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2023-01-08 活动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

  活动目标:

  1.以自我欣赏的眼光,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头部、面部特征。

  2.学习采用“我很特别,因为我……”的句式进行自我描述。

  3.尝试在同伴面前大胆、夸张地介绍自己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面小镜子、纸、水彩笔

  2.到其他的班上请三位长的很特别的小朋友

  3.教师的相片一张(头部)

  4.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引出活动主题

  1.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你们的名字一样吗?

  2.小朋友的像长得完全一样吗?

  二.猜猜我是谁

  出示教师的相片,这是谁?是怎样看出来的?(引导幼儿从五官来看)

  三.特别的朋友

  1.今天我请来了三位特别的朋友,你们想看看他们吗?

  2.他们说自己长得很特别,你们看出来没有?

  3.听听他们是怎样说自己的特别之处?(引用“我很特别,因为我……)

  小结:三位特别的朋友长得很特别,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头部、五官都长得有特别之处。有的人眼睛大,有的人眼睛小,有的人头发直直的,有的人头发卷卷的,有的人鼻子长的挺等等。

  四.画一个特别的我

  1.每人一面镜子,让幼儿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自己的头部特征,说一说。

  每个人都是很特别的,这些特别的地方都很有趣,我们来找一找自己特别的地方。

  2.别站到前面说说自己特别之处。(引导幼儿采用“我很特别,因为我……”

  3.幼儿尝试画自画像,夸张得表现自己的特征,教师巡回指导。

  五.描述自我

  鼓励画完的幼儿去找一位老师说说自己的特别之处,并请老师把幼儿说的话记录在画像旁。

  六.布置“不一样的我”展示墙

  教师:“不一样的你,不一样的我,不一样的他组成一个大集体。在集体里,我们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2

  目的:

  参与相应情境,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友好相处的快乐。

  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准备:

  1、每人别上胸饰扮演松鼠或小鸟,教师扮演松鼠妈妈。

  2、准备头饰和斧子道具,请配班老师扮演小熊。

  3、挂图一幅。

  4、活动室布置成森林场景。

  过程:

  一、自由创编动作在抒情的音乐声中,小鸟、小松鼠坐在大树上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理理羽毛、抖抖翅膀、说说悄悄话,等等。

  二、进行儿歌描绘的情景

  1、听,什么声音?

  2、小熊扛着斧子进来,边走边唱:我是一只小狗熊,造房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造得很漂亮。

  3、提问:谁来了?它想干什么?你猜它用什么造房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4、通过情景对话熟悉儿歌内容。

  小熊:小熊要盖屋,上山来砍树!好,就砍这一棵。

  松鼠妈妈:不行,不行!小熊:(指另一棵树)那我就砍那一颗。

  松鼠妈妈:也不行,也不行!小熊:(再指另一棵)那我就砍那一颗。松鼠妈妈:呀!它要砍大树了!大家齐说:不行不行,不能砍,不能砍!小熊:这棵不能砍,那棵也不让,为什么呀?(小鸟、小松鼠告诉小熊不能砍的道理,如大树是我们的家等。)小熊:我不砍树了,可我住在哪儿呢?松鼠妈妈:小鸟、小松鼠们,一起来帮小熊想想办法,好吗?(小鸟、小松鼠互相商量合适的办法,并告诉小熊)。

  松鼠妈妈:小熊,朋友们给你提了这么多建议,你认为住在哪儿最合适?(小熊对松鼠妈妈耳语。)松鼠妈妈:小熊让我暂时保密,等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三、学习儿歌

  1、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生活在树上的朋友会阻止小熊的砍树行为,为什么?

  2、出示挂图,提问:小熊住在哪它住在洞里舒服吗?

  3、教师借助图片完整地朗读儿歌一遍。

  4、请幼儿边跟老师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5、带领幼儿分角色学念儿歌,其中幼儿念小鸟、松鼠的诗句,教师念有关小熊的诗句。

  6、启发幼儿仿编第二、三句诗,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表达。

  7、我们又多了一个好朋友,真开心!咱们一起来唱个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庆祝一下吧!

  儿歌:小熊砍树小熊要盖屋,上山来砍树小鸟说:不要砍,不要砍树是我的屋松鼠说:不要砍,不要砍我要树上住为了朋友都有地方住小熊不盖屋,小熊不砍树夜晚睡在树洞里甜甜美美打呼噜评析:教师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情境,通过情景表演吸引幼儿参与相应情境,并顺其自然的提出问题,鼓励和支持幼儿互相交流,积极想办法,给幼儿提供了敢于表达的空间,以上都为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友好相处的快乐。目标服务,我认为本课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并渗透了环保的理念!

  活动反思:

  1、在本教育活动中,我以幼儿“乐学”为前提,注重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活动中,自己创设语言情景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使幼儿如临其境,在整个活动中都是积极主动参与,达到了很好的教育目标。

  2、在活动中,自己充分考虑到中班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的稳定性不是很集中,因此提供给幼儿的图片直观又突出重点,这不仅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更能使幼儿专注于活动的表演,提高学习效率。

  3、在活动中只有极个别幼儿(约2—3个幼儿)对活动不感兴趣,经活动中的观察和活动后的了解,得知这几名幼儿本学期刚从农村转来,父母外出打工,在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时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现象,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要因材施教,针对个别幼儿要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以便更好地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感到自信、成功、快乐!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3

  活动目标:

  1、听音乐信号,愿意一起帮助大乌龟回家。

  2、感受小动物一起互助的良好氛围,为大乌龟获救感到高兴。

  3、通过活动,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4、激发爱同伴的情感,体验同伴间互帮互助的快乐。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6、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场地创设:点点、桌子等

  活动流程:

  听声音引趣——听故事呼救——入情景救助——享助人之乐

  活动过程:

  一、引发想象 师以故事的方式导入:“一天,乌龟爷爷要到山坡上去锻炼锻炼身体。它爬呀爬,一不小心,从山坡上骨碌骨碌地滚下来,跌到山脚下,四角朝天,爬也爬不起来!”

  师作着急状:“乌龟爷爷摔跤了,这可怎么办?”(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想办法)

  小结:原来乌龟大叔摔跤,爬不起来了。

  二、听故事呼救

  1、小蚱蜢在喊什么呀?

  2、听信号,一起呼救。

  要求:听音乐换一棵小树站站好,喊一喊。

  小结:我们一起喊,声音传的远,小动物们听见了都来救乌龟大叔了。

  三、入情景救助

  1、完整听一遍音乐,

  2、个别游戏

  要求:四个孩子拉住乌龟的四条腿,听信号推。

  小结: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推,终于把乌龟大叔推到了小河里。

  四、享助人之乐

  继续故事

  结束语:乌龟大叔得救了,都是大家一起帮的忙,乌龟大叔请大家一起吃好吃的。

  活动反思:

  在送大乌龟回家的故事中,小白兔,小老鼠,乌龟都是小朋友熟悉的小动物,但是对于小刺猬和小蚱蜢幼儿感觉比较陌生,不能马上认识蚱蜢这个动物,但是对于送大乌龟回家的故事都很感兴趣,特别是看课件的时候非常入迷。

  我预设的活动目标是:

  1、初步理解故事,体验模仿小动物的乐趣。

  2、通过故事使幼儿懂得集体的力量大。

  在活动开头,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我首先引出了今天的主角:大乌龟,引出今天的故事与大乌龟有关。接着播放课件,以分段的形式播放故事,一共分为三段,每段播放完毕之后,对刚才的内容进行提问,巩固幼儿所听到的内容。在小蚱蜢求救后,让幼儿模仿小蚱蜢的求救声,想让幼儿通过语言体验小动物的对话。但是在提问阶段,由于课件准备不充分,幼儿没有完全理解故事的内容,回答略显生硬。

  为了使幼儿懂得故事中所要表达的道理:集体的力量大。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让幼儿体验一人搬积木力气小,但是几个小朋友一起搬就能够使力量加大。通过行动,让幼儿更直观的理解这个道理,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只有少数幼儿能够通过游戏来体验,无法让全体幼儿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进而理解其中的道理。

  在活动的创设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和年龄特点,对已有经验把握不足。对于本活动的准备不够充分,希望在下次活动中有所改善。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思维,理解反义词,丰富幼儿词汇。

  2、体验游戏的愉悦感,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小卡片,事先放在座位下,男女分两个方阵坐好。

  2、配对图片六组(2张一组),翻合牌两个。

  3、大、小球各一。

  活动过程:

  一、引导课题:出示大、小球,幼儿观察,揭示反义词。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件好东西,是什么?有什么不一样?(大和小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我们叫它反义词)。

  再仔细看看这两个球,还能说出其它相反的地方吗?(滑、糙;软、硬等)。

  二、比赛"说相反"

  1、现在,男孩队和女孩队就来进行一场"说相反"的比赛。首先,介绍一下比赛规则:

  ①比赛一共有三轮,比赛中听到老师开始口令后,举手进行回答。

  ②回答正确,可以加上10分;错误,不能加分。最后,得分高的好一队就是冠军队。

  ③比赛中,出现吵闹等其他犯规行为,就会被扣分,那么表现认真,纪律好的一队就可以另外加分。

  2、比赛正式开始。

  第一轮:图片配对。

  要求:每队请上三名队员,将图片中意思相反的两张,贴在一起,比哪队贴得又快又好,还要比哪队纪律好。

  ①各队3名队员,将图片配对,贴到黑板上(提醒幼儿检查);

  ②全体队员逐幅看图说相反。

  请两队所有队员准备好,老师轮流请幼儿看图说相反。首先看看第一组图片。

  依次类推,共有6组图片。

  (冷、热;苦、甜;升、降;上、下;深、浅;方、圆;黑、白;哭、笑;长、短;开、合;睁、闭;起、落;厚、薄;早、晚;开、关)

  ③小结得分情况,讲评幼儿情况。

  第二轮 看谁说的好

  要求:仔细观察一下周围,想想平时生活中,还有哪些相反的现象,也请两队轮流回答,注意不要重复。

  ①幼儿比赛

  ②结分、讲评

  第三轮 变一变、说一说

  出示两支一模一样的笔,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把它变一变,来找找相反。

  ①幼儿回答、演示;

  ②结分,宣布获胜队。

  延伸:游戏《找朋友》

  经过一场激烈的比赛,让我们来做个游戏放松一下。

  要求:听找朋友音乐,每位幼儿取出座位下的卡片,去找和自己瞳上意思相反的朋友。找到后,听音乐,学高人走,矮人走,出教室,到后面去找找相反。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5

  大班语言活动春天在哪里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体验春天大自然的美和诗歌的语言美,能使用一些优美的词句进行创编,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春天在哪里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体验春天大自然的美和诗歌的语言美。

  2、能使用一些优美的词句进行创编。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音乐带《春天在哪里》

  2、配乐诗朗诵,音乐磁带,录音机。

  3、幼儿多次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幼儿边唱边跳进入草地。

  2、欣赏配乐朗诵诗歌。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诵。提问:诗歌里说春天是什么?春天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2)第二次欣赏,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诗歌内容。分别提问为什么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会笑的书、会唱的书?

  (3)集体朗诵诗歌

  3、幼儿结伴在草地四周边观察边创编。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根据原诗歌的创编形式,使用优美词句进行表达,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4、请个别幼儿朗诵自己创编的诗歌或词句。

  5、将一些好的词句组合成一首优美的诗歌集体朗诵。

  6、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用绘画方式表达诗歌内容,相互欣赏。

  (2)利用散步户外观察等活动,引导幼儿继续观察想象春天是什么样的。

  (3)集体制作一本图画书《春天的故事》。

  (4)结合动作进行朗诵表演。

  活动反思:

  这首诗歌以它优美的节奏和朴素的语言,赞美着春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神奇,引导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体验春天的特征。本采用挂图的方式让通过具体、直观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再通过一个个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最后采用分段和整体学习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诗歌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诗歌的结构工整,语言具有韵律感,也便于幼儿的创编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6

  活动目标:

  1、认真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喜欢探究,在活动中体验脚的重要作用。

  3、专心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难点:

  认真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左脚右脚要分家》故事图卡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听指令用双脚做动作,例如走路、跳跃等动作。

  2、出示《左脚右脚要分家》故事图卡,讲故事。

  3、向幼儿提问:

  (1)左脚和右脚合作能做什么事情?(走路、上下车、跳绳。)

  (2)左脚和右脚为什么吵架?(右脚不小心踩了左脚一下。)

  (3)左脚和右脚分家以后,出现了什么情况?(不能走路,还会摔倒。)

  (4)你认为左脚和右脚能分家吗?为什么?(自由回答。)

  4、请幼儿用“我有一双脚,我会……”口头造句。

  5、请脚受过伤的小朋友讲一讲:“如果一只脚受伤了,走路或者做事情的时候有什么不方便?”启发幼儿明白要在平时保护好自己的双脚。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先看、再想、接着问、然后听、最后演,始终将孩子们放在主体地位,使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7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山羊公公选择守卫的过程和理由。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责任心。

  活动准备:

  PPT、统计表、树叶投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价值取向:在分享交流中初步了解成为合格守卫的条件)

  1、 导入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山羊家族的故事。

  2、 讲述故事:最近山羊公公遇到一个大难题,山上的狼越来越多,眼看家族里的羊越来越少,山羊公公决定聘请一名守卫。

  提问:守卫是什么意思?

  小结:守卫就是能保护别人的卫士。

  3、 提问:你觉得什么样的动物能做羊家族的守卫呢?(追问:为什么?)小结:山羊公公和你们想的一样,就想聘请你们说的一名守卫来保护自己的家族。

  4、 过渡语:听说山羊公公要聘请守卫,小动物都来报名啦!有这么多小动物都来了,山羊公公为难了,因为它只需要一名守卫,所以它决定让小动物进行一次竞聘。

  提问:什么叫做竞聘?

  小结:竞聘就是竞争,通过比一比,选一选,选择最合适的人选。

  提问:你觉得山羊公公会竞聘什么内容呢?

  二、理解故事。

  (价值取向:仔细观察画面,在说说讲讲中理解山羊公公选择守卫的过程和理由)

  1、 比武竞聘。

  (1) 第一关:比身高提问:哪些动物过关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重点引导:小兔、猴子和狐狸有没有符合要求?

  小结:原来比身高是要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小兔和小猴还有狐狸站在木桩上,这样可不公平,撤去了木桩,他们的身高没有达到100厘米。

  提问:选守卫为什么要比身高呢?

  小结:合格的守卫要身材高大,这样才能看得远保护好羊群。

  (2) 第二关:比力气提问:这次在比什么?哪些动物过关了?

  小结:公斤就是重量的单位。这次山羊公公的要求是能举起超过100公斤的重量。

  提问:选守卫为什么要比力气呢?

  小结:原来合格的.守卫不仅要高大,还要有力量,这样才能打败大灰狼,保护好羊群。

  (3) 第三关:比灵活性提问:这是在考验什么呢?

  小结:合格的守卫,不仅需要一定的身高和力量,还需要灵活,这样才能应付复杂的情况,更好地保护好羊群。

  2、 投票选择:

  第一次。

  (1) 过渡语:通过这三关,还剩下老虎、猩猩、猎狗。可只能选一名守卫,你来帮山羊公公选一选,你认为谁最适合做羊群的守卫。

  (2) 幼儿投票,教师统计数量。

  提问:请你说说投票的理由。

  (3) 观看PPT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①老虎小结提升:老虎的确很凶猛吓走了大灰狼,可是把小羊也吓晕了过去。

  ②大猩猩小结提升:大猩猩贪玩不负责,羊都被大灰狼抓走了也不知道。

  ③猎狗小结提升:猎狗很有责任心,它让成年的羊站在外面一圈保护里面的小羊,猎狗自己四处巡逻。

  第二次投票:

  1、看完了几幅图片,你现在认为谁最适合做羊群的守卫?

  重点提问:说说你改选投票的理由。

  总结:原来有老虎的力气,猩猩的灵活是不够的,猎狗的责任心更重要。所以山羊公公选择了猎狗做羊群的守卫。

  三、完整欣赏。

  (价值取向:体验山羊的智慧和故事的趣味性,了解责任心的重要性)

  1、 完整欣赏。

  2、有了责任心,我们能好每一件事情。我们马上就要离开幼儿园做一名小学生了,那怎么才能成为一名好学生呢?

  小结:做一名好小学生不仅要身体好、学习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责任心, 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好学生。

  活动反思:

  《最佳守卫》以"谁是守卫的最佳人选"为话题引领着幼儿走进活动中,在三关竞聘最佳守卫时,先以出示图片,让幼儿根据所看到的细节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最后得以总结。在最后一场比赛中,采取幼儿投票--再次观察画面--除了聪明、勇敢,责任心更加重要。

  在每个环节中,帮助幼儿理顺守卫所需的本领。第三关后让幼儿根据前三关小动物们的表现,让幼儿参与投票,你决觉得谁是最佳守卫,以游戏形式让幼儿贴近故事,理解故事,享受阅读的快乐。然后再设置疑问,山羊公公到底会选谁做它们山羊家族的守卫呢?它还会用什么办法选出守卫?会和你选的一样吗?以此激发幼儿更仔细的阅读和观察第四关的画面并大胆想像。让孩子根据第四关小动物们的表现,更改自己的投票,这次孩子们都一致认为猎狗是山羊家族的最佳守卫。因为是大班的第二学期,所以最后一个环节渗透了"幼小衔接"的内容。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8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运用做动作和说儿歌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3、了解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活动准备:

  1、身体部位的图片,米老鼠演员一名;

  2、健身音乐。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题,大胆表达

  1、谈话引题

  师:“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他是谁?”

  米:“嗨,小朋友们好啊!”

  师:“呦,是米老鼠啊,很久没见,你怎么长的这么胖啊?瞧瞧你这个大肚子。”

  米:“哎,这段时间我每天吃很多食物,又不运动,结果越来越胖,肚子也越来越大。”

  师:“这样可不好,肥胖有很多坏处呢?你不相信就问问小朋友们,谁快来告诉米老鼠肥胖有哪些坏处?”(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很对,肥胖会导致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而且还影响外型美观呢!

  3、鼓励幼儿帮米老鼠想办法

  米:“我原来身材多好啊,呜~~~,可现在……我可怎么办啊?”

  师:“别着急,小朋友可以帮你想办法!大家快来帮助米老鼠吧。谁有好办法?(减肥)怎样减肥?(幼儿讲述各种减肥的方法,教师注意要引导幼儿认识到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减肥)。

  二、亲身体验,理解内容

  1、听音乐做健身操

  师:“刚才小朋友的提议很好,刘老师也觉得跳健身操是又方便又简单而且有效的好方法,现在我们就和米老鼠一起来跳健身操,好吗?”

  米:刘老师,跳健身操确实很锻炼身体,但我一下也学不会怎么办呢?

  师:别着急,我们大家一定想办法会把你教会。

  2、回答问题,理解内容

  师:现在我们就帮米老鼠回忆一下,刚才做的健身操运用了身体上什么部位?做的是什么动作?(要求幼儿说出身体部位的名称并用动作表演一下,教师可帮助幼儿用儿歌中的语言说一遍。)

  每当幼儿说出的部位的名称,教师则在黑板上贴上该部位的图片。

  三、尝试创编,加强练习

  1、幼儿尝试创编儿歌

  师:我们把刚才做健身操的身体部位和动作都回忆了,刘老师也把图片贴到了黑板上,现在我要给你们出个难题,谁能尝试看图编一首儿歌,一首健身儿歌,这样会让米老鼠加深印象。

  2、练习说儿歌

  (1)看图谱说儿歌。

  (2)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3)听音乐表演儿歌

  米老鼠:“这首健身儿歌太棒了,我还想和小朋友一起再来跳一次,你们愿意吗?”

  师:“我有个建议,我们听着音乐来表演这首儿歌,好吗?”(根据幼儿掌握情况可再增加一遍)

  (4)为儿歌取名

  师:我们学会了这首健身儿歌,谁能给这首儿歌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了解健康知识,自然结束

  师:我们刚才跳了健身操,你有什么感觉?对,出了很多的汗,这些汗水能把我们身体里的毒素清除干净呢。所以,不光是胖的人需要运动,瘦的人也要多运动,这样才能让体格更健壮,当然,运动也不能过量,运动过后要及时的喝水,多吃蔬菜,合理饮食,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9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大自然里有各种各样的水。

  2.初步感知叠词的特点,学习使用叠词。

  3.初步接触重点字词:水、跳舞、脏、西瓜、汗水。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喜欢观察生活中的水,对水感兴趣。

  2.物质准备。

  挂图、音带、大字卡;诗歌读本。

  活动过程:

  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让幼儿猜谜语,教师说水的谜面,让幼儿猜测。教师随机出示大字卡“水“,让幼儿感知。

  二、感知理解活动

  1.分享与讲述。

  (1)你在哪里看到过水?它是什么样的?是什么味道的?巩固幼儿对水的形态、特征的认识。

  (2)扩散性猜想:水。

  小小的水是什么水?大大的水是什么水?

  会跳舞的水是什么水?静静的水是什么水?清清的水是什么水?脏脏的水是什么水?甜甜的水是什么水?咸咸的水是什么水?

  教师适时出示相应的打字卡“水”、“跳舞”、“脏”等,让幼儿感知。

  2.幼儿有序取书,进行自主阅读。

  启发幼儿说说画面上有什么水。

  3.教师播放诗歌录音,幼儿认真倾听诗歌《水》。

  4.师幼看挂图,共同讨论,理解诗歌内容。重点讲述诗歌中的叠词。

  (1)图上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水?为什么说喷泉是跳舞的水?为什么说湖水是静静的水?西瓜水是什么样的?汗水真的是咸咸的吗?

  引导幼儿从各种水的特点来理解诗歌内容。并出示相应的大字卡。

  (2)引导幼儿对比、发现叠词的特点。

  请幼儿尝试说说其他叠词。

  三、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幼儿有序收书,整理自己的物品。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0

  设计意图:

  《过河》讲述了一群小动物互助过河的童话故事,爱帮助人的小蛇用自己的身体在河上架起了一座小桥,让小动物按由轻到重的顺序过河,既渗透了按由轻到重顺序过河的智慧教育,也蕴涵着小蛇乐于助人和量力而行的品德教育因素。同时,让幼儿在推测和验证中展开游戏教学,可以极大的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是一篇极具教育价值的文学作品。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对画面信息进行描述,理解故事情节。

  2.能根据画面大胆推测,说出自己的想法。

  3.体验动物之间互助友爱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过河》PPT2.地上用即时贴布置出一条小河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架小桥的游戏。这是一条小河,谁能用身体在上面架起一座小桥呢?你看他把手和脚撑在小河的两边,把身体拱起来,胳膊和腿撑直了,像不像一座小桥啊?好,我们都来架小桥吧。让老师来试试小桥架的结不结实,注意了,老师要过小桥了……看,有的小桥开始摇晃了,要坚持哦!(好,小朋友都会架小桥了,现在我们回到座位上休息一下)

  二、观看课件,推测故事情节

  出示图片(一)

  师:刚才小朋友玩了架小桥的游戏,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关于架小桥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有什么呢?这些小动物想干什么的呢?他们怎么会怎样过河呢?这几个小动物里谁会游泳呢?

  2.出示图片(二)

  师:哦,小蛇会游泳,看,它在河面上架起了什么?哦,小蛇很聪明,它在河面上架起了一座小桥,那你会让谁先过河呢?那为什么呢?(根据幼儿的推测把动物过河的顺序显示在课件图片上)

  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那小蛇是让小动物按什么顺序过河的呢?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观看课件,理解故事情节

  出示图片(三)

  师:唉,小蛇让谁第一个过河呢?(小蚂蚁)小小的蚂蚁走在小蛇的身上,小蛇的表情怎么样?(依据情况引导小蛇的眼睛,鼻子怎么样?)

  师小结:小小的、轻轻的蚂蚁从小蛇身上过去,小蛇几乎感觉不到重量,小蛇眯起眼睛,感觉很轻松。

  2.出示图片(四)

  师:第二个谁过河的呢?(蚯蚓)小蛇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小蛇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师小结:蚯蚓过河,小蛇感觉到了有那么一点重量。小蛇竖起眉毛,睁大了眼睛,感觉有一点点累。

  3.出示图片(五)

  师:第三个是谁呢?(小老鼠)小蛇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小蛇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师小结:老鼠过河,老鼠比蚯蚓重多了。小蛇为了不让老鼠把自己压垮,用力把身子拱起来。小蛇感觉累多了,头上都流汗了。

  4.出示图片(六)

  师:那第四个呢?(小鸡)那你看小鸡走上小蛇的身上小蛇身体有什么变化呢?它的表情怎么样?唉,老师觉得它好像在微微的笑呢?它为什么笑呢?(哦,小蛇虽然很累,但它帮助小动物过河觉得很自豪很快乐,所以它微微的笑了)

  师小结:小鸡走到小蛇身上时,小蛇已经力不从心了,它硬挺着。好不容易支撑着,头上流下了很多汗,勉强让小鸡顺利地从自己身上过了河。

  四、师幼展开讨论,明白由轻到重的过河的道理师:现在小动物都过河了,那我们来看看小动物的过河顺序和刚才小朋友想的顺序一样吗?不一样,哪个方法更好呢?(将前后两个顺序进行比较,讨论哪一种办法好)

  小结:老师也觉得小蛇的方法挺好的,按从轻到重的顺序过河这样小蛇就能保存体力坚持到最后,让所有的小动物都过河。

  五、看课件,完整的欣赏故事师:在小蛇的帮助下,四只小动物都顺利的过了河,它们非常感谢小蛇。那你们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蛇呢?……那我们小朋友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像小蛇一样乐于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那这个故事还没有名字呢?我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吧!

  六、拓展师:噜噜噜、噜噜噜,谁来了?小猪来了,小猪噜噜也要过河呢,你觉得小蛇会让它从身上过去吗?

  师小结:老师也觉得小蛇不能再帮助小猪过河了,因为它已经很累了,如果让小猪从身上过去万一坚持不住,小猪就会掉到河里发生危险。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千万不要逞能,不然会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那小猪怎么办呢,那我们回去帮它想个好办法吧!

  附故事:

  过河一群小动物来到小河边,它们是小蛇、小老鼠、小鸡、蚯蚓和蚂蚁。它们要过河,但是它们中间只有小蛇会游泳,其他的动物都不会游泳。怎么办呢?

  好心的小蛇想了个办法,它把自己长长的身子搭在小河的两岸,做成了一座独木桥,好让伙伴们从它身上过河。首先是身躯微小的蚂蚁从它身上过河。小蛇简直感觉不到小蚂蚁的重量。接着是蚯蚓过河。这一次,小蛇感觉到了有那么一点重量。

  再接着是老鼠过河,老鼠比蚯蚓重多了。小蛇为了不让老鼠把自己压垮,用力把身子拱起来。当小鸡走上小蛇身上时,小蛇已经力不从心了,它硬挺着,好不容易支撑着,让小鸡顺利地从自己身上过了河。

  这时,忽然走过来一只小猪,这只小猪也想从小蛇身上过河。小蛇已经很累了,它会让小猪从它身上过河吗?

  教学反思:

  《过河》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这一单元的第三模块教材创设了“学生过河”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体现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这一教育理念,本节课也体现了‘寻找疑问—发现疑问—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想验证—汇报结果’这一教学流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活动中,所以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

  1、充分利用“过河”这个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从中发现数学疑问,再提出问题,接着让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时候孩子们通常会想到的是分步算式,接着又小组合作交流,“能写成综合算式吗?”这时就有部分孩子出现这样的算式:29+25÷9 ,接着老师就引导孩子们通过计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再结合具体的情境自主发现问题所在,让孩子们知道这个时候这样写出来就是不正确的,同时给孩子们介绍新的工具“小括号”,并让孩子知道:有小括号的时候,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这个时候再让孩子们列算式,就会列出正确的:(29+25)÷9,而且也知道了运算的顺序了。接下来在‘做一做’的练习中让学生们先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使孩子们进一步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又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本节课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疑和提出疑问后的思,同时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线,在各环节老师穿针引线(提醒为导疑—导思),关键处忘让学生讨论、合作、交流。

  3、新课部分,在“问题情境”的牵动下,当孩子们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后,又鼓励学生大胆的汇报自己的方法,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得以加强。在学生求探索、同思共想、动手操作、互说互议的过程中,更多地获得了展示的机会,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愿与他人合作的好习惯与诸多探索的精神也逐步养成。

  4 、本节课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及电子白板,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直观、形象、动态,以及交互式等展现知识的过程,有效的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如本节课我运用到了电子白板的“拖拽、组合、随意书写、无限制克隆、遮挡、双页预览、魔术笔的放大和聚光等功能”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新知,建立清晰表象,并有效的节约了教学时间,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1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学习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读诗歌。

  2、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表现诗歌美好的意境。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布娃娃和摇篮各一个;

  2、图片:蓝天、星星、大海、小鱼、花园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知、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

  难点: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

  (1)播放摇篮曲,感受曲子优美、宁静、温馨的意境。

  (2)让幼儿说说: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做什么?

  (3)鼓励幼儿学习用自己的手臂当摇篮,随着音乐摇娃娃睡觉。

  2、初步感知诗歌。

  (1)朗读诗歌,提问:“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篮里哪些小宝宝?”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一边出示相应的图片,一边朗读。

  3、进一步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1)为什么说蓝天是摇篮?

  (2)为什么说大海、花园、妈妈的手是摇篮?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地朗读诗歌。

  4、根据诗歌结构进行仿编。

  (1)仿编第一段。

  在蓝天这个摇篮里。除了摇着星宝宝,还摇着谁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带领幼儿根据诗歌原有的结构仿编。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朗读一遍仿编的诗歌。

  5、朗读诗歌《摇篮》

  引导幼儿一起随着音乐用轻柔的声音完整地朗读诗歌原文和仿编的诗歌。

  活动反思:

  《摇篮》是一首经典的、优秀的儿童诗歌,它以幼儿的眼睛来描述“摇篮”,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摇篮”与“宝宝”的关系表达出来,既能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又极富画面感,让人浮想联翩,整首诗歌洋溢着浓浓的爱意,是一篇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幼儿作品。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2

  一、活动背景:

  一个漆黑的夜晚,小偷和老虎都来到王老汉家偷驴。可是,他们撞上了“漏”!“漏”是什么呢?这个故事内容来源于流传在我们中国老百姓生活中的民间故事。著名画家黄缨用童趣盎然的角色造型、细腻传神的笔触、动感十足的画面,将这个故事以图画书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深受成人和孩子喜爱的中国原创绘本。之所以选择这个绘本来开展图画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主要是根据大班下学期即将入小学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好学、善问,对语言文字有着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对图画书的阅读更是十分喜爱。绘本《漏》的特点是不仅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息,融合了许多中国元素,而且语言和画面十分生动、幽默,对幼儿来说,阅读这样的图画书会是一种十分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活动目标:

  1.细致观察画面,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及角色的心理活动。

  2.能大胆表达,增强阅读兴趣。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电脑、电视机。

  2.绘本《漏》人手一册,图片、黑板、毛笔等。

  四、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激发阅读兴趣。

  师:今天我们来分享一本很有意思的图画书,先来看看书的封面,有问题吗?为什么老爷爷和老奶奶都在往上看呢?

  (评析:鼓励幼儿通过对绘本封面的观察,大胆提出疑问,揣测故事情节,在悬念中诱发幼儿产生深入了解绘本的兴趣。)

  (二)集体阅读前半部分图画书。

  1.师:这个故事里有谁?这时,谁来了?他们看见大胖驴会想些什么?

  2.小结:“山上的老虎想:这大胖驴,一定很好吃。山下的小偷看见了,心里想:这大胖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评析:这一段教师以简明扼要的提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理清角色关系,分析角色心理活动,使幼儿逐渐进入到故事情境中。)

  3.师:到了晚上,窸窸窣窣,老虎在干什么?小偷呢?王老汉被惊醒了。老奶奶说,“管它贼啊虎啊,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老奶奶怕什么?那“漏”是什么呢?

  4.师:老虎想“我翻山越岭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到过漏,难道说这家伙比我还厉害?小偷想: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到过漏,难道说这家伙比我还厉害?”他们想得一样吗?

  5.小结:咱们中国人很聪明,只用四个字就能把这个意思说明白了。翻山越岭和走南闯北是我们中国的成语。

  (评析:老虎和小偷都开始采取行动了,幼儿随着教师营造的故事气氛也愈加投入,画面的变化,角色的动作,人物的语言都是需要关注的要素。多媒体课件有效地突出了细节,呈现了动态,使幼儿在情境中步步深入。)

  6.师:“小偷想着想着,脚下一滑,妈呀,哗啦!”发生什么事情了?

  7.师:“嘭!小偷一下子掉到老虎的背上了,老虎也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是漏来了,驮着小偷拔腿就跑,边跑边喊——哎哟是漏啊。他们跑过了驴背山,拐过了驴背湾,跳过了驴背岗,嘭嗵!一头撞到了大树上。”老虎和小偷他们认为“漏”是什么呢?

  8.小结:“老虎想,哎哟,这个漏啊,像石头一样,砸得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了。小偷想,这个漏啊像旋风一样,颠得我的骨头都快要散架了。”

  (评析: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教师运用夸张的语气讲述了故事戏剧化的一幕,营造了紧张生动而又诙谐幽默的活动气氛,使幼儿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并且在笑声中顿悟了“漏”的含义。)

  (三)自主阅读后半部分图画书。

  1.师:请小朋友用很快的速度,把后半部分看一看,找出你认为书里最有意思的一幅画,把它的页码记住。

  2.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3.师:谁来说说,你觉得最好玩的是第几页?好玩在什么地方?

  (评析:有了集体阅读图画书的方法和经验,幼儿自主阅读后半部分显得轻松和愉悦,充分感受了图画书风趣幽默的特点。)

  (四)理解故事内涵。

  1.师:最后驴有没有被偷走?从哪里看出来?

  2.师:“嘀嗒嘀嗒,唉,怕漏雨,偏又漏了。”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漏》,这个“漏”字,是用什么笔来写的?

  3.师:毛笔、墨、宣纸是中国古代人用来书写的工具。现在,老师来写这个字。这个字是三点水的偏旁,旁边像一个屋顶,下面有个什么字?雨跑到屋子里面,就说明怎么样?

  4.师:咱们中国的汉字真了不起,一个小小的字里面都有学问。我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可以学到更多的汉字。

  (评析:故事到了尾声,揭示故事名称,前后呼应,诠释疑问。教师用毛笔书写“漏”字,引领幼儿初探汉字结构的奇妙,对于即将入小学的幼儿十分有益。)

  5.师: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们觉得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国家?从哪里判断出来的?猜猜这个故事发生在现在的中国还是以前的中国?

  6.小结:这是一个中国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就是从很早以前流传到现在的故事。

  (评析:幼儿各自从故事中获取了不同的感受,得到了不同的启示,也许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还会想到这个故事,想到一些什么,中国民间故事是值得回味的。)

  五、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主要定位在幼儿积极体会老虎和小偷的心理活动,能够将自己的想法、猜测积极大胆地表述出来。在过程的推进和把握上,通过画面的仔细观察来判断、推测、想象,是一个重点。对“漏”的理解和对老虎、小偷的心理分析是又一个重点。而“民间故事”、“成语解释”、“文字结构”等作为小的知识点,对于幼小衔接段的幼儿来说,也是十分适合的。

  教师能够通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设问,将幼儿引入故事的情境。在教学上,能够突出语言活动的特点,注重规范提炼幼儿的口语,丰富幼儿的词汇,使幼儿的语言表达呈上升趋势。教师还能不断地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细节,从细微之处发现图画书独特的魅力,使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同时,教师能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的功能,发挥自身语言、动作的暗示作用,多渠道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

  “漏”反复出现,但在不同角色的心里,有着不同的含义,因此造成了一连串的误会,发生了一些搞笑和幽默的事情,当然其中也蕴涵着比较深刻的寓意。孩子的眼中能看出孩子的门道,成人的眼中能看出成人的精彩,这就是绘本的魅力所在吧。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3

  活动目标:

  1、理解《掉进酒桶的老鼠》的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能借助画面内容创编“救鼠”和“逃生”故事情节。

  3、教育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害怕,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

  活动准备:

  1、故事《掉进酒桶的老鼠》录像带、电视、VCD机一台

  2、鼠、兔、鸟、狗、羊、鸭、鸡、猴、猫、牛、装有许多酒的酒桶图片各一张,布置在黑板上:酒桶图片在中间,猪、兔、鸟、狗、羊、鸭、鸡、猴、猫、牛图片呈圆形翻贴在酒桶图片外圈。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老鼠图片,激发幼儿观赏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老鼠?(这是一只聪明勇敢的小老鼠)。今天让我们听一听、看一看关于这只聪明能干的小老鼠的故事吧!”(教师用一种神秘的口吻介绍幼儿即将看到的录像)

  二、分段播放录像,幼儿欣赏并创编故事。

  1、播放录像第一部分:从故事开始到小老鼠掉进酒桶里等着有人来救它。

  教师出示事先布置好的黑板,把小老鼠图片放在黑板上的酒桶图片中。教师提问:“小老鼠一不小心掉进了什么地方?”“小老鼠为什么会掉进酒桶里呀?”“小老鼠在酒桶里慢慢往上爬呀爬呀,一会救滑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可是它的心情怎么样呢?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救鼠”情节:“谁会来救小老鼠呢?”“怎样救的?”幼儿每说出一种动物,老师就把相应的图片反过来,用粉笔画线把动物与酒桶连起来。如果黑板上没有幼儿创编的动物,教师就用粉笔画出来,幼儿没有提到的动物老师最后把它反过来,并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教师给幼儿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连贯的语言大胆讲述)

  2.继续播放录像,只到画面出现一只小花猫。

  教师提问:小朋友说的都很好,都是爱动脑子的好孩子。可是故事 里的小老鼠究竟会遇到谁呢?(一只小花猫)(播放录像)想想看:小花猫会不会救小老鼠呢?请认为小花猫会救小老鼠的小朋友坐到红色区域,反之坐到绿色区域。现在,我想采访一下认为小花猫会救小老鼠的小朋友说薯片为什么你觉得小花猫会救小老鼠。我再请认为小花猫不会救小老鼠的小朋友谈谈你的看法。每个小朋心里都有了自己的选择,然而故事的结果究竟是怎么样呢,我们继续看录像。在看录像的时候请小朋友思考一个问题:小花猫和小老鼠是不是好朋友?

  3、播放录像第三部分:从来了一只小花猫到小老鼠同意小花猫救自己上来。

  教师:“小花猫和小老鼠是好朋友吗?”(不是)为什么?(好朋友应该是相亲相爱,互相帮助的)“小花猫为什么要救小老鼠?”“小老鼠为什么同意小花猫救自己?”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为下面的创编打下基础。

  4、播放录像第四部分:从小花猫把小老鼠救上来到张开嘴巴要吃小老鼠。

  教师:“小朋友,现在小老鼠又遇到什么危险了呀?小老鼠会乖乖束手就擒让小花猫吃掉吗?”(会和不会)为什么?请小朋友快想想办法呀!小朋友都在积极帮助小老鼠度过危险,可是你想知道小老鼠自己是怎么样想办法的吗?继续看录像。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逃生”情节:“小老鼠被小花猫吃了吗?”(没有)“它是如何逃脱的?”幼儿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创编小老鼠“逃生”过程。请幼儿表演小老鼠逃生过程。

  5、播放录像第五部分:从小花猫张开嘴巴要吃小老鼠到最后。

  教师:“小朋友,小老鼠逃了吗?它是如何逃脱的?当小花猫要吃小老鼠时,小老鼠说了什么?”“小花猫是怎么做的?”“谁来做小老鼠和小花猫来表演这段呢?”请个别幼儿表演。

  “小老鼠逃回洞里又是怎么说的?”教师要求幼儿用故事中语言进行讲述。

  三、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录像。(教师要求幼儿边看边默默的讲述故事)

  四、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教育。

  教师:“你喜欢故事里的小老鼠吗?为什么?”“我们应该向小老鼠学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应该向小老鼠一样做个聪明勇敢的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害怕,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学会保护自己。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4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理解词汇:磨坊、为难、难为情、犹豫的含义。

  2、初步发展分析比较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故事了解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勇于尝试。

  活动重点:了解故事内容,理解词汇:磨坊、为难、难为情、犹豫的含义。

  活动难点:初步发展分析比较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故事图片、老牛小松鼠和小马图片、动物头饰、“√”“×”标志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谱,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老牛、小松鼠和小马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动物的高矮。

  师:三种小动物过同一条河,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一)播放课件,教师讲述故事,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

  1、妈妈让小马去做一件什么事?

  2、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

  3、老牛告诉小马什么?怎么说的?

  4、小松鼠告诉小马什么?怎么说的?

  5、小马是怎么做的?

  (二)出示故事图片,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情节。

  提问:

  1、老牛说的对吗?为什么?

  2、小松鼠说的对吗?为什么?

  3、小马明白了什么?为什么?

  三、教师小结

  当我们遇到事情时,要多观察、多思考、勇于尝试,才能真正面对困难迎接挑战。

  四、游戏“动物过河”

  游戏规则:教师出示小动物头饰,让幼儿自由选择一种头饰,出示标志牌“√”“ⅹ”。屏幕上出示一条小河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能过河的小动物站到“√”标志牌下,不能过河的小动物站到“ⅹ”标志牌下。

  幼儿进行游戏,在游戏中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请教师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幼儿分角色进行故事情景表演。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5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理解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排列图片。

  2、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排图讲述能力。

  3、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大图片一套,幼儿用的小图片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注意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排一排图片,好吗?

  二、引导幼儿在理解1~5幅图片意思的基础上学习排图

  1.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幼儿说说图片说的是什么。

  小结: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2.引导幼儿理解2~5幅图片的意思。

  ①它们在郊外是怎么玩的?这儿有几张没按顺序排列的图片,谁能够看懂?

  ②小猫在干什么?它是怎样跳高的?(撑竿跳。)

  ③小狗在干什么?(学习词语:竖蜻蜓。)

  3.引导幼儿给图片排序。

  ①现在请你们把红色边框的五张图片拿出来排一排,然后连起来讲一段故事。

  ②幼儿动手排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③幼儿根据自己排列的图片讲述故事,教师排出相应的大图片。

  三、引导幼儿为故事的后部分排图

  1.小动物玩得正高兴,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们拿出蓝色边框的三张图片想一想、排一排。

  2.幼儿排列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3.个别幼儿排图片,请其余幼儿说说是否同意这样排列。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作出正确引导。

  4.这几张图片讲了什么?小刺猬为什么帮小动物们晒衣服?谁会用一段好听的话来说?

  5.教师小结。

  6.现在图片已经排好了,请你们把图片上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附:

  小动物去郊游

  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小刺猬在地上打滚,小猫在撑竿跳,小狗在竖蜻蜓,小兔在跑步。

  哗啦啦,天下起了倾盆大雨,把小动物的衣服都淋湿了。

  不一会儿,雨停了。小刺猬说:“我来帮你们晾衣服吧!”它把小动物们的衣服都挂在自己身上。

  衣服晾干了,小动物们围着小刺猬说:“谢谢你,小刺猬!”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活动教案04-01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4-01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1-23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7-25

大班语言的活动教案08-25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6-08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9-09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1-16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课件03-22

幼儿语言活动教案大班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