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2021-06-18 古籍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这两句诗即景生情,而发议论,是说诗人的政治抱负几经挫折之后,叹息身世遭遇,流露了淡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情绪——望江上滚滚东去的流水,我打消了与人竞争的锐气;看天上悠闲飘荡的云彩,我感到像它一样的悠然自得。因为与世无争的情绪是来自对身世遭遇的深沉叹息,所以还隐隐带一点自我嘲讽的味道。今人周振甫在《诗词例话》中说:“水在流动,跟心在活动相应,但这是‘无心与物竞’,不为争名争利,正像水流也不是和谁争竞一样。‘云在’而不流,和‘意俱迟’相应。这两句是在景物中寄托着一种对人生的看法,这种看法跟他的个人遭遇有关,他的政治抱负几经挫折,不免产生消极思想,但其中也保持着不愿争名争利在内。这种思想,让道学家写起来,往往酸腐,发议论,不成为诗。杜甫却写得那样自然,而且结合着形象,反映了思想感情,所以是名句。”

  江亭

  杜甫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注释

  ⑴坦腹:舒身仰卧,坦露胸腹。《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此正佳婿也!’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⑵野望:指作者于上元二年(761)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⑶寂寂:犹悄悄,谓春将悄然归去。

  ⑷欣欣:繁盛貌。

  ⑸“江东”二句:一作“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参考译文

  舒服仰卧在暖暖的江亭里,吟诵着《野望》这首诗。江水缓缓流动,和我的心一样不去与世间竞争。云在天上飘动,和我的意识一样悠闲自在。寂静孤单的春天将进入晚春,然而我却悲伤忧愁,万物兴盛,显出万物的自私。江东依旧在进行艰苦的战争,我每一次回首都因为对国家的忧愁而皱眉。

  赏析

  《江亭》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杜甫逃避战乱,隐居在成都草堂,生活暂时比较平静安定。但是,安史之乱还没有平定,唐朝的其它国土还在进行着艰苦的战争。诗人杜甫在悠闲的隐居生活中,还是忘不了国家的安危,陷入忧国忧民的愁绪中。此诗即是一次游临江之亭有感而作。

  诗中描写在江边小亭独坐时的感受。前四句从表面上看,诗人坦腹江亭,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竞;心情闲适,与白云一样舒缓悠闲。实则“正言若反”,此时此刻,诗人心境并非那样悠闲自在。五六句移情入景,心头的寂寞,众荣独瘁的悲凉,通过滇怪春物自私表露无遗。末二句直抒胸臆,家国之忧难排难遣。此诗表面上悠闲恬适,实际则是一片焦灼苦闷。情理兼容,意趣盎然。

  这首诗表面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没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读三、四两句,区别却是明显的。晚春的季节,天气已经变暖,诗人杜甫离开成都草堂,来到郊外,舒服仰卧在江边的亭子,吟诵着《野望》这首诗。《野望》和《江亭》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从表面看,“水流心不竞”是说江水如此滔滔,好像为了什么事情,争着向前奔跑;而诗人却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争。“云在意俱迟”,是说白云在天上移动,那种舒缓悠闲,与诗人的闲适心情完全没有两样。仇兆鳌说它“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杜诗详注》)是从这方面理解的,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看法。

  拿王维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来对比,王维是本来心中宁静,从静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他表示欢迎、依恋之意;而杜甫这一联则从静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竞”,本来心里是“竞”的,看了流水之后,才忽然觉得平日如此栖栖遑遑,毕竟没有意义,心中陡然冒出“何须去竞”的一种念头来。“云在意俱迟”也一样,本来满腔抱负,要有所作为,而客观情势却处处和诗人为难。在平时,原是极不愿意“迟迟”的,诗人看见白云悠悠,于是也突然觉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应该同白云“俱迟”才对了。

  王维的诗“流水如有意”,“有意”显出诗人的“无意”;杜甫的诗“水流心不竞”,“不竞”泄露了诗人平日的“竞”。“正言若反”,在作者却是不自觉的。

  下面第三联,更是进一步揭出诗人杜甫的本色。“寂寂春将晚”,带出心头的`寂寞:“欣欣物自私”,透露了万物兴盛而诗人独自忧伤的悲凉。这是一种融景入情的手法。晚春本来并不寂寞,诗人处境闲寂,移情入景,自然觉得景色也是寂寞无聊的了;眼前百草千花争奇斗艳,欣欣向荣,然而都与诗人无关,引不起诗人心情的欣悦,所以他就嗔怪春物的“自私”了。当然,这当中也不尽是他个人遭逢上的感慨,但正好说明诗人的心境并非是那样悠闲自在的。写到这里,结合上联的“水流”“云在”,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已经表露无遗了。

  杜甫写此诗时,安史之乱未平。作者虽然避乱在四川,暂时得以“坦腹江亭”,到底还是忘不了国家安危的,因此诗的最后,就不能不归结到“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又陷入满腹忧国忧民的愁绪中去了。杜甫这首诗表面上悠闲恬适,骨子里仍是一片焦灼苦闷。这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诗人的地方。

【《江亭》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杜甫《江亭》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11-28

江行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07-02

柳宗元《江雪》的全诗翻译赏析12-30

杜甫《江村》全诗翻译赏析11-26

《谢公亭》全诗翻译及赏析08-26

《远山》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12-24

《雨夜》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12-24

寒食全诗及意思翻译赏析12-25

江神子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