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池送朱二》作品介绍
《高阳池送朱二》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59卷第59首。这首诗孟浩然写给朋友朱二的送别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和眼前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对仕途彻底无望之后,真正归隐的决绝之心。
《高阳池送朱二》原文
高阳池送朱二①
作者:唐·孟浩然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②。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③。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④。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⑤。
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⑥。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⑦。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⑧。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⑨。
《高阳池送朱二》注释
① 高阳池:即习家池。朱二:孟浩然友人,生平事迹不详。
② “当昔”二句:当年襄阳雄盛时期,镇守襄阳的山间经常在习家池醉饮。
③ “池边”二句:相随而来的钓女,来到池边,竞相窥视她们自己妆扮过的映在池中的倩影。
④“清波”二句:清波荡漾荷花盛开,依依垂柳映绿了水岸。澹澹:水波摇荡的样子。参参:草木茂盛;细长的样子。
⑤“一朝”二句:往日的繁华已经消逝,人物也不似当年,四望习池已变得一派荒凉,人迹稀少。
⑥“意气”二句:往日意气风发豪华风流的一代人物都不见了,只有荒草露水沾湿着游人的衣服。
⑦“此地”二句:此处虽然萧条了,但是一大早就来此为送别饯行的,并在这里放牧将要远行的马匹。
⑧“征马”二句:一直到红日渐斜,远行人才上马而去,此情此景见之无不令人感叹此地的荒凉。
⑨“殷勤”二句:诚恳而来是为寻找通向世外桃源之路,既然如此,只好归去,做一个赤松仙子隐逸罢了。松子:赤松子。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相传神农时为一说为帝喾之师,后为道教所信奉。《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松子家”,指学仙求道雨师。的'隐逸者之家,即孟浩然的隐居处。
《高阳池送朱二》赏析
此诗写了习家池往日的绮丽繁华,与眼前的空寂冷落,形成鲜明的对照,其实是浩然心中的理想和眼前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写意。此诗当作于他的晚年,诗中也可见浩然仕途彻底无望之后,真正归隐的决绝之心。同时从诗中也为读者流露了如下信息:晋代的襄阳其雄盛和繁华是胜于盛唐之初的;另外就习家池而言其荒凉和破败,远非近代之事,而是唐已如斯了。
《高阳池送朱二》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高阳池送朱二》繁体对照
當昔襄陽雄盛時,山公常醉習家池。
池邊釣女日相隨,妝成照影競來窺。
澄波澹澹芙蓉發,綠岸毵毵楊柳垂。
壹朝物變人亦非,四面荒涼人徑稀。
意氣豪華何處在,空馀草露濕羅衣。
此地朝來餞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馬。
征馬分飛日漸斜,見此空爲人所嗟。
殷勤爲訪桃源路,予亦歸來松子家。
【《高阳池送朱二》原文】相关文章:
高阳池送朱二原文及赏析10-12
高阳池送朱二翻译赏析02-23
高阳池送朱二翻译及赏析02-12
高阳池送朱二古诗解析11-13
野人送朱樱原文及赏析07-19
送朱大入秦原文及赏析09-24
《送朱大入秦》原文及赏析08-20
《送朱大入秦》原文注释03-20
明史·明仁宗朱高炽传原文及翻译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