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的认识》评课稿

2020-10-01 稿件

  《8和9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逐步养成从数量上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李老师整节课能够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观察、发现、交流、为主线,让学生在看、说、想中认识和理解有关8、9的知识。纵观全课,我觉得还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特点:

  1、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数概念的形成是从具体(主题图中各事物数一数)--半具体(点子图)--抽象(概括出数)。让学生体验到整个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2、利用给小动物戴帽子的形式突破基数与序数概念的难点。老师创设让学生给小动物戴帽子的情景让学生分清基数与序数的区别。师生互问互答、生生互问互答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巩固了学生对8、9的基数和序数的理解。

  3、课堂学练结合。老师创设的题型很全面狠丰富:数的比较大小等,很好的巩固了数的比多少。又如:在尺子上找到数8和9后,老师这样考大家:8在哪里?8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4、课堂能及时调控学生的常规。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在四十分中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为抓住学生的兴趣,需时常对他们进行奖励。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能有有目的、有计划及时调控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学习的开展。

  当然,一节课还有一些值得商讨的问题.

  1、在老师订正答案时有一些学生没有认真倾听。

  2、在讲解基数和序数时可让班级的一组同学站起来,这样使她们能更好的理解而且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更加的体现了数学就在身边的思想。

【《8和9的认识》评课稿】相关文章:

1.《8、9的认识》评课稿

2.《认识物体和图形》评课稿

3.评课稿范文:《圆的认识》评课稿

4.圆的认识评课稿8篇

5.《圆的认识》评课稿8篇

6.《认识分米和毫米》评课稿范文

7.认识时间和认识人民币评课稿

8.“认识时间”和“认识人民币”评课稿

上一篇:《鞋匠的儿子》评课稿 下一篇:《钱学森》评课稿
《8和9的认识》评课稿

《8和9的认识》评课稿

2020-10-01 稿件

  《8和9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逐步养成从数量上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李老师整节课能够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观察、发现、交流、为主线,让学生在看、说、想中认识和理解有关8、9的知识。纵观全课,我觉得还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特点:

  1、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数概念的形成是从具体(主题图中各事物数一数)--半具体(点子图)--抽象(概括出数)。让学生体验到整个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2、利用给小动物戴帽子的形式突破基数与序数概念的难点。老师创设让学生给小动物戴帽子的情景让学生分清基数与序数的区别。师生互问互答、生生互问互答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巩固了学生对8、9的基数和序数的理解。

  3、课堂学练结合。老师创设的题型很全面狠丰富:数的比较大小等,很好的巩固了数的比多少。又如:在尺子上找到数8和9后,老师这样考大家:8在哪里?8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4、课堂能及时调控学生的常规。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在四十分中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为抓住学生的兴趣,需时常对他们进行奖励。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能有有目的、有计划及时调控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学习的开展。

  当然,一节课还有一些值得商讨的问题.

  1、在老师订正答案时有一些学生没有认真倾听。

  2、在讲解基数和序数时可让班级的一组同学站起来,这样使她们能更好的理解而且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更加的体现了数学就在身边的思想。

【《8和9的认识》评课稿】相关文章:

1.《8、9的认识》评课稿

2.《认识物体和图形》评课稿

3.评课稿范文:《圆的认识》评课稿

4.圆的认识评课稿8篇

5.《圆的认识》评课稿8篇

6.《认识分米和毫米》评课稿范文

7.认识时间和认识人民币评课稿

8.“认识时间”和“认识人民币”评课稿

上一篇:《鞋匠的儿子》评课稿 下一篇:《钱学森》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