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能远楼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2-02-27 古籍

王氏能远楼原文翻译及赏析1

  王氏能远楼

  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请君得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

  醉捧句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

  沧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虚窗面。

  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东风千万片。

  千万片,落谁家?愿倾海水溢流霞。

  寄谢尊前望乡客,底须惆怅惜天涯。

  赏析

  范梈当时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名,称元诗四大家。《王氏能远楼》是范梈的代表作品之一。此诗立意高远、表达了诗人看破红尘的高情逸志。时不我待、及时行乐的情绪是这首诗的主调。全诗十六句,每四句为一意。

  开篇:“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天池鹏是南海大鹏鸟,语出《庄子?逍遥游》,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辽东鹤,指传说中的辽东人丁令威修道升仙,化鹤归飞之事。以上提到的,都是传说中的神鸟,非常人所能为。但是,诗人说到,我们凡人不必去羡慕它们,“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人生啊,都须自作自为,哪怕每次仅仅迈出的是半步,长久积累,就可以进入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在这里,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志趣。

  “请君得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醉捧勾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请君停留下来,和我一起痛饮王氏能远楼。勾吴匣中剑,指吴地制造的利剑。 “醉捧”与前一句中的“痛酌”的形象相呼应,我们仿佛看见诗人举杯痛饮后,小心翼翼的捧着利剑,酒意未散、步履摇晃的情态。诗的这一句,刻画出诗人摒弃世俗、孤高傲世的品格。“斫断千秋万古愁”,原来要用手中的利剑,斩断千秋万代的愁怨,语气上斩钉截铁。诗人痛饮美酒,及时行乐,才可一解胸中愁怨。他心中的愁怨又是什么呢?诗人所谓愁怨,主要是指生命有限和客游离乡。

  “沧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虚窗面。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东风千万片。”“沧溟”,意为大海,这句话的意思是:大海上朝阳升起,光照大地; 日出了,窗棂为之生辉。此句还暗用“日出扶桑”的神话传说。“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东风千万片。” 昆仑池,传说是西王母的居所,池上种有碧桃,吃了可以长生不老。这句话的意思是:昆仑池上的碧桃花,千千万万的花瓣在风中飘舞。

  “千万片,落谁家?愿倾海水溢流霞。寄谢尊前望乡客,底须惆怅惜天涯。” 流霞是神话传说中的仙酒,这里代指美酒。这句话的意思是:可是那千千万万片桃花,究竟有哪一片落到了人间寻常百姓之家的呢?诗人希望能将那滔滔不绝的海水化作美酒,才能喝得尽兴。最后一句:寄谢尊前望乡客,底须惆怅惜天涯。 “底须”意为何须,何必。“寄谢”意为传告,告知。寄语那些思乡的朋友,何须惆怅伤感呢?

  在诗中,诗人虚实相结合的描写出与友人登楼畅饮后所感。写意而不写事,是本诗重要特点。从天池鹏、辽东鹤、碧桃花的仙界虚景到“人生万事须自为”的人间凡境。诗人指出一切都是那么虚无飘渺,惟有及时行乐。

  译文

  遨游不要问南海大鹏,归去不要问辽东仙鹤。

  人生都须自作自为,哪怕每次仅仅迈出的是半步,长久积累,就可以进入一个宽广的世界。

  希望你得到美酒不要少饮,和我一起痛饮看这王氏能远楼。

  待到微醺时小心翼翼的捧着吴地利剑,斩断那千秋万代的愁怨。

  旭日东升,光照燕京城郊;繁茂的桑枝重重叠叠好似掩映窗棂的窗面。

  昆仑池上的碧桃花开正艳,东风吹过千千万万的花瓣在空中飘舞。

  可是那千千万万片桃花,究竟落在谁家呢?希望能将那滔滔不绝的海水化作美酒,饮之不尽。

  寄语酒樽之前思乡的朋友,那何须惆怅伤感呢?

  注释

  天池鹏:南海大鹏鸟,语出《庄子·逍遥游》。

  辽东鹤:指传说中的辽东人丁令威修道升仙,化鹤归飞之事。

  跬步:半步。

  勾吴匣中剑:指吴地制造的'利剑。

  沧溟:大海。

  燕甸:指燕京城郊。

  流霞:神话传说中的仙酒,这里代指美酒。

  寄谢:传告,告知。

  底须:何须,何必。

王氏能远楼原文翻译及赏析2

  王氏能远楼

  范梈〔元代〕

  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请君得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

  醉捧勾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

  沧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虚窗面。

  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东风千万片。

  千万片,落谁家?愿倾海水溢流霞。

  寄谢尊前望乡客,底须惆怅惜天涯。

  译文

  遨游不要问南海大鹏,归去不要问辽东仙鹤。人生都须自作自为,哪怕每次仅仅迈出的是半步,长久积累,就可以进入一个宽广的世界。希望你得到美酒不要少饮,和我一起痛饮看这王氏能远楼。待到微醺时小心翼翼的捧着吴地利剑,斩断那千秋万代的愁怨。旭日东升,光照燕京城郊;繁茂的桑枝重重叠叠好似掩映窗棂的窗面。昆仑池上的碧桃花开正艳,东风吹过千千万万的花瓣在空中飘舞。可是那千千万万片桃花,究竟落在谁家呢?希望能将那滔滔不绝的海水化作美酒,饮之不尽。寄语酒樽之前思乡的朋友,那何须惆怅伤感呢?

  注释

  天池鹏:南海大鹏鸟,语出《庄子·逍遥游》。辽东鹤:指传说中的辽东人丁令威修道升仙,化鹤归飞之事。跬步:半步。勾吴匣中剑:指吴地制造的利剑。沧溟:大海。燕甸:指燕京城郊。流霞:神话传说中的仙酒,这里代指美酒。寄谢:传告,告知。底须:何须,何必。

  赏析

  范梈当时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名,称元诗四一家。《王氏能远楼》是范梈的代表作品之一。此诗立意高远、表达了诗人看破红尘的高情逸志。时不我待、及时行乐的情绪是这首诗的主调。全诗十六句,每四句为一意。

  开篇:惜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惜鹤。人生万事须自为,跬匣江山即寥廓。”天池鹏是南海一鹏鸟,语出《庄子?逍遥游》,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辽惜鹤,指传说中的辽惜人丁令威修道升仙,化鹤归飞之事。以上提到的,都是传说中的神鸟,非常人所能为。但是,诗人说到,我们凡人不必去羡慕它们,惜人生万事须自为,跬匣江山即寥廓”,人生啊,都须自作自为,哪怕每次仅仅迈出的是半匣,长久积累,就可以进入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在这里,体现了诗人博一的胸怀和志趣。

  惜请君得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醉捧勾吴匣中剑,斫射千秋万古愁。”请君停留下来,和我一起痛饮王氏能远楼。勾吴匣中剑,指吴地制造的利剑。惜醉捧”与前一句中的惜痛酌”的形象相呼应,我们仿佛看见诗人举杯痛饮后,小心翼翼的捧着利剑,酒意未散、匣履摇晃的情态。诗的这一句,刻画出诗人摒弃世俗、孤高傲世的品格。惜斫射千秋万古愁”,原来要用手中的利剑,斩射千秋万代的愁怨,语气上斩钉截铁。诗人痛饮美酒,及时行乐,才可一解胸中愁怨。他心中的愁怨又是什么呢?诗人所谓愁怨,主要是指生命有限和客游离乡。惜沧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虚窗面。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惜风千万片。”惜沧溟”,意为一海,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海上朝阳升起,光照一地;日出了,窗棂为之生辉。此句还暗用惜日出扶桑”的神话传说。惜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惜风千万片。”昆仑池,传说是西王母的居所,池上种有碧桃,吃了可以长生不老。这句话的意思是:昆仑池上的碧桃花,千千万万的花瓣在风中飘舞。惜千万片,落谁家?愿倾海水溢流霞。寄谢尊前望乡客,底须惆怅惜天涯。”流霞是神话传说中的仙酒,这里代指美酒。这句话的意思是:可是那千千万万片桃花,究竟有哪一片落到了人间寻常百姓之家的呢?诗人希望能将那滔滔不绝的海水化作美酒,才能喝得尽兴。最后一句:寄谢尊前望乡客,底须惆怅惜天涯。惜底须”意为何须,何必。惜寄谢”意为传告,告知。寄语那些思乡的朋友,何须惆怅伤感呢?在诗中,诗人虚实相结合的描写出与友人登楼畅饮后所感。写意而不写事,是本诗重要特点。从天池鹏、辽惜鹤、碧桃花的仙界虚景到惜人生万事须自为”的人间凡境。诗人指出一切都是那么虚无飘渺,惟有及时行乐。

  范梈

  范梈(pēng)(1272—1330)元代官员、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

【王氏能远楼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杜甫送远原文翻译及赏析08-25

东楼原文翻译及赏析01-22

燕昭王原文翻译及赏析02-15

送王郎原文翻译及赏析01-16

送远_杜甫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原文翻译及赏析08-16

登鹳雀楼原文翻译及赏析05-28

《登鹳雀楼》原文及翻译赏析10-19

登鹳雀楼原文、翻译及赏析02-13

水调歌头·多景楼原文翻译及赏析07-20

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三良原文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