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2024-06-18 古籍

  《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政论文。这篇文章通过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养士”的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国论》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希望能帮助到你。

  《六国论》 全文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

  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豨过赵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争致宾客,世主不问也。岂惩秦之祸,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

  若夫先王之政则不然,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呜呼,此岂秦汉之所及也哉?

  词句注释

  1.六国:战国时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后皆被秦灭。

  2.春秋:中国战国以前的一个历史时期,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即开始,到前481年《春秋》绝笔止。

  3.至于:到了。战国:中国古代兼并战争剧烈的一个时期,从前403年三家分晋开始,到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止。

  4.谋夫:专为别人出谋划策为生的人。说客:从事游说诸侯的纵横家,如张仪、苏秦等。

  5.谈天雕龙:指驺衍、驺奭的学说,属阴阳五行家。他们以阴阳五行附会社会治乱,刘向《别录》:“驺衍之所言五德始终,天地广大,尽言天事,故曰‘谈天’。驺奭修衍之文饰,若雕镂龙文,故曰‘雕龙’。”

  6.坚白同异:指战国时名辩中关于“坚白”"同异”两个争论的问题,惠施学派提出了“合异同”的论题,说“山与泽平”,夸大了事物的同一性而抹杀了其差别性。公孙龙学派提出了“离坚白”的论题,认为坚,白,石三者是分离的。眼睛只能看到白石,所以无坚,手只能触到坚石,所以无白,由此断言坚白是分离的,割裂了人的认识事物的统一性。

  7.击剑:指赵惠文王喜剑,养剑客。《庄子·说剑》:“昔赵文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二千余人。”扛鼎,指秦武王爱好举重事。《史记·秦本纪》:“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

  8.鸡鸣狗盗之徒:指孟尝君的门客中,有学雄鸡叫的人,有学狗叫以偷东西的人。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秦昭王请孟尝君为秦相,后又后悔,囚孟尝君欲杀之,孟尝君向秦昭王的幸姬求救,幸姬要他的狐白裘(价值千金)作为报酬。可是,他的狐白裘早已献给了昭王。这时,他的门客中有一个会学狗叫的,夜入秦宫盗出狐白裘,献给幸姬,孟尝君才得以逃脱秦都。夜半,至函谷关,关不开(鸡鸣,天亮才开关),门客中有一个会学鸡叫的,他一叫,引得附近的鸡都叫,于是关门大开,孟尝君这才脱险。

  9.宾礼:给以宾客的礼遇。

  10.靡衣:轻软华美的服装。玉食:珍奇的美味。

  11.馆:馆舍,这里指安置住处。

  12.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越王勾践养士六千人。见《国语·吴语》:“越王乃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韦昭注:“私卒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吴所谓贤良,齐所谓士。”君子,《史记集解》引虞翻曰:“言君养之如子。”指所养之士。

  13.魏无忌:即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魏安釐王异母弟,礼贤下士,有食客三千。齐田文:即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人,其父靖郭君田婴,婴卒,代父立于薛(今山东腾县东南)。舍业养士,有食客数千。赵胜:即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赵惠文王弟。信陵君之姊为平原君夫人。善养士。黄歇:即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之一,战国时楚国贵族,顷襄王时任左徒,考烈王时任令尹,初封淮北十二县,后改封吴(今江苏省苏州市),门下食客三千人。吕不韦:原是大商人,秦庄襄王时任丞相,太子政(即秦始皇)立,尊为相国。当其时,“战国四公子”各养士三千人,“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

  14.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田文)在自己的封地里收罗侠客,逃亡罪犯六万户。任,讲信用可以相托者。侠,以力辅人者,指侠客。奸人,指逃亡罪犯。

  15.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齐宣王喜文学游说学士,这些学士常在齐都临淄稷门之下聚会谈论政事,有千人之多。稷下,稷门之下。刘向《别录》:“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

  16.魏文侯:魏桓子之孙,礼贤下士,国人称仁,据说秦欲伐魏,因有文侯,不敢轻易动兵。燕昭王:名平,燕王哙之子,国人拥立为王。他“卑身厚币,以招贤者”,问郭隗:“我先去拜哪一位贤才呢?”郭隗说:“先从我开始吧。”传说他还筑了黄金台,招收贤士,于是乐毅等四方贤士纷纷而来。太子丹:曾在秦国作人质,归国后,欲报秦仇,使荆轲等人刺秦王。

  17.张耳: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魏国著名儒生,善结交贤士。曾参加陈胜起义,项羽封他为常山王,归刘邦后,被封为赵王。陈余:大梁人,魏国著名的儒生,曾参加陈胜起义。与张耳原是朋友,后来击破张耳军,被封为代王。

  18.厮养:为人服役,地位低微的人。厮,指劈柴,养马之役。养,指烹炊之役。

  19.田横:秦末狄县(今山东省高青县)人。本是齐国贵族,秦末,从兄田儋起兵反秦,自立为齐王,后被汉军所破,率党徒五百余人逃往海岛。汉高祖刘邦命他到洛阳,他被迫前往,因不愿向汉称臣,途中自杀。其余五百人闻讯也都自杀。

  20.略:大概,约略。

  21.“度其”句:估计不见传记的养士应当是官员的一倍,农夫的一半。言养士之多。度,估计。

  22.奸民蠹国:奸害人民,蛀蚀国家。奸,邪恶,狡诈,这里用作动词,欺压、残害。蠹,蛀虫,这里用作动词,蛀蚀,损害。

  23.支:支撑,担负。堪:经得起,受得住。

  24.苏子:苏轼自称,仿“太史公曰”之制。

  25.鸷猛:鸷禽猛兽,鸷,凶猛的鸟。

  26.螫:蜂、蝎等昆虫的毒刺,或以毒刺刺人。

  27.区处:分别处置。

  28.有之:是可以或可行的。

  29.锄而尽去之:像除杂草那样全部除掉。

  30.无是道:没有这样的道理。也可理解为不是适当、可靠的办法。

  31.考:研究,考察。世变:历史变迁。

  32.此:之上述的两种对立的对待办法。

  33.察:明察,详审。

  34.夫:发语词。智:有智慧出谋划策的人。勇:勇士。辩:辩士,口才好,能游说辩论的人。力:大力士。指“击剑扛鼎”之士。

  35.秀杰:优秀杰出的人。

  36.恶衣食:即“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恶,坏,引申为粗劣。

  37.靖:安定。

  38.出于一:用统一的办法选拔出来。

  39.三代:指夏、商、周三代。学:学校。

  40.客:食客,也叫“门客”或“养士”。

  41.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汉代从郡县官吏中选拔人才。

  42.隋、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据《三国志·魏志》记载:魏文帝时,吏部尚书陈群立九吕官人之法,各州县设置“中正”,掌管选择贤才。

  43.隋、唐至今出于科举:科举始于隋朝。《通典·选举》:“隋文帝开皇七年,制诸州岁贡三人,炀帝始建进士科。”

  44.虐用其民:虐待百姓,滥用民力。

  45.二世:秦二世,秦始皇少子胡亥,用阴谋取得皇位,称“二世”。

  46.椎鲁:愚钝。椎,愚蠢。

  47.先:领头,这里指领袖人物。

  48.少安:稍微安定。不即亡:意为不致立即灭亡。

  49.“始皇”二句:《史记·李斯列传》:“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上书,秦王乃罢逐客令”。逐客,驱逐一切客籍的人士。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任秦国长史。秦王下逐客令,李斯被逐,在半道上上《谏逐客书》,秦王收回成命,李斯返秦。秦始皇时任丞相。

  50.既并天下:指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51.任:信任而使用。

  52.恃:依靠、凭借。

  53.吏不必才:官吏不一定非有才能不可。才,才能。

  54.堕:毁坏。

  55.秀异:优秀特异。散而归田亩:分散回乡种地。这里还有隐居山林的意思。

  56.向:从前、往昔。

  57.安归:到哪里去了呢?

  58.其:代词,指四公子,吕不韦的食客及一切归田之士。槁项黄馘:面黄肌瘦的样子。槁项,脖子饿得干瘦细长,形容赢瘦的样子。布褐:古代时贫苦人穿的衣服,引申为贫贱,寒苦。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

  59.“抑将”句;大意说,像陈胜、吴广那样等待时机起义。《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庸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抑,抑或,还是。辍,停止。太息,叹息。俟时,等待时机。俟,等待。

  60.使:假使。四人:四种人,指“智、勇、辩、力”之士。

  61.若此速:如此迅速。若,如,像。

  62.“纵百”句:指将天下之士散归田亩而不知后患。纵,放纵。

  63.噬:咬,吞食。

  64.楚汉之祸:项羽、刘邦争夺天下,人民伤亡惨重。楚,楚霸王项羽。汉,汉高祖刘邦。

  65.宜:大概。无几:没有多少,很少。

  66.陈豨:宛句(今山东菏泽县)人,刘邦的将领。汉初任赵国的相国,统帅赵,代(地在今河北蔚县)两国的军队,大养宾客。

  67.萧、曹:萧,萧何,沛丰(今江苏省沛县、丰县一带)人,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有功,任相国。曹,曹参,与萧何同乡,秦末同在沛县县衙任小官,辅佐刘邦建立汉王朝有功。“身被七十创”,封平阳侯,继萧何为相国,执行萧何制定的既定政策,史称“萧规曹随”。

  68.莫之禁:即“莫禁之”,不去禁止它。

  69.文:汉文帝刘恒,前179年至前156年在位。景:汉景帝刘启,前156年至前140年在位。武:汉武帝刘彻,前141年至前86年在位。

  70.吴濞:吴王刘濞,高祖刘邦的哥哥刘仲之子,曾击破英布叛军,收罗天下亡命之徒为己所用。汉景帝三年(前154年),他打着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发动了吴、楚七国的叛乱,兵败被杀。淮南:淮南王刘长,高祖刘邦的小儿子,他收罗各地逃亡罪犯,藏在家中,给予田产,其子刘安继任淮南王后,阴结宾客,养士数千,高才八人。梁王:梁孝王刘武,汉孝文帝之子。曾招延四方豪杰之士。魏其:魏其侯窦婴,汉孝文皇后的侄子,收养游士、宾客。武安:武安侯田蚡,汉孝景皇后的弟弟,善养宾客。

  71.世主:指皇帝。

  72.惩:苦于。

  73.縻:牛缰绳。引申为牵系,束缚。

  74.少宽:稍微宽松。

  75.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虚词。

  76.“君子”二句:语出《论语·阳货》:“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君子,这里指上层人士。学道,学习孔孟之道。爱人,实行仁政。小人,这里指百姓。易使,容易被奴役使用。

  77.岂:难道,哪是。及:企及,达到,够得上。

  白话译文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及卿相,都争相收养人才。上到谋士、说客,谈天说地的、修饰文词的,辩论“坚白”“同异”之类的人,下到击剑行刺的、力能扛鼎的,以及鸡鸣狗盗之辈,没有不以宾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的。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贵的食物、被招待在官府里的人,数不清有多少。越王勾践有“君子军”六千人;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吕不韦等,都有宾客三千人。而孟尝君还在薛地招聚了六万家侠客及犯罪的人,齐国稷下学宫聚集的学者也有千人之多;魏文侯、燕昭王、燕太子丹等,也都招致了无数宾客。后来到了秦汉之际,张耳、陈余号称收养了许多人才,他们手下的宾客及仆役,都是天下的俊杰,田横也有五百士人。见于传记的大概就是这些,估计不见记载的,应当是官吏的一倍、农民的一半。这些都是祸害百姓、危害国家的人,百姓怎么吃得消,国家又怎么受得了呢?

  苏子说:这是古代贤明君主所不能避免的事。国家有坏人,就像鸟兽中有猛禽,昆虫中有毒虫一样。把他们分别处理安置,使他们都能各安本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把他们尽数铲除掉,是没有道理的。我曾就世代的兴废考察过,知道六国之所以长久存在,而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原因都在这里,不可不明察。

  有智谋的人、有勇气的人、有辩才的人、有气力的人,这四种人,都是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大多是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去奉养别人的,都是要役使别人来奉养自己的一些人。所以从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四种人不失去常业,百姓就安定了。四种人虽然各不相同,可是从前的帝王却根据习俗来制定法律制度,使他们都从同一途径中出身。三代以上是从学校中出身,战国到秦代是从宾客中出身,汉以后是由郡县官吏的选拔出身,魏晋以来是由九品中正出身,从隋唐到现在是由科举考试出身。虽然不完全是这样,但就大多数而言是这样的。六国的君主,虐待他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秦二世,然而在那个时候,百姓并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去常业。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朴实愚钝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领导他们,这是六国能略微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

  秦始皇当初想驱逐宾客,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才没有实行。统一天下以后,就认为宾客是没有用处的,于是便信任法律而不信任人才,认为百姓可以靠法律来统治,认为官吏不必有才华,只要能够遵守我的法律就够了。所以才毁坏了名城,杀掉了豪杰,对于百姓中优秀而又有特殊才干的人,将他们遣散还乡。从前就食于战国四公于和吕不韦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不知道他们是面黄肌瘦的老死在贫苦生活中呢,还是停止耕作、叹息着等待时机呢?秦期的变乱,虽然形成于秦二世在位之时,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畏惧这四种人,设法安置他们,使他们不失去常业,那么秦朝的灭亡,还不至于这样快。把上百万头虎狼放到山林里却让它们饿着、渴着,不知道它们将来是要吃人的。世人认为秦始皇聪明,我是不相信的。

  楚汉之争带来的灾祸,使百姓死伤殆尽,豪杰之士也应该没有多少了,然而代相陈豨,侍从的车仍然有一千辆,都满载着宾客,萧何与曹参这两位相国先后当政并没有加以禁止。到了汉文帝、景帝、武帝的时代,法令已经非常严密,可是吴王刘濞、淮南王刘长、梁王刘武,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那些人,都还争着招致宾客,各代统治者并不过问。这难道是借鉴秦朝灭亡的教训,认为单靠官爵和俸禄不能完全笼络住天下的人才,所以稍稍放宽一点,使他们也许能够从宾客中出头吗?

  像那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就不是这样,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会爱护他人,百姓学习了礼乐就容易使唤了。”唉,这哪里是秦朝和汉朝能够比得上的啊!

  〔鉴赏〕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世便骤然倾颓,故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做文章,而忽略了更为要紧的题目:秦国何以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 历史家语焉不详,文学家指斥欠当。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圈,北宋策论大家苏洵注目于这个历史旧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六国论》是第一篇不鞭强秦暴行,而剖六国痼疾的文字,故而它有历史批判的严肃性; 《六国论》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苟安的悲剧结局,故它又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 《六国论》论六国,不足六百字,言简意深,机锋雄辩,故它还有史论的简明性。“三性”合一,便使《六国论》兼有了文学的欣赏价值和史学的借鉴价值。

  对五百四十字的论文作逐字逐句的分析,当然是必要的,但探明作者论证历史故实的缘由或苦心,考察作者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综合,更为重要。探索考察的结果,便是寻到如下的两点悟性认识:

  其一,《六国论》是源于忧国情怀而抒写的救国篇章。苏洵生逢宋室真宗、仁宗两朝。其时,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由于北有契丹,西有西夏,强邻骚扰,国颇不宁。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圣宗率军侵宋,寇准力劝真宗亲征。澶渊一战,宋兵射杀辽国大将萧挞览。形势如此有利,真宗却一味主和,并于是年十二月(1005年1月)辱签“澶渊之盟” 。自兹,宋每年向辽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抗敌卫国之气锐减,委屈求安之风日上,契丹遣萧英等至宋,直索阳晋(今山西太原),及亘桥(今河北雄县易水之上)以南十县土地。结果在“澶渊之盟”的旧码上又加新码: 岁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庆历四年,西夏主李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朝却反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多两,绢十五万多匹,茶三万斤。一代又一代的 “为国者” ,皆为敌人“积威之所劫” ,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的。虽然救国之策并不是完整的,但透过《六国论》,苏洵的救国方略还是可辨眉目的: 一不赂敌,二要用武,三要团结,四封谋臣,五礼奇才……可惜这样卓然的器识并不见赏,仁宗、英宗、神宗,以至于徽、钦二帝,尽主和、主赂、主降。《六国论》问世后七十年左右的靖康元年(1126),金兵破汴京,掳二帝,北宋遂被颠覆。平心而论,第一个觉察宋室江山 “日削月割,以趁于亡” 的,就是苏洵! 鉴史知今,察微知著,历史的预见竟到了毫发无爽的地步,这不能不归之于苏洵敏锐的历史洞察力。这样看来,《六国论》就不单纯是救国篇章,它是醒世的警钟,历史和民族劫难的第一个信号,为子孙后代而发的忧心的长叹! 同代文学大家欧阳修赞“其论议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权,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荐布衣苏洵状》),确是知人知文之论。

  其二,《六国论》植根历史的再认识,对传统史论作出了新发展。秦国胜利,六国灭亡,其因为何?文学家、史学家都有成说。因为苏洵是散文大家,所以我们在文学家的范围内进行比较,则较为公允。贾谊《过秦论》主要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之因也有透露: 在六国,“争割地以奉秦”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使秦国 “有余力而制其弊”; 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 。这种分析,顾及了斗争的双方,是辩证的; 但分析不确,六国并非 “争”着割地纳银的! 杜牧《阿房宫赋》,说得较为含糊,“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杜说的可贵,在于他注意了六国灭亡内因的分析; 不当之处,在于他把内因又看得过于偏狭: 六国不能 “各爱其人” 。与贾、杜两说相比,苏洵《六国论》就显得全面深刻了。首先,《六国论》对六国灭亡这一具体历史事件作了具体分析,避免了贾谊大而化之的说法。在苏洵看来,六国并非铁板一块,韩、魏、楚以地赂秦,“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最后“至于颠覆” ; 齐国虽不赂秦,但“与嬴而不助五国”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 燕赵两国,“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但又 “用武而不终” 。这个分析,不能说最确当,但结论终究还是具有较尖锐的历史针对性的。

  其次,《六国论》分析史实坚持了内因决定论,且避免了杜牧议论的偏颇。通篇文章,都是站在六国的立场上论析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一个否定选择句式,直接揭示了破灭内因;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又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触及了破灭的内部关系。如上段所述,对六国败因的分析,都是着眼于自身,而没有归之于强秦。正因为苏洵坚持了杜牧“灭六国者,六国也” 的观点,而又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所以他才追索到了六国灭亡因由的复杂性、多样性。当然,这就不单是“爱人” 与否的问题了。

  再次,《六国论》看问题全面周详,坚持了综合性、统一论。“内因” ,并非 “一因” ; 内部因素也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赂秦” 是主因,“与嬴”是次因,“用武而不终” 是末因。主因是讲政治、经济,次因是讲外交,末因是讲军事。这样一个排列顺序表明了苏洵历史观的特征: 国家兴亡,表面上依赖于军队强弱及征战胜负; 实际上,政治的治乱,经济的强弱才是兴亡的主要因素。这无疑是极有见地的。

  以上两个方面,是对《六国论》所作的宏观分析。作为优秀的史论散文,其立论之鲜明警策,论证之纵横开阖,遣辞之精美宏丽,也是极耐人寻味的。

  此文分五段。第一段,推出总论点: “弊在赂秦” 。文章标题为《六国论》,落笔便揭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弊在赂秦” 斩钉截铁,由于是在排斥了 “兵不利” 、“战不善” 的双重因素后突兀而出的,所以特别鲜明触目; 又由于这四字后加上“赂秦而力亏” 的分析,及“不赂者以赂者丧” 的补充,论点又是稳固周严的。“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陆机《文赋》),本文立论确是振聋发聩,一语中的。

  第二段以秦人的永不知足,赂秦者的奉之频繁,来正面论证赂秦之害。论证紧扣一 “赂”字展开,围绕一“亏”字挖掘,终于引出 “颠覆”的必然结论。由于在严密的论证中插入了生动的描述(“得一夕安寝”节),引用了形象的比喻( “抱薪救火”节),故冷峻的议论,亦着上感情的色彩。

  第三段例举六国对秦的态度,进一步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先批判齐国附秦之非,继肯定燕赵用兵之效,后惋惜用武之不终,条分缕析,各得其所。客观的评判之后,又附以主观的设想,让人感到历史的完满结局,有时也要靠正确的策略来促成。

  第四段、第五段,一慨叹历史的悲剧,指出为国者不应为敌人积威所劫; 一忧虑现实的危机,警诫当国者不能蹈六国破亡覆辙。献策,不呈媚态; 讽谕,不露锋芒,表现了忧国忧民者的一片诚心。文章发于“六国”,收于“六国”,首尾呼应,谋篇周严,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也应看到,作者论六国,并不系情六国,乃系情当今国家; 责古人,告诫今人,这就是《六国论》的微妙体旨!

  《六国论》,原题《六国》,选自《嘉祐集》卷三之《权书》。《权书》十篇,此为第八。宋仁宗至和(1054—1055)嘉祐(1056—1063)间苏洵至京师,得翰林学士欧阳修赏识。欧阳修把他的著作二十二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上献仁宗,由此,苏洵踏上仕途。《六国论》在作者的政治生涯中,也是颇有分量的。后人曾把《六国论》与贾谊《过秦论》,王安石《建封论》相媲美,极有见地。曾巩在《苏明允哀词》中曾说: “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此段评价,连用六个“能”字,盛赞老苏笔力之雄健。清人刘熙载十分重视此字,他说:“ ‘能’之一字,足明老泉之得力,正不必与韩(愈)量长较短也” (《艺概·文概》)。依刘熙载的见解,苏洵、韩愈不相上下,他们为文之高妙,全在于一个“能” 字,即“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 (韩愈《答刘正夫书》)。《六国论》不傍旧说,独抒新见; 不述旧语,独造新篇,确是“能” 人之“能” 文!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苏轼论六国诚心正意、浑厚圆融,其文承接苏洵《六国论》中“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的观念,但现实针对性更强。

  苏轼大概既不满宋朝维持积贫懦弱的现状,又对王安石“一日百变法”有强烈担忧,他曾上书锐意革新的神宗皇帝:“臣窃以为当今之患,虽法令有所未安,而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失在于任人,而非法制之罪也。”(《进策》)所以苏轼论六国格外关注“人”的问题,其视野又不局限于战国,而是由战国放宽到历朝历代,他从描述“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的盛况,扩展到古今对“智、勇、辩、力”四种所谓“天民之秀杰”类人才的态度,指出“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这一总体回顾,体认精当而周全。由此再收归六国与秦朝因在用人制度上的不同而导致存亡效果的不同:“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赖此“六国”方由“久存”至“少安而不即亡也”;而秦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由之因“客”而一统天下,可见人才何其重要,但“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导致“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这就等于“纵百万虎狼于山林”,他们不愿“老死于布褐”,只能“辍耕太息以俟时”,而一旦时机成熟必“将噬人”,这正是“秦之所以速亡者”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苏轼行文在一放一收之间,便达到“出奇无穷,一洗万古”的境界,指责王安石变法,以始皇的“民恃法而治,吏守法而已”的任法愚民导致秦亡为例而不动声色;批判宋朝“重文轻武”的用人战略,以提倡国家要使“智、勇、辩、力”四种人才“区处条理,各安其所”为准则亦不动声色。郭预衡曾撰文认为:苏轼《六国论》于用人观点片面、于“新法”未击要害、于“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之结论“更是儒家思想的偏见”,总的看来是所谓“思想是无足取的”(《苏轼散文的一些艺术特色》)。但苏轼认识到的“人”的问题,尤其是“智、勇、辩、力”之人中“秀杰”能不大量失业而让其“各安其所”的问题,也仍是现代社会要着力解决的最重要的社会问题。当人们的观念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追求转化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推进时,当发展由满足吃穿的“小康社会”转向提升素质的“和谐社会”时,自然不能认为苏轼“以人为治国之本”的理念是片面、保守。

  苏轼不反对“以法治国”,他指出“陈豨过代,萧曹莫能禁”,“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但也允许地方王侯“争致宾客”,原因可能有二:一为“惩秦之祸”,一更为“爵禄不能尽糜天下士”。“萧曹为政”呈“文景武之世”的作法,尽管不是主观上想解决“客”的就生安居问题,但客观上却的确使汉代走向了昌盛,虽不如“先王之政”那样,有主动积极的“养士”“爱人”的境界,然“学道易使”(即把“道”作为技术使用)之效却何其明达。一味“任法不任人”,秦皇便有隳名城、杀豪杰”之举、北宋新党便酿“乌台诗案”之冤,所以汉高祖刘邦认识到“马上能得天下但不能治天下”、唐太宗李世民也悟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由此苏轼在《六国论》中阐明了三种治国之层次:最低是“任法不任人”的治国(即秦),其次是“有法不禁客”的治国(即六国与汉),最上是以“爱人”为自觉、为核心而“学道”而制定法则来治国(即“先王之政”)。可见治国讲究德为前提、以德与以法并重,讲究使“智、勇、辩、力”之“秀杰”能“不失职”而“安其所”的原则,恰恰显示着苏轼继承了儒家仁政治国理念中的对现代社会仍有不可忽视之启发的最积极的思想要素。

  《六国论》是苏轼“杂然有感于中”而作,文中引用大量见于传记“皆争养士”的史实,从春秋之末,至于战国,一直到汉代的“文景武之世”,从而导出论点,实在是“考之世变”之论。其言凿凿,确可信据。文章论及历史上通过什么途径选拔士人的问题,其时间跨度从三代、春秋、战国,历汉、魏、晋,到隋、唐之后,思如泉涌,旁征博引,行文曲折而无不尽意,充分表现其文章纵横捭阖、雄辩宏论的风格。正如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所谓“大略如行文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各本标题不一,南宋郎晔《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十四题作《六国论》,宋刊本《三苏先生文粹》卷二十一题作《战国任侠》(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为《战国任侠论》),明万历赵开美刊五卷本《东坡志林》卷五题作《游士失职之祸》。

  清《四库书目》卷一百二十子集载《东坡志林》五卷,指出《志林》是“随手所记”性质。明茅坤认为:“余览《志林》十三首,按年谱,子瞻由南海后所作。”较确切点说,这篇文章是苏轼贬官南海儋耳,生活在“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泉”(曾枣庄《苏轼评传》)的艰难境况下写的,系晚年之作。宋代对文人士大夫的思想统治,吴小如在《宋诗漫谈》一文中认为是“似宽实严”,“到北宋后期,从潜在的舆论的压力逐渐转化为公开的政令的控制”。苏轼生逢其时,宦途坎坷,屡遵贬斥,而且每次都因言论文字得罪。著名的“乌台诗案”几乎使苏轼断送了生命。后来,在政治上新旧两党的夹击中,他浮沉宦海,很不得志。贬官惠州时,其弟“子由及诸相识皆有书,痛戒作诗”。他自己也觉得“当焚砚弃笔,不但作而不出也”,“遂不作一字”(《东坡续集》卷七《与程正辅书》)。因而,他在南海,身边只有“常置左右,目为二友”(《与程全父》)的陶渊明一集和柳宗元诗文数策,只好以诗文自娱了。其时所作史论,往往有他从浩如烟海的史书中发掘出来的一些他人不易发现的新颖见解,寄寓着苏轼深沉的忧国之思和痛切的身世之感的《六国论》,便是其中之一。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运用有关文言知识解读文言作品;

  2、学习本文运用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地域的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这个问题的的阐述。

  二、简介作者:

  苏洵,“三苏”,“唐宋八大家”。

  三、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初步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

  四、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小组讨论。

  如不能解决,在课堂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五、分析课文内容结构:

  1、出示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灭赵;前221年灭齐。

  2、在文中找到六国灭亡的原因。

  同学在文本中查找,归纳概括为:韩魏楚因割地求和(展示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而燕国因荆轲刺秦,赵国因李牧被诛,齐国因与嬴而不助五国。

  3、由此请学生将六国分为两类:赂秦者,韩魏楚;不赂秦者,燕赵齐。

  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失强援”。

  由此学生便水到渠成地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六、分析苏洵写作此文的动机:

  1、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你怎么看待六国的灭亡?

  2、苏辙在《六国论》中提到“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指出六国背弃了盟约自相屠杀而导致灭亡;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指出六国没有爱惜百姓而导致灭亡;李桢在《六国论》中提到“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指出六国没有施行仁义而导致灭亡。

  那么苏洵并非历史学家,见解未必准确,他为什么强调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因为“赂秦”呢?

  3、展示“时代背景”:北宋中叶以来,辽和西夏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如1004年与辽订立“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

  4、结合北宋的地形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本文的写作动机:借古讽今,劝诫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以贿求和的方式而重蹈六国的覆辙。

  5、明代诗人何仲默评价此文说:“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七、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1、欧阳修评价苏洵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而清代学者储欣在《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东坡先生录》卷五中曰:“老泉论六国之弊在赂秦,盖借以规宋也,故激切而淋漓。”

  2、请学生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并在文中找出能够代表这种风格的语段,诵读品味。

  八、体会感悟:

  《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学过本文以后,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九、课下阅读:

  一门三父子同样都写过对于六国的论述,请课下查找苏辙的《六国论》以及苏轼的《六国论》,与本文作比较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 相关推荐

【《六国论》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相关文章:

《江南》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3-09

王维相思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3-21

《墨子·公输》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3-23

《庄子·渔父》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6-18

菩萨蛮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3-06

春怨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2-29

《庄子·在宥》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12-09

杜甫登楼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6-03

杜甫登高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