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长简仲咸_王禹偁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2021-08-03 古籍

  日长简仲咸

  宋代 王禹偁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罇。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译文

  白天变长了,黄昏前的时光怎么打发呢?偏僻的州郡里,官衙闲寂,尽日掩门。

  翻开杜甫的集子,在诗的世界里徜徉,从老子的《道德经》中窥见道的本原。

  北院繁花千片随风飘落,月亮升起时在东楼有美酒相伴。

  若不是和我同年考中进士的你在商州主持政务,我寥落的情怀又能向谁述说呢?

  注释

  简:即书信,用为动词。

  仲咸:冯伉,字仲咸,与王禹偁为同年进士,且同在商州主持政务。

  伯阳:即老子。

  风飘:王禹偁诗集的影印本为“风骚”,《宋诗别裁集》据《小畜集》改为“风飘”,以此为准。

  樽: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

  主郡:主持政务。

  牢落:形容无所寄托的样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淳化二年(991年)王禹偁贬谪商州任团练副使之时。诗人在商州山城度过三年的谪宦生涯。在谪居期间诗人心情郁闷,意志消沉,而与友人冯伉交游,大大安慰了他的失落感,因此诗人对冯伉充满了感激,后作此诗。

  赏析

  首联写诗人黄昏寂寞无所消遣。“日长”二字点题,笼罩全篇,说明写信原因,意在微露全诗之旨。此句也是情语,刻画了诗人“寂寞恨更长”的苦闷之情。“闲”字,聚全诗精神,为一篇眼目。诗人口中说闲,正是心中不肯闲之故。他为官清正,有志改革,然而诗人在淳化二年(991年),因徐铉诬陷,而贬商州。故一“闲”字,凝聚着作者的'不满和惆怅、苦闷和孤独,这就像“一字妥贴,全篇生色”。“郡僻”、“昼掩门”对闲字作了进一步渲染。以下三联均承此而来。

  颔联是写读书销愁。王禹偁的诗借鉴杜甫、白居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他用“开诗世界”来盛赞杜甫,独具慧眼。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诗人意在杜甫诗中寻觅知音,有所寄托,借杜诗之酒杯浇自已之块垒,抒发其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他又从老子《道德经》中寻求精神归宿。但他始终没有避世隐退,而是想积极入仕。这种矛盾,诗人了然于心,他用杜甫和老子的作品合联,正暗示出这种复杂心理。

  颈联写风抚落花,借酒消愁。诗人从书中没有找到寄托。想从自然界中寻求安慰。他趁黄昏月出之际,独自登楼以遣心中幽怨,但映入眼帘的是万花飘零的萧瑟景象,其意在排遣,却又添了伤春之情。当此际,孑然一人,抑郁不平之情能与谁诉,诗人感到气咽语塞。此二句未著一情语,而孤独寂寞之情毕现,寓情于景,堪称佳妙。“月上”一词虽冗余,但不能剔除。它交代了流动的时间,又将诗人感情转进一层,白天难熬盼黄昏,到了黄昏又如何,只有一樽在手了。

  尾联骤然一转,豁然洞开,抒发了自己同仲咸亲密无间的感情。当时,他常以诗赠仲咸,离商州之日即赋诗别:“二年商岭赖知音,惜别难藏泪满襟”(《留别仲咸》),可见两人友谊之深厚。但若出以肯定之句,便索然寡味,这里妙用反问句法,暗将仲咸与世俗对比,愈见仲咸的高义,世俗的薄情。这样造句,含蓄蕴藉,内涵丰富。

  此诗语言平易,风格清新,饶有风韵,与白居易相近。章法井然,一气流转,“共谁论”、“酒一樽”、“昼掩门”等前呼后应,始终紧扣一“闲”字。二、三联对仗也颇为工稳。

【日长简仲咸_王禹偁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相关文章:

1.王禹偁《黄冈竹楼》原文及翻译

2.日长简仲咸的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3.《智囊(选录)·明智部·王禹偁》原文及翻译

4.王禹偁《村行》赏析

5.简兮_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6.村行王禹偁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7.滕王阁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8.村行(王禹偁)

上一篇:赤枣子·风淅淅_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下一篇:渔歌子·楚山青_李珣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