国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将骨髓移植运用于白血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起,干细胞移植术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成功。
⒉骨髓是还没有分化成红、白细胞的母细胞,就像还没有分杈的树干,把它植进白血病患者体内,就可以继续分化、造血。骨髓捐献者捐出的干细胞,只占身体的约5%。这5%即使不捐,两星期后也会在自身的新陈代谢中死亡,所以捐献骨髓对身体是没有害处的。我国大陆的骨髓库起步较晚,人们对捐献骨髓的知识欠缺,意识淡薄,目前各地捐献志愿者的库存资料加起来还不到三万份,这就为寻找配型相符的骨髓带来了很大困难。
⒊慈济医院 位于台湾花莲市,1986年正式启用。1993年,成立了台湾地区首座骨髓捐赠中心──慈济骨髓捐赠中心,后发展成为慈济骨髓干细胞医学中心。现登记在册的志愿供髓人数已达20余万,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骨髓捐赠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华人骨髓资料库。
截至目前,慈济医院已向大陆供髓约180例,每一例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文中提到的“李博士”是李政道教授,他是著名的骨髓移植配型专家,1935年出生于台湾,1972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李博士在美国骨髓移植配型中心工作时,发现大量患白血病的华人由于没有合适的骨髓配型,无法得到医治而死亡,便于1992年回到台湾,开始致力于建立华人骨髓资料库。
⒋拓展阅读
跨越海峡的生命救助行动圆满成功
韩胜宝
公元2001年6月13日,这是一个海峡两岸骨肉同胞魂牵梦绕的日子,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心心相印的日子。
千万双眼睛共同聚焦一个大陆同胞年轻的生命,千万颗心为中国“幸子”的命运而跳动。
早晨六时四十分,黎明的曙光绽开五彩绚丽的朝霞,在宝岛台湾花莲,一位青年静静地躺在无菌室内,等候着他的骨髓从他的躯体里抽出来,流进海峡彼岸姑苏城内此刻同样躺在无菌室内的一位年轻姑娘的血管。
八时,经过全身医学专用的骨髓捐赠者,在经历了一小时二十分钟的手术之后,他的骨髓,饱含着同胞之情,从他的身躯内跃出。
九时三十分,台湾青年的骨髓,装进了盛满液氮的骨髓箱,由三名慈济会的志愿者护送,从台湾花莲起飞,十时二十分到达台北桃园机场。
十三时二十五分,骨髓运输小组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赴香港。在飞机上,志愿者们小心地呵护着骨髓箱,每隔一小时要上下左右晃动,以防止骨髓的凝结,影响细胞的活性。他们深知,手里捧着的,不仅仅是活性细胞,而且是陈霞姑娘的生命。
十五时零四分,骨髓提前六分钟运到香港特区。这意味着离陈霞姑娘的生命的希望更近了。
十九时五十五分,运输骨髓的飞机平稳地在上海虹桥机场停机坪降落。由于香港的天气原因,飞机延迟了二十分钟起飞。虽然抵达上海的时间比预期晚了十五分钟,但总的来说还是相当顺利的。
二十时刚过,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将骨髓接到,迅速装上救护车。由警车开道,接骨髓的救护车从虹桥机场直奔苏州。
二十一时二十五分,接骨髓的救护车开进了苏州,开进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们翘首期盼的来自海峡彼岸的生命火种,仿佛长距离的接力赛,终于如期传到了姑苏城,传到了陈霞的无菌室,不,应该说,是传到了海峡两岸同胞的心坎里!
二十二时,骨髓移植手术开始。午夜时分,手术顺利完成。
至此,宝岛台湾、特区香港、祖国大陆,辗转千里的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救助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⒌词语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移植—①把播种在苗床或秧田里的幼苗拔起或连土掘起种在田地里。②将机体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补在同一机体或另一机体的缺陷部分上,使它逐渐长好。如:角膜、皮肤。
谈何容易—说起来怎么这样容易,表示事情并不像说的那么简单。
袭击—①军事上指出其不意地打击。②比喻突然打击。
平安—没有事故,没有危险。
突如其来—突然发生。
空旷—地方广阔,没有树木、建筑物等。
骨肉同胞—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也比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同胞:父母所生的。也指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
血脉—①中医指人体内的血管或血液循环。②血统。如,血脉相连。
亲情—亲人的情义。
凋零—①(草木)凋谢零落。②衰落
含苞—花包裹着花蕾。
亲缘—指血缘关系;亲代遗传关系。
辗转—①(身体)翻来覆去。②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
彼岸—①(江河湖海的)那一边;对岸。②比喻所向往的境界。如,幸福的彼岸。
步履—①行走。②指脚步。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满怀—①心中充满。②指整个前胸部分。如,撞了个满怀。
涓涓—细水漫流的样子。
奔波—忙忙碌碌地往来奔走。
⒍多音字
脉:第2课有
血:xuè(血脉 血液 血型);xiě(血淋淋 流了一点血)
【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教案】相关文章:
跨越海峡生命桥课文11-18
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范文11-20
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优秀教案01-04
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01-06
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01-04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课文内容12-08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理解12-11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大概内容12-16
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优秀教案设计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