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2-05-22 古籍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

  鲁山山行 宋朝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鲁山山行》译文

  绵延的鲁山重峦叠嶂,千峰竞秀,高低错落有致,蔚为壮观,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奇峻的山峰随观看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不知走到了什么地方。

  霜雪融落,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山林空荡寂静野鹿正在小溪旁饮水。

  在这重峦叠嶂之中会有人家居住吗?只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鲁山山行》注释

  鲁山:一名露山,在河南鲁山县东北,接近襄城县境。

  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

  惬(qiè):心满意足。

  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幽径:小路。

  熊升树:熊爬上树。一作大熊星座升上树梢。

  何许:何处,哪里。

  云外:形容遥远。一声鸡:暗示有人家。

  《鲁山山行》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但不为格律所缚,写得新颖自然,曲尽山行情景。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山路崎呕,对于贪图安逸,怯于攀登的人来说,“山行”不可能有什么乐趣。山野荒寂,对于酷爱繁华,留恋都市的人来说,“山行”也不会有什么美感和诗意。

  首联一开头就将这一类情况一扫而空,兴致勃勃地说:“适与野情惬”——恰恰跟作者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下句对此作了说明:“千山高复低。”按时间顺序,两句为倒装。一倒装,既突出了爱山的情趣,又显得跌宕有致。“千山高复低”,这当然是“山行”所见。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适与野情惬”,则是 “山行”所感。首联只点“山”而“行”在其中。

  颔联进一步写“山行”。“好峰”之“峰”即是“千山高复低”;“好峰”之“好”则包含了诗人的美感,又与“适与野情惬”契合。说“好峰随处改”,见得人在“千山”中继续行走,也继续看山,眼中的“好峰”也自然移步换形,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第四句才出“行”字,但不单是点题。“径”而曰“幽”,“行”而曰“独”,正合了诗人的“野情”。着一“迷”字,不仅传“幽”、“独”之神,而且以小景见大景,进一步展示了“千山高复低”的境界。山径幽深,容易“迷”;独行无伴,容易“迷”;“千山高复低”,更容易“迷”。著此“迷”字,更见野景之幽与野情之浓。

  颈联“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互文见意,写“山行”所见的动景。“霜落”则“林空”,既点时,又写景。霜未落而林未空,林中之“熊”也会“升树”,林中之“鹿”也要“饮溪”;但树叶茂密,遮断视线,“山行”者很难看见“熊升树”与“鹿饮溪”的野景,作者特意写出“霜落”、“林空”与“熊升树”、“鹿饮溪”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为了表现出那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惟其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所以饱含着“山行”者的“野情”。“霜落”而“熊升树”,“林空”而“鹿饮溪”,很是闲适,野趣盎然。

  尾联“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让人感觉余味无穷。杜牧的“白云生处有人家”,是看见了人家。王维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是看不见人家,才询问樵夫。这里又是另一番情景:望近处,只见“熊升树”、“鹿饮溪”,没有人家;望远方,只见白云浮动,也不见人家;于是自己问自己:“人家在何许”呢?恰在这时,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是有意回答诗人的提问:“这里有人家哩,快来休息吧!”两句诗,写“山行”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及其喜悦心情,都跃然可见、宛然可想。

  《鲁山山行》创作背景

  诗作于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当时作者三十九岁。这首五言律诗写鲁山行的野景、野趣,突出表现山林的幽静和山行者的愉悦心情。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深处一作:生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5、深:另有版本作“生”。

  6、坐:因为。

  7、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8、远上:登上远处的。

  9、山:高山。

  10、车:轿子。

  11、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2、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13、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傍晚。

  翻译:

  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赏析: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飘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3

  行香子·三山作

  宋代:辛弃疾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况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侧听檐声。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湖上闲行。天心肯後,费甚心情。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译文及注释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gēng)。况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侧听檐(yán)声。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识趣的好雨当春发生,我要趁这时令回家躬耕,何况现在已经到了清明。我独自闷坐在小窗边,侧耳倾听檐间的滴水声。可恨夜晚一会刮起大风,一会儿升上明月,一会儿铺满乌云。

  “好雨”四句:表达归耕退志心情急迫。以当春好时节,清明过了即暮迟的递进方式抒发。趁:指趁“好雨当春”时节。

  花絮(xù)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nóng)、湖上闲行。天心肯後,费甚心情。放霎(shà)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落花飞絮在风雨中飘零,黄莺燕子再三对我叮咛,怕妨碍我到湖畔闲行。只要天意允许我在湖边漫步,我又何必这样烦闷操心。但我担心老天爷放任天气一霎时便阴沉,一霎时下雨,一霎时又晴。

  侬:你,指词人。天心:上天之心,此喻朝廷意向。霎时:犹言一霎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识趣的好雨当春发生,我要趁这时令回家躬耕,何况现在已经到了清明。我独自闷坐在小窗边,侧耳倾听檐间的滴水声。可恨夜晚一会刮起大风,一会儿升上明月,一会儿铺满乌云。

  落花飞絮在风雨中飘零,黄莺燕子再三对我叮咛,怕妨碍我到湖畔闲行。只要天意允许我在湖边漫步,我又何必这样烦闷操夜。但我担夜老天爷放任天气一霎时便阴沉,一霎时下雨,一霎时又晴。

  注释

  “好雨”四句:表达归耕退志夜情急迫。以当春好时节,清明过了即暮迟的递进方式抒发。趁:指趁“好雨当春”时节。

  侬:你,指词人。

  天夜:上天之夜,此喻朝廷意向。

  霎时:犹言一霎儿。李清照《行香子》词:“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创作背景

  宋光宗绍熙五年(公元1178年)春,作者正在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任上。从去年冬天至现在,他曾屡次上书求归,但是朝廷对他始终没有明确答复。他猜测朝廷政治气候的变化,他对于君威难测深有感受。于是在清明节春雨未晴、风云不定的气候中,写下了这首明志与抒愤的词。

  赏析

  发端三句,直道思归之愿,文义十分明显。“小窗”二句,叙写听雨情状,为下文借自然物象抒情作一引导。上片第三个层次以一个感情色彩极浓的“恨”字贯串“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三句,以春夜阴晴无定、变幻莫测的天象,喻示自己受尽了朝中及地方官场小人的谗谤迫扰,已不堪忍受。

  下片头三句先以清明后春事阑珊、花柳飘零比喻政治上的好时光已白白过去,次以莺燕叮咛之语暗示自己尚受到种种牵制,未必能自由归去。“天夜”句至末尾是最后一个抒情层次,说是只要皇帝批准了,事情就好办;然而君夜难测,就如自然界忽风忽雨,忽阴忽晴,令人捉摸不透,真叫人闷杀。

  全篇以比兴为主,抒情婉转曲折。意在言外,代表了稼轩词的另一种风格。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4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宋朝 宋徽宗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一作:问院)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译文

  剪裁好白色的丝绸,轻轻叠成数层,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时髦的漂亮衣服,艳丽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简直羞杀了天上的蕊珠宫的仙女。红颜易凋零,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面对愁苦的情景,扣问凄凉的院落,还要经受几番春暮。

  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天遥地远,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就连梦也难做成,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注释

  宴山亭:词牌名。一作《燕山亭》。与《山亭宴》无涉。以宋徽宋赵佶词为准。双片九十九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上片第八句为上三下四句式。第九句二字,多为感叹词语,第十句首字领格,引领两个四言句。下片第二句首字领格。下片第八句为上三下四句式。下片第九句多为感叹词语。第十句为上三下四句式。此调有宋徽宋、毛圱、王之道、张雨诸词可校。

  冰绡:洁白的丝绸,比喻花瓣。

  胭脂:原文“燕脂”,通假字。

  靓(jìng)装:美丽的妆饰。

  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道家指天上仙宫。

  凭寄:凭谁寄,托谁寄。

  者:同“这”。

  无据:无所依凭。

  和:连。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赏析

  词通过写杏花的凋零,借以哀伤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词之上花先以细腻的笔触工笔、描绘杏花,外形而及神态,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近写、细写杏花,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具体形容。杏花的瓣儿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两,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朵朵花儿都是那样精美绝伦地呈现人们眼前。“新样”三句,先以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颜光艳照人,散发出阵阵暖香,胜过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羞杀”两字,是说连天上仙女看见她都要自愧不如,由此进一步衬托出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都是不同于凡俗之花,也充分表现了杏花盛放时的动人景象。

  以下笔锋突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黯淡场景。春日绚丽非常,正如柳永《木兰花慢》者所云:“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但为时不久就逐渐凋谢,又经受不住料峭春寒和无情风雨的摧残,终于花落枝空;更可叹的是暮春之时,庭院无人,美景已随春光逝去,显得那样凄凉冷寂。这里不仅是怜惜杏花,而且也兼以自怜。试想作者以帝王之尊,降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儿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烂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的,种种感慨和联想,往事和现实交杂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犹有人怜,而自身沦落,却只空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者的无穷慨恨。”儿苦“之下接一”问“字,其含意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儿,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相仿佛。

  词之下花,以杏花的由盛而衰暗示作者自身的境遇,抒写词人对自身遭遇的沉痛哀诉,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无限苦痛。前三句写一路行来,忽见燕儿双双,从南方飞回寻觅旧巢,不禁有所触发,本想托付燕儿寄去重重离恨,再一想它们又怎么能够领会和传达自己的千言万语?但除此以外又将凭谁传递音问呢?作者这里借着问燕表露出音讯断绝以后的思念之情。“天遥”两句叹息自己父了降为臣虏,与宗室臣僚三千余人被驱赶着向北行去,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艰辛地跋涉了无数山山水水,“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这八个字,概括出他被押解途者所受的种种折磨。回首南望,再也见不到汴京故宫,真可以说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以下紧接上句,以反诘说明怀念故国之情,然而,“故宫何处”点出连望见都不可能,只能求之于梦寐之间了。梦者几度重临旧地,带来了花刻的慰安。结尾两句写绝望之情。晏几道《阮郎归》末两句“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秦观《阮郎归》结尾“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都是同样意思。梦者的一切,本来是虚无空幻的,但近来连梦都不做,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反映出内心百折千回,可说是哀痛已极,肝肠断绝之音。

  作者乃北宋著名书画家,其绘画重高写生,以精工通真著称于世。这种手法于此词的景物刻画者也有所体现,尤其上花对杏花的描绘,颇具工笔画的意蕴。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点评

  这首词以杏花的美丽易得凋零,抒发作者的身世之感。帝王与俘虏两种生活的对比,使他唱出了家国沦亡的哀音。上片描绘杏花开放时的娇艳及遭受风雨摧残后的凋零。下片写离恨。抒发内心的故国之思。词中以花喻人,抒写真情实感。百折千回,悲凉哀婉。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为赵佶被俘北行见杏花之作。起首六句,实写杏花。前三句,写花片重叠,红白相间。后三句,写花容艳丽,花气浓郁。“羞杀”一句,总束杏花之美。“易得”以下,转变徵之音,怜花怜己,语带双关。花易凋零一层、风雨摧残一层、院落无人一层,愈转愈深,愈深愈痛。换头,因见双燕穿花,又兴孤栖膻幕之感。燕不会人言语一层、望不见故宫一层、梦里思量一层、和梦不做一层,且问且叹,如泣如诉。总是以心中有万分委曲,故有此无可奈何之哀音,忽吞咽,忽绵邈,促节繁音,回肠荡气。况蕙风云:“真”字是词骨,若此词及后主之作,皆以“真”胜者。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工书善画,知乐能词,为历代帝王中屈指可数的才子,但在政治上,他是个昏庸的亡国之君,父子双双为敌国所俘,蒙受奇耻大辱。这首词与李煜的《虞美人》一样同属亡国之音,本词是徽宗皇帝被虏北行见杏花有感之作。在被掳北行途中,宋徽宗忽见杏花盛开如火,不禁万感交集,写下这首如泣如诉之词。上片明写杏花,借杏花的娇艳及被风雨摧残的衰败景象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寄托着对帝王生活的痛苦回忆。也暗示自已的境遇,怜花怜已,语带双关。

  “愁苦”后一“问”字,使人想起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下片抒写离恨哀情,借燕子与做梦层层深入,道出从期望到失望,由失望而绝望的哀痛心情,用“双燕何曾,会人言语”烘托极度的孤独忧伤。末尾几句写连在梦里见一见故国宫殿的慰藉也得不到,因为连梦也做不成。抒情上有递进关系,真挚深沉,真可说是字字泣血,断肠之音。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创作背景

  此词是宋徽宗赵佶于1127年覆国后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五国城时途中,途中见杏花而托物兴感而作,是作者身世遭遇的悲惨写照。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5

  原文: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长安九日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心追逐南去的云远逝了,

  身体却随着秋季由北向南飞回的大雁归来。

  故乡家里篱笆下栽种的菊花,

  今日又开了几朵呢?

  注释

  ①江总,南朝陈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赏析:

  江总在陈时,官至尚书令,到晚年,陈灭于隋,从此郁郁寡欢。诗人在回扬州途中经山东微县微山亭所咏的这首重阳小诗,就在强烈的故乡之念中,流露出亡国的隐痛。

  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6

  原文: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

  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身体跟随者北飞的大雁回来。

  家乡篱笆下的菊花,如今又有多少株盛开?

  注释

  扬州:这里指陈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九月九日:是指重阳节。

  薇山亭:亭名,所在不详。

  薇山:一作“微山,山名。在今山东微山县,山下有微山湖。

  赋韵:犹言赋诗。

  逐:追赶;追随。南云:南去之云。

  逝:往,去。

  形:身。

  北雁:北来的大雁。

  篱:篱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在回扬州途中经山东微县微山亭所咏的这首重阳小诗,就在强烈的故乡之念中,流露出亡国的隐痛。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7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

  山中的景色沐浴着春天的阳光,不要因为只是微微的阴天就打算回家。天气晴朗并无下雨的可能,走到山中云雾深处也会打湿你的衣服。

  注释

  ⑴山行:一作“山中”。⑵春晖:春光。⑶便拟归:就打算回去。⑷纵使:纵然,即使。⑸云:指雾气、烟霭。

  山中留客/山行留客鉴赏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诗的大意是:在春天的明媚光色中,群山也焕发了容光,众物也在春天展示出自己多姿多彩的方面,这一切都构成了春天的光彩。在这种美景艳阳天中,些许天气的阴晴变化不算什么。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即使是晴天也会沾湿衣服,来客不必因为天色微阴怕雨就罢游而归。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

  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

  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轻阴”致雨、淋湿衣服,诗人就婉曲地假设了一个晴天游春的问题——在晴天中,因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径上,衣服和鞋子同样会被露水和雾汽打湿的。

  这也就是说,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无法避免的问题,从某一角度说,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乐趣,那么,就不必为一片“轻阴”而踯躅不前。

  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主要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8

  原文: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宋代: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一作:问院)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译文: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一作:问院;淡著一作:淡着)

  剪裁好白色的丝绸,轻轻叠成数层,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时髦的漂亮衣服,艳丽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简直羞杀了天上的蕊珠宫的仙女。红颜易凋零,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面对愁苦的情景,扣问凄凉的院落,还要经受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天遥地远,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就连梦也难做成,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

  注释:

  裁剪冰绡(xiāo),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jìng)妆,艳溢香融,羞杀蕊(ruǐ)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一作:问院;淡著一作:淡着)

  冰绡:洁白的丝绸,比喻花瓣。胭脂:原文“燕脂”,通假字。靓妆:美丽的妆饰。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道家指天上仙宫。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凭寄:凭谁寄,托谁寄。者:同“这”。无据:无所依凭。和:连。

  赏析:

  词通过写杏花的凋零,借以哀伤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词之上片先以细腻的笔触工笔、描绘杏花,外形而及神态,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近写、细写杏花,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具体形容。杏花的瓣儿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绸,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朵朵花儿都是那样精美绝伦地呈现人们眼前。“新样”三句,先以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颜光艳照人,散发出阵阵暖香,胜过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羞杀”两字,是说连天上仙女看见她都要自愧不如,由此进一步衬托出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都是不同于凡俗之花,也充分表现了杏花盛放时的动人景象。

  以下笔锋突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黯淡场景。春日绚丽非常,正如柳永《木兰花慢》中所云:“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但为时不久就逐渐凋谢,又经受不住料峭春寒和无情风雨的摧残,终于花落枝空;更可叹的是暮春之时,庭院无人,美景已随春光逝去,显得那样凄凉冷寂。这里不仅是怜惜杏花,而且也兼以自怜。试想作者以帝王之尊,降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愁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烂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的,种种感慨和联想,往事和现实交杂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犹有人怜,而自身沦落,却只空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穷慨恨。”愁苦“之下接一”问“字,其含意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相仿佛。

  词之下片,以杏花的由盛而衰暗示作者自身的境遇,抒写词人对自身遭遇的沉痛哀诉,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无限苦痛。前三句写一路行来,忽见燕儿双双,从南方飞回寻觅旧巢,不禁有所触发,本想托付燕儿寄去重重离恨,再一想它们又怎么能够领会和传达自己的千言万语?但除此以外又将凭谁传递音问呢?作者这里借着问燕表露出音讯断绝以后的思念之情。“天遥”两句叹息自己父子降为臣虏,与宗室臣僚三千余人被驱赶着向北行去,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艰辛地跋涉了无数山山水水,“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这八个字,概括出他被押解途中所受的种种折磨。回首南望,再也见不到汴京故宫,真可以说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以下紧接上句,以反诘说明怀念故国之情,然而,“故宫何处”点出连望见都不可能,只能求之于梦寐之间了。梦中几度重临旧地,带来了片刻的慰安。结尾两句写绝望之情。晏几道《阮郎归》末两句“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秦观《阮郎归》结尾“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都是同样意思。梦中的一切,本来是虚无空幻的,但近来连梦都不做,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反映出内心百折千回,可说是哀痛已极,肝肠断绝之音。

  作者乃北宋著名书画家,其绘画重高写生,以精工通真著称于世。这种手法于此词的景物刻画中也有所体现,尤其上片对杏花的描绘,颇具工笔画的意蕴。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9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译文

  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身体跟随者北飞的大雁回来。

  家乡篱笆下的菊花,如今又有多少株盛开?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注释

  扬州:这里指陈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九月九日:是指重阳节。

  薇山亭:亭名,所在不详。

  薇山:一作“微山,山名。在今山东微山县,山下有微山湖。

  赋韵:犹言赋诗。

  逐:追赶;追随。南云:南去之云。

  逝:往,去。

  形:身。

  北雁:北来的大雁。

  篱:篱笆。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回归故乡时路过薇山亭时所作。该诗主要通过南云、北雁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思恋,通过单独询问故乡篱笆下菊花抒发了诗人思乡欲归的急迫心情。全诗即景抒情,感情比较含蓄。

  诗的首句就云“心逐南云近”,在这一句当中,寄寓了丰富的含义。首先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然而思念却不得归还,于是仰天长叹,奇情于南去的白云,就是陆机所说的“指南云以寄款”。但是只云去而未去,思乡之悄愈苦,只得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江总在思乡情浓时,总是仰望那南去的白云,在《遇长安使寄裴尚书》中亦云“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表达的仍然是这种思乡的感情。如果说在《寄装尚书》中表达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情的话,那么,在这里,作者着重表现的就是一种归还家乡的焦急心情。因为此时诗人已经行走在回家的路途之上了。

  第二句是“形随北雁来”,在上句表达思乡之苦和归乡之焦急之后,这一句流露了一种来到南方的欣喜。伴随那从北而来的轻快的大雁,诗人来到了南方。因为归家乡的感望就要实现了,所以欣喜;因为心中欣喜,因而脚步也就轻快。“形随北雁来”五字显得自自在而飘逸。

  前二句加在一起,就产生了第一个波折,从对比中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从格律和用词上看,这二句对仗工整,表现出诗人语言技巧的高妙;在语势上,语句轻快急促如行云流水很好地表现了诗人归家的心情。

  后二句是“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作者通过这个问题,把思乡的感情变得深沉了。在回故乡的途中,在思乡之情急切的时候,也是在家乡就快要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诗人突然想到了故乡篱墙下的菊花,这种思维过程非常符合感情发展的逻辑。篱墙下的菊花是一个具体的物像,而且是诗人在故乡时常常能见到的东西,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埋藏在诗人的潜意识当中,所以在归乡的感望就要实现的时候,它就突然从潜意识里跳了出来,诗人对故乡的印象也清晰起来。诗人这时想到了篱下菊,但并不是只想到了篱下菊,从前常常见到的物像必然附著着许多其他的事件、感情,所以想起了篱下菊,那些篱下菊上的附著物也自然就联想起来了。因此,诗人通过对一个单一而具体的物件的回忆下子唤起了对家乡的整个的印象。可见这两句诗使全诗的感情得到了深化。而此二句的语势变得缓慢,也正好村托了这种深化的感情。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江总晚年归乡,从长安南归到达江都(扬州治所)以后,路过薇山亭时,正值重阳节,由感而发写下的。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0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原文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译文

  剪裁好白色的丝绸,轻轻叠成数层,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时髦的漂亮衣服,艳丽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简直羞杀了天上的蕊珠宫女。红颜易凋零,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 ,面对愁苦的情景,扣问凄凉的院落,还要经受几番春暮。 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天遥地远,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就连梦也难做成,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

  注释

  词牌【燕山亭】 双调九十九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以宋徽宗赵佶这首词为最有名。或作《燕山亭》,非。冰绡:洁白的绸。蕊珠宫女:指仙女。凭寄:凭谁寄,托谁寄。无据:不知何故。和:连。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赏析

  此词为北宋徽宗皇帝在1127年覆国被掳往北方五国城,北行途中见杏花而托物兴感而作。上片摹写杏花以寄意。“裁剪”三句写杏花之花质冰洁如白绸剪裁剪,花瓣簇绽轻柔重叠,花色淡雅似胭脂匀染。“新样”三句以拟人手法将杏花比喻为“靓妆”新颖,艳香流融的美女,直令天界蕊珠宫仙女为之羞惭汗颜。“易得凋零”,笔势陡转,写尽杏花遭受风雨摧折之凄凉愁苦。下片由感叹杏花凋落,转入自掳离恨。双燕不解人语,故宫天遥地远,怀乡思国,只有求之梦寐,如今梦亦不成,凄楚之至。借杏花之凋落,伤江山之陆沉;以归梦之难成,寓复国之绝望。全词托物咏怀,抒写故国沦亡之悲慨,幽咽委曲,伤感无奈,对故国沦亡一句悔恨与反思,又显见其情虽真而骨力乏弱。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鉴赏

  此词是宋徽宗赵佶于1127年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时途中所写,是作者身世、遭遇的悲惨写照。全词通过写杏花的凋零,借以哀伤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

  词之上片先以细腻的笔触工笔、描绘杏花,外形而及神态,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近写、细写杏花,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具体形容。杏花的瓣儿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绸,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朵朵花儿都是那样精美绝伦地呈现人们眼前。“新样”三句,先以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颜光艳照人,散发出阵阵暖香,胜过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羞杀”两字,是说连天上仙女看见她都要自愧不如,由此进一步衬托出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都是不同于凡俗之花,也充分表现了杏花盛放时的动人景象。

  以下笔锋突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黯淡场景。春日绚丽非常,正如柳永《木兰花慢》中所云:“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但为时不久就逐渐凋谢,又经受不住料峭春寒和无情风雨的摧残,终于花落枝空;更可叹的是暮春之时,庭院无人,美景已随春光逝去,显得那样凄凉冷寂。这里不仅是怜惜杏花,而且也兼以自怜。试想作者以帝王之尊,降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愁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烂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的,种种感慨和联想,往事和现实交杂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犹有人怜,而自身沦落,却只空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穷慨恨。”愁苦“之下接一”问“字,其含意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相仿佛。

  词之下片,以杏花的由盛而衰暗示作者自身的境遇,抒写词人对自身遭遇的沉痛哀诉,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无限苦痛。前三句写一路行来,忽见燕儿双双,从南方飞回寻觅旧巢,不禁有所触发,本想托付燕儿寄去重重离恨,再一想它们又怎么能够领会和传达自己的千言万语?但除此以外又将凭谁传递音问呢?作者这里借着问燕表露出音讯断绝以后的思念之情。“天遥”两句叹息自己父子降为臣虏,与宗室臣僚三千余人被驱赶着向北行去,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艰辛地跋涉了无数山山水水,“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这八个字,概括出他被押解途中所受的种种折磨。回首南望,再也见不到汴京故宫,真可以说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以下紧接上句,以反诘说明怀念故国之情,然而,“故宫何处”点出连望见都不可能,只能求之于梦寐之间了。梦中几度重临旧地,带来了片刻的慰安。结尾两句写绝望之情。晏几道《阮郎归》末两句“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秦观《阮郎归》结尾“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都是同样意思。梦中的一切,本来是虚无空幻的,但近来连梦都不做,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反映出内心百折千回,可说是哀痛已极,肝肠断绝之音。

  作者乃北宋著名书画家,其绘画重高写生,以精工通真著称于世。这种手法于此词的景物刻画中也有所体现,尤其上片对杏花的描绘,颇具工笔画的意蕴。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点评

  这首词以杏花的美丽易得凋零,抒发作者的身世之感。帝王与俘虏两种生活的对比,使他唱出了家国沦亡的哀音。上片描绘杏花开放时的娇艳及遭受风雨摧残后的凋零。下片写离恨。抒发内心的故国之思。词中以花喻人,抒写真情实感。百折千回,悲凉哀婉。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为赵佶被俘北行见杏花之作。起首六句,实写杏花。前三句,写花片重叠,红白相间。后三句,写花容艳丽,花气浓郁。“羞杀”一句,总束杏花之美。“易得”以下,转变徵之音,怜花怜己,语带双关。花易凋零一层、风雨摧残一层、院落无人一层,愈转愈深,愈深愈痛。换头,因见双燕穿花,又兴孤栖膻幕之感。燕不会人言语一层、望不见故宫一层、梦里思量一层、和梦不做一层,且问且叹,如泣如诉。总是以心中有万分委曲,故有此无可奈何之哀音,忽吞咽,忽绵邈,促节繁音,回肠荡气。况蕙风云:“真”字是词骨,若此词及后主之作,皆以“真”胜者。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工书善画,知乐能词,为历代帝王中屈指可数的才子,但在政治上,他是个昏庸的亡国之君,父子双双为敌国所俘,蒙受奇耻大辱。这首词与李煜的《虞美人》一样同属亡国之音,本词是徽宗皇帝被虏北行见杏花有感之作。在被掳北行途中,宋徽宗忽见杏花盛开如火,不禁万感交集,写下这首如泣如诉之词。上片明写杏花,借杏花的娇艳及被风雨摧残的衰败景象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寄托着对帝王生活的痛苦回忆。 也暗示自已的境遇,怜花怜已,语带双关。

  “愁苦”后一“问”字,使人想起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下片抒写离恨哀情,借燕子与做梦层层深入,道出从期望到失望,由失望而绝望的哀痛心情,用“双燕何曾,会人言语”烘托极度的孤独忧伤。末尾几句写连在梦里见一见故国宫殿的慰藉也得不到,因为连梦也做不成。抒情上有递进关系,真挚深沉,真可说是字字泣血,断肠之音。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1

  山行即事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翻译

  浮云在万里澄碧的晴空上来往飘荡,似乎在把天气的阴晴酝酿。

  微雨轻敲着荷叶,发出细碎急促的声响,不一会也洒湿了衣裳;从水面浮萍间飘来的和风吹拂着衣袖,带来一阵清凉。

  忽而雨过天晴,喜鹊喳喳喧闹,迎接朝阳;鸥鸟也在风平浪静的水面尽情游翔。

  经过风吹雨洗之后,山色更加明净秀丽,它虽然不言不语,却使人醉意全消,神清气爽。

  注释

  空碧:即“碧空”。

  荷雨:化用李商隐诗句“留得枯荷听雨声”。指沿途有荷花,下的雨不大。

  蘋风:从水面浮萍之间飘来的风。

  喧:声音大而嘈杂。是说喜鹊对日出的喜悦。

  狎:亲热、玩乐的意思。是说水鸥在波平如镜的水面上尽情地玩乐。

  酲:酒醒后的困惫状态。这里指山色的可爱,能够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

  赏析

  首联写天气,统摄全局,极精采。两句诗应连起来读、连起来讲:飘浮的云朵在碧空里你来我往,忙于“议”,“议”什么?“议”究竟是“阴”好,还是“晴”好。“议”的结果怎么样,没有说,接着便具体描写“山行”的经历和感受:“荷雨酒衣湿”,下起雨来了;“鹊声喧日出”,太阳又出来了。浮云议论不定,故阴晴也不定。宋人诗词中往往用拟人化手法写天气,姜夔《点绛唇》中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尤有名。但比较而言,王质以浮云“议阴晴”涵盖全篇,更具匠心。

  “荷雨”一联承“阴”。先说“荷雨”,后说“酒衣湿”,见得先听见雨打荷叶声而后才意识到下雨,才感觉到“衣湿”。这雨当然比“沽衣欲湿杏花雨”大一点,但大得也有限。同时,有荷花的`季节衣服被雨酒湿,反而凉爽些。“蘋风”是从浮萍之间吹来的风,说它“吹袖清”,见得那风也并不狂。雨已湿衣,再加风吹,其主观感受是“清”而不是寒,表明如果没有这风和雨,“山行”者就会感到炎热了。

  “鹊声”一联承“晴”。喜鹊喜干厌湿,所以叫“干鹊”。雨过天晴,喜鹊“喧”叫,这表现了鹊的喜悦,也传达了人的喜悦。试想:荷雨湿衣,虽然暂时带来爽意,但如果继续下,没完没了,“山行”者就不会很愉快;所以诗人写鹊“喧”,也正是为了传达自己的心声。“喧”后接“日出”,造句生新:“喜鹊喧叫:‘太阳出来了!’多么传神!“鹊声喧日出“,引人向上看,由“鹊”及“日”;“鸥性狎波平”引人向下看,由“鸥”及“波”。鸥,生性爱水,但如果风急浪涌,它也受不了。如今雨霁风和,“波平”如镜,鸥自然尽情玩乐。“狎”字也像“喧”字一样用得很精彩,“狎”有“亲热”的意思。也有“玩乐”的意思,这里都适用。

  像首联一样,尾联也用拟人化手法,其区别在于前者正用,后者反用。有正才有反,从反面说,“山色不言语”,从正面说,自然是“山色能言语”。惟其能言语,所以下句用了个“唤”字。刚经过雨洗的“山色”忽受阳光照耀,明净秀丽,“不言语”已能“唤醒三日醒”;对于并未喝酒烂醉的人来说,自然更加神清气爽,赏心悦目。

  以“山行”为题,结尾才点出“山”,表明人在“山色”之中。全篇未见“行”字,但从浮云往来到荷雨湿衣、蘋风吹袖、鹊声喧日、鸥性狎波,都是“山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合起来,就是所谓“山行即事”。全诗写得兴会淋漓,景美情浓,艺术构思也相当精巧。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2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踏上遥遥征途,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

  回想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雁,正嬉戏在岸边的湖塘里。

  注释

  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明:使……明艳。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驿(yì)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茅店:乡村小客舍,同“茅舍”。用茅草盖成的旅舍。

  板桥:木板架设的桥。

  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

  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

  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宋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明代李东阳进一步分析说:“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是必然要体现的。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3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古诗简介

  《山行》是清朝姚鼐所作的一首七言诗。诗中描写春耕时节的乡村景象,“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描绘了飞翔的布谷鸟殷勤劝耕,白鹭鸟扑打着翅膀趁着明丽的春光一展风姿。农民放水灌田,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山乡春耕图。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农作的人们的敬意。

  翻译/译文

  布谷飞来飞去的劝说人们早些耕种,白鹭趁着天晴在天上扑打着翅膀。

  在层层石树之间的路上行走,听得山里田园放水的声音。

  注释

  舂(chōng)锄:白鹭;

  扑扑:扑打翅膀。

  赏析/鉴赏

  开头两句用形象而整饬的对仗句式刻画两种鸟儿的活动,为写春耕营造一种正当其时的氛围。布谷鸟即杜鹃,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它在南方春天耕种季节鸣叫,它“播谷播谷”的叫声听上去就像在催人种谷一样,所以叫布谷鸟。一“劝”字,将布谷鸟的叫声人格化,形象生动而富有情味。舂锄即白鹭,它也是江南常见的一种鸟类,全身雪白,两腿细长,喜欢在水田与河边活动。这种鸟在水中起飞,很远就能听到翅膀打水的“扑扑”的声音,当它们成群地在清澈的水边、绿色的山野、湛蓝的碧空飞翔时是很美的,所以杜甫留下了“一行白鹭上青天”千古佳句。该诗中,作者着一“趁”字,同样将舂锄人格化,好像它明白风和日丽的大好春光转瞬即逝似的,因此要抓紧时间一展风姿。可以说,春耕期间山间这两种鸟的活动,既将春天的山乡点染得生机勃勃,又为下文写春耕营造了浓浓的氛围。

  第三句写扣题发挥,从仰望的角度写山路之陡峭曲曲。从山下向上望去,只见山路盘旋而上,被层层叠叠的树木和岩石遮断阻隔,有时又露出那么一小段,就这样时断时续,蜿蜒而上,层层盘旋,越盘越高,越高越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巧妙的视角,将江南山路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也凸显了山乡生活的大背景。同时,又暗扣了一“行”,暗写了诗人沿山路而上,边登山边欣赏的情形,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如果没有这一句,那么最后通过山田放水声写春耕也就没有依据了。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写的是山乡农民放水播谷的繁忙景象。诗人关注的是山乡的春耕,此时终于凸现出来了。这时,诗人已经来到了山上。低头俯瞰,只见山下斜坡上面层层如梯的水田平整如镜,在阳光的反射下,带子似的一道道绕在山间;从梯田方向正传来汩汩的放水声。由放水声可以想见农民们巳开始播种稻谷,繁忙的春耕就此拉开序幕。至此,首句布谷鸟的劝耕得到了呼应,全诗的主旨得到了凸显,诗人山行之始就带有的欣喜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作者本来就热爱自然,本来就对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农村生活极为欣赏,当自然景物已经和人们生活和谐地融为一体时,诗人怎能不由衷地赞美和歌唱呢?

  该诗写山行所见所闻,构思巧妙,剪裁得体,卒章显“志”,语言清新雅丽,没有冗辞赘语。桐城派主张的“雅洁”和反对“冗辞”,从这里可见一斑。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4

  原文:

  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

  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

  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

  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

  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

  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

  依稀采菱歌,仿佛含嚬容。

  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

  译文

  景公奢华,一生依恋宫室,穆王倦怠,八骏昆仑纵远。

  哀人生实短促,泪洒牛山,羡神仙实长生,瑶池欢宴。

  蹉跎一生,抱负焉有实现,唯有远游,我心始能通畅。

  为君为王实人,未必欢娱,何况我实小吏.固守海疆。

  羁旅实苦,有谁可以慰藉,唯有西海,心藏大潮澎湃。

  望东极实溟海,洪波浩瀚,有谁人可知晓,海东世界。

  依稀听得,故乡菱女欢歌,仿佛目见,伊们含颦笑容。

  漫步下行沙洲,濯足碧水,回首盘山夕阳,一挂丹峰。

  注释

  行田:巡视农田。海口:永嘉江(今瓯江)人海处。盘屿山:在永嘉西北七十里,即今乐清县西约五十里处,滨海。山下为盘石卫,旁有五小山,又有重石山,加上正面的屿山,俗合称七星山。

  齐景:齐景公,涕秋时齐国国君。

  遄(chuán)台:齐国台名,供君王游玩用,旧址在今山东淄博市。《晏子涕秋·外篇》:“景公至自畋,晏子侍予遄台,梁丘据造焉。”可见齐景公对遄台情有独钟。

  周穆:周穆王,西周第五代天子。

  厌:厌倦。

  紫宫:帝王宫殿。

  牛山:山名,在今山东淄博市南面。洒涕:指齐景公登牛山有感于人生短暂而哀痛流涕实事。见《晏子涕秋·内篇谏上》:“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日: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瑶池:天上神仙所居实处,西王母曾于此宴请群神众仙。

  欢悰(cóng):欢乐。

  年迫:接近天年,指年老了。

  愿岂(:志愿哪能得到伸展,指未能实现抱负。

  通:通达,舒畅。

  大宝:指王位。

  况乃:何况是。

  守畿(jī)封:指谢灵运任永嘉郡太守而言。畿封:本指王城郊界,这里指边疆。

  羁(jī)苦:旅居边海的苦楚。

  孰云慰:谁能安慰。云,为句中语助词,无意。

  西海藉(jiè)朝风:凭借早晨的凉风登山西海。

  洪波: * 。语出曹操《西沧海》诗:“洪波涌起”。

  极:边赏,尽头。

  大壑(hè):指海洋。

  依稀:隐隐约约听不真切。

  采菱(líng)歌:采菱人唱的歌。夏秋实赏,江南水乡采摘荷菱,歌声此起彼伏。

  仿佛:模模糊糊看不真切。

  含颦(pín)容:含忧皱眉的样子,别有一种美态,故《庄子·天运篇》说西子病心而颦,美惊乡人,引得东施效颦。

  遨游:两字同义,指游览,边走边欣赏。

  碧沙渚(zhǔ):为碧水浸绿的沙滩。

  游衍(yǎn):与“邀游”义近。

  丹山峰:被丹霞染红的山峰。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舒忧之作。“行田”即巡视农田,晋宋时一些文士往往借行田之便游遨山水,如王羲之就曾写信给谢万说:“比当与安石东游山海,并行田视地利。”谢灵运这首诗即写行田来到永嘉江(今瓯江)入海之口,登山的所见和所感。

  诗的前八句纯以议论出之,点明此番出游的缘由。诗人借对前事的评述逐渐抽绎出自己的思绪来。头四句以齐景公和周穆王作为一反一正的比照:春秋时的齐景公,曾登牛山而流涕,哀人生之短促,而其用以补偿的却是加倍地贪恋宫室狗马之乐;周穆王为追求赏心乐事,则乘八骏西游,在昆仑瑶池与西王母尽相见之欢。前者沉溺于世俗的物质享受之中,未免辜负了那一瞬间对人生的感悟,所以说“牛山空洒涕”;后者在远游中实现了生命的延长,那才是精神上真正的欢乐,所以说“瑶池实欢悰”。这一“空”一“实”的用语,已逗漏出作者的主意所在。次四句归到自己身上,作进一步申说。“年迫”两句说岁月流逝,愿望成空,惟有在与自然亲切晤对的远游中,才能使心胸豁然畅通。“大宝”两句说:即使贵为国君也不能摆脱“年迫”之苦,更何况像我这样被迁谪至海隅的失意者呢!言下则企羡远游之情已昭然可见。诗的前八句,用笔至为工稳细密:写齐景公事以“遄台”和“牛山”并举,因两者均在今山东淄博一带,位置相邻;写周穆王事以“紫宫”和“瑶池”并举,因两者原意指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字面相近。后四句虽已转入夫子自道,而在字面上,“年迫”犹承齐景公牛山之泣一事,“游远”犹承周穆王西游之事,“大宝”义兼二君。意虽转而语犹承,从中可见大谢诗的“法密机圆”(方东树语)之处。

  诗的后八句写登临的所见和所感。“羁苦”、“观海”两句为承上启下的过渡。盘屿山在浙江乐清县西南五十里,滨海,故登山可以观海。而此番登临,原是因不耐客中寂寞故来寻求安慰,非同一般的流连玩赏,这就为下文的虚拟之笔预设了伏笔。诗人写景,只用了“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两句,从空际着笔,极写海之浩渺无涯。“洪波”语出曹操《观沧海》诗:“洪波涌起”;“大壑”语出《庄子·天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这两句在突出大海辽阔无际的同时,也写出了其吞吐无穷的容量和汹涌澎湃的动势;而置于句首的“莫辨”、“谁知”,又将诗人的惊异、赞叹之情倾泻无遗。诗人以大刀阔斧的疏朗之笔展示出极为恢宏的气象,不仅切合海的性格,也使全诗至此精神为之一振。而紧接着的“依稀采菱歌,仿佛含嚬容”,又在转眼之间将实景翻作虚景。按采菱曲为楚歌名,“含嚬容”则从西施“病心而矉(通颦、嚬)”的故事化出,这里借指越女,所谓“荆姬采菱曲,越女江南讴”(王融《采菱曲》),这楚歌越声在大谢诗中乃是和归思相联系的。谢灵运有《道路忆山中》诗云:“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楚人心昔绝,越客肠今断。断绝虽殊念,俱为归虑款。”可移用为此诗注脚。“依稀”、“仿佛”四字已明言这并非实有之景,而在眺望大海之际,忽闻乡音,忽见乡人,正是由思乡心切而生出的幻觉。这一神来之笔,把主人公深沉的情思呼之欲出。既然“羁苦”之情不能在观海之际释然于胸,那么也就只有在继续远游中才能聊以排遣,诗的末二句正是以展望未然来收束的。诗的这一部分以虚实交互为用的运笔烘托出内心的波澜,把主人公为苦闷所迫而又无计解脱的心绪表现得十分真切而自然。

  这首诗大半都用对偶句组成,却无板滞迂缓之弊。原因是诗人的精心结撰之处,并不限于区区一联,而是将之置于全篇的结构之中,注意彼此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如首四句从字面看分为上下两联,而在用事上则以一三、二四各说一事,显得错落有致。五、六两句虽自成一联,而它们又分别和前四句勾连相承。“莫辨”以下连用六个偶句,而以句首的不同用词又可分为三组,这又是与内容的虚实转换互为表里的。沈德潜说:“陶诗胜人在不排,谢诗胜人正在排。”(《说诗晬语》卷上)由此诗亦可见一斑。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5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原文

  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

  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

  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

  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

  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

  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

  依稀采菱歌,仿佛含颦容。

  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

  翻译

  景公奢华,一生依恋宫室,穆王倦怠,八骏昆仑纵远。

  哀人生之短促,泪洒牛山,羡神仙之长生,瑶池欢宴。

  蹉跎一生,抱负焉有实现,唯有远游,我心始能通畅。

  为君为王之人,未必欢娱,何况我之小吏.固守海疆。

  羁旅之苦,有谁可以慰藉,唯有观海,心藏大潮澎湃。

  望东极之溟海,洪波浩瀚,有谁人可知晓,海东世界。

  依稀听得,故乡菱女欢歌,仿佛目见,伊们含颦笑容。

  漫步下行沙洲,濯足碧水,回首盘山夕阳,一挂丹峰。

  注释

  齐景:齐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遄台:齐国台名,供君王游玩用,旧址在今山东淄博市。

  周穆:周穆王,西周第五代天子。

  厌:厌倦。

  紫宫:帝王宫殿。

  牛山:山名,在今山东淄博市南面。

  洒涕:指齐景公登牛山有感于人生短暂而哀痛流涕之事。

  瑶池:天上神仙所居之处,西王母曾于此宴请群神众仙。

  欢悰:欢乐。

  年迫:接近天年,指年老了。

  愿岂申:志愿哪能得到伸展,指未能实现抱负。

  通:通达,舒畅。

  大宝:指王位。

  况乃:何况是。

  守畿封:指谢灵运任永嘉郡太守而言。

  畿封:本指王城郊界,这里指边疆。

  羁苦:旅居边海的苦楚。

  孰云慰:谁能安慰。云,为句中语助词,无意。

  观海藉朝风:凭借早晨的凉风登山观海。

  洪波:大波。语出曹操《观沧海》

  诗:“洪波涌起”。

  极:边际,尽头。

  大壑:指海洋。

  依稀:隐隐约约听不真切。

  采菱歌:采菱人唱的歌。夏秋之际,江南水乡采摘荷菱,歌声此起彼伏。

  仿佛:模模糊糊看不真切。

  含颦容:含忧皱眉的样子,别有一种美态。

  遨游:两字同义,指游览,边走边欣赏。

  碧沙渚:为碧水浸绿的沙滩。

  游衍:与“邀游”义近。

  丹山峰:被丹霞染红的山峰。

  赏析

  诗的前八句纯以议论出之,点明此番出游的缘由。诗人借对前事的评述逐渐抽绎出自己的思绪来。头四句以齐景公和周穆王作为一反一正的比照:春秋时的齐景公,曾登牛山而流涕,哀人生之短促,而其用以补偿的却是加倍地贪恋宫室狗马之乐;周穆王为追求赏心乐事,则乘八骏西游,在昆仑瑶池与西王母尽相见之欢。前者沉溺于世俗的物质享受之中,未免辜负了那一瞬间对人生的感悟,所以说“牛山空洒涕”;后者在远游中实现了生命的延长,那才是精神上真正的欢乐,所以说“瑶池实欢悰”。这一“空”一“实”的用语,已逗漏出作者的主意所在。次四句归到自己身上,作进一步申说。“年迫”两句说岁月流逝,愿望成空,惟有在与自然亲切晤对的远游中,才能使心胸豁然畅通。“大宝”两句说:即使贵为国君也不能摆脱“年迫”之苦,更何况像我这样被迁谪至海隅的失意者呢!言下则企羡远游之情已昭然可见。诗的前八句,用笔至为工稳细密:写齐景公事以“遄台”和“牛山”并举,因两者均在今山东淄博一带,位置相邻;写周穆王事以“紫宫”和“瑶池”并举,因两者原意指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字面相近。后四句虽已转入夫子自道,而在字面上,“年迫”犹承齐景公牛山之泣一事,“游远”犹承周穆王西游之事,“大宝”义兼二君。意虽转而语犹承,从中可见大谢诗的“法密机圆”(方东树语)之处。

  诗的后八句写登临的所见和所感。“羁苦”、“观海”两句为承上启下的过渡。盘屿山在浙江乐清市西南五十里,滨海,故登山可以观海。而此番登临,原是因不耐客中寂寞故来寻求安慰,非同一般的流连玩赏,这就为下文的虚拟之笔预设了伏笔。诗人写景,只用了“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两句,从空际着笔,极写海之浩渺无涯。这两句在突出大海辽阔无际的同时,也写出了其吞吐无穷的容量和汹涌澎湃的动势;而置于句首的“莫辨”、“谁知”,又将诗人的惊异、赞叹之情倾泻无遗。诗人以大刀阔斧的疏朗之笔展示出极为恢宏的气象,不仅切合海的性格,也使全诗至此精神为之一振。而紧接着的“依稀采菱歌,仿佛含嚬容”,又在转眼之间将实景翻作虚景。按采菱曲为楚歌名,“含颦容”则从西施“病心而颦”的故事化出,这里借指越女,所谓“荆姬采菱曲,越女江南讴”(王融《采菱曲》),这楚歌越声在大谢诗中乃是和归思相联系的。谢灵运有《道路忆山中》诗云:“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楚人心昔绝,越客肠今断。断绝虽殊念,俱为归虑款。”可移用为此诗注脚。“依稀”、“仿佛”四字已明言这并非实有之景,而在眺望大海之际,忽闻乡音,忽见乡人,正是由思乡心切而生出的幻觉。这一神来之笔,把主人公深沉的情思呼之欲出。既然“羁苦”之情不能在观海之际释然于胸,那么也就只有在继续远游中才能聊以排遣,诗的末二句正是以展望未然来收束的。诗的这一部分以虚实交互为用的运笔烘托出内心的波澜,把主人公为苦闷所迫而又无计解脱的心绪表现得十分真切而自然。

  这首诗大半都用对偶句组成,却无板滞迂缓之弊。原因是诗人的精心结撰之处,并不限于区区一联,而是将之置于全篇的结构之中,注意彼此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如首四句从字面看分为上下两联,而在用事上则以一三、二四各说一事,显得错落有致。五、六两句虽自成一联,而它们又分别和前四句勾连相承。“莫辨”以下连用六个偶句,而以句首的不同用词又可分为三组,这又是与内容的虚实转换互为表里的。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合15篇】相关文章:

杜牧《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0-03

杜牧山行原文及赏析05-13

杜牧《山行》原文及赏析10-24

白沟行原文翻译及赏析05-15

豫章行原文赏析及翻译04-27

山市原文翻译及赏析04-20

商山早行_温庭筠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梁甫行原文翻译及赏析05-10

对酒行原文赏析及翻译04-27

初秋行圃原文赏析及翻译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