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2024-05-07 古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幕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苏幕遮·燎沈香

  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苏幕遮·燎沈香字词解释:

  ⑴燎(liáo):细焚。

  ⑵沈香:沈,现写作沉。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⑶溽(rù)暑: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溽,湿润潮湿。

  ⑷呼晴:唤晴。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⑸侵晓:拂晓。侵,渐近。

  ⑹宿雨:隔夜的雨。

  ⑺清圆:清润圆正。

  ⑻一一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举,擎起。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⑼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吴越一带。作者是钱塘人,钱塘古属吴郡,故称之。

  ⑽久作长安旅:长年旅居在京城。长安,借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旅:客居。

  ⑾楫(jí):划船用具,短桨。

  ⑿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浦,水湾、河流。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苏幕遮·燎沈香翻译: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杭州西湖荷花塘。

  苏幕遮·燎沈香阅读答案:

  试题:

  (1)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联系上下片的意象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炼字工夫了得,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好,请简要赏析。

  答案:

  (1)联系上下片的意象是“风荷”。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的荷花。词人的家乡在钱塘,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就由描写“风荷”很自然地过渡到抒发怀乡之情,不着痕迹。(意象2分,分析2分)

  (2)清圆:写出了荷的形状是圆的,一种很饱满的感觉。再加上是雨后,显出荷叶的清新;

  一一:写出了荷塘里的荷叶很多,每一片都是那么美。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

  风:极富动态美,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妩媚、娇羞的姿态不动声色的勾勒出来了;

  举:写出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种非常阳刚的健康向上的美;那“风荷举”合起来,就是妩媚中有风骨。

  苏幕遮·燎沈香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

  苏幕遮·燎沈香赏析: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这里写的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词人点燃了沉香以驱散潮湿闷热的暑气。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在词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们也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爱。这几句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作者是在为下面写荷花的美丽做感情上的铺垫。“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国学大师王国维评:“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先不说神理如何,但是字句的圆润,就足以流传千古。至于神理或说神韵,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可把这三句译成白话:“清晨的阳光投射到荷花的叶子上,昨夜花叶上积的雨珠很快就溜掉了。清澈的水面上,粉红的荷花在春风中轻轻颤动,一一举起了晶莹剔透的绿盖。远远望去,仿佛一群身着红裳绿裙踏歌起舞的江南女子!”词人之所以睹荷生情,把荷花写的如此逼真形象,玲珑可爱,因为他的故乡江南就是芙蓉遍地。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乡情,下片开头他就扪心自问,何时才能重归故里呢,那美丽的吴门,苏小小居住的地方。“久”字体现了作者对飘泊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厌倦,在其它作品中词人一再以“京华倦客”自称,可见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乡。“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结尾三句,词人恍惚间飞到了五月的江南,熟悉的渔郎正在河上摇着小船,穿梭于层层叠叠的莲叶……这时词人忍不住喊道:打鱼的大哥,还记得我吗?我是美成啊!情到深处意转痴,词人用一个白日梦结尾,给人留下无限的情思和遐想。

  这首词写游子的思乡情结,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个人资料:

  周邦彦(1056 —1121)字美成 ,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周早年“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 ,而博涉百家之书 ”。元丰初,“游太学,有俊声 ”。神宗时擢为试太学正。元四年(1089)出为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 。绍圣四年(1097)还朝,任国子主簿 。徽宗即位 ,改除校书郎,历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二年(1112),出知隆德府(今山西长治 )。六年,自明州(今浙江宁波)任入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宣和二年(1120)移知处州(今浙江丽水),值方腊起义,道梗不赴。未几罢官,提举南京鸿庆宫,辗转避居于钱塘、扬州、睦州(今浙江建德)。卒年六十六。

  《宋史 》、《东都事略 》与《 咸淳临安志》均有传。《宋史·艺文志 》著录其《 清真居士集 》十一卷,已佚。清人厉鹗《宋诗纪事》辑得其佚诗六首,今人罗忼烈又辑得古近体诗三十四首。周邦彦“负一代词名”(张炎《词源 》卷下 ),其词“浑厚和雅”(《词源 》),“ 缜密典丽 ”(刘肃《陈元龙集注〈片玉集〉序》,对后世影响较大。

  《苏幕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苏幕遮》是宋代词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诗人心头萦绕不去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下面是对这首词的翻译、赏析及其阅读答案:

  1. 原文及翻译:

  燎沈香,消溽暑。(点燃沉香,以驱散潮湿的热气。)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鸟雀叫声预报晴天,清晨时分在屋檐下窃窃私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初升的阳光晒干了树叶上的隔夜雨水,水面清澈圆润,风中荷叶一一挺立。)

  故乡遥,何日去?(故乡遥远,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家住在吴地的门户,长期作为长安的旅客。)

  五月渔郎相忆否?(五月的渔夫是否还记得我?)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划着小船,梦见自己进入了荷花池。)

  2. 赏析:

  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

  上片描写秋景,通过蓝天、碧云、黄叶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秋天的凄凉美感。

  下片则转向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旅途生活的无奈。

  整首词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故乡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3. 阅读答案:

  问题可能会涉及对词中某些意象的理解,如“燎沈香”象征着什么?“风荷举”如何反映诗人的情感?

  也可能询问对整首词情感基调的把握,如何理解诗人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对于词中的典故或文化背景,如“吴门”、“长安旅”等,也可能成为考察点。

  综上所述,这首词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细致描绘,诗人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得以深刻表达。

【《苏幕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梅尧臣的《苏幕遮·草》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09-26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阅读答案及赏析11-30

苏幕遮原文翻译及赏析04-11

范仲淹《苏幕遮》翻译赏析04-01

苏幕遮诗歌赏析及答案07-01

范仲淹苏幕遮阅读答案01-12

《岁暮》阅读答案翻译及赏析11-10

《田舍》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04-13

《故都》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07-05

《苏幕遮·怀旧》原文及翻译赏析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