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临淄劳耿弇》鉴赏

2022-12-07 古籍

  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对其进行阅读赏析,领略古诗文的美。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光武帝临淄劳耿弇》鉴赏,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作品介绍】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讲的是光武帝刘秀表彰大将军耿弇的一段话。他先表彰耿弇的功劳,以淮阴侯韩信作衬托;再用“有志者事竟成”激励之,胜过大篇笔墨。

  【原文】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①

  出处:《后汉书》

  车驾至临溜自劳军,群臣大会。帝谓弇曰:“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②,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③,此皆齐之西界④,功足相方。而韩信袭击已降⑤,将军独拔勍敌⑥,其功乃难于信也。又田横烹郦生⑦,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⑧,不听为仇。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⑨。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⑩,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注释】

  ①光武帝:即汉光武刘秀。公元25——57年在位。临淄:原春秋战国时齐国的都城。在今山东省临淄县。耿弇(gan):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字伯昭。刘秀即位后,任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

  ②韩信破历下:汉高帝三年,韩信袭击历下军,平定临淄。历下,今山东历城县。

  ③祝阿:地名,故地在今山东长清县。光武帝建城五年春,张步屯军祝阿,耿弇率兵讨伐,大破张步。后两军又战于临淄,耿弇攻临淄。这时光武帝车驾到临淄,亲自劳军。

  ④西界:历下、祝阿都是古时齐、鲁的分界,在齐国的西部。

  ⑤秦末,田儋自立为齐王,割据旧齐地。后田儋子田横,立兄田劳子广为齐王,自己为相。汉王齐邦派郦生去齐劝降,田横接受,解除历下军。韩信便趁其不备袭击。

  ⑥勍(qing)敌:即劲敌。实力强大的敌人。

  ⑦田横烹郦生:当韩信袭历下时,田横以为郦生出卖了自己,便将郦生烹杀。郦生,即郦食其(yiji)。

  ⑧卫尉:即郦商。陈留高阳乡(今河南杞县)人。郦食其的弟弟,刘邦即帝位后封信成侯。

  ⑨“张步”三句:光武帝派光禄大夫伏隆拜张步为东海太守。刘永也遣使立张步为齐王,张步接受刘永的封号,杀了伏隆。大司徒,伏隆的父亲伏湛。

  ⑩“将军”二句:耿弇在南阳跟从刘秀,自请北收上谷兵,平定渔阳的彭宠,涿郡的张丰,东攻张步,平定齐地。当时,刘秀同意了他的策略。

  【译文】

  光武帝的车驾到了临淄,亲劳军士,臣于们隆重聚会。光武帝对耿弇说道:“从前韩信攻破历下为汉朝兴起开创了基业,现在将军攻破祝阿,也一举成了名,有了地位。这两个地方都属于齐地的边境,你们两人的功劳完全可以相互比拟。可是韩信袭击的是已经投降的齐军,将军却是独自攻克了强大的敌人,这种功劳的建立,要比韩信困难。另外,田横烹杀过郦食其,当田横投降的时候,高帝曾命令卫尉郦商,不允许他把田横当作仇人。张步以前也杀过伏隆,如果他来归顺我,我一定命令大司徒伏湛消除对他的怨恨。这又是一件非常相似的事。将军从前在南阳,提出这些重大策略,我常常认为迂阔,难得实现,如今看来,有志向的人终究是会成功的。”

  【解析】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新朝继续实行残暴统治,引发绿林、赤眉起义。西汉皇室后裔刘秀乘机起兵,借助义军力量推翻新朝,建立东汉政权,自立为帝,进而扫荡各地割据势力,使全国归于一统。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刘秀命建威大将军耿弇讨伐割据齐地的张步。耿弇善于指挥,首战攻克张步西界重镇祝阿,进屯临淄,继而势如破竹地歼灭了张步势力。

  耿弇进屯临淄之后,刘秀亲临劳军。本文就是刘秀当场表彰耿弇的演说。这段演说虽然仅有一百一十八字,但是内容高度概括,语言雄劲激昂,确有开国君主的气度。整个讲话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表彰耿弇之语,但并不罗列具体战绩,却将他与汉初大将韩信相比,便将人物陡然拔高,耿贪心中自然高兴。最后一层为鼓励之语,赞扬耿奔从前规划的初步实现,旨在驱策他完成下一步的重任。中间一层内容是交待对敌政策,似乎与表彰的主题无关,却正表明了刘秀胜利在望的十足信心。在本来十分精练的演说中间,插入这一层似闲非闲的语言,便使语言顿挫从容,实在精妙。

  刘秀的这篇演说收在《后汉书》卷一九《耿弇传》中。《后汉书》是记述东汉王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刘宋范哗采众家之作而撰成。

  创作背景

  公元29年冬,即位四年的东汉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新成立的政权,派遣建威将军耿弇率领大军讨伐割据青州的军阀张步。耿弇智勇双全、指挥有方。他先攻祝阿城,“自旦攻城,未中(午)拔之”;继而又“声东击西”,消灭敌人大批有生力量,先后攻占了巨里城,临淄城。在“飞矢中弇股”的情况下,他仍身先士卒,率领将士歼灭了敌军主力部队,敌人处于土崩瓦解之势。胜利在望,光武帝亲临临淄,慰劳耿弇,盛赞其大智大勇,与韩信“功足相方”,而且“难于信也”。光武借此以激励耿弇,争取最后的胜利。同时,又把自己处理张步同高祖处理田横相比,宣布对敌政策,以鼓励张步认清形势,归降汉朝。光武帝这一举动,既鼓舞了士气,振奋精神,又瓦解了敌军,有力地促使战争的迅速解决。不久,在耿弇的穷追猛打之下,张步不得不“肉袒负斧锧于军门”,投降了光武帝。至此,“齐地悉平,割据势力被铲除。”

  赏析:

  这篇百余字的谈话精辟短小,特色鲜明。作者用事实说话,恰当地运用史实和现实相联系,评人论事,阐明观点。

  第一句至第三句是文章的第一层,写光武帝对耿弇削平割据的战略构想并不以为然,但当战争开始后耿弇在战斗中节节胜利,使光武帝为之振奋。尤其是当耿弇拿下临淄以后,光武帝深受震动,破例亲临前线劳军。他对耿军事上的才能和胜利极为赞赏,可他并不是滔滔不绝空发议论,而是用简练生动的事实来说明问题。如:过去用兵如神的韩信,是破历下开创了汉家基业的。而今,耿弇却以攻取祝阿而大显神威,可以说是和韩信“功足相方”了。过去,韩信平定青州,是“袭击已降”,借他人之力取胜,而现在耿弇却凭借自己的`才智,“独拔勍敌”,这就高出韩信一筹了。所以说“其功乃难于信也”。这些事实表明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这些胜利的取得,恰恰表明了耿弇是个“有志者”,是个非同一般的英雄。作者以历史和现实来评人论事,既省却了大段的空泛议论,又达到了表彰鼓励耿弇的目的,使人心悦诚服。

  作者以事实为依据,采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了耿弇智勇双全、功勋卓著。首先,作者用今昔对比,说明韩信“开基”和耿弇“发迹”皆在战略要地“齐之西界”。耿弇取得的重大胜利无疑对稳定东汉局势有重大意义,其功劳是足以和韩信相媲美的。历史上,汉家基业的创立,是靠韩信这样一批功臣实现的,而现今的中兴,也是由于有耿弇一样的骁将而成功的。光武帝是感到由衷欣慰的。接着,作者又进一步用衬托的方法,突出表彰耿弇的功劳大大超过了韩信,因为韩信虽然勇冠三军、所向披靡,但他平定齐国时是“袭击已降”,攻击的是放下武器的敌人,这算不了什么。而耿弇平定割据势力,却“独拔勍敌”,靠自己的智勇战胜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所以“其功乃难于信也”,是不容置疑的。作者以韩信这位盖世英雄作衬托,突出了耿弇的不同凡响。这种赞誉无疑会更加激励人们的斗志,也达到了光武帝劳军的目的。

  第四句至第五句为第二层,作者用同类比较的方法,指明历史上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对田横投降后“诏卫慰不听为仇”,而现在对张步也将采取宽大为怀的政策,“诏大司徒释其怨”。这一比较,一方面交待了对敌政策,瓦解分化了敌人,同时也隐含着作者炫耀自己是明君贤主的心理。对比和衬托的运用,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文字简短,语言生动。这段谈话一共六句三层。前三句为一层,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彰耿弇的功绩,简练阐述他不仅和韩信“功足相方”,而且“其功乃难于信”。中间两句为一层,作者用同类比较的方法回顾历史,联系现今,交待对张步的政策,以分化瓦解敌人。最后一句为一层,盛赞耿弇“有志者事竟成”的精神,结束谈话。这三层紧密相联,环环相扣,不蔓不枝,观点鲜明。这段谈话,语言也特别简洁, 凝炼, 如对历史事件, 寥寥数笔精炼概括, 既不铺张展开, 也不妄加评论, 省却大量篇幅, 作到言简意赅。尤其是“有志者事竟成”一句, 有画龙点睛之妙, 因此, 至今还是激励人们克服困难的习惯用语。

  本文只有百余字,但能恰当地引用历史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光武帝首先将耿弇的功业与西汉名将韩信相比,并且认为耿弇攻取祝阿比韩信攻破历下更难,所以更值得称颂,这大大地肯定了耿弇的战功。接着又引证史实,表明只要张步投降,他愿意赦免其罪过。这就进一步瓦解了敌军。

  相关人物简介

  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3月29日),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鉴赏】相关文章: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原文及翻译06-16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文言文原文翻译06-15

赞美临淄的诗歌06-13

临淄石鼓的传说03-24

我的故乡——临淄作文10-18

临淄,我的家乡作文10-20

《耿弇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6-16

临淄大高中怎么样02-01

劳劳亭的诗歌鉴赏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