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评课稿,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怎样写评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的认识》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的认识》评课稿1
11月接待的xx区小学校长代表团考察交流活动中,我们数学组有幸展示了一节数学课,由数学教研组长叶阳艳老师执教。叶老师精彩展示了人教版一上《8和9的认识》这一课。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叶老师以一个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七个小矮人》来贯穿全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动画情境下学习新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整节课叶老师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让学生在观察、发现、交流中认识和理解有关8、9的知识。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故事、游戏激兴趣
一开始叶老师就创设了七个小矮人过生日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小朋友的视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带入了学习氛围中,从故事的主题图中寻找到了数学信息,自然而然的认识了8和9,以及8和9的组成与分解。在记忆8和9的组成与分解时,让学生通过同桌互玩拍手游戏来巩固数的组成与分解,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环节,叶老师继续采用故事贯穿,把题目隐藏在笑脸下面,让学生来选择笑脸,通过完成习题送礼物的方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正是在老师这样的精心设计下,虽然孩子们入学刚两个月,但整节课大部分孩子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极少有孩子分神或搞小动作的现象。
二、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在认识8的过程中,学生观察主题图是无序的,看到什么说什么。这当然也符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毕竟他们刚入学,还不知道有序观察。但是叶老师在点评孩子的反馈时,都会告诉孩子你从“颜色”找到了8可以分成几和几;你通过上下观察找到了几和几组成八;在老师的几次引导下,学生很快知道了还可以左右观察等,不露痕迹地告诉孩子我们观察主题图时可以怎么有序地来观察和思考。我觉得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上要给予孩子的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因为有了8的引导,在研究9的分解与组成时,能干的孩子就会用刚才老师引导的方法,有序观察得到9的组成了。
三、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教学数主题图后,叶老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让每位学生在说“8、9”的'信息中,真真切切地领会了8、9的基数含义。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不仅培养了一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
四、出色的常规管理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才两个月,从上课听讲的状态,到上课发言的语言描述,以及学具书本的收放都是井然有序,不难看出老师平时的常规训练都是很到位的。
当然,这节课也有遗憾之处。老师在孩子们的精彩发言后,激励性的评价显得比较吝啬,很多机会老师都没有把握好跟进一些评价,失去了一些和学生互动的机会。
《比的认识》评课稿2
“面积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几何概念教学课,从长度到面积,是空间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为面积单位教学及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提供了思维基础。
本节课上李老师准确地把握了数学课程标准目标要求的内涵,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实施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呈现如下一些特点。
一、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
本节课上,陈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体会,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首先结合学生自己找的身边的具体实例,通过找一找图片中的物体的面、摸一摸桌子的面的动作等活动,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其次通过找长方形、正方形物体的面积,从而使学生感受面积并认识到平面图形也有面积,又出示角让学生找面积形成对比,使学生理解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使学生完整的认识面积的含义。然后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中,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为后继学习面积的`度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练习设计中深化概念。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李老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面积之后,通过比较身边的学习用品的面积大小这一习题,既巩固了面积的概念,又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第二个练习谁的面积比较大,追问学生能不能一下子比出来,再出示1一边是长方形一边是正方形,2大小不一的正方形3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第三个练习让学生估测图形的面积应该是有多少个小方格,其实是在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理解面积是二维的,通过课件的逐步演示,用小方块填充整个图形,进一步丰富了面积的概念。
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本节课上,无论是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还是让学生用不同的面积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李老师都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拼摆等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加深学生对建立统一测量单位重要性的体验。
四、几点不足
1、教师给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还太小,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去挖掘。
2、教师给学生准备的学具(素材)太少,太单一了,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3、“用6个正方形拉出不同的图形”这一练习应该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摸一摸,得出面,再比较面积的大小。
4、教师总结性的话语太多,提问的学生面不广,回答问题的学生太少。
《比的认识》评课稿3
本节课徐老师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入课题,简洁、明了,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三角形中有角、有边、有顶点,巧妙地为探究本课新知作好了铺垫。我觉得本节课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在这节课中真正是充当了一个引导者。
在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时,徐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谈话出示木条做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让学生猜猜哪个图形坚固,然后请两个同学拉拉试一试,让学生感受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运用媒体出示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再借助媒体录象,让学生在实验、交流讨论中了解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
本节课,我个人认为无论是从教师的设计理念,或是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有价值的课。徐老师这节课与传统的概念教学相比有很大的改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教学理念,整节课围绕着探究、验证、巩固内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究,并从中解决问题的所在。
从这节课,也可以看出沈老师对知识的理解比较深,对教材的钻研比较透彻,整节课上得流畅、自然,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较好,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比较高,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探究中来,学生学得高兴,印象也很深刻。
《比的认识》评课稿4
吴老师的《周长的认识》一课,目标明确,设计有条理,再加上丰富的教学经验,厚实的语言功底。所以老师看上去从容不迫,但是学生却学得积极主动,学生时而独立思考,时而合作交流,还有适时的展示汇报,使得课堂上呈现出浓浓的探索学习的氛围。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在通过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
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实有效的数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了确实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老师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理解图形周长的含义,探索一般图形周长测量方法的过程。设计了许多活动,比如“直观感知”层面上的说一说、摸一摸;比如测量周长活动,而且每种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体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也为下节课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好准备。
2、在一系列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中深化概念。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达标练习,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周长之后,通过描一描周长这一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进一步认识了周长的'意义。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练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测量后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时,学生出现了不同计算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且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注重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探索发现,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于是在学生对周长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潘老师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讨论怎样测量这些图形的周长,以促进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并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尢其是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而且又在此基础上对方法进行优化,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比的认识》评课稿5
“倍的认识”一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起始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倍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初步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计算思路。更多的关于教材的分析我就不多说了,刚才xx一下的王老师已经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解读。
我们开发区在强调课堂导学,这样的课堂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这样的理想课堂大家都在追求,但是在实施中我们会“怕”,一怕不讲怎么能会呢?但是我们想过没:任何一位教师在讲得过程中一定会有学生或者没在听,或者不爱听,或者听不懂,这样的讲是无效的。二怕学生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学生在活动中所产生的多样化结果或者想法需要时间进行展示和分享,这样一节课的时间远远不够。可是如果我们把教学内容理解的更为广泛一些,不仅包括课堂讲授的内容,还包括学生所经历的学习活动以及通过学习活动可能取得的收获和发展,那么这样的教学内容将更加丰富。陈老师的这堂课就比较好的接受了这两个怕。
我们都知道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陈老师没有给“倍”直接下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直观感性材料和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语言描述,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明白“把什么当作标准量(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从而逐步建构“倍”这一概念。陈老师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主动建构“倍”的概念
我们可以看出陈老师在本节课中把自己置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去积极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比较去主动探究,尽量给学生多一点的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在本节课中,陈老师通过把2颗红珠子看成1份,黄珠子的颗数有3个2颗,3份,那么黄珠子的颗数是红珠子的3倍。在这里陈老师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沟通了“倍”和“份”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倍,在此基础上在接下的探讨蓝珠子和红珠子的数量关系时,陈老师让学生自己通过画图、圈图的方式进一步感悟“倍”与“份”的关系,知道有几份就是有几倍。接着陈老师通过变式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倍”。整个教学过程,陈老师始终抓住“把什么当作标准量(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这个数理来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倍”的概念。
陈老师也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的教学,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知识又能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画一画、圈一圈说一说,在脑海中产生初步的表象,再在教师的引导通过一系列的变式,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形成倍的概念。同时,教学时,陈老师也十分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是从实际物体的个数入手,是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练习设计中,正方形方格的设计也很好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后续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埋下很好的伏笔。
其实,我们发现只要我们敢于放手,我们的学生也能绽放出许多的精彩点,就像今天的学生一样,我相信在长期的导学课堂中,学生和老师都会有所成长,教师实现了课堂理念的真正转变,获得对教学的全新理解。学生经历了真正的主动学习,获取了受益终身的学习能力。
当然,没有一堂课是十全十美的,陈老师这堂课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如建构“倍”的概念时匆促了点,在教学后红珠子和黄珠子的倍数关系后放慢脚步,通过让学生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倍”和“份”之间的联系,感悟有几份就是有几倍,从而真正掌握“倍”概念。同时在练习中应该进行相应的拓展,“倍”不仅仅停留在“整倍数”的概念上,“倍”还可以是“几倍多几”或“几倍少几”,为以后进一步深化倍的概念做伏笔。
《比的认识》评课稿6
听了二年级XXX老师上的《认识线段》这一课,让我感触颇深。首先从课堂上来看,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其次X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态自然稳重,最后X老师讲课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比较容易,更能轻松愉快的掌握知识。所以总体来说,这是一节很成功的数学课。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X老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体验,能直观形象地感受到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而理解并掌握知识。在认识线段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时,教师先示范操作,再放手让学生人人操作体验。让学生在“拉线”的操作过程中,感受线段的特征,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能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线段,由摸一摸,指一指,有助于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经验及事物建立联系。通过让学生折出不同长短的折痕,引导学生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
二、教学设计层次分明,形式丰富
练习形式多样有趣,通过不同的途径来丰富学生的.认识,有效地巩固了新知识。精心设计“画线段——折线段——数线段——连线段”等练习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来加强学生对线段特征的认识,并使学生在练习中感悟数学学习的意义。
三、注重观察比较,加深对线段特征的认识
线段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直的,二是有两个端点,在教学中教师始终不离开这两点。在练习中,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教师除了让学生找出哪些是线段,还要学生知道为什么是,而其他的又为什么不是。在画线段这一过程中,展示了学生画得两张图,其中一张没有画端点,一张在端点上也提了一些要求,通过观察比较,从而深化对线段两个特征的认识。
四、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
整节课X老师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找到桌面上的一个曲线进行拉,再拉的过程中感受一下线段的两个端点,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知道线段的两个端点,接着两人同桌互相合作,这样使课堂活动具有多样性,并且整节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互相合作的意识。
《比的认识》评课稿7
一、联系实际,设疑导新。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本节课一开始X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这样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有用处,就容易激发兴趣。然后设疑,问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这种困难?”让学生产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导入新课,学生跃跃欲进,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
二、合理设计练习导练,强化新知。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基本练习让学生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确写出乘法算式。形式上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符合二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三、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新课前提出的那几个学习目标进行总结,这种总结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学习方法的总结。这样由新课开始想学什么到结束时回忆总结学会什么,这种做法,对整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增强学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本节课X老师利用教科书提供的教学资源:从课的引入到课后活动,都用教科书中的主题图、秋千图等,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相同加数求和的数学问题,从而感受产生乘法运算的必要性,理解乘法运算与按群数数的关系。在问题情境中充分让学生计数数法多样化,算式写法多样化,还通过比较,让学生类比加数相同的求和、加数不相同的求和与乘法的关系,更加深对乘法意思的理解。
同时教学过程充分注意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学的各个层次做到了趣味化、情感化、活动化、自主化、生活化和开放化。明确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注重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既训练了语言表达,有发展了多项思维。整堂课既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的认识》评课稿8
今天两位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首先要面对两大问题:
一是在40分钟的教学中,学生要理解很多概念性的内容,同时还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去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以及相关的知识。
二是他们面对的是一班五年级的学生。所以执教老师在对本节课的教材处理、教学预设和在教学过程中的对生成资源处理都是相当考究的。结果两位老师都做得相当出色。基于此:我认为这两节课中的四大教学理念使《圆的认识》教学更加有效:
(1)有效的情境导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经历从上位概念到下位概念的建构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如袁老师、邓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展开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时,从中发现有关数学的成分——几何图形——圆——圆与以前所学的平面图形的区别。这样设计就为学生学习新知架起了一座桥梁,既突出了几何建模的过程,又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2)利用自主探究和大量的动手操作来促进学生双基的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这个理念在两位教师的数学课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如:如尝试练习画圆;在折圆练习中对圆的各部分名称进行命名;测量直径的长度和半径的长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本节课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融入到闯关游戏中;把黑板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参与板书等等,以上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变被动的操作为主动的探究,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和“数学的思考”。教师作为指导者与参与者,自然地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上升为数学概念来认识。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过程就是一种研究与发现的过程,是一种对话与共享的过程。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数学思维不断得到发展,同时也获得了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3)借助多媒体课件使抽象变成了形象和直观教学,使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更加有效。如:老师在教学“同一圆内每一条直径的长度都相等”时,结合学生动手测量,屏幕上的多条直径依次旋转至同一条直径完全重合,非常直观地凸现出这一知识点。又如解释车轮为什么是圆的,教师利用了猴子骑车的动画,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中也有欢笑声。
(4)两位老师都能做到用好教材,活用教材,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当然,课堂中存在的如:教师怎样的设问可使教学更加有效、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有些局部处理是否可以更加有效等等,那都是难免的事情。
《比的认识》评课稿9
付老师执教的《千米的认识》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1、引入课题新:
用手指代表五指山,将原本枯燥的旧知复习变得生动、有趣,既能有效唤起学生对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的回忆,同时又形象地体现了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从而很自然地引入到新知——千米的认识。
2、课前准备足:
课前让学生做好调查,留心生活中有关千米的知识,并且让学生在操场上走1000米的距离,为新课中很好地感知千米的长度做下了良好的铺垫。
3、联系生活紧: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一堂课着重体现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在感受一千米的长度时,问学生,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你觉得从哪里到哪里大约1千米,学生知道了从学校到板摄路口大约是1千米,在学生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后,让学生了解千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如课件屏幕显示:汽车里程表、公路边的标志牌,这样让学生再次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后面的练习题也是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教学方法佳:
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师精练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以及教师对某个知识点处理的巧妙(例如:巧妙运用停顿,读出1千米和1000米的不同之处),无一不体现了教师自身的素质,同时也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5、教学习惯好:
从老师的每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到对学生的各种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包括学生回答问题,作题,审题的习惯等等)都体现了米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做的相当扎实的,这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6、教学效果棒:
这节课通过学习后完成了对千米的概念、进率的认识。如学生从1米、200米和250米的实际长度推出1000米的具体长度,从1000米=1千米推出20xx米=2千米甚至更多。 并且能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把所学的所有长度单位返回到生活中,从实践中自然而然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
建议:
1、《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在复习中,可以让学生用手比划1米,1分米和1厘米的长度数学,充分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连接点。
2、教学千米的例题时,可以先说明用我们过去学过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路程比较麻烦,需要使用更大的长度单位,这样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们的学习是为了需要而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学习。
3、在新课程理念的烛照下,“生活即课堂”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社会、生活这一大课堂中去体验具体的、可感的、鲜活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主动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教师在学生实践和身边材料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走一走,数一数、算一算、估一估,深切体验、感悟“千米”的概念和实际长度。这样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让学生寻觅到了数学知识的源泉,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比的认识》评课稿10
《8和9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逐步养成从数量上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整节课能够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观察、发现、交流、为主线,让学生在看、说、想中认识和理解有关8、9的知识。纵观全课,我觉得还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特点:
1、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数概念的形成是从具体(主题图中各事物数一数)——半具体(点子图)——抽象(概括出数)。让学生体验到整个数学化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8还可以表示什么?用8来说一句话。9呢?又完成生活化的过程。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2、利用习题的形式突破基数与序数概念的难点。这样不仅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巩固了学生对8、9的基数和序数的理解。
3、课堂学练结合。在计数器上表示出8和9时,老师是这样说的:8比7多(?);9比8多(?);9拨走1个还剩()个;8呢?很好的巩固了数的比多少。又如:在尺子上找到数8和9后,指生当小老师考考大家:8在哪里?8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还有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或>)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如7<8或9>8,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4、课堂能及时调控学生的常规。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在四十分中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为抓住学生的兴趣,需时常对他们进行奖励。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有目的、有计划及时调控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学习的开展。
当然,一节课还有一些值得商讨的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前面的只是用的时间比较多,造成了后面的时间紧张。
(2)课堂没有活力:课前学生没有看书,因此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很不好,这也是与平时训练少有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3)练习的设计重复,导致拖堂。比如,用小棒摆9的图形,这就是多余的。
(4)由于时间不够用,导致了没有小结本节课的内容,也没有布置作业。
《比的认识》评课稿11
本课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形成概念,将枯燥的数学概念生动化、具体化,使学生易于接受呢?从肖老师的课堂上我有这么几点体会:
一、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小学生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道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比如本课中温度计的度数、存折上的信息的引用,形象、直观的数学信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教学概念内化。
二、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
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讲授新概念,学生是容易接受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本课教学中肖老师课前对学过的数的整理就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从具体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质
在概念教学中,肖老师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义,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去掌握概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比如课中例1到例3的教学中教师有梯度的设计,在逐步的感知理解的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概念内化。
四、鼓励学生总结归纳,形成概念
课上肖老师把大量材料教给学生,经过学生们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抛弃事物和现象的非本质的东西,抓住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概念。正因为是学生付出了脑力劳动而获取得到的,所以容易理解,记忆也牢固。再经过练习强化,使以内化的概念外化、提升。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简单的想法,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老师,还请批评指正。
《比的认识》评课稿12
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同时能运用这一概念去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纵观整节课,有以下几点感受:
首先王老师把握住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一特点,采用了直观的摆一摆、画一画等实际操作,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之后深化对倍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让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自我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构建过程。在这些摆一摆、画一画环节中,我想在学生独自操作过程中,老师最好能给予必要的指导,比如两行图形的左端最好能对齐,画出的倍数关系要分明等,为今后线段图的学习作好准备。
现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是:对单一的、显性的问题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但在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只注重找到问题的答案,往往呈现出套用题型的现象,像今天的课《倍的认识》,学生已经找到了规律,都是用乘法计算,也许走出这堂课,很多学生又会感到无从下手,基于这种考虑,王老师把述说解题思路作为本节课解决问题实施的重要策略之一。“你是怎么想的?”“你能再把他的想法说一说吗?”等等,指名说,自己说,同桌互相说一说,让学生在阐述中检索自己的思考过程。
再来说说王老师选取的'教学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活动。创设的猜年龄练习,起先只告知学生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倍数,学生答案挺多,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条件猜,是5的倍数,不但让学生明白猜想是要有依据的,而且要符合实际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巧妙的对有关倍的知识进行了练习,学生这样学习的兴趣也是浓厚的。踢毽子的练习,让学生根据多个信息发现其中的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从而进行区分解决,这一练习开放性强,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提问并解决问题,更是拓展了思考的空间,使所学的知识向纵深发展。在解决的过程中,建议王老师让学生把选择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连起来说说,这样学生会更明确,也不致于一些中差生无从下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估算,并且在各个学段中都安排了估算的内容,但我们都知道,估算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长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和训练,在本节课的最后,出示“小芳跳的大约是小明的3倍。小芳跳了几下?”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学生稍一思考就说出小芳跳了18下。便没有了其他答案,由于下课铃声已响,王老师直接带领学生理解大约的意思,并告诉学生19下、20下都是可能的,应该说王老师的这种渗透思想是值得我们提倡的。
另外,在学生的练习反馈中,发现学生说xx是xx的几倍,依旧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如:跑步的6人,跳高的3人,学生说:跳高的是跑步的2倍,从这一回答可以了解到学生知道6和3是属于倍数关系,但究竟哪个是1份,还没更好的理清,建议王老师在前面的教学中再深化、强化一些。
《比的认识》评课稿13
《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本课的学习,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根据本课概念教学的内容特点肖老师采用了“要素组合”的课型方式进行教学。
一、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课例始终借助气温等一些具体事例中的正负数,注重直观理解、加强对比。首先通过几组相反意义的数量成对出现,把实际问题凸现在学生面前;其次利用城市气温这一生活事例,明确对比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不同,进而感悟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另外还通过引导学生使用温度计,把抽象的理解蕴涵到直观的可操作性的活动中。整个教学过程努力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的、有意义的生活情景中抽取出数学问题,并在熟悉的情景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又通过广泛举例,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过程处处体现目标意识。
目标是整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教师,应时时有目标意识,才能展开有效的教学。肖老师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理解相反意义的量;然后又以学生动态举例的方式认识生活中的负数,并着重研究温度计中的正负数的关系,为下一课认识抽象的数轴和比较大小埋下了伏笔;最后又以分类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完整了所学数的知识网络。
三、在探索与交流中理解负数。
《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肖老师在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负数的教学环节中设计了,让学生在观察温度计刻度的基础上,说一说你有哪些发现?这里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负数这一新知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四、在多样化的呈现形式中愉悦学习。
《标准》指出,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肖老师曾三次放主动权,即:课前、课中、课后,使教学内容完整、首尾呼应。有梯度的三次选择多向度的内容放主动权,拓宽了学生获得新知的知识面的同时使教学环节更加紧凑,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概念教学的呈现形式也更多样化。
《比的认识》评课稿14
《认识图形》是一年级下册中的一块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课。它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知到“面在体上,面由体生”的思想。本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比较等初步认识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几个平面图形的最表面的特征,使学生能准确分辨并说出每个平面图形的名称,它的难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崔老师在设计上以“感知——操作——巩固——应用”为主线,突出数学思想的渗透,注重数学方法的指导,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营造了“互动 、主动、灵动”的数学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关注认知基础、轻松驾驭课堂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需求。要以形象、直观、具体、生动的材料为载体,帮助学生学习。本堂课老师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带了什么形状的玩具?”“这些玩具的形状有什么不同?”,这是复习,同时又是了解学生的'认知,更是为后续教学服务的。
二、 突出数学思考,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课的教学归根结底是数学素养的培养。虽然本堂课的参与者还只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但老师在课中却十分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培养,表现在(1)如何将面描到纸上?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出现了“印”、“描线”、“描点”、“折”、“量”等多种方法;(2)在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名称与基本特征后,提问:“上面的图形与下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此处引导学生进行了“比较”、“归纳”。从而让学生主动地讲出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使学生的认识由“口头”上升为“思想”上的认识。
三、有效设计问题,感受数学魅力
本堂课无论是课中的习题还是巩固练习,都能紧扣教学内容、符合低段学生心理需求,同时又将触角伸向周边的学科,实现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的有机整合。如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平面图形以后。崔老师出示的各类安全标志,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含义再讲:图形的名称等。这是学科整合的良好体现。又如课尾的小环节,符合学生心理的需求,又紧扣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在认识、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获得一种成功的快乐和体验,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本堂课值得探讨的方面有:(1)在学生画出了各类不同的图形后,教师对作品作了展示,此时可否让学生将作品分分类,这样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同时又能渗透分类的思想,进一步突破“长方形、正方体(形)”异同点比较的这一难点。(2)教师的语言技巧。如评价的有效性、提问指向的明确性等。在课中老师曾提问:“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等,学生的回答各异:如正的、方的、方方正正的……此时,教师的评价如果能够有所侧重,有意识地将比较本质的词句再说一说,可能会更助于学生认识图形,以及学习用科学的数学术语描述的意识。又如课的结尾处,要求学生涂一涂时,教师的要求是“选一个涂一涂”而学生的操作中是“选一类涂一涂”,这需要更准确的语言引导。
《比的认识》评课稿15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建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民币及常用长度单位的基础上的,而且是以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等常用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它是学习小数的起始阶段,是对数的认识的再一次扩展。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小数的读法、写法和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本节课,曾老师在钻教材、定教法的'同时,善于用“心”去读“懂”学生。纵观整节课,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优点:
一、选取的素材贴近生活并富有科学性。
本节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曾老师在课前搜集了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用品、学习用品的价格,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积累感性认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整节课充分地展示生活中的数学,贴近学生的实际开展学习活动。从新课引入到新课的展开,再到练习巩固,无不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自己“看到过”、“用到过”、“听到过”、“查到过”的经历中,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比如:矿泉水的价格、文具盒的价格、《中华上下五千年》书的价格、考试分数、体温、同学的身高等,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初步感悟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层次清楚,重点难点突出。
这节课曾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试读——指导读小数,再让学生试写——指导写小数,最后教学小数的意义,一环紧扣一环,清楚明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小数的意义,它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曾老师主要借助了货币单位和长度单位这两个具体的情景,让学生说一说1角=1/10元写成小数0.1元、3角=3/10元写成小数0.3元、1分=1/100元写成小数0.01元、3分=3/100元写成小数0.03元、17分=17/100元写成小数0.17元、35分=35/100元=0.35元等,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理解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给予学生课堂的主动权。
本课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曾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把1元平均分成10份、100份,自主地建构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让学生经历猜测、举例、验证、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认识了小数,明白了小数的含义。通过读、想、议、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了学习过程,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难点知识,曾老师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完成,真正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不仅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展示机会留给了学生,而且教学内容得到了多次的反馈强化,拓展了知识的宽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商榷之处:
本节课在教学小数的读写法、找生活中的小数、小数在价格表示中的含义,这几个环节,学生学得还比较扎实。但在教学完1角=1/10元写成小数0.1元、3角=3/10元写成小数0.3元、1分=1/100元写成小数0.01元、3分=3/100元写成小数0.03元、17分=17/100元写成小数0.17元、35分=35/100元=0.35元时,曾老师未能引导学生加以比较、小结。如果这时曾老师能引导学生对这几个例子加以比较,从中发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从而类推“分母是1000的分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学习3/10米=0.3、8/100米=0.08、92/100米=0.92米等时,就能够迁移知识,节省时间,甚至任意出示一个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都能够快速说出用什么样的小数来表示。
《比的认识》评课稿16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大家都用过这节课来做过课,形式也是异彩纷呈。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面积的计算及初步感知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特殊的平面图形圆(曲线图形)。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是为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及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当中;同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我在欣赏品味孙老师做的这节课之余,思考和感受颇多:
一、我们该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应该是生活化的,而且富有挑战性的。首先,要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否明确讨论的问题关系到每个学生能否积极投入。其次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原有经验,让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学生在面临挑战性任务时,往往会释放更多的能量,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这节课孙老师首先用甩动的小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从动态中感知圆;接着从身边的事物引入圆,体会圆,有利于概念的强化。
二、如何处理好主动探究与接受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讲解、灌输为主的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实施开放性、探究性的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孙老师在圆的特征教学过程中,从圆心的揭示,半径的探究到直径的发现,教师恰当地把握了接受与探究、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关系。首先,从圆规的针尖自然引出固定的一点即圆心。那么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的?学生从观察和画圆的体验中获得各自的看法,在交流中生成讨论“半径”的需要。其次,对“半径”的探究,充分相信学生,摒弃接受式的学习,合理组织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有效互动。第一层次,直接让学生感知画出的圆有大有小,并且说明理由。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大都能判断,但是对理由的表述不甚明确。正是在这样或正确或错误的表述、辨析中,学生对半径的概念由模糊变清晰,概括定义水到渠成。第二层次在课件展示画半径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发现半径永远画不完,体验的半径有无数条。然后联系定义中的“到圆上任意一点”来进一步验证半径有无数条,半径都相等。“直径”概念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的得出,更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运用联想、类比、推理等方法合作完成建构。在整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确立了恰当的'探究点:“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半径。” “在圆内还发现怎样的线段?”等几个主要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实现了探究过程的开放,也突出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向交流与合作,为学生全面参与学习活动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可见,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经验的重要性,才能设计好探究活动,实现有效的探究和互动。
总之,从整个课堂可以看出孙教师准备的非常充分,认真钻研了教材,准确把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合理,环环相扣,做到了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并从生活中实际例子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思想上吸引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特别在探究知识这一环节中,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和展开探究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新知,这也正是我校所定的专题“有效课堂教学”的进一步体现。最后教师通过拓展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让学生亲眼看见圆的知识的应用,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充分体现了数学课堂有效探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比的认识》评课稿17
今天的两节课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学习、反思的地方。以下我就陈**老师执教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发表自己几点浅薄的看法。如果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首先我认为这节课陈老师很成功的落实了这样几个问题上:
1、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为什么要用乘法。
2、什么样的加法才可以用乘法表示。
3、怎样用乘法表示以及乘法的写法和读法。其次,陈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让学生在童趣中学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陈老师根据低年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利用数学小精灵并借助多媒体呈现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游乐园”情景中。同时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创设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为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知识搭建一个有力的“支架”。
二、让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数学
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为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理解乘法的意义,陈老师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
如在课的伊始,教师创设游乐园里“飞机图”的情境,利用生动的生活情境和数一数、圈一圈、说一说等数学活动,从生活情境和加法算式两方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每份数量相同于加法算式中加数相同的特点,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加法算式的书写,为理解乘法的意义积累感性经验。教师提出“观察这个加法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又一次针对本质特点进行提问,充分释放了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才华,通过概括表述相同数连加算式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
三、让学生在需要中学数学
从过山车的7个2相加,到8个2,9个2,10个2,再到,如果我们全班都去坐过山车,就有20个2相加,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标准地列出了,2+2+2+2+……通过写连加算式让学生体验到用加法表示多个数相加的繁琐,促使学生不满足于现状,对相同加数的连加产生强烈的改革需要,有一种想创造简便写法的`欲望,再一次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发展的过程。这时陈老师适时地引入乘法计算。学生进行对比后,自然就体会到了乘法简便和快捷的优越性,同时也充分感知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四、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在练习环节,陈老师也颇费苦心,她以挑战的形式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分层练习,通过写一写、分一分、改一改的练习,既重视了基础训练,同时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巩固性、多样性、层次性的练习,符合二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陈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
当然,课堂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在此我也想提几点自己觉得疑惑的地方:
1、如何能更好体现乘法的简便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是在列加法算式(加数相同)太繁琐时产生的一种简便运算,因此这节课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陈老师在这节课虽然有所体现,但是学生却感受不够深刻,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的感受更深刻些呢?如果能够在这里设置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再引出乘法算式,学生或许能够对乘法的意义理解更加透彻。
2、在3+3+3+2=11与前面算式的比较环节,学生感受还不是很强烈。
3、关注学生还不是很到位。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究,才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丰满起来,以上都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请大家多指正。
《比的认识》评课稿18
张秋明老师创设任务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等几个层面进行设计的。对于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本节课,张老师创设了学生爱好动画,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张老师创设了活动情景,以猴子分桃子的故事为引,平均分给2个小猴的照片,代替传统的分苹果,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体现了引起学生注意的目的,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使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因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中,张老师还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借助多媒体运用了动画,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
在练习设计中,一道道题目就像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师充分运用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自己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的机会,使学生掌握了除数要比余数大的道理,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比的认识》评课稿19
听了X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数学课《认识千米》。X老师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点拨到位,学生体验充分,精神饱满,效果较好。
一、充分体验
在1千米有多长时,X老师让学生结合生活充分体验。我市一般两个红绿灯之间是约500米,那么1千米有多远?让学生说一说,并且课下走一走,看一看,增加体验。学生说到楼房时,X老师介绍一般的住宅楼每层高约3米,1千米有多高?大约有多少层?X老师让学生根据身边的事例体验1千米,初步建立起千米的长度概念。
二、猜测——验证
在揭示课题后,X老师让学生说以前对千米的了解,学生说:千米也叫公里,10米=1千米,千米是最大的长度单位,1000米=1千米。X老师说,这些都是大家的猜想,那这些猜想对不对呢,接下来我们慢慢验证。整节课学习结束后,X老师与学生进行了回顾,通过验证,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学生认识很清楚了。这样安排,让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的数学学习过程,这是新课的要求,X老师在课堂上做到了扎实落实课标理念。
三、直观形象
全课小结后,X老师出示一只左手,向学生介绍,我们可以利用左手来帮助认识长度单位。左手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中指代表分米,无名指代表厘米,小指代表毫米。回顾它们之间的进率,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用大拇指代表千米:首先它是最大的长度单位,其次它与米的进率是1000,是最大的,也是手指距离最远的',所以把最大的单位放在大拇指。然后进行了练习。这样把抽象的长度单位转换到直观的左手上,形象、直观,非常易于学生学习。
四、培养习惯
X老师这节课上,学生精神饱满,精力集中,倾听认真,坐姿端正,回答问题声音洪亮。这些得益于X老师的指导,如抱臂坐直、声音再洪亮些、回答问题要干脆利落、后面几个男生眼睛很亮、他听的真准等等。正是X老师眼中有学生,心中有习惯培养,所以课堂上就关注学生这些方面。
五、建议让学生多些读的机会
信息图建议学生通读一遍,好整体理解;练习中的题目要求建议让学生读一读,不能用老师的读代替学生的读,要慢慢训练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就要给学生读的机会,因为读是理解的前提。如果每次都是老师读题,学生会很依赖,自己是审题能力也就提升不起来。并且老师读题把重点、关键都给学生读了出来,是一种暗示,学生读就不一样了。学生要经历由读到理解的过程。希望老师能多放手。
《比的认识》评课稿20
我觉得《认识几分之几》这节课,谭老师和修老师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都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充分体现课改新理念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不是单纯靠老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这一理念,在新知识的学习中,两位老师位老师都注重从学生的现实出发,从学生对折一次,一份是二分之一入手,到对折两次,几份是几分之几,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对新知识的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二、注重吧、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两位老师通过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是对折一次,既复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又为新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学习做好了铺垫。然后再对折一次,并让学生上台展示,说一说。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分数的意义,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对几分之几的认识,很好地解决本节课的难点。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表达等能力也进步得到提高。
建议:
1、谭老师上课热情再高一些,表情再活泼一些。
2、修老师在练习设计上需要再灵活一些
《比的认识》评课稿21
听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结合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如何训练学生的复述、分析、评价等口头表述能力”,谈几点收获
1、利用好玩的生活情境,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
课堂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情境游乐园入手,直接把学生松散的心紧紧抓牢。通过让学生观察游乐园中活动项目,发掘数学信息,初步感知相同加数这个概念。
2、师生互动交流,共同体验乘法意义
整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打开了,争着回答黑板上几个加法算式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展示着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的利用学生的'发言小结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对乘法的读写法作了明确的点拨示范,给了学生很好的榜样作用。
3、练习形式丰富多彩,及时巩固了乘法的意义
练习的形式有看图填空、判断(我来当小老师),方式有动手摆学具、抢答、小组比赛等,通过多种练习手段,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全方位的巩固了乘法的意义。
4、课堂中对学生的复述、分析能力方面训练到位
建议:
1、在得出乘法意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计算。如4+4+….+4随着加数的越来越多,解决这样的问题用加法来计算太麻烦了,亲身体会到加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局限性,从而使乘法的出现水到渠成。
2、练习题中可以适当的进行拓展,比如利用5+5+5+6可以写成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3、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评,教师的评价比较欠缺。
【《比的认识》评课稿】相关文章:
《认识时分》评课稿02-23
面积的认识的评课稿04-01
倒数的认识的评课稿09-24
倍的认识评课稿10-20
《认识分数》评课稿12-16
0的认识评课稿02-04
圆的认识评课稿03-20
《认识面积》评课稿08-04
吨的认识评课稿08-07