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评课稿

2022-02-08 稿件

《青山不老》评课稿1

  11月30日上午第三节,我有幸聆听了刘平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略读课文《青山不老》一课。听刘老师的课学到了不少经验,更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通过饱含深情地朗诵,再配上屏幕上的图,导入新课,引出文中的主要人物,教师简短而又富有激情的几句话很快缩短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更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学习字词,培养能力。

  自由读完课文后检查字词,并要求学生用几个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选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哪个词震撼了你?这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概括,既掌握了字词,又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三、目标明确,过程清晰。

  刘老师紧紧抓住课文前导语中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带动全文的学习,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四、巧设铺垫,理解含义。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刘老师设计了问题,并以排比的句式呈现,“他仍坚持植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绿化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就水到渠成了。

  五、计算想象,渗透学法。

  老人创造了了不起的奇迹中有句“3700亩林网”,这在学生头脑中很抽象,老师告诉学生1亩=667平方米,算算相当于多少间教室。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更能体会到老人创造的奇迹之大。还有学第二自然段大环境时有一句古文,怎样理解?你从什么地方知道?表扬并教会学生利用注释学习课文。还有读课文时动笔墨圈划等,老师很注意指导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

  六、注重朗读,加深理解。

  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与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适合学生朗读。刘老师在教学时就注意了通过多种形式地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

  七、补充资料,抒写感受。

  刘老师课前精心准备了不少资料,花费了不少心血。比如补充老人真实资料,拓宽了学生的认识角度,使学生从对老人所取得成绩的惊叹转移到对老人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的敬佩,以此来深化理解课文,并有感而发练练笔,培养写的能力。

  刘老师的略读课文教学,我收获不少。我明白了: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粗知不是浅知,粗知不是少知。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我认为略读课文也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略读课上,学生应学得更自主、更开放;老师应说得更少、更精。

《青山不老》评课稿2

  近日,有幸聆听了张老师执教的《青山不老》一课,受益匪浅,收获颇丰。折服于张老师平和从容的教学风格,亲切自然的教育体态,把握教材的准度深度,教学思路的清晰流畅,尤其是她心中装着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她的课堂上都学有一得的教学理念给我的感触特别深刻。现把课堂上所学所得所感整理出来,和全体同仁一起探讨,共同提高。

  一、不求场面热闹,但求面向全体

  受某些所谓名家的鼓捣,许多老师认为,语文课堂是越热闹越好,课堂一环扣一环,节奏快捷而流畅,学生答问此起彼伏,表面上看,师生高度投入,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场面十分热闹。而实际上,又有多少学生是真正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呢!特别是那部分对语言文字不是那么敏感的后进生,他可能与如此强烈的快节奏合拍吗?

  在张老师的课上,仿佛经常会产生“冷场”的现象,一个问题出来,看不到学生争先恐后的热烈抢答,座位上也没有举起“一片小树林”,可我却认为这是难能可贵的“留白”,那是张老师留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细看每一位指名学生的回答,既没有旁征博引的“大师风范”,也没有“口若悬河”的精彩表白,所有学生都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甚至还有个别后进生边说边想,说话一点都不流畅,结结巴巴的。我认为,这恰恰是张老师的平和、朴实、耐心,她面对的不是个别优等生,她的心里装着的是全体,她的课是为了班上的每一位同学而开设的,做张老师的学生,福哉,幸哉。

  二、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课一得

  近年来,有一种思潮很流行,在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想着让学生全面发展,恨不得每节课都让学生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对于教学内容,恨不得挖深挖透,把能教的都教给学生。课堂教学包罗万象,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的容量与密度,认为课堂教学的大容量、高密度是衡量一节好课的必备条件。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把教学目标制定得五彩缤纷,从识字,写字,到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从感情朗读到练习说话写作,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每一个环节都要努力挖掘深度。而实际上,如此面面俱到,总是让教者觉得力不从心,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学生也是云里雾里,不明就里。

  要想让每一位学生每一节课都学有一得,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就显得特别重要。即每一篇课文抓一个训练点,每一课时解决一个重点问题,培养学生一项语文素养。

  张老师这堂课,教学目标只有一个──让学生学会有层次地读书。一读了解课文大意。要求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懂“青山”和“老人”两者之间的关联;再读品词析句。通过让学生读找描写“青山不老”、“老人已老”、“环境恶劣”、“创造奇迹”的语段,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三读体会人物内心,通过对“一个65岁高龄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地植树造林,他图的是啥?”这个问题的思考分析、讨论交流,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四读升华人物情感。课文最后一句“青山是不会老的”是统领全篇的中心句,最后一段集中表了现人物的情感,张老师用“另一种东西是指什么?”这个问题提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更深刻地理解语言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随着这“四读”的逐步展开,所有学生在这堂语文课上都有了一得:美文不厌百回读,层层递进回味深。

  三、不求繁琐花哨,力求简洁高效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加强整合,为了激发兴趣,为了创设情境,教师们往往会搜肠刮肚,围绕着不同的课文内容,进行大量的搜索、解剖、分析、综合等,创设浓重的情景氛围,编排许多有趣的游戏活动,还能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制作出高级别的教学课件,让学生每节课都沉浸在完全的声、光、电、画的变幻之中。然而,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再好的手段方法过了头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学生经常在如此热烈隆重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语文,注意力全都被有趣游戏和精彩动画夺走了,在每堂课看似热烈的课堂讨论的争辩中,教学时间悄悄地溜走。而对于语文教学的本体目标──“语言的学习”就难于落实到位了,语文课也就没了“语文”味。

  张老师的课有一条明确的教路──“由表及里、比较品读”。我们先看看“由表及里”。张老师先从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配于她的激情陈述引入,到了解一位老人在非常艰苦的环境里创造的奇迹,最后集中体会老人的精神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梯度把握得当,情感体验层层深入,恰如其分。张老师达成这个目标的手段很明确,那就是──“比较品读”。张老师深入钻研教材,抓住课文特点,依据“大纲”要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的知识水平,综合考虑,设计了四个语段的对比品读:青山秀丽与环境恶劣,不朽的奇迹与老人的生活艰辛,取得的成绩与老人的决心,青山不老于老人的苍老。用对比的方法,不但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还能够通过品读,融入自己的实践体验和丰富想象,体会了作者要表达的深层含意。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却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里所说的语文素养,除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独特的健康的个性等素养。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不能指望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这些目标要在某一堂课或每一堂课去实施都是不确当的,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作品的特点,进行细化,进行分解,化整为零,让每节课的目标都是微型的,可以操作的,在每一堂课都能有重点地实施某一种教学目标,也就是一课一得。这样就好像学一套广播体操一样,先学“分解动作”,再走向“连续动作”。积跬步,何愁难致千里?这样经过一个月、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一个阶段,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一定会有较大的增长,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也会得到提高,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一定会逐步形成。

  如果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也能像张老师一样,抛开那些急功近利的想法,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让自己简单简单地教语文,让学生轻松轻松地学语文,那一定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青山不老》评课稿3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长久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十分疏忽,平时,对略读课文,总是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孔老师的略读课文教学,我收获不少。孔老师对教材认真钻研,设计与践行了以生为主的教学活动,有效地完成了该课的教学目标任务,体现了新课程下互动、生动、灵动的课堂。该课的教学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1、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老师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即老人在15年的种树岁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并以排比句的句式呈现,“老人15年如一日地种树,面对一切困难与痛苦,他不改初衷。他还是选择种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执着的精神,紧接着追问老人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种树,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就水到渠成了。

  2、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3、利用导读抓住三个问题:想一想这些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孔老师抓住这3个问题,引导学生捕捉文中重要信息,展开讨论交流。来解决问题,并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地句子。

  二、注意根据学生状况,启发、引导、点拨学生的思维,体现顺学而导,较好地实现了教师的引领作用,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

  三、充分让学生来感悟文本,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特别注意在学生感悟后的悟读深化,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直接交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感悟、朗读能力。

  四、以生为主,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参与程度高,学习主动,特别表现为思维的灵动与交流的互动。

  五、根据专题珍惜资源的特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践行实践,体现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实现了学以致用的学习功能。

【《青山不老》评课稿3篇】相关文章:

拼音课评课稿02-06

将心比心评课稿01-20

梯形评课稿01-20

颐和园评课稿02-05

恐龙评课稿01-29

长城评课稿01-23

习作指导课评课稿01-20

英语课评课稿02-06

近似数评课稿01-21

对鲜花评课稿02-06

青山不老评课稿 前后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