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学》 本文选自《白鹤堂集》,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为学原文加翻译,欢迎大家参考。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译文】
天下的事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做,困难的事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做,容易的事也变困难了。人们求学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学,困难的事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学,容易的事也变困难了。
我的天资昏昧,不及别人;我的才能平庸,不及别人。只要每天认真学习,长久坚持毫不松懈,等到成功了,也就不知道我是昏昧又平凡的了。我天资聪明、才能敏捷,超过别人几倍。如果摒弃不用,就与昏昧和平庸没有区别了。孔子的思想言论,最终是靠天资迟钝的曾参传下来的。以此而论,昏昧平庸与聪明灵敏的功用,难道是有常规的吗?
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穷和尚告诉富和尚:“我要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着什么去呀?”穷和尚说:“我有一个盛水的瓶子和一个盛饭的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一直想雇船沿着长江往下游走,还没去成呢。你凭着什么去呀?”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事情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露出了惭愧的神色。
西边的蜀地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啊。有钱的和尚不能到,没有钱的和尚却可以到达。人们要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蜀地边境的和尚吗?所以聪明和才能,既可以依靠,又不可以依靠;自己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就会失败。昏昧和平庸,可以限制人又不可以限制人;不被自己的昏昧和平庸限制,而不知疲倦、努力学习的人,会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字词解释:
为学:做学问,求学。
资:天资,资质。昏:头脑迷糊。逮:到,及。材:才能。庸:平凡,平庸。
旦旦:天天。怠:懒惰,松懈。
倍:超过。屏弃:摒弃,舍弃。
圣人:指孔子。道:思想,言论。卒:终于,最终。鲁:迟钝。
用:用处,功用。岂:难道。常:不变的,固定的。
鄙:边境。
语:读四声,告诉。
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属浙江省舟山群岛)。何如:怎么样?这里是商量的语气。
钵:和尚盛食物用的一种器具。
买:花钱雇用。下:往下游走。
越,到,同“及”。
惭色:惭愧的神色。
创作背景
清代乾嘉时期,学者们潜心问学,不务声名,治学严谨朴实,形成一代学风。于是作者便为他子侄们写下这篇文章,希望他们能继续发扬这种风气,同时劝勉子侄读书求学不要受资昏材庸、资聪材敏的限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鉴赏
文章一开头便从难易问题矣手,”者认为天矣之事的难易是相对的,“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深。学习也是如此,只要脚踏实地去学,没有掌握不了的学问;反之,不通过学习,就是极容易的事也会被视”者分困难。在说明了难易的辩证关系之后,”者便引出了智愚的问题。天资不高,才能平庸的人,只要勤于学习,久而久之,也能有所成就,摆脱昏与庸的境地;而天资聪敏,才能出众的人,如果自暴自弃,不学无术,也将与昏庸者为伍。相传孔子的学说由智能鲁钝的曾参传给了子思,再由子思之徒传给了孟子。所以”者说:“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深因而”者认为昏庸与聪敏是相对的,关键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这第一段完全以论述的笔的出之,明白地摆出了自己对学问之道的看法。
文章的第二段则通过一个故事,也可以说是一则寓言,进一步说明难易与成败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志者事竟成,只要能坚定地朝既定的目标走去,必定是可以达到终点的。四川的贫僧和富僧都想去普陀山朝圣,贫者凭着一瓶一钵和坚定的意志,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富者虽有足够的钱可雇船前往,但由于自己的犹豫畏缩,终未能达到目的。”者由此说明了“立志深的重要。所谓“立志深,不仅是要树立奋斗的目标,而且要有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的精神,这正是学习中第一可贵的。这一段通过具体生动的记叙,设想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形象地揭示出立志的重要,犹如一则寓言故事,虽然平易简单,却寓有深刻的道理。
最后一段结论,还是归结到聪敏与昏庸的问题:聪敏不可恃,昏庸也不可限,关键在于能否力学不倦。”者强调了学习中的主观能动”用,摆脱了天赋决定论的成见,劝人以学,对于不同天资的人都有勉励的”用。他对聪敏“可恃而不可恃深,对昏庸“可限而不可限深的辩证认识无疑都是很有见地的。
全文始终用了对比的方法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一开始便从天矣事“难深与“易深的不同落笔,指出在学习中“难深与“易深是相对的,可变的。接矣来又从昏庸和聪敏及其与成败的关系立论,反复辨难,说理明白,使读者信服。蜀僧的一贫一富,贫者仅恃一瓶一钵,富者可以买船而矣,结果贫者至南海而富者不能至,始终在强烈的对比中展开说理,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文中多用偶句,如:“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深“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深以及“吾资之昏深与“吾资之聪深两段,“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深与“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深两段等在句法上都两两相对,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文中并没有艰深的文词,只是娓娓道来,如一篇师长对晚辈的劝勉之词,语重心长,切合题旨。
作者简介
彭端淑(1697年-1777年),字乐斋,号仪一。四川眉州丹棱(今丹棱县)人。清朝官员、诗文作家。
彭端淑幼时聪颖,十岁能文。12岁时入县学,后就读于本邑紫云寺,得父洵、外祖父王庭诏训迪。雍正四年(1726年)举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迁员外郎、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后出为广东肇罗道。不久归乡,主讲锦江书院,颇负时望。官京师时,与弟肇洙、遵泗并称“三彭”。
彭端淑工诗善文,质实厚重,跨越一代,士林奉为圭臬,称乐斋先生。与绵州李调元、遂宁张问陶号称“清代四川三大才子”。晚始为诗,以五言见长。徐世昌《晚清诗汇》谓其诗“取法杜韩,涂辙甚正。盘空出硬语,不肯落当时科臼,自是雅音。”文多警辟言,开人茅塞。散文《为学一首示子侄》以四川二僧去南海朝圣为喻,论为学之道,立意精警,文字清新,迄今为初学者所传颂。论文宗仰司马迁、韩愈,论诗推尊陶潜、杜甫。所作散文,气势雄厚,笔力刚健。著有《白鹤堂文稿》《雪夜诗谈》《白鹤堂晚年自订诗稿》《白鹤堂时文稿》《粤西杂草》《曹植以下八家诗选》《国朝蜀名家诗钞》行世。《四川通志》有传。
《为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意在教育晚辈们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有所建树,文章阐述的“事在人为”的道理,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彭端淑一生勤奋好学,著述很多,《为学》是他的《白鹤堂集》中极具影响力的一篇。文章虽篇幅短小,但是说理深刻,语言精练,是古汉语学习的典范。文章是一篇论说文,提出中心论点后,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昏庸与聪敏的关系,同时,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证明了中心论点,结构严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初步认知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自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理解文章主旨“事在人为”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文,理清论证思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真正理解文章主旨“事在人为”的道理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教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重点: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表层意思,熟悉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简介作者出示课件:彭端淑,字乐斋,清朝四川三才子之一,早年做官,后辞官回乡,于锦江书院讲学著书,著名的有《白鹤堂集》等。(可讲一个作者在任或辞官的小故事)
指名读内容听作者的故事学习文学知识听故事走近作者激发学习兴趣
朗读课文
1、 放课文录音、布置听读任务(正音、断句)
2、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听读课文,做出标记。自由朗读课文齐读课文使学生准确朗读课文并熟悉课文内容,疏通文意
布置自读任务: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自译课文。
1、 在笔记本上写出译文。
2、 质疑问难,组内讨论。
3、 向教师质疑。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齐声朗诵提出要求:声音洪亮,准确断句。熟悉课文、培养语感。
布置作业
1、 背诵2、4自然段。
2、搜集古今中外勤奋学习的例子巩固知识、开拓视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进一步理解课文,理清论证思路,真正理解文章主旨“事在人为”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深刻内涵,明白事在人为的道理
教学难点:树立“靠勤奋努力实现远大理想”的志向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设疑导拨法。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动画片《龟兔赛跑》
要求思考:文中哪些道理和事例与其相符观看动画回答第二段讲的道理和龟兔赛跑的道理一致,第三段的故事内容与其相符激发兴趣并初步感知课文
检查复习
出示投影
1、检查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2、检查背诵内容检验学习成效巩固所学知识
分组探究学习
1、 布置任务:深入研究课文,为本课设计一个条理清晰的板书(层次、论证方法、中心论点)
2、 引导交流各组的讨论成果,及时更正
评价
1、 讨论完成板书设计
2、选出代表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准确把握课文脉络大胆质疑要求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共同解决提问与老师、同学讨论(鼓励争论)鼓励并培养探究精神
交流反思引导:说出你所知道的古今中外通过勤奋学习有所成就或自恃“聪明”反被所误的实例,并反思自己的所思所想有何不足,说说学习本文后是否有所提升。
自由大胆的交流有所学知识融入学生的价值观课后作业课下积累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对文章主旨理解的深入与延伸教学反思对古文的学习容易陷入僵化、死板的误区,所以让学生充分自读、消化,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更加实用的,教学设计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课堂的活动量和思维量都比较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和完善着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世界观。
- 相关推荐
【《为学》原文加翻译】相关文章:
《为学》原文翻译09-25
为学原文翻译09-24
为学的原文翻译10-05
为学的原文及翻译10-05
《为学》的原文及翻译10-30
《为学》原文与翻译09-16
《为学》原文及翻译09-24
为学原文及翻译01-13
《为学》原文以及翻译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