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认识》三年级数学评课稿

2022-08-05 稿件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评课稿,评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吨认识》三年级数学评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吨认识》三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

  回顾林老师《吨的认识》这节课,我们五年级数学组总结有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林老师从“曹冲称象”的图片,引起内在学习需求,再由旧引新感受"吨"存在的必要,概括出"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2、"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通过数大米的袋数、1吨学生的人数和常见物品的个数等体验、想象,学生进一步丰富、强化了对吨的感知和认识。

  3、"实际运用,深化认识"。从找生活中的吨到填单位练习到修改数学日记,学生把数学中的吨运用到了生活中,充分感受了吨的实际运用价值;

  4、整节课学生们投入地活动,积极地思考,大胆地发言;看着他们体验生活,获得知识,提升思维;真切地享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林老师的这节课真的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吨认识》三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

  昨天非常高兴观看了祁老师《吨的认识》课堂教学。40分钟的课堂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深深地吸引了每个学生,也吸引了我。看着学生们投入地活动,积极地思考,大胆地发言;看着他们体验生活,获得知识,提升思维;使我和学生一起真切地享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回顾这节课,可以分成这样几个板块: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祁老师从估计自己体重到出示生活中物品的图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初步形成表象,为下一环节充分感受和体验1吨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板块:“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通过搬大米体验、想象1吨学生的人数和常见物品的个数,学生进一步丰富、强化了对吨的感知和认识;第三板块:“实际运用,深化认识”。从找生活中的吨到填单位练习到修改数学日记,学生把数学中的吨运用到了生活中,充分感受了吨的实际运用价值;第四板块:“总结全课,拓展延伸”。“能把你的收获写到今天的数学日记中吗?”全课另辟蹊径,不经意间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整节课,祁老师立足教材进行教学,以下三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教学设计显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说: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1.经验感知——让课堂亮起来

  为什么会出现“吨”?什么时候用“吨”?短短几分钟,教师通过“估、评、比、赏”几步,揭示了答案。

  一估计,估计出“千克”。课一开始,就从“估计老师有多重”这个有趣的话题入手,引出了质量单位“千克”。

  二评比,评比出优越性。“为什么这里不用‘克’?”得出了在计量人体体重或一般物体重量时,一般用“千克”作单位,用“克”的话数字太大,比较麻烦。

  三对比,比出用“吨”的需求。鲨鱼、恐龙、蓝鲸,都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前面的数字却越来越大。这些动物又大又重,可以用“吨”作单位。

  四欣赏,赏生活中的庞然大物。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许多大宗物品,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时候用吨”。

  这些生活中事物的展现,并不是教师的生搬硬套,为联系而联系,而是实实在在让学生产生问题,引起内在学习需求,再由旧引新感受“吨”存在的必要,概括出“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豁然开朗。

  2.实物操作——让触觉动起来

  祁老师用两种物体帮助学生体验感受“1吨有多重”。

  第一,一袋25千克的米。通过让学生“搬一搬”:感受25千克有多重,“算一算”:多少袋大米才是1吨,然后再“想一想”:1吨到底有多重。

  第二,学生的体重。“猜一猜”:全班学生体重之和有1吨吗,“估一估”:按平均每个学生30㎏来计算,多少个学生差不多是1吨,“看一看”:差不多1吨重的学生到底有多少。

  祁老师利用了生活中常见的实物,通过操作,调动学生触觉,让学生感受了深刻、感受了乐趣,在感受中理解“1吨的确很重”。

  3.生活感悟——让体验活起来

  在生活中,其实吨并不陌生。在这堂课中,老师通过:自己举例子(路牌上、额定起重量);引用报道稿(农业、渔业汇总的产量上)等方式,激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从而让学生联想到了(卡车上、电梯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吨”无处不在,体验到了“吨”的重要性和生活应用,体验到了数学知识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练习安排显水平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祁老师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感知、表象及体验,通过估算或计算等不同形式的练习方式,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吨的感知。整堂课的练习设计,呈现出了层次性和多样性。

  1、因材施教——有层次性

  有数有量,一看便知。当学生感知、了解“1吨的确很重”后,祁老师安排了“1吨有几个”这样的练习。图上直接把有多少个画了出来,相当于直接告诉学生,作用是让学生再次充分感受1吨的重量。

  有数无量,算算才知。“现在不告诉你,看看多少个才重1吨”这一过渡,学生无法直接获得答案,需要计算,难度加大了。

  实际问题,实际解决。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电梯载人的问题了。在这里祁老师处理得非常好,不仅仅只是让学生估估载客人数而已,还以自己做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载客多少人;以学生做例子,提醒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我们不光要考虑电梯载重,还要考虑到空间的大小,使得学生思维更加严密。

  数学日记,综合练习。以数学日记的形式出现,不仅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克、千克、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体会了质量单位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还渗透了数学意识的培养。

  练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依次安排,设计从基础开始然后逐步综合,以适应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拾级而上,一步一步迈向掌握知识的最高点。

  2、生动活泼——有多样性

  少年儿童好奇好动,求新求趣,练习设计也一定要生动活泼、有多样性。在这节课上,教师就针对“吨的认识”采取了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和侧面组织多样性的练习。

  有口答形式的简单练习,如:3吨=()千克8吨=()千克

  有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小路边上“3t”表示什么?起重机上额定起重量表示什么?

  有需要生活经验解决的方式,如:33位学生载重虽没有超过1吨,但电梯里能不能站这么多学生呢?

  有新闻报道似的展现形式,如:介绍盐城农、渔业方面的新闻稿。

  这些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的效率,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三、细节之处显精彩

  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观察者、思考者。

  数学中有无限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探险者、发现者。

  ——祁老师最后送给学生的两句话

  祁老师是个有文化底蕴的人,他给数学课堂带来许多文化气息。

  “老师希望你们平时也能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用数学的笔来记录生活!”

  “跟大家不同的想法而且非常正确,我们平时解决问题也可以想跟别人不一样的方法,与众不同的方法。”

  “刚才这一吨重的物体是老师告诉你的,现在我不告诉你,你再用下面的物品,看看需要多少个才重1吨呢?”

  课堂中自然的过渡、精确的总结和评价,让人回味无穷。这些语言,恰倒好处,丝丝入扣。

  数学日记形式的展示,新闻资料报道形式的展示。

  这些展示,形式新颖,让人联想到了语文课,记忆犹新。

  在这节课上,我还发现师生关系特别融洽,祁老师始终面带微笑地看着学生,宽容学生回答中的每一个错误;学生也充分信任陈老师,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回答错了,仍然积极地进行下次的发言,这些都源自祁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心中装着学生,始终把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人。

  当然,任何一堂课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构建理想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下面谈两点不成熟的想法:

  1、估计是否应该有依据?

  学生学习数学是要讲究方法,要重依据,盲目的猜是不牢靠的。“究竟多少同学的体重大约是1吨呢?估计一下看看行不行!”在这里教师请了5个学生来估计,前两个学生估计的是三十多个,后面三个同学都估计了40个以上。当第一个孩子、第二个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教师并没有提出异议,而是让学生继续下去,我感觉,学生并没有在估计,而是在盲目地猜测,由于已经了解吨是一个很重的质量单位之后,所以猜测的数据也离正确答案越来越远,这样学生的估计就失去了价值。其实引导的机会是有的,如果在孩子说出“40个”时,让学生想想可能吗,就不会出现后面的结果。

  在后面估计载重1吨的电梯载客多少人时,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学生盲目地认为吨很大,人可以很多,却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估计一下,和老师没有强调估计的合理性是分不开的。

  2、一棵树代表一片森林吗?

  在课中,教师让学生说说多少只绵羊是1吨时,一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20×40=800(㎏),四五二十,加上去”。教师补充到“800+200=1吨”。不管这样的表述是否正确,老师是理解了学生的意思,但其他学生有没有理解呢?从学生简短且有问题的只字片语中,我认为是比较困难的。其实有学生能够说出这样的方法,只要稍微板书一下,在黑板上写出算式就一目了然了。

  这样的情况不只这里一处,课堂上几乎都是靠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问答来完成,许多需要计算的地方也只由一个学生口答结束。其实这节课涉及到的计算对“0”的处理要求比较高,一不留神很容易产生错误,课堂上也的确发生了这样的错误(多少袋25千克的大米重1吨,有学生回答4袋)。所以并不是班级中每个学生都能听到其他学生的回答马上想到计算的过程,听过了就忘了,对于这部分学生,这些练习都没有起到原有的作用。一大块黑板就写了寥寥几个字,不妨利用起来,在黑板的一边将这些写下来,更有助于学生的直观理解。

  《吨认识》三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3

  “吨”这个概念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且它又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引导学生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响应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让学生体验1吨,产生真实的、深刻的感受呢?怎样才能有效地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针对这些问题,课前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精心的预设。

  第一部分,我帮助学生复习了三年级上学期学习过的两个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并且通过两个小练习,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当出示:“一辆大卡车苹果重3( )”时,学生发现原来学习过的两个重量单位都不合适,这个时候就需要用更大的重量单位“吨”来表示。接下来通过课本上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第二部分,是让学生充分体会“1吨”到底有多重?我先让学生感受我们自己学校一袋25千克的大米有多重,能不能搬的起来,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25千克已经是很重,搬不动。当学生知道40袋这样的大米才是“1吨”的`时候,初步能体会到“1吨”是很重的。紧接着又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物体进一步感受哪些物体重“1吨”——1000棵大白菜、全班同学的体重……通过图说说不同物体的重量与1吨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1吨有多重的印象,可以说一说多少头奶牛、多少桶石油、多少袋水泥、多少头猪的重量是1吨。

  巩固练习部分,主要利用课本上的联系复习巩固,最后通过一则数学日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用错单位,会引起笑话。

  整节课,学生兴趣比较浓厚。但是,在教学过程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比如:学生的计算能力有限,不会推算多少个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吨。虽让学生进行较充分的体验,但毕竟是10岁的孩子,“吨”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太远,还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吨认识》三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4

  1、“吨”的概念本身十分抽象,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能让学生比较形象地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感知“吨”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参加一些体验物体重量的实践活动,通过猜一猜,搬一搬,抱一抱,使学生能联系实际物体重量进行想象,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吨的表象,感悟“1吨”的重量,并逐步由抽象到具体,可以使学生形象地建立“吨”的重量观念,认识到吨与千克的进率关系。

  2、教学时我是通过实际参观和推算来进行教学的。如:一袋水泥50千克,20袋共重1吨。我们班学生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而且还可以借助书上的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感知1吨物体的重量,加强对吨的认识,形成吨的概念,从实践中得出1吨等于1000千克的观念。

  3、教学量的计量,要遵循学习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类推、概括、抽象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单位换算,通过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推出5厘米是几毫米,9吨是多少千克,5000千克是几吨等,这样教学重在启发理解、思考。理解的东西才有助于记忆,有利于运用。

  《吨认识》三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5

  “吨的认识”是第五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对象是第一学段的三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然而“吨”这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何将“吨”这个抽象的概念,以具体、形象、可直接感知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拉近1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是我进行设计时主要思考的问题,也是这节课的重难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新课标下的数学非常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除法,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有趣、生动、容易感受,从这一要求出发,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围绕能否同时过桥顺利引出课题—吨的认识。在学生掌握了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后再让学生去解决如何过桥的问题,鼓励同学们尽量把方法都想出来,渗透一题多解的数学方法。

  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的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让同学们背一背25千克重的同学,这一实际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为下面建立1吨的概念作了很好的铺垫,让同学们有了这样的亲身体验后,再引导学生去思考多少个25千克重的同学的重量才是1吨?在这学生对于40个25千克是1吨的推导困难比较大,因此在讲解中要放慢速度,也不能一带而过,尽量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没有预想到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障碍,在讲解过程中跳步了,导致有部分同学似懂非懂,这是教学中的一个不足,以后要加强,在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用学生的思维去想问题,也就是要备学生。

  为了加强学生对1吨的概念的认识,接下来设计了两个练习题。紧接着就是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先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用到吨作质量单位的,然后在出示一些生活上用到吨的事物的图片,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让学生形象观察了图片之后,让学生总结一下以吨为单位的物体的特点,提高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在黄老师的指导下,我在运用新知的环节中加入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小明的数学日记改错,让学生在快乐中运用新知,也渗透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最后布置同学们回去调查一下自己家里的家庭用水,并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有效地组织了教学,并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的体验,并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下获取新知识。在教学中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效率更高;并在教学过程中有育人的意识,让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在背同学这一环节中,由于很多学生想体验,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让所有同学都体验,因此只能让同学们下课在自己体验,但强调一定要征得同学的同意才行)。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整节课的语言太平淡了,没有抑扬顿挫,讲故事讲得不够生动;讲解重点的时候没有放慢速度并把重点工整板书出来,有些地方讲得太快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板书设计不够规范;作业没有分层布置,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等等。既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以后就知道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吸取教训,不断地学习,我会做的越来越好的。

  《吨认识》三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6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源于生活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当中。看到、听到、想到的都是平时熟悉的事物,更能很快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进入参与学习的状态。如:激趣导入中,我创设了和妈妈上水果市场买东西的生活情境,学生对这是既熟悉,又感觉亲切,很快就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更引发了他们对新知识“吨”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给思维以动力。这样安排,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今天就学的知识来源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感,唤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数学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要勇敢地从教科书里跳出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内心的感受、体验结合起来。在教学“吨” 这个单位时,由于“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物。例如:通过“选大力士提水”、“同学互相背一背”的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内能提供的条件来感知体验一吨。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数学原理的奥秘就是对生活的感悟。生活有趣,数学更有趣。

  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会了新知以后,学生就会产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以获得成就感。否则就会产生知识无用的想法,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紧紧地把握好这一大好时机,设计出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满足学生的愿望。如在练习中我设计了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在拓展应用的练习中,更体现了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体会对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数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发挥威力。这集基础性、应用性、趣味性、开放性相结合的数学问题,不但巩固了简单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使小小的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必须贴近生活,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有趣。让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还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胜任社会的需要。

【《吨认识》三年级数学评课稿】相关文章:

数学《厘米认识》评课稿02-25

小学数学《认识比》评课稿07-24

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11-17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评课稿01-28

小学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11-12

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11-06

小学数学《认识厘米》评课稿09-12

小学数学《倍认识》评课稿09-13

《角认识》小学数学评课稿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